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八上科学 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期中模拟卷 (一)( 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期中模拟卷 (一)(  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模拟卷(一)考试范围:八上第一章、第二章1-3节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A.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B.夏天,可以用伞挡住阳光C.可以看到日食、月食现象D.用吸管喝饮料2.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

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简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以下内容摘自小翔同学的科学学习记录本,其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乙图利用吸盘、钩码等器材进行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C.把丙图中自制的简易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玻璃管内的水柱会下降D.在丁图容器的a点对水进行加热,水流动的方向是逆时针4.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的示数是8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B.小球的质量是0.8kgC.小球的体积是2.5×10-4m3D.小球的密度是3.2×103g/cm35.下列推测、推断或解释、归纳正确的是 ( )A.食盐溶液、蔗糖溶液是无色的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B.在室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此时该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了C.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吸热D.向两张纸片之间吹气,纸片向中间靠拢两纸片之间空气流速增大,导致气压比纸片外侧的大气压要小6.某人乘飞机从北京到广州过年,上机前穿的严严实实,下机后脱下的衣服塞满了皮箱,导致两地气候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是()A.海陆分布B.地形因素C.纬度位置D.季风7.实验室要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g,水的体积为45mlB.在托盘天平左盘加5g砝码,然后在右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再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C.用50ml量筒量取45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D.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9.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A. F I>F2B. F1=F2C. F1<F2D.无法确定10.关于浮力、浮沉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轮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减小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D.医学上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血液恰好悬浮,则说明两者密度相同11.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12.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A.下沉,变小B.下沉,变大C.上浮,变小D.悬浮,不变1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14.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飘动起来,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A.向A方向飘动B.向B方向飘动C.向C方向飘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5.如图所示,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和答案 2套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和答案 2套

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B.农业生产中应提倡喷灌或滴灌C.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2.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浑浊的江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3.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冬季我国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漠河C.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点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4.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是鲜花盛开。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5.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6.2018年10月17日(农历9月初9)是重阳节,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的密度逐渐增大B.大气压强逐渐减小C.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大气的温度逐渐降低7.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8.如图,4个位置中天气最晴朗的是()A.①B.②C.③D.④9.近些年来,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

起初,许多专家都认为北方沙漠中的沙是北京沙尘的主要来源。

最近,经科学家实地测量了沙漠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沙尘暴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以及北京本地沙粒的大小与形状后,认定北京的沙尘主要来源于本地干涸的河床以及地表裸露的沙土。

浙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科学学业检测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科学学业检测及答案

浙教版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检测八年级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案做在答题卷上,答题过程中不能使用计算器。

3.g=10 N/kg ;标准大气压取 1 × 105Pa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瓯江是丽水的母亲河,瓯江治理已被列入浙江省“五水共治”的重点项目。

“五水共治”中的防洪水、排涝水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A.降水B.地表径流C.蒸发D.水汽输送2.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A.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3.下列生活场景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真空压缩袋收纳衣物B.用吸管喝饮料C.注射新冠疫苗D. 吸尘器吸灰尘4.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口罩成了不可或缺的利器。

医用防护口罩通常有三层,其层状结构及对外在物质的防护作用如图所示。

医用防护口罩起防护作用的主要原理是(▲)A.杀菌B.消毒C.过滤D.干燥5.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没有发生变化C.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D.电解水是化学变化6.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轨道距地约200千米),发射成功。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州十四号飞船运行在大气层的暖层B.在发射过程中,神州十四号飞船依次经过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暖层、外层C.飞船所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为降低、升高、降低、升高D.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已知甲带负电,那么丙物体(▲)A.一定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C.可能带负电D.可能带正电8.把质量为0.6kg的小球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0.5kg的水,则该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6牛B.5牛C.11牛D.1牛9.如图为甲地中午的气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风向应是东北风B.甲地的风向应是东南风C.放风筝时最好朝着西南方向跑D.放风筝时最好朝着西北方向跑10.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气候特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160 分 120 分钟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1.小明说:“今天夜里到明天,金华市内有中到大雨。

”小亮说:“金华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这两句话分别描述金华的( )A.气候、天气B.天气、气候C.天气、天气D.气候、气候2.[2022·金华婺城区期末]下列物质依次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一组是( ) A.石灰水、泥浆水、汽水B.汽水、碘酒、肥皂水C.矿泉水、泥浆水、肥皂水D.酒精、牛奶、硫酸钡(钡餐) 3.下列四个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A.纸片托住了一杯水B.塑料吸盘被紧压在平滑的墙上C.用塑料吸管吸饮料D.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时血液会自动流入试管4.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向前驶过,路边的树叶会随之飘动。

如图所示,汽车快速向前行驶,车后方路两边的树叶会( )A.左右侧均向A方向飘动B.左侧向A方向,右侧向C方向C.左右侧均向C方向飘动D.左侧向C方向,右侧向A方向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是靠改变浮力来实现浮沉的B.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C.波音747飞机设计中利用了气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D.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某温度下,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C.某温度下,从一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取出一半,则这半瓶溶液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有一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7.瑞安,一个位于浙江东南、山海之间的滨海城市。

西部山清水秀、中部水田阡陌、东部临江面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如图能正确反映瑞安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2022·舟山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小舟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薄气球中加满温水,扎紧后剪去多余部分,分别浸没于盛有冷水与热水的玻璃杯中(如图)。

浙教版八上科学《期中测试卷》(1.1-2.7)

浙教版八上科学《期中测试卷》(1.1-2.7)

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八)《期中测试卷》1.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共四大题,33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泥土C.蔗糖D.汽油2.在粗盐制作精盐过程中,下列仪器用到的次数最多的是()A.漏斗B.烧杯C.玻璃棒D.酒精灯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生石灰B.氢氧化钠C.蔗糖D.硝酸铵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A.海洋B.陆地C.云区D.平原5.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6.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A.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B.夏天,可以用伞挡住阳光C.可以看到日食、月食现象D.用吸管喝饮料7.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描述,错误的是()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B.云雨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C.其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对流层厚度随纬度而变化8.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B.人工增雨会改变⑤的时空分布C.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D.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9.目前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

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血液是()A.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B.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C.由血压压入试管D.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10.小明测得某食盐溶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9%,如果以氯化钠计算,则该盐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0.71% B.1.42% C.2.18% D.3.61% 1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总水体的主要部分D.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现象比较严重12.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重力大,受到的浮力大。

浙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检测及答案

浙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检测及答案

浙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等。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加热液体C.过滤D.倾倒液体2.2018年11月5日,我国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

“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A.水汽输送 B.蒸发C.降水D.径流3.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

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砂糖固体有剩余4.根据水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B.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5.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C.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6.小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祝福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

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A.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B.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7.如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B.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能力相同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8.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物质溶解度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 ,共40分)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A B C D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A.海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大气水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A、过滤法B、沉淀法C、蒸馏法D、煮到沸腾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

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4℃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Ⅱ级D.明天阴转多云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

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

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 )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用玻璃棒的目的与下列叙述无关的是( )A.加速溶解B.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C.加快蒸发D.防止液体溅出12.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科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B.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行走自如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13.中国航母“辽宁舰”10月30日上午完成为期18天的海试,这次海试期间网民们猜测“辽宁舰”很可能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舰载机起降测试。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题卷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共4大题,35小题。

g取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个现象描述的是丽水市的天气( ▲ )A.春季多梅雨B.冬季无严寒C.今天阴到多云D.夏季多台风2.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

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他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飞机很可能飞行在(▲)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3.2017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压强逐渐增大B.大气密度越来越大C.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增多4.下图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强的事例是(▲)5.根据实验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在学习浮力时,老师在课堂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B.浮力的大小等于它的重力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前,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7.下列各组物质能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是水,把水滴入瓶中,U 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若a 处液面上升,则符合此现象的物质的是(▲)A.氢氧化钠B.蔗C.硝酸铵D.食盐8. 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D.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9.端午节那天,小柯发现煮熟后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B.农业生产中应提倡喷灌或滴灌C.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2.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浑浊的江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3.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冬季我国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漠河C.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点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4.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是鲜花盛开。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5.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6.2018年10月17日(农历9月初9)是重阳节,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的密度逐渐增大B.大气压强逐渐减小C.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大气的温度逐渐降低7.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8.如图,4个位置中天气最晴朗的是()A.①B.②C.③D.④9.近些年来,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

起初,许多专家都认为北方沙漠中的沙是北京沙尘的主要来源。

最近,经科学家实地测量了沙漠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沙尘暴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以及北京本地沙粒的大小与形状后,认定北京的沙尘主要来源于本地干涸的河床以及地表裸露的沙土。

上述案例表明()A.科学家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B.环境污染会加剧土地的沙漠化C.没有实验证实以前,猜想是不必要的D.要解决北京的沙尘暴问题,应着眼于北京本地的植被建设10.现有一杯水和一杯酒精,用以下四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不能用来区别两者的实验组合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水循环示意图”中,环节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某县水库建成后,通过渠道输水对农田进行灌溉,这是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

12.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喷雾器工作示意图。

当推动活塞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管口处的压强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瓶中的液体就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被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

13.现有一木块漂浮于40 ℃的KNO3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示的变化。

(1)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2)在温度改变的过程中,图中A、B两点对应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 A__________(填“>”“<”或“=”)F B。

14.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甲是某地一年内某气象灾害在不同地区出现的频数,这种气象灾害可能是__________。

(2)图乙是某地区的天气图,D属于__________(填天气系统)。

15.实验室制氧气后,试管内留下氯化钾(可溶于水)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的混合物,为了回收二氧化锰,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请按操作顺序写出下列需要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

①蒸发结晶;②洗涤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干燥试剂16.根据溶解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表是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①60 ℃时,3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②现有20 ℃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水中的溶氧量大小对水生生物至关重要。

夏季为鱼池水补氧,常用水泵将池水喷到空气中落下,其原理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增大氧气溶解度B .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 .升高水温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24分)17.在学习浮力时同学有疑问: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10 N 的水能产生多大的浮力?(1)小柯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

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

然后他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

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______N 。

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柯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

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 、B 中各加入10 N的水,再将B 盆放入A 盆,B 盆漂浮。

这时B 盆所受浮力:F 浮=G B 盆+10 N>10 N 。

继续往B 盆内加20 N 的水,B 盆仍漂浮。

此实验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物质在溶解时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硫酸铜为例进行如下探究:【提出假设】假设一:温度因素。

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假设二:搅拌因素。

搅拌能加快硫酸铜晶体的溶解速率;假设三:颗粒大小因素。

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反思评价】(1)在上述因素中,能改变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

(2)用分子观点解释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19.小丽在探究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时,得到了如下有关数据。

(1)表一是探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由数据可以得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温度不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二是探究体积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由数据可以得出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20题6分,21题10分,22题6分,共22分)20.很多人喜欢吃腌制的梭子蟹,某人想用2 400克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水来腌制。

(1)食盐水是一种溶液,其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

(2)若每包食盐的质量为500克,根据他的想法,至少需要购买几包食盐?21.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001A在大连船厂举行下水仪式,据外界猜测,001A的排水量可达6万吨,“标准排水量”是指人员武装齐备,但不包含燃油、滑=1×103 kg/m3,g取10 N/kg)。

油、备用锅炉水在内的排水量(ρ海水(1)若该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6万吨,则此状态下航空母舰所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2)若装载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共1.8万吨到达满载,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3)已知印度洋的海水密度小于太平洋的海水密度,当这艘航空母舰满载时从太平洋到印度洋时(不考虑燃油、食物、淡水等物质的消耗,舰体浸水部分当成长方体)。

①舰身会__________(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不变”)。

②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如图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把两个半径约20 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总共用了16匹马(8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大气压的值约为105 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2)某校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B 2.C 3.C4.A点拨: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地形地势等。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

哈尔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接受太阳光热少;广州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接受太阳光热多。

5.D点拨: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根据F浮=ρ液gV排液可知人受到的浮力变小,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始终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浮力不变,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漂浮在水面上,F浮=G,自身重力越来越大,受到水的浮力越来越大,符合题意,故D正确。

6.A点拨: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密度越来越小,大气压强逐渐减小、水的沸点逐渐降低、大气的温度逐渐降低。

7.B点拨: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③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因为②中的溶质比③中溶质少;但是溶剂的质量相同,故选B。

8.C9.D10.B二、1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12.减小;大气压13.(1)升温(2)=点拨:(1)观察图像可知,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说明液体的密度变大,溶解的溶质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采取升温的方法,升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解的溶质增加,溶液的密度增大,可使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

(2)随温度的改变,硝酸钾的浓度改变,但木块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因此,浮力始终等于重力。

14.(1)寒潮或沙尘暴(2)低压区15.③④②⑤16.(1)①②加入硝酸钾(或降低温度、恒温蒸发水分等)(2)B三、17.(1)向烧杯中再加入水(或从烧杯中倒出适量的水);2.5(2)较少的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点拨:(1)欲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应该让水的多少发生改变,看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随之也改变,如果也改变,则证明有关,如果不改变,则证明无关;题中先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发现木块处于漂浮状态,这时应该再往杯内加一些水或去掉一些水,通过改变水的多少,看浮力的大小是否改变;发现木块仍漂浮,即浮力仍等于木块的重力,故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说明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