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创造美

——学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01中文1班14号陈一惟

〖摘要〗:关于美的来源。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其所具有的卓越而深刻的美学见解与对美学根本问题的原则性解决了美感的本原问题。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使用了“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等概念。马克思把艺术看成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他进一步指出“劳动产生美。”美来源于劳动,产生于劳动,美是人“生产”出来的。

〖关键词〗:美感、社会实践、美的起源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其所具有的卓越而深刻的美学见解与对美学根本问题原则性的解决,而成为美学真正的科学基石,成为美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革命标志。他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这样一个科学的命题,这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人类的审美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的必然联系。《手稿》中与这个命题有关的“人化自然”的理论,“美的规律”的阐发,以及美与美感相生相成的辨证发展过程的论述,对我们进一步探讨美的本质,美感的起源,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关于美感的起源马克思有与众不同的见解,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使用了“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等概念。马克思把艺术看成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是以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所得出的结论。它突破了以往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们对艺术本质的片面认识,为我们深入研究艺术生产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开辟了一条宽广、光明的道路。

马克思说:“劳动产生美。”美来源于劳动,产生于劳动,美是人“生产”出来的。他在《手稿》中指出人“实际创作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人不仅依赖自然界过活,而且还能动地改造自然界,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正是这种能动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样,人的自我产生过程就是一个物质发展过程,人作用于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就是一种物质生产的劳动。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正是在社会实践的现实关系中把握了美的生成的本质——劳动产生美。

这就确定了美的根本性质:美是人与劳动的固有联系的一种特殊表现。这样也就确定了美的实践属性。人的生产是一种对象化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改造了自然,同时确证了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仅改造了对象世界,而且创造和改造了人类自身。使主体的本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人的生产活动的实践本质。艺术是生产的特殊形态,因此,这一原理对于艺术也是适用的。艺术生产也是对自然(包括社会生活)的加工和改造,艺术品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另一方面,艺术不仅改造了自然,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它反过来也促进了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人的本质力量。艺术生产的实践意义还表现在它能动的反作用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对其它的精神生产也给予积极的影响。总之,艺术正像一切生产实践一样,具有改造自然、改造人类本身的能动的实践意义,这是艺术本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人的生产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实践与精神生产实践。通过物质的生产,改变物质的自然界;通过精神的生产也改变“精神的自然界”。“作品”与“实在”就是

人的对象化,就是人的“复现”物。美集中地表现着人类的自我意识性。美存在于一切人类产品。在精神生产中,人以“意识中”的“理智的方式”,“复现”自己,生产精神产品,在精神产品上“观照”自己。而这其中的“复现”,是在生产中、在对象上对于人的固有内在标准的实际运用,这种运用可以理解为美的创造。“在自己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观照到他自己”,这可以理解为美的鉴赏。对象的不同美,需要不同感官的不同方式的鉴赏,“一个对象对于眼睛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每种本质力量的特殊性正是它的特殊本质”,因而,不同种类的美的鉴赏才得以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美感同人类一切意识一样都是社会的产物。人之所以会有审美感受,也是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造就了为人特有的以美的方式把握显示的感性器官。马克思高度评价了感觉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人在对象世界中得到肯定,不仅凭思维,而且要凭一切感觉”。他在论述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时,指出了人的感官的作用在于以自己的特有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感觉要求。感受的目的性,必然决定着美感的功利目的,可见,从人类之成为人类之时起,美感就不是超功利的。

人的感官的“满足”,其水平和内容都与人的历史发展的尺度相联系。作为感官的能动的本质表现,美感是由“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界所展开的丰富性”所形成和决定的。“懂音乐的耳朵”的美感,“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的美感,都体现出了人的本质力量,都体现了人的敏感,都是人对“对象界”所进行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社会实践创造了人的特殊的、不同于非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结构,人才“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人才“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

感觉的特定性是由被感觉物的特性所决定的。“只有音乐才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音乐的感觉,或者说,感觉的特定的音乐对象,是人的音乐感觉所赖以产生、发展的唯一源泉。美感是人的自我肯定。在劳动中,人的身体力量的自由发挥,可以成为美感;人的精神力量的自由发挥,也可以形成美感。前一种,属于在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中;后一种,往往体现在脑力劳动中。在脑力劳动中,有哲学的、经济学的、自然科学的、艺术创作的等各种形式。这各种形式的脑力劳动,当然都可以是美感活动的领域。

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的思想完全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的。人的社会实践是美的本原所在。无论是人化的自然,还是社会化的人类;无论是人对于美的塑造,还是人对于事物的审美意识,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显然,离开社会实践的观点,简直不可设想怎样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美”的伟大学说。马克思主义文论坚持从实践的角度阐发美学,同时,也期待用实践对美学进行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