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合集下载

《测试与传感器技术》课程简介

《测试与传感器技术》课程简介

《测试与传感器技术》课程介绍

一、课程简介

《测试与传感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测试与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应用实践,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测试与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特点及选用方法;

2. 学会使用各种测试与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处理与分析;

3. 了解测试与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4.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测试与传感器应用人才。

三、课程内容

1. 测试与传感器的基本概念:测试方法、传感器原理、测量误差分析等;

2. 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红外测温等;

3. 压力传感器:机械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

4. 物位传感器:超声波、雷达、浮力等;

5. 流量传感器:差压式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等;

6. 速度传感器:磁电式转速计、光电式转速计等;

7. 智能传感器:集成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等;

8. 测试系统集成与应用:测试方案设计、测试结果分析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测试与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性能特点;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各种测试与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拓宽思路,提高学习兴趣。

五、课程评估

1. 平时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布置适量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及结果,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传感器源自“感觉”一词。人类的“五官”可以说就是最原始的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是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学、光学、电学、声学、精密机械、仿生学、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互相交叉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密集型前沿技术之一,它是一种能够感受被测量信息同时又能够将感受到的被测量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或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号输出,以达到便于传输、处理、显示和控制等目的的测试装置。

从各行各业到日常生活,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科研、信息产业、机械。电力、能源、交通、冶金、石油、建筑、邮电、生物、医学、环保、材料、灾害预测预防、农林。渔业生产、食品、研究制造、机器人、家电等诸多领域,可以说几乎渗透到每个领域。传感器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其主要作用就是信息的采集和获取。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传感器也称为变换器、换能器、变松器、发送器与探测器等,由于传感器元件的输出信号往往都非常微弱,传感器在除敏感元件两大组成部分之外,所以还必须加入转换电路以便对弱小的信号进行放大。另外,还应有辅助电源,以供传感器和转换电路工作。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在传感器应用中的深入,传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上,构成集成传感器。

传感器种类众多,原理各异分类方式也不尽相同。按输入被测量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这种分类方法直接反应了测试的目的;按输出量形式可分为数字传感器与模拟传感器两类;按工作机理可分为结构型和物性型;按转换原理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点式传感器等;按信息的传递方式可分为能量转换传感器与能量控制型传感器两类。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胡向东 刘京诚_著)_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胡向东 刘京诚_著)_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正反行程最大偏差 ∆H max
= 0.1mV ,所以 γ H
= ± ∆H max YFS
100% = ± 0.1 % = ±0.6% 16.50
重复性最大偏差为 ∆Rmax
= 0.08 ,所以 γ R
= ± ∆Rmax YFS
= ± 0.08 100% = ±0.48% 16.5
2.4 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如何分析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输出对随时间变 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2.7 用某一阶传感器测量 100Hz 的正弦信号,如要求幅值误差限制在 ± 5% 以内,时间常数
应取多少?如果用该传感器测量 50Hz 的正弦信号,其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各为多少?
解:一阶传感器频率响应特性: H ( jω) = 1
,幅频特性: A(ω) =
1
τ ( jω) + 1
1 + (ωτ )2
=
0V
(3)当 R1 受拉应变, R2 受压应变时,
U0
=
E[ ( R1
R1 + ∆R1 + ∆R1 ) + ( R2
− ∆R2 )

R3 ] R3 + R4
=
4 × ( 101 200

1 )V 2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掌握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测试技术;

4.实践操作传感器的测试技术。

二、教学内容

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1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

1.2传感器的分类与特点

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介绍

2.2传感器的特点和性能指标分析

3.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测试技术

3.1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3.2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3.3传感器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3.4传感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3.5传感器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3.6传感器相关测试技术介绍

4.实践操作传感器的测试技术

4.1传感器测量系统的搭建

4.2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分析

4.3传感器测试和校准方法

4.4传感器测试仪器和设备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测

试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感器的测试技术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

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发表观点,启发学生思考和互

相学习。

四、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种类和特点。

3.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4.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测试技术。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李晓莹高教版课后答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李晓莹高教版课后答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李晓莹高教版课后

答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自动化、电子、机械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涵盖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掌握好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的知识点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李晓莹高教版课后答案的主要内容。

1.课程介绍

在这部分内容中,李晓莹教授对传感器和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传感器,什么是测试技术,它们在自动化、电子、机械等领域的作用和应用,以及当前传感器和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2.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在这部分内容中,李晓莹教授讲解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热电式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了解它们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3.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

在这部分内容中,李晓莹教授讲解了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误差分析、数据处理、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测试误差的分析方法,了解数据处理和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传感器的应用

在这部分内容中,李晓莹教授讲解了传感器在自动化、电子、机械等领域的应用,包括压力、温度、流量、位移等方面的测量和控制。学生需要了解不同领域对传感器的需求和应用情况,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测试技术的应用

在这部分内容中,李晓莹教授讲解了测试技术在自动化、电子、机械等领域的应用,包括机器视觉、机器人导航、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学生需要了解测试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测试技术的实际应用技巧和经验。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此式表明:因应变导致金属电阻值的变化,由两项组成:第一项 (1+2μ)表示由于 几何尺寸改变引起的电阻变化;另一项( dρ/ρ) /ε 表示单位轴向应变引起电阻率的变 化。 对于大多数金属电阻丝材料说,
则有
K0是一个常数,不同的金属材料,k0不同。由于 k0为常数,可将灵敏系数表达式改写为:
此式表明:加载后金属丝电阻相对变化量与轴向应变成正比。
6页
1.2
应变片的结构与类型(P55)
★应变片的结构:应变片主要是由金属丝栅(敏感栅)、绝缘基片 及覆盖片三部分组成。
应变片阻值尚无统一标准,常用的有60Ω、120Ω、200Ω、320Ω、350Ω、500Ω、 1000Ω,其中120Ω最为常用。
引线
覆盖层
基片
l
7页
电阻丝式敏感栅
b
1.2
应变片的结构与类型(P55)
故电阻的相对变化为
4页
3.1.1
金属丝的电阻应变效应:
若金属丝沿长度方向受力而伸长△l ,通常将△l/l 称为纵向应变,标为ε 。它是长 度方向的相对变形或称长度变化率,是一无量纲的量。因为它的数值在通常的测量中 甚小,故常用10-6作为单位来表示,称为微应变,标以μ ε 。例如ε=0.001就可以表示 为1000 με ,称为具有1000微应变。
2页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1.1 自动检测技术概述

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系统之首。因此,传感器成为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为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所以,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将传感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倍受重视。

传感器技术是材料学、力学、电学、磁学、微电子学、光学、声学、化学、生物学、精密机械、仿生学、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乃至系统科学、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密集型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信息产业、机械、电力、能源、交通、冶金、石油、建筑、邮电、生物、医学、环保、材料、灾害预测预防、农林渔业、食品、烟酒制造、建筑、汽车、舰船、机器人、家电、公共安全等领域。

1.1.1 自动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1)测试手段就是仪器仪表。

在工程上所要测量的参数大多数为非电量,促使人们用电测的方法来研究非电量,即研究用电测的方法测量非电量的仪器仪表,研究如何能正确和快速地测得非电量的技术。

(2)非电量电测量技术优点:

测量精度高、反应速度快、能自动连续地进行测量、可以进行遥测、便于自动记录、可以与计算机联结进行数据处理、可采用微处理器做成智能仪表、能实现自动检测与转换等。 机械制造业

化工行业

烟草行业

环境保护等部门

现代物流行业

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中

文物保护领域

综上所述,自动检测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是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自动控制中,如果对控制参数不能有效准确的检测,控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完整ppt课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完整ppt课件
.
1.1.2传感器的组成
1、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灵敏地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非电量,如位移、 应变)器件或元件。 2.转换元件 转换元件也称传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 (非电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量(电信号)的器件或元件。它通常不 直接感受被测量。 3.转换电路 作用是,将转换元件的输出量进行处理,如信号放大、运算调制等,使输 出量成为便于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有用电信号或电量,如电压、电 流或频率等。 4.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就是指辅助电源,即交、直流. 供电系统。
.
1、线性度 也称为非线性误差,是指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
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 之
比。反映了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的不吻合度或偏离程
度。
L
Lmax10% 0 YFS
.
2.迟滞。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 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即,对于同一大小的 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 传感器在全量程范围内最大的迟滞差值或最大的迟滞差值的一半与满量程输 出值之比称为迟滞误差,又称为回差或变差(最大滞环率)。
.
(3)粗大误差(gross error)又称为疏忽误差、过失误差或简 称粗差。 定义:明显超出统计规律预期值的误差。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某些偶尔突发性的异常因素或疏忽所致。 由于此误差很大,明显歪曲测量结果,所以应按照一定的准 则进行判别,将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数据即坏值或异常值剔 除。所以,在做误差分析时,要估计的误差通常只有系统误 差和随机误差。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阻抗式结构传感器
弹性压力计 当被测压力作用于弹性元件时,弹性元件便产生相应的 弹性变形(即机械位移)。根据变形量的大小,可以测得被测 压力的数值。 弹性压力计的组成环节如图 3-3 所示。弹性元件是核心 部分,其作用是感受压力并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元件采用何 种形式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和设计;在弹性元件与指示机构 之间是变换放大机构,其作用是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进行变换 和放大;指示机构 (如指针与刻度标尺 )用于给出压力示值; 调整机构用于调整零点和量程。
d dR R (1 2 )
x
x
通常把单位应变能引起的电阻值变化称为电阻丝的灵敏系数。
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量,其表达式为
d dR R Ks 1 2
x
x
灵敏系数K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应变片受力后材料几何尺寸 的变化, 即1+2μ;另一个是应变片受力后材料的电阻率发生的 变化, 即(dρ/ρ)/εx。对金属材料来说,电阻丝灵敏度系数表 达式中1+2μ的值要比(dρ/ρ)/εx大得多,而半导体材料的(dρ/ρ)/εx 项的值比1+2μ大得多。大量实验证明,在电阻丝拉伸极限内, 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应变成正比,即K为常数。


(2) 弹簧管压力计 弹簧管式压力计是工业 生产上应用很广泛的一种 直读式测压仪表,以单圈 弹簧管结构应用最多。其 一般结构如图3-4所示。 被测压力由接口引入,使 弹簧管自由端产生位移, 通过拉杆使扇形齿轮逆时 针偏转,并带动啮合的中 心齿轮转动,与中心齿轮 同轴的指针将同时顺时针 偏转,并在面板的刻度标 尺上指示出被测压力值。 通过调整螺钉可以改变拉 杆与扇形齿轮的接合点位 置,从而改变放大比,调 整仪表的量程。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概述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概述

传感器敏感元件的性能、尺寸不仅与材料有 关,而且还与加工工艺及技术有关。
将多种功能的敏感元件或同一功能的多个敏感 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就可以检测多种被测量。
1.3 本课程的特点及任务要求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涉及到工程数学、电工电子学、控 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多门学科和技术。在学习中要 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在获得测试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灵活 合理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典型的测试系统组成通常如图所示。
被测 传感器 对象
中间处理环节
显示或记录
测试系统组成框图
数据分析与处理
传感器作为测试系统的首要环节,是获取信息的工具,就像人类为了 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一样。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需要通过滤波、放大、调制解调等中 间处理环节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适于观察记录的信 号。
1.2.3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包括单晶硅、多 晶硅、非晶硅、硅蓝宝石等半导 体硅材料。
新材料、新

功能的开发




新工艺、新

技术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化
传感器的研制
压电材料
压电材料包括石英晶体、压 电陶瓷、压电半导体等。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课程总学时:课程总计64学时,其中一理论课时54,机动+实践课时10。

标准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与制造专科专业。

2.课程定位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了解和熟悉常用工业传感器及检测方法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合理的传感器实施可靠的检测方案,培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本课程适用于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等专业3年制高职学生,课程应在学完电工和电子学等课程后开设,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工业常用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初步具备运用传感器设计简单检测系统的能力,并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二)分项目标

通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习常用检测量以及相应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等知识;

②掌握常用检测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

3.技能目标

①具备搜集和查阅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的能力;

②具备进行简单检测系统设计和确定相应传感器性能指标的技能;

③初步具备简单检测系统的搭建和基本调试手段;

4.方法目标

①通过常用物理量检测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动化运用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②通过Flash等丰富多彩的课堂呈现手段加深学生对检测方法认识。

5.素质目标

①通过本课程,使学生认识到传感器对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产业应用所发挥的作用,增加通过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野。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

① 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

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

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

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

(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心得实验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心得实验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心得实验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心得实验1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

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心得实验2

学了一学期的传感器,在最后期末的时候我们也参加了传感器这一学科的实训,收获还是颇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

实验后,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

我们受益匪浅.做实验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

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这样,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胡向东 刘京诚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胡向东 刘京诚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1章传感器特性习题答案:

5.答:

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传感器的静特性由静特性曲线反映出来,静特性曲线由实际测绘中获得。人们根据传感器的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9.解:

10.解:

11.解:

带入数据

拟合直线灵敏度0.68,线性度±7%。

,,

,,

,,

13.解:

此题与炉温实验的测试曲线类似:

14.解:

15.解:

所求幅值误差为1.109,相位滞后33042,

所求幅值误差为1.109,相位滞后33042,

16.答:

dy/dx=1-0.00014x。微分值在x<7143Pa时为正,x>7143Pa时为负,故不能使用。

17.答:

⑴20。C时,0~100ppm对应得电阻变化为250~350kΩ。V0在48.78~67.63mV之间变化。

⑵如果R2=10MΩ,R3=250kΩ,20。C时,V0在0~18.85mV之间变化。30。C时V0在46.46mV(0ppm)~

64.43mV(100ppm)之间变化。

⑶20。C时,V0为0~18.85mV,30。C时V0为0~17.79mV,如果零点不随温度变化,灵敏度约降低4.9%。但相对(2)得情况来说有很大的改善。

18.答:

感应电压=2πfCRSVN,以f=50/60Hz,RS=1kΩ,VN=100代入,并保证单位一致,得:

感应电压=2π*60*500*10-12*1000*100[V]=1.8*10-2V 第3章应变式传感器概述习题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完整版本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完整版本
.
1.1.2传感器的组成
1、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灵敏地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非电量,如位移、 应变)器件或元件。 2.转换元件 转换元件也称传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 (非电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量(电信号)的器件或元件。它通常不 直接感受被测量。 3.转换电路 作用是,将转换元件的输出量进行处理,如信号放大、运算调制等,使输 出量成为便于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有用电信号或电量,如电压、电 流或频率等。 4.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就是指辅助电源,即交、直流. 供电系统。
R 2 Y ~ F 3 S 1% 0 或 0 R Y R F mS a 1 x% 00
.
4.灵敏度与灵敏度误差。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定义是传感器 在稳定时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相应输入量增量Δx之比。用 S或K表示灵敏度。
S 输 输入 出量 量增 增 量 量yx
xmin 100% YFS
.
6.稳定性。稳定性有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之分。对于传感器常用长期 稳定性描述其稳定性。所谓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在室温条件下,经过相当长 的时间间隔,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的输出之间的差异。因此,通常又 用其不稳定度来表征传感器输出的稳定程度。
7.漂移。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 间变化,此现象称为漂移。产生漂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自身结 构参数;二是周围环境(如温度、湿度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感器的特性一般指输入、输出特性,有动、静之分。静态特性指标的

有____ 、____ 、—、—、等。P18— P20

2.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测量结果的显示方式,可以分为—和_。P7

3.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是否在工位上测量可以

分为_和________ 。P7

4.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测量的具体手段,可以

分为_、_和________ 。P7

5. 某0.1级电流表满度值X m = 100mA,测量60mA的绝对误差为—。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如下性质 ______ 、—、____ 。P13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中,当___________ 时,光电流在很大范围内与照度呈__________ 。

P230

8、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变化的互感式传感器是根据

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其次级绕组都用______ 形式连接,所以又叫差动变压器式传感

器。P67

9、霍尔传感器的霍尔电势U H为_若改变—或 _就能得到变化的霍尔电势。

P183

10、电容式传感器中,变极距式一般用来测量—的位移。

11、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不适宜测量________ 的被测量,特别是不能测量_________ 。

12、差动电感式传感器与单线圈电感式传感器相比,线性 _____ 灵感度提高倍、测量精度高。

13、热电偶冷端温度有如下补偿方法:、、、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P210

14. 空气介质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中,提高其灵敏度和减少非线性误差是矛盾

的,为此实际中大都采用_______式电容传感器。

15. 从原理来分,电容式传感器结构类型有:_____ 、_______ 、_______ 。

16. 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变化与极板间距之间的关系是成___________ 关系,为了减小这种关系带来的测量误差,常采用___________ 结构来解决。

17. 电涡流式传感器分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透射式是采用_________ (选“高频”

或“低频”)的激励方式

18. 电涡流式传感器与激励源频率的关系是:频率越_,电涡流的渗透深度

越____ ,趋肤效应越____ 。P86

19. 变气隙自感传感器为了消除非线性误差,可采用__________ 结构。

20. 在测量次数足够多的情况下,如某个数据的剩余误差的绝对值明显大于真值,可认为该测量值为_______ ,该坏值应予______ 。P11

21. 各类传感器的测量放大器的作用是______ 微弱电信号。此外,还要求能

对_______ 信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22. 电感式传感器结构类型有:_________ 和 _________ 、_________ 。

23. 通常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常数比石英的压电常数 ___________ (选“大”或“小”)O

24.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电介质材料的 ___________ O它是典

型的_______ 传感器。P131

25. 热电偶的热电势由_______ 和____ 两部分电势组成,实际应用其冷端温

度应保持在零度,否则要进行_____________ O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 随机误差小表示测量结果的______ O(A )

A. 准确度高

B. 精密度高

C.精度高

D.绝对误差小

2. 准确度高表明测量结果的________ O(C )

A. 系统误差小

B.系统误差大

C.随

机误差小 D.随机误差大

3. 差动电感传感器中的相敏电路的作用是(D )

A、放大信号 B 、检测出衔铁移动距离

C提高灵敏度 D 、检测出衔铁移动方向

4. (C )指传感器在稳定状态下输出变化值与输入变化值的比。

A. 分辨力

B.分辨率

C.灵敏度

D.线性度

5. (A )指传感器能检出被测信号的最小变化量。

A. 分辨力

B.分辨率

C.灵敏度

D.线性度

6. 热敏电阻是将被测量转换为(D )

A. 电压变化

B. 电流变化

C.电荷变化

D.电

阻变化

7. 应变测量中,希望灵敏度高、线性好、有温度自补偿功能,应选择_C—测

量转换电路

A.单臂电桥

B. 半桥

C. 差动全桥

8. 湿敏电阻用交流电作为激励电源是为了_B_。

A.提高灵敏度

B.防止产生极化、电解作用

C. 减小交流电桥平衡难度

9. 当天气变化时,有时会发现在地下设施(例如地下室)中工作的仪器内部印

制板漏电增大,机箱上有小水珠出现及电路板有结露等,影响了仪器的正常工作。该水珠的来源是__C _____ 。

A. 从天花板上滴下来的

B. 由于空气的绝对湿度达到饱和点而凝结成水滴

C. 空气的绝对湿度基本不变,但气温下降,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接近饱和,当接触到温度比大气更低的仪器外壳时,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水滴

10. 在使用测谎器时,被测试人由于说谎、紧张而手心出汗,可用 D 传感器

来检测。

A.应变片

B. 热敏电阻

C. 气敏电阻

D.湿敏电阻

11. 希望线性范围为土1mm应选择绕组骨架长度为—B」右的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或差动变压器。

A. 2mm

B. 20mm

C. 400mm

D. 1mm

12. 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激磁线圈的电源是—C___

A.直流

B. 工频交流

C. 高频交流

D.以上都不对

13. 自感传感器或差动变压器采用相敏检波电路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__C____。

A. 提高灵敏度

B. 将输出的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