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最先到达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
知识拓展:郑和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郑和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行都早得多。
且不说郑和1405年的第一次下西洋,即以1433年第七次即最后一次下西洋返航而言,也比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早59年,比1498年达·伽马绕好望角到达印度卡利卡特早65年,比1519年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早86年。
就航海规模来说,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等人的远航规模也大得多。
如哥伦布航行美洲,第一次为90人,3艘船,其中一艘旗舰24.5米,宽6米,排水量为100吨,其他二舰为50吨、40吨;第二次人数一说1000~1500人之间,一说约1200人;船数为17,大小未详,按乘人数推算,大约比第一次乘的船要大一二倍。
第三、四次人数、船数均不详。
郑和远航的人数、船数均大大超过哥伦布。
至于船只的排水量,我们曾请水运史研究人员房仲甫计算。
他认为宝船为沙船型,据现代沙船比例计算,大号宝船总长440尺,满载水线长303.6尺,最大吃水19尺,船宽180尺,满载水线宽176尺,宝船排水体积25627立方米,即排水量为25000多吨。
但据江苏外海沙船比例计算,长44丈,底宽86丈,则舱深22.5尺,吃水11.3尺,排水量则为7833吨。
究竟如何计算,尚待进一步研究。
不过无论如何计算,其排水量大大超过哥伦布远航船只,则是肯定无疑的。
现将郑和下西洋同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航海列表比较如下:
1/ 1。
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是郑和
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是郑和
发现美洲大陆,很多人的印象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其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
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
最近英国一名历史学家Gavin Menzies 在新书中指出,郑和才是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
在他新书中有一份发现的明朝航海地图的复制本上,绘有美洲大陆。
因此足以证明,郑和是世界环球航海的第一人,且还绘制了世界海图。
郑和于1421年就已到美洲大陆,比哥伦布早了约70余年。
另外,
他还认为,根据DNA 数据显示,美国印地安人及其他当地人,应是亚裔定居者繁衍的后代。
中国人远洋美洲的若干历史问题——读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世界》
中国人远洋美洲的若干历史问题——读孟席斯《1421:中国
发现世界》
杜钢建
【期刊名称】《太平洋学报》
【年(卷),期】2013(021)003
【摘要】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是麦哲伦发现麦哲伦海峡,不是欧洲人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是郑和舰队.孟席斯的话没有错.但是,在郑和舰队之前,中国人就可能到达过这些地方.孟席斯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打破了几百年以来西方中心论的世界航海史观,引起世界史学界的争论和反思,而且令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中国读者为之感动,为之震撼.
【总页数】10页(P86-95)
【作者】杜钢建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X24
【相关文献】
1.试评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美洲》 [J], 罗宗真
2.《1421》确信:中国首先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最先环球航行发现美洲,到过南半球 [J], 戴维·威尔逊;加文·孟席期
3.读《中国人发现美洲》 [J], 游修龄
4.海上丝绸之路加文·孟席斯:“郑和首先环球航行发现新大陆” “1421:中国发现世界” [J], 索占鸿
5.孟席斯携新书来华宣讲中国发现世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哥伦布与麦哲伦
世界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哥伦布与麦哲伦世界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哥伦布与麦哲伦在世界历史上,大航海时代被视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航海家,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哥伦布和麦哲伦。
他们的航海活动彻底改变了世界地图,开启了全新的发现和贸易时代。
一、哥伦布的航海事迹哥伦布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家,他的航海探索被认为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
1492年,哥伦布接受了西班牙的赞助,带领着三艘船队(圣玛利亚号、奥里萨巴号和皇后号)启航,试图找到一条更短的航海路径到达东方。
1492年10月12日,他登上了一块不知名土地,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为美洲大陆的圣萨尔瓦多岛。
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引发了西欧人对新大陆的浓厚兴趣,也奠定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的主导地位。
二、麦哲伦的航海事迹麦哲伦是16世纪初葡萄牙的舰长和航海家。
他主导了一次对世界的环航,也被称为麦哲伦-艾尔卡诺环球航行。
1519年,麦哲伦带领着五艘船队驶入大西洋,并绕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未知的太平洋。
这次航行非常艰苦,船队面临了食物短缺、船只损毁以及水手的骚乱等问题。
然而,在这段困苦的航程中,麦哲伦也成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大洋——太平洋,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
尽管麦哲伦本人没有完成整个环球航行,但他的探险活动开创了一种新的航海路线,对地理知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大航海时代的重要意义大航海时代标志着人类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1. 开拓新大陆:哥伦布的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这导致了欧洲对美洲、非洲和亚洲新领土的殖民探索,为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
2. 贸易的繁荣与改变:大航海时代打开了海上贸易的大门。
欧洲国家通过建立贸易帝国,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商品交换。
这导致了文化、物质和人口的广泛流动,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
3. 科学知识的进步:大航海时代催生了地理学、天文学和航海科学的重要发展。
试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试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是历史上两个重要的航海探险事件,它们在时间、规模、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1.时间: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的时间相差了大约五个世纪。
郑和的航海活动主要发生在明朝时期,具体时间为1405年至1433年,而地理大发现则发生在欧洲的15世纪末至17世纪初,例如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的航海探险是在1492年至1504年之间。
2.规模与范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最多时曾达到300多艘船,船员超过28000人。
而地理大发现时期的欧洲航海家通常只有几艘船,最多不超过十艘。
在范围上,郑和的船队多次远航至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而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则开拓了新大陆,发现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道。
3.目的与动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威德、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和贸易,以及寻求新的领土和资源。
而地理大发现的目的是为了开拓新的贸易路线和殖民地,以获取黄金、白银、香料等贵重商品,以及探索未知的地理区域。
4.方法与科学技术的应用:郑和的船队采用了罗盘、星盘、海图等航海工具,并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造船技术。
但与地理大发现时期的欧洲航海家相比,他们在观测天文现象方面的技术和方法相对有限。
欧洲航海家使用了更为精确的计时仪器(如四分仪)和水文测量方法(如水道测量),并引入了三角函数等数学工具来进行航线和距离的计算。
5.政府与民间参与:郑和下西洋的活动主要由明朝政府组织并资助,属于官方性质的航海活动。
而地理大发现时期的欧洲航海探险则主要依靠私人力量,由商人和航海家自发组织并进行,政府对其提供的支持和资助相对较少。
这也反映了两种文化对航海探险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不同。
6.文化和物种交流: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技术和商品得以传播到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地,增进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
同时,郑和的船队也带回了许多外来的植物、动物和文化习俗。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里郑和最远到达哪里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里郑和最远到达哪里原题: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A.印度洋B.太平洋C.大西洋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答案是: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相关阅读: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苏州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
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美洲、大洋洲以及南极洲。
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东非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刻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刻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
郑和下西洋外交方面的好处:1、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此刻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
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剌、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
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
2、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和西北的帖木儿帝国。
中国倭寇最早出此刻元朝末年,日本国内发生内战,部分武士和浪人为了生存便到中国沿海抢劫,到明初朱元璋时期,十分猖獗。
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国内还不稳定,因此集中精力安内,国防上采取被动的防御方法,在沿海省份设立卫所,在北方修长城和派兵屯边。
郑和下西洋路线以及到达最远处介绍
郑和下西洋路线以及到达最远处介绍郑和下西洋路线主要是从刘家港出发,经过瓜哇岛,锡兰,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及非洲的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成功的外交手段,对中国的历史和经济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更多详情请看正文《郑和下西洋路线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路线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郑和总共组织了7次航行,每一次的航行路线都不一样。
那么下面小编将会依次来给大家分析下路线问题。
第一次下西洋,郑和从刘家港出发,途径瓜哇岛(瓜哇岛位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离开瓜哇岛后到了苏门答腊,苏门答腊和印度洋很近是世界第六大岛。
离开苏门答腊后的郑和有分别到了锡兰和科泽科德。
锡兰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现在人称锡兰为斯里兰卡。
说起斯里兰卡大家都很熟悉,是各种宝石的出产地。
科泽科德是郑和第一次航行的终点。
科泽科德是印度洋西南部的一个城市,应该称之为港口城市,人口达到了54万多,科泽科德担任的作用很大,是一个贸易中心,古时印度和阿拉伯人就在科泽科德这个地方进行交易往来。
第二次航行,郑和的路线和第一次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最后的行程上增加了古里。
古里位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上,是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国家,郑和下西洋的第二次航行终点定在了古里。
所以从选址上郑和也体现了其智慧。
第三次航行郑和选择了从太仓出发,这次的行程路线和之前有不同线路规划,第三次主要以东印度为主轴线,然后依次经过瓜哇岛到斯里兰卡,然后转换方向往北边开去,到达孟加拉湾,到了孟加拉湾后郑和的船队迂回策略,回到了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在马兰半岛和苏门答腊之间,所以说郑和的船队折回了,离开马六甲后,郑和的船队开启了回国之路。
第四次郑和的最终目的地到了霍尔木兹,霍尔木兹位于两大海峡中间,应该说起的是纽带的作用,一头是波斯湾,另外一头是印度洋。
郑和到达霍尔木兹后就回去了,前面的路程和第三次并没有什么大变化,只是最终多了一个霍尔木兹地点而已。
第五次航行路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不过这次郑和把船队分成了2批,一批抵达波斯湾后就没有继续前进了,另外一批开往了摩加迪沙,马林迪等阿拉伯南海岸区域,,摩加迪沙是那一块的沿海城市,而且这种沿海城市往往对于海运海域有着很大的控制权。
历史趣谈:航海探秘 郑和最先发现麦哲伦海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航海探秘郑和最先发现麦哲伦海峡?
导语:1421年开始的郑和第六次航行,为历史探索者设置了许多艰涩的谜局,那几只分船队的去向一直处于人们的猜测之中。
它们在各式各样的史料间出没
1421年开始的郑和第六次航行,为历史探索者设置了许多艰涩的谜局,那几只分船队的去向一直处于人们的猜测之中。
它们在各式各样的史料间出没,踪迹难辨,许多年中,各种推测始终尾随其后。
此次航行之前,到达东非的那条最远的航线,也只耗费了船队两年左右的时间。
在第六次航行中长达四年的空白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人所不知的奇迹?
我再次试图从《郑和航海图》中,打探关于这支神秘船队的消息。
这幅古航海图已经标明中国船队沿非洲东海岸南下,到过今索马里的葛儿得风(瓜达富伊)、哈甫泥(哈丰)、木儿立哈必儿、黑儿、剌思那呵、抹儿干别、木骨都束(摩加迪沙)、卜剌哇(布腊瓦);到过木鲁旺(国别待考);到过肯尼亚的慢八撒(蒙巴萨);到过坦桑尼亚的起若儿(基尔瓦);到过莫桑比克的者剌则所哈拉(设拉子的属地索法拉);到过马达加斯加的门赤(马尔加什岛);到过葛答干(国别待考);到过肯尼亚的麻林地(Malindi)。
古航海图已经向我们透露了许多秘密,然而,它是否同样隐瞒了什么?是否有一些航程,被遗漏在航海图之外?我在史料中追踪郑和的船队,在已知的范围之外,是否可能再向前推进?
现在需要认真考虑一下《郑和航海图》的可信性了。
由于茅元仪将其收录于《武备志》,使其免于被销毁的命运。
如何确认《武备志》的成书年代呢?不妨用微软公司出品的Starry Nights软件(它可以计算过去两千年来的星图)来验证《过洋牵星图》。
那份古星图中记录的锡兰山
生活常识分享。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传奇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传奇郑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他的七次下西洋航海被誉为航海史上的传奇。
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率领的船队穿越东海、南海,畅游印度洋和非洲东海岸,开拓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同时也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知识。
郑和的航海传奇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下面将详细介绍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传奇。
一、第一次下西洋航海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航海中,他率领的船队由七座巨型宝船组成,搭载着上千名船员和数百吨货物。
他们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到达了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马六甲等地。
在这次航海中,郑和与当地的民族进行友好交流,并帮助缔结了一系列的贸易合作。
二、第二次下西洋航海郑和的第二次下西洋航海是在明成化年间进行的。
这次航海的目的地包括波斯湾、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东海岸等地。
郑和所率领的船队在非洲东海岸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建立了许多贸易站点,并与当地的国家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三、第三次下西洋航海第三次下西洋航海是郑和率领的船队到达非洲东海岸的最南端,并继续向南航海。
郑和船队的目的地包括了冲绳群岛和爪哇岛等地。
在这次航海中,郑和向当地的部落传授了中国的医术和种植业技术,并与他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四、第四次下西洋航海第四次下西洋航海是郑和船队的航程最长的一次,航行范围包括了红海、非洲东海岸以及印度洋等地。
在这次航海中,郑和与非洲东海岸国家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并为他们带去了中国的书籍和文化。
五、第五次下西洋航海郑和的第五次下西洋航海是在明宣德年间进行的。
这次航海的航行范围包括了马六甲、锡兰以及印度等地。
郑和船队在这次航海中继续进行了贸易活动,并与当地的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六、第六次下西洋航海在第六次下西洋航海中,郑和船队前往了印度洋的最南端。
他们与马达加斯加等地的部落进行了友好交流,并传授他们中国的农业和水利技术。
七、第七次下西洋航海郑和的第七次下西洋航海是在明宣德年间进行的最后一次航海。
这次航海的目的地包括了爪哇岛、琉球群岛以及钏路岛等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郑和下西洋比较文摘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郑和下西洋比较文摘文摘1哥伦布和郑和都是著名的航海家,但在当时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之下,出现两人远航的不同结果: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确立了其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郑和七下西洋却对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没有多大的贡献。
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1 两者身份不同:郑和是以官吏身份、奉皇帝圣旨、代表国家出使,其远航的经费由国家承担。
哥伦布则是个私人航海家,远航资金部分靠自筹,其余由西班牙政府支付或向富商募捐,他的航海活动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结合的活动。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航海家郑和与哥伦布》作者叶洵灶]2 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中国当时传统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已发展到顶点,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处在萌芽的前夕。
西欧处于封建制度开始瓦解和资本原始积累初期,西欧各国的封建王朝把开辟新航路同开拓疆土、扩张领土相结合,货币和黄金是驱使欧洲人远渡大洋的动力。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航海家郑和与哥伦布》作者叶洵灶]3 两者航海目标不同:郑和远航本质上看是为了强化和巩固明初中央集权统治,出使他国目的是为了“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与所到国家恢复和发展政治上的藩属关系,旨在通好他国,怀柔远人。
哥伦布的远航从根本上说是西方要求与东方直接交往的产物,意在征服和扩张,是为了寻找一块新的地域或一条通往某地之航线。
[《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郑和与哥伦布比较研究》作者彭顺生]4 两者所处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同:中国当时明王朝仍处于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迟缓,尚无大规模进行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当时明统治者“重本抑末”的传统,严禁“私出海”和“私自下番”,限制民间对外贸易,压制了发展海外贸易的社会需求。
西欧当时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并迅速发展,琳琅满目的商品购买,货币地租的交换,使得西欧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无不对黄金充满渴求。
探险家故事大全
中外探险家的故事1.麦哲伦的故事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
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
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由于他的阵亡,使麦哲伦失去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机遇。
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被认为是第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
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
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
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2..张骞的故事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
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
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
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
张骞回来后,使大汉皇帝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的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
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3..玄奘的故事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
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
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主要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高山。
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
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
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麦哲伦海峡地理知识点
麦哲伦海峡地理知识点麦哲伦海峡(Strait of Magellan)是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一个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克拉伦斯岛、圣伊内斯岛之间。
这个海峡东连大西洋,西通太平洋,是连接两个大洋的重要航道。
以下是麦哲伦海峡的一些重要地理知识点。
1.位置: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纬54度左右,西经71度左右,介于南美洲大陆和火地岛之间。
2.发现者:麦哲伦海峡以葡萄牙航海家费迪南德·麦哲伦的名字命名,他在1520年首次航行通过这个海峡,从而证明了南美洲大陆的南端并非是陆地,而是一个可以通航的海峡。
3.特征:麦哲伦海峡全长约592公里,最窄处仅3.3公里,最宽处约32公里。
海峡内部有许多曲折和狭窄的航道,两岸地形崎岖,海岸线曲折。
4.气候:麦哲伦海峡地区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常年风大浪高,多雾,冬季还会出现冰川。
这些因素使得海峡的航行条件十分困难。
5.航运:尽管麦哲伦海峡的航行条件艰苦,但它仍然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
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前,麦哲伦海峡是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贸易航线。
6.生态:麦哲伦海峡的生态系统独特,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多种鲸鱼、海豹和海鸟等。
7.经济价值:除了航运价值,麦哲伦海峡还富含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当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8.旅游:麦哲伦海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也成为了一些旅游爱好者的目的地,尤其是喜欢探险和历史的人。
9.环境保护: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麦哲伦海峡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威胁,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10.科学研究:麦哲伦海峡是研究地球科学、海洋学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
麦哲伦海峡不仅是地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地标,也是人类航海历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郑和与哥伦布、麦哲伦PK——中西文化比较系列(1)
郑和与哥伦布、麦哲伦P K——中西文化比较系列(1)郑和: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哥伦布(约1451~1506),Colombo,Cristoforo,意大利航海家。
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
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
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
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
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
他坚信地球是球形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次环球探航。
1513年麦哲伦回到葡萄牙。
他一再请求国王允许他组织船队进行环球探险,然而国王却不理睬他,绝望的麦哲伦只好在1517年离开祖国,投奔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要塞司令。
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魄力,不仅把女儿嫁给他,还向西班牙国王举荐了他。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计划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与他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球远洋探险。
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
这时,整个船队仅剩下一条船与18名船员了。
P K一、时间郑和1405年明成祖命郑和二百四十多艘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凑成了88人麦哲伦1519年,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与他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
郑和下西洋到过哪_
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郑和曾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明朝海军舰队,做了七次规模巨大的远洋航行,到过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中东地区很多国家,甚至远至红海、麦加和非洲东海岸。
非洲肯尼亚的一些沿海地区,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附近的海上有来自中国的沉船,船上幸存的人回不去了,便与当地人通婚,在此繁衍生息。
美国女作家雷瓦西在其所撰写的郑和传记———《当中国称霸海上》中,谈到这件事,并探访了一些自称是中国人后裔的当地人,这些人的长相与当地黑人明显不同,看起来很象亚洲人,也许他们真的就是郑和船队中某些船员的后代。
郑和的远航意义深远,中外学者都给予了极高评价,比如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就称之为“15世纪初中国人的伟大海上航行”,甚至还有人认为他比哥伦布更早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郑和原名马三保,是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人。
他本是元朝色目贵族的后代,其六世祖名为赛典赤·赡思丁,是中亚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章,追封为咸阳王;其父名为马哈只,袭封滇阳候。
他的家族信奉伊斯兰教,其父亲和祖父均曾去过麦加朝觐。
而马姓则是阿拉伯姓穆罕默德“Mahmud”的汉译。
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
此时马三保年仅10岁,被掳入明营,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受到了朱棣的赏识和重用。
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御赐他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
郑和下西洋原因之谜郑和的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
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后来虽然家中突遭变故,但这份情怀想必依旧未改。
郑和到朱棣身边时,恰逢朱棣刚刚就藩北平,年仅21岁,两人岁数相差不大,交流起来应该比较顺畅。
所以,明成祖朱棣想必也从郑和口中得知不少有关异域的想象,也许这便是他日后派郑和下西洋的动因之一。
不过有人根据史料,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可能是追查建文帝的下落。
十大未解之谜
十大未解之谜虽然时代的科技在不断进步,然而世界上还是有许多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十大未解之谜之:神秘精灵之谜在爱尔兰最古老的传奇故事和浪漫文学中提到的极早期的居民被称作图尔斯人是闻名遐迩的魔术师部族。
传说这个原始部族在战争中曾被盖尔人和凯尔特人击败并被剥夺财产。
图尔斯部族享有魔术师或精灵的盛名,他们隐匿而神秘的生活方式似乎使他们的征服者印象十分深刻,深信不疑他们是超自然的生命。
多年来,拉普兰人相信在深山中住着一种他们称作圣沃维(Saivo-Vare)的精灵。
这种精灵和他们十分相似,从事相同的劳作、饲养同样的牲畜。
十大未解之谜之:三星堆文明之谜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然而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
他们是本地远古土着还是外来移民?甚至是如激进研究者所认为的“外星人”?他们会否不过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古代民族想象中的产物?十大未解之谜之:猛犸象灭绝之谜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史前巨象。
猛犸象等史前巨型动物早在人类制造出长矛之前就已经面临灭绝危险。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通过对史前动物粪便真菌化石进行研究,找到了猛犸象以及其他重量超过1吨的大型史前动物灭绝的最新证据。
科学家表示,长毛猛犸象和其他大型野兽早已面临生存危机,远早于人类制造出长矛等捕猎工具的时间。
十大未解之谜之:郑和船队最先到达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1421年开始的郑和第六次航行,为历史探索者设置了许多艰涩的谜局,那几只分船队的去向一直处于人们的猜测之中。
它们在各式各样的史料间出没,踪迹难辨,许多年中,各种推测始终尾随其后。
此次航行之前,到达东非的那条最远的航线,也只耗费了船队两年左右的时间。
在第六次航行中长达四年的空白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人所不知的奇迹?十大未解之谜之:人身牛头怪迷宫据英国媒体报道,在希腊克利特岛一家采石场地下发现的精心开凿的地道网络可能就是囚禁传说中人身牛头怪的神秘迷宫。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里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里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里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里,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里中国学界一般认为,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即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
但是域外存在不同看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些不同的看法。
航行范围域外看法李约瑟曾引地图学家弗拉·毛罗所言,称1420年郑和舰队已越过好望角。
澳大利亚人菲茨拉德认为,郑和的船队有可能到达澳大利亚西北的达尔文港。
马来西亚学者祖菲加提出,郑和舰队于1422年到达了南极。
在2002年出版的畅销书《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中,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又提出郑和船队的分队曾经实现环球航行、且先于西方发现美洲和大洋洲的论点。
其证据包括所谓郑和船队绘制的世界地图、《异域图志》所绘制的各地动物、考古证据以及DNA分析等。
其中的世界地图即中国律师刘钢收藏的《天下全舆总图》。
刘钢称该图是永乐十六年(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的复制品。
他本人又撰写了《古地图密码》一书加以论证。
中国学界对上述外国学者的观点普遍持否定态度,尤其反对孟席斯的观点。
外国也有学者对《天下全舆总图》提出了质疑。
反驳理由包括当时的中国人几乎无人接受地圆说,不可能尝试环球航行;经纬线绘图法尚未传入中国,著名的《郑和航海图》也只是一字排开绘制而成的,等等。
反驳者并且指出,脱离史实的宣扬不仅不能激发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反而“只能是对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嘲弄”。
郑和下西洋目的和历史意义1、目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州等沿海的大都市十分繁荣。
在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
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郑和下西洋VS麦哲伦航海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第三个意义
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郑和下西 洋,向海外传播科学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宗教艺术 等中华文明,将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医学等领 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 捕鱼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货币、历 法、度量衡等。同时,亚非国家的文明成果也传入中国。郑 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第四个意义
推行亲仁善邻,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 系。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 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 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 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 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第五个意义
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开放 进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600年前,面对人类还知之不多的广阔无垠的海洋,面对险象 环生的长途远航和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郑和与他的船队没 有退缩,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继 汉、唐、宋、元各代与世界各国人民陆上交往的不断扩大, 又开辟了中华民族从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纪元,将中外交流提 高到新的水平。
最大的宝 62—249 船长四十 艘海船、 四丈四尺, 宽十八丈, 载重量八 百吨,可 容纳上千 人。 旗舰“特 5艘海船 里尼达” 号排水量 110吨
4 次 都 是 官吏、士 外交和贸 宣扬国威 1433年郑 27000 人 兵、水手、 易双重任 和病逝于 以上 工匠 务 今印度南 部西海岸 之科泽科 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去网吧搜索了关于宽带的信息,又上了很多网站问问该向谁投诉,还注册了数个网站账
分。由于地球自转轴的运动,北极星的位置约每 一百七十五年移动 1 度,因此可以计算出《武备 志》的年代在 1430 年左右。可以用传统的文献 学方法来验证这一结论。我将这幅航海图与现存 的所有文字资料进行对照后发现,它与祝允明 《前闻记》里记载的史实最为吻合,就此可以猜
测,《郑和航海图》记录的是郑和最后一次出洋 时的航线。因而,它并非郑和七次航海所有海线 的总汇。也就是说,它不可能代替那些失踪的船 队发言。
cc0af0ca 易博
我去网吧搜索了关于宽带的信息,又上了很多网站问问该向谁投诉,还注册了数个网站账
(马尔加什岛);到过葛答干(国别待考);到过肯 尼亚的麻林地(Malindi)。郑和航海图
古航海图已经向我们透露了许多秘密,然 而,它是否同样隐瞒了什么?是否有一些航程, 被遗漏在航海图之外?我在史料中追踪郑和的
我去网吧搜索了关于宽带的信息,又上了很多网站问问该向谁投诉,还注册了数个网站账
船队,在已知的范围之外,是否可能再向前推 进?
现在需要认真考虑一下《郑和航海图》的可 信性了。由于茅元仪将其收录于《武备志》,使 其免于被销毁的命运。如何确认《武备志》的成
书年代呢?不妨用微软出品的 StarryNights 软 件(它可以计算过去两千年来的星图)来验证《过 洋牵星图》。那份古星图中记录的锡兰山到苏门 答腊的航向是往东,目前这条航线的纬度是北纬 6 度,而《过洋牵星图》的记录却是一指水平, 也就是说,当时北极星的位置与今天相差 3 度 40
我再次试图从《郑和航海图》中,打探关于 这支神秘船队的消息。这幅古航海图已经标明中 国船队沿非洲东海岸南下,到过今索马里的葛儿
我去网吧搜索了关于宽带的信息,又上了很多网站问问该向谁投诉,还注册了数个网站账
得风(瓜达富伊)、哈甫泥(哈丰)、木儿立哈必儿、 黑儿、剌思那呵、抹儿干别、木骨都束(摩加迪 沙)、卜剌哇(布腊瓦);到过鲁旺(国别待考); 到过肯尼亚的慢八撒(蒙巴萨);到过坦桑尼亚的 起若儿(基尔瓦);到过莫桑比克的者剌则所哈拉 (设拉子的属地索法拉);到过马达加斯加的门赤
1421 年开始的郑和第六次航行,为历史探索 者设置了许多艰涩的谜局,那几只分船队的去向 一直处于人们的猜测之中。它们在各式各样的史 料间出没,踪迹难辨,许多年中,各种推测始终 尾随其后。此次航行之前,到达东非的那条最远 的航线,也只耗费了船队两年左右的时间。在第
六次航行中长达四年的空白背后,是否存在着某 种人所不知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