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教师版
2016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学生版
高三二模汇编之2016文言文阅读海淀二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5题。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竭知尽忠,(甲)蔽障于谗,(乙)心烦虑礼,(丙)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①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②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③、喔咿嚅唲④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⑤、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取材于《楚辞•卜居》)【注释】①太卜:官名,掌管占卜。
②悃(kǔn)悃款款:忠实诚恳的样子。
③哫訾(zúzǐ)栗斯:阿谀逢迎。
④喔咿嚅唲(ér):强颜欢笑的样子。
⑤突梯滑稽(gǔjǐ):态度圆滑,善于迎合世俗好恶。
10.在第一段甲、乙、丙的哪一处,填入“而”字最符合文意?(3分)11.根据文意判断,下列选项与屈原之“所疑”无关的一项是(3分)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C.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2016-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6-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东城二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一)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
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
八年,署滦州知州。
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
十八年,擢通州知州。
二十一年,擢江宁知府。
二十三年,上南巡至江宁,以成龙廉洁,传谕嘉之,擢安徽按察使。
二十五年,擢直隶巡抚。
谕询:“畿辅重地利弊应兴革者,宜何.先?”成龙奏:“弭.盗为先。
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
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
”既抵任,疏言:“弭盗之方,在力行保甲,民间已遵行。
惟旗下庄屯向不属州县,本旗统领远在京师,仅有拨什库①在屯,未能约束。
应令旗人与民户同编保甲,拨什库、乡长互相稽察,盗发,无问所.劫为旗为民,协力救护。
得盗,赏;藏盗、纵盗,罚。
”下部议行。
先后捕治旗丁沈颠、太监张进升及大盗司九、张破楼子等,置于法。
三十三年,召诣.京师。
疏言运河、黄河堤卑薄者,均宜加筑高厚。
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
又计河工所费繁多,请开捐例②,减成核收;并推广休革各员,上至布政使,皆得捐纳。
上召成龙入,问:“开捐例得无累民?”成龙奏:“无累。
”上曰:“捐纳之人,岂尽殷实?大约称贷者多,不朘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成龙乃请罪。
上因.问:“尔尝短.山东巡抚靳辅③,谓减水坝不宜开,今果.何如?”成龙曰:“臣彼时妄言,今亦视辅而行。
”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
三十七年,命以总督衔管直隶巡抚事。
三月,请修永清、固安旧堤,挑浚浑河淤沙。
十月竣工,诏赐名曰永定河,建庙以祀。
三十八年,上南巡,临阅高家堰、归仁堤诸处,以增筑疏浚事宜,谕令筹办。
寻.以病乞假,命在任调治,遣医往视。
三十九年,卒,赐祭葬如例,谥曰襄勤。
(取材于《满汉名臣传》)注释:①拨什库:清代官名。
②捐例: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
浙江省绍兴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6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 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下载.(z ài ) 颠簸.(b ǒ) 按捺.(n ài ) 汗流浃.背 (ji ā) B .惩.罚(ch éng) 躯壳.(k é) 洼.地(w ā) 熏陶渐.染(ji ān ) C .翘.楚(qi áo ) 祛.寒(q ū) 翩跹.(xi ān ) 身陷囹圄.(w ú) D .押解.(ji è) 与.会(y ù) 编辑.(j í) 以儆.效尤(j ǐ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人素有这样的消费习惯:只愿意为有形的实物付费,不愿意为无形的智力卖单。
例如,很多患者认为诊断不值钱,药品才值钱;技术不值钱,耗材才值钱。
B.天下奇观双乳峰下有连绵的肥田沃土,有呈玉带状的三岔河水浇灌,养育了这一方的百姓,繁演了这一方的后代,使双乳峰下的布依风情更具有神秘色彩。
C 。
丹霞山阳元石30万年来傲然直指苍穹,带着饱满的张力一柱擎天,笑看群山伫立天地,坦然接受日月的洗礼和信徒的膜拜,这样的景观让所有游客惊叹不已. D 。
长期的文化积淀,笃实的心性沉潜,古典精华的守护,使他在喧嚣鼎沸的书坛赢得了认同;尤其是于经典处发韧,从自然中得法的行书更是获得行家的赞许。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仅凭自己武断的解释来判断自己国家的历史并满足于其中,不仅助长狭隘的国家主义的派生,于是..增强从现实世界孤立出去的意识。
B.素有黄金通道之称的万里长江,挟裹着历史的沉淀,由此奔腾入海,水天相接,烟波茫茫,好一派蓝天辽阔..、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
【山东省】2016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2016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
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
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
虽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依班固言推论,《春秋》当为鲁国右史所为。
而孔子年轻时做过职司、委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寇摄相事,唯不见做史官的记录。
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
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周史应是详熟,行万里路孔子也是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
其外,孔子于人物察考洞明,当是有资格论人议事了。
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
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
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
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
《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理当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
《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
“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
倒是孟子言之凿凿:“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
”算是敲定此事。
孟子齐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度应是很高。
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氏,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大抵也能杜左右之口。
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
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后经孔子修订成书。
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嫌假他人之功。
还有一个问题,《春秋》一万六千字,在今不抵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制,可却微言大义,辞微旨博,一字褒贬,影响深远。
山西太原2016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有答案
山西太原2016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有答案)太原五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三语文出题、校对:王俊芳任素英宋为烜贾艳霞刘俊岚李亮范国栋(2016.5)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与“乐”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倡导的文化就是以“礼”与“乐”为理论基础的“礼乐文化”。
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源自于上古社会一些具有原始宗教性质的文化活动。
“礼”起源于史前初民在祭祀祖先与天神地祇的活动中,以及其他一些巫祝活动中的一些行动程式和仪节规范;而“乐”则是与这些程式仪节相配合的乐舞。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礼”与“乐”的内容逐步扩大化、系统化,人类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礼节仪式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乐舞也逐步被纳入“礼”与“乐”的范畴。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礼”是指规范社会、人生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或道德理性。
“乐”这一与“礼”相提并论的范畴,则不仅是用以娱人娱神的音乐与舞蹈,而且是配合“礼”对社会成员进行教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故而《礼记乐记》中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等级制度的逐步形成和确立,尊卑贵贱有别的观念得到日益强化,“礼”也被赋予了维护和规范君臣、父子、长幼、男女尊卑贵贱有别的职能。
孔子所说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集中反映了他对礼乐的社会功能的认识和重视。
概而言之,礼之本质是“序”,即等级、秩序;乐的本质是“和”,即和合、和谐。
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的统一,无秩序难以和谐,非和谐难以维持秩序。
在孔子的社会理想中,一方面依靠礼来约束、规定人们的行为仪节,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用乐,即诗歌、音乐、舞蹈等情感满足方式维系和谐,进行教化,从内心感化、诱导人们对“礼”的衷心认同。
山东省临沂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6年普通高考模拟考试语 文2016.5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I 卷(选择题 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急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__________________。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庄严)而又沉思了。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自天而降,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__________________。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而/偶然)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
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
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盛气凌人).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吝啬莅临迫不急待B.冷冽造访交响曲C.悠远化妆淅淅沥沥D.静谧干巴灰蒙蒙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端庄偶然盛气凌人B.庄严偶然盛气凌人C.庄严偶而咄咄逼人D.端庄偶而咄咄逼人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夏天的雨的交响曲被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B.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C.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D.夏天的雨的交响曲被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______的表达方式。
广东省佛山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6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10万户以上的城市达到46个,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镇的房地产成了主、客户籍划分以及对城镇户征收赋税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出租房子也成了城市居民谋生的一种方式。
1086年,司马光指出,每月收入房钱15贯(1贯≈150元人民币)人家的经济状况,和乡村每年收获 100石(1石≈100斤)粮食相等。
宋代官方在开封专设店宅务管理经营官房租赁事务,房租也成为官府的一项收入。
没房产的城市居民和游学的士人、商旅等外来人口,必须租房居住。
连朝廷百官也多是长期在开封租赁住宅,在地方州县,甚至官衙、驻军也有租用民房。
宋代的客户,出于生计,频频更换地点和地主,也须租房居住。
人口流动量大也刺激了房屋租赁市场火爆。
富户在外地也多赁房居住。
宋代房租通常按天计算,宋真宗时,宰相向敏中一座价值 5000贯的住宅,每天的租金是 2贯。
南宋后期,朝廷官员租带园林的宅院,每月租金是30贯。
宋代下层人户一般每天收入数十文到100文(1文≈0.2元人民币),一个人最低生活费是每月20文左右。
房屋租赁市场中房租的涨跌成为宋代官民关注的焦点。
宋政府制定一系列制度来减免房租,除了规定节日、皇室重大事务、军情危机等常规性免租外,灾害发生时也减免房租。
如1054年初春降大雪,冻死百姓很多。
宋仁宗诏令各州县长官,无论官房、私房一律免除三天房租。
宋高宗时,杭州有年冬天下雪,且雷声阵阵,皇帝回应天谴的主要措施即免除房租。
地方知县为讨好百姓,造出种种借口减免房租若干日,如到任、生日、升迁等。
但房租的增长依然疯狂,宋政府不仅通过店宅务出租房屋来调和租赁市场,还屡屡颁布诏令禁止私房主疯狂加租。
宋徽宗时,开封的房产主多以翻修为名成倍增加房钱,使得贫民难以承受。
朝廷诏令今后京城内外业主增修屋业,如没扩大面积即不得增加房租,如有违犯,按违法惩处。
2016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2016.4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民文学》杂志把我的两篇文章放在“非虚构”栏目,无意间使其获得了一种命名和意义。
但是,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 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
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
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 。
“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
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
“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还不是文学。
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
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
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
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
假借“真实” 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
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
2016年全国卷2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之效。
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
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
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
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
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
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
后改为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
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
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高考模拟卷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高考模拟卷高三总复习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15分,每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庄重/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
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道劲的楹联:“。
”历经(幽远/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
饱读诗书、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关不胜收。
(徜徉/徘徊)于徽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静谧莘(xīn)莘学子B.隽(juàn)永搏古通今C.璀(cuǐ)璨人世沧桑D.氤氲曲(qǔ)径通幽(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庄严幽远徘徊B.庄严悠远徜徉C.庄重幽远徜徉D.庄重悠远徘徊(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B.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C.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
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D.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
2.(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B.莱万多夫斯基在本赛季状态极佳,他有着九分钟进五球的惊人发挥,多家豪门俱乐部有意和他签订城下之盟.C.在以“阅读,让社会更文明”为主题的云龙书展上,精品图书琳琅满目,引得万千读者齐聚云龙湖畔,共赴一场美丽的心灵之约.D.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传承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马帮的赶马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十二五”期间,我国文物事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迅速,成果显著,这些成绩靠的是全体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的.B.就备受关注的非法经营疫苗案,国家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案件调查处置的进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C.曹文轩的作品是独特的,虽然发生在中国,但它的主题关乎全人类,这是他荣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最重要原因.D.面对猛烈的反腐风暴,许多官员心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惴惴不安者有之,患得患失者有之;当然,为官清廉内心坦荡的也大有人在.二、(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16年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6年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16 东城二模】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第8-10题。
(共10分)【材料一】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材料二】顺、康①间,吴门②有顾德麟号顾道人者,工琢砚,果出其手,端溪、龙尾③之精工镌凿者固不待言,即村④常石,随意镂刻,亦必有致,自然古雅,名重于世。
德麟死,艺传于子,子不寿,媳邹氏袭其业,俗称顾二娘,又名顾亲娘者是也。
常与人讲论,其言曰:“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
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其意乃效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意也。
其所作古雅而兼华美,当时实无其匹。
邹无子,螟蛉⑤二人俱得其传,惜死其一。
邹死,仅存一人名公望号仲吕者,实邹女之侄而冒姓顾,然.亦无子。
(选自徐珂编撰《清稗类钞》)①指清朝顺治、康熙两位皇帝。
②指江苏苏州、南京一带。
③端溪为溪名,龙尾为山名,二者附近皆产砚石,它们与甘肃洮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④村名。
,音lè。
⑤养子的代称。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轩敞者为.舱砚为.一石琢成B.石青糁之.乃石之.本来面目C.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D.若听茶声然.然.亦无子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太原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太原市2016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下午9:00—-11:3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与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
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
由此也形象的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
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教师用书(含解析)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考情领航]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小题。
康茂才,字寿卿,蕲人。
通经史大义,事母孝。
元末寇乱陷蕲,结义兵保乡里。
立功,自长官累迁淮西宣慰司、都元帅。
太祖既渡江,将士家属留和州。
时茂才移戍采石,扼江渡。
太祖遣兵数攻之,茂才力守。
常遇春设伏歼其精锐。
茂才复立寨天宁洲,又破之。
奔集庆,太祖克集庆,乃帅所部兵降。
太祖..马驮沙,败张士诚..释之,命统所部从征。
明年授.秦淮翼水军元帅,守龙湾。
取江阴兵,获其楼船。
从廖永安攻池州,取枞阳。
太祖以军兴,民失农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
从征武昌,皆有功,进金吾侍卫亲军都护。
从大将军徐达再攻庐州,克之,取江陵及湖南诸路。
改神武卫指挥使,进大都督府副使。
士诚攻江阴,太祖自将击之。
比至镇江,士诚已焚瓜洲遁.。
茂才追北至浮子门。
吴军遮海口,乘潮来薄.。
茂才力战,大败之。
捣淮安马骡港,拔其水寨,淮安平。
寻拔湖州,进逼平江。
士诚遣锐卒迎斗,大战尹山桥。
茂才持大戟督战,尽覆敌众。
与诸将合围其城,军齐门。
平江下,还取无锡。
迁.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
洪武元年,从大将军经略中原,取汴、洛,留守陕州。
规.运馈饷,造浮桥渡师。
招来绛、解诸州,扼潼关,秦兵不敢东向。
茂才善抚绥,民立石颂德焉。
三年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元。
还军道卒。
追封..蕲国公,谥武康。
(选自《明史·康茂才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授.秦淮翼水军元帅授:被授予B.士诚已焚瓜洲遁.遁:逃跑C.吴军遮海口,乘潮来薄.薄:轻视D.规.运馈饷,造浮桥渡师规:筹划解析:选C。
此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薄”属于常见的多义实词,在这里应该是“接近”的意思,引申为“侵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2016山东各地高考语文二模试题文学类阅读教师版
1 DEZHOU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蔡元培先生顾颉刚①蔡先生的一生在中国史上有重大关系的有三个阶段:一是民元任教育总长,二是民六任北京大学校长,三是民十八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无论在教育史上,在学术研究上,都是开风气奠基础的工作。
先生站在崇高的地位,怀着热烈的情感和真实的见解,指导青年向前走,可以说这二十九年来知识分子没有不受他的影响的。
②我是北大学生,在他没有当校长的时候已经在那边了。
那时的北大实在陈旧得很,一切保存着前清“大学堂”的形式。
教员和学生,校长和学生,都不发生什么关系。
学生有钱的尽可以天天逛妓院、打牌、听戏,校中虽有宿舍监理也从不干涉。
学生有事和学校接洽,须写呈文,校长批了揭在牌上,仿佛一座衙门。
蔡先生受任校长后,立即出一布告说“此后学生对校长应用公函,不得再用呈文”。
这一下子真使我们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位校长为什么要这样的谦虚。
稍后他又出版《北大日刊》,除了发表校中消息之外,又收登教员学生的论文于是,渐渐有讨论驳难的文字出来,增高了学术研究的空气。
学生对学校改进有所建议时,他也就把这议案送登《日刊》,择其可行的立即督促职员实行。
这样,学生对于学校就一点不觉得隔膜,而向来喜欢对学生摆架子的职员也摆不成架子了。
③北大学生本来毫无组织,蔡先生来后就把每班的班长招来,劝他们每一系成立一个学会。
许多班长退下来踌躇道:“这件事怎么办呢?”但靠了蔡先生的敦促和指导,以及学校在经费上的帮助,许多会居然组织起来了。
不但每系有会,而且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音乐会,辩论会,武术会,静坐会……一个个成立起来,谁高兴组织什么就组织什么会,谁有什么技艺就会被拉进什么技艺的会。
平时一个人表现自己能力时很有出风头的嫌疑,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虽欲不出风头而不可得了。
校中尽有消遣的地方,打牌听戏的兴致也就减少了许多了。
一校之内,无论教职员,学生,仆役,都觉得很亲密的,很平等的。
记得蔡先生每天出入校门,校警向他行礼,他也脱帽鞠躬,这班“小”惯了的仆人看了吐出舌头来。
2016山东高考语文各地二模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JINING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
明《春秋》,能言古兴亡事,沉健于.谋,浩然有救世意。
擢进士第。
元和后,权纲驰迁,神策中尉王守澄负弑逆罪,更二帝不能讨,天下愤之。
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耻。
方宦人握兵,外胁群臣,内掣侮天子。
蕡常痛疾。
太和二年,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帝引诸儒百余人于廷,策曰:‚子大夫皆识达古今,必当箴治之阙,辨政之疵。
何施革于前弊?何泽惠于下土?何修而治古可近?何道而和气克.充?推之本源,著于条对,朕将亲览。
‛蕡对曰:‚臣诚不佞,今逢陛下询求过阙,咨访嘉谋,臣敢不悉意以言?至于上所忌,时所禁,权幸所讳恶,有司所与夺,臣愚不识。
伏惟陛下少加优容,不使圣时有谠言受戮者,天下之幸也。
‛所对六千言,直斥权宦,陈兴除之道,辞气慷慨。
士人读其辞,至感慨流涕者。
是时,考策官冯宿、贾餗、庞严见蕡对嗟伏,以为过古晁、董①,而.畏中官眦睚,不敢取。
于时,被选者二十有三人,所言皆冗龊常务,类得优调。
河南府参军事李郃曰:‚蕡逐我留,吾颜其厚邪!‛乃上疏曰:‚以陛下仁圣,近臣故无害忠良之谋;以宗庙威严,近臣故无速.败亡之祸。
指事取验,何惧直言?且陛下以直言召天下士,蕡以直言副陛下所问,虽讦必容,虽过当奖。
书于史策,千古光明!况臣所对,不及蕡远甚,内怀愧耻,自谓贤良,奈人言何!乞回臣所授,以旌.蕡直。
臣逃苟且之惭,朝有公正之路,陛下免天下之疑,顾不美哉!‛帝不纳。
蕡对后七年,令狐楚、牛僧孺节度山南东西道,皆表蕡幕府,授秘书郎以师礼礼之而宦人深嫉蕡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
始,文宗恭俭求治,志除凶人,然懦而不睿,臣下畏祸不敢言。
故蕡对引阍弑吴子②,阴赞帝决。
帝依违其间,不敢主也。
贾餗与王涯、李训、舒元舆位宰相,以谋败,皆为.中官夷其宗,而宦者益横,帝以忧崩。
及昭宗即位,左拾遗罗衮上言:‚蕡当太和时,宦官始炽,因直言策,遂罹.谴逐,身死异土。
六十余年,正人义夫切齿饮泣。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考二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现在我们说的“国学”是在近代回应“西学”的挑战而提出来的,包括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经、史、子、集等内容上。
当代世界是一个文明多样化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灿烂文明的古国,把传统文化的底蕴发挥出来至关重要。
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国学上,所以说国学是国魂之学。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指出:国学,不仅成为现代中国人提高道德品质的教程,更是中国各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一统华夏的文化源头。
在和谐问题上,国学中有很多精辟的解读。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提出“和为贵”、“知和而和”的思想;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同样倡导“知足”与“不争之德”;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出“兼爱非攻”等主张。
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最能调和,使冲突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剂。
国学中包含有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经过时代的创新改造,定能为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智慧的来源和依据。
在人文精神培育上,国学给我们提供更为宽广的源泉。
如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的最高准则。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我们汲取后,可以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
“义”是儒家提出作为人应遵循的道义,是一种准则,是做人的基础。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弊端。
一些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坑蒙拐骗、见利忘义。
这些正是道德沦丧的表现,是人生价值观的模糊所致。
“礼”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准则,其作用是规范人际之间关系。
“智”,就是智慧,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知识和技能的统一。
“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道德的基础,立身兴业,缺不了信。
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化文明不但不冲突,反而更有利于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二模汇编之2016文言文阅读海淀二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5题。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竭知尽忠,(甲)蔽障于谗,(乙)心烦虑礼,(丙)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①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②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③、喔咿嚅唲④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⑤、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取材于《楚辞•卜居》)【注释】①太卜:官名,掌管占卜。
②悃(kǔn)悃款款:忠实诚恳的样子。
③哫訾(zúzǐ)栗斯:阿谀逢迎。
④喔咿嚅唲(ér):强颜欢笑的样子。
⑤突梯滑稽(gǔjǐ):态度圆滑,善于迎合世俗好恶。
10.在第一段甲、乙、丙的哪一处,填入“而”字最符合文意?(3分)11.根据文意判断,下列选项与屈原之“所疑”无关的一项是(3分)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C.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嚁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取材于《楚辞•渔父》)12.下列诗句中“渔父”形象与《渔父》中的最接近的-项是(3分)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B.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C.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范成大《携家石湖赏拒霜》)D.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杨慎《临江仙》)13.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喻指屈原生活的社会不辨贤庸尺有所短,人才弃置不用,庸人煊赫一时。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詹尹劝解屈原:人各有短长优劣,皆有可取之处,不必求全责备。
C.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沐浴后要弹冠振衣,屈原借此表达洁身自好的心志。
D.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以之劝说屈原与世推移。
14.《卜居》《渔父》中“清”“浊”有多层意思,请分别解释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5分)15.结合《卜居》《渔父》的内容,在下面文字的(1)(2)处,补写出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语句。
(4分)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1);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大抵(2)。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10.(3分)甲(3分)、乙(1分)、丙(1分)11.(3分)A12.(3分)D13.(3分)B14.(5分)“清”有三层含义:(1)水清澈。
(2)人品高洁、清白。
(3)社会政治清明。
“浊”有三层含义:(1)水浑浊。
(2)人品行坏,卑劣。
(3)社会黑暗,是非黑白颠倒,善恶忠奸不辨。
(水的“清”“浊”给1分,其余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15.(4分)(1)屈原放逐,乃赋《离骚》(2)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各2分,意思对即可)西城二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材料一】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
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
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
”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
”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
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
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取材于《资治通鉴》)【材料二】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
器用屋室,皆极俭陋。
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
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
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
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
”不数日而终。
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
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须臾,裁决俱.尽俱:全都。
B.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顾:回头。
C.以济.明皇太平之政济:救济。
D.近者稍.倦于勤稍:渐渐。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自以.才不及崇/皆以.美于徐公B.爱身保禄而.从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犹且从师而问焉.D.上览其.表,益加悼惜/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委积:聚积,堆积。
B.夫不肖用事..用事:执政,当权。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相与:互相,交相。
D.公当出入..为藩辅出入:指出将入相。
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以卿坐镇雅俗耳。
(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
B.崇曰:“然则竟如何?”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C.一遵其法,无所变更。
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
D.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
没有顾及到国家的安全和危险,的确是有罪的行为。
13.请把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14.当时有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含有说他是“吃闲饭的宰相”的意思。
司马光则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
(4分)9.(3分)C10.(3分)B11.(3分)C12.(3分)D13.(4分)参考译文:(鲍叔等人)能够了解他们(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作法。
评分标准:“下”“授以国政”“美”三点各1分,大意1分。
14.(4分)答案示例:①卢怀慎是大度让贤、德高望重的贤相。
姚崇是一代贤相,才能出众,娴于政务。
材料一中写卢怀慎“每事推之”,实际是避位让贤,充分调动贤明之士,这从材料二中卢怀慎举荐多人也可以看出来。
正是这样卢怀慎才能与姚崇戮力同心,成就唐王朝的开元盛世。
这些都是卢怀慎作为宰相胸怀大度、以国事为重的表现。
②卢怀慎是尸位素餐、有名无实的“伴食宰相”。
材料一中写姚崇请假十余日,竟能导致政事堆积,作为朝廷宰相的卢怀慎竟然束手无策,其理政才能可见一斑,因此材料一中说其“每事推之”,实际上也就是指责他遇事无能,只能推诿。
即便是在材料二中写到其为官清廉,荐人有功,仍然不能遮盖卢怀慎作为宰相的无能。
评分标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能够言之成理即可。
东城二模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①夫士戒乎有意耀其才也,有运才之本存焉。
有意耀其才,则无论..其本拨而神泄于外,而其才亦龊龊碌碌,无纤毫之用于天下。
夫惟杜机葆贞,凝定于渊默之中,即自弢【1】其才,卒不得不显。
盖其本立,其用自不可秘也。
今夫花萼蕃郁,人睹木之华,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而先溉其根,何也?所培在本也良玉韫于石不待剖而山自润明珠含于渊不待摘而川自媚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人不可正睨者何也有本在焉其用自不可秘也。
②而晚代文士,未窥厥本,呶呶【2】焉.日私其土苴而诧于人。
单辞偶合,辄气志凌厉;片语会意,辄傲睨千古。
谓左、屈以外,别无人品;词章以外,别无学问。
是故长卿摛藻于《上林》,而聆窃赀之行者汗颊矣。
康乐【3】吐奇于春草,而耳其叛逆之谋者秽谭矣。
下逮卢、骆、王、杨,亦皆用以负俗而贾祸,此岂其才之不赡哉?本不立也。
本不立者,何也?其器诚狭,其识诚卑也。
故君子者,口不言文艺..,而先植其本。
凝神而敛志,回光而内鉴,锷敛而藏声。
其器若万斛之舟,无所不载也;其识若登泰巅而瞭远,尺寸千里也。
故方其韬光养嘿【4】,退然不胜,如田峻野夫之胸无一能。
而比其不得已而鸣,则矢口皆经济..,吐咳成谟谋;振球琅之音,炳龙虎之文;星日比光,天壤不朽。
岂比夫操觚属辞,矜骈丽而夸月露,拟之涂糈土羹,无裨缓急之用者哉!③盖昔者禹、尹、虺、召之徒,皆备明圣显懿之德,其器识深沉浑厚,莫可涯涘。
而乃今读其训、诰、谟、典、诗歌,抑何尔雅闳伟哉!千古而下,端拜颂哦,不敢以文人目之,而亦争推为万世文章之祖。
则.吾所谓其本立,其用自不可秘者也。
信乎.器识文艺,表里相须,而器识狷薄者,即文艺并失之矣。
虽然,器识先矣,而识尤要焉。
盖识不宏远者,其器必且浅浮;而包罗一世之襟度,固赖有昭晰六合之识见也。
大其识者宜何如?曰:豁之以致知,养之以无欲,其庶乎!(取材于袁宗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注释:【1】弢:掩藏。
【2】呶呶(náo):多言,即唠叨。
【3】康乐:即谢灵运。
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4】嘿:同“默”。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则无论..其本拨而神泄于外无论:更不必说B.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树木:种树C.口不言文艺..文艺:写作的学问D.则矢口皆经济..经济:经世济民(的道理)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B.呶呶焉.日私其土苴而诧于人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然力足以至焉.C.则.吾所谓其本立D.信乎.器识文艺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惟杜机葆贞只有杜绝机巧保住纯真B.回光而内鉴,锷敛而藏声回转光采而照亮内心,收敛锋芒而隐藏名声C.星日比光,天壤不朽像星星和太阳比光亮,像天与地一样永垂不朽D.大其识者宜何如扩大自己学识的人应该怎么样1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②段“左、屈以外”中的“屈”指战国末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