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种阅读方法
阅读技巧和方法
![阅读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c3a5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f.png)
阅读技巧和方法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对于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阅读。
首先,了解阅读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在阅读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还是为了娱乐放松,或者是为了学习知识。
不同的阅读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方法,因此在开始阅读之前,要先明确自己的目的。
其次,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
快速阅读并不是简单地快速翻阅书页,而是通过一系列技巧和方法,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阅读速度。
比如,可以通过跳读、略读、扫读等方式,快速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然后再进行深入阅读。
另外,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坚持一定的阅读时间,不仅可以增加阅读量,还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逐步提高阅读时间和难度,以此来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
此外,注重阅读理解也是阅读技巧和方法中的重要一环。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提问、总结、归纳等方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不断积累阅读经验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对于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阅读目的、掌握快速阅读技巧、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阅读理解和不断积累阅读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不断进步,享受阅读的乐趣,收获知识的快乐。
读书的方法50字左右
![读书的方法5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b9177e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1.png)
读书的方法50字左右读书的方法50字左右1、多读几遍,看完后总结内容,在*最后写一段感受、启发和心得,读后感。
2、先读一遍,再回忆一遍;逐页逐页读,把好句读出声来加深印象;大声吟诵,以便透彻理解。
3、先浏览,遇精彩部分再细读选择好书进行精读,一些看不看随便的书可以泛读先大略看一下再认真读,仔细、反复、认真去读。
4、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做批注,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落。
5、有疑问,可以问老师、向同学询问,或者查资料。
6、先读简介,大致看适不适合,合适了再去仔细阅读;找一段或一篇中心句细细来读。
有关好好读书的方法和好处1、知识更新非常快,大学一毕业就已经有40%的知识过时,一年不读书80%过时,三年不读书99%过时。
这就要求我们不间断阅读,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都要阅读,只有长期的阅读才能不被淘汰;也只有长期阅读,才能保持“知识力”和对职场的新鲜感。
2、读书要有选择性,要读历经沧桑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
书太多了可好书并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够选择好书的能力,很多时髦的书籍炒作的成本很大而真正的可阅读价值太小。
经验告诉笔者经典的书籍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咀嚼都让你有很长时间的思考,而且你读了几遍都不生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可以这么说一本好书抵上一百本烂书。
3、路上、公交车上、地铁里、吃饭时、睡觉前甚至在厕所里都可以阅读。
阅读也不仅仅限于读书,看报纸、看杂志都可以,只不过那些不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最好的阅读方式还是读书,书的知识比较系统而且有深度。
4、互联网上的知识很多,可以称为知识的海洋,成本也非常低。
可网上的知识垃圾也很多,很多朋友上网的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阅读上而是找知识上。
网络阅读的干扰度太大使得大家的.心不能静下来,影响阅读的效果。
5、专业书籍是必须阅读的,可以提升专业性,可光光阅读专业书籍是不够的。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T字型人才。
竖杠代表专业性,那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专业性越强不可替代性就越强,价值就越大;横杠代表你知识的广度,如果两个人才专业性差不多,这时候就看谁具有更广的知识,因此多领域多个专业的阅读也能够增强职场竞争力。
18种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18种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7b75e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9.png)
18种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全方位的培养,在教育和家庭等多个领域都需要注重,并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阶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以下是18种常见有效的方法:1. 阅读量的积累:多读书、多看报,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
推荐家长为孩子挑选适合年龄段的优秀图书,让孩子在休闲时间多读书,慢慢地增加阅读量。
2. 持续的阅读习惯:与积累阅读量类似,一个人阅读能力的提高少不了阅读习惯的养成。
父母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时间和场所,不要让手机、电视等干扰孩子的阅读。
3. 认真理解文本:小学生阅读时,父母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鼓励孩子去思考和理解文本的内容。
对于孩子遇到的难点和疑惑,可以给予耐心解答和陪伴。
4. 培养好奇心: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很多东西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带着好奇心去读书,会让孩子对阅读更有兴趣。
5. 增强词汇量:阅读过程中认识更多新单词,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但是建议父母不要过分强调纠错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6. 注重理解排比句、并列句等语法结构:小学生需要掌握文本中各种语法结构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例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等。
7. 多读多练:学习阅读需要不断地练习。
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鼓励孩子在空闲时间读书、看报等。
8. 注重速度与准确性的平衡:阅读时既要注重速度,又不能忽视准确性。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训练阅读速度和准确性的方法,例如逐渐加大阅读材料的难度,以及注重理解文本的能力。
9. 阅读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和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交流分享自己所读的内容,这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10. 鼓励创新思维:小学生在阅读时,除了理解文本的含义,还应该有更多的发散式思维,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探索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与思维能力。
11. 精心挑选适合的阅读材料:家长、老师可以为孩子精心挑选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例如儿童文学、百科知识、科普读物等。
19种美读方法
![19种美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7b45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a.png)
19种美读方法摘要:1.导语:介绍美读的意义和目的2.方法1-5:概述五种美读基本方法3.方法6-10:详述五种提高美读技巧的方法4.方法11-15:分析五种深入美读的方式5.方法16-18:探讨三种实用美读策略6.方法19:总结美读的注意事项7.结语:强调美读对个人成长的价值正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灵的滋养。
美读,作为一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美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内心世界,提升审美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那么,如何进行美读呢?本文将从19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美读的方法。
一、导语美读,是指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字之美,品味生活哲理,从而提升个人素养的过程。
美读的目的在于丰富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19种美读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方法1-5:概述五种美读基本方法1.精读:逐字逐句地阅读,深入理解文字内涵,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2.略读: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捕捉作品的核心价值。
3.重复阅读:多次阅读同一篇作品,加深对文字和情感的理解,培养审美情趣。
4.朗读:大声朗读,让文字变得更有生命力,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5.心得笔记:阅读过程中记录感悟,总结心得,与他人分享交流。
三、方法6-10:详述五种提高美读技巧的方法6.对比阅读:阅读多篇同类作品,分析优劣,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7.主题阅读: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深入阅读,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8.创造性阅读:发挥想象力,将自己融入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9.图像阅读:结合图片、图表等辅助资料,丰富阅读体验。
10.适时休息:阅读过程中适时休息,让大脑得到恢复,提高阅读效果。
四、方法11-15:分析五种深入美读的方式11.深度思考:阅读后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挖掘内涵,提升自我认知。
12.讨论交流:与他人探讨阅读心得,取长补短,拓宽视野。
13.写作练习:结合阅读感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50种读书方法
![50种读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d3a144f121dd36a22d82f7.png)
1.诸葛亮:观大略法三国时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徐、石、孟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就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
2.陶渊明:不求甚解法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云:“好读书,不求甚解。
”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
3。
杨大眼:耳读法北魏杨大眼,虽识不了多少字,但靠坐在那里听别人读书,居然收获不小。
现今听新闻联播、小说播讲、知识讲座等等,就等于是用耳朵读书哩!4。
韩愈:提要钩玄法唐代韩愈曾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提其要",能使自己一目了然。
“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
5。
苏东坡:八面受敌法北宋苏东坡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6。
陆游:有的放矢法宋代陆游读书。
首先,他注意从整体考虑,有计划地读一大批书.其次,他注意结合研究专题读书。
再次,他注意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
一边习武,一边苦读兵书,准备来日疆场决战时派上用场。
7。
朱熹:循序渐进法南宋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循序渐进法”。
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
8。
陈善:出入法南宋人陈善“出入法”的意思是:读书要知入知出。
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9。
陆九渊:涵泳法“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读书不要性急地死抠住一处不放,要平缓地细心涵泳,读不懂的地方,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读完之后或日后重读时,慢慢地就会领悟了。
10。
董遇:三余法汉代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
中学生阅读方法
![中学生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5824c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5.png)
中学生阅读方法一。
中学生小伙伴们!阅读可是一件超有趣又超有用的事儿呢。
咱先来说说泛读吧。
泛读就像是在知识的大花园里闲逛,你可以快速地浏览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
比如说看小说的时候,你不用每个字都抠得那么仔细。
就像你去逛街,不用在每家店都停留很久一样。
你可以先看个大概,了解故事的主线,人物关系。
这样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内容,拓宽知识面。
二。
那精读就不一样啦,精读像是在挖宝藏。
当你遇到特别好的文章,或者是课本里的经典篇目,就得精读。
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琢磨。
就好比你在吃一块超级美味的蛋糕,得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才能品出所有的味道。
对于那些优美的描写、深刻的哲理句,你要反复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三。
还有一种阅读方法叫做批注式阅读。
这就像是你和作者在聊天呢。
你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读到好笑的地方,你就写个“哈哈,太逗了”;读到不懂的地方,就打个问号。
要是有特别有感触的句子,就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这样下次再看这本书的时候,就能看到自己当时的小想法,感觉就像和过去的自己对话一样。
四。
做读书笔记也是个很棒的阅读方法。
这不是那种干巴巴地抄书哦。
你可以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然后再写几句自己的理解或者模仿着写个小句子。
比如说你摘抄了一句描写春天的句子,你就可以自己再写一句描写秋天的,这样既能加深对好词好句的理解,还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而且笔记可以做得很有创意,画上一些小插图啥的,让它看起来美美的。
五。
小伙伴们,阅读的时候可别忘了联想。
当你读到一个场景,就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读描写大海的文章,你就想想自己去海边玩的时候,那海浪、那沙滩、那阳光。
这样能让你更好地融入到文章里去,仿佛自己也成了故事的一部分呢。
总之呢,阅读方法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能在阅读的世界里畅游啦。
读书有什么方法
![读书有什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bce0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c.png)
读书有什么方法
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而如何高效地阅读,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读书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阅读。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环境非常重要。
有的人喜欢在安静的图书馆里阅读,有的人则喜欢在咖啡馆或公园里阅读。
无论选择哪种环境,都应该保持安静、舒适,让自己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阅读中去。
其次,制定一个阅读计划也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天或每周确定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坚持下去。
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有条不紊地进行阅读,还可以提高阅读效率,避免拖延症的发生。
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阅读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在书本上做标记,或者在笔记本上记录重要的内容、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这样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方便日后复习和查阅。
此外,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阅读书籍,还可以阅读报纸、杂志、网站上的文章,甚至可以通过听书、看视频等方式进行阅读。
这样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最后,要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和态度。
只有保持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进步。
总之,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环境、制定阅读计划、做好阅读笔记、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以及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是进行高效阅读的重要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更好地进行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升自我修养。
英语快速阅读方法8篇
![英语快速阅读方法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bae62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c.png)
英语快速阅读⽅法8篇英语快速阅读⽅法1 在英语考试中,很多考⽣会因为阅读速度跟不上影响做题,以⾄于最后影响到成绩,因为阅读部分占据分数中蛮⾼的⽐例。
为帮助⼤家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将为⼤家详解英语备考练习快速阅读的⽅法是什么,希望这些对⼤家有所帮助。
在阅读英语材料时或是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多⼈感到⾃⼰的阅读速度实在是跟不上需要,有些朋友就认为是⾃⼰的英语基础不⾏,然后就拼命的背单词,其实如果能够⽤正确的⽅法进⾏快速阅读训练的话,即使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可以在阅读速度⽅⾯取得显著的提⾼,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根本就不是英语基础的问题。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练习快速阅读的四种⽅法。
1、快速泛读(fast extensive reading)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
这⾥讲的泛读是指⼴泛阅读⼤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
要确定⼀个明确的读书定额,定额要结合⾃⼰的实际,切实可⾏,可多可少。
例如每天读20页,⼀个学期以18周计算,就可以读21本中等厚度的书(每本书约120页)。
2、计时阅读 (timed reading) 课余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
计时阅读每次进⾏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
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度集中,时间⼀长,容易疲劳、精⼒分散,反⽽乏味。
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starting time),阅读完毕,记下“⽌读时间”(finishing time),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
随⼿记下,长期坚持,必定收到明显效果。
3、略读 (skimming) 略读⼜称跳读(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种专门的,⾮常实⽤的快速阅读技能。
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bird's eye view )地⾯上的明显标志⼀样,迅速获取⽂章⼤意或中⼼思想。
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章的⼤概,从⽽加快阅读速度。
经典阅读形式
![经典阅读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631949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d.png)
经典阅读形式
经典阅读形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典阅读形式:
纸质书阅读:这是最为传统和经典的阅读方式,通过纸质书籍进行阅读。
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沉浸在书中,远离电子设备的干扰,享受阅读的乐趣。
电子书阅读: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阅读方式。
电子书方便携带,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并且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搜索、注释等操作,提高阅读效率。
音频书阅读:音频书是一种将书籍内容转化为音频格式的阅读方式。
这种方式适合在忙碌的生活中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或者在眼睛疲劳时通过听觉进行阅读。
朗读阅读:朗读阅读是一种将书籍内容朗读出来的阅读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可以锻炼口语和听力能力。
团体阅读:团体阅读是一种多人一起进行阅读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促进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可以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和收获。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经典阅读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特点和优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阅
读方式。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重要的是保持对阅读的热爱和耐心,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有效的18种读书方法
![有效的18种读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b7db6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a.png)
有效的18种读书⽅法【导语】品书如进⾷,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养,或伤害⾝⼼。
然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读书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因书⽽变。
于是将前⼈经验筛选研磨,精⼼总结出18种读书⽅法,与诸位分享。
1.读书不⼆法专⼼致志,⼀段时间内,只读⼀本书,这本书不读完,决不读第⼆本书。
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百家,汗⽜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之所见,⽿之所闻,⽆⾮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外,更⽆别书也。
此⼀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著名学者梁实秋曾也有这样⼀句名⾔:桌上永远只放⼀本书!这种读书⽅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
2.波浪渐进法⼀次读⼀本书,但不强求⼀⽓呵成,过⼀段时间再读,原来读来⽆味的地⽅可能就读出感觉来了。
美国依阿华⼤学的罗宾森提出⼀种SQ3R读书法,强调循序渐进,英语 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个词的第⼀个字母,分别代表“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学习阶段。
⽑泽东读《昭明⽂选》,他上学时读,五⼗年代读,六⼗年代读,到了七⼗年代还读过好⼏次。
《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纲》,他各读了⼗遍。
⼀部《红楼梦》,少年读来,只看到“爱在缠绵中,情在悱恻⾥”。
⽼年读来,便能读出“满纸荒.唐⾔,⼀把⾟酸泪”。
⾃⼰时间不充裕,或读⼀些“难啃”的⼤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法。
也有些⼈⼀读书就犯困,精⼒不能集中,那就分段来读,⼀般⼈在半⼩时之内注意⼒最集中,那我们就可以利⽤这半⼩时,⼤约每次可以读⼀万多字左右。
3、⽐较品读法⼀次读⼏本书,⽤⽐较对照的⽅法读书。
“不怕不识书,就怕书⽐书”。
写《魏书》的史学家夏候谌⾃视甚⾼,听别⼈称赞陈寿写的《三国志》,不⼤服⽓,便找来细读再三,这才知道《三国志》确⽐⾃⼰的《魏书》好,当即烧掉⾃⼰的书稿。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31种方法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31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4ef8d9bed5b9f3f80f1c28.png)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31种方法☞【经典咏流传】《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31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的娃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的侧重点也不太一样。
今天给大家推荐31种阅读培养技巧。
如果您的孩子不爱读书,从今天开始用这100种方法尝试一遍吧,总有一种方式能帮助您转变孩子悄悄地爱上阅读!【第1种方法】读书给他们听、坚持读书给他们听、不断读书给他们听,每天读书给他们听。
【第2种方法】建立属于孩子的家庭阅读区/阅读小馆,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在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区域范围内读自己想读的任何一种图书。
【第3种方法】给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摘抄,包括阅读建议、有趣的阅读文本,甚至包括你认为的一些有意思的笑话和诗歌,隔三差五给孩子创造一些惊喜,他们的文具盒里、书包里、餐盒上、早上起床后的枕头上,只要你想任何地方你都能为孩子创造这种阅读带来的惊喜。
【第4种方法】和孩子讨论阅读这件事,包括如何建立阅读习惯、生字词表、一起阅读他们的课文,讨论、讨论、更多的讨论。
【第5种方法】给孩子准备有趣的小便签本,把便签本当成孩子的日记本,孩子能够方便随身携带、随时观察随时记录,随时写任何想写的东西。
【第6种方法】经常访问图书馆,去图书馆借书、买书、和朋友们一起看书。
【第7种方法】给孩子买任何他们有兴趣的图书方向,任何兴趣,只要孩子冒出任何兴趣,买买买,这是最便宜的投资。
【第8种方法】父母自己也要看书,有些父母自己很讨厌看书,却希望孩子喜欢阅读。
其实,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最好父母每天能抽出时间放下手机和电脑,陪孩子一起阅读。
可以是亲子阅读,也可以让孩子看绘本,父母看自己的书。
【第9种方法】将孩子上床时间提早,然后给孩子不必睡觉可以看书的特权。
如果给孩子选择"看半小时书还是马上关灯睡觉",孩子十有八九选择看书,这不见得孩子爱看书,而是他们都讨厌睡觉。
十八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方法
![十八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ec74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b.png)
十八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
以下列举了18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方法:1. 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通过翻译文本和分析语法规则来学习英语。
2. 直观法(Direct Method):通过使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和活动来学习。
3. 阅读法(Reading Method):通过阅读英语文本,了解词汇和语法结构。
4. 对话法(Dialogue Method):通过实际对话来练习口语表达。
5. 双语法(Bilingual Method):结合学生的母语和英语来教授英语。
6.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earning):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7. 情境教学法(Situation-based Learning):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
8. 社会交往教学法(Social Interaction Approach):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来学习英语。
9. 归纳法(Inductive Approach):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实例和案例来归纳语言规则。
11. 组织教学法(Structural Approach):通过组织不同的语言结构来教授英语。
12. 倾听法(Audio-Lingual Method):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13. 影视教学法(Audiovisual Method):通过观看电影和视频来学习英语。
14. 听力阅读法(Audiovisual-Oral Method):通过听力和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15. 自主学习法(Autonomous Learning):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16. 游戏教学法(Game-based Learning):通过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7. 形象记忆法(Mental Imagery Method):通过形象记忆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和语法。
18位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好方法
![18位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0a3d58f705cc1754270987.png)
读书好方法鲁迅认为,“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爱因斯坦读书时,往往有意识地忘掉一些东西;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听听18位古今中外名人为您倾心推荐的读书方法,别错过!1、朱熹“二十四字”法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他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
他在读书方法上,总结归纳“二十四字”阅读法,该法是由“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著紧用力、须教有疑”24个字组成的方法。
除此之外,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
”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2、苏轼“八面受敌”法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
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
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
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3、顾炎武“三读”读书法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
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
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
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
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理解语言的18种方法
![理解语言的18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5236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6.png)
理解语言的18种方法1. 通过阅读:阅读是研究语言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书籍、文章、报纸、杂志等各种文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语言用法,增加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2. 通过听力:通过听力训练,可以听懂和理解他人的说话。
可以通过听新闻、音乐、对话等不同场景的音频素材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3. 通过口语练:口语练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与他人交流、参加语言培训班、模拟对话等方式,可以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4. 通过写作:写作是锻炼理解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写作可以加深对语言规则和语法结构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5. 通过翻译:翻译是理解语言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可以深入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6. 通过语境:理解语言需要考虑语境的影响。
通过了解语言使用的具体场景和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用法。
7. 通过文化: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和俗,可以更好地理解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8. 通过比较: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语言的特点和用法。
9. 通过词根和词缀:研究语言的词根和词缀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词汇。
通过了解词根和词缀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词汇结构。
10. 通过语法规则:研究语言的语法规则是理解语言的基础。
通过掌握语法规则,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11. 通过词义辨析:研究不同词语的多个意义和用法有助于理解语言。
通过辨析不同词义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语言的含义。
12. 通过语调和语气:语言的语调和语气可以影响语言的含义。
通过研究语言的语调和语气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他人的话语。
13. 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语言的理解不仅仅依赖于文字和声音,还包括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解读。
通过观察和研究他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思。
14. 通过练和实践:理解语言需要不断的练和实践。
读书有什么方法
![读书有什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6797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7.png)
读书有什么方法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开拓思维的重要途径,而如何高效地进行阅读,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读书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阅读提升自我。
首先,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
在选择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还是为了娱乐放松,又或者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就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去获取所需的信息,避免浪费时间在无关的内容上。
其次,要注重阅读方法的多样性。
不同的书籍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采用放松的心态,慢慢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对于专业书籍,我们则需要更加认真地阅读,甚至可以进行重复阅读,以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其中的知识点。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灵活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另外,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阅读之后,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和归纳所获取的知识。
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整理思维导图或者进行讨论交流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认知。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要坚持阅读。
阅读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
无论是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还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都能够帮助我们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我修养。
最后,要注重阅读质量而非数量。
有些人追求阅读的数量,但忽略了阅读的质量。
我们应该注重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简单地追求阅读的数量。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深度阅读,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所在。
总之,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思考方式,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注重阅读质量,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我。
希望以上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思想启发。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语文的阅读方法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语文的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091f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6.png)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语文的阅读方法1.读每篇文章前先浏览标题和插图,了解大意。
Read the title and illustrations before reading each article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2.仔细阅读每个段落,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
Carefully read each paragraph to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article.3.结合上下文推断词汇的意思。
Infer the meaning of vocabulary by combining it with the context.4.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量。
Build vocabulary through reading.5.善于利用字典查询生词的意思。
Use dictionaries to look up the meanings of unfamiliar words.6.注意文句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ression and grammar structure of sentences.7.理解每个句子的主旨,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sentence and theauthor's writing intention.8.读完一篇文章后进行小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Summariz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article after finishing it.9.练习朗读,提高阅读流利度。
Practice reading aloud to improve reading fluency.10.练习朗读,提高阅读准确性。
Practice reading aloud to improve reading accuracy.11.多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培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思卓读书:有道有趣的18种读书方法品书如进食,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养,或伤害身心。
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读书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书而变。
于是将前人经验筛选研磨成上好精粉,加入自己多年来读书心得为酵素,精心烤制出18种读书方法,与诸位书友分享。
杨思卓读书1.读书不二法专心致志,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不读完,决不读第二本书。
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
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著名学者梁实秋曾也有这样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2.波浪渐进法一次读一本书,但不强求一气呵成,过一段时间再读,原来读来无味的地方可能就读出感觉来了。
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罗宾森提出一种SQ3R读书法,强调循序渐进,英语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代表“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学习阶段。
毛泽东读《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
《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
一部《红楼梦》,少年读来,只看到“爱在缠绵中,情的悱恻里”。
老年读来,便能读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自己时间不充裕,或读一些“难啃”的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方法。
也有些人一读书就就犯困,精力不能集中,那就分段来读,一般人在半小时之内注意力最集中,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半小时,大约每次可以读一万多字左右。
杨思卓读书3.比较品读法一次读几本书,比较对照的方法读书。
“不怕不识书,就怕书比书”。
写《魏书》的史学家夏候谌自视甚高,听别人称赞陈寿写的《三国志》,不大服气,便找来细读再三,这才知道《三国志》确比自己的《魏书》好,当即烧掉自己的书稿。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的:“任何东西,凡是我们拿来和别的东西比较时,显得高出许多的,便是伟大。
”比较品读可以是横向的,不知道《丑陋的中国人》怎么样?对比《丑陋的日本人》就会读出奥妙;也可以纵向比较,读不懂奥巴马,可以读一读罗斯福,就恍然大悟。
搞研究或做论文时,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大受裨益。
4.垂直阅读法看书一目十行,不是从左向右来读,而是从上往下看,像下楼梯一样。
文学家高尔基就是这样。
因为有些书含金量太少,只须浏览;有些书包罗万象,无法精读,比如《四库全书》,平均一天读3万字,也要用72年,才能读完。
几乎无人能够精读;有些书不知优劣,则应先速览而后决定是否需要精读。
更快的方法也称之为“跳读”,就是抓住文章梗概、主要事件或中心论点,剪除枝叶,补叙、背景、引文等内容,跳过去不读。
垂直阅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用于读一般小说或快速浏览资料都相当不错。
杨思卓读书5.字斟句酌法一字一句,细细品读。
好的作品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如同上好的牛肉干,极少水份,句句精髓,大段速读,难免会消化不良。
所以必须边读加以思考。
孔子就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也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 散文大家秦牧,读书先是“鲸吞”大体看一遍,然后是“牛嚼”,像牛吃草“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
我的体会是:用眼睛来读书者只有眼见,用心去读书才有心得。
字斟句酌法的方法适合特别读经典。
比如读《论语》、《道德经》、《沉思录》等等,嚼得愈久,愈有滋味。
还可以用于加深理解书中的核心内容和精彩片断。
6.精华提炼法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
我国三十看代涌现的一大批学术大师都是这样:“不动笔墨不看书”。
每阅读一本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并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历史学家吴晗,特别擅长于做读书卡片。
读书时见到有用的就抄在一张卡片上。
读了几十年书,做了几十万张卡片。
语言学家王力就说:“看一本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可以说你是没有好好看。
”美学大家朱光潜特别推崇写读书笔记:“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我的体会是,“读破书万卷,真传一句话”。
读一本书,真能够提炼几句有用的话来,就算没有白读。
7、高山仰止法以欣赏的眼光去读书。
读出美味,读出乐趣。
正如宋代诗人尤袤所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我的体会,越浮躁的人,越是目空一切,越深沉的人,越是对真理怀有敬畏之心。
读一本高尚的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士对话,你的态度越虔诚,你的收获就越大。
这种方法最适合读宗教与哲学与军事经典,如《圣经》、《易经》、《孙子兵法》。
8、居高临下法站高一层,像老师审查学生作业一样去读书。
我认识的几位编辑,通常都是用这种方法读哪些热门“畅销书”。
确实,如果被那些“乱花迷人眼”的书“雷倒”,不加批判地去接受,就会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思想被别人用襟带牵着走。
”经常对读过的文章可以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我的体会:一本书,以粉丝的姿态去“仰读”,和以批判的态度去“俯读”。
感觉大不相同。
我在读德鲁克的时候,先用高山仰止法去拜读,然后用居高临下法去审读,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发现了大师存在的问题。
要做到赏析结合,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才能让读书人的水准高过书的水准。
9、多维研读法从多个角度去读一本书,比如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读,也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读,还可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去读。
读来意境会大不相同。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
数学家华罗庚则发明了“猜读法”,从猜谜的角度去读书。
看了书名后先闭目静思,猜想书中的结构与内容,然后再读。
如果作者写的和自己猜的一样,他就可以速读。
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还培养了他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10、求医问药法汉代经学家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求医问药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因病求医,对症下药。
作家王蒙就有体会:有“躁郁症”要读《老子》。
我体会:“读书破万卷”,这个“破”字,功夫不是下在将书读“破”上,而是要破解问题。
用药当用良药。
《孙子兵法》云:“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取法其下,则得其下下。
千万不能吃错了药。
读一本坏书或庸书,就等于和一位庸人或坏人对话。
如何做一个善问者?经济学家张五常的做法是问三个问题:A,“是什么”(What?);B,“怎样办”(How?);C,“为什么”(Why?)。
如果这三问之后还有疑问,那我再补充一条:“扪心自问”,往往会一通百通。
11、营养搭配法读书如进食,少读书则营养不足,从全世界每年人均读书看:以色列约64 本;俄罗斯约55 本;美国约50 本;而中国约是 5 本。
显然总是就少。
另一方面,有许多人只读一类书,知识偏食,也会营养不良。
理论工作者,读点文学书,文艺工作者,读点哲学书,成年人读点童话,《哈里波特》,同时吃法也有不同,培根讲“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
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我经常与企业家接触,发现他们走得不高不远,一定读书太浅;走得又高又远,一定读书不浅。
预知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看一个人阅读的书目,绝对比看手相星相更准确。
12、病毒预防法不读书的人,往往死于精神饥渴;乱读书的人,大半死于思想中毒。
有一些书,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可以理解人性,但容易中毒,有些书成分复杂,正如林语堂所言: “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
”比如读希特勒《我的奋斗》,对二战历史一无所知,像一张白纸,很可能读来先入为主,成了纳粹的信徒。
最好能够先读下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戴高乐《战争回忆录》,读书如交友,带着疑问去切磋。
什么人交什么朋友,多交益友、诤友、挚友,少交损友、佞友、恶友。
伟人与常人的差别也许就在一本书。
13、同频共振法读书与交友都是讲缘分的,所谓一见倾心。
有些书虽然好,我们读了没有感觉,那就是无缘,勉强去读,那是在在糟蹋自己,更是糟蹋书。
交友求知音,读书求会心。
正如钱钟书所说:“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也许要在百年后、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在时空的彼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
读书人的初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苦,如战国时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这种“苦学”。
比较适合考学、考研、考托福;读书人的中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人的上乘境界,是品味读书之乐,读得欣喜若狂,读得泪流满面,读得茅塞顿开。
我自己深有体会:阅读者,悦读也。
14、角色扮演法书中人物出场众多,最重要的主人公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读者自己。
读书时,作为书中的一个角色,让你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人物。
比如说读《飘》,如果你置身在故事之外,你的感动指数是一般是3-6,但如果你想像自己某一个角色,你的感动指数会达到7-10;如果你是梅兰,你会亲身感受什么幸福;如果你是郝思嘉,你会亲身体会什么是痛苦。
这种方法,用来读自传、小说、剧本或报告文学尤为奇妙。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感情脆弱的人,还是做一个旁观者。
读书要入得进去还要出得来,要不然就可能“走火入魔”啦。
15、静心素读法放下功利之心,清心寡欲去读书。
日本教育学家七田真认为:“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
比如在读古文和诗词时,不急于理解,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慢慢去体会其中的含义。
国学传统中历来倡导“三诵”朗诵、默诵、背诵。
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的母亲。
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文革期间,著名作家巴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巴金甚至用回忆来以默读,可谓深得素读之大法。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反倒是容易进入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
我自己也不断会体会到这样的快乐:不知不觉,悠然心会。
如果我们以提升修养和陶冶性情为目的去读书的话,不妨用这种方法。
16、成见归零法放下是非之心,不带有色眼镜去读书。
朱熹倡导“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下一段。
须如人受讼词,听其说尽,然后方可断”。
在没有读书前,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好处是不容易被误导,但问题是也很容易做误判。
由于我们对一个人,一种价值观、一种哲学思想,一种宗教观念持有不同的看法,很容易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带入书中,导致不公正的判断。
对那些争议较大,特别是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左的作品,放下成见,像一个公正的法官一样听取诉讼,更容易听见真理的声音。
17、时空穿越法作为一个时空穿梭者,进入书中的世界。
一个人不读书的人,生活在他自己的24小时时间和亲身所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