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理论诠释
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四大特色”
中国梦,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习近平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经过艰苦探索后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我们需要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中国梦,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
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它体现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新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梦体现为对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对时代精神的大力弘扬和对时代要求的不断顺应。中国梦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梦代表了当代中华儿女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美好期盼。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伟大的号召是新时代的动员令,极富时代感,吹响了奋斗的号角,凸显了公平正义的主题,昭示着充满希望的明天。实现中国梦,是在我国发展新起点上确立的新目标。以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发展为基本路径,鲜明地把人民幸福作为主题。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理解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它结合了中国实际情况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
本文档旨在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全球意义。
核心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包括:1. 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利益。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3. 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 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6.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探索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
3. 全面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主要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包括:1. 政治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凝聚力,能够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
2. 发展速度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 民生改善:通过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4. 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 关键词 】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实践特 色; 理论特 色; 民族特 色; 时代特 色
坚 持 和发展 中 国特色 社 会主义 是 党的十 八大 报 告的一 条主 线 。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的深 刻把握 。
报 告指 出 : “ 我们一 定要 毫不 动摇 坚持 、 与 时俱进 发展 中国 特色社 会 “ 四个 特色 ”的概 括 , 是 从 知行 统 一 、 时空 联 系的 角度 , 深 刻揭 主义, 不 断 丰 富中 国 特色 社 会 主 义 的 实践 特 色 、 理 论 特色 、 民族 特 示 了 丰富 发展 中 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科 学 内涵的 方 法和 路径 。实 践 特 色、 日 寸 代特色。 ”… 丰 富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的 “ 四个 特 色 ”是发 展 色 表征 着中 国特色 社会 主义 实践性 原则 ; 理论 特色 彰显 着中 国特色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丰义的 “ 四个 特色”
本文为2 0 1 2 年天 津哲学 社会科学 基金 项目 “ 军 校文 化建设 研究” 成果 ( 编号: T J Z Z - 1 2 - 0 3 2 )
马 克 思 主 义 与科 学发 展 观
深 入理解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的 “ 四个特色 ’ ’
何继 勋 吴克 学
( 武警 后 勤学 院 天 津
3 0 0 1 6 21
【 摘
要 】 本文认 为, 党的十八 大报告 中 “ 四个特 色” 的提 出深化 了我们对 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 “ 特 色”的认 识 , 也进一步明确 了发展
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的基 本要 求和努 力方 向。丰 富和发展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 实践特 色、 理论特 色、 民族特 色、 时代 特 色, 最重要的就是深入 理解和把握好 四个特 色所 内含 的方 法论原月 。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
学术探讨财经政法资讯2012年第6期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程亚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2012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7·23”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他还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第一次用“四大特色”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指明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
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一重要的论断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特色———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这包含着这样的论断: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在现实中脚踏实地创造出来的。
它既没有现成的蓝本可以参照,也没有别的国家创造的现成模式可循。
显而易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空前伟大的创造性的事业,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最直接最深刻的回答,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
它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它深深植根中国大地,着眼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基本方向是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
从历史进程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中国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形成发展起来的。
十八大报告用简明的语言,精辟阐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来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高度概括了每一时期我们党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建树。
从理论和实践成果看。
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报告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个方面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有充分的现实根据。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能够显著提高,最根本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作者:何继勋吴克学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四个特色”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理解和把握好四个特色所内含的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1]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认识。
本文就深入理解“四个特色”、领会其精神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四个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与我们始终深化对“中国特色”的认识,丰富“中国特色”分不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明确“中国特色”中开启,在不断丰富对“中国特色”的认识,创造性地实践“中国特色”中奋力推进的。
不断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丰富和深化,更是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所在的探索。
首先,无论是从历史逻辑还是从理论逻辑来讲,其“特色”最根本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上。
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2]在理论体系上,就是体现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理论诠释
第一,作为一项全新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 路,而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任何一 种事物的新生、发展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实践的结晶,而非
任何先天理念的使然,也不是某些理论家头脑中理性的外 在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 构想中,还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中,或是在人类
革的力量和源泉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22
万方数据
实践活动逐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很好地实践了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开创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实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模式。
示,只有实践的具体成效才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人的思维 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rJl(m6)。这就广泛 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 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
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实践主体思想。党的十 八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
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发展 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展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实践特色与理论特色。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引领社会思潮,就是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的表现之一。
三、对民族特色的理论诠释
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把马克 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伟大 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历史和实践都雄辩地 证明,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 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只有独立自主依靠广大人民把马克思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苏联模式传统社会主义,而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三个方面,特色道路,特色理论体系,特色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是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路灯,是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科学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制度体系。
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3)二、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党自建党90多年以来在总结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中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核心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
初级阶段(1949年-197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这一阶段逐渐完成了土地革命、反帝国主义斗争和国有经济的建立等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2035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实现农村和城市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2035年-本世纪中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阶段,这一阶段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理论体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对当代中国的实际进行科学分析,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践,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和具体目标,提出了“八个明确”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指明了方向。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作者:王彦坤来源:《领导之友》2012年第12期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这个伟大事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统一于以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内涵,并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全面小康乃至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所谓实践特色,就是坚持实践第一,鼓励在实践中创新,坚持在实践中检验,推动在实践中发展。
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实践推动的事业,是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前进动力,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奋斗目标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通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实现温饱和总体小康,正在建成全面小康;通过理论创新的实践,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几代人努力实践的汗水和心血,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的实践成果。
在未来岁月里,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必须继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要求我们必须长期不懈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和根本举措,将科学发展的理念变成科学发展实践,将科学发展的愿望变成科学发展的现实;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本周推荐学习文章: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12-10-15 浏览(10)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章传家《人民日报》(2012年10月15日23 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这一精辟论断,不仅从新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而且从新的视野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对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要更加注重加强实践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层面愈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更加合理完善、更加管用有效的现实路径和政策制度按照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不是凝固的,而是需要不断加以丰富的。
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要更加注重加强实践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层面愈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更加合理完善、更加管用有效的现实路径和政策制度。
应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层面的展开尚处于初始阶段,必须通过丰富实践特色来开拓前进道路。
比如,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某些方面不相适应的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层面的展开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为有限。
所以,只有注重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立足现有条件加强实践探索,力求在优化行动方略、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上取得更大进展,才能把我们的事业更好地推向前进。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最根本的就是把改革开放全面推向深入。
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加油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它来获得发展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教材之一,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非常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解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提出了中国特定的指导思想。
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保障、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施法治国家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点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通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强国等途径来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中国之治”的概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比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摸索出来的,同时又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经验。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格局、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历史任务和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佚名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12(000)034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实践中产生发展,指导中国实践并得到实践检验的特征。
理论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践经验科学化系统化,推动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特征。
民族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引领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特征。
时代特色,
【总页数】1页(P58-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6
【相关文献】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J], 刘凯亚;陈绍华
2.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J], 何继勋;吴克学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境界的四个维度 [J], 赵义良; 王代月
4.从四个维度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基于现代化视角 [J], 刘梅
5.从四个维度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J], 徐莎莎;于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释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释义【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形成了具有制度优势和社会特点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
根植于中国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理念,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特贡献。
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特理解。
这种特色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根本保障,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释义、马克思主义、实践、国情、制度优势、社会特点、发展道路、理论体系、革命性、创新性、探索、积累经验、教训、独特理解、贡献、发展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保障1. 引言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释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特定国情下的发展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实践中的特殊运用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自身独特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必然选择。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独特理解和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还体现在其革命性和创新性上,以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独特之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实践中的特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但在中国实践中,这些原理也发生了一些特殊的运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就包括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运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提要: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指出:“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四大特色”论断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本文就“四大特色”的内涵提出自己的见解,便于我们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特性。
关键词: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胡锦涛总书记2012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这是党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进行系统的阐述,指出了“中国特色”的具体含义。
这四大特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实践特色“实践特色”就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蓝本可以照搬照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具体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基于实践、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是党领导亿万人民投身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
建国6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
从作出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到确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六大体系”总体布局,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
本文将通过分析和解释,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点以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人民的利益至上。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科学发展。
秉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保障和核心领导力量。
第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道路,由中国自主选择并不断创新发展。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一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
第四,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五,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广泛的依靠力量和最终的创造力源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浅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浅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前国家的政策指导,基本上反映了共产党的战略方向和政治要求。
它是党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创造的强大理论武器。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发展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进实践。
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出了对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领域的新发现和新认识。
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进实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模式,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道路。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全民国家治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文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更新担当等。
这些思想体系都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国家和民族面貌崭新的格局。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政治实践中思想路线、政策指导和社会调整的特殊体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武器与政治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框架与国家典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15 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以民为本;2、市场经济;3、共同富裕;4、中华文化;5、民主政治。
第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
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
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第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秦宣(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2012-10-15 16:16:20 来源:北京日报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胡锦涛同志还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要用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用科学方法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
理论指导实践,科学理论只有为全体人民所了解、所掌握,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才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为此,我们应当积极引导人们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努力在掌握科学体系、把握理论精髓上下工夫,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应当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释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大众话语,用群众熟悉的事例,使科学理论走进现实生活,走进普通百姓,使之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应当把理论创新的基点根植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和新鲜经验,立足于实践,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建设探索以及西方现代化道路,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开创留下了宝贵经验、深刻启示。其中,苏联模式的僵化、 “文革”十年的惨痛历程、西方现代化的阵痛的教训都极为
宝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
收稿日期:2012—11--20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大学“985工程”社会公正与公共危机控制研究基地项目和四川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2012年 度研究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研究”(项目号ZTZX2012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筒介:王国敏(1953~),女,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i博士生导师。 陈加飞(1985~),男,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6嘞。自此,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 全国人民不断战胜改革开放路途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坚持 “实践第一”、“实践优先”的观点,不断解决新问题,开创新
局面,创造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形成和发 展,走出了—条自己的路。
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贯穿于共产主义 运动的全过程,具体反映在其实践观中,就是要“使现存世
地应用它”n-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革命、建设
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
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实
为转移”辫嘲。马克思“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 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
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造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这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 论断,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典范。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体现了中国共产 党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的品格。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 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标准。“实践第一”、“实践优先”决定了理论必 须具备不断更新的自觉性。实践不断向前发展,要求理论 自觉地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的理 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决定了理论具有把实践 不断推向前进的自信。理论的预见性和指导性,要求人们 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理论力量。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处于一 个辩证运动的循环过程之中,两者相互交织,统一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并呈现出了鲜明的实践特色和 理论特色。对理论的清醒,标志着—个政党的成熟。中国共 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自信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1
万方数据
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科学
实践观的指导下不断破浪前行,展示出了独具鲜明的实践 特色。
制、村民委员会的首创拉开了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序幕。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变 化,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扩大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实践主体范围,“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他们与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伟大 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历史和实践都雄辩地 证明,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 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只有独立自主依靠广大人民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各民族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
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懒。使之更加
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阚映了经姻费息主义留
给后人“如何在贫穷落后的欠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 世纪性难题,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再刭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 进。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践的指导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的前 提,也是其理论特色的一大体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彰显了坚持推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无论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 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样,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的理论也不是凭借自身逻辑的演进,而是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相互交织在一起。“没有扎实的理 论建设,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党就不可能成就今天 这样的伟业”c-驰1)。理论能不能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不是看 理论本身的逻辑分析。理论的力量只能够在实践中去展
革的力量和源泉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22
万方数据
实践活动逐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很好地实践了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开创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实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模式。
示,只有实践的具体成效才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人的思维 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
的决心和信心,也是在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呼唤。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13)01—012l—一05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
个实践的问题”∞嘲。马克思主义的实跪蓼卜直贯穿于整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过程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经历了严重的
曲折,同时也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
二、对理论特色的理论诠释
理论刨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一
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
第一,作为一项全新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 路,而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任何一 种事物的新生、发展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实践的结晶,而非
任何先天理念的使然,也不是某些理论家头脑中理性的外 在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 构想中,还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中,或是在人类
符合人的发展需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归根结底是 对建立在雇佣劳动制上的资本主义的批判,构建一种与资 本主义社会截然有别的新的生活方式,以便雇佣劳动“让 位于带着兴奋愉快心情自愿进行的联合劳动”[710'1笠 ̄133)。这
种新的生存状态,“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
够避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 的积极性、创造性,展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在历史唯 物主义看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早在《神圣家族》 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深刻认识到:“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 做”,“刨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rJl(m6)。这就广泛 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 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
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实践主体思想。党的十 八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
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发展 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展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实践特色与理论特色。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引领社会思潮,就是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把马克 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
一、对实践特色的理论诠释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 枢纽,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哲 学基石,并在社会主义实践历程中发挥着不.-j-替代的指导
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提出,丰富和 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加深了对中国特色
其创造的活力、激情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息
息相关。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
的利益有关”f4】㈣。“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 出丑”圈∞卿。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 深深地刻上了实践主体的价值烙印。“共产主义是用实际
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e,O,z36)。人的自由全
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使“中国特色”更加具体、生动、全 面。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道理”,不仅有利于 党紧紧依靠人民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业继续推向新阶段,继续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舞 台上的独特魅力,也是在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 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呼
‘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2](P118叫,咿从事实 际活动的人”、“历史中行动的人”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
的真正解决”[81(m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来没 有偏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主义实践的价 值诉求一直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邓小平的“三个 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为本为核心立场 的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党的
人民的主体地位。
社会任何—个民族国家的实践中,都不曾有过。它是一项 全新的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独立自 主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中摸索出来的。独立自主、“摸着 石头过河”,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实践勇气、理论勇气。世
界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长期的社会主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十八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规划中,赋予“道 路”明确的价值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坚持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又通过具体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