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三二轮微专题复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整理全面、例题多)

高三二轮微专题复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整理全面、例题多)
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 对木材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发展绿色食品.医药和特色养殖业;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改善能源结构; 加强林区建设与管理。
3.我国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 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 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 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国澎贡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 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间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 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 优良的生态环境。
1.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如横县茉莉、分上建三江水稻、优质铁观音); 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 ③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④加强科研投入,开发新产品,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 ⑤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可持续发产绿色农产品; ⑦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山水,打造生态旅游乡村 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⑧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 ⑨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⑩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致富。

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单元第2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单元第2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第2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下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2.图中丙表示地区,冬春季节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A.寒潮B.低温冻害C.沙尘暴D.森林火灾解析第1题,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北部,分别适于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发展。

第2题,图中丙处主要为天然林区。

冬春季节东北地区降水少,空气干燥,应注意森林防火。

答案 1.D 2.D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料,a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b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结合有关知识完成3~4题。

3.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水热条件组合较差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③农业投入不足④人均耕地面积大、粗放经营⑤土壤差异⑥生产习惯差异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④⑤4.长江三角洲粮食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②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③农业投入不足④土壤条件较差A.①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地区水热条件组合较差,农业投入不足,粗放经营,因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偏低。

长三角则因为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农业投入较多。

第4题,长三角粮食商品率较低,主要是因为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少,余粮少。

答案 3.C 4.C(2013·江西百校联考)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

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

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九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沪科版自然地理部分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经纬度的概念和作用
- 倾斜角和地球季节变化的关系
- 不同时区的划分和计算方法
- 地图投影和变形的原因
第二章地球上的生命
- 生物圈和生态系统概念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护
第三章土地资源和利用
- 土地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 土地利用方式和模式
- 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和类型
- 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和问题
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能源的分类和来源
- 能源消费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 矿产资源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 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和保护的策略人文地理部分
第五章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数量、分布、迁移和结构- 城市的人口问题和城市化进程
- 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问题
- 全球城市体系和城市间联系
第六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内资源、产业和文化的优势和劣势
- 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的概念和内容
- 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区域发展战略的设计和实施
第七章中国的地理分区
- 中国幅员辽阔和地形地貌分布
- 中国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特点
- 中国分区方案及特点
- 各分区的特点和发展战略
以上是九年级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对复习有帮助。

祝你复习成功!。

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

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

专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课标全国卷】在方言中,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

“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

下图为太行八陉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①交通通道②农业基地③关隘要冲④人口集聚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太行八陉中,连接长治与河北邯郸之间的是()A.飞狐陉B.井陉C.白陉D.滏口陉在昆仑山的南麓有一个叫英雄地的地方,这里被称为亚洲的寒旱中心,顾名思义这里又干又冷,下围为英雄地位置示意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世纪70年代,我国测绘部队测绘到昆仑山南麓,将一个原本无名的地方命名为“英雄地”,现在要对“英雄地”地理环境研究,应用不到的技术是()A.RSB.GNSSC.GISD.GRS4.英雄地成为亚洲寒旱中心的原因是()A.纬度高、海拔高B.海拔高、周边山高C.周围山体多冰川D.亚洲陆地的中心点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

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

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极力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

5.大同市素有“煤都”之称时,最可能处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下图)中的哪个时期()A.兴起期B.繁荣期C.衰退期D.新生期6.大同市实现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所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有()①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煤)的利用价值②开发新的资源,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③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提升地区经济实力④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⑤完善交通运输网,提升原煤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④2009年9月15日凌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启动,三峡坝前水位开始按“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规程缓慢上升,三峡工程迎来了新的全面挑战。

江苏省如皋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三十)

江苏省如皋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三十)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三十)(一)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

在诸多因素中的主导性因素,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南疆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位于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3. 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我国商品农业出现的问题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

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4. 我国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答题模板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灾害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二)以美国农业为例1. 主要的农作物带及发展条件2.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1.“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2. “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使城镇数量猛增;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地理复习提纲一、自然地理知识1.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1.2 大气层与天气- 大气层的组成和分布- 气温、气压、湿度和风的关系- 雨水的形成和降水的规律1.3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性1.4 陆地地貌与水资源- 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的特点- 瀑布、峡谷和巨石的形成过程- 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人文地理知识2.1 人口与人口分布- 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口的增长- 人口密度和人口负荷的计算2.2 农业与农业区位- 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不同农业区位的特点和农作物的区域分布 -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3 工业与工业区位- 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变化- 不同工业区位的特点和主要工业产品的分布 - 工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2.4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的演变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3.1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GIS在地理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GIS在社会、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案例3.2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和构成- GPS在交通、导航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 GPS对于物流、旅游等行业的影响3.3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1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的因素和影响-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与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4.2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方式- 资源的耗竭和再生利用- 资源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3 灾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的分类和防治措施- 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 灾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五、地理实践与社会参与5.1 地理实地考察与报告撰写- 实施地理考察的目的和方法- 地理考察报告的结构和写作要点 - 通过地理实践提高社会参与意识 5.2 地理问题课题的研究与解决- 选取地理问题课题的原则和步骤- 课题研究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六、思考与拓展6.1 地球的未来与人类责任- 地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人类对地球未来的责任和担当6.2 地理学科的发展与应用- 地理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6.3 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地理意识和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地理的复习提纲,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整理,帮助你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全面回顾并加深理解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2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2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32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第1~2题。

1.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2.对于P地土地资源的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措施是()A.抽水排湿,发展耕作业B.建设现代化的养殖基地C.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沙特阿拉伯位于沙漠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但水源成为农业生产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前,小麦需要进口。

20世纪80年代开始扩大小麦种植面积,产量逐渐增加,1992年产量达到410万吨,成为世界十大小麦出口国之一。

但是,沙特阿拉伯政府从2016年开始全面禁止小麦种植。

据此完成第3~4题。

3.沙特阿拉伯小麦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设施逐步完善B.土壤改造技术不断提升C.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增加D.光热资源优势日益体现4.沙特阿拉伯全面禁止小麦种植的根本原因是()A.小麦生产成本过高B.小麦市场利润降低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22福建龙岩检测)通常处理秸秆最理想的方式是秸秆还田,但2020年作物秸秆焚烧新政策出台后,吉林省延边州按照错时、限量、轮烧要求,认真制订烧除计划,并及时对各县市烧除计划进行了调整。

据此完成第5~6题。

5.吉林省延边州允许焚烧秸秆可能是为了()A.提高地温,增加光照B.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C.改变土壤成分,提高土壤肥力D.降低成本,利于机械化生产6.吉林省延边州错时、限量、轮烧秸秆的原因是()A.减缓全球变暖B.错时播种,提高生产效率C.减轻环境污染D.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出苗率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

农村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区域: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外表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别离的单位。

2、社区:即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3、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4、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5、社会发展: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6、经济增长论:它把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无视发展的其他方面。

7、增长极限论: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

8、综合发展观: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

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0、平衡发展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11、不平衡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12、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3、贫困恶性循环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必修3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必修3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1.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资源优势⎩⎪⎨⎪⎧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2)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较快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2.农业布局的变化二、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问题 原因耕地破坏严重耕作粗放,低产田占多数,开垦了不宜耕作的土地 林、草地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毁林、毁草开荒及林区过度砍伐、草地过度放牧湿地环境破坏 开垦沼泽地水土流失严重 长时间大规模开发,黑土流失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作物品种单一,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商品化生产程度较低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

(2)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3)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1.(2012·福建文综)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流C .地形因素D .海陆分布(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答案(1)C (2)A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气候生产潜力的概念,并且能够把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因素与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起来。

从材料中可知,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取决于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而图中显示甲处大于同一纬度的两侧,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知,甲处位于东北平原,两侧分别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显然平原地区的光热资源优于山地。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发展措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发展措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农业发展措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知识讲解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考点常常结合我国的具体区域考查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1)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

(2)运用农业科技,改善不利农业区位条件。

常见措施如下: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具体步骤如下:二、经典高考试题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故选B。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

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

故选B。

答案(1)B(2)B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6-2区域可持续发展

6-2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6 第2讲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2011年1月25日,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签约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范畴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2.为了遏制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下面的做法合理的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早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都有发生,表现为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石漠化等;中国西北干早、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危害普遍,生态环境更脆弱;三江平原过度开垦造成的主要危害是湿地破坏。

选D。

第2题,退耕还草、还牧,保护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是减轻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干旱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过度发展畜牧业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应合理发展经济。

选C。

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

读图回答3~6题。

3.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A.减轻交通压力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能源利用率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4.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市场C.技术D.资源5.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延长产业链B.提高附加值C.增加就业率D.降低碳排放6.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C.有害成分多D.分布不平衡【答案】 3.A 4.D 5.D 6.A【解析】第3题,坑口电站以煤为原料,将煤炭运输转为电力输出,可以减轻交通压力。

第4题,坑口电站属于火力发电,以煤为原料,主导因素是煤炭资源,故正确答案为D。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2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2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 (2)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 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 展专业化生产 • 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 一种竞争关系 • 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 解析 (1)A项是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C项说法错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 经济,可推动退耕、退牧工作的顺利实施;D 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是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方向。(2)此耦合发展 模式可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相互协作, 发展专业化生产;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 产粮区之间的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有利于 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 答案 (1)B (2)A
条件 具体影响 典 例
工业 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 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 供生产资料,影响农业 机械化程度高 基础 生产效率的高低 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 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 交通 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 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 商品农业的发展 上市及时
人口
人口密度决定人均占有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 耕地,影响商品率,除可采取对策治理存 在的问题外,还应包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拓展用途,提高农产品 价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值。
•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 【典题导入】 • 1.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 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表 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 情况,读表完成(1)~(3)题。 城乡 沼泽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工矿 地和 其他 用地 滩地 15.91 38.18 9.13 0.43 32.74 3.61 1954 % % % % % %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课件

11.11
66.67
9.52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2)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3)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归纳提升•学技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定向分析方法 (1)气候条件 气候是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关键因素,气候因素可细化为光照、气温、降水、 昼夜温差、风、气象灾害等(根据题目信息增减因素)。解题时不仅要考 虑上述因素,还要考虑气候因素对其他因素(尤其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并结 合农作物习性来进行分析。
析方法 图析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发展 以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影响该耕作、种植方式
的气候条件
的因素
考点 真题扫描
考向分析
(2021全国卷Ⅰ,37)考查 1.以区域地图为载体,以某特色农产品为背景
圩田适宜围垦的自然条 材料,考查当地为促进该类农业生产所需采取
件以及圩田的发展和改 的措施
区域 造
2.以某地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生态环境
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
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
率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产棉区贡献率 长江流域
//%时段/年 面积 单产
黄河流域
面积
单产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2.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与评价(重点)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重点)3.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难点) 1.以区域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条件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频率较高2.以某区域地理特征为背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特点、问题及整治措施学生用书P196一、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①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 (1)气候大部分属于②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满足③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弊易受④低温冻害影响(2)地形:包括高原、⑤平原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⑥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⑦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一方面使得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经营规模大;另一方面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微探究1 我国东北地区生产的大米吃起来口感要好于南方大米,为什么?答案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二、农业布局特点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1)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2)⑧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2)D 大兴安岭,E ⑫小兴安岭,F ⑬长白山。

(3)畜牧业区⑭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⑮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⑰专业化生产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⑱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

第37讲 │ 要点探究 37讲
2.土地资源丰富: 2.土地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丰富 (1)耕地面积广大 耕地面积广大: 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 (1)耕地面积广大:①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 左右,人均耕地量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值的2 左右,人均耕地量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②分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2)宜农荒地多: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主 (2)宜农荒地多: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 宜农荒地多 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也有 少量分布。 少量分布。 (3)地势平坦 耕地集中连片, 地势平坦、 (3)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 业。
第37讲 │ 要点探究 37讲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 读图回答(1) (2)题 (1)~ 带。读图回答(1)~(2)题。
第37讲 │ 要点探究 37讲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 自然条件是( 自然条件是( ) 热量丰富, 夏季降水丰富,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 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C.②④⑤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 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C.②③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冲刷 有机肥 流失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

(4)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 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旱涝、低温冷害等)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 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答对三点即可)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 比较。
材料三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 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估算图甲中①②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②地比较,分析①地 ≥10 ℃积温高或低的原因。 (2)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 因。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 提几条建议。
(2019·海南高考)如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 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 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 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3~5题。
3.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
三十三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 区为例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夯实】 (2020·江苏高考)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 粮食安全。如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回答 1、2题。
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答案:(1)500 ℃~ 1 500 ℃。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 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 ℃积温高于②地。 (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 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 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 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2_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课件湘教版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2_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课件湘教版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亚热带
平坦开阔 黑土 密西西比河
2.社会经济条件 (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___经__济__效__益__对农业区域专 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 完 整 而 便 捷 的 _交__通__运___输__网__络__—— 有 利 于 农 产 品 的 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最主要特征:_农__业__生__产__地__区__专__门__化__,即在全国范围 内形成许多专业生产区。
2.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气候
②地形:__高__原__、 __平__原__、 _山__地___,利于农业多种经 营。
③土壤: _黑__土___、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 农业生产。
(2)社会经济条件
【思考2】 为什么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 物质?
[提示] 东北大米质量优良,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 具有夏季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等特点。同时由于冬季气 温低,不利于作物害虫越冬,因此水稻病虫害少,品质优 良。
(2)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 的原因是( )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 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
[信息解读] 第(1)题,从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得 知,原有桑蚕产业链终点只有丝绸服装、服饰,后新增加了 蚕丝被制造业,后又进一步增加了桑蚕文化、旅游业和服务 创意等产业。综合来看,产业链都是基于植桑养蚕而形成的 ,在此基础上的多元化延伸。A、B和D项概括较为片面,只 能概括产业发展过程的一个流程,不能全面概括该镇特色产 业的发展方式。故选C。第(2)题,从题干中提取关键词“特 色小镇”,说明定位的是城镇建设。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 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而城镇经济的发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八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常考点一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八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常考点一

常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2018·陕西安康期末)四川攀枝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 1 400m左右的河谷坡地,成熟期一般在9~11月,是我国芒果成熟期最晚的地区,该地区的芒果口感好,含糖量高,品质佳。

下图为“攀枝花地理位置图”.读下图,完成1~3题。

1.导致攀枝花芒果晚熟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气候干旱④管理技术先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攀枝花芒果品质佳的主要原因是()A.河谷干热,光热充足B.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C.降水量大,季节分配均匀D.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3.攀枝花芒果种植区易发生()A.寒潮B.洪涝C.台风D.水土流失答案 1.A2。

A3。

D解析第1题,攀枝花市纬度位置偏高,且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导致芒果生长期长,成熟晚。

A正确。

第2题,攀枝花市位于金沙江谷地,夏季高大山脉对西南季风阻挡作用强,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且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河谷干热,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芒果含糖量更高。

故A正确。

日较差小不利于糖分的积累,与攀枝花芒果“含糖量高"矛盾,B错误。

受季风影响,本地降水量大但季节分配不均匀,C错误。

本地区山高谷深,所以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不是芒果品质佳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

第3题,本地区地势起伏大且降水丰沛,易出现水土流失,D正确。

关键原理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温差)、地形、水源、土壤.(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地价、资金、管理.(3)科技因素: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

下图为“我国双季稻主要适宜种植区分布图”。

回答下题。

1.据图可知()A.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食习惯B.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受海拔影响C.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D.对双季稻生长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寒潮答案B解析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影响种植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错误;M界线西段为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因此M界线西段折向较低纬度的西南地区,B正确;N界线内为四川盆地,由于纬度较低,地形封闭,热量充足,适合双季稻种植,因此该地双季稻种植的优势条件是热量充足,C错误;双季稻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对其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D 错误。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4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4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

第34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区域认知)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综合思维)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人地协调观)以区域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条件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频率较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自然环境1.X围:某某、某某、某某三省及某某自治区东部。

2.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地形地貌: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中间是山脉和山地丘陵、内侧是平原。

A松嫩平原,B 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

4.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降水量分布差异也较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5.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易错提示】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而这里所讲的东北地区,其X围除了东北三省外,还包括某某自治区东部。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2)土地资源丰富: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全国人均耕地量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适合机械化作业。

(3)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某某省、某某自治区,在某某省、某某省也有少量分布。

(1)开发:荒地的大量开垦扩大了商品粮、油料和糖料基地→“北大荒”变“北大仓”。

(2)保护:对陆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步还林、还草、还湿地。

【易错提示】“北大仓”变回“北大荒”的原因: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考纲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分析其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业生产布局特点。

2.认识黑土、林区、湿地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2.初步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树立人地和谐的发展观点。

【重点难点】
1.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

2.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特点。

3.黑土、湿地、林地在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整治。

第 1 课时
【基础梳理】
一、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范围包括、、三省及自治区东部。

、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貌格局呈状,外侧是 ,中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内侧则是广阔的。

2、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带气候区,自南向北跨、
、,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

降水自向递减。

3、辽宁南部、、暖温带水果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
、、高粱、水稻、、亚麻等春播作物;大兴安岭北部的山地属于寒温带气候,以、马铃薯、大豆为主。

4、东北地区植被以和为主,并分布有
和。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
东北地区分布着和等土壤类型。

其中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平原的东部和北部、平原西部是黑土的主要分布区。

平原的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2、土地资源丰富
东北平原是我国的平原,是全国人均耕地量的地区,非常适合机械化作业。

东北还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荒地主要分布在、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

3、土地开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荒地的大量开垦增加了耕地面积,昔日的“”变成了“”。

4、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既是水源地、蓄水池,又是我国特有珍禽、
的栖息地,对、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