复习课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奴隶主利益
历史上的孔子
奔波中的孔子
至高无上的孔子
袁世凯与孔子
新文化运动与孔子
文革与孔子
世界与孔子
孔子地位:不被重视 人 之 孔 子
成为正统
影响深远
孜孜不倦的学者 知人论世的通者 兼善天下的仁者 乐天知命的达者
“ 圣 人 ” 孔 子
于氏坊——贵于天子的圣人之家
今 天 的 孔 子
儒家思想至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 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 不为老。” —《老子》
老子的辨证法思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 多则惑。 —《老子》
墨子小档案
年代:
(约前468—前376)
国籍: 鲁国人 简历:墨子精于工技,
他一生活动主要是“上说 下教”,为实现其政治抱 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
地位: 墨子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 治家,墨家的创始人。
墨子的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 政治 “尚贤”、“尚同” 思想 “节用”、“节葬” 哲学 思想 提倡“非命”,反对命定论 相信鬼神和天的存在
材料中体现庄子的什么主张?
“齐物” “逍遥” “无所恃”
天与人“不相胜”
秦始皇佩服的“韩非子”
年代:
(约前280—233年)
国籍:韩国人 出身于韩国贵族 简历:
之家。曾师事荀况,与 李斯是同学。著有《孤 愤》、《说难》等。
地位:
韩非子
战国后期的思想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术者藏于胸中,以遇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世 界 的 孔 子
人类要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个世纪前去 吸取孔子的智慧 。 ——汉内斯〃阿尔文 (诺贝尔奖获得者)
孔子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很大!
“仁”对中国人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形成了 中国人谦恭的性格;他倡导“礼”影响了中国人 思维和行为方式,规定了应当为、可以为、不得 为行为方式,具有很强规范性,限制了中国人创 新思维,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观念障碍。他强 调“不怨天,不尤人”,不正视矛盾,不具开拓 精神,形成中国人内敛性格特点。
韩非的思想主张
1.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 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所谓“法”,就是法律、法令。所谓“术”就是指统 治的权术。所谓“势”就是指权力、势力。这三者是 2.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其中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 众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势是法 和术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实权,有了巨 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术。
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 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 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新闻点击: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
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 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 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
主要思想:
仁政: “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民本: 提出“民贵君轻” 伦理观: 主张“性本善” 孟子 正宗 “亚圣”
领域 主要内容
思 想 学 说
政治 思想 教育 思想
“仁”(核心)、“礼”(目的)、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儒家六经
文化贡献 后 世 影 响
1.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影响深远 2.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 分(汉朝以后) 3.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启发(明清后)
“礼”作为中国宗法分封与专制集权农耕社会的 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 修养起了重要作用。“礼”一方面促进了个人 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协调, 形成了中国特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 幼、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这种通过修身、 齐家而形成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逐渐积淀 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
影响: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 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 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上海卷)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 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 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 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 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 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 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 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 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 背景: ①战乱 ②社会大变革(奴→封) 概念:
“百家”虚指,以形容学派之多,其中,影响最大 具体原因: 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争鸣”是指当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 政治: 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 他们互相诘难,彼此吸收融合。 经济: 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
墨子思想评价:
《孟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荀子》:“墨子上功劳苦,与百姓均事业、齐功劳, 若是则不威,不威则罚不行。”
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同:
老子、庄来自百度文库、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 墨家 ;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 孟子、荀子、韩非子代表 新兴地主阶级; 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 若其国,谁攻?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
《道德经》中的名句: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1)哲学思想 ——“道”是世界的本原; “无为”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 (2)辨证法思想 为所欲为。治理天下,要化烦为简, 不使用权谋,不过分威逼百姓。 —— 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
(3)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
影响: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
人教版
必修Ⅲ
文化史
第一单元
“谁最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 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 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 淹没于世界之中。 那么,什么是中国的文 化名片?你认为哪些文化 符号能代表中国文化形象 呢。 央视《中国焦点2006》 公布的调查结果:
1.孔子 2.中国龙 3.故宫长城 4.春节 5.书法 6.中国针灸 7.瓷器 8.中国菜 9.中国功夫 10.京剧
请回答问题(6分):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分)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2分)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2分)
荀子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主 要 ★政治:“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思 (民本) 想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阶级关系: 士人地位提高
思想文化: 教育发展(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所处时期 春秋 主要流派 儒家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 墨子
战国
春秋 战国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和早期儒学
• • • • • •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思想家 政治理论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儒家
老子的政治主张:
1.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5.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
庄子小档案
年代:
(约前369-前286年)
国籍: 宋国人 简历:
曾做过宋国漆园吏 的小官。后来厌恶官 职,“终身不仕”
地位:
战国时期道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认为,人生在世总是“未免乎累”,因为有 才者要被社会强制征用,无才者又要被社会无情抛弃, 在才与不才的缝隙中生活根本没有自由可言。人要自 由,最好的途径就是摆脱周围的世界,从而摆脱诸如 是非、得失、祝福、生死等各种矛盾的困扰,以求得 精神的安宁。
先秦儒家思想 特点:
(1)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 (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主要内容:
大多是关于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 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民间学派)
●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人。 ●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史官,博学多识,精 通礼法●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 《道德经》。 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也?” ——《论语〃八佾》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论语·子路》 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 八佾》
孔子的政治思想
思想核心:
协调人际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为政以德”
根本目的: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仁者,人也。 ——《中庸》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论语· 阳货》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标要求:
春秋 战国 西汉 宋明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以及儒 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 期儒学的发展 明清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尊称“万世师表”“至圣”。
孔子身 世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一生 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道德、精神赢 得弟子深情爱戴。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 用之”等 思想 糅合法家和道家思想
荀子
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孔 子 仁的思想 孟 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荀 子
仁者爱人
仁义
君舟民水 性恶论
政治思想 以德治民 (民本思想) 人性论 性相近
王道
以德服人;霸道
以力服人
孟子主张王道;荀子却兼谈王道与霸道。
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第 1 课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 2 课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 3、 4 课
单元线索
百家 争鸣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概念、形成原因、表现与意义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
春秋战国形成 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主张 儒 家 思 想 的 演 变 汉代成为正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两宋程颢、程颐和朱熹、 宋明发展为理学 明朝王阳明思想主张 李贽反正统思想,顾炎武、 明清新发展 王夫之和黄宗羲反君主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