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物理化学B试卷(附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2007级物理化学2B

2007级物理化学2B

2222A 、E 2 = - E 1 B 、E 2 = E 1 C 、E 2 = - 2E 1 D 、E 2 = 2E 17、随着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增加,电解池的实际分解电压V(分)与原电池的端电压V(端) 将( )A、V(分) 递增,V(端) 递减B、V(分) 递减,V(端) 递增C、V(分)、V(端) 递增D、V(分)、V(端) 递减8、某化合物与水相互作用时,其起始浓度为1mol/dm3,1小时后为0.5mol/dm3,2小时后为0.25 mol/dm3。

则此反应级数为()A、0B、1C、2D、39、反应A + B →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A、是二分子反应B、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不是二分子反应D、是对A、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10、关于对峙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化学变化都是可逆反应, 不能进行到底B、对峙反应中正逆反应的级数一定相同C、对峙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 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之比为定值D、对峙反应达到平衡时, 正逆反应速率相同11、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k = k2(k1/2k4)1/2,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活化能E i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E a = E2 + ½(E1 - E4)B、E a = E2 + ½(E1 - 2E4) ;C、E a = E2 + (E1 - E4)1/2D、E a = E2 × ½(E1/2E4) 。

12、酶催化的主要缺点是()A、选择性不高B、催化活性低C、极易受酶杂质影响D、对温度反应迟钝。

1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A、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C、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D、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14、水对玻璃润湿,汞对玻璃不润湿,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管内水面为凹球面B、管内汞面为凸球面C、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D、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

2007B卷_答案,考核评分标准

2007B卷_答案,考核评分标准
n = 1 mol,H2O(l) T1 = 283.15 K p1 = 101.325 kPa Δ S1 dp = 0,升温 ΔS n = 1 mol ,H2O(g) T4 = 373.15 K p4 = 10.13 kPa 恒温降压 ΔS 3
H2O(l) dT=0、dp=0 T2 = 373.15 K ΔS p2 = 101.325 kPa 可逆蒸发, 2
物理化学 B 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科目: 物理化学 班级:105090301-4 班 测试、考核时间:
一. 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
1.小于,大于。2. 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作用力。3、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 应的电极。4、隔离系统。5、3,3,2。6、600kJ,0kJ。7、气液,气相。8、正比,反比。9、 定义(或物理意义或单位) ,数值(或量纲) 。10、0.2,500 kJ
1.
H2(100kPa)}+AgCl(s)
+ Cl2(100 kPa)
Ag(s)+HCl (0.1)
Cd2+ (0.01) +2Cl-(0.5)
2.Cd(s) 3.
Hg2Cl2(s) + 2Ag(s)
2Hg(l) +2AgCl(s)
H 2O (l )
4. H 2 ( g ,100kPa ) + 0.5O2 ( g ,100kPa )
Θ + + 2 3
E = E (甘汞,饱) − E {H Sb O ( s ) Sb} + (0.05916 pH )V = 0.228V (2 分) E = E (甘汞,饱) − E {H Sb O ( s ) Sb} + (0.05916 pH )V (2 分)

2007-2008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题

2007-2008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08年6月一、填空(在以下各小题画有“ ”处填上正确答案。

)1.在298K ,101325Pa 下,将直径d =0.1m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已知水的表面张力γ水-气=0.0728N/m ,水的密度ρ=1.0g/cm 3,接触角θ=0˚,重力加速度g =9.8m/s 2,则平衡后液面上升高度h = m 。

2.在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 10-3(kPa)-1·s -1,若速率常数用 k C 表示,则k C = (mol ·m -3)-1·s -1。

3.设计一个可求AgI 溶液K sp 的电池: 。

4.某温度下,反应A —→B 为一级反应,若21t 和41t 分别代表该反应物A 消耗掉50%和75%所需时间,则比值21t :41t =________________。

5.若某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所适用于: 。

6.由AgNO 3和KI 生成AgI 溶胶,若Al(NO 3)3,Mg(NO 3)2和NaNO 3对该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0.067mol ·dm -3,2.60 mol ·dm -3和140 mol ·dm -3,则该AgI 的胶团结构为: 。

7.一维简谐振子振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线型刚性转子转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

8.一个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配分函数表示为1/[1-exp(- v /T )],该配分函数是以 为能量零点的振动配分函数。

二、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答案表格中)1. 在25℃时,若电池Pb(Hg)(a 1)∣Pb(NO 3)2(aq) ∣Pb(Hg)(a 2)中,a 1> a 2,则电池电动势E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2.某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E /V=1.01845-4.05×10-5(T /K-293) -9.5×10-7(T/K-293)2 在298K 时,若该电池可逆放电,则过程热:A.Q > 0B. Q < 0C. Q = 0D.不能确定3.在溶胶的光学性质中,散射光的强度I 与入射光的波长λ、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折射率n 、n 0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 .I 与λ4成正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B .I 与λ4成反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C .I 与λ4成正比,I 与(n 2-n 20)2成反比D .I 与λ4成反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4.(N 、U 、V )确定的离域子系统中,某种分布的微观状态数W D 为:A .∏i i n i n g N i!!B .∏ii ni n g i !C .∑ii g in n i!D .∑ii ni n g i !5.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D C B B A kk k −→−+===-211,则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tdc BA .k 1c A − k 2cB cC B .k 1c A −k -1c B −k 2c B c C C .k 1c A −k -1c B + k 2c B c CD .−k 1c A + k -1c B + k 2c B c C6.HI 分解反应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时活化能为184.1kJ ·mol -1,反应速率常数为k 非,平衡转化率为α非,反应热为Q非,平衡常数为K 非。

2007-2008第1学期期末试题B卷

2007-2008第1学期期末试题B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物理(2-2)》期末试卷答题纸一、选择题(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内)二、填空题(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内)11、、12、 13、14、 15、16、17、18、、、19、、注意:选择题和填空题答案要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其它地方,答案无效!计算题在各题空白处答题。

一、选择题(共30分)1、(本题3分)(1213)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d 处( d < R ),固定一点电荷+q ,如图所示. 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电势为(A) 0. (B)dq04επ. (C)R q 04επ-. (D) )11(40Rd q -πε. [ ]2、(本题3分)(5279)在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外表面为球形的空腔导体A 内,放一带有电荷为+Q 的带电导体B ,如图所示.则比较空腔导体A 的电势U A 和导体B 的电势U B 时,可得以下结论:(A) U A = U B . (B) U A > U B .(C) U A < U B . (D) 因空腔形状不是球形,两者无法比较.[ ]3、(本题3分)(1460)如果在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平行地插入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金属板,则由于金属板的插入及其相对极板所放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电容的影响为: (A) 使电容减小,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B) 使电容减小,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使电容增大,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D) 使电容增大,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 ] 4、(本题3分)(5666)在磁感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与B 的夹角为α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弯面向外为正)为(A) πr 2B . . (B) 2 πr 2B .(C) -πr 2B sin α. (D) -πr 2B cos α. [ ]A5、(本题3分)(2467)图示一测定水平方向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 (方向见图)的实验装置.位于竖直面内且横边水平的矩形线框是一个多匝的线圈.线框挂在天平的右盘下,框的下端横边位于待测磁场中.线框没有通电时,将天平调节平衡;通电后,由于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而破坏了天平的平衡,须在天平左盘中加砝码m 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若待测磁场的磁感强度增为原来的3倍,而通过线圈的电流减为原来的21,磁场和电流方向保持不变,则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其左盘中加的砝码质量应为(A) 6m . (B) 3m /2.(C) 2m /3. (D) m /6.(E) 9m /2. [ ] 6、(本题3分)(2411)两条金属轨道放在均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在这两条轨道上垂直于轨道架设两条长而刚性的裸导线P 与Q .金属线P 中接入一个高阻伏特计.令导线Q 保持不动,而导线P 以恒定速度平行于导轨向左移动.(A)─(E)各图中哪一个正确表示伏特计电压V 与时间t 的关系?[ ] 7、(本题3分)(2314)如图所示,M 、N 为水平面内两根平行金属导轨,ab 与cd 为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两根直裸导线.外磁场垂直水平面向上.当外力使ab 向右平移时,cd(A) 不动. (B) 转动.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 ] 8、(本题3分)(5142)面积为S 和2 S 的两圆线圈1、2如图放置,通有相同的电流I .线圈1的电流所产生的通过线圈2的磁通用Φ21表示,线圈2的电流所产生的通过线圈1的磁通用Φ12表示,则Φ21和Φ12的大小关系为:(A) Φ21 =2Φ12. (B) Φ21 >Φ12. (C) Φ21 =Φ12. (D) Φ21 =21Φ12. [ ]BcabdNMB9、(本题3分)(5617)用X 射线照射物质时,可以观察到康普顿效应,即在偏离入射光的各个方向上观察到散射光,这种散射光中(A) 只包含有与入射光波长相同的成分.(B) 既有与入射光波长相同的成分,也有波长变长的成分,波长的变化只与散射方向有关,与散射物质无关.(C) 既有与入射光相同的成分,也有波长变长的成分和波长变短的成分,波长的变化既与散射方向有关,也与散射物质有关.(D) 只包含着波长变长的成分,其波长的变化只与散射物质有关与散射方向无关.[ ]10、(本题3分)(8032)按照原子的量子理论,原子可以通过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的方式发光,它们所产生的光的特点是:(A) 两个原子自发辐射的同频率的光是相干的,原子受激辐射的光与入射光是不相干的. (B) 两个原子自发辐射的同频率的光是不相干的,原子受激辐射的光与入射光是相干的. (C) 两个原子自发辐射的同频率的光是不相干的,原子受激辐射的光与入射光是不相干的.(D) 两个原子自发辐射的同频率的光是相干的,原子受激辐射的光与入射光是相干的.[ ]二、填空题(共30分)11、(本题4分)(1176)真空中,有一均匀带电细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其圆心处的电场强度E 0=__________________,电势U 0= __________________.(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12、(本题3分)(1391)一个半径为R 的薄金属球壳,带有电荷q ,壳内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壳的电势U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题3分)(5296)一半径为a 的无限长直载流导线,沿轴向均匀地流有电流I .若作一个半径为R = 5a 、高为l 的柱形曲面,已知此柱形曲面的轴与载流导线的轴平行且相距3a (如图).则B在圆柱侧面S 上的积分=⎰⎰⋅SS Bd ________________.14、(本题3分)(2413)一段直导线在垂直于均匀磁场的平面内运动.已知导线绕其一端以角速度ω转动时的电动势与导线以垂直于导线方向的速度v作平动时的电动势相同,那么,导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题3分)(5674)两根很长的平行直导线与电源组成回路,如图.已知导线上的电流为I ,两导线单位长度的自感系数为L ,则沿导线单位长度的空间内的总磁能W m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题3分)(5372)在电子单缝衍射实验中,若缝宽为a = 0.1 nm (1 nm = 10-9 m),电子束垂直射在单缝面上,则衍射的电子横向动量的最小不确定量∆p y =______________N ·s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17、(本题3分)(4533)1921年斯特恩和革拉赫在实验中发现:一束处于s 态的原子射线在非均匀磁场中分裂为两束.对于这种分裂用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难于解释,只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18、(本题5分)(4221)原子内电子的量子态由n 、l 、m l 及m s 四个量子数表征.当n 、l 、m l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当n 、l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当n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_______. 19、(本题3分)(4793)若在四价元素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原子,则可构成______型半导体,参与导电的多数载流子是______.三、计算题(共40分)20、(本题10分)(1501)在盖革计数器中有一直径为2.00 cm的金属圆筒,在圆筒轴线上有一条直径为0.134 mm 的导线.如果在导线与圆筒之间加上850 V的电压,试分别求: (1) 导线表面处(2) 金属圆筒内表面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21、(本题10分)(2721)如图示,由一根细绝缘导线按ACEBDA折成一个正五角星形,并按以上流向通电流I = 1 A,星形之外接圆半径为R = 1 m,求五角星任一个顶点处磁感强度的大小.(真空磁导率μ0 =4π×10-7 T·m/A)(sin72°=0.9511,sin36°=0.5878,Arraycos72°=0.3090,cos36°=0.8090)22、(本题10分)(2328)在匀强磁场B中,导线a MN OM ==,∠OMN = 120°,OMN 整体可绕O 点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如图所示.若转动角速度为ω,(1) 求OM 间电势差U OM ,(2) 求ON 间电势差U ON , (3) 指出O 、M 、N 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23、(本题5分)(0521)实验发现基态氢原子可吸收能量为12.75 eV的光子.(1) 试问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将被激发到哪个能级?(2) 受激发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哪几条谱线?请画出能级图(定性),并将这些跃迁画在能级图上.24、(本题5分)(4430)已知粒子在无限深势阱中运动,其波函数为ψ(0 ≤x≤a)axπ=xsin()//2(a)求发现粒子的概率为最大的位置.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物理(2-2)》期末考试B 卷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 D2. C3. C4. D5. B6. A7.D8. C9. B 10.B 二、填空题(共30分)11. 0 2分 λ / (2ε0) 2分12. q / (4πε0R ) 3分 13. 0 3分 14. 2v /ω 3分15. 221LI 3分16. 1.06×10-24 (或 6.63×10-24或0.53×10-24 或 3.32×10-24) 3分参考解:根据 ≥∆∆y p y ,或 h p y y ≥∆∆,或 21≥∆∆y p y ,或h p y y 21≥∆∆,可得以上答案.17. 电子自旋的角动量的空间取向量子化. 3分18. 2 1分2×(2l +1) 2分 2n 2 2分 19. p 2分 空穴 1分 三、计算题(共40分) 20.(本题10分)1501解:设导线上的电荷线密度为λ,与导线同轴作单位长度的、半径为r 的(导线半径R 1<r <圆筒半径R 2)高斯圆柱面,则按高斯定理有2πrE =λ / ε0 得到 E = λ / (2πε0r ) (R 1<r <R 2 ) 2分 方向沿半径指向圆筒.导线与圆筒之间的电势差⎰⎰⋅π==2121d 2d 012R R R R r r r E U ελ120ln2R R ελπ= 2分 则 ()1212/ln R R r U E = 2分代入数值,则:第 10 页 共 8 页 (1) 导线表面处 ()121121/ln R R R U E ==2.54 ×106 V/m 2分 (2) 圆筒内表面处 ()122122/ln R R R U E ==1.70×104 V/m 2分 21.(本题10分)2721 解:A 点处磁感强度大小B A 由BD 、CE 、BE 三段通电导线中电流决定,由公式 )cos (42100θθμ-π=co r I B 3分 (式中r 0、θ1、θ2的意义见图)有 CE BD B B =)72cos 36(cos )36sin 72sin 2(40︒+︒︒︒π=R I B BD μR I π=40μ 3分 )36cos 36(cos )36sin 36sin 2(40︒+︒︒︒π=R I B BE μR I π=4342.20μ 2分 =-=BD BE A B B B 2=πRI 4342.00μ 3.42×10-8 T 2分 22.(本题10分)2328解:(1) B a U U U M O OM 221ω=-= 3分 (2) 添加辅助线ON ,由于整个△OMN 内感应电动势为零,所以ON M N OM εεε=+ ,即可直接由辅助线上的电动势E ON 来代替OM 、MN 两段内 的电动势. 5分 a a ON 330cos 2=︒=2/3)3(2122B a a B U U U N O ON ωω==-= (3) O 点电势最高. 2分23.(本题5分)0521解:(1) )11(2n Rhc E -=∆75.12)11(6.132=-=n eV n =4 2分 (2) 可以发出λ41、λ31、λ21、λ43、λ42、λ32六条谱线. 1分能级图如图所示. 图2分24.(本题5分)4430解:先求粒子的位置概率密度)/(sin )/2()(22a x a x π=ψ)]/2cos(1)[2/2(a x a π-= 2分 当 1)/2c o s(-=πa x 时, 2)(x ψ有最大值.在0≤x ≤a 范围内可得 π=πa x /2 ∴ a x 21=. 3分 I λ43 λ42 λ41 λ32λ31 λ21 n =4321。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北京卷)理综化学部分含答案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北京卷)理综化学部分含答案

2007 年全国一般高校一致招生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试测题化学部分5.将用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纳了膜资料ETFE ,该资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ETFE 分子中可能存在“- CH 2-CH 2- CF 2- CF 2-”的连结方式 B .合成 ETFE 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响均为加聚反响C .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构造简式可能为]-[ CF 2- CF 2- CF 2-CF -CF 3-nD .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6.对同样情况下的12C 18O 和 14N 2 两种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 1×10- 13mol ·L -1 的溶液中,必定能大批共存的离子组是+--2-+2+- 2-+ - - 2-① K 、 Cl 、NO 3 、 S ② K 、 Fe 、 I 、 SO 4 ③ Na 、 Cl 、NO 3 、 SO 4④ Na + 、Ca 2+、 Cl - 、 HCO 3- ⑤ K +、 Ba 2+、Cl - 、 NO 3- A .①③B .③⑤C .③④D .②⑤8.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IA族, X与 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X的原子半径必定大于Y 的原子半径B .X与Y 的简单离子不行能拥有同样的电子层构造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行能为1 : 1D .X 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9.以下图,集气瓶内充满某混淆气体,置于光明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① CO 、 O 2 ② Cl 2、 CH 4③ NO 2、O 2 ④ N 2、 H 2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10.必定条件下,体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 1molX 和 1molY 进行反响:2X(g) + Y(g) Z(g),经 60s 达到均衡,生成 0.3molZ 。

2007-2008-1物理化学B卷

2007-2008-1物理化学B卷
2. 2分(5268)
某反应物起始浓度相等的二级反应,k= 0.1 dm3·mol-1·s-1,c0= 0.1 mol·dm-3,当反应率降低9倍所需时间为:( )
(A) 200 s (B) 100 s (C) 30 s (D) 3.3 s
3. 2分(4399)
将一铂丝两端分别浸入含0.1 mol·dm-3Sn2+和0.01 mol·dm-3Sn4+的溶液中,这时的
(C)对X二级,对Y为一级(D)对X四级,对Y为二级
14. 2分(0624)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
(A)ΔS= 0,W= 0 (B)ΔH= 0,ΔU= 0
(C)ΔG= 0,ΔH= 0 (D)ΔU= 0,ΔG= 0
15. 2分(5304)
某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源自·dm-3·s-1,该化学反应的级数
南昌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B )卷
课程编号:H55030003课程名称:物理化学考试形式:闭卷
适用班级:06级材料、食品姓名:学号:班级:
学院:专业:考试日期:
题号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40
40
20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5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1)写出电极与电池反应;
(2)计算298 K时AgBr(s)的Ksp;
(3)求电池反应的可逆反应热QR;
(4)计算电池的温度系数。
23. 10分(5360)
5360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B)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B)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考试(考查)命题人:刘勇审题:开(闭)卷笔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可带计算器)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2、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5、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 √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 )二、选择题。

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置。

(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一定压力下,当2 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B )。

A. 5 LB. 4 LC. 6 LD. 1 L2、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的分压为( C )。

A. 100kPaB. 60kPaC. 40kPaD. 不确定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B )。

A. 易于压缩B. 不易压缩C. 易于液化D. 不易液化4、如图,将CuSO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B. 两个铜电极C. 蓄电池和铜电极D. CuSO4水溶液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C )。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2-4C.Ca2+、Mg2+、NO-3、HCO-3D.Na+、Cl-、CO2-3、SO2-37.下列化合物,按其品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SiO2CaCl CBr4 CF2B.SiO2 CsCl CF4 CBr4C.CsCl SiO2CBr4 CF4D.CF4 CBr4 CsCl SiO2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9.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A.3和17B.1和8C.1和6D.7和12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 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 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 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11.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200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200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

2007 — 2008 学年 第 一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复核人息考生信栏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试卷类别:开卷()闭卷(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 午考试地点: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0%1、下列哪个关系式是偏摩尔量。

( )2、两种理想气体在等温下混合,则: ( ) (A )ΔU =0,ΔH =0,ΔS =0,ΔG =0; (B )ΔU =0,ΔH =0,ΔS >0,ΔG =0 (C )ΔU >0,ΔH <0,ΔS >0,ΔG <0; (D )ΔU =0,ΔH =0,ΔS >0,ΔG <03、1mol 理想气体从p 1,V 1,T 1分别经: (1) 绝热可逆膨胀到p 2,V 2,T 2,(2) 绝热恒外压下膨胀到p 2′,V 2′,T 2′,若p 2= p 2′,则: ( ) (A )T 2′=T 2,V 2′=V 2,S 2′=S 2; (B )T 2′>T 2,V 2′<V 2,S 2′<S 2 (C )T 2′>T 2,V 2′>V 2,S 2′>S 2; (D )T 2′<T 2,V 2′<V 2,S 2′<S 24、598.15 K 时,与汞的摩尔分数为 0.497 的汞齐呈平衡的气相中,汞的蒸气 压为纯汞在该温度下饱和蒸气压的 43.3%,汞在该汞齐的活度系数γHg 为:( )(A )1.15; (B )0.87; (C )0.50; (D )0.43 5、在 p ө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 ( ) (A )必低于 373.15 K ; (B )必高于 373.15 K(C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 (D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6、设 373 K 时,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133.3 kPa ,液体 B 为 66.66 kPa , 则:(1)若 A 和 B 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 A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 0.5时, 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 (A )2/3; (B )1/2; (C )1/3; (D )1 (2)若 A 和 B 完全不互溶,当由 2 mol A 和 3 mol B 在恒温下构成双液 体系时,体系的总蒸气压为 : ( ) (A )66.66 kPa ; (B )133.3 kPa ; (C )200.0kPa ; (D )466.6 kPa 7、纯液体苯在其正常沸点等温汽化,则:( )cn V S Bn U A ,,))((∂∂cn p T Bn H B ,,))((∂∂cnV S Bn G C ,,))((∂∂cn v T Bn F D ,,))((∂∂息 考生 信 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A ) Δvap U m ө=Δvap H m ө,Δvap A ө =Δvap G m ө,Δvap S m ө> 0; (B ) Δvap U m ө<Δvap H m ө,Δvap A m ө <Δvap G m ө,Δvap S m ө> 0; (C ) Δvap U m ө>Δvap H m ө,Δvap A m ө >Δvap G m ө,Δvap S m ө<0; (D ) Δvap U m ө<Δvap H m ө,Δvap A m ө <Δvap G m ө,Δvap S m ө<08、对于定位、非定位系统, 其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表达式相同的是: ( )(A )S 、F 、G ; (B )H 、F 、G ; (C ) U 、H 、C V ; (D )U 、F 、C V ; (E )U 、S 、C V9、H 2O-KNO 3-NaNO 3的相图如图,则BEC 相区内是: ( )(A )纯NaNO 3和其饱和溶液; (B )纯KNO 3和其饱和溶液;(C )KNO 3,NaNO 3和组成为E的饱和溶液三相共存;(D )含有NaNO 3和KNO 3的不饱和溶液和溶液的单相区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打“√”,错误打“×”)10%1、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就是状态函数熵。

2007年期末物化试题和答案

2007年期末物化试题和答案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 ;试卷编号: B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份,共15分)1. 在n ,T 一定的条件下,任何种类的气体,当压力趋近于零时:m()=lim p pV→( )2. 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 )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3. 在25℃的标准状态下C 2H 6(g)的 c m H ∆-c m U ∆=( ) kJ4.根据d G =V d p -S d T 可知任一化学反应的r m p V T ∂∆⎛⎫ ⎪∂⎝⎭=( )。

5.在温度T 时,理想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可表示为:μA =( )。

6.在某一温度T 的抽空容器中,NH 4HCO 3(s )进行分解反应NH 4HCO 3(s)=NH 3(g)+CO 2(g)+H 2O(g)达到平衡时所产生气体的总压力为60 kPa ,则此热分解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 )。

7.某反应的r m H ∆与T 的关系为 r m H ∆/(J ⋅mol -1)=83.145 T / K -0.83145则此反应的d 1n K /d T =( )。

8. 在80℃下,将过量的NH 4HCO 3(s)放入真空密闭容器内,NH 4HCO 3(s)按下式进行分解: NH 4HCO 3(s)= NH 3(g)+CO 2(g)+H 2O(g) 达平衡后,系统的C =( ); F =( )。

9.有原电池如下:Ag(s) | AgCl 2(s)|Cl{a (Cl -1)=0.1}¦¦Br -1{a (Br -1)=0.2}|AgBr(s) | Ag(s)若已知25℃时难溶盐AgCl 及AgBr 的溶度积K sp 分别为1.0 ×10-10与2.0×10-13,则上述原电池在25℃时的标准电动势E =( )V 。

10. 分散在大气中的小液滴和小气泡,或者毛细管中的凸液面和凹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均指向于( ) 11. 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无论其起始浓度c A,0为多少,反应掉c A,0的2/3时所需的时间均相同,所以该反应为( )级反应。

北京科技大学_物理化学B_2007年_考研真题

北京科技大学_物理化学B_2007年_考研真题

995Pa,)11î&)4,F(7#.)'J.;.#,&...% :
()
(A) 358.2K (B) 85.2K
((;)358.2 OC (D) 373 K
8. 2 'J:k ;Y-r$!ç711 .Vât%, -l2ç$* - WJf,$kà)t.iél , ?cEt&r$:1kls1aA i4'IAA VYIAJICX K', A rkïklivrl.kfûï7èI/ I IY-LJ:Y- ;II
- x k'lX'VU.(X l0IJVZ 20ik )
l. 2 J?V lt-724 #.pt1 ,-Ft:jtLLX%':r!aTx+.'CAùt.;ë: ( ) (A)ïsx ilx flt.X Q VJC J/I X . X X JC!V (B)')ffà14''::- 1f7-'/A''t.tX 4ï;#f&f 7 Q , 'E?C.U./7TXtW T-SC/YVI)I
(A) R 14
(B) X IA
(c) 1 % $471 (D) CAX IAJIXK 'A'Q
()
1o. 2 Jlk
L-Q/JZeIW JAI'Prfllkit%lgklllj7:jtqjAW k':!)7=.J!tt/rIjâ1&TkhJif1)l$olz!tt#I1i'1pfxr/J'5 % ,'I4X SY
A---D % 7$'TNW k11Xtï-L,X'AFQ Q /JBoooB,D,C I flt.SAJJCIPQ.');o A'FI X. X qX''h.tE#A? ( )

南京工业大学《物理化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B卷

南京工业大学《物理化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B卷

南京工业大学 物理化学 B 试题 (A )卷 (闭)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使用班级 06 级 浦江班级:化工 0904 学号: 10010904 姓名: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1. 温度、压力一定时, A 、 B 两物质组成理想气体混合物, 则 B 物质的分体积为:( )A . nB RTB B . nRT PC . n B RT PD . nRT P B2. 下列关于临界点的说法, 正确的是:(A . 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相等C . 气体性质接近理想气体 ) B .气相摩尔体积大于液相摩尔体积D . 临界温度随临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3. 一定量的某理想气体恒容下由 T 1 升温到 T 2,相同量的该气体恒压下也由 T 1 升温到 T 2, 则 两个过程热量的关系和热力学能变化的关系为: ( )A . Q V = Q p , ∆U V = ∆U pB . Q V < Q p , ∆U V = ∆U pC . Q V > Q p , ∆U V < ∆U pD . Q V < Q p , ∆U V < ∆U p4. H 2 和 O 2 以 2 ∶1 的摩尔比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 H 2O ,在该过程中( )是正确的。

A . ΔH = 0B . ΔT = 0C . Δ S = 0D . ΔU = 0 5.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已知反应 A → 2B 的标准摩尔焓变为 ∆r H θm,1, 反应 2A → C 的标 准摩尔焓变为 ∆r H θm,2, 则反应 C → 4B 的 ∆r H θm,3 是 ( )A . 2∆r H θm,1 + ∆r H θm,2C . ∆r H θm,2 + ∆r H θm,1 B . ∆r H θm,2 - 2∆r H θm,1D . 2∆r H θm,1 - ∆r H θm,26. 已知某一定温度下, A 、B 、C 三种气体溶于水的亨利常数分别为 400 kPa 、 100 kPa 、21 kPa , 则在相同气相分压下,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x A 、 x B 和x C 的大小顺序为( )A . x A >xB >xC ; B . x A =x B =x C ;C . x A <x B <x C ;D . x B <x A <x C7. A 、 B 两组分在等温等压下混和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有(A . ∆mix H = 0B . ∆mix S = 0C . ∆mix A = 0 )D . ∆mix G=0 8. A 物质在α相和β相的化学势分别为 µA α 和 µA β,若发生 A 物质从α相自发地向β相迁移, 下列正确的是( )A . µA α = µA β;B . µA α > µA β;C . µA α < µA β;D .无法判断9. 稀溶液的凝固点 T f 与纯溶剂的凝固点 T f * 比较, T f < T f * 的条件是: ( )A . 溶质必须是挥发性的B . 溶液必须是电解质的稀溶液C . 析出的固相是纯溶质D . 析出的固相是纯溶剂10. 已知反应 2 NH 3(g) = N 2(g)+ 3 H 2(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

2007-2008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题B答案

2007-2008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题B答案
0,15mm.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为:




含义分别为




1.电流均匀地流过无限大平面导体薄板,面电流密度为 ,设板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试用毕奥一萨伐尔定律求板外的任意一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沿z轴方向,平板在yz平面内,取宽度为 的长直电流: ,它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设杆向右摆动为角坐标正向.摆动过程中杆受重力矩和弹性力矩.当杆向右摆动角时,重力矩和弹性力矩均与相反,有
(1/2)MgLsinkL2sin=Id2/dt2
当作微小振动时,sin≈,且I=ML2/3,有
d2/dt2+(Mg/2+kL)L/I=0
d2/dt2+[3(Mg+2kL)/(2ML)]=0
杆作微小振动的周期
y= Acos(t-/4)
(A)装置(3).
(B)装置(2).
(C)装置(1)(3).
(D)装置(2)(3).
1.如图23.1所示,薄膜的折射率为n2,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1,透射介质为n3,且n1<n2<n3,入射光线在两介质交界面的反射光线分别为(1)和(2),则产生半波损失的情况是
(A) (1)光产生半波损失, (2)光不产生半波损失.
(A)L1:L2= 1:1,Wm1:Wm2= 1:1(B)L1:L2= 1:2,Wm1:Wm2= 1:1
(C)L1:L2= 1:2,Wm1:Wm2= 1:2(D)L1:L2= 2:1,Wm1:Wm2= 2:1
[C]
a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x=cos(t+) ,当时间t=T2(T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B) (1)光(2)光都产生半波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页 共 2页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试卷(答案)
说明:学生可带热力学公式表和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隔离系统理想气体由状态1自由膨胀至状态2,作为该过程自发性判据的量是( 2 )。

⑴ △A ⑵ △S ⑶ △G ⑷ △U 2.影响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为( 2 )。

⑴ 浓度 ⑵ 温度 ⑶ 压力 ⑷ 惰性气体 3.一定温度下,将纯NH 4HS(s)置于抽空的容器中,NH 4HS(s)发生分解, NH 4HS(s)=NH 3(g)+H 2S(g),测得平衡时系统总压为p $,则标准平衡常数
为( 3 )。

⑴ 1
2
()4
p $ ⑵
14
p $ ⑶ 14 ⑷
12()2
p $ 4.物质A 和B 形成低恒沸混合物E ,已知纯A 的沸点小于纯B 的沸点,若将任意比例的A+B 混合物在一精馏塔中精馏,在塔顶的馏出物质是( 3 )。

⑴ 纯A ⑵ 纯B ⑶ 低恒沸混合物 ⑷ 都有可能 5.在.αβ相中含A 、B 两种物质,当达平衡时,正确的是( 2 )。

⑴A B ααμμ= ⑵A A αβμμ= ⑶A B αβμμ= ⑷A B ββμμ=
6.碘2I ()s 在指定温度的饱和蒸气压下升华为碘蒸气2I (g),此过程的Q ( 1 );W ( 3 ); △U ( 1 ); △H ( 1 ); △S ( 1 ); △G ( 2 )。

⑴ > 0 ⑵ = 0 ⑶ < 0 ⑷ 不能确定
7.在101.325kPa 的大气压下,将蔗糖在水中的稀溶液缓慢地降温,首先析出的为纯水,相 对纯水而言,加入蔗糖将出现:蒸汽压( 2 );沸点( 1 );凝固点( 2 )。

⑴ 升高 ⑵ 降低 ⑶ 不变 ⑷ 无一定变化规律 8.在封闭系统内发生的任何绝热过程的△S ( 4 )。

⑴ > 0 ⑵ < 0 ⑶ = 0 ⑷ ≥ 0 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绝热下向真空膨胀,△S ( 1 );△U ( 3 );△H ( 3 ) ;Q ( 3 ) W ( 3 ) 。

⑴ > 0 ⑵ < 0 ⑶ = 0 ⑷ 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理想气体定温可逆膨胀过程中,W <0 , Q > 0 , △U = 0 , △H = 0 。

(填> 0,< 0 或 = 0 )
2.利用△G ≤0判断过程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恒温, 恒压 , W ′
=0。

3.三组分系统的最大自由度数 4 。

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 5 。

4.化学反应2A+B=3C 达平衡时,A μ、B μ、C μ间的关系应当满足
A B C 23μμμ+=。

5.对C (石墨)、CO (g )、CO 2(g )之间, CO 2(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正好等于 C(石墨)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C(石墨) ;标准摩尔燃烧焓为零的是 CO 2(g) 6.可逆热机的效率最 大 。

7.公式△H =Q p 的应用条件 封闭系统 , W ’=0 , 恒压 。

8.理想气体反应:A+B=2C+D, △H <0,则当系统的温度 降低 ,压力 减小 时,此反应的平衡向正向移动。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焓的增加量△H 等于该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Χ )
2.一个绝热过程Q =0,但系统的△T 不一定为零。

( √ ) 3.凡是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一定都是自发过程。

( Χ ) 4.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 √ )
5.据二组分液系的p -x 图,可以准确的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态混合物。

( √ )
四.计算题(每题12分,共36分。

答案错扣一半分,单位错扣14
分,后一问数据因前一问错而错不扣分)
1.1mol 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在300K ,1519.5kPa 下定温可逆膨胀至101.3kPa 。

求:⑴过程的Q 、W 、△U 、△H 、△S 及△G ;⑵若向真空自由膨胀至101.3kPa ,上述各热力学量又是多少? 解:⑴ △U =0,△H =0 W r =-nRT Ln
12p p ={-1×8.314×300Ln 1519.5101.3
}J =-6.7544k J Q =-W =6.7544kJ △S =
r Q T =6754.4
300
J.k -1=22.5147 J.k -1 △G =W r =-6.7544k J ⑵ △U =0,△H =0,W =0,Q =0,△S =22.5147 J.k -1 △G =-6.7544k J (每个热力学函数1分,共12分)
第 2 页 共 2页
2.甲醇(CH 3OH )在101.325kPa 下的沸点(正常沸点)为64.65℃,在此条件下的摩尔蒸发焓
vap m H ∆=35.32k J.mol -1。

求在上述温度、压力条件下,1kg 液态甲醇全部成甲醇蒸气时的Q 、W 、
△U 、△H 、△S 、△G 。

3
C H O H M =32.042g.mol -1
解: n =
100032.042
mol =31.209 mol
Q =△H =n vap m H ∆=31.209×35.32 kJ =1102 kJ
W =-p △V =-nRT =-31. 209×8.314×337.8 J =-87.65 kJ △U =Q +W =1102 kJ -87.65 kJ =1014.35 kJ
△S =
r Q T

1102337.8 kJ .K -1=3.262 kJ.K -1 △G =△H -T △S ={1102-337.8×3.262 }kJ =0
(每个热力学函数2,共12分) 3.化学反应如下:CH 4(g)+CO 2(g)=2CO(g)+2H 2(g) 各物质的f m H ∆$
、m S $
数据为:
物质
CH 4(g)
CO 2(g) CO(g) H 2(g) f m
1
kJ.mol H -∆$
-74.81 -393.509 -110.525 0 1-1J.K .mol
S -$
186.264
213.74
197.674
130.684
求上述反应在25℃时的r m H ∆$ 、r m S ∆$、r m G ∆$、K $。

解:r m H ∆$

B
B
ν
∑f m(B)
H ∆$=f m(CO,g)2H ∆$-4f m(CH ,g)H ∆$ -2f m(CO ,g)H ∆$
={2×(-110.525)-(-74.81)-(-393.509)} kJ.mol -1=247.269 kJ.mol -1
r m S ∆$

B
B
ν
∑m(B,β)S $=m(CO,g)2S $+2m(H ,g)2S $-4m(CH ,g)S $-2m(CO ,g)S $
={2×(197.674+130.684)-186.264-213.74} J. K -1.mol -1=256.712 J. K -1.mol -1
r m G ∆$=r m H ∆$-r m T S ∆$
={247.269-298.15×256.712×10-3} k J.mol -1=170.730 k J.mol -1
据r m
G ∆$
=-RT Ln K $ Ln K $
=-r m G RT ∆$
=-170730
8.314298.15
⨯=-68.8755
K $
=1.22×10-30 (每个热力学函数3分,共12分)
四.问答题(共14分) 1.有H 2O —NH 4Cl 相图如下,试根据相图选择回答下列问题: ⑴ 指出各区的稳定相
⑵ 将某组成的NH 4Cl 水溶液冷至-10℃时便开始析出第一个微小结晶,则此溶液每100g 水中含有 NH 4Cl ( 27.2 )g 。

a 27.2
b 33.7
c 37.4
d 37.5 (2分)
⑶ 在绝热容器中,放有0 ℃的冰水混合物(冰占98%),若往其中放入NH 4Cl 晶体,最后温度 降到 ( -16.5 ℃ )。

a -10℃
b -15℃
c -16.5℃ (最低共熔点)
d 低于-16.5℃ (2分)
(4分)
2.在101.325kPa 下,A —B 系统的相图如图所示,由相图回答:
⑴ 系统中X (A )=0.68时:开始沸腾的温度为 79 ℃,最初馏出物中B 的摩尔份数约为 0.6 。

(2分)
⑵ 如将组成为X B =0.85的A —B 混合液进行精馏,则在塔顶得到 恒沸混合物 ,在塔釜得到 纯B 。

(4分)
L
t B
* t A *
t/℃
B
A X
B →
H 2O(S)+NH 4Cl(S)
L +NH 4Cl (s )
S 冰+L
H 2O
NH 4Cl
P=101.325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