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环境学一、绪论1、环境科学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2)环境科学的特点:环境科学研究的中心事物是人,而客观事物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

(环境是与中心事物对应发生的,环绕于某个中心事物周围的客观事物,中心事物的不同,则其环境不同。

)2、环境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诞生条件、生存条件、生产生活空间、生活生产资源环境人废弃物“三废”:物质污染(化学性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两噪”、“一磁”:能量污染(物理污染,具有瞬时性危害可能会变成永久性。

)3、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1 )人类诞生S “第一次浪潮”之前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是自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居住在中低纬的洞穴中,其活动目的是获得食物,维持生存和繁殖。

通过生理代谢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能量,对自然环境是只利用环境,但生存受到威胁。

(2)“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失调①标志:新石器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磨制石器如石犁、石锄的使用,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3)“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①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4)“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污染转移① 标志:以电子工程和遗传工程等新兴产业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4、污染转嫁的方式?(1)产业转移(2)固体废弃物的越域转移①危险性废物的越境转移②工业废渣的越境转移③生活垃圾的越境转移(3)战争强加污染转移:如贫铀炸弹5、自然环境的结构?(1)无机环境(非生物):大气、太阳、水、矿产(矿藏)、地貌(2)有机环境(生物):植物(生产者;自养型生物)、动物(消费者;异养型生物)、微生物(分解者;异养型生物)(3)营养级:第I营养级、第U营养级、第川营养级……(4)食物链:草牧食物链(捕食链)和腐屑食物链。

二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6、食物网的成因:(1)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食性复杂(食草性、食肉性、杂食性)(2 )资源共享(被捕食者)7、金字塔型:随着营养级的增加,生物量减少,呈数量级递减,称十分之一法则,所以生物量呈金字塔型。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环境、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污染、环境标准、水体自净作用、水质、水质指标、土壤背景值、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噪声、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规划。

环境标准分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地方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六大类。

3、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储存、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4、固体废物处置固体废物处置是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

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指声波频率和强弱变化毫无规则,杂乱无章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烦躁的声音。

噪声污染的定义:噪声污染是指噪声对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主要知识点1、环境的分类、环境问题的分类;自然环境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2、环境的特性;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3、污染源类型;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固体废物污染源、噪声污染源、辐射污染源等。

4、大气污染物分类、大气污染源分类、大气污染分类;(1)大气污染物分类(2-0:29)①据来源分为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②据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③根据污染物形成过程的不同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2)大气污染源分类(2-0:17、28)天然污染源:如:火山喷发的有害物质、尘埃、气体等。

人为污染源1)据产生类型: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2)按形状特点: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3)按排放方式:高架源、线源、面源4)按排放时间:连续源、间断源、瞬间源(3)大气污染分类(P15/2-0:60)1)按污染物的性质:还原型大气污染(条件:煤炭为主,SO2、CO颗粒物,低温、高湿度的阴天静风:伦敦烟雾)、氧化型大气污染(条件:石油为主,CO、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阳光普照:洛杉矶光化学烟雾)2)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3)按大气污染范围大小: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5、大气污染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1)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硫、硫化氢等(2)二次污染: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原有成分作用,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环境属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可持续性、灾害放大性三、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素质好坏的一种描述四、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2、第一环境问题: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干扰3、环境问题的阶段:(1)“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又被称为早期生态环境问题,时间在人类出现到200多年前的产业革命之间,主要以土地破坏为主(2)“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又被称为近代城市环境问题,时间在产业革命到1984年南极发现臭氧层空洞,主要特征为工业化促使城市化与城市问题(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又被称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时间从1984年至今,主要特征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五、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经济、社会与发展问题1、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直接与间接的结果2、治理与控制环境污染必须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题七、环境科学研究的任务: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矛盾的实质,研究期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充分认知二者之间的坐用与反作用,掌握发展规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的演化。

第二章一、什么是水循环作用是什么1、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作用:(1)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2)水循环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4)通过各种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二、我国水资源的特征与利用情况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2、人均水资源极度贫乏3、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4、水土资源流失严重5、水分利用效率不高三、什么是水体水体是指包括水体本身与其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水生生物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或综合自然体的总称。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环境的概念(以环境科学的概念为主)2、环境的分类(按主体分类和按成因分类)3、自然环境的要素包括哪些?4、环境的特性有哪些?5、如何理解环境的整体性?6、如何理解环境的隐蔽性和滞后性?7、什么是环境问题?8、环境问题分类?9、两次环境问题高潮出现的时间是什么?10、两次环境问题高潮时期各具有什么特点?引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12、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分别是什么?13、环境科学诞生于什么时间?第二章大气环境1、大气的垂直分层?2、大气的组成分类?3、大气污染的分类?4、大气污染物的分类5、温室气体6、酸雨的定义?第三章水体环境1、水体污染的类型?2、水质指标COD,BOD的含义?3、城市污水处理分级?第四章土壤环境1、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2、土壤污染具有什么特点?3、土壤污染物的分类?4、土壤污染的类型?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1、什么是固体废物?2、固体废物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置各是什么意思?3、固体废物的分类?4、固体废物污染的特点?5、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第六章物理环境1、噪声污染?2、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分别是多少?3、噪声控制的原则?4、光污染?第七章生物环境1、生态系统的功能?2、生物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4、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八章环境管理1、“三同步、三统一”方针?2、我国环境管理的三大基本政策是什么?3、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有哪些?第九章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1、环境监测分类?2、什么是环境监测?3、环境评价?4、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环境科学复习资料第⼀章1、什么是环境⼀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类⽣活和发展的各种⾃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是⼈类开发利⽤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问题是⽬前世界⼈类⾯临的⼏个主要问题之⼀。

环境问题按其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原⽣环境问题是由于⾃然⼒引起的,没有⼈为因素或⼈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也称为第⼀类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地震、⽕⼭活动、滑坡、泥⽯流、台风、洪⽔、⼲旱、⾃然地球化学异常等⾃然灾害问题。

次⽣环境问题。

是由于⼈类的⽣产和⽣活所引起的⽣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机⼈类⾃⾝的⽣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也叫做第⼆类环境问题。

次⽣环境问题,主要是⼈类不合理利⽤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次⽣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3、环境容量:是指在⼈类⽣存和⾃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容纳污染物的最⼤负荷量。

4、环境科学的产⽣环境科学是在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并⽇益严重的过程中产⽣和发展起来的⼀门综合科学。

5、环境科学的内容环境科学是研究⼈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的。

1、探索环境演化的规律2、研究环境变化对⼈类⽣存的影响3、研究⼈类⽣存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统⼀4、研究⼈类⽣存发展在不同范围内对环境的整体性影响5、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法6、研究环境科学的认识论和⽅法论6、环境科学的特点1、整体性指的是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构成了⼀个完整的系统,故⼜称系统性,也就是说,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特定的⽅式联系在⼀起,形成了特定的结构。

通过稳定的物质、能量流动⽹络以及彼此关联的变化规律,该结构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整体性是环境的最基本特性,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整体的功能却不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是由各部分之间通过⼀定的联系⽅式所形成的结构以及所呈现出的状态决定的.2、环境的区域性指的是环境(整体)特性的区域差异,具体说来就是:不同(⾯积⼤⼩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区域的环境有不同的整体特性。

环境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环境概念: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人为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文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村庄,生态概念:指受环境影响的生物体形成的结构及其与该结构的各种功能关系。

更强调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

2、八大公害:p4名称马斯河谷事件污染物时间地点比利时马斯河谷(长24km,两侧山高90m)美国多诺拉(马蹄形河湾,两边山高120m)英国伦敦情况致病原因公害成因工厂集中、逆温天气、多雾、污染物聚集烟尘,so21930.12几千人呼so2和so3吸道发病,的混合物60多人死亡4天内有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多诺拉烟雾事件烟尘,so21948.10so2与烟尘工厂多、雾作用生成天、逆温天硫酸盐气气溶胶,吸入呼吸道和肺部在烟尘金居民烟煤属颗粒物取暖,煤中的催化下,so2含量排除的so2变成高,h2so4,吸烟尘量大,入肺部逆温天气石油工业和汽车尾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人食用了含有甲基汞的鱼类汽车多,每天有1000t碳氢化合物进入大气,市区空气水平流动缓慢含汞的污水排入海湾,并反应生成甲基汞,进入鱼和贝类体中伦敦烟雾事件烟尘,so21952.125天内4000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20世纪40年代,每年的5~11月美国洛杉矶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水俣事件甲基汞1953年开始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w镇水w镇的患者180多人,死亡50多人富山事件镉(骨痛病)1931~1972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患者超过280人,死亡34人吃含镉的炼锌厂的米,饮用含未经处理镉的水的含镉污水排入河流四日事件重金属粉1970(哮喘病)尘、烟尘,so2日本四日市患者400多人,有36人死亡重金属微粒和so2吸入肺部工厂向大气中排放so2和煤粉尘数量多,并含有钴、锰、钛等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1968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府县患者5000多人,死亡16人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3、环境问题第二次高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答复:① 全球大气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② 无污染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③突发性、灾难性的环境污染事件:1984年12月,印度博帕卡农药泄漏事件;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④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⑤外来生物入侵4.两个环境问题的比较p6答:①影响的范围不同。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环境科学导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八大公害事件及其主要污染物①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硫氧化物—2和3烟雾的混合物,空气中的金属氧化颗粒2、3金属元素即硫酸盐类气溶胶③伦敦烟雾事件:2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作用下生成3及硫酸和硫酸盐气溶胶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及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的二次污染⑤水俣事件:甲基汞⑥富山事件(骨痛病):镉⑦四日哮喘事件:2、煤尘重金属粉尘⑧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4、全球性三大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酸雨沉降、臭氧层空洞第三章大气环境1、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暖层、电离层)、逸散层2、大气的组成:大气是一个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

根据组成的稳定性可以分为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三种组分。

恒定组分:氮78.09%、氧20.95%、氩0.93%;可变的组分:二氧化碳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为0-4%以下不定组分: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盐类及恶臭气体3、大气各成分的作用4、环境本底值——环境要素在未受污染情况下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大气环境本底值——未受人类影响下的大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

5、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2、、、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6、大气污染源: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7、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环境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考点1 环境科学的对象内容及环境问题一、概念题:1.环境:环境科学中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3.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4.环境系统:是指地球表面各种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5.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二、选择题:1.环境按空间结构可以分为()2.环境按介质类别可以分为()3.环境按性质可以分为()4.环境问题可以分为()简答题:1.简要说明环境的特性?参考:(1)环境具有整体性。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由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组成的整体。

(2)环境具有区域性。

不同区域的环境,由于其组成要素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3)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诸要素在形成相互作用关系之后,会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在没有被破坏时,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4)环境变化的滞后性。

由于环境是多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如果某一地区的环境受到干扰和破坏,需要通过整个系统的生态和物质循环逐渐表现出来,因此环境变化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这也是环保工作任务艰巨的原因。

(5)环境的脆弱性。

环境系统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必须重视环境保护。

2.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参考: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具体包括:(1)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2)揭示全球范围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4)研究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一、环境科学的概念与发展
1.环境科学的定义和核心概念
2.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
二、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3.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措施
4.生态足迹与生态修复
三、环境污染与控制
2.环境污染的影响和评估
3.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成因
4.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和技术
四、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
1.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2.水循环和水质评价指标
3.水污染的种类和排放途径
4.水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
五、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环境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3.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监测
4.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和技术
六、土壤环境与土壤污染治理
1.土壤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3.土壤污染的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
4.土壤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
七、固体废物与固废处理
1.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性
2.固体废物产生与处理现状
3.固废处置的技术和方法
4.固废管理的挑战和对策
八、气候变化与应对措施
1.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2.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3.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策略
4.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九、环境法律法规与政策
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发展和重要内容
2.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3.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
4.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
十、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伦理的含义和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
3.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战略
4.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使用。

环境学各章复习提纲

环境学各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1、什么是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人类周边的事物。

2、环境要素的基本属性是什么?3、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什么?4、自然环境的作用是什么?5、环境多样性包括什么?6、当前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7、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的5个层次是什么?8、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估算指标有哪些?9、什么是人口容量?影响因素有哪些?10、什么是环境质量?11、什么叫五律协同?第2章人口与环境1、农业文明阶段人口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试用从环境学角度阐述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口“增减循环”的现象?3、人口爆炸对矿产资源的压力表现为哪两个方面?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第三章大气环境1、什么是煤烟型污染?(污染源、污染物、形成条件)2、什么是交通型污染?(污染源、污染物、形成条件)3、光化学烟雾造成的主要危害和原因是什么?4、世界3大酸雨区,中国4大酸雨区?5、直接引起酸沉降的主要物质是什么?6、一氧化碳有何毒性?7、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8、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气体有哪些?9、全球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10、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有哪些?第四章水环境1、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火力发电、纺织、造纸、钢铁、石油石化2、水资源的特性?作用上的重要性、补给上的有限性、时空上的多变性、利用上的多用性中国只有北方缺水?3、水资源短缺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种?资源型短缺、水质型短缺4、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有哪些?(论述)5、中国洪灾的特点?一是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二是受灾面积广6、人为原因引起洪灾有哪些?都市化、修堤筑坝、毁林荒地7、什么是点污染源?什么是面污染源?8、工业废水的特点?污染量大、成分复杂、感官不佳、水质水量多变9、主要的水污染物质有哪些?10、BOD5是什么?11、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12、骨痛病是由什么引起的?13、水俣病是由什么引起的?14、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15、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海洋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各是什么?16、工业废水的特点是什么?17、试述工业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环境科学概论名词解释:1.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与被研究对象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它是个相对概念,以某项中心事物作为参照系,随中心事物变化而变化,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2.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环境影响。

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3.环境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当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使整个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4.环境伦理:当前展开的人--地关系研究旨在使该复合系统得以优化、协调并实现良性循环,而协调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即是环境伦理。

5.环境地学:环境地学是以地球环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运用环境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以“人-地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交叉性学科。

6.水体的自净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7.环境生态学: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出现和发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和改善生物圈特别是生态系统健康并发挥正常的服务功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并使两者协调发展。

8.生态系统层级理论:是对生态系统这种层次性结构的研究,生态系统层次分明,有利于生态系统本身运动和功能的发挥,即主次有别,协调一致。

9.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的因子超“正常”范围的波动,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的明显变化,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的现象。

(景观角度:指一些强烈改变景观结构和功能的事件)。

10.生态恢复:根据生态学原理,改变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子及生态过程,调整优化系统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水平,甚至到更高水平。

环境学期末复习资料(1)

环境学期末复习资料(1)

环境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学科背景:1.环境科学的内涵:环境科学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交叉边缘科学,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组成的庞大科学体系,国际上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呈现理工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

2.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

3.自然环境:(1)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系统(距地面15-40km处有一个臭氧层,保护地球不受高能紫外线的伤害;适量CO,的存在,使地球保持着有利于生物生长的温度;地球土壤圈为植物提供了营养和生长的基地;更有厚度适中的地壳将岩浆覆盖于地下足够的深度,但又能维持一定的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从而实现地壳深部和浅部一定的物质交换,这就是地球的表层系统。

)(2)表层的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

(3)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①物质循环: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生态系统之间矿物元素的输人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和生物间的交换称为物质循环。

②能量流动:生命的维持除了依赖于物质的提供,还需要源不断地获取能量。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③信息传递:生态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信息传递,表现在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着各种信息流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正是有了信息流,生态系统才具有了自我调节的能力。

(4)自然环境的地带性: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

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自然地理学中专指纬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决定于太阳光热因地球形状及其公转与自转运动而产生的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表现为地表自然带近于沿纬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带状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在广阔平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而高大的山脉和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带性发生不规则的变异。

海洋表层亦有表现。

环境科学复习提纲(自整2)

环境科学复习提纲(自整2)

第一章:1、环境科学的定义:Environmental science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include both scientific and social aspects of human impacts on the world.环境科学是一门涉及人类对世界影响的科学和社会领域的交叉学科。

2、生态系统定义The idea of interrelatedness is the core of the ecosystem concept.An ecosystem is an area where organisms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form interacting units.相互关联性是生态系统概念的核心。

生态系统是生物体和物理环境形成相互作用的单元的区域。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The world is plagued by increasingly intense and frequent storms and rising sea levels.Some are experiencing major floods, while others are enduring severe droughts.Species are disappearing at an unprecedented rate, and safe water is increasingly limited, hampering economic nd degradation threatens millions of lives.这个世界被日益强烈和频繁的风暴和海平面上升所困扰。

有的人在经历大洪水,而其他人在忍受严重干旱。

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安全用水日益有限,妨碍经济活动。

土地退化危机数百万人的生命。

They identified emerging global challenges including continued population growth, maintenance of functional ecosystems, food security,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ealth,security, globalization and energy.他们确定了正在出现的全球挑战,包括人口持续增长、维持功能生态系统、粮食保障、环境治理、卫生、安全、全球化和能源。

环境学专业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学专业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对象是环境;2)环境学的研究内容:①环境质量的基础理论。

包括环境质量状况的综合评价,污染物在环境只能够的歉意、转化、增大和消失的规律,环境自净能力的研究,环境的污染破坏对生态的影响等。

②环境质量的控制与防治。

包括改革生产工艺,搞好综合利用,尽量减少或不产生污染物质以及净化技术;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搞好环境区域规划和综合防治等。

③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环境质量预报技术。

④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特别是环境污染所引起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研究及防治。

2、环境、环境问题概念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环境产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负面效应。

3、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和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危害作用的时滞性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资源枯竭,破坏生态平衡;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口压力;源的不合理利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大气环境1、大气的组成地球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氨气、甲烷、硫化氢和氰化氢等还原性气体。

2、什么是干洁空气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主要是固体杂质)外的化学成分的总称。

或大气中除水汽外的气体部分的总称。

3、什么是大气污染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大气污染。

4、光化学烟雾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H)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5、什么是污染物的化学转化从污染源排放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在扩散、输送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和其他条件(如阳光、温度、湿度)的影响,在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空气原有组分之间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二次污染物。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基本物质组分。

公害病——因环境污染引起的地方性疾病。

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

二、填空题三、问答题1、如何理解“环境”这个概念?1)从哲学上来说,环境是一个相对主体而言的客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生态学中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对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或者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中心事物: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2、什么是环境问题?举例说明环境问题分为哪几类?1)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问题的分类:①第一环境问题。

也称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

分两类:一是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旱灾害等;二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如某些地方水土中缺少(或过多)某些人体所需的化学元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地方病)。

②第二环境问题。

又称次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以及这种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分为三种类型:a)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环境概念: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生态概念:指生物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结构以及其与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各种功能关系。

更多强调的是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的一种和谐的关系。

3、环境问题第二次高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答:①全球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温室效应加剧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沉降②非污染性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问题等③突发性、灾难性的环境污染事件:1984年12月,印度博帕卡农药泄漏事件;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④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⑤外来生物入侵4、两次环境问题的比较P6答:①影响的范围不同。

第一次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表现为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二次则表现为大范围乃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生态破坏问题,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受到影响。

②产生的机制不同。

第一次环境问题的污染源相对简单,污染相对较易得到控制;第二次的污染源类型多、分布广、形成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③关注影响对象的不同。

第一次环境问题主要关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二次则更关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举出三例环境科学研究的新热点P9答:①全球环境问题②环境污染的生态毒理影响③环境微界面过程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⑤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等第二章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1. 大气分为几层,各有什么特点?P12答: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成分和荷电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同时考虑大气的垂直运动状况,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五层。

特点如下: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厚度一般随纬度增大而减小;温度所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存在着空气对流现象;空气密度大;有各种气候现象的产生。

平流层:在对流层顶至55km左右。

在30~35km以下,温度随高度降低变化较小,气温趋于稳定,又称同温层;30~3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这是因为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的存在。

该层存在着平流运动;杂质少,透明度高。

中间层:为平流层顶至85km左右,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存在高空对流层。

热成层:为中间层顶至800km高空,温度随高度增加而急剧升高。

该层大部分空气分子发生电离,使其具有较高密度的带电粒子,故又称电离层,通信作用。

散逸层:800kn高度以上的大气层,温度高,存在电离现象,基本属于真空状态。

2. 大气污染源分为哪些类型?P13答: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如排放火山灰、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的活火山,自然溢出煤气和天然气的煤田和油田,森林火灾和沙尘暴等;人为污染源按产生的类型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按形状特点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按排放方式可分为高架源、线源和面源;按排放时间可分为连续源、间断源和瞬间源。

3. 气溶胶污染物有哪些?P13什么是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P14答:气溶胶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雾、降尘和悬浮物等。

气溶胶中各种粒子按粒径大小又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降尘和飘尘。

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搜集的颗粒物的总质量,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

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粒径大于30μm的粒子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故将这部分颗粒物称为降尘。

飘尘是指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也可称为可吸入粒子,它分为PM10(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和PM2.5(粒径小于2.5μm的细小颗粒物)。

一次污染物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进入环境的;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原有成分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4. 大气中甲烷的来源及环境效应?P14答:甲烷(CH4)是无色气体,性质稳定,在大气中浓度较高,占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的80%~85%。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在100多年的时间尺度上,其导致温室效应的能力比CO2高约20多倍。

大气中甲烷的主要来源包括燃烧过程、原油及天然气的泄漏、反刍动物的呼吸过程以及厌氧细菌对有机物的发酵和产甲烷过程,后者可发生在各种类型的天然和人工湿地,如泥炭湿地、沼泽湿地和水稻田等,并且是大气中甲烷的主要来源。

5.氟氯烃类来源及环境效应?P15答:氟氯烃类化合物是指同时含有元素氟和氯的烃类化合物,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一氟三氯甲烷和二氟二氯甲烷,它们可以作为制冷剂、气溶胶喷雾剂、电子工业的溶剂、制造塑料的泡沫发生剂和消防灭火剂等。

大气中氟氯烃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与人为来源,即它们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氟氯烃类化合物不溶于水,在对流层大气中性质稳定,不易在对流层中被消除,很容易扩散进入平流层,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

同时,氟氯烃类化合物也是温室气体,可以导致温室效应。

7. 光化学烟雾的概念?它的产物是什么?P19答: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事件,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混合型烟雾,其组成非常复杂,主要是臭氧,此外还有NO2、PAN等。

这种强氧化性烟雾对人眼和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并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使植物受到严重损害。

8. 酸雨pH界限多少?酸雨如何形成?P21答:PH<5.6的降雨。

酸雨现象是大气化学过程和大气物理过程的综合效应。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

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NO X和SO2是引起酸沉降的两大类主要致酸物质。

它们进入大气后,要经历扩散、转化、输送以及被雨水吸收、冲刷、清洗等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气态的NO X和SO2可以分别转化成硝酸和硫酸,并溶于云滴或雨滴而成为降水成分,其转化速率受气温、辐射、相对湿度以及大气成分等因素的影响。

9. 污染系数?P25答:污染系数=风向频率/该风向的平均风速污染系数表示风向、风速综合作用对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程度。

10. 逆温的概念P26答:在大气边界层,由于气象和地形等条件的影响,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

11. 论述大气污染防治的方法及策略?P39 / P40答:方法:颗粒物净化技术,又称除尘技术,是指将颗粒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并加以回收的操作过程。

包括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式除尘和静电除尘四类方法。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膜分离法、燃烧法和冷凝法等。

策略:(一)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

1、合理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2、选择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技术3、发展绿色植物(二)控制或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途径1、改变燃料组成和能源结构2、改革工艺设备、改善燃烧过程3、集中供热(三)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四)加强环境意识教育,促进全球合作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分为几类功能区?我们中心校区是几类功能区?标准中的基本项目和其它项目各是什么污染物?答: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我们中心校区是二类功能区。

标准中的基本项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 μm),即PM1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 μm),即PM2.5其它项目:总悬浮颗粒物(TSP)、氮氧化物(NOx)铅(Pb)、苯并[a]芘(BaP)第三章1. 水的社会循环概念?P45答: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社会由于生产与生活的需求,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使用后又以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与农业退水等)等形式排出,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中。

由此构成了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中心的局部循环体系,我们称之为水的社会循环。

2. 水质指标中物理性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P47答:物理性指标:感官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度、浑浊度、透明度等;其他:残渣和电导率。

化学指标:一般性化学指标:PH、碱度、硬度、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有毒的化学指标: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氧平衡指标: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源细菌、病毒等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几类功能区?答: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 水体富营养化概念?P63答:“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含量过多,刺激水中藻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中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根据成因差异可分为天然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两种类型。

5. 水俣病?痛痛病?P50答:汞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以在采矿和相关的化工生产中流入环境而造成污染。

水俣病实际为汞污染的中毒。

患者手足协调失常,甚至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弱智、听力及言语障碍、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视野缩小;重者例如神经错乱、思觉失调、痉挛,最后死亡。

痛痛病就是镉环境污染造成的人类健康公害事件之一。

由于矿山废水污染了农田,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了人体,慢慢积累在肾脏和骨骼中并引发了中毒,主要症状为骨质疏松。

6. 水中石油污染的危害?P51答:1、含有石油类的废水排入水体后形成油膜,阻止大气对水的复氧,并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2、石油类经微生物降解组要消耗氧气,造成水体缺氧。

3、石油类黏附在鱼鳃及藻类、浮游生物上,可致其死亡;石油类还可以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

4、石油类的组成成分中含有多种有毒致癌物质,食用受石油类污染的鱼类等水产品,会危及人体健康。

5、破坏优美的海滨风景,降低疗养、旅游地功能。

7. 天然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的异同点?富营养化的特征及危害?P64答:同:是由于水体中氮、磷富集,引起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异:天然富营养化是湖泊水体生长、发育、老化、消亡整个生命史的必须过程,经历时间长,需以地质年代或世纪描述;人为富营养化因人类排放含有氮磷的工农业生活污水所致,演化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可使湖泊由贫变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