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

合集下载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

第一单元 8《爸爸的花儿落了》编制人:闫春辉复核人; 赫晓梅冯英姚丽娜使用时间:2013.3.26 编号12(温馨寄语: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生字词,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

2.我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朗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思维导航】插叙是为了解释说明文章中的一些事物,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从而使读者已于明白另一方面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插叙的作用(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3)使文章脉络清晰。

(4)结构紧凑。

【素养天地、一展风采】【尝试自学、扫清障碍】1.文学采集:《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作者(),原名(),台湾女作家。

作品有散文集《》、《》、短篇小说集《》、《》。

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肿胀叮嘱恐惧骊歌花圃玉簪花鸡毛掸子咻咻撩起抡起徘徊夹袄3.解释下列词语咻咻:骊歌:徘徊:居然:【尝试朗读、感知课文】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并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准备展示。

【把握内容、尝试思考】(1)通过朗读课文,你觉得如何理解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2)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找出文中插叙的内容。

(在文中标注清楚)【盘点收获】【课后反思】(有反思才会有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一单元 8《爸爸的花儿落了》编制人:闫春辉复核人; 赫晓梅冯英姚丽娜使用时间:2012.3. 编号13(温馨寄语: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学习目标】1. 学生能会分析爸爸的性格特点。

2.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懂得并珍惜亲人给予的爱。

【学习重点】感悟影响我成长的父爱。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我”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

【思维导航】线索是指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

它起到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是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的作用。

【素养天地、一展风采】【把握内容、尝试思考】1.课文回忆了有关爸爸的哪几件事?2.从全文看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 ?3. 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的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

爸爸花儿落了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爸爸花儿落了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爸爸花儿落了教案教案教学设计这是一个关于爸爸花儿落了的教案教学设计,请参考。

教案教学设计目标学生群体: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主题:爸爸花儿落了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课文《爸爸花儿落了》;2. 学习并掌握与课文相关的词汇和表达;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2. 《爸爸花儿落了》读本;3. 相关图片、卡片或道具;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花朵掉落的视频或展示花落纷飞的图片,营造课堂氛围。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花儿会落下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2 导入(15分钟)1. 教师出示《爸爸花儿落了》这本读本,并播放相关的音频,让学生跟着音频读一遍。

2. 引导学生回答几个问题: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花儿?为什么花儿掉落了?Step 3 阅读理解(20分钟)1. 教师将故事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利用图片或插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图片推测故事的发展。

2. 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探讨解释每个部分的含义,并结合课文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Step 4 语言点学习(20分钟)1. 教师导入词汇:花朵、树枝、风等,逐个教授这些单词的发音和汉语意思。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3. 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完成一些类似的句子或对话。

Step 5 语言实践(25分钟)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内容,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2. 利用图片、卡片或道具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

3. 教师提出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回答问题。

Step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汇总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点。

2. 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与鼓励,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中与课文相关的练习。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7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7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7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希望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根据课后题目理解课文内容;对同一题材的小说、音乐、电影的比较感悟。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这一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对我成长的影响?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具体含义?文章哪一部分是插叙,作用?教学难点:对小说、音乐、电影的比较感悟教学时数: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自己搜集作者作品资料,并对课文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活动主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预期效果一、教师播放音乐《送别》一个人的童年生活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到若干年后回首都会发现是自己脑海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专注地听联想吸引注意二、检查预习请同学来说说林海音和《城南旧事》自己介绍能够说得比较具体三、朗读请挑一段较受感动的语段来读。

接二连三积极举手激发动机,主动介绍,大胆表现。

四、重点问题讨论(问题根据文章重点和学生疑问确定)1. 爸爸是个好爸爸吗?2. 对我成长的影响?3.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具体含义?4. 文章哪一部分是插叙,作用?小结:小说之美积极讨论通过活动,学生自己将问题基本解决五、《送别》歌曲赏析小结:音乐之美专注地听动情地唱谈谈体会通过对歌曲的感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六、电影片段欣赏与文章中的小音子像吗?有什么不同?小结:电影之美饶有兴味地观看七嘴八舌地谈论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深化(再播放音乐)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了小音子的童年生活,感受了文章里那种“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的感情基调。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本教案是针对小学生的一堂语文课,主要内容围绕一首童谣《爸爸的花儿落了》展开,通过分析歌词内涵,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文学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1.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1) 理解童谣《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意义;2) 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重点1) 理解童谣的含义和特点;2) 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3)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3.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抽象意义;2) 培养学生对美的审美情感。

4.教学准备1) 童谣《爸爸的花儿落了》歌词;2) 图画、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3) 多媒体设备。

5.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播放《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录音,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熟悉曲调和旋律。

【导入】教师出示童谣《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歌词,让学生自己阅读全文,感受歌词中的情感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习】1) 学生分段朗读童谣《爸爸的花儿落了》,理解歌词的整体含义;2) 教师解释童谣中的生动语言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3) 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对童谣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教师给学生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扩展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练习】进行诗歌朗读训练,让学生模仿童谣的语言风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韵律感。

【总结】让学生围绕童谣《爸爸的花儿落了》进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6.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整理笔记,写下对童谣的感想和理解,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做准备。

通过这堂语文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会有所提高,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心感受美好,感知诗意的存在。

【完】。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 理解诗歌《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 分析和感受诗歌中的词语、节奏和韵律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教学准备•复印《爸爸的花儿落了》诗歌,并准备足够份量发放给学生•准备乐器或音乐软件,以便学生模仿韵律•音乐播放器和音箱•准备白板和黑板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或读过一首诗,它是关于爸爸的花儿的?”2.引导学生思考,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经历。

学习诗歌内容(15分钟)1.分发《爸爸的花儿落了》诗歌的复印件给学生。

2.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然后进行大声朗读。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提出问题:“诗歌中的花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首诗是关于爸爸的花儿?你能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吗?”4.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整体分享。

分析和感受诗歌(20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词语、节奏和韵律,指导学生注意到诗歌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例如,诗歌中使用“爸爸的花儿落了”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2.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可以演示诗歌的朗读,并鼓励学生模仿。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口语表达和朗读(30分钟)1.指导学生口头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的意义,并描述他们的感受。

2.鼓励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3.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小组或个人的朗读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总结(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发展和探索诗歌的世界。

2.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进行回顾和复习。

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并进行分享和朗读。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爸爸相关的诗歌、歌曲或故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评价与反思通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的表现,可以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2.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

2.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

2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作者及作品。

3.了解插叙手法、事物线索、伏笔。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文父亲对“我”严中有爱的深情,并从“我”的成长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体味亲情,理解亲情。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芸窗夜读》《窗》;短篇小说集《烛芯》《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长篇小说《春风》。

其中,她以童年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城南旧事》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城南旧事》(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该小说的背景是1923年到1929年间的北平。

小说营造了浓郁的京味氛围,它所描述的北京城乡习俗、杂粮面食制作、民间谚语传说、土语方言以及胡同街坊的趣闻轶事,都活现了老北京的面貌。

本文是《城南旧事》的最后一章。

林海音曾经有一个叔叔在大连参加抗日活动,后被日本人毒死在狱中。

林海音的爸爸前往大连收尸,身心俱疲,回京后不久,肺病复发,于1931年去世,本文就是从这场病写起的。

读准字音 花圃(p ǔ) 咻咻(xi ū) 肿胀(zh ǒng zh àng )叮嘱(zh ǔ) 骊歌(l í) 麻渣(zh ā)廊檐(y án ) 玉簪花(z ān ) 栅栏(zh à)恐惧(j ù) 掸子(d ǎn ) 懒惰(du ò)辨清字形 掸(dǎn)掸子 辨(bi àn )分辨 惮(d àn )肆无忌惮 辨(bi àn )分辨殚(d ān )殚精竭虑 辫(bi àn )辫子理解词语 谢词:在仪式上所说的表示感谢的话。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教案名称:《爸爸的花儿落了》学前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感恩之情。

2.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教学内容:1.学习儿歌《爸爸的花儿落了》。

2.认识花儿的基本形态特征。

3.分析花儿凋谢的原因。

4.学习绘画花朵。

教学准备:1.儿歌《爸爸的花儿落了》音频或视频。

2.图片或实物花朵。

3.彩色画笔和纸。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1.播放《爸爸的花儿落了》儿歌,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引导幼儿谈论歌曲中的内容,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活动二:认识花儿1.准备图片或实物花朵,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叶子等特征。

2.通过观察和讨论,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不同种类的花朵。

活动三:分析花儿凋谢的原因1.引导幼儿思考花儿为什么会凋谢。

提问:“花儿为什么会枯萎?”2.倾听幼儿的回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3.提示幼儿,花儿凋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缺水、缺养分、气温变化等。

活动四:绘画花朵1.给每位幼儿提供纸和彩色画笔,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花朵。

2.引导幼儿关注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细节,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活动五:总结1.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提问幼儿:“你们学习到了什么?”2.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1.家庭活动:鼓励幼儿与父母一起观察家中的花卉,并一起浇水、养护花儿,培养对家庭的关爱和责任感。

2.DIY活动:引导幼儿使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瓶,为绘画好的花朵制作一个漂亮的容器。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2.教师收集幼儿绘画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教唱儿歌、观察花朵、绘画等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细致观察的能力,并增强了对家庭和亲情的认知。

同时,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教学延伸和家庭活动的推荐,进一步促进了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合作,提升了教学效果。

实验课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实验课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实验课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真谛。

因此,实验教学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实验课教学的角度出发,针对小学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提出一份教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给出具体的实现步骤,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过程,体会父母之间的感情。

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细心的爱和耐心的教育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二、教学内容本实验教学内容是在讲解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基础上,通过将课文中的情节搬到生活中来,让学生亲手制作小盆栽并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细心的爱和耐心的教育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生动的场景,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而深刻的感受,让学生在进行实验活动之前,先理解爱和耐心对生活的重要性。

2.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进行制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生活中的细节,了解父母的心情和感受,进一步打破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界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彼此交流合作,发挥集体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具体实现步骤1.备课准备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进行精读,并提取出关键词汇和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2.制作教学模型根据本次实验教学的内容,先制作好教学模型,可以是小盆栽,也可以是小花盆,为学生亲身实践提供具体的操作方向。

3.讲解理论知识在学生有了具体操作模型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展示,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4.操作实践在学生已经掌握理论知识后,开始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土的填充,种子的撒播,水的浇灌等活动,适当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受到爱和耐心的重要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导学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导学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导学案共3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导学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导学案文学作品是人类的文化瑰宝,汇聚着智慧和历史的沉淀。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悲欢离合、得失成败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今天我们来学习六部重要的文学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和《伤仲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部以岳鹏举为主角的小说,通过描述岳鹏举坚定的信仰和强烈的愿望,表现出人对自由、平等和爱的追求。

这部小说充满了对人的人道主义关怀,让我们学会了坚定信念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散文,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对父亲的痛失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思考,生动地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这篇散文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性。

《丑小鸭》是一部童话,讲述了一只被置于异类的小鸭子,在经历了一番辗转和磨难后,最终发现自己的真正身份和价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潜能,尽管要经历一些磨难和挫折,但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念,寻找自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诗歌,作者顾城通过痛苦的感受,表达出在世界面前,生命是如此苍白而渺小,让我们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这首诗歌告诫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著名诗歌,讲述了在两条不同的路口前,一个人面临选择的困扰,最终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

这首诗歌给我们带来了深层次的启示,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时刻警醒和观察。

《伤仲永》是古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一段,描写了仲永忠贞不屈的精神,那种为天下苍生而甘愿奉献的精神,让人感慨万分。

《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学生)

《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学生)
这篇文章采用了插叙手法,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___;爸爸嘱咐她不要迟到的一番话,引出_;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又忆起________;同学们唱起骊歌,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_______。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下期语文导学案(总第4课时)
主备人
合作教师
年级审核
学校审批
授课时间
王定虎
课题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课型
讲读课
课时
2课时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2、体会文中现实与回忆相交替的写作手法。
3、感受父女之间的至爱亲情。
重点难点
1、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2、理解“爸爸”的形象。
基础知识
一、仿写句子导入新课: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课文结束
1.“我”回家看到什么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
2.“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的?
3.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何含义?
教学反思
二、研读课文
1、“爸爸”的鼓励和惩罚对“我”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影响?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援疑质理。
1、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病得很重,将不久于人世的?
2、从哪些地方看“我”已经长大了?
巩固练习
1、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中心意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合适的内容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在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

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主备:左娜审核: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插叙写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纯朴真挚的父爱。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纯朴真挚的父爱。

学习时间:两课时知识链接:林海音(1918 -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写的是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生词,了解作家作品。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插叙写法。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插叙写法。

自主学习1•查阅相关的资料,识记作家作品。

2..给加线的汉字注拼音或拼音写汉字。

叮嘱()骊()歌抡()起撩()起抽ti()花p?()衣j in ()3.课文围绕什么事物为线索?另一条线索是什么呢?4.本文的题目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实际上具有两层含义,是哪两层含义呢?小组合作1•交流文章主要内容。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材料准备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材料准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思想;
2.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联想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创意写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和家庭的看法。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歌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入情感氛围,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家庭责任。

2.阅读理解
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朗读,或者由教师进行朗读,让学生听之后进行理解。

通过问题的形式对故事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我们承担了哪些责任?”“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3.口语操练
在阅读理解后,考虑使用真实场景进行口语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例如:“你的母亲为你做了一顿饭,你应该如何回报她的关爱?”,让学生进行模拟对话,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写作创作
经过口语操练,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表达出来。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思维导图、关键词等方式帮助学生构思写作素材,让学生自由创作一篇关于“父母和家庭”的作文,并让学生互相交流、点评。

5.巩固环节
在巩固环节中,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用自己创作的文章作为素材,进行讲解演讲或者朗诵。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评价
经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爸爸的花儿落了》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体验到父母之间的深情厚爱,激发出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理解教案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理解教案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理解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阅读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并能够进行适当的感情表达。

3.学习如何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写作及口语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阅读者。

二、教学流程1.课前导读请学生阅读本课词汇表,并展开讨论,了解单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课堂教学A.阅读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们可以跟读、默读、阅读理解,随时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B.进行小组讨论,邀请学生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笔记,帮助他们相互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表达方式。

C.对文章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深入讲解,并解释相关的文化背景。

D.使用问答的教学方式,测试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

E.进行练习和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和写作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

F.进行作业,并鼓励学生积极提交作品。

3.课后反思老师通过检查学生提交的作业,反思课堂教学,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文化背景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四、教学要点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3.重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

4.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该秉持着教育的原则,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2.在教学上注重多样化和个性化,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查找问题所在,并及时改正。

4.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教学,拓展教学范围,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本篇《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理解教案设计文章,相信大家已经对如何设计一份好的阅读理解教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持续研究,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及答案.doc

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及答案.doc

学习目标1.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2.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父女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

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

3.感知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结构特色。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

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

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肿胀(zhang)叮嘱(zhu)皱眉(zhou)衣襟(jin)骊歌(11)雇(gu)花圃(pu)玉zan (簪)花鸡毛dan(押)子气xiu xiu (咻咻)pai hudi (徘徊)lang ydn (廊檐)2.解释下面词语。

(1)骊歌:告别的歌(2)徘徊:在文中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起伏.(3)知交:知己的朋友(4)肿胀: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或淤血充血而体积增大。

(5)叮嘱:反复嘱咐。

(6)恐惧:惊慌害怕,惶惶不安。

(7)骊歌:告别的歌。

(8)花圃:培育花儿幼株或幼苗的园地.(9)谢词:在仪式上所说的表示感谢的话。

也作谢辞。

(10)闯练:走出家庭,到实际生活中锻炼。

(11)油鞋:一种涂上桐油,于下雨天穿着的鞋。

(12)挪窝儿: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这里指起床。

(13)鸡毛掉子:用鸡毛绑成的清除灰尘的用具。

(14)咻咻:模拟挥舞鞭子时发出的声响。

3.作者链接林海音,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回到台湾,当时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长大,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1948年8月同丈夫回到台湾任报社编辑。

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一篇短篇小说。

写的是20 年代末,北京城南的事情。

《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导读:一、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插叙写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纯朴真挚的父爱。

二、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三、学习难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插叙写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纯朴真挚的父爱。

四、课前预习有首歌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人生在世,人们夸赞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

可是今天我们却要为我们的父亲唱一首颂歌,父亲同样使我们难以忘怀,同样值得我们赞扬,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吧!1、知识链接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

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

曾任記者、編辑、后从事文艺创作。

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本文节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从本文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实际上写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2、学法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借助工具书认识、理解生字、词。

⑵课文写了“我”和爸爸的一些事,有现实,有回忆,相互交错,因此要反复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中回忆了“我”过去的哪些事,这些回忆是怎样引起来的,这些事对“我”的成长又有什么影响。

⑶认真体会文章语言含着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色彩。

同时,把你阅读时的困难和疑惑写下来。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生词,了解作家作品。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插叙写法。

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通过写爸爸对“我”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去世时“我”的人生体验,表现了“我”从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后自己虽然还小,但也应承但起许多原属于爸爸的责任。

为方便教学,收集到了《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下面,跟语文一起来学习这篇《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学习目标】㈠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知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还要让学生在读中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

【学习重点】1、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线索,体会伏笔在文中的运用;2、感受父亲的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

【学习难点】1、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2、感知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结构特色。

【整体感知】小说展示的是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

【学法点拨】小说展示的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轨迹,节选的部分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学习课文要留意现实与回忆的转换,了解插叙的技巧。

要加强朗读,通过反复朗读,体味文章情感。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插叙的写法。

【检查预习】1.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肿胀( ) 叮嘱( ) 骊歌( ) 廊堆( ) 徘徊( ) 抽屉( )2. 解释下面的生词:(1)肿胀: (2)叮嘱: (3)恐惧: (4)徘徊:3.林海音(1918-xx),原名,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案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

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

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二、整体感悟:1、检查预习情况。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速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

a.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b.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c.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读与赏析1、教师导学: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

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确定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将思考题集中到以下几方面,大屏幕出示问题组:a.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呈怎样引出的?b.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c.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爸爸的花儿落了》(学案)人教版文本导读名师引领【学习纪要】本文是一篇透着淡淡哀伤的优美的文章。

可以以品读为媒介,从欣赏文章的一处妙笔入手,深入学习本文。

如初读课文,理解标题美(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再读课文,领悟结构美(别致生动的插叙:文章时而写眼前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双线并行的结构: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二是毕业典礼。

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

文章写得含蓄,处处有伏笔)。

品读课文,揣摩人物美(爸爸是个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的父亲)。

细读课文,品味情感美(如文中体现出的父女情、师生情、同学情、手足情、主仆情等都充满感人的韵味)。

认真阅读课文,通过梳理眼前之事与从前往事,从而更好地理解插叙的叙事方法及其作用便成了学习目标之一。

本文的语言朴素流畅,蕴涵真情,富有感染力,在淡淡的叙述与描写中透着两代人之间浓浓的深情。

要寻找文中包含深情或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语言质朴淡雅,蕴含真情的特点,是我们的目标之二。

【文体感悟】走进作者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她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作品有:处女作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她不仅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还是一位独具慧眼的编辑家,魄力非凡的出版人;同时,她是一个幼年丧父的刚强的长女,一个大家庭的敬老爱幼的儿媳,一个作家的贤淑妻子,一个儿子、三个女儿的好母亲,许多文化人的好朋友。

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一篇短篇小说。

写的是20年代末北京城南的事情。

作家林海音虽然祖籍台湾,但北京却留下了她童年、少年、青年的足迹,所以作者说:“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

”作品《城南旧事》是她美好回忆的结晶,内容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在北京生活的影子,甚至主人公的名字“英子”也是她的小名。

1948年,在北京生活了25年的林海音又回到了台湾老家,并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作者想念北京,缅怀童年,所以说,《城南旧事》不仅是林海音童年及青春美梦的重温,更是她对已逝岁月的神往和深深的眷恋。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

节选部分以毕业典礼为线索,随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时而记眼前之事,时而忆从前往事,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这与作者多处运用插叙的手法是分不开的。

【提纲挈领】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写主人公经历的许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表达了一份爸爸和女儿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深爱的厚重情感。

段落结构第一部分(1-12段),写“我”由衣襟上的夹竹桃想起病床上的爸爸和他对“我”的嘱托。

第二部分(13-30段),回忆六年前的一个下雨天:爸爸逼“我”上学的往事,表现了父女情深。

第三部分(31-34段),想到爸爸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又忆起他爱花养花的情形。

第四部分(35-37段),叙述毕业典礼上的情景。

第五部分(38-53段),回忆爸爸要“我”到银行汇款的闯练经过。

第六部分(54-58段),写毕业典礼后,“我”急忙赶回家,听到爸爸去世的噩耗,一下子成熟起来。

脉络结构眼前的事回忆的事(插叙)夹竹桃探爸爸赖床受罚爸爸的花爸爸礼堂钟声爸爸的病爸爸爱花儿落了唱骊歌盼望自己长大的人闯练爸的花儿落了,我也长大了1.一语双关的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2.双线并行的结构——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

”3.别致生动的穿插——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4.首尾圆合的照应——文章从“我的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起笔,到爱花的爸爸病死,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写作特点1.作品巧妙设喻,以花喻人,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委婉地写出了爸爸由病重到病逝的全过程。

作品中写爸爸爱花,实质上是以花喻人,花是爸爸的爱物,花是爸爸的象征。

夹竹桃垂下的枝子,散散落落,象征着爸爸的花儿难以绽放生命的光彩,暗示爸爸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这样以花喻人,含而不露,哀而不伤,更易打动人心。

2.文章层层渲染,处处暗示,巧妙地交代出爸爸的去世。

文章一开头就说“爸爸病倒了,他住在医院里不能来”,在六年前爸爸曾慨然许诺说要去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但他最终病得起不来了,只是意味深长地教育女儿,“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读至此处,读者无不为之动容,这不仅仅是教育,这分明是爸爸暗示女儿的临终遗言。

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这些文字将英子冥冥之中的感应渲染得淋漓尽致。

3.语言质朴、深沉、含蓄。

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语言,都有一种童真的韵味;无论是爸爸,还是自己,都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体现出父女真情,没有太多的议论和抒情,却能打动人心。

例如“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这句话包含着爸爸对“我”的勇敢面对生活的鼓励,同时也是支撑着“我”在生活中坚定地走下去的信念。

这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4.现实与往事,时空交错。

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这里有现实,有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整体感知1.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记叙的顺序:插叙。

作用:使文章的内容显得丰富而不繁杂,使文章的事件交错而不散乱。

由此可知,插叙的方法最适于回忆性文章的写作。

2.分析本文的叙事线索,并指出主线和副线,再说出这样划分主线和副线的道理。

本文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毕业典礼”,一条是“回忆”。

写毕业典礼是为了引出回忆,文章是通过“回忆”表现的主题。

因此,“回忆”是文章的主线,“毕业典礼”是文章的副线。

3.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是怎样引出的?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4.你觉得文中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1)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2)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3)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4)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请简单归纳一下“我”成长的历程。

“我”在爸爸的管教下克服了懒惰的毛病,在爸爸的鼓励下有了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爸爸话语的激励下最终以成人的姿态镇定地面对爸爸去世的恶耗。

作者在文中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具体的事情,用细致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爸爸的形象和“我”成长的过程,这些描写将感情表现得深沉而含蓄,值得大家深刻体会。

局部突破1.本文的题目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实际上具有两层含义,是哪两层含义呢?(一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征禀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2.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

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

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

至于写他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3.说说父亲的深情对“我”成长的影响父亲充满爱心的严厉教育,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鼓励“我”大胆闯练,遇到困难要坚强。

4.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是说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积累运用拓展演练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衣襟.( ) 掸.子( ) 徘徊.( ) 肿胀.( ) 栅.栏( ) 骊.歌( )叮嘱.( ) 恐惧.( ) 花圃.( ) 玉簪.花( ) 茉莉..( ) ( )蒲.公英( ) 咻.咻( ) 屉.( )2.解释下列词语(解词)(1)谢词:(2)叮嘱:(3)徘徊:(4)骊歌:(5)知交:(6)闯练:3.《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短篇小说集《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作家。

4.全文的情感基调是________,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

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