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有颜色的本质原因 (1)
色彩基础知识概括
⾊彩基础知识概括⾊彩设计基础第⼀章绪论⼀、⾊彩的意义形成⼈们审美观的主要途径⾊彩既是⼀种感受,⼜是⼀种信息⾊彩美已经成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种享受⼆、颜⾊感觉的形成⼈的⾊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物体、眼睛和⼤脑,也就是⼈们⾊彩感觉形成的四⼤要素。
这四个要素不仅使⼈产⽣⾊彩感觉,⽽且也是⼈能正确判断⾊彩的条件。
在这四个要素中,如果有⼀个不确实或者在观察中有变化,就不能正确地判断颜⾊及颜⾊产⽣的效果。
光源的辐射能和物体的反射是属于物理学范畴的,⽽⼤脑和眼睛却是⽣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彩永远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彩感觉总包含着⾊彩的⼼理和⽣理作⽤的反映,使⼈产⽣⼀系列的对⽐与联想。
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度学委员会曾经把颜⾊定义为:颜⾊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膜⽽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获得的景象。
在我国国家标准GB5698-85中,颜⾊的定义为:⾊是光作⽤于⼈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根据这⼀定义,⾊是⼀种物理刺激作⽤于⼈眼的视觉特性,⽽⼈的视觉特性是受⼤脑⽀配的,也是⼀种⼼理反映。
所以,⾊彩感觉不仅与物体本来的颜⾊特性有关,⽽且还受时间、空间、外表状态以及该物体的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各⼈的经历、记忆⼒、看法和视觉灵敏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章⾊彩的形成原理第⼀节⾊彩现象的⼼理性质不同波长的光作⽤与⼈的视觉器官以后,⼤脑必然导致对不同的⾊彩产⽣某种情感活动,不同的⾊彩会影响⼈们的情绪、性情和⾏动,这是⾊彩的⼼理性质。
⼏种常⽤⾊彩的情感功能红⾊:兴奋、激动、欢乐、危险、紧张、恐怖等橙⾊:渴望、健康、跃动、成熟、向上、等黄⾊:光明、轻快、丰硕、温暖、轻薄、颓废等绿⾊:⽣命、青春、成长、安静、满⾜等蓝⾊:深远、纯洁、冷静、沉静、悲痛、压抑等紫⾊:庄严、幽静、伤痛、神秘等⿊⾊:深沉、庄严、阴森、沉默、凄凉等⽩⾊:纯洁、朴素、轻盈、单薄、哀伤等灰⾊:平淡、沉闷、寂寞、含蓄、⾼雅、安适等1.红⾊红⾊是热烈、冲动、强有⼒的⾊彩,它能使肌⾁的机能和⾎液循环加快。
色彩的理性知识
一、色彩是什么色彩是人对眼睛视网膜接收到的光作出反应,在大脑中产生的某种感觉。
众所周知,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物体是不发光的,如果在黑暗的夜里,或者说是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这些物体是不能被人们看见的,更不可能知道它们各是什么颜色。
人们之所以能看见色彩,是因为来自发光光源,如太阳、电灯光、烛光、火光等;或是发光光源的反射光,即发光光源照射在非发光物体上所反射的光,如月亮、建筑墙面、地面等,再散射到被观察物体上所致。
由此可见,光和色是分不开的,光是色的先决条件,反映到人们视觉中的色彩其实是一种光色感觉。
二、光雨过天晴后的彩虹这一自然现象也许正是启发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色彩的成因,揭示光色原理的起因。
1666年牛顿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把太阳光从一小缝引进暗室,通过三棱镜后,在屏幕上显现出一条美丽的彩带,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这种现象称作光的分解,形成的彩带即光谱。
光谱现象的出现,说明太阳光是由光谱中的色构成的。
光从空气透过三棱镜再到空气,在不同的介质中产生两次折射,由于光波的长短不同,三棱镜各部位的厚薄不同引起的时差,经过折射的作用,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如果在光线分散的途中加一块凸透镜,,使分散的光线集中,集中的一点又成为白色光。
经三棱镜分解过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任意一束色光再经三棱镜不能再分解,投射至屏幕上仍是原来的色光。
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所有波长的色光叫全色光。
含有两种以上波长的色光叫复色光。
只含有一种波长的色光叫单色光。
简单地说,光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电磁辐射能。
我们肉眼所能看的光线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的振幅大小产生明暗的变化,光波的长短产生色相的区别,光波长在400~700毫微米之间的为可见光,即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的光谱,红色光的波长最长,紫色光的波长最短,相应地在色彩中,红色传递的讯息最远,而紫色传递的讯息最近。
因此波长在400毫微米以外,可使人体皮肤变黑的光线称之为紫外线,波长在700毫微米以外,能产生热量的光线称之为红外线。
3、光的折射与物体的颜色(A级)(学生版)
知识点1.光的折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的折射遵循折射规律.折射规律的内容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知识点2.光的折射规律1.光的折射定律定性地确定了两组关系:一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二是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折射角的大小一般与入射角的大小不相等. 2.理解时应注意的问题(1)折射角、入射角均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非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知识点睛知识框架中考要求光的折射与物体的颜色法线两侧,但分别在两种介质中.(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即逆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将逆入射光线的方向出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注意前提条件,不可死记结论.(3)光的折射规律告诉我们:折射角的大小一般与入射角的大小不相等,“一般”说明还存在特殊情况,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即沿法线入射),光不改变传播方向沿直线传播,此时折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都等于零.举例:光通过平板玻璃的情况、三棱镜的情况、从水下看岸上的树木、从岸上看水里的鱼、海市蜃楼、星星眨眼、太阳初升、筷子弯折……【例1】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例2】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例3】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_____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例4】 光在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规律是:、和在同一平面内;和分居法线的两侧;当光线由空气(或者真空)射入水(或者其他透明物质)中时,它的折射角于入射角;若光线由水(或者其他透明物质)射入空气(或者真空)中时,它的折射角于入射角.【例5】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界面MN 上,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30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入射角是,折射角是.【例6】 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是界面,平面镜中的像A 拱桥的倒影D 竖直杆的影子B 放大的邮票C例题精讲________侧是玻璃,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例7】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不正确的是()A.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产生光的反射B.产生光的折射必须有两种不同的透明物质C.产生光的折射一定同时产生光的反射D.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例8】(多选)下列关于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水面处要发生偏折现象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C.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的传播速度不变【例9】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A.逐渐减小B.不变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例10】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果入射角逐渐减小,则()A.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远离法线B.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靠拢法线C.反射光线靠拢法线,折射光线远离法线D.反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光线靠拢法线【例1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某种介质表面,光线与界面夹角为30°,经界面反射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分别为()A.30°,60°B.60°,30°C.30°,30°D.60°,60°【例12】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θ为()A .80<︒θB .80=︒θC .80130︒<<︒θD .130>︒θ【例13】 下图中哪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的情况()【例14】 一光线射到一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图正确的是()【例15】 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物质Ⅰ和物质Ⅱ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光在物质Ⅰ中的传播速度为1v ,在物质Ⅱ中的传播速度为2v ,则根据图中的观察可以判断() A .12v v >B .12v v <C .12v v =D .1v 和2v 的大小无法判断【例16】 清晨,当我们观察到日出时,其实当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A .地平线以上B .地平线以下C .恰于地平线处D .无法判断【例17】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的船只B .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C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的位置高些D .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例18】 在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看水中有蓝天白云,还有游动的鱼.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 .都是光的折射B .前者是虚像,后者是实像C .前者是实像,后者是虚像D .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折射【例19】 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A .将延后B .将提前C .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D .不变【例20】 在沙漠中赶路的人,有时正当非常口渴的时候,忽然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湖出现在眼前,当走近时,大湖消失得无影无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光在沙漠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B.光从云上反射下来的缘故C.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的缘故D.光在海水中发生折射的缘故【例21】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边【例22】潜入水中的人,如能看到岸边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实是()A.变矮的人的实像B.变高的人的实像C.变矮的人的虚像D.变高的人的虚像.【例23】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水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的硬币的位置是()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D.不升高也不降低【例24】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例25】请你画出图中光线从空气斜射至水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例26】如图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准确作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大致作出折射光线的方向.【例27】在水池的一角有一块平面镜,现有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平面镜,如图,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用“α”表示)和折射角(用“β”表示)【课1】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课2】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课3】 ________与________的夹角叫做折射角.【课4】 光源发出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现象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课5】 如果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是_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__度.【课6】 图是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图.但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箭头以及标识界面的符号均模糊不清,请根据分析,判断出______是界面,______是入射光线.【课7】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B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减小C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仍大于入射角课堂检测D.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可能不变【课8】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A.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课9】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课10】一束光线与水平面夹角为60°射入水中,结果一部分光被反射,另一部分光被折射,那么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A.大于150°B.在120°与150°之间C.小于60°D.在60°与120°之间【课11】一束光从某种透明物质斜射向空气,如右图所示,一部分光反射,一部分光折射,则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的夹角是()A.小于50 B.在50°和100°之间C.在100°与140°之间D.大于140°【课12】右图是光线通过空气和玻璃界面时的光路图,但未标出光线的行进方向,已知MM′是界面,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MM′左边是空气,右边是玻璃;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B.MM′左边是玻璃,右边是空气;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C.MM′左边是空气,右边是玻璃;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D.MM′左边是玻璃,右边是空气;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课13】如图,一束光线HG从一个实心玻璃球的左面G点处射入,从实心玻璃球的右面射出.现在右图中画出几条折射光线,能正确表示折射光线路径的是____________(从入射线开始连续填写线段字母).【课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看不见墙后面的物体C.日食现象D.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好像向上弯折【课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盛了水的碗底看起来比空碗深些B.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90°D.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课16】早晨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刚刚升起时,实际上它还处在地平线的下方,这种现象是由于造成的.【课17】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太阳的像;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很小很亮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课1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斜插人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B.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垂柳C.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D.岸上的人看水中的鱼变浅了【课1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人在湖边看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人在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C.司机从后视镜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D.小孔成像【课20】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课21】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烁,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课22】画出下图中光线AO过O点以后的折射光线的大约方向.【课23】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课24】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并标出折射角.【课25】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方向,注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课26】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课27】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应瞄准()A.B的正上方B.B处C.B的正下方D.B的右方【课28】两只相同的脸盆,一只是空的,另一只装满水,我们从脸盆的斜上方观察,脸盆深度较深的是()A.装满水的脸盆B.空脸盆C.两只脸盆深度相同D.无法判断【课29】潜入游泳池中的运动员仰头看游泳馆天花板上的灯,他看到灯的位置()A.比实际位置高B.比实际位置低C.和实际位置一样高D.无法判断【课30】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课31】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入射角i 10°20°30°40°50°60°70°80°(l 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 .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3.光的色散太阳光通光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如图所示).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知识点4.物体的颜色光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透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日光中物体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 透明物体能通过跟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 透明物体能反射跟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 透明物体能吸收跟自身颜色不相同的色光.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物体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 不透明物体能反射跟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 不透明物体能吸收跟自身颜色不相同的色光.知识点5.色光的混合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 知识点6.颜料的混合知识点睛紫红白屏太阳光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例1】 在各种色光中,被成为三原色光的是()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绿D .黄、绿、蓝【例2】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例3】 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A .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B .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C .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D .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例4】 我们看到大海平静时,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A .海水中含有盐分B .蔚蓝色天空照映的结果C .太阳光经漫反射产生的效果D .日光中其他色光被海水吸收,人眼看到的主要是海水反射的蓝光【例5】 一群少先队员,带黄色安全帽、系红领巾、穿白上衣、浅蓝色运动裤,在舞台上表演节目.用红色追光灯照射他们,观众看到的是() A .黄帽、红领巾、白上衣、蓝裤B .上衣、红领巾均为红色,帽、裤均为黑色C .黄帽、红领巾、白上衣、红裤D .4种都为红【课1】 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课堂检测例题精讲A .绿叶黄花B .黑叶红花C .黑叶黑花D .红叶红花【课2】 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白纸呈____色,红字呈________色.【课3】 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一切物体看来都是红的,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B .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的C .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 .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课4】 在绿光照射下的白花、红果、绿叶的颜色分别是()A .绿色、黑色、绿色B .绿色、绿色、黑色C .白色、黑色、绿色D .绿色、红色、绿色【课5】 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填“单色光”或“复色光”).【课6】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光屏上就出现.知识点1.光的折射 知识点2.物体的颜色【作业1】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的现象,则()课后作业总结复习A.反射角一定等于折射角B.反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C.反射角一定小于折射角D.反射角大于或等于折射角【作业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则射出光线()A.向底部ab边偏折B.向顶点c偏折C.不发生偏折,仍按原方向直线传播D.传播方向不变,但向底部ab边侧移【作业3】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当光从水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D.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有可能等于入射角【作业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海市蜃楼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作业5】同学们在中考考室力,能从不同方向考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堂考室科目:XX、考室时间:XX”等提示语,这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的缘故.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图所示,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现象引起的.【作业6】一根直筷子,一段斜插入水中,你看到筷子变,这是由于的缘故.【作业7】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的,这实际上是光的现象.【作业8】你在湖边漫步,你同时能看到水中的白云和鱼,后者是由于光的形成.(填“反射”或“折射”)【作业9】白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透过窗上的玻璃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这是由于()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作业10】两只相同的脸盆,一只是空的,另一只装满水,我们从脸盆的斜上方观察,脸盆深度较深的是()A.装满水的脸盆B.空脸盆C.两只脸盆深度相同D.无法判断【作业11】某同学在清澈的水池岸边,看到水底的石头是()A.变浅了的石头的实像B.变浅了的石头的虚像C.变深了的石头的虚像D.变深了的石头的实像【作业12】一条光线斜射到厚玻璃板上,试画出光线经过玻璃板上、下两个表面产生的折射光线的示意图.【作业13】下图画出了一束光线AO从空气射到某透明物质表面后的反射和折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和折射角.并画出空气与透明物的分界面.【作业14】(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B.白纸在绿色灯光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青【作业15】透过蓝色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A.观察黄色物体,看到是绿色的B.观察白色物体,看到仍是白色的C.观察红色物体,看到是黑色的D.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都是蓝色的【作业16】(多选)夜间,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灯是白色,桌面是绿色B.灯和桌面都是绿色C.灯是绿色,桌面是白色D.灯是蓝色,桌面是黄色【作业17】蓝光照在白纸上,再透过红玻璃看这张白纸,纸是____颜色.【演兵1】(2011.大兴二模)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演兵2】(2011.延庆二模)图4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演兵3】(多选)(2011.西城二模)关于图7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景物,是由于光在屏幕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 .乙图中: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发生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C .丙图中:用潜望镜可进行较隐蔽的观察,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制成的D .丁图中:建筑物的玻璃外墙有时很刺眼,是由于光在玻璃墙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演兵4】(2011.平谷二模)白光是由__________光组成的。
色彩变化的规律
色彩变化的规律光色是一种物理现象。
我们知道,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光谱,并把阳光分解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现代科学证实,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具有波动性及粒子性。
色彩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光波运动,缤纷的色彩是光线辐射的结果,而不同物体对吸收和反射光波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如我们看到的绿色树叶,它是吸收了光线中的其他色彩,从而将绿色的光波反射出来。
黄色、红色、蓝色的色彩显现也都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至于白色,则是反射了所有的光线,而黑色则把光线全部吸收了。
我们在进行色彩写生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色彩是如何变化的,受那些因素影响,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表现.色彩作品不外孚这么几大类:写生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后面两种色彩表现形式都是较为主观地表现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表达,这里我们暂不作讨论,下面我们主要就写生色彩进行研究.写生色彩是按照色光变化的科学原理进行的,首先必需要在光源固定、物体固定、环境固定这三个基本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画面的色彩关系将是杂乱无章的。
前一节我们已经把这几个概念给大家解释了,相信大家都理解了吧!比较一下下面两面两张不同光源色下的同一物体吧!光源色影响物体亮部的色彩(光源色对物体的冷暖产生决定性影响),环境色影响物体暗部的色彩,在光线间间接照射部份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下面先分析光源色:在一定的光源下,物体的色彩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受光部会产生暖的感觉,而阴影部就会产生冷的色彩感觉,这种经验几乎每个人都有直观的体会。
如强烈的阳光照射在白色墙面上,受光照射的白色墙面会产生暖黄的色彩,背光的墙面阴影处或树干、枝叶留在白墙上的投影则会产生一种偏浅紫蓝灰的冷色彩。
如果再细细地观察这些阴影的色彩,我们又会发现墙的上方阴影偏蓝灰色,接近地面的阴影则给人以蓝中带些黄的色彩感觉。
这是环境色对投影进行反射的结果。
色彩理论基础
光色原理对于色彩的研究,千余年前的中外先驱者们就已有所关注,但自18世纪的科学家牛顿真正给予科学揭示后,色彩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色彩是一种涉及光、物与视觉的综合现象,"色彩的由来"自然成为第一命题。
所谓色彩术语,即色彩的专用名词。
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一方面是基本知识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阐述色彩原理与规律的必要的中介语言,所以应在开始就作为讲解的内容。
经验证明,人类对色彩的认识与应用是通过发现差异,并寻找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来实现的。
因此,人类最基本的视觉经验得出了一个最朴素也是最重要的结论:没有光就没有色。
白天使人们能看到五色的物体,但在漆黑无光的夜晚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倘若有灯光照明,则光照到哪里,便又可看到物像及其色彩了。
真正揭开光色之谜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7世纪后半期,为改进刚发明不久的望远镜的清晰度,牛顿从光线通过玻璃镜的现象开始研究。
1666年,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
他将一房间关得漆黑,只在窗户上开一条窄缝,让太阳光射进来并通过一个三角形挂体的玻璃三棱镜。
结果出现了意外的奇迹:在对面墙上出现了一条七色组成的光带,而不是一片白光,七色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一色紧挨一色地排列着,极像雨过天晴时出现的彩虹。
同时,七色光束如果再通过一个三棱镜还能还原成白光。
这条七色光带就是太阳光谱。
牛顿之后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告诉我们,色彩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象感觉,产生这种感觉基于三种因素: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反射;三是人的视觉器官--眼。
即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反射出来刺激人的眼睛,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对物体的色彩信息,即人的色彩感觉。
光、眼、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色彩研究和色彩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亦是色彩实践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光、可见光、光谱色要了解牛顿发现的光色散现象的产生原因,还须从光的本质中寻找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光的色散 (共14张)
新课引入
天空中为什么会出 物体为什的色散
牛顿色散实验: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 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 紫.
结论: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 光混合成的。
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
太阳光在传播中被空中水珠色散而产生的.
二、 探究色光的混合
•
7.在这首诗中 , 诗 人 似 乎是 一 个 冷 静 的旁 观 者 , 又 似乎 是 一 个 积 极的 生 命 体 验 者, 他 在 这 首 诗中 开 始 他 的 征服 之 旅 , 继 而完 成 旅 途 。 继而 完 成 了 自 我超 越 。
•
8.一首诗 的 诞 生 往 往 就 是 诗 人 一 歌 新 生 命 的 诞 生 。 诗 是 完 整 的 生 命 形 式 , 生 命 , 是 昌 耀 诗 歌 的 总 主 题 , 呈 示 生 命 , 是 昌 耀 全 部 诗 歌
的根本目的 和 内 在 逻 辑 。
•
9.如果是一组虽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 句子,就 要把握 它们各 自的主 旨或整 体所围 绕的话 题。仿 写一般 要求围 绕某个 中心话 题来进 行,但 也有自 拟话题 的题型 出现。
•
1.压缩语段,是近年来高考语文卷“ 语言表 达题” 的重点 和热点 ,它要 求对文 段中的 信息进 行筛选 ,选出 主要信 息,剔 除次要 信息, 然后根 据题目 要求用 简要的 语言表 述出来 。
•
2.有时, 定义题 所给材 料在交 待事物 或概念 时,为 了避免 抽象, 而让读 者有具 体可感 的印象 ,往往 会对事 物或者 概念进 行举例 介绍。
温馨提示:红、黄、绿是三种基本色光;不透明 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决定的,当其他颜色 的光照在该种颜色的不透明物体时,将显示黑色
色彩变化的规律
色彩变化的规律光色是一种物理现象。
我们知道,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光谱,并把阳光分解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现代科学证实,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具有波动性及粒子性。
色彩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光波运动,缤纷的色彩是光线辐射的结果,而不同物体对吸收和反射光波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如我们看到的绿色树叶,它是吸收了光线中的其他色彩,从而将绿色的光波反射出来。
黄色、红色、蓝色的色彩显现也都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至于白色,则是反射了所有的光线,而黑色则把光线全部吸收了。
我们在进行色彩写生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色彩是如何变化的,受那些因素影响,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表现.色彩作品不外孚这么几大类:写生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后面两种色彩表现形式都是较为主观地表现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表达,这里我们暂不作讨论,下面我们主要就写生色彩进行研究.写生色彩是按照色光变化的科学原理进行的,首先必需要在光源固定、物体固定、环境固定这三个基本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画面的色彩关系将是杂乱无章的。
前一节我们已经把这几个概念给大家解释了,相信大家都理解了吧!比较一下下面两面两张不同光源色下的同一物体吧!光源色影响物体亮部的色彩(光源色对物体的冷暖产生决定性影响),环境色影响物体暗部的色彩,在光线间间接照射部份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下面先分析光源色:在一定的光源下,物体的色彩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受光部会产生暖的感觉,而阴影部就会产生冷的色彩感觉,这种经验几乎每个人都有直观的体会。
如强烈的阳光照射在白色墙面上,受光照射的白色墙面会产生暖黄的色彩,背光的墙面阴影处或树干、枝叶留在白墙上的投影则会产生一种偏浅紫蓝灰的冷色彩。
如果再细细地观察这些阴影的色彩,我们又会发现墙的上方阴影偏蓝灰色,接近地面的阴影则给人以蓝中带些黄的色彩感觉。
这是环境色对投影进行反射的结果。
色彩原理
Lab模式是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哇,好遥远呀。)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
你已经明白了:RGB模式是一种发光屏幕的加色模式,CMYK模式是一种颜色反光的印刷减色模式。那么,Lab有是什么处理模式呢?
Lab模式既不依赖光线,也不依赖于颜料,它是CIE组织确定的一个理论上包括了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Lab模式弥补了RGB和CMYK两种色彩模式的不足。
(青色+黄色+品红)=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
用以上的相加混色三基色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RGB模式,而用相减混色三基色原理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CMYK模式,它们广泛运用于绘画和印刷领域。
RGB模式是绘图软件最常用的一种颜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处理图像比较方便,而且,RGB存储的图像要比CMYK图像要小,可以节省内存和空间。
Lab 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但不是R、G、B通道。它的一个通道是亮度,即L。另外两个是色彩通道,用A和B来表示。A通道包括的颜色是从深绿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红色(高亮度值);B通道则是从亮蓝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黄色(高亮度值)。因此,这种色彩混合后将产生明亮的色彩。
GrauScale模式
及灰度模式。灰度模式中只存在灰度。当一个彩色文件被转换为灰度文件时,所有的颜色信息都将从文件中去掉。尽管Photoshop允许将一个灰度文件转换为彩色模式文件,但不可能将原来的色彩丝毫不变的恢复回来。
在灰度文件中,图象的色彩饱和度为0,亮度是唯一能够影响灰度图象的选项。亮度是光强的度量,0%代表黑色,100%代表白色。而在Color调色板中的K值是用于衡量黑色油墨用量的。
在HSB模式中,H表示色相,S表示饱和度,B表示亮度。
第三节颜色视觉
第三节颜色视觉我们生活在颜色的海洋中,昂首可望蔚蓝的天空,环顾四周可见草绿花红。
颜色不仅装扮了大自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眼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色彩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
彩色电影、彩色电视能再现大自然的无限美妙的色彩,画家画出大自然奇妙的景象都需要颜色。
色觉是视觉的基本机能。
但人眼很少看见单纯的只有一种波长的光波,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同波长的光波混合起来的色光。
颜色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由于光投射到物体,根据物质的性质,反射出没有被吸收的光的特性,并作用于我们的视觉而引起感觉的结果。
人类认识颜色的本质最早是由牛顿(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的研究开始的。
牛顿于1704年发表了《光学》以后,研究色度的工作就从浅到深由表及里地发展,终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们先从视觉的颜色现象入手展开讨论。
一、视觉的颜色现象颜色的基本特征是认识颜色现象的基础,尽管颜色现象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心理学家正是从研究颜色的基本特征入手,开始研究五彩缤纷的颜色世界的。
(一)颜色的基本特征颜色可分为两大类:非彩色和彩色。
非彩色是指从黑色到白色,由深浅不同的灰色组成的系列,这个系列的梯度可以用一条垂直线来表示,见图6-12。
非彩色系列是无色系列,基本特征主要是明度。
非彩色系列各梯度色没有绝对的纯度指标,系列中的各梯度色的非彩色反射率代表物体的明度,反射率越高越接近白色;反射率越低,则越接近黑色。
一般地说,白色表面的反射率达 80%左右,而黑色表面的反射率小于10%。
由于人的视觉在明亮的白天和昏暗的夜晚是由两种不同的细胞进行工作的,这样二种感光细胞对明暗光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选择视觉刺激要考虑这些因素。
视觉感受一种颜色取决于三个特性,即亮度、色调和饱和度。
任何一种颜色都是由三者总效果的结果。
亮度(brightness)是彩色和非彩色所共有的属性,它是指作用于物体的光线的反射系数,它同光能的强度密切有关。
色彩理论基础
光色原理对于色彩的研究,千余年前的中外先驱者们就已有所关注,但自18世纪的科学家牛顿真正给予科学揭示后,色彩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色彩是一种涉及光、物与视觉的综合现象,"色彩的由来"自然成为第一命题。
所谓色彩术语,即色彩的专用名词。
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一方面是根本知识的组成局部,另一方面也是阐述色彩原理与规律的必要的中介语言,所以应在开始就作为讲解的内容。
经验证明,人类对色彩的认识与应用是通过发现差异,并寻找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来实现的。
因此,人类最根本的视觉经验得出了一个最朴素也是最重要的结论:没有光就没有色。
白天使人们能看到五色的物体,但在漆黑无光的夜晚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倘假设有灯光照明,那么光照到哪里,便又可看到物像及其色彩了。
真正揭开光色之谜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7世纪后半期,为改良刚创造不久的望远镜的清晰度,牛顿从光线通过玻璃镜的现象开始研究。
1666年,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
他将一房间关得漆黑,只在窗户上开一条窄缝,让太阳光射进来并通过一个三角形挂体的玻璃三棱镜。
结果出现了意外的奇迹:在对面墙上出现了一条七色组成的光带,而不是一片白光,七色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一色紧挨一色地排列着,极像雨过天晴时出现的彩虹。
同时,七色光束如果再通过一个三棱镜还能复原成白光。
这条七色光带就是太阳光谱。
牛顿之后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告诉我们,色彩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对于人那么是一种视象感觉,产生这种感觉基于三种因素: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反射;三是人的视觉器官--眼。
即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物体上,有一局部波长的光被吸收,一局部波长的光被反射出来刺激人的眼睛,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对物体的色彩信息,即人的色彩感觉。
光、眼、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色彩研究和色彩学的根本内容,同时亦是色彩实践的理论根底与依据。
光、可见光、光谱色要了解牛顿发现的光色散现象的产生原因,还须从光的本质中寻找答案。
有机化合物颜色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文章编号 : 1008 - 5580 ( 2001) 03 - 008 - 04有机化合物颜色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叶建军 , 伏宏彬(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染化系 , 成都 610063)摘要 从物质颜色及其影响因素出发 , 用发色理论讨论了物质的颜色的本质 , 重点阐明了有 机化合物颜色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 并列举了自然界常见的颜色现象 ;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 析 , 说明了物质的颜色与其结构 、环境因素和人的视觉有着密切的关系 。
关键词 颜色 发色理论 发色团 共轭体系中图分类号 : O63112 + 4文献标识码 : A 附表 有机化合物结构变化对颜色的影响1 物质的颜色及其影响因素λma x (μm )化合物 颜色 255 无色 111 物质的颜色对于物质的颜色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
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看法是 , 当光线照射到物质 后 , 一部分被吸收 、被反射 (吸收光的补光) 或透射的光线作用于人眼后的一种综合视觉反映 。
以上说法可以简单理解为 : 颜色 = 物质自身性质 ×光线 ×人的视觉275 无色 370 无色 460 橙色 500红色ψ物质的结构ψ 外界因素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是使物质能显示出颜色 的要素 。
三者缺以一不可 。
112 颜色的影响因素11211 物质的自身性质 物质的分子结构是影响物质发色的内因 。
物质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对光线的吸收特性 。
物质分 子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物质对光线的吸收 、反 射或透射 , 于是物质所呈现的颜色便随之发生变 化 。
如附表所示 。
物质对可见光全部吸收 , 则显现绝对黑色 , 对可见光全部反射则为绝对白色 , 对各种波长的 可见光部分平均吸收则显现灰色 , 对可见光中的 某一波长的光作选择性吸收 , 则显现它的补色 。
参见图 1 。
图 1 物体对光线的反射 、吸收 、透射特性 11212 光线光线是物质显色的外界要素 。
色彩写生基础知识
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提到写生色彩,就离不开色彩关系,尤其是“关系”二字非常重要。
什么是“关系”,关系就是指物体、环境、光源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依赖、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关系。
所以我们常说“画色彩”就是画“关系”,画天、地、物的“关系”,这是指风景画而言,画人物就是指人物与背景的“关系”,静物写生就是画明部系统与暗部系统的关系。
冷与暖是相互矛盾的,冷颜色的存在必须要以暖颜色的存在为前提条件,暖颜色的存在必须以冷颜色的存在视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我常说,没有暖颜色就没有冷颜色。
冷颜色与暖颜色又共处在一个和谐的色彩情调之中,这是说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在这其中,每一块颜色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与周围的颜色有对比、有联系、并相互影响的,在色彩关系中,最主要的是色彩的冷与暖的对比关系。
比如说,一块白色的衬布,上面放一个红色的苹果,在光源的作用下,苹果的受光部一定是暖红色的,暗部受白色衬布的影响一定比较冷,在加上天光的影响,冷与暖的关系就较明显。
这就是说色彩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联的,有影响的。
我们要画出色彩必须首先看到色彩,要看到色彩又必须感受到色彩。
因此,首先要对客观对象有强烈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在经常的观察中锻炼出来,所以说没事时,要经常在观察中去琢磨去研究去感受,感受要从总的色彩中去感受,要从总的色彩关系上看,画时则要辨证的画。
现在提到了辨证的画,怎么样叫辨证的画,就是首先要认真研究对象的色彩关系,把客观对象看作是画面的色彩关系的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坚决反对那种纯主观的,离开客观对象而追求离奇古怪的色彩关系,同时也不赞成那种机械式照搬对象,摹拟对象,这样也画不好色彩。
我们主张的是,画面上色彩关系同客观对象的色彩关系是相对的近似,而不是绝对的象。
要从客观对象的色彩中把它强调出来,要强化它们的关系,也就是说,把看到的,观察到的色彩关系经过我们分析研究后,重新的把它们组织起来,这样才能画出好的色彩来,所以说色彩不是主观想象出来的,也不是机械照搬出来的,而是辨证的。
物体的颜色与光有什么关系
物体的颜色与光有什么关系物体的颜色与光有什么关系2010年10月26日可见光由不同频率的光组成,就是简单来说的七色光。
如果照射在某个物体上,物体主要对某种频率的光反射,而其他频率的光被吸收,这个时候你就能看见反射回来的色光了。
这就是颜色的产生。
白色是所有颜色的光都能反射,吸收较少。
黑色是所有颜色的光都大多被吸收,反射的少颜色与光的关系色彩学上有一个概念:有光才有色.本质上,人眼看到色是光剌激的结果.人们看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则是因为剌激人眼的光的波长不同.光的波长不同,给人的颜色感觉不同,如630-760nm的波长的光给人以红色的感觉,570-600nm的波长的光给人以黄色的感觉。
颜色介质有两大类,一类是色光介质,如电脑的颜色;一类是色料介质,如颜料,油墨染料.不管是什么介质,其呈色都是离不开光.色光介质的颜色感觉是色光直接刺激人眼的结果;而色料介质则是可见光(白光)照射在色料上,经色料吸收,然后反射剩余色光的结果,也离不开光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当一束白炽光作用于某一物质时,如果该物质对可见光各波段的光全部吸收,物质呈黑色;如果该物质对可见光区各波段的光都不吸收,即入射光全部透过,则物质呈透明无色;若物质吸收了某一波长的光,而让其余波段的光都透过,物质则呈吸收光的互补色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物质分子吸收的是其他波段的光(非可见光)时,则不能用颜色来判断物质分子对光子的吸收与否。
表11-3 物质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物质颜色吸收光颜色吸收波长范围(nm)黄绿色紫色 400-425黄色深蓝色 425-450橙黄色蓝色 450-480橙色绿蓝色 480-490红色蓝绿色 490-500紫红色绿色 500-530紫色黄绿色 530-560深蓝色橙黄色 560-600绿蓝色橙色 600-640蓝绿色红色 640-750关于颜色的基本理论常识1.颜色的属性。
任何一种颜色,均可用色相、饱和度(又称色彩度)、亮度(在色彩心理又称明度)来描述,即HSB,其中H=Hub为色相,S=Seturation为饱和度,B=Brightness为亮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5节 物体的颜色 (解析版)
第五章第5节物体的颜色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贴有红纸的光屏上,则光屏上会出现的现象是( )A. 有各种颜色的光B. 只有红光C. 有红光和白光D. 除红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2.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物体上B.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C. 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吸收绿光,反射其它颜色的光D. 日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而月食不是3.在没有其他任何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 全身呈绿色B.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 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4.有一盆花卉,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盆,放在遮光良好的暗室中用与花色相同的红光照射看见的是()A. 红花、绿叶、白盆B. 红花、黑叶、红盆C. 红花、黑叶、白盆D. 红花、绿叶、红盆5.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A. 上装是白色,裙装是红色B. 上装、裙装都是绿色C. 上装是绿色,裙装是黑色D. 上装、裙装都是黑色6.为了追求舞台艺术效果,灯光师用红光照射身穿白色衬衣和黑色裤子的演员。
那么观众看到演员()A. 演员上半身是红色,下半身是黑色B. 演员上半身是红色,下半身是红色C. 演员上半身是白色,下半身是黑色D. 演员上半身是白色,下半身是红色7.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直线传播B. 光的色散C. 光的反射D. 小孔成像8.下列现象与雨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镜中的“我”B. 树荫下的光斑C. 汽车后视镜D. 水中“断”笔9.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是光的()A. 反射B. 直线传播C. 散射D. 色散10.“白纸黑字”这个成语同学们都耳熟能详。
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每种矿物都以其固有的物理性质与其他矿物相区别,这些物理性质从本质上来说,是由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构造所决定的。
常见的可用来区分不同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断口、密度和相对密度等。
(1)颜色:颜色是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引起的。
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波长的色光所组成的,当矿物对它们均匀吸收时,可因吸收的程度不同,使矿物呈现出白、灰、黑色(全部吸收);如果只吸收某些色光,就呈现另一部分色光的混合色。
根据矿物颜色产生的原因,可将颜色分为自色、他色、假色三种。
自色:它是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
自色取决于矿物的内部性质,特别是所含色素离子的类别。
例如赤铁矿之所以呈砖红色,是因为它含Fe3+,孔雀石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它含Cu2+。
自色比较固定,因而具有鉴定意义。
他色:是矿物混入了某些杂质所引起的,与矿物的本身性质无关。
他色不固定,随杂质的不同而异。
如纯净的石英晶体是无色透明的,但含碳的微粒时就呈烟灰色(即墨晶),含锰就呈紫色(即紫水晶),含氧化铁则呈玫瑰色(即玫瑰石英)。
由于他色具有不固定的性质,所以对鉴定矿物没有很大的意义。
假色:是由于矿物内部的裂隙或表面的氧化薄膜对光的折射、散射所引起的。
其中由裂隙所引起的假色,称为晕色,如方解石解理面上常出现的虹彩;由氧化薄膜所引起的假色,称为锖色,如斑铜矿表面常出现斑驳的蓝色和紫色。
(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通常将矿物在素瓷条痕板上擦划得之。
条痕可清除假色,减弱他色而显示自色,所以较为固定,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
例如赤铁矿有红色、钢灰色、铁黑色等多种颜色,然而其条痕却总是樱红色。
但条痕对于鉴定浅色的透明矿物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这些矿物的条痕几乎都是白色或近于无色,难以区别。
(3)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称为光泽。
按反光的强弱,光泽可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
金属光泽:类似于金属磨光面上的反射光,闪耀夺目。
色彩心理效应
色彩心理效应人的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会诱发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这种伴随性感觉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共感觉”或“通感”。
一、颜色与情感颜色具有使人产生某种心理联想和唤起某种情感的作用,在特定的颜色情境中经常发生某些带有情感色彩的事,这与颜色的心理效应有关。
一般来说,每一种颜色都与一些相应的情感相联系。
白色一般会使人想到清洁、纯洁、神圣、诚实。
黑色是夜晚的象征,会使人产生罪恶、悲哀、压抑、死亡、庄重的感觉。
红色具有刺激人的生理欲望的作用,同时与温暖、危险、争斗、愤怒相联系,红色还有吉利、吉祥、好运气的意思。
黄色表示愉快、舒适,同时也可能使人产生富裕、高贵的联想。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容易使人产生和平、充满生机以及平静、安宁的感觉。
蓝色与广阔的天空和大海相联系,会使人联想到遥远、冷淡、寂寞、朴素。
紫色可以使人联想到优雅和威严,还有优美、满意、希望、生机的感觉。
对于颜色的情感效应,卢基以12种彩色为例做过专门的实验研究,受试者的判断结果见表1。
表1 颜色与情感的联系黄绿绿色青绿叮叮小文库青色青淡紫黄橙黄色淡紫紫色深红绯色浓橙安静39322321176661严肃5 0 6 30 45 0 0 54 48 10 0 0兴奋14 28 32 11 0533415659二、颜色与心境(情绪)我国心理学家马谋超曾经对青年进行过关于颜色与心境联系方面的调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把特定的颜色同一定的对象以及心境或情绪体验联系起来。
红色同节日喜庆连在一起,另外还同火、血、危险建立起联想;橙黄引起阳光明媚、充满希望的感受;绿色使人想起春天、万象更新的景象;蓝色与天空、海洋发生天然的联系;洁白更容易与纯洁对应;灰黑则令人伤感不安详见表2。
表2 颜色与心境、对象的联系颜色名称心境或情绪体验联想的对象红振奋(兴奋、激动)、喜悦、幸福、朝气蓬勃、热烈占69.2%;危险、不安占8.2% 红旗、红衣服、节目、喜事、太阳、红花占51.6%;血、火、信号灯、危险标志占29.4%喜悦、轻松、幸福、希望、爱慕、朝气蓬勃、温暖占52.7% 橘子、水果占56.7%黄幸福(喜悦)、轻松(明快)、朝气蓬勃、振奋、爱慕占35.8% 服装、丰收的田野、家具占31.4%绿轻松、希望、朝气蓬勃(有生机)占49.1% 草(草原)、树叶、春天的田野、森林、植物、青山绿水占71.8%蓝轻松、安静占25.9% 蓝天、海洋占83.5%紫冷淡、严肃、寂寞、不安忧郁、消沉占30% 紫花、服装占34%白纯洁占45%;安静占13% 白雪、医院、白衬衣、白衣战士、白花占50.3%灰消沉、失望、冷淡、忧郁、不安、伤感占61.4% 阴天、灰衣服、灰建筑物占51.9%黑严肃、恐惧、悲伤、不安、伤感、寂寞、忧郁占52.7% 黑夜、黑衣服、黑纱、丧事、追悼会占80.8% 三、颜色与生理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染色知识总结全解
第一讲工作的意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干好工作的基本条件⑴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敬业精神,不服输精神⑵技能:靠勤奋培养,学习和积累。
较真的精神!刨根问底!⑶身体:“细节决定成败”“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不可好高骛远!第二讲颜色的形成及基本理论知识染色是指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纤维、纺织品获得颜色的加工过程。
一、若要看到一个物体的颜色,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由光源把物体照亮(漆黑的晚上,没有光,世界漆黑一片,没有色彩)(2)物体把照射到其表面的一部分光散射出来(3)物体散射出来的光投射到人的眼睛中(电脑屏幕在有点角度看,是看不见东西的)二、光是一种电磁波,其具有波粒二象性。
电磁波波长短的小于1nm,长的超过103km。
一般来说,可见光的波长在380~780nm。
可见光的波长在整个电磁波中,仅仅占据其中很小的一段。
三、主要设备灯箱:(5万元)美国Gretag Mibeth测处方的机子(20万元)美国Verivide 四、光源:①D65:人造日光daylight②TL84或TL83是欧亚地区典型办公室零售照明③CWF冷白光,美国办公,柜窗④A或F白炽灯⑤uv:紫外光,用于检测荧光染料,增白剂⑥H:水平日光,检测用光注:色温(colo(u)r temperature)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
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4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详解:D65 :色温6500K-平均北方日自然日光(或北窗光),代替自然光对色, 适合普通要求,大部分客户均指定用D65对色;TL84 :三基色荧光光源:色温4000K-欧洲商店灯光,欧洲及日本客户通常会指定用TL84对色;CWF :色温4200K-美国商店或办公光源(或称冷白光),美国客户常用;F 光源:色温2700K-亦称A 光源,为钨丝灯。
色彩理论(1)
• • •
•
• • • • •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要素。熟悉和掌握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即指各种色彩的相貌,也是区别各种色彩的名称。如红、橙、黄、绿、蓝、紫等。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色相由光的波长决定。一般是以色相环上的纯色为准。通常色 相环有12色、20色、24色、40色等色组成。培养识别色相的能力,是准确表现色彩的关 键。 2、明度 明度又称亮度、光度、深浅度。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物体都存在着色彩的明暗 状态。一般说来,色彩浅其明度就高,色彩深明度就低一些,见表5-1 服装设计中,服色的明暗差别是配色的关键。明度差别大小,在色彩学中称明度对比。 3、纯度 纯度是指颜色的纯粹程度,也称饱和度,即指不搀杂黑、白、灰的颜色,恰好达到饱和 状态。纯度越高,颜色越鲜明。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白或其他颜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 加入其他色越多,纯度越低。人眼对色彩纯度的感觉能力较强。 色调 制色彩外观的重要与基本倾向。色调由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而决定。 从色相方面来分,有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蓝色调、紫色调等。 从色彩的明度来分,有明色调、灰色调、暗色调等。把明度与色相结合起来,又有对比 强烈色调、柔和色调、明快色调等。 从色彩的纯度来分,有清色调(纯色加白或加黑)、浊色调(纯色加灰)。把纯度与明 度结合起来,有分明清色调、中清色调、暗清色调。
• •
色彩的原理
• 色彩形成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 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 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物体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 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
光的色彩颜色说课稿
光的色彩颜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色彩颜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光的色彩颜色”这一内容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光的本质和光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以及色光的混合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光的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光的折射、反射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
例如,教材通过彩虹这一自然现象引入光的色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光的一些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光的色彩和颜色的本质还缺乏科学的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直观的现象来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3)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物体颜色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现象及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体为什么有颜色?当没光时还是有吗?请详细说明,我想知道本质的,以及他为什么吸颜色和反颜色?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6-6-8 09:22
谢谢帮助!提问者:yanhuiok - 一级
您的这个问题真的很抽像.我说点自己的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觉得物体有颜色这是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而物体的颜色又分为固有色和环境色两种.我们肉眼平时看到的都是受光的影响下所看到的环境色.但是在完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它的固有色也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的眼睛无法感觉到而已.
0回答者:anglelawang - 四级2006-6-1 02:58
2物体有颜色的本质原因
在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颜色,黄色的土壤,绿色的树林,红色的血液,蓝色的海洋……不同颜色的各种物质,组成了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不难想象,没有颜色,我们的世界将是多么呆滞死板;没有颜色,我们的生活也将会多么枯燥无味!颜色,不仅装饰了地球、宇宙;颜色,同时也给予我们人类无限生机,无穷快乐!颜色不仅装饰着整个世界,而且用途越来越广泛。
人类—开始,就已注意对颜色的应用。
例如,我国古代的漆画、瓷器等.就是我们祖先巧妙运用色彩的很好例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借助颜色以区分各种物体。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穿的衣服不仅要能保暖,而且要漂亮;人们饮食也不再只局限于温饱,而要求色、香、味俱全,即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等等这些,颜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中,还常根据物质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多少;生物化学家常借助于颜色进行组织研究;药物学家则利用颜色鉴别药物,一种被称为高温涂料的构料可以通过受热后发生颜色变化来指示物质表面的温度,彩色电影,彩色电视,彩色摄影,彩色印刷等等,更是颜色的广阔舞台。
颜色与人关系这么密切,可是,面对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颜色的物质,如果有谁问:物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物质的颜色是怎样产生的?物质的颜色与某结构有何关系?这些却都不容易解释。
颜色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真正要弄懂其本质还需要许多方面的知识。
颜色是由人的视觉得到的,因此只有在光照情况下,物质的颜色才能为肉眼所见,如果在没有光线的密闭的暗室中,在漆黑的夜里,物体的颜色是看不见的。
所以,颜色与光是密不可分的,颜色是光和眼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光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不会陌生,但认清光的本性也只是不久的事情。
随着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光是一种可以引起视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电磁波,既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波长范围只有很窄的一段才能引起视觉称为光(可见光),一般来说,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为400~800nm(1nm=10-9m).光的波长不同,就会引起不同的视觉,即感觉到不同的颜色。
只有一种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由具有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成的光称为复合光。
?? 日常见的白光就是一种由多种波长的光混合而成。
每种颜色的光都有一定的波长范围,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大,范围620 760nm,紫光最短,范围400 430nm。
不同波长的光能量不同,波长越大,能量越小。
另外,将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也可得到白光,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
如蓝光和黄光?混合可以得到白光,因此蓝色的补色为黄色。
互补色可用一个颜色环表示,环上任何一个颜色的互补色即为该扇形对顶的另一扇形所对应的颜色。
两种或多种色光混合,可以得到另一种色光。
如左面颜环上任何一种色光都可用其相邻两侧的两种单色光混合而制得出来。
典型的是黄光可由红光和绿光合成。
这一种现象被利用在彩色电视屏幕上,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屏幕上黄色画面是由数百个紧密相间的红色和绿色斑点组成。
当观众接受了从荧光屏上发射出的红光和绿光后,在眼睛中混合,两种有色光叠加,产生了黄色的感觉。
事实上,彩电中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
自然界很少有纯的单色光,我们周围接触到的大多数颜色大多是通过减色混合过程产生的。
我们已经知道,一对互为补色的光混合后给人白色感觉。
反过来,如果在白光中除去一种补色,则可以观察到另一种补色,例如日光(白光),如
果让它通过一个滤色片,除去蓝绿光,眼睛观察到的将是红光。
这种从白光中除去部分色光,得到另一种色光的过程即为减色混合o 物质之所以呈现出某种颜色,一般是由于物质有选择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种波长的光,从而呈现出与之互补的那种光的颜色。
例如硫酸铜因吸收白光中的黄光而呈现蓝色,高锰酸钾因吸收白光中的绿光而呈现紫色。
如果白光照到物体上无任何色光被吸收,我们看其为白色,反之,如果入射光全被吸收,则物质为黑色。
物质呈现不同颜色是由于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反射程度不同。
那物质为什么又能选择性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呢?这主要就与组成该物质的分子、离子的内部结构有关系。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有许多能量不同但有个确定值的状态,电子可以从一种状态跳到另一种状态,在跳跃的过程中同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或者释放出一定的能量。
这一能量可以以光的形式提供(吸收)或辐射出来(放出)。
不仅原子,物质的分子或离子也有这种类似的确定的能量状态,分子中电子可在不同状态间跃迁,引起对光的吸收或辐射。
物质吸收光后主要就是发生这种跃迁。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的能量状态不同,因而对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吸收便不同,这种差异,便直接决定着物质的颜色。
简单地说,物质之所以能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就是因为物质在光源(太阳光或其他灯光)提供的能量作用下,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中电子选择性吸收一定波长的光从低能量跃迁到高能量状态,或者由某一高能量状态跃迂回低能量状态,并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从而显示其特有的颜色。
??? 为什么光要选择性吸收子主要是一个能量匹配的问题,因为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电子能量状态的能量是个确定值,因此在两个不同状态发生跃迁,需要的能量值就是两个状态能量值的差值(设E1,E2分别代表不同状态能量),另一方面,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E hc/ r ,E为光能量,C为光速,r为光波长,h为常数),要发生跃迁,就必符合E=IE1一E21=hc/r条件,由于特定物质E1、E2值固定,因此r也只能是某个值。
当然由于能量状态复杂性,事实上选择性吸收或放出的光波长并不只是单个数值,而有一个狭窄的范围。
事实上,颜色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除了主要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外,还与其他多种因素如物质聚集状态、温度等都有关系,这些都有待我们去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资料:
4回答者:我到底知道什么- 三级2008-7-25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