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女娲造人》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8《女娲造人》《女娲造人》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3篇课文它依据《习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神话袁珂以斗胆别致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赋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大,使得这个陈旧的神话传说布满生活气息,焕宣布诱人的颜色。

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思想比较生动,易于创设情境调集学生思想。

学生对这种想象力很强的文章爱好比较浓,能够适当地鼓舞学生进行发明。

常识与才能:开始了解神话故事的特色。

进程与办法: 经过复述故事情节,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办法的运用,并激起学生根究未知领域的愿望。

情感心境价值观:感触文中所表现的高兴之情。

经过复述故事情节,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办法的运用,并激起学生根究未知领域的愿望。

着手发明神话故事。

1课时讲授法、协作根究法一、导入课文在奇幻的神话国际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风趣的论题,今日咱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怎么了解的。

二、全体感知课文1.听读课文录音,把握下列词语,留意加粗字的读音。

女娲(wā):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明澈(chénɡ chè):明澈通明。

幽光(yōu)活络:反响快。

连绵:连续不断。

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草木丛生的姿态。

神通:原是释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气,今指特别高超的身手。

2.表情朗诵全文,识记课文情节。

三、研读课文1.比较神话故事和课文内容,筛选出联想想像的内容。

学生答复,教师清晰:课文在本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详细进程;(动作描绘)②人工出来之后欢欣高兴的局面;(神态描绘)③女娲像人相同具有心思活动和喜怒哀乐等心境;(心思描绘)作者的评述,其间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天喜地的局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绘最见作者的想像力。

2.恰当地复述课文。

先分小组复述,再由各小组引荐1—2同学,举办小组赛,看谁讲得生动,如女娲造人的详细进程,人来到人间的描绘。

3. 评论:a.女娲造人的详细进程是真的吗?你怎样了解这种写法?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估测,说给咱们听听。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 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 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5).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只要同学们能够自选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5.凡事不会伸手而得,需要付出时间和代价。或(时间是极其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板 书设 计
文中介绍了女娲三种造人的方法:
一是揉黄土造人;
二是用藤条挥洒泥浆造人;
三是安排男女婚配让人类自身繁衍。
作业布置
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体会其中的想象。
2、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莽莽榛榛
3.解释:
澄澈 莽莽榛榛 掺合 神通广大 疲倦不堪
三、文特点。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2、讨论
(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2).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
课题
女娲造人
课型
新授
课时序数
课 标
解 读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1.会认“娲、藤”两个字。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3.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4.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2.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
3.女娲是一位勤劳、有智慧、伟大的母亲。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又感到她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孩子
自读-思考-交流-讨论-整理-提问(学生自由组合)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去询问、指导和帮助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此题目不要求统一的答案

七年级上28课《女娲造人》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28课《女娲造人》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28 课《女娲造人》学案人教版
第28 课《女娲造人》学案
【学法引导】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及想像的故事,充满浓厚的幻想色彩。

本文正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的一则神话,它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把女娲塑造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母性的大神形象,想像丰富、奇特,让人读了仿佛置身于生命初创的原始世界,感受着人类诞生的喜悦。

【教学目标】
①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学习指导】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2、讨论:
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3、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感受想象的作用。

2.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课前探究】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开辟.( ) 女娲.( ) 莽莽榛.榛( ) 揉.( )掘.( )起澄澈..()掺.和()2.解释词语。

(1)生气蓬勃:(2)兴高采烈:(3)疲倦不堪:3.文体知识链接: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象进行解释的集体口头创作。

【预习交流】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

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哪里最见作者的想象力?【互助提升】1.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2.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4.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体验成功】1.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

请你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

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快乐心得】你还知道哪些神话版的“人类的起源”呢?【中考写真】一、按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和内容续写两个句子。

( 2分)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

二、综合性学习2月10日,市委宣传部、市教委联合下发通知,拟于2月26日在市委礼堂举行“天地正气——重庆市大中小学经典诵读晚会”。

为配合这一活动,学校开展了“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初一四班要举行“经典诵读”的交流会,请你为他们设计三种交流形式。

(3分)A、B、C、(3)有同学在经典诵读活动中,不知该读什么书籍,请你给他推荐一本。

(3分)(要求:写明作者和推荐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花开的过程 ( 20分)①吃完中午饭,儿子围着一个装满土的空花瓶转了好几圈,我很奇怪,问他干什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七年级学科语文章节第28课课题名女娲造人课时一课时执教教师单位教师姓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神话创作中想象的运用;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1.联系学生生活体验设疑,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解疑。

2.利用拓展训练,引导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想象。

3.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及情感渗透。

教学重点重点:想象在神话创作中的运用及作用。

教学难点难点: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课后小结1.本堂课的教学目的体现了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2.从课文内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辅之以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

3.用亲切的教态、激励性的语言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积极思考,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分析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拓展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起来。

本堂课就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教师的适当指导和点拨下,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想飞扬起来。

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指导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

第一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摆脱课文束缚,让学生发挥个体独立性,自由想象。

在第二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对想法新奇的学生还给予了表扬,这就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8课《女娲造人》学案教师寄语:创造力就是想出新鲜事物。

创新就是制造新鲜事物。

——西奥多·莱维特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体会想像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学会使用夸张和想像。

3.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开天辟.地()女娲.()掺.水()塑.造()莽.莽榛.榛()()澄澈..()( )2、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2)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带有浓厚的色彩。

二、理解探究:本文处处洋溢着因人类诞生而产生的喜悦感,请对下面的句子加以分析体会。

(1)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三、合作释疑: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写法的?四、课内精读:①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②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③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④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⑤想着,b.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了解原始先民关于自身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起源。

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诵读,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教学难点:分析女娲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一)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家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迷人的神话,走进前人奇特瑰丽的想象世界。

(设计二)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

一个被幻想加工过的神奇世界便产生了:山川日月风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个专司其职的神灵;开天辟地后的盘古“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威武的太阳神每天乘坐羲和驾驶的车子绕天巡行……。

《女娲造人》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设计三)播放两段动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教师提问:还知道与女娲有关的什么神话故事?引出课题:《女娲造人》二、初读解疑1.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造人?②怎样造人?③怎样让人生生不息?2.学生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明确:造人原因:寂寞荒凉,添点生气。

女娲造人的过程和方法:揉泥成团造人;挥藤洒泥造人让人类长久繁衍生存好办法:男女结合3.归纳文章结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神话与现实的区别。

2.理解课文大胆新奇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想象力。

3.学习伟大母亲女娲勤奋、智慧的品质和远古人类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神话与现实的区别。

既要让学生体会神话的魅力,又要让学生明白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正确认识神话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差距。

2.激发学生想象力。

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与《风俗通》原文的不同处,理解想象的特点,再通过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的改写进行想象力训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激思(在黑板上方靠左板书“人”字)我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下,关于人类的起源,科学的解释是怎样的?在古时候,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出现神创造人的传说。

(在黑板上“人”字前板书“女娲造”)那么,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她最初是怎样造人的?结果怎样?二、理解探究1.比一比速度。

速读课文,简要概括内容。

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读得快,信息概括最全面。

2.试一试身手。

请学生复述课文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其余学生对复述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3.看一看慧眼。

结合“研讨与练习一”,将《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两则短文与课文作比较,在课文中标出原神话故事的内容,其余就是作者联想、想象的补充内容,以获得对联想、想象的方法和思路的启示。

4.议一议内容。

学生同桌为一组,阅读讨论:(1)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女娲对人类诞生所产生的喜悦说明了什么?明确:天地间虽然有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但女娲仍感到非常寂寞,考虑到天地之间应该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让世间生气蓬勃起来。

人的产生,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无限希望。

人的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

我们既感到了女娲的慈爱、勤劳、智慧,又感到了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分明看到,女娲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

我们明白了,神话中的想象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课《女娲造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课《女娲造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8课《女娲造人》学案【学法引导】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及想像的故事,充满浓厚的幻想色彩。

本文正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的一则神话,它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把女娲塑造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母性的大神形象,想像丰富、奇特,让人读了仿佛置身于生命初创的原始世界,感受着人类诞生的喜悦。

【教学目标】①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学习指导】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2、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3、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①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②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4、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讨论]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教材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中的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

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 说说理由。

5、积累“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达标训练】一、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女娲()澄澈()()灵敏()掘起()掺和()踪迹()二、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奔奔榛榛()开僻()气慨()兴高彩烈()三、填空、简答。

1、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8女娲造人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感受想象的作用。

2.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开辟.(pì) 女娲.(wā) 莽莽榛.榛(zhēn) 揉.(róu)掘.(jué)起澄澈..(chéng chè)掺.和(chān)2.解释词语。

(1)生气蓬勃: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蓬勃,旺盛的样子。

(2)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采,神采,神色。

(3)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堪,忍受。

3.文体知识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象进行解释的集体口头创作。

4.作者简介袁珂(1916.7.12—2001.7.5),四川新都人。

神话学家。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

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2、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传说。

请学生自己介绍西方的“上帝造人说”。

(投影出示:上帝在创造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气,人就活了。

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取一个名字叫亚当。

后来,亚当成了伊甸园的守护神。

亚当给伊甸园里的各种飞禽走兽起了名字,它们都听从于亚当。

上帝看亚当辛苦,决定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帮助他工作。

于是,上帝在亚当睡觉时,抽了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叫夏娃,做了亚当的妻子。

从此,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引出: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

看看人是从哪儿来的?(投影出示《风俗通》文字)请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2、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

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的作者的想象力。

(课后练习题一)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如果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有遗漏,教师要提醒学生补充。

3、讨论:女娲造人的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阅人:时间:
课题
28女娲造人
主备人
班级
时间
学习
目标
1、会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文中 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2、感受文中所表 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 点。
重点
难点
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袁轲,神话学 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 神话传说辞典》等。
合作探究
1、课文洋溢着怎样的感情 ?(要通读文章啊!)
2、课文中“晚霞布 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属于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3、课文13-16段中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4、看到人类能世世代代的延绵下去,女娲的心情如何?请你想象一下,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加 以说明。
自主学习
1.通过查字典在书中圈点生字并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开辟( )女娲( )莽莽榛榛( )揉( )崛起( )
绵延()澄澈()幽光()
2 .通过看书注解或查词典解释下列词语。
蓬勃:
莽莽榛榛:
澄澈:
气概:
绵延:
女娲:
3.自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重音。
方法链接:(1)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 音的把握。(2)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3)生自由朗读课文
2.相关常识(要课前记住,是提问对象之一哦)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造人,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中国古代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济公全传》,《镜花缘》,《封神榜》,《 聊斋志异 》
中国古代四大话剧:《白蛇传》,《宝莲灯》,《天仙配》,《牛郎织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