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pptx

合集下载

(大纲版)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文档资料

(大纲版)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文档资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发展经济学教程
彭刚 黄卫平 主编
发展经济学
1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本章重点 第一节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 第二节知识与发展 第三节教育与发展 知识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发展经济学
2
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本章重点
发展经济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第二节 知识与发展
二、发展中国家缩小知识差距的对策措施 所谓的知识差距,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穷人和富人之间在知识方面 的分配不平等。 发展中国家缩小知识差距的措施
(一)从国外获取知识 • 国际贸易 • 外国直接投资 • 技术许可制
发展经济学 15
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 用于保健方面的投资 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 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发展经济学
8
第一节 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连续性、动态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受益者与投资者不完全一致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
发展经济学
9
第一节 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
三、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浪费与人才流失
相关概念
所谓人才,是指那些能够运用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在学 术上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卓有贡献的专业人员。
人才浪费是指这些专业人员的专业特长得不到充分的 发挥和利用,或者大材小用,或者英雄无用武之地。
人才流失是指当人才形成后不能为本国或本民族所运 用,通常是流向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发展经济学
5
第一节 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
贝克尔的理论
• 贝克尔于1962年和1964年发表的《人力资本投资: 一种理论分析》和《人力资本:特别关于教育的 理论与经验分析》,后者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 最终确立标志。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对人力 资本的微观分析上。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观点:“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 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
他认为不包括人力资本的资本概念是不 完整的。
人力资本的形成:
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5个:
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在职培训、正规 的初中等和高等教育、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 就业机会而进行的个人和家庭的迁移。
这60亿人中,其中只有约9亿人生活在 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约为0.4%~0.7%; 有24.6亿人生活在不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 率接近2%。
按照这种速度增长下去,预计到2025年 将增加到80亿,到2040年,继续增加到100亿。 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 家,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亚洲。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 第三节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第四节 中国的人口资源开发与就业
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一.人口变动趋势 二.人口转变理论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
一.人口变动趋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中, 人口数量的增长都是比较缓慢的。
“人口陷阱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 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 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 水平上, 人均收入的增长都被人口增长所 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 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 “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 模投资。
同样,点A左边的收入增长快于人口增长, 导致最后均衡人均收入水平会回到Y1。点B是 不稳定均衡点,只要没有达到点B最后就会回 到点A,但是只要超过B点,就会继续向C点运 动。点C与A一样,也是一个稳定均衡点。

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本幻灯片PPT

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本幻灯片PPT

表4.4 教育经费增长率
年份
1980 1995
发展中国家 (整体)
3.9
4.5
教育占GNP比重,%
其中:低收 其中:中等 发达国家
入国家
收入国家
3.4
4.1
5.6
5.5
4.5
5.5
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人均教育经费30美元;发达 国家468美元。
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从总体来看,初等教育基本普 及,中等教育约50%,高等教育入学率约10%。
中等教 育 15.2 13.4 10.6 10.3 13.5
高等教 育 10.6 11.4 9.5 8.2 10.7
初等教 育 35.2 29.9 21.3
30.7
中等教 育 19.3 18.7 12.7 12.8 17.7
高等教 育 13.5 18.9 14.8 8.7 19.0
四、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和在校人数
五、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对策
(一)将就业放在突出地位
将创造就业机会放在优先地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展中小企业。
(二)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如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工业采用适当 的技术如劳动密集型技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 重视创造就业机会的质量。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开发
一、定义 亦称人力资本的形成,包括健康投资和智力投资。 健康投资是 指改善营养和卫生条件使人的体质增强;智
世界银行估计,仅1972年美国专业人才移民,节省了 8.83亿美元教育经费,而发展中国家虚耗3.20亿美元。
目前,美国科技人员1/3以上来自国外,获得博士学位人 员32%左右非美国出生。
表 4.5 1950~1990年发展中国家(样本国家)在校学生总人数

发展经济学第六章

发展经济学第六章

(2)教育的社会收益
指受教育者本人不能占有、为社会其他成员所得到的收益。
①教育的直接社会收益: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 导致国民收入的增长。
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育可以加强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管理或企业管理)。 教育可以促进生产资料规模的扩大和效能的提高,也能够加强对自
然资源的开发和自然力的应用。
②教育的间接社会收益
政治收益:能够增加全体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 力,使其更加自觉地运用社会政治民主所赋予的个人权利。
社会道德收益: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道德风范,即通过 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 树立人们的道德信念,坚定人们的道德意志,并不断校正
在资产价值方面,工业经济时 代的企业总裁多为富可敌国的钢铁 大王、石油大王。现在,世界上最 大跨国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其设施 最大、库存最多,资产价值400亿 美元,但世界首富却不是它的老板。 而依靠知识致富、以开发软件取得 成功的比尔.盖茨则连续多年位居世
界首富。
研究证明: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
2.教育与计划生育
二、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教育的成本
指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 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
①教育的个人成本: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支 付的各种费用(直接成本)和发生的机会成本(间接成本)。
②教育的社会成本:由社会支付的教育费用 (用于教育的 公共支出)和间接成本(社会放弃的收入、免税成本、潜在 的租金和折旧费)。
缺乏人力资本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限制其经济 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第6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2

第6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2
❖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学生在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后 因就学所放弃的劳动收入。
8/16/2020
1
15
第6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
2、教育的社会成本
教育的社会成本,是指由社会支付的 直接成本(教育费用)和间接成本。社会 直接成本主要是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社 会间接成本包括社会所放弃的收入、免税 成本、潜在的租金等。
(1)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最主掌要握部人分力(资智本力上投的 投资)(学校正规教育、非学校正规教育和非资正的规教来育源)。
(2)用于保健方面的投资(体力上的投资)。 (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配置效率上的投资) (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例外:一是如果入境的是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移民入境费用 ;二是如果入境的劳动者替代了国内的劳动者的移民入境费用。
=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8/16/2020
1
13
第6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
1、教育的个人成本
教育的个人成本,是指由个人或家庭 直接支付的各种费用(直接成本)和发生 的机会成本(间接成本)。
8/16/2020
1
14
第6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
❖个人直接成本包括: (1)学杂费; (2)书本等学习用品费; (3)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费; (4)额外的吃、穿、住费用,即学生因就学 在吃、穿方面多支出的费用和在校住宿费用; (5)文娱体育费用,即学生因参加学校组织 的文娱体育活动而支出的费用。
8/16/2020
1
6
第6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
(三)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展经 济学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探讨人 口素质或质量的提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

发展经济学课件: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共63页文档

发展经济学课件: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共63页文档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END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 1960年-1979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 1.9%,发展中国家为2.3%,发达国家只 有1.9%
• 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1.6%, 发展中国家为1.9%,发达国家只有0.7%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
• 中国13亿人口,印度、印尼、巴西、孟加拉、 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人口都过亿, 单中国和印度每年就给世界增加2500万人口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3.1 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尤其是 资本积累能自行解决就业问题。但事实 证明这一观点站不住脚
• 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途径 • 实施适当的就业政策的必要性*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3.1.1 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 目标和途径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2.2.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 人口转变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 于发展中国家,如第94页图
• 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 • 1950-196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 • 1960s中期以后发生分化*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2.2.4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人 口爆炸
• 古典经济学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 力资源,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是同 质的*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1.2.2 后天差异
• 劳动力不同质,差别由后天造成* • 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医疗保健和营
养、教育和培训等获得* • 获得后天能力必须支付成本,进行人力
投资*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六章人力资源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六章人力资源

3.2.2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
1960-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失业
1960 1970 1973 1980 1990
就业(百万)
507
617
658
773
991
失业
36.4
(百万)
失业率
6.7
(%)
失业加就业不足 25 (%)
48.8 54.1 65.6 88.7
7.4
7.6
7.8
8.2
大专院校所占经费比重大,中小学比重小。 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均相对收入差别远远低
于人均教育费用
教育结构不合理
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 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
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往往过于重视基础教 育和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往往又忽视对工程、技术 和实用技能的教育
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差额
婴儿死亡率infant death rate:每千个成活婴 儿中第一年的死亡人数
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在按年龄死亡率保 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既定年龄的正常人将要 生存的追加年下。出生时的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运用得最为普遍
1.2 人口增长的一般趋势
2.2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960s以来,发展经济学从以下四个方面 考察了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 经济绩效的不同
余值增长率的分析 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结论
1〉.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 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
源投入(劳动和资本)增长率之差 丹尼森(1983)估计美国1948-1981
年的经济增长中,TFP占66%,而其中人 力资源因素(教育、医疗卫生、知识、技 术与经验积累等)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 贡献率为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论:
无论是马尔萨斯的人口命题,还是现代 的“人口陷阱理论”都把人口与经济增长绝 对地对立起来,对人类的未来采取了悲观主 义的态度。
但是由于这个理论的假设过于简单,它 并没有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对“人口陷阱理论”的批评:
马尔萨斯及其追随者忽视或者没有考虑技术 进步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技术和社会进步使一 国避开人口陷阱
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十分迅速。 二是人口素质普遍不高。 三是人口城市化速度快。
2.对策建议:
(1)大力宣传和推广计划生育政策;
(2)将经济激励和政府强制结合,以使计 划生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3)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和卫生器材,为 节育.绝育.人工流产提供医疗条件;
促进作用:
人口增长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 力,并产生了总需求的增加。
阻碍作用:
首先,人口过快增长会降低人均收入 水平和生活水平。
其次,人口迅速增加会使就业问题恶 化。
第三,过多的人口会破坏生态平衡。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论
马尔萨斯(Malthus,R.T.): “人口陷阱理论”(The theory of
(4)提高妇女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目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 特征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 二.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 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体现在 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它是人类 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 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
年代
公元前一万年
公元元年
1650 1750 1800 1900 1950 1970 1980 1990 2000
估计的人口(百万人)
5
250 545 728 906 1608 2576 3968 4448 5292 6057
这期间估计的增长 率
——
0.04% 0.04% 0.29% 0.45% 0.65% 0.91% 2.09% 1.76% 1.64% 1.24%
同样,点A左边的收入增长快于人口增长, 导致最后均衡人均收入水平会回到Y1。点B是 不稳定均衡点,只要没有达到点B最后就会回 到点A,但是只要超过B点,就会继续向C点运 动。点C与A一样,也是一个稳定均衡点。
结论:
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人口陷阱只有两种方 法,一是抑制人口增长,二是通过大规模投资, 一举突破B点。
Population Trap),用以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均 收入停滞不前的原因。
“人口陷阱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 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 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 水平上, 人均收入的增长都被人口增长所 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 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 “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 模投资。
人口陷动的 正负值,横轴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
点A即代表着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任何一个从点A向左或向右的运动都将会引 起人均收入均衡点回到Y1。当人均收入从Y1向Y2上 升时,人口增长率将会超过总收入增长率。由于 人口增长快于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收入下降。点 A右面指向A的箭头表示人均收入在Y1和Y2之间的 所有点最终都会回到Y1点。
t 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观点:“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 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
他认为不包括人力资本的资本概念是不 完整的。
人力资本的形成:
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5个: 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在职培训、正规
的初中等和高等教育、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 就业机会而进行的个人和家庭的迁移。
第二阶段:
死亡率迅速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很高, 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从19世纪开 始,欧洲进入这一阶段 。
第三阶段:
出生率开始下降,并逐步趋近死亡率, 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目前在一些发达国 家人口增长已出现静止状态,有的甚至在一 个时期出现负增长。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人口变化影响经济发展: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 第三节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第四节 中国的人口资源开发与就业
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一.人口变动趋势 二.人口转变理论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
一.人口变动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中, 人口数量的增长都是比较缓慢的。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
一是扩大了资本涵义 二是对现代经济增长做出了新的解释
二.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 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的途径:
体力上的投资 智力上的投资
1.对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n
V Et /(1 r)t 与 t 1
n
C Ct /(1 r)t t 1
相比较
n
(Et Ct ) /(1 i)t 0
这60亿人中,其中只有约9亿人生活在 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约为0.4%~0.7%; 有24.6亿人生活在不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 率接近2%。
按照这种速度增长下去,预计到2025年 将增加到80亿,到2040年,继续增加到100亿。 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 家,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亚洲。
其次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模型假定一个国家 的人口增长率与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联系。
人口陷阱论的理论意义:
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顾资源约束,听任 人口盲目增长,必将损害经济发展,即使在 某一个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但若不 能有效地控制人口,经济就不可能实现持续 稳定发展。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
二.人口转变理论(三阶段)
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动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 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 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 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 段。
第一阶段:
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人口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