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考前试题精选 语文:3文言文 含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2022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Ⅲ) 含答案

最新2022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Ⅲ)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21-2022年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1-2022年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1-2022年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题纸规定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填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纸一并交回。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标识.zhì发酵.x iào惊魂甫.定fǔB.剽.窃piāo 挟.制xié暴殄.天物tiǎnC.青苔.tái 殷.红yān 自作.自受zuōD.桎梏.ɡù粗犷.kuànɡ度.德量力duó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演义演绎推理变换变幻莫测B.文雅温文尔雅神话出神入化C.代劳以逸待劳广大发扬光大D.驱除驱除疾病通讯通讯地址3.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便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纸质文学中有太多的权利和太多的条条框框,比如版权、所有权、署名权的问题等,而网络文学则把这些了。

③朋友是一把伞,不能遏制狂风恶浪,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渗入颠倒即使/可 B.渗透颠倒即使/可 C.渗透颠覆虽然/但 D.渗入颠覆虽然/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xx年的元旦晚会,有些卫视可谓是剑走偏锋....,没有启用任何明星,这是要打造一场前所未有、纯草根的跨年演唱会。

B.在海地地震之际,各地华侨大展慈心,居安思危....,踊跃捐款,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片爱心。

2021年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2021年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隐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逆境,呈现出新的生气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一般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现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快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爱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阔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予着他们肤浅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当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胜利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利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打算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爱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爱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爱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当保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现与保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进展问题。

高三考试语文试题练习三及答案解析

高三考试语文试题练习三及答案解析

材料一:凡骑兵与步兵战者,若遇山林、险阻、陂泽之地,急去,是必败之地,勿得与战。

欲战者,须得平易之地,进退无碍,战则必胜。

法曰:“易地则用骑。

”唐庄宗救赵,营于野河北。

梁将王景仁所将兵多,晋①军望之色动。

周德威勉其众曰:“此汴、宋佣贩耳。

”退而告庄宗曰:“梁兵甚锐,宜少退以待之。

”庄宗曰:“吾提孤兵出千里,利在速战。

”德威曰:“不然。

吾之取胜,利在骑兵。

今吾军于河上,非吾用长之地也。

”庄宗不悦,退卧帐中,诸将无敢入见者。

德威乃谓监军张承业曰:“王怒老将。

不速战者,非怯也。

使梁得舟筏渡河,吾无类矣。

不如退军鄗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

”承业入言曰:“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

”庄宗遽起曰:“吾方思之尔。

”已而,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

曰:“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

”德威乃与俱见。

庄宗笑曰:“果如公所料。

”乃退军鄗邑。

德威乃晨遣骑三百扣梁营,自以劲兵三千继之。

景仁怒悉以其军出与德威转斗至于鄗南。

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可前可却,真吾制胜之地也。

”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

”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必不暇赍粮糗;不及日午,人马饥渴,其军必退。

退而击之,必获胜焉。

”至申时,梁军中尘起,德威鼓噪而进,梁军大败。

(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太公云:‘以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墓险阻。

’又孙子云:‘天隙之地,丘墓故城,兵不可处。

’如何?”靖②曰:“用众在乎心一,心一在乎禁祥③去疑。

倘主将有所疑忌,则群情摇;群情摇,则敌乘衅而至矣。

安营据地,便乎人事而已。

若涧、井、陷、隙之地,人事不便者也,故兵家引而避之,防敌乘我。

丘墓故城,非绝险处,我得之为利,岂宜反去之乎?太公所说,兵之至要也。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①晋:唐庄宗是五代后唐皇帝李存勖,他此时为晋王,尚未称帝,故此处称晋。

②靖:即唐代名将李靖,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③祥:妖祥,凶灾,妖异。

这里泛指占卜等迷信活动。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自测题(三)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自测题(三)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自测题(三)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

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

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

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

首先将故乡具化,与异乡对立。

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

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其次是将故乡泛化。

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

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

2021年福建省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卷(三)语文卷(答案详解)

2021年福建省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卷(三)语文卷(答案详解)

【最新】福建省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卷(三)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其他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2)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3),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6),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9分每小题3分)于清端公传袁枚公姓于,讳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

公清介绝俗,用兵如神,尤善治盗。

知黄州时,闻张某者,盗魁也,崇闳高垣,役捕多取食焉。

虑少辽缓,奸不得发,乃半途微服,佣其家,诡名杨二,司洒扫谨,张爱之,使为群盗先。

居亡何,尽悉盗之伴侣肤箧机密约号,乃遁去。

鸣钲到官,一日者,集健步,约曰:“从吾禽盗。

”具仪仗兵械,称娖(行列整齐)前行。

至张所,排衙于庭,大呼盗出。

张错愕迎拜,犹抵拦。

公曰:“勿承,可仰面视,我杨二也。

”张惊,伏地请死。

公取袖中大案数十,掷与之曰:“为办此,足以赎矣。

”张唯唯,愿一切受署。

合门妻子环跪泣曰:“第赦盗死,盗不能者,某等悉如公命。

”公留健役助之,不数日,群盗尽获。

其杀人者,活埋之。

武昌营弁某,弟素无赖,适远归,是夜军饷尽劫。

弁告弟所为,彭考(鞭打拷问)诬服,连引十余人。

狱具,献盗,公破械纵之。

抚军惊问,曰:“盗冤。

”曰:“真盗何在?”公指堂下一校曰:“是真盗也。

余党进香木兰山,今晚获矣。

”未几获盗,赃尚存校家,封识宛然。

江宁盗号鱼壳者,拳捷有司莫能禽。

公抵任时,官吏惮公远迎,公日旰不至。

方惊疑探刺,而逻者报公早单车入府矣。

按察使某,公年家子也,从容言:“公过清严,则上下之情不通,某意欲具一餐为雅寿。

”公笑曰:“以他物寿我,不如以鱼壳寿我。

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练习三及答案解析

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练习三及答案解析

材料一: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整也。

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材料二: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斧,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请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1.材料一中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3分)三代以上A出于学B战国至秦C出于客D汉以后出于郡E县吏F魏晋以来出G于九品H中正2.下列对材料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谋夫说客”的意思是指那些专门为别人出谋划策并以此为生的人,这类人通常是从事游说诸侯的纵横家,如写《谏逐客书》的李斯。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存,字诚之,冀州..人。

举进士,为安肃军判官。

天禧中,诏铨司以身言书判取士,才得二人,存预其选。

知大名府朝城县,寇准为守,异待之。

御史中丞王曙,屡荐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仁宗初亲政,罢百官转对..,存请复之。

又言:“前者曹修古辈同忤旨废黜,布衣林献可因上封事窜恶地,恐自今忠直之言,与夫理乱安危之机,蔽而不达。

”因引周昌、辛毗事,以开帝意。

西边动兵,以天章阁待制..为陕西都转运使。

黄德和诬刘平,存奏言:“平与敌接战,自旦至暮,杀伤相当,因德和引却,以致溃败。

方贼势甚张,非平搏战,其势必不沮;延州孤垒,非平解围,其城必不守。

身既陷没,而不幸又为谗狡所困,边臣自此无复死节矣。

”朝廷采其说,始遣文彦博按治,由是平得直,而德和诛。

元昊求款附,议者犹执攻讨之策。

存建言:“兵役不息,生民疲弊。

敌既有悛心,虽名号未正,颇羁縻之。

”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

以母老惮行,徙泽州,还为待制。

契丹与元昊结昏,阴谋相首尾,聚兵塞上而求关南。

存言:“河北城久不治,宜留意。

”乃以为都运使,尽城诸州。

入知开封府,复使河北。

王则反,坐失察,降知汀州。

久之,以吏部..侍郎致仕。

存性孝友,尝为蜀郡,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与宾友燕接,垂足危坐终日,未尝倾倚。

枣强河决,势逼冀城,或劝使他徙,曰:“吾家,众所望也,苟轻举动,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讫不徙。

卒,年八十八,谥恭安。

(《宋史·列传第七十九》)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B. 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C. 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D. 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冀州,上古唐尧、虞舜、夏禹三帝曾建都于此,“王畿所在”,所以被列为九州之首。

2021届高考语文临考卷【新高考版】(三)文言文阅读(2)

2021届高考语文临考卷【新高考版】(三)文言文阅读(2)

(三)文言文阅读(2)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

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

辟武宁张建封府。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

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

累迁给事中。

京兆上言“好畤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

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

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

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不听。

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为衢州刺史。

衢,大州也。

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

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

”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

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

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今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

”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

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

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

孟容遣变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遣使,皆不听。

奏曰:“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

钱未尽输,昱不可得。

”帝嘉其守正,许之。

元和十年六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并伤议臣裴度。

时淮夷逆命,凶威方炽。

言事者继上章,疏请罢兵。

是时盗贼窃发,人情甚惑,独孟容诣中书省雪涕而言曰:“昔汉廷有一汲黯,奸臣寝谋。

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然转祸为福,此其时也。

莫若上闻,起裴中丞为相,大索贼党,穷其奸源。

”后数日,裴度果为相,而下诏行诛。

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

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号为宪。

【注】①好畤:地名。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B.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C.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D.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是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疑心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谬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犹如_______的佳人。

A.钟爱飘飘洒洒形单影只 B.喜爱纷纷扬扬遗世独立C.热爱洋洋洒洒绝世独立 D.欣赏沸沸扬扬倾国倾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按照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活动。

B.路遥文学奖的发起人高玉涛表示,近日他将在西安召开路遥文学奖专家研讨会,并邀请陕西文学界、艺术界、评论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参加,探讨路遥文学奖如何取得公信力与权威性。

C.“财政悬崖”问题只是表象,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成的,是美国式“经济结构”问题,它的化解也需要较长的过程。

D.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提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我们的智力和情感能力正在损失,因为赋予我们脑力的错综复杂的基因网特别容易受基因突变的侵害。

3.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B.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

C.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D.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我站在这位于雨林第三群落的空中走廊上,见谷两旁有望不断的古树,有数不清的佳木,有看不尽的名杉。

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以使读者对此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以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

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贾宝玉,再于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

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可谓别出心裁,颇有深意。

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

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一再强调,冠、褂、袄、裤、靴、玉齐全,纯用工笔,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双重用墨,面、色、鬓、眉、目、态具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

两首《西江月》,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

似贬实褒、明贬暗褒、寓褒于贬,全面地概括了贾宝玉的不合时宜特征,为统领贾宝玉形象的总纲。

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

总写只用八个字:“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

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眉目”传情达意。

“眉”以“似蹙非蹙”状之,现出其多愁善感;“目”以“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

而“态”、“娇”、“闲静”、“弱”、“病”等词语意在突出她的气质的独特性。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

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举止言谈不俗”,“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相互映衬,相互印证。

2021年高考语文考前30天决胜卷03(新课标Ⅲ卷)(参考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考前30天决胜卷03(新课标Ⅲ卷)(参考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30天决胜卷03【新课标Ⅲ卷】语文·参考答案2.C3.B4.D5.A6.①提高国产化率,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精神;②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③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

7.C8.①人物语言极具个性。

朱先生是个读书人,他的语言多为书面语,且文言化;张总督是带兵的军人,他的语言多为口语,且直白粗鲁。

②叙事语言简约、平实。

行文大多直陈其事,少有修饰。

③文中不时插入诗词歌谣,使文章古雅厚重有韵味。

9.①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刻画并丰富了人物性格。

如朱先生一再拒绝张总督的派车马接送和宴请挽留,凸显了朱先生的威望和人格。

②通过朱先生一再拒绝的描写,表明了朱先生赴险境之行完全是为使百姓免受战祸,并无任何个人的欲望,从而强化了“赞美知识分子心存百姓、勇于担当”的作品主题。

③使故事情节更为曲折,增强文本的张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0.D11.D12.C13.(1)把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些利息来偿还,使官仓的谷能够陈谷换新粮,郡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

(2)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早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14.D15.①以所观美景邀请友人:此处山川形势壮阔、万家灯火繁华、星光水光交相辉映,江楼又是极佳的观景地点;②以此处气候之凉爽宜人邀请友人,颈联“晴天雨”“夏夜霜”的比喻给人以清凉之感,这江楼正是炎炎夏日避暑的好去处;③以殷切的情意直接邀请友人,诗人在做足铺垫之后以一句“能就江楼消暑否”直接向友人发出了邀请。

16.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7.B18.D19.C20.①喝碳酸饮料要讲究个“度”(或“要适度饮用碳酸饮料”);②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紊乱(或“会影响消化功能”);③适量饮用碳酸饮料也有益处(或“碳酸饮料也有益处”)。

(意思对即可)21.70年来,我国科技考古事业和对出土文物的保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中外考古界学术交流不断加强。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H7N9禽流感的疫情再次拉响了人兽共患病的警笛。

其实这些年人们对人兽共患病并不陌生,从疯牛病到狂犬病,从SARS到禽流感……据统计,全球近10年出现的新发传染病中,75%源自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

伴随着发病率的提高,人善共患病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点问题。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是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又相互关联的、对人类和动物同时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类疾病,主要由病毒性、细茵性和寄生虫性等病原体所引起。

为什么有些疾病人类和动物不会互相感染,而有些疾病就可以跨物种传播呢?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景志忠指出,一方面,由于动物物种间以及人类间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有其差异性即种属特异性,就形成了疲病发生的种间屏障,即不同动物物种或人类有不同的疫病。

而另一方面,由于人类与动物在遗传上十分接近,理论上讲动物发生的瘦病一般都能感染人类,而且遗传关系越近发生疫病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灵长类动物的疫病就易感染人类。

“科学地讲,物种间屏障仅是一个相对概念,能否突破种间屏障,还与病原体及其生态环境相关。

”由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千差万别,因此其致病机制各不相同,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以禽流感为例,景志忠说,人有人流感,动物有禽流感、猪流感和马流感等,但禽流感的一些亚型能感染人类,如H1N1、H5N1和H7N9。

H1N1之所以能感染人类,原因是病原的核酸有其特殊性,RNA核酸片段中可能含有人的部分片段序列,而且通过了由禽到猪到人类的逐渐演化和适应过程。

据有关文献记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另有100种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

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共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90多种,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40多种。

在我国所列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中,人兽共患病至少有18种。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频频暴发。

2021-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2021-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2021-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兴象是一种文化的思想意识形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作品独特的创作表现手法,它们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包括绘画、雕塑、文学作品,甚至汉字都具有意象、兴象的艺术特征。

传统的艺术作品注重意象、兴象的表述,是我们祖先对自然万象审视精神和思维方式的总结。

意象、兴象是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念,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灵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延续贯穿始终的一种精神。

绘画是塑造形象,这种形象应该是超越客观的形象。

然而,只是形象没有寄托画家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内涵,那是画奴。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说得至理。

有形象,有意象,还要表现得不简单、不直白,而且耐人寻味,通过“比兴”、“发兴”去扩展想象空间,引为兴象,达到意味深长的效果。

所以,一幅好的作品离不开形象、意象、兴象,无形象难以寄意,无兴象难以深刻。

略见中国绘画史,三代青铜器纹饰有龙、凤、夔、饕餮等,都贯穿着从形象到意象以至兴象的脉络。

延至汉代独尊儒术,以致很多绘画将尧、舜、文武周公、孔子及忠臣、孝子、义士、节女作为描绘对象,用形象、意象语言表达情景,有相当高的审美情趣和执着的主观意识。

顾恺之画裴楷像“颊上加三毛”,意象十足。

唐代国力兴盛,一派皇家气象,画家造型技法日臻完善,王维作《袁安卧雪图》,图中有雪里芭蕉,意到便成。

虽然遭到后人的议论,说雪里不可能有芭蕉。

殊不知有兴象,方可称奇,才有东坡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把自然的物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胸中加工改造,得出意象推演兴象。

五代、宋、元有一大批山水大画家,个个建树非凡,唯郭熙真知灼见,善于用感情、形象思维去创作山水,他的独特描绘:“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2021-2022年高三语文阶段测试三(11月)试题

2021-2022年高三语文阶段测试三(11月)试题

2021-2022年高三语文阶段测试三(11月)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22年高考文言文真题

2022年高考文言文真题

2022年文言文真题一、2022年新高考Ⅰ卷何利?3C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快)矣。

”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

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3D(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

“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二、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

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蝉噪林逾静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借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三、2022年全国甲卷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2021年高三考前试题精选语文:3文言文含答案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

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或屈或舒。

谓之论道,实事委琐,文给甘酸①,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长不当,内之子云②不入。

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

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

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

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③,禹目当复重瞳④。

充书文重。

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

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

被躁人之名。

以多为不善。

语约易言,文重难得。

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

”答曰:有是言也。

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

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

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

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

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

书虽文重,所论百种。

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

(选自《论衡·自纪篇》有删节)【注释】①文给甘酸:此处疑有脱误,大意是: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

②子长、子云:司马迁,字子长;扬雄,字子云。

③八采:传说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

参见《白虎通义·圣人》。

④重瞳:传说舜的每只眼中有两个瞳仁。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饰貌以强类者失形强:强求B.文人之辞寡而章章:同“彰”,鲜明C.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被:遭受D.按古太公望按:根据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王充阐述自己写作主张的一组是(3分)①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②调辞以务似者失情③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④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⑤为世用者,百篇无害⑥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充的书写成后,世人予以否定,因为世人认为王充的书不符合前人的经验,既不像司马迁的文章,也不像杨雄的文章。

B.面对世人对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责,王充运用饰貌、禀赋、美色、悲音、酒醴、百谷等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世人,把深奥的理论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C.世人劝王充“文贵约”“言尚省”,而王充则认为写书就像积累财富一样,多比少好,他所出的新书多达万言,且篇幅长分量很大。

D.本文在写作上的确“不类前人”。

作者用“或曰”摸拟世人的不解与质疑,通过对比辨别,更加充分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主张。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3分)(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3分)(3)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

(3分)答案:9.D (按:考察)10.B (①是世人对王充的置疑④也是世人对文章的评价标准⑥是王充对当时一般文章中现在的问题的陈述。

)11.C(王充认为“有用于世”的文章,多比少好,并不是认为只要多就是好。

)12.(1)貌美的人面孔并不一样,看起来都很漂亮;动人的歌声音不相同,听起来都很悦耳。

(得分点:“面”、“佳”、“快”)(2)只要能被社会采用,即使写一百篇也没有害处;如果不被社会采用,即使只写一篇也没有补益。

(得分点:“害”、“补”及被动句式)(3)现在不说我的文章有什么不对,而说我的文章太多;不说世人不喜欢好文章,却说他们不能接受我的文章,这正是我写的书不能简略的原因。

(得分点:“善”、“所以”及判断句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义田记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

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

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

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

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

”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予尝爱.晏子好仁,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晏子为近之。

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居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力未逮.者二十年逮:达到B.彰.君之赐乎彰:使……显著C.予尝爱.晏子好仁爱:仰慕D.亲亲而仁.民仁:仁义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②我腾跃而.上B.①是隐君之.赐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①贤于.平仲②王坐于.堂上D.①其.规模远举②其.若是,孰能御之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作者敬重范文正公“义举”的一项是①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②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③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④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⑤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⑥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A.①②③ B .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范仲淹设置义田救济亲族与贤人的高尚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

B.范仲淹位高禄厚,全力周济族人,自己却一生贫穷,其子孙继承了他这一美好品质。

C.作者对范仲淹和晏子在接济穷人时不分亲疏、贤愚都一律平等对待,给予了高度评价。

D.文章列举社会上某些达官贵人只顾自己享乐的现象,衬托出范仲淹乐善好施品格之可贵。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3分)(2)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3分)答案:9.D (仁:施行仁政)10.B(两句中的“之”字都是结构助词“的”。

B 表并列/表修饰 C比/向D 代词,他/表假设。

)11.C (③写晏子之仁有等级;④写卿、大夫和士所为;⑥写作者不记录范仲淹其他事迹的缘由)12.C(“在接济穷人时,不分亲疏、贤愚都一律平等对待”错)13.(1)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帮助。

(2)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儿子而已。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张顺张贵传张顺,民兵部将也。

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

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

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

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

”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

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

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

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

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

及收军,独失顺。

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

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

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

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

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

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

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

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

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

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

”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

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俾.为都统俾:提拔B.洎.登舟洎:等到C.众皆辟易..辟易:退避D.以死拒.战拒:抵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三舟联为一舫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素为.诸将所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C.有浮尸溯流而.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乃.有过被挞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分别表现张贵“智”“勇”的一组是A.①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②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B.①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②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C.①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②乃举炮鼓噪发舟D.①使持蜡书赴郢求援②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顺外号“矮张”,张贵外号“竹园张”,他们智勇双全,带领一支三千人的义军敢死队,从水道乘舟进攻元兵大营,援赴襄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