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矿产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福建省龙岩市矿产资源概况

【龙岩概况】

位于北纬24度23分—26度02分,东经115度51分—117度45分。东与福

建省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与广东省梅州市毗邻,北与福

建省三明市相接。距厦门14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下同)、泉州216公里、福州

376公里。龙岩是距离厦门最近的内陆邻海城市,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

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

龙岩市为古龙岩州和建国后来属的古汀州的部分辖地组成的行政区域。因其地处

福建西部,而福建又号称为“闽”,故龙岩市称为“闽西”。

闽西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它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这里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深深地吸引了张九龄、李纲、朱熹、王阳明、宋慈、文天祥、徐霞客、纪晓岚等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的脚步;孕育了“岭南画派”的鼻祖上官周、“扬州八怪”的黄慎、华喦等一批名震海内外的闽西藉文化艺术的一代宗师。他们登台临风的吟咏、泼墨挥洒的流云、忧国忧民的慨叹,使得闽西历史文化的浩卷更加璀璨辉煌。

龙岩市矿产资源丰富,是福建省重要的矿产地。迄今龙岩市已发现各类矿产64种,其中金属矿18种,非金属矿40种,能源矿产3种,其它矿产3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3种,探明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产44处,已探明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煤、金、铜、铁、高岭土等16种矿产,矿产潜在价值逾千亿元。上杭紫金山金铜矿、龙岩马坑铁矿、东宫下优质高岭土矿等大型、特大型矿床在省内外占有重要位置,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全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全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另有新罗区、永定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同时,水力资源丰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开发量188.1万千瓦。

紫金山铜金矿床是80年代在我国东部陆相火山岩区勘查的一个大型铜金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北15km处。矿田范围40km2,由紫金山、中寮、龙江亭等矿区及二庙沟、新屋下等矿化异常点组成。紫金山矿区位于矿田中部,面积约4.37km2。现已在该矿区北西矿段经详查探获铜矿储量108.7万t,铜平均1.09%,共生金矿已达到中型规模,金平均品位4.69g/t,并伴生银、硫铁矿、明矾石等多种有益矿产。

紫金山金铜矿

1.矿床发现、勘查、开发简史

紫金山矿区采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宋康定年间,采金达到鼎盛时期,故得名紫金山,在矿区已发现古采硐。

1953年就有人到紫金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1960~1984年间,福建省地质局所属地质队、物探队等为发现和评价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床做了大量前期地质工作。1985年认为本区属于与次火山岩有关的矿化类型,深部有找矿前景,果断决定上机掘硐探,1986年发现一新矿化带和11个新矿体,金品位大于3g/t的矿体共有14个。1987年经钻探施工,3个钻孔浅部都见到金矿体,深部见到高品位铜矿体。1988年确定了矿区属含金的铜矿带,上部为氧化带金矿,下部为原生带含金铜矿,认为是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矿床,决定铜金并举的工作方案。经钻探、坑探,控制铜矿化长度大于700m,宽200~500m,同年12月闽西地质大队编制了《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铜矿区地质普查总体设计》。1989年,紫金山金铜矿普查以北西矿段为重点,全年施工钻探1995m/18孔和部分坑探工程,初步控制铜矿(化)带长700m,宽300~800m,垂深550m,预测铜储量可达到大型矿床规模。1990年施工钻探19310m/27孔,坑探800m,初步圈出41个铜矿体,单个矿体厚5~15m,最厚43.62m,矿石平均含铜0.6%~1.

5%。通过进一步详查工作,铜矿达到大型规模,金矿达到中型规模,并进行了矿石可选性试验,选矿性能良好,铜精矿品位24.79%,回收率87.26%。现该区已列入国家铜矿重点勘查项目之一,1993年北西矿段进行对口勘探,作为矿山设计、建矿的依据。

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与成功的勘查,不仅给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提供了大型铜矿资源基地,而且也给在陆相火山岩地区寻找、勘查大型铜金矿开阔了新思路,提供了新经验,意义十分重大。

2.矿床地质特征

(1)地质概况紫金山矿床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之西南,云霄-上杭北西向深断裂带与宣和北东向复式背斜交汇处,上杭北西向的白垩纪火山-沉积盆地的北东缘。矿区地层主要分布于外围地区,矿区范围内仅有白垩系火山-沉积岩零星分布。燕山期岩浆岩占据矿区中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2)岩浆岩与成矿紫金山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晚期中酸性次火山岩及火山机构有密切关系。主要铜矿体产于火山机构外侧,沿北西向裂隙贯入到燕山早期花岗岩中,受隐爆角砾岩和英安玢岩带所控制。矿区燕山期岩浆岩类为复式岩体呈北东向展布,长约8km,宽4km。由燕山早、晚两个不同构造岩浆旋回的多次侵入体组成。复式岩体主体为燕山早期侵入体,由似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143Ma)、中粒二长花岗岩(157Ma)和细粒花岗岩组成。燕山晚期岩体为花岗闪长岩类(102.2Ma),主要分布于北东部,呈小岩株、岩枝和岩脉产出。

矿区火山活动强烈,已发现有紫金山、二庙沟和赤水三个火山机构(图3.7.8)。火山机构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交汇结点控制。矿区中部紫金山主峰东南侧火山机构即位于北东向小金沟断裂和北西向紫金山断裂带的交汇部位。火山机构北西和南东侧发育大量的脉状次英安玢岩和隐爆角砾岩,形成长1800m、宽800m的次英安玢岩-角砾岩带,总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倾向北东,倾角中等至缓。与矿区主要铜金矿化带分布基本一致,控制了铜金矿带的展布。次英安玢岩和隐爆角砾岩相对集中发育地段是铜金矿化主要地段。矿体多为脉状产出。

(3)围岩蚀变矿区热液蚀变强烈,达数平方公里,垂深可达千米,具有“面型”和“线型”多期蚀变叠加特点,呈现硅化、迪开石化、明矾石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一套低温热液蚀变类型。垂直分带较明显,深部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带,中部为石英-明矾石-迪开石带,上部为硅化帽。

(4)矿带矿体矿区铜矿带中铜矿体主要赋存于650m高程以下的原生带中,为隐伏矿体。矿带主要由一系列密集的脉状铜矿体组成。已初步圈定铜矿体41个,总体走向320°,倾向北东,倾角20~50°,有上陡下缓的趋势。紫金山矿床系指矿区西北矿段的铜金矿体,并依据次火山岩脉和隐爆角砾岩带的发育程度划分出三个铜金矿带。由南往北,由下往上,为0号矿带、Ⅰ号矿带、Ⅱ号矿带。

0号矿带:位于矿区北西向脉状隐爆角砾岩和第二次次英安玢岩密集带1号矿带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