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3《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案
课题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观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2.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合作的态度、创新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的特征的知识,初步形成乐于探索的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次备课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教学难点1、应激性2、新陈代谢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谈话法。
教学过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石、水、土等将大自然打扮得生机盎然,绚丽多彩。
那么我们如何来辨别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寻找生物的共同特征。
下面请同学们看从西虹桥下取来的一烧杯水,我吸取一滴水,滴在载玻片的中央,加上盖玻片。
放在显微投影下,请同学们观察、讨论,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你是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我看见了6种生物,但我不认识它们,我认为能运动的都是生物”,一名学生回答。
“我认为老师在移动载玻片时,对震动有反应的都是生物”,另一名学生回答。
“大家说的似乎有一些道理,根据你们的观点,我们来判断下面两幅图中(机器狗和蘑菇)哪一个是生物?”“当然蘑菇是生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马上说:“按照同学们的观点,能运动的是生物,那么机器狗应该是生物而蘑菇应该是非生物。
”这时同学们没了主意,急于想知道什么是生物?我说:“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呢?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那么我们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征?(不说外貌特征)请小组讨论。
”同学讨论后回答:“人可以从小长大”“人有寿命,可以生老病死”“可以呼吸”“可以睡觉”“可以生儿育女”“需要营养”“可以吃饭、喝水”“可以排出废物”“可以运动”等。
我接着问:“人怎样呼吸,怎样获得营养?其他生物能呼吸吗?它们怎么生活?”一名学生说:“我认为其他动物和人一样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不呼吸。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我们身边的生物学》ppt教学课件
大气污染
水污染
昆明滇池污染严重暴发蓝藻
水污染
某化工厂偷排红色污染水
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脑血管疾病
巨型肿瘤
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艾滋病
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
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D H)
生 物
行
讨论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动、植物 • 衣服的原料:棉、麻、毛皮 • 住房的材料:木材 • 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远古
的生物 • 预防针所用疫苗的来源:微生物
喷灌农作物
生物学
生产食品
诊断疾病
保护濒危动物
生物与医药、卫生
水蛭体内发现可能用于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一系列新物质
缺 衣 少 食
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 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 过95年的时间。
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 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 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 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 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石油草
美国科学家在1978年成功地 培育出能直接生产能源物质 的新品种在——“石油草”, 这种植物的茎被割开后,就 会流出白乳状的液体,经提
炼就得到石油。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 能源,它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 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 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 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 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 油柴油代用品。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3《我们身边的生物学》课件(共45张PPT)
43
含羞草
河鲀1
421
平静时
河鲀2
422
受惊吓后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也能影响环境
• 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否 则就会被环境淘汰。
• 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反过来也能影响 环境,你能举出例子吗?
你记住了吗???
•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 (1)生物一定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基 本单位(病毒除外)
• (2)生物体都能够由小张大 • (3)生物体新陈代谢现象 • (4)生物体都有生殖现象 •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 (6)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恐龙化石
•
C、病毒
) BC
B、美人鱼 D、雪花
(1)生物体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 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体,其他生物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长发育
菜豆的生长
53
51
红狐的生长
5 2
(3)新陈代谢
பைடு நூலகம்
• 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 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 同时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猎豹在分享猎物
植 物 光 合 作 用 形 成 有 机 物
探索生命的 奥秘
大丰区城东实验初中 王保全
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
教学目标
• 1、举例说出常见生物的名称,增强关爱生 物的情感
•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珙桐(鸽子树)
金丝猴
鳄鱼
朱鹮
马褂木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3《我们身边的生物学》课件(共39张PPT)
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
世界面临的五大危机 • 人口剧增 • 能源危机 • 资源匮乏 • 粮食短缺 • 环境污染
世界人口危机
水资源匮乏
粮食短缺
水污染
全球性环境污染
• 2.我们应该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坚持不
懈的精神。
•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 A·发现问题:袁隆平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了几株表现出杂种 优势的水稻。
• B·提出假设:利用杂交的办法培育高产水稻。 • C·探究、验证:田间实验。
• D·得出结论: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培育雷杂交水稻。
1.生物学是科学。 2.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衣
表
标题 A 标题 B 标题 C 标题 D 标题 E 标题 F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框图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食
三维饼图
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食
住
衣
行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3:21:2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42021/8/142021/8/14Aug-211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4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苏教初中生物七上《我们身边的生物学》word教案 (1)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开展对社会的影响
(二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开展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开展对社会的影响
课前准备
(一 )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内容
2、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 ,搜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如:克隆、试管婴儿、纳米技术等
(二 )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以及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等内容
2、FLASH: (1 )生物学的开展对社会的影响 -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2 )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视频文件: (1 )蜘蛛丝和纤维; (2 )蝙蝠和雷达; (3 )家养动物
教学过程
搜集生物学开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资料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制一份手抄|报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1我们周围的生物 课件 (共54张PPT)
无脊椎动物 95%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
5%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鸟类、哺乳类动物
家蚕 蝗虫、 菜粉蝶
鲫鱼 鲤鱼、 带鱼
西红柿 茄、桃 葫芦 黄瓜、南瓜 玉米
小麦、 水稻
生物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 50多万种
生物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动物 种类更 多,约有 150万
种
在我们周围是否生活着我国特有珍 稀生物呢?
水杉:活化石
桫椤: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两大标志
小结 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长发育
2、新陈代谢 3、遗传变异 4、应激性(面对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体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 境 6、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思维拓展:植物的四个类群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常见绿色开花植物,约25万种)
思维拓展:动物的分类
2 结构简单
3 分布却十分广泛
木耳
蘑菇
鹅 膏 菌 灵芝
自然界中除了动物、植物, 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微 生物,它们虽然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但在自然界中的 分布却十分广泛。
二、生物共有的生命现象
菜豆的生长
51
红狐的生长
小结 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长发育
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 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 ,并且把体内 产生的废物 排出体外。
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
A机
器 人 在 弹 钢 琴
B钟
乳 石 在 慢 慢 长 大
C
D
种子的萌发 人在运动
E 羚羊在争斗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1我们周围的生物(25张PPT)
自主学习:精读P5-6正文内容
先用序号标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几个, 再细读划出关键词。标注出自己不理解或有
疑问的地方。
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即生长发育过程)
3、生物体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即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取物质和能 量,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4、生物体能够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通过产生后代延续种族,并把他们的特 征遗传给后代,同时后代会出现变异现象。)
5、生物体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6、生物体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只有适应生活环境才能生存,所以它的生存依 赖环境,在生存中能影响环境)
8、鼠啃食根茎,造成庄稼减产、甚至土地荒芜 ( 生物能影响环境 )
达标巩固:
1、熟背生物的六个生命现象,并能各举一例。 2、选择题:
3、课本P6,课后练习1、2。
合作探究
请根据你对生物共同特征的理解,针 对每一项特征举出1-2例和同伴交流(最好 是教材上的例子以外的)。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生物体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生物体能够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生物体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也能影响环境。
干旱中的仙人掌
土壤中的蚯蚓
拓展提升
分析下面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说明他们各属于
蜗牛(
)家蚕(
)
鲫鱼(
)番茄(
)
葫芦(
)玉米(
)
常见生物
蜗牛
蛤蜊 河蚌
常见生物
家蚕
常见生物
常见生物
苏教版生物七上1.《我们身边的生物学》课件
2 生物体能够从小长大
菜 豆
的 生 长
胎 儿 的 成 长
红狐的成长
3、新陈代谢
物体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必须从外界不断的获取物质和 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4、生物体有繁育、遗传、变异的现象
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能够延续,并把他们的特 征遗传给后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当我们徜徉在这样一个幽静的树林中,脚下踏
着湿润的泥土,感受着清新的空气,触摸着透过树 叶倾泻而下的阳光,凝听着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一、认识周围的生物
自然界
生物 非生物
有生命 的 物体 无生命的物体
生物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地球上 的 植物大约有 50多万种
生物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动物 种类更 多,约有 150万
同一颗植株上的西瓜也有不同
变异
5 生物体具有应激性
植物的茎 ----- 背地生长 植物的根 ----- 向地生长
向日葵向光生长
动物有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的行为
雄狮子追捕斑马
6、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适者生存。
耐干旱的仙人掌
改变颜色的螳螂
改进土壤的蚯蚓
你记住了吗???
生物的生命现象
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 青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
外受精。
你认识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鸳鸯
金丝猴
鸳鸯---亚洲一种亮斑冠鸭,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 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 于沼泽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金丝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称为仰鼻猴、川金丝猴。 散布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湖北等地,为我国 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我们身边的生物学》说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我们身边的生物学》说课稿一、引言生物学是探索生物世界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次说课将结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材《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以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材分析《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的第一章,内容涵盖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等知识点。
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分不同类群的生物,并初步认识生物多样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呼吸、运动、感应、营养等;–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
2.能力目标:–能够观察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鉴别生物的类群。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呼吸、运动、感应、营养等;–生物的分类方法: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培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描述一个生物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生物学的学习。
2. 生物的基本特征•通过举例生活中具有生长、呼吸、运动、感应、营养等特征的生物,引导学生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进行总结。
3. 生物的分类方法•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目前已知的生物类群,重点介绍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识别不同类群的生物。
4.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5.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给学生分发一些生物样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学案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1第三节我们周围的生物学(1课时)【学习目标】1. 描述生物学的概念2. 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3. 举例说出生物学的进展对社会的阻碍【重点难点】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2.举例说出生物学的进展对社会的阻碍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学的进展对社会的阻碍【预习指导】1.什么是生物学?2.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然后让学生摸索并回答下列问题:(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2)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究中的什么精神?(3)袁隆平如何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3.当今世界面临的哪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情形导入出示袁隆平在2021年颁奖仪式上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方面做出的庞大的奉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爱好。
探究过程:(一)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然后让学生摸索并回答下列问题:(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2)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究中的什么精神?(3)袁隆平如何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教师提示:1、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会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险究的差不多步骤,即发觉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得出结论。
2、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生阅读,做标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回,与学生一起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并由“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引出概念。
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关键的知识点:(1)生物学是科学,(2)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在此基础上,就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周围的事例,列举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明白得这一概念。
(二)人类的生存和进展离不开生物:衣服的原料,食物的来源;住房的材料等等,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到人类要想生存、要想进展离不开生物。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生物》1
生物的生命现象
1、有一定的结构。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
胞构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洋人 葱体 表口 皮腔 细细 胞胞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位。
2、能生长
种子萌发
参 天 大 树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从外界获取物质 和能量
你记住了吗???
• 生物的生命现象 • (1)生物一定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基本单
位) • (2)生物体都能够由小张大 • (3)新陈代谢 • (4)生殖、遗传、变异 • (5)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应激性) •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新课准备: 抓鼠妇。
西 瓜 虫
桌、椅 • 有生命的: 小草、蜗牛、花、树木,鱼 • 无生命的: 电脑、汽车、房子、桌、椅 • 生物的定义: 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 的主要类群
自然界
有生命 的 物体 生物 无生命的物体-----非生物
多种多样 的生物是 人类赖以 生存 和持
续发展的 基础 。
生物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地球上 的 植物大约有 30多万种
体内产生的废物(新陈代谢) 4.生物能繁殖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应激性)
6.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小结:
1.如何判断生物和非生物呢? 2.认识生物的种类和类群 3.生物有那些生命现象呢?
课堂练习:
1.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墨汁,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特征 中的( )
《我们周围的生物》1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技术
•通过生物技术,将某个基 因从一种生物当中分离出 来,然后植入另一种生物
的体内。
转 基 因 鲤 鱼
普通鲤鱼
转基因西红柿 普通西红柿
克 隆 羊 多 利
第 一 个 试 管 婴 儿
练习册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一、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提示问题:
1 生物学与衣食住行的关系
2 生物学与国家建设以及生活水 平提高等方面的关系
衣 行
食
住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离不开生物学
大棚蔬菜 生物与农业 温室花卉
人类在不断探索生物界的奥秘,,逐步认识了各种生命现 象,并探索各种生命活动的规律。
1 青霉素的发现
2 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
3 世界断手再植奠基人
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 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 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 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 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 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 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 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 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 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
值得我们学习。
•人口剧增 •能源危机 •资源匮乏 •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
2006 2 25
新 华 社
年 月 日 报 道
• 美预计全球人口今日达65亿 6年半后达70亿
生活在饥荒下的儿童
大气污染
七岁的小伟因患艾 滋病看起来像三岁
三岁的艾滋病患者
小结
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生物学 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并不断 取得新进展。生物学对农业、医 药、卫生等方面也产生起来越大 的影响。
温室育种
转基因葡萄
生物与医药、卫生
水蛭体内发现可能用于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一系列新物质
石油草
美国科学家在1978年成功地培育 出能直接生产能源物质的新品种 在——“石油草”,这种植物的茎 被割开后,就会流出白乳状的液
体,经提炼就得到石油。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 ,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 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 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 其作用。打个比方,这一过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 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并标明沿途的每一座 山峰与山谷。虽然很慢,但非常精确。随着人类基 因组逐渐被破译,一张生命之图将被绘就,基因药 物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利用基因治疗更多的疾病 不再是一个奢望,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基础将由此奠 定。
河北日报 2006年04月03日
日前,由北京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投资5亿 元的生物秸秆发电项目落户吴桥县。吴桥县常 年种植棉花30万亩以上。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条,吴桥县把转化棉花秸秆为可再生资源确定 为招商引资重点,吸引了北京国能生物发电有 限公司前来投资。北京国能把吴桥秸秆发电项 目作为重点,投入建设资金5亿元,装机容量 为2台24MW发电机组。该项目 引进丹麦成熟 的先进设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项目投 产后,预计年消耗吴桥及周边县市棉花秸秆40 余万吨。
健康报 2006-04-03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 中心召开“系统生物医学与肿瘤论坛” ,邀请了来自中科院、医科院、北京大 学等全国系统生物医学及肿瘤相关领域 的分子生物学家、药物学家、临床专家 。他们一致认为,系统生物医学的兴起 为解决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专家们 说,人类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医 学、实验医学时期,当今正处在实验医 学向系统生物医学的过渡时期。
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
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 生命,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青霉素 的出现,当时曾轰动世界。为了表彰这一 造福人类的贡•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用 生物化学的方法在世界上首 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 的蛋白质就——结晶牛胰岛 素。标志着我国在认识生命 、揭开生命奥秘及探索生命 起源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就 。
1963年,我国的医务工作者陈中伟在 同事的配合下成功地将断离的肢进行 再植的手术,后来又接活了各种断肢 (包括断掉的手指)。这项成就至今 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陈中伟被国 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手再植奠基人 ”。
小结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动、植物 • 衣服的原料:棉、麻、毛皮 • 住房的材料:木材 • 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远 古的生物 • 预防针所用疫苗的来源:微生物
小结 :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 我们要走进生物学,去探索生命的奥秘,更好的
与自然和谐相处
阅读《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指导 :
1 在重要的文字下面作上记号
2 讨论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水稻 对社会的贡献
阅读问题
•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 袁隆平等科学家身上有什么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