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2_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_教学设计_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2_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2.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门业活动类型。

2.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教学难点 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带领同学复习归纳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的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读图观察】中国的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世界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为什么呢?【讨论任务】请简单概括亚洲季风区水稻种植业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归纳】一、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2、区位因素:【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以及发展措施。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方法指导】农业地域的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农业结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机械化水平、专业化水平、商品率、科技应用等)二、商品谷物农业【阅读】读课本P49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等概况。

【讨论任务】阅读案例3,讨论:1.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优势。

2.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找出两者差异。

【合作探究】3、区位因素:【学生总结及练习】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及完成练习。

板书板书设计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农作物2、分布3、区位条件4、主要特点二、商品谷物农业1、主要农作物2、分布3、主要特点4、区位条件。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剖析气候、地形、休息力对水稻散布的影响。

经过读图剖析,训练先生的读图剖析才干。

2.经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剖析主要区位要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复杂图表表达天文事物。

3.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要素的差异。

【进程与方法】1.经过对季风水田农业构成的区位要素的剖析,训练读图剖析才干。

2.剖析亚洲水稻消费商品率低的缘由,找出这些区位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剖析效果和处置效果。

3.在剖析商品谷物农业时,采用绘制概念图框的方式,训练天文图表的绘制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消费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

2.培育先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3.了解科技是第终身产力,科技可以改动农业消费的区位要素。

【教学重点】1.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要素。

2.提高应用资料剖析效果、处置效果的才干。

【教学难点】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结。

【教学设计】一.季风水田农业1.季风水田农业的散布、种植历史和位置主要分布区东亚亚热带季习尚候区和温带季习尚候区中国〔秦岭—淮河以南〕、日本、韩国、朝鲜等国西北亚热带季习尚候区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南亚热带季习尚候区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消费历约有7000年的历史,稻米是外地人们喜欢的主食史消费位置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局部,中国是界上最大的稻米消费国除亚洲以外,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国度也有水稻种植业:欧洲:西班牙、意大利北美: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旱地直播技术〕非洲:埃及、尼日利亚拉美:古巴、委内瑞拉、巴西P47图3。

10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构成和散布第一幅图表示了亚洲水稻的散布,其他三幅区分从气候、人口、地形三个方面反映了季风水田农业的构成条件。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中地理教案范本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2. 了解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农业地域类型的定义及其分类。

2. 种植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3. 种植业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

2. 讲解种植业的特点,如对气候、土壤的依赖性,以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3. 讨论种植业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水稻种植业教学目标:1. 了解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分布区域。

2. 掌握水稻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教学内容:1.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如需水量大、季节性强等。

2. 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区域及其气候条件。

3. 水稻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如育秧、插秧、施肥等。

4. 水稻种植业的管理方法,如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教学活动:1. 讲解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其与水稻生长环境的关系。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区域,引导学生了解其对气候条件的依赖。

3. 介绍水稻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并通过实地考察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具体的种植过程。

4. 讲解水稻种植业的管理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第三章:小麦种植业教学目标:1. 了解小麦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分布区域。

2. 掌握小麦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教学内容:1. 小麦种植业的特点,如耐旱、适应性强等。

2. 小麦种植业的分布区域及其气候条件。

3. 小麦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如播种、施肥、灌溉等。

4. 小麦种植业的管理方法,如病虫害防治、收割等。

教学活动:1. 讲解小麦种植业的特点及其与小麦生长环境的关系。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小麦种植业的分布区域,引导学生了解其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3. 介绍小麦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并通过实地考察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具体的种植过程。

4. 讲解小麦种植业的管理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完整版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完整版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种类》授课方案陕西省榆林市苏州中学杜了了授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所参赛课的课题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种类》。

第一来进行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本节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章的第二节课《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种类》,本节课经过两个案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地域种类,再次重申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解析思路和方法,承接了第一节课的内容,同时本节与下一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种类》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并列关系。

从宏观上看,本节既是前面知识的加深和升华,又是后边知识的比较和参照。

授课目的从知识目标来说, 1、认识两种农业地域种类——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解析天气、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经过读图解析,训练学生的读图解析能力。

2、经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解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别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从能力目标来说,1、经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解析,训练学生读图解析能力。

2、经过两种农业地域种类的比较,训练学生的解析问题,比较事物的能力。

从感情目标来说,经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第一要尊地之规。

授课重点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解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2、比较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种类,理解在农业地域种类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授课难点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解析的方法,解析形成农业地域种类的主导因素;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学情解析:学生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知识,诚然基础不是很扎实,但已经具备了必然的解析问题的能力和地理知识涵养。

再通过对第三章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解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因此依照教材内容和学情解析这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授课方法:授课方法:我打算采用问题引导式授课法,多媒体辅助授课法和比较法和列表解析法、学生自主谈论发。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中地理教案范本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植业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种植业的定义与分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种植业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和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种植业的概念和特点。

1.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种植业的定义与分类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种植业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种植业在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种植业的分布与影响因素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影响种植业分布的主要因素2.3 教学方法采用地图分析法,结合案例讲解,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分析案例来理解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4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种植业分布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分布特点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种植业分布的影响因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第三章:种植业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及其经营管理。

3.2 教学内容种植业的生产技术种植业的经营管理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

3.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种植业经营管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第四章:种植业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植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4.2 教学内容种植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策略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种植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4.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种植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实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章:种植业案例分析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典型的种植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参赛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_教学设计_教案

参赛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_教学设计_教案

参赛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训练2、学会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入手来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季风水田农业(一)、讲解:水稻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

主要集中在亚洲,从日本开始,经朝鲜、中国的南部、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孟加拉,一直到印度的恒河流域,以及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二)、欣赏耕地、插秧等农业图片。

(三)、通过图片了解亚洲地形、亚洲人口分布、亚洲季风水田分布、亚洲气候类型等。

(四)、思考: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五)活动: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原因。

1、同桌共同讨论,列出资料清单。

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六)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二、商品谷物农业(一)讲解: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类型。

(二)欣赏农业机械化播种、机械化灌溉、机械化松土、机械化管理等图片。

(三)商品谷物农业分布:课件出示分布图(四)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五)活动2:1、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使学生理解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农业的定义和分类种植业的定义和特点种植业在农业中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种植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第二章:水稻种植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水稻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2.2 教学内容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区域水稻种植的特点和技术水稻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第三章:小麦种植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麦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小麦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3.2 教学内容小麦种植业的分布区域小麦种植的特点和技术小麦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麦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小麦种植的实践活动,掌握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第四章:玉米种植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玉米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玉米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4.2 教学内容玉米种植业的分布区域玉米种植的特点和技术玉米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玉米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第五章:蔬菜种植业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蔬菜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蔬菜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5.2 教学内容蔬菜种植业的分布区域蔬菜种植的特点和技术蔬菜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蔬菜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蔬菜种植的实践活动,掌握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第六章:水果种植业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果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水果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6.2 教学内容水果种植业的分布区域水果种植的特点和技术水果种植的管理方法和产量提高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果种植业的分布和特点。

【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教案课题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型新授课教材第二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总第课时课标要求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种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2、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3、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教教学学1.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重难点点2.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的形成条件分析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综合法进行教学,对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综合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每个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就是地域内各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可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找出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

教学手段应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熟悉的实例的分析完成教学。

另外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内容教法提示学法点拨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阅读P47图3.10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善于主动发表观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及其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4.能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对农业地域类型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图、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农业现象,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掌握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生长习性和产区分布;
3.学会分析农业地域类型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2.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总结: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类型的农业发展特点和作物种植习惯也存在差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讲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定义、分类及其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分类介绍:根据我国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将农业地域类型分为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类型。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优秀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优秀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教材分析农业是发展历史最悠久,也是受自然区位因素影响最大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本节第一课时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代表,主要体现了自然因素的影响,让身处农村的学生了解农业十分有必要,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的时代性、生活性。

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延伸和具体运用,用案例的形式说明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在本章中起着延伸、承接的作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还能够掌握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一般方法,并可能运用该方法自主学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本节内容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方面,教材大量提供地图分布图、气候图、地形图、人口分布图力图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密切关系,其他因素则以较短篇幅的文字描述;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方面则以文字描述为主,兼两幅景观图和“”部分。

教材文字内容不多,配置了更多的地图和景观图片,可见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推导、掌握本节主要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认知起点:学生为高一学生,有一定地理基础知识,但较为零散不能形成系统。

学习兴趣:本校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业是他们所熟悉的,多联系生活很容易调动其学习兴趣。

学习障碍:高一学生知识面较窄;读图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学习难度:对专业性术语如: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小农经营等日常生活接触不多,理解可能感到吃力。

三、设计思想由于本校是农村学校,学生又大部分来自农村,因此学习本章内容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好,课堂设计可以较好地切合新课程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理念;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多种媒体的信息传授,使学生能够改变传统接受知识的方式,利于掌握和记忆知识。

通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探究、课堂让学生谈论所看到、听到和了解的水稻种植业生产情况,总结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读图分析法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条件的推导提高他们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某地理现象形成的多种因素,这对学生将是终身有益;此外通过分析图311“我国水稻种植景观” 以求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

2.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重点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五)难点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六)教法与学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合作探究与交流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分组报告】第一组:水稻时事(视频)第二组:水稻科技——杂交水稻第三组:水稻的种类和习性第四组:水稻的分布(图片)教师活动:教师课前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汇报调查成果,以报告形式。

其中包含视频和图片。

设计意图:分组汇报,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

(二)讲授新课一、水稻的分布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教师活动:在前面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过度】同学们,我们已经很容易就得出了水稻的分布位置,因为第四组给我们做了充分而详细的报告,那么我要问大家,为什么呢?二、区位条件气候;地形;劳动力;历史;喜好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活动:分组活动,总结,计分设计意图:分组计分活动,培养团队意识。

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度】同学们,我们已经分析了水稻分布的区位条件,那么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有什么特点呢?三、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回答,计分设计意图:学生抢答,培养团队意识。

教学设计《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设计《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设计《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目标:1.了解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域划分和特征;3.了解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划分;2.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和划分;2.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通过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方法。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种植业在农业地域分类中的重要性和特点。

二、讲解(15分钟)1.老师通过教学课件,讲解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和划分。

2.引导学生理解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包括大规模专一种植区、多元种植区和特色种植区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老师根据教学课件或视频资料,介绍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的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实际案例,如巴西的大豆种植区、中国的水稻种植区等。

2.学生对不同地域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利用地图等工具标注并描述不同地域类型的种植业特征。

四、讨论(2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探讨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以小组报告的方式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和划分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供一份小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检验。

2.学生完成小练习,教师进行讲评。

七、拓展延伸(1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陕西省榆林市苏州中学杜了了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所参赛课的课题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首先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章的第二节课《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本节课通过两个案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再次强调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承接了第一节课的内容,同时本节与下一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并列关系。

从宏观上看,本节既是前面知识的加深和升华,又是后面知识的对比和参照。

教学目标
从知识目标来说,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从能力目标来说,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比较事物的能力。

从情感目标来说,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要尊地之规。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知识,虽然基础不是很扎实,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地理知识素养。

再通过对第三章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这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我打算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比较法和列表分析法、学生自主讨论发。

之所以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因为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展示季风区水稻生产的场景,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生
旧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新知。

而比较法是我们地理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通过比较,加深理解和记
教学处理:
本节课内容复容量大,但是我通过对媒体辅助和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用一个
课时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具体我是这样安排的。

提问复习式导入,通过“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这样设计可以快速、高效地把学生引入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中。

然后紧接着设问“在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哪类是主导因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接下来探究学习新课内容,探究学习要求学习内容有适当的阶梯性,我们本地的学生对水稻种植没有生活体验,如果让学生直接进入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的分析,阶梯太大,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障碍。

对此,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设问“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种植的是什么?” “水稻的生长习性是什么?”步步设问,搭架攀梯。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回忆,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一个表层的、感性的认识。

第二步,读图分析,训练能力。

(多媒体演示)四幅地图,分别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亚洲人口分布” “亚洲地形分布” ,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在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读图分析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得出结果。

读图识图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培养。

第三步,通过课本中图3.11 引导学生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特征。

第四步,组织归纳,把握重点。

由学生小结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特征。

并由学生总结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

第五步,通过对媒体给出“美国地形图和亚洲地形图”、“美国气候类型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美国的人口总量少,耕地面积大,在平原区有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是人多地少。

第六步,学以致用,内化知识。

由学生自学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总结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特征。

并且通过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 这句话的理解。

第七步,对比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要求学生归纳总结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异同点。

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八步,布置课后思考题:“中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和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点”,并且做最后的小结。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比较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
标来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要尊地之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发现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