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段考试题 理 (2)

合集下载

深圳实验学校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

深圳实验学校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①某父本细胞的基因型从AaBb变为AaB,此变异为基因突变②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片段的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③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④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A.1项B.2项C.3项D.0项2.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滞后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C.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增添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3.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杂合子个体因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所以不表现出镰刀型贫血症状,还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致病基因的出现对个体是不利的B.该病不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出来C.该病杂合子个体中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表达的机会均等D.该致病基因的产生是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替换的结果5.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B.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D.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6.基因型AaBb个体的某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AB、aB、Ab、ab 4个精子(仅考虑一处变异),下列关于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位置及变异情况的分析成立的是()A.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C.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豌豆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8.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生物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可能会引起组织液含量增多D.处于稳态时,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通常情况下,下列液体与原尿的组成成分最接近的是A.组织液B.血浆C.生理盐水D.胃液3.下列有关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B.喝醋较多会使正常人血浆的pH显著低于正常值C.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则酶促反应的速率一定下降D.感冒时人感到虚弱乏力,是因为机体失去了稳态的调节能力4.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大量出汗会造成Na+、Cl-等无机盐离子的丢失B.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机体细胞内液的含量会增加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D.若在等渗溶液中提高K+浓度,则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5.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间有2个突触B.据图示可知,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手部C.手指不经意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该过程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被蔷薇针刺后,再看到蔷薇时会格外小心的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6.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婴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其大脑对低级中枢的调控能力弱B.人醉酒后会走路不稳是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小脑C.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肌糖原分解来升高血糖D.下丘脑既可参与神经调节也可参与体液调节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B.分泌激素的器官可以是神经调节结构的一部分C.神经调节中的信号都是电信号,通常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D.下丘脑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8.南北极作为地球的两大冷源,左右着全球的冷暖过程。

高二上册生物考试试卷

高二上册生物考试试卷

高二上册生物考试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细胞的基本单位?A. 组织B. 器官C. 细胞膜D. 有丝分裂2. 以下哪个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蒸气D. 氮气3. 下列哪个不属于遗传信息传递的载体?A. RNAB. DNAC. 蛋白质D. 染色体4. 以下哪个属于被子植物?A. 松树B. 苔藓植物C. 蕨类D. 玫瑰花5. 人体软骨主要成分是?A. 胶原蛋白B. 骨素C. 细胞膜D. 纤维蛋白第二部分:填空题1.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的废物是__________。

2. 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发生分裂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3. 下列哪一种植物在干旱环境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4. 人体骨骼系统中最多的骨头位于__________。

5. DNA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及其中的各个阶段。

2. 解释遗传信息在生物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3.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第四部分:综合题阅读下面的实验描述,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描述:小明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项关于种子发芽的实验。

他将相同数量的花生种子分别放置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观察,每天记录发芽情况并进行比较。

1. 如果小明在实验中发现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种子发芽较快,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2. 在实验中,小明还观察到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无法正常生长,你能解释这是如何发生的吗?3. 如果小明想继续深入研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你会建议他进行哪些方面的实验?考试完毕,请同学们将试卷交给监考老师收卷,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作业(二)生物(理)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作业(二)生物(理)试题

莆田十五中高二理科生物寒假作业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班级学生座号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对内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指体液 B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消化液组成C.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 D.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3.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4.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①酸碱平衡②Na+、K+平衡③血糖平衡④体温调节⑤蛋白质平衡⑥CO2—O2平衡A.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要保持在适宜范围内6.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7.血细胞、淋巴管壁细胞及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分别是()A.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B.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C.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D.血浆、组织液、组织液8.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9.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10.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甘肃省天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水一中高二级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小题。

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就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体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C.人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内液中D.人体的体液存在于细胞内液中2.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先弥散到内环境中,再作用于靶细胞C.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D.溶菌酶杀灭细菌可发生在内环境中3.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不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抗体、白细胞介素﹣2、胰蛋白酶均可分布于组织液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4.血浆渗透压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长期缺乏营养会使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C.给机体注射生理盐水会使血浆的晶体渗透压降低D.影响晶体渗透压的无机盐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发挥了重要作用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浆蛋白、淋巴因子、淋巴细胞B.H2O2酶、抗体、激素C.葡萄糖、Ca2+、载体蛋白D.Na+、乙酰胆碱、氨基酸6.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分解B.葡萄糖被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C.精子和卵细胞进行识别和结合D.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7.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图解,其中①④⑥为细胞外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图中的③B.④中的水来自于①⑥和消化道C.图中③和⑦所处的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⑥8.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丢失钠离子,需补充淡盐水B.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浆酸碱度出现明显的变化C.正常人体通过出汗散失大量热量,体温明显下降D.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肌肉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9.以下关于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A.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B.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C.不管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还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都存在着反馈调节以维持稳态D.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就能维持机体的稳态10.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11.新冠肺炎防控得力,西藏旅游业逐渐复苏。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21级高二上(线上)阶段性测试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竹子中纤维素含量很高。

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

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大熊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大熊猫未消化的纤维素会被分解者利用C.纤维素分解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D.能量流动方向是竹子→大熊猫→纤维素分解菌2.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积B.多食牛肉、少吃野菜,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中草地面积的占用C.生态足迹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D.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远小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3.生态果园与传统果园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果园中生物的种类,例如利用果树下光照强度弱、空气湿度高、风速低等环境条件,在两行果树间种植喜湿、喜温、喜半阴的草菇(一种食用菌),或种植生草,还可以向果园中引入鸡、鸭等动物,甚至可以在果园中养殖蚯蚓,以此提高果园的稳定性。

下列正确的是()A.光能输入到果树﹣草菇园的途径是果树和草菇等生产者的光合作用B.果园中养殖鸡、鸭时,鸡、鸭粪便中的能量可以被果树利用C.果树种植过程需要治虫,目的是使能量多级利用D.果树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4.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 B.a>b+c C.a<b+c D.c=a+b5.某研究小组根据鄱阳湖的能量流动情况绘制的能量金字塔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金字塔不一定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B.图示金字塔可反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C.图中Ⅰ→Ⅱ→Ⅲ构成的食物链可能不止一条D.图中未体现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6.城市生态工程是指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哈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二次验收考试 生物 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2.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 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坎农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一体液调节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4.图1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抗体、血浆蛋白和尿素 ②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 ④激素、神经递质和氨基酸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加B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加7.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D .血清8.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反射弧结构是A .传出神经B .传入神经C .神经中枢D .感受器 9.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 10.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B.消化酶的合成C.受精作用 D.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11.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A.W区B.S区C.V区D.H区12.新生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易发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13.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强 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浆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14.下列关于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A. 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C.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D. 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下丘脑15.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 .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 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D.③上有特异性受体16.下列选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B.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C.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D.泪液中的杀菌物质杀灭细菌17.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A.大脑功能异常 B.缺乏促性腺激素C.缺乏促甲状腺激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1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19.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时,主要是K+外流,流出方式为协助扩散B.氧气由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经过6层生物膜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20.淋巴细胞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抗体A.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起非特异性免疫作用C.是针对各种抗原的D.能在人体内长期存在21.下列激素中,对几乎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抗利尿激素22. 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23.患侏儒症的原因是人在幼年时期缺乏A.肾上腺素B.生长激素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24.从某被子植物体上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选材是A.老叶B.幼嫩种子C.果皮D.成熟种子25.植物茎产生向光性是因为A.单侧光照促进生长素合成B.单侧光照抑制向光侧细胞生长C.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D.单侧光照使背光侧生长素合成加快26.按照现代观点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不包括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运动系统 D.免疫系统27. 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第二次段考(12月)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二次段考(12月)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段考试题12-01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范围:选择性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理想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 2分,共30分)1.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B.膀胱内的尿液C.肺泡腔内的气体D.小肠腔内的消化液2.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产热、岀汗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B.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C.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D.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3.从神经系统组成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为外周神经系统。

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D.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

4.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A.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D.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5.因交通事故,某人的脊髓不幸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会表现出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概念检测6.1937年,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正常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表明垂体的活动受下丘脑控制。

B.该实验表明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垂体的直接控制。

C.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分级调节,精细调控维持机体稳态。

7.斯他林等在发现促胰液素之后,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答案) (2)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答案) (2)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31小题,62分)1.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致使数百人困于矿井下,被困人员保持内环境的稳态能增加生存机会。

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机制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2.小伟患痢疾出现腹泻而引起严承脱水,医生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考虑补液。

下列补液方法中,最恰当的是()A.输生理盐水B.喝橘子汁C.喝葡萄糖水D.喝蒸馏水3.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5.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身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6.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广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暂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7.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

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

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8.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免疫调节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有差异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C.浆细胞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中含有DNA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浆细胞的表面9.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10.下列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调节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A.皮肤阻止了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内B.吞噬细胞在病毒侵入初期将其吞噬消化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产生抑制病毒活性的抗体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泰宁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泰宁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提出假说C。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通过单倍体育种也能证明“分离定律”D。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2.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①性状的显、隐性②产生配子的比例③基因型④产生配子的数量A. ②③B.③④C. ①②③D.①②③④3.关于如图的叙述,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 由F2的性状分离比可推测家兔毛色最可能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

F1灰色个体基因型只有一种,而F2中灰色个体基因型有四种C. F2白色个体有三种基因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D. F2黑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4.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让F1花纹蛇与杂合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4B. 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C.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D.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5.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的数量之比是3: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

13:2:1 B. 49:14:1 C。

1:2:1 D。

9:6:1 6。

某植物的高茎和矮茎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高茎为显性性状,且含有显性基因的花粉存在一定比例的致死现象:欲验证含有显性基因的部分花粉存在致死现象,下列最适合进行验证的杂交组合是()A。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1.构成细胞的元素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下列均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A.C、H、O B.Fe、B、Mo C.P、Fe、S D.Mg、Mn、Zn 2.细胞中水的功能与水的存在形式有关。

下列叙述中属于自由水功能的是()A.细胞中的良好溶剂B.细胞中的遗传物质C.细胞中的储能物质D.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3.无机盐是细胞中许多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叶绿素组成成分中含有的无机盐离子是()A.Fe 2+B.Ca 2+C.I -D.Mg 2+4.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下列物质属于脂质的是()A.纤维素B.蛋白质C.磷脂D.糖原5.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

下列有关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检测蛋白质的常用试剂是斐林试剂C.蛋白质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蛋白质是绝大多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6.细胞学说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建立者主要是()A.施莱登和施旺B.摩尔根C.达尔文D.孟德尔7.一些河流、湖泊、池塘中出现的“水华”现象与水体中多种蓝细菌的大量繁殖有关。

与酵母菌相比,蓝细菌不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核糖体B.DNA C.细胞壁D.核膜8.细胞质膜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重要结构。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质膜功能的是()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控制生物体的遗传性状C.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9.下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与胞吐10.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这体现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D.需要适宜的条件11.ATP是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的“通用能量货币”。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腺嘌呤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细胞中ATP分子的含量很高D.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1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原理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希尔的实验说明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可以产生氧气B.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 2来自于CO 2D.卡尔文的实验发现了CO 2被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途径13.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A.外膜B.内膜C.基质D.类囊体薄膜14.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大棚中蔬菜产量的是()A.采用绿色塑料薄膜盖顶B.夜间适当补充光照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合理密植15.如图表示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示光反应阶段B.该过程表示暗反应阶段C.图中A物质是氧气D.该过程必须在黑暗条件下才能进行16.慢跑是一种健康的有氧运动。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中期末考试卷(高二理科生物)(含答案)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中期末考试卷(高二理科生物)(含答案)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理科)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是脂肪、ATP、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 B.酶和核酸都是含有氮的生物大分子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2.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酶,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每种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C.蛋白质是肽链以一定方式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D.各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P等元素3.右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③是中心体,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④是核糖体,无生物膜结构,其合成与核仁有关。

D.⑤是核孔,是D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4.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下图所示的不同状态的细胞图像。

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A.甲>乙>丙 B.甲<乙<丙C.乙>甲>丙 D.甲=乙=丙5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叶绿体②染色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A.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B.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乳酸菌的体内存在D.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6.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B、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地进出的通道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在细胞两端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9.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图中所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②有密切的关系C.大多数②可以运动D.b过程不需要能量,a过程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10. 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变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原子:CO2→C3化合物→(CH2O) B.氧原子:H2O→O2C.氢原子:H2O→ATP→(CH2O) D.氧原子:CO2→C3化合物→(CH2O)11. 下图为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c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B.Ⅱ比Ⅰ反应速率慢的原因是温度低使酶活性降低C.bc段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D.在a点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12.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2023江苏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试题二(含答案)

2023江苏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试题二(含答案)

江苏2023年高二学业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新鲜菠菜的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 .无机盐B .水C .脂肪D .核酸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核酸能够储存与携带遗传信息B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C .DNA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D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C .Mg 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少Mg 会影响光合作用D .Fe 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缺少Fe 会导致缺铁性贫血4.蓝细菌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的原核生物,其含有的结构是()A.叶绿体B.线粒体C.核糖体D.细胞核5.某多肽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组成该多肽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是()A.1种B.2种C.3种D.4种6.右图是某同学在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时,得到的光合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图。

色素带②的颜色是()A.黄色B.橙黄色C.蓝绿色D.黄绿色7.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不相符的是()A.脂肪——细胞中的储能物质B.抗体——免疫功能C.糖类——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血红蛋白——运输氧气8.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其第二阶段可以产生的物质是()A.CO 2B.丙酮酸C.乳酸D.H 2O9.细胞分裂可以增加细胞数量,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10.欧文顿在研究细胞膜的结构时,发现脂溶性的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说明()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C.细胞膜上结合有多种蛋白质分子D.细胞膜上运输脂质分子的载体蛋白11.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B.②是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C.③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唯一场所D.④是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有关12.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要经过染色体复制B.都形成四分体C.都有细胞质的不均等分配D.都有同源染色体分离1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是()A.染色体复制B.着丝粒分裂C.同源染色体联会D.形成纺锤体1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酵母菌酿酒应使用密封装置B.排水晒田可避免根细胞无氧呼吸C.种子晒干储藏可降低呼吸速率D.用松软透气纱布包扎伤口有利于细胞进行有氧呼吸15.右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

2021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10月份)(必修)含解析

2021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10月份)(必修)含解析

2021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10月份)(必修)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体液D.组织液2.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3.正常情况下,下列各种化学成分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B.激素C.血红蛋白D.抗体4.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糖尿病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细胞代谢紊乱D.渗透压下降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B.DNA C.pH D.渗透压7.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HCO3﹣、HPO42﹣是维持细胞外液酸碱度平衡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8.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强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9.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加( )A.剧烈运动 B.注射一定剂量的抗利尿激素C.患糖尿病 D.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10.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③处受到损伤,用微电极刺激⑤,效应器没反应C.④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D.⑥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1.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A. B. C. D.12.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13.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分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不需要消耗能量14.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上存在与信息分子结合的特异性受体D.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1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A.树突→轴突B.树突→细胞体 C.轴突→轴突D.16.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17.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18.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1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时间短暂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1.下列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或集合管细胞的是(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抗利尿激素22.某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3.下列有关人体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细胞外液中渗透压下降,则尿量减少C.水平衡调节中枢分别在下丘脑和大脑皮层D.该调节的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24.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5.如图是对甲状腺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示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B.该图示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C.切除丙,则血液中a、b的含量减少D.甲、乙两器官依次表示垂体、下丘脑26.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是( )A.小脑 B.下丘脑C.脑干 D.大脑皮层2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D.下丘脑可以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28.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则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冷觉中枢分布在下丘脑中D.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9.关于“吞噬细胞”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在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B.只在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C.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D.在第一、第二、第三道防线中均发挥作用30.在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A.表皮细胞 B.淋巴细胞 C.神经细胞 D.红细胞31.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32.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能够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A.a B.b C.c D.d33.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A.造血干细胞B.B淋巴细胞C.T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34.体液免疫中,浆细胞的来源有( )A.T细胞B.B细胞C.记忆细胞 D.B细胞或记忆细胞35.体液免疫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B.浆细胞C.记忆细胞 D.浆细胞或记忆细胞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36.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请据图回答:(1)图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写名称)(2)④中所含成分和__________(写图中序号)中的成分最为接近.(3)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毛细血管运输来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__________.(4)饥饿时,胰岛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增加,它作用于图中的组织细胞,促进__________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37.如图为一段神经纤维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若在图中a的左侧给一适宜强度的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到a点时,a、b之间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填“a→b”或“b→a”);兴奋传过b点,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偏转.(2)当兴奋传到b点时,该处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是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38.如图是兴奋在A、B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由③④⑤构成的结构叫__________.(2)图中的__________显示,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并不是直接接触的.(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能够传递,依靠的是__________这种化学物质.(4)在A、B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填“A→B”或“B→A),原因是__________.(5)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39.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C、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有可能是激素,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甲状腺激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则靶细胞分布于__________.(2)胰岛素分子只能通过C图所示的方式调节靶细胞的代谢过程,而不能通过D图所示的方式调节细胞代谢过程的原因是__________.(3)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结构释放的物质叫__________.(4)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已知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现有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使靶细胞__________.(5)靶细胞表面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__________.(6)上述四幅图中,可能属于神经调节过程的有__________.40.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X﹣Y”表示抗原抗体结合.请分析回答:(1)a细胞表示__________;b细胞表示__________;c细胞表示__________.(2)与②过程相比,③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3)图中能清除“X﹣Y”结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4)图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__________.xx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二(上)段考生物试卷(10月份)(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体液由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和意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境.2.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据此答题.【解答】解:(1)红细胞属于血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淋巴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淋巴.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不同内环境中生活的细胞的种类,再准确判断题中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正常情况下,下列各种化学成分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B.激素 C.血红蛋白 D.抗体【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解答】解:A、血浆蛋白可位于血浆中,A错误;B、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和外分泌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4.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糖尿病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细胞代谢紊乱 D.渗透压下降【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解答】解:A、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患糖尿病,A错误;B、当温度和PH值等环境条件适宜,使得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C、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正确;D、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减小,使得渗透压下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细胞外液组成;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内化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B、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C、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内环境有影响,但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D、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免疫系统能识别自己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之一,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利用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实例和意义等来解决问题,三种调节方式的主次地位、免疫调节是本题的难点.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DNA C.pH D.渗透压【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个种化学成分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温度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故温度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A正确;B、DNA是遗传物质,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B错误;C、pH值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pH值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C正确;D、渗透压是内环境稳态的组成部分,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实质、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HCO3﹣、HPO42﹣是维持细胞外液酸碱度平衡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数目多少,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错误;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比如H2CO3 /NaHCO3,B正确;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呼吸作用提供ATP消耗能量来维持的,C正确;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8.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强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解答】解:A、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A正确;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B正确;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强,C正确;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体温调节为背景考查了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原因和非条件反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讲解时可补充炎热时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还可要求学生绘制出寒冷和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9.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加( )A.剧烈运动 B.注射一定剂量的抗利尿激素C.患糖尿病 D.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2、人体内水分的来源是饮食和物质代谢;人体内水分排出的途径是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3、天气转冷排汗量减弱、尿量增加;糖尿病人尿液中渗透压升高,尿量增加.【解答】解:A、剧烈运动,机体排出大量的汗液,故尿量减少,A错误;B、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B错误;C、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C正确;D、摄取过咸的食物,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0.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③处受到损伤,用微电极刺激⑤,效应器没反应C.④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D.⑥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据图分析: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结构.【解答】解:A、据图分析,①是反射弧的感受器,A正确;B、③处受到损伤,用微电极刺激⑤,效应器有反应,但不能叫做反射,B错误;C、④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C正确;D、兴奋在⑥突触处的传递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反射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11.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A. B. C. 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受到足够强的点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答】解: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的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电位为内负外正,产生动作电位时,主要是膜外的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2.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考点】反射的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行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解答】解:A、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A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不属于反射,B错误;C、一定强度的刺激是反射反射的必要条件,C错误;D、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故选:A.。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答案在最后)考试范围:必修二第5—6章+选择性必修一第1—3章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水稻育种有两次绿色革命,一次是高秆变矮秆,一次是常规稻变杂交稻。

两次绿色革命,都使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多倍体水稻同样具有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潜力,一旦成功,可以说是水稻育种的第三次绿色革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高秆变矮秆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杂交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性状C.多倍体水稻谷粒更大,茎秆也更加粗壮,营养含量更高D.一般来说,通过杂交获得纯合四倍体品种比纯合二倍体品种所需时间更长【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

【详解】A、高秆变矮秆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新性状,A正确;B、杂交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性状组合,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B错误;C、基于四倍体水稻具有比二倍体成倍增加的基因组,包含着成倍增加的基因数,并且在每一个基因位点上具有4个相对性状基因。

基因表达的总量增多,故多倍体水稻谷粒更大,茎秆也更加粗壮,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都比普通二倍体水稻的更高,C正确;D、从遗传学分析看,4个等位基因涉及到配对、交换、分离之后全部纯合的过程,这比二倍体复杂得多,获得纯合稳定的品种,所需时间可能要更长,D正确。

故选B。

2.p53蛋白可阻滞细胞周期,阻止受损细胞分裂,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止肿瘤形成。

p53蛋白的合成受p53基因的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推测p53基因为一种原癌基因B.p53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就会癌变C.癌细胞内,p53蛋白的活性明显升高D.p53蛋白会影响细胞内其他基因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人和动物细胞中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1.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

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2.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3.由于胎儿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往往会造成孕妇身体浮肿。

下列水肿与孕妇身体浮肿的原理不一样的是()A.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B.病理情况下毛细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漏导致的组织水肿C.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出现的组织水肿D.淋巴管堵塞,淋巴循环受阻而导致水肿4.下图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大脑B.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C.④是神经胶质细胞D.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5.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腺体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6.某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升高使AC神经元的阳离子通道(TrpA1)被激活,阳离子内流导致AC神经元兴奋。

该信号通过神经传导,最终抑制PI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夜晚觉醒。

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形式将兴奋传至DN1P神经元B.抑制AC神经元中TrpAl基因的表达会使高温促进夜晚觉醒的作用减弱C.某药物可促进突触间隙中CNMa的分解,从而减弱高温对夜晚睡眠质量的影响D.DN1P神经元释放的递质CNMa与CNMa受体结合使PI神经元兴奋7.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31.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C.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估算各种昆虫的种群密度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结果越接近实际值
18.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11.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A.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段考高二年级生物(理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填图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一般来说,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与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分别是()A.水和糖类 B.水和蛋白质C.蛋白质和核酸 D.蛋白质和蛋白质2.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B.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C.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生物大分子3.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馏水中。

这是因为()A.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B.蒸馏水不含营养物质C.蒸馏水可增大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使细胞代谢加快,加剧病情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防止细胞过度吸水4.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其原因是()A.只发生在低等生物中B.有机物分解不彻底C.酶的催化效率不高D.反应过程比较简单5.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及主要产物是()A.第一阶段、丙酮酸 B.第二阶段、二氧化碳C.第三阶段、水 D.第三阶段、葡萄糖6.甲图和乙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在A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量会增加7.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8.如图A、B是某种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A细胞内有染色体8条,B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0对C.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D.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能直接与卵子结合9.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B. ①③⑤上进行的反应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C.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D.①与③之间的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10.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内DNA的数量上升B. 细胞核的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核孔可以允许任意物质通过C. 不同细胞中核仁的大小和数量是一样的D. 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染色体11.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B.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了紫色溶液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蒸馏水后都能复原12.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3.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电信号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14.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给患者注射()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 D.甲状腺激素15.下图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B.激素③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16.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的作用相同B.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不同C.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从而彻底消灭抗原D.记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能增殖17.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18.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A.100只B.200只 C.300只 D.400只19.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只发生于同种生物个体之间B.“花香引蝶”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D.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提示:41-50题为每题2分)21.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2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A.无双缩脲试剂,用配制斐林试剂的材料等不能检测蛋白质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2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C.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D.可用过氧化氢作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24.现有酵母菌甲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乙进行酒精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总量与酵母菌甲吸收的氧气之比为()A.1:2 B.2:3 C.3:4 D.4:325.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B.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D.⑤中产生的②不仅用于还原C3化合物,还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26.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Ⅱ与有丝分裂的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27.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8.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29.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

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 )A.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上升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上升再下降3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动镶嵌模型指的是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流动B. 大分子物质以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穿过膜的层数为0C. 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重吸收水分D. 协助扩散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31.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割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不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32.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1升清水或静脉注射1升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

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饮用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B.30~90 min阶段,饮用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曲线c代表饮用清水后的血浆渗透压变化D.如果曲线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盐水的浓度为0.9%33.脊髓灰质炎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有效手段。

下列叙述正确是A.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多种传染病B.第一次接种疫苗后,机体受刺激后会发生特异性免疫C.脊髓灰质炎病毒入侵机体后,会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D.再次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时,机体可产生大量抗体进入靶细胞并消灭病毒3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对同一植物同一部位具有相同的促进效果35.如图中曲线Ⅰ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Ⅱ表示其死亡率.则()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C.C点时该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较稳定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36.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37.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 t+1/N t一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 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 t+l表示第t+l年的种群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