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的课件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原理 PPT课件

移动通信原理 PPT课件
1) 移动交换中心MSC MSC是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交换系统。 MSC与基 站以光缆相连进行通信, 一个MSC可以管理数十个基 站, 并组成局域网。
第1章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MSC支持的呼叫业务是: (1) 本地呼叫、 长途呼叫和国际呼叫。 (2) 通过MSC进行移动用户与市话、 长话之间的 联系, 控制不同蜂窝小区的运营。 (3) 支持移动电话机的越区切换、 漫游、 入网登 录和计费。
息所用的信号不是靠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的, 而是用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的, 或者说, 靠信号的 不同波形来区分。 如果从频率域或时间域来观察, 多 个CDMA信号是互相重叠的。
第1章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在FDMA和TDMA系统中, 为了扩大通信用户容 量, 都尽力压缩信道带宽, 但这种压缩是有限度的, 因为信道带宽的变窄将导致通话质量的下降。 而 CDMA却相反, 可大幅度地增加信道宽度, 这是因为 它采用了扩频通信技术。
第1章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2.2.2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各种CDMA系统的主要技术、 具体构成不完全相
同, 我国主要是联通的800 MHz CDMA数字系统。 一 种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2所示。
第1章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图1-2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第1章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CDMA的基本组成与GSM的大同小异, 交换网络 子系统NSS、 基站子系统BSS、 操作维护子系统OMS 和手机MS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图1-2中, PCF部分主要实现对分组数据业务的处 理功能。 它能够提供强大的分组数据处理能力, 满足 用户对高速分组数据的传输要求, 能适应目前和将来 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
第1章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2024年度4G5G移动通信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年度4G5G移动通信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业务承载与QoS保障
阐述4G网络如何承载各种业务以及保障业务质量(QoS)的方法 和措施,包括业务分类、优先级调度、拥塞控制等。
10
03
5G移动通信技术详解
2024/3/23
11
5G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2024/3/23
5G网络架构
01
包括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三个主要部分,支持高速、低时
延、大连接等特性。
02
2024/3/23
03
重选和切换策略
制定详细的重选和切换策略,确保用 户设备在4G和5G网络之间切换时能够 保持业务连续性和用户体验。
17
4G/5G融合应用场景
物联网
借助4G/5G协同工作,实现 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和 数据传输,推动物联网应用 的快速发展。
智能制造
4G/5G融合应用为智能制造 提供高速、低时延的网络连 接,支持工业自动化、远程 控制等应用场景。
讲解无线资源管理的概念、目标 和在4G中的应用,包括功率控制 、切换管理、负载均衡等。
2024/3/23
9
4G核心网演进及部署策略
2024/3/23
核心网架构演进
介绍4G核心网架构的演进过程,包括从R99到R10的演进以及EPC 核心网的特点和优势。
网络部署策略
讲解4G网络部署的策略和考虑因素,如覆盖规划、容量规划、频 率规划等。
27
07
总结与展望
2024/3/23
28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成果回顾
4G技术普及和成熟
01
4G技术已成为当前移动通信的主流,实现了高速数
据传输和多媒体通信,提升了用户体验。
5G技术研究和试验
02 5G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已在多个国家和

移动通信概论PPT课件

移动通信概论PPT课件
总结词
4G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覆盖 范围。
详细描述
4G技术采用了更先进的无线技术和网络架构,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广 泛的网络覆盖范围。4G技术还支持多种无线频谱,包括低频段和高频段,以满足 不同业务需求。4G技术包括LTE和WiMAX等标准。
5G移动通信系统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网络管理和运维,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 体验。
大数据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将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用户行为分析、流量分析、网络性能分析等功能,为网络优化和业务 创新提供支持。
技术原理
通过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 协议和标准,如TCP/IP协 议,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 收。
特点
高速、高效、灵活,广泛 应用于互联网接入、文件 传输、远程办公等领域。
移动互联网应用
概述
移动互联网应用是指基于 移动通信网络开发的各种 应用程序和服务。
常见应用
社交媒体、在线购物、导 航、在线支付、音视频播 放等。
物联网与车联网的融合
物联网和车联网的融合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服务,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
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需要突破各种技术 和标准难题,以实现物联网和车联网的深度融合。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高效、便捷、安全,提高生活 质量和工作效率。
05
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
6G移动通信技术展望
6G网络架构
6G网络将采用更加先进的通信技术 ,实现全球覆盖、高速度、低延迟、 高可靠性、低能耗等目标,构建更加 智能化的通信网络。

2024版《移动通信系统》PPT课件

2024版《移动通信系统》PPT课件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网络规划
根据覆盖和容量需求,确定基站 位置、配置参数、频率规划等,
以保证网络质量和覆盖效果。
网络优化
针对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参数调整、干扰排查、覆盖优 化等,以提高网络质量和用户满
意度。
规划与优化方法
包括传播模型校正、仿真模拟、 路测数据分析、参数调整等手段。
04
访问控制策略
根据用户身份和权限控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 问
审计与监控
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进行审计和监控,及时 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08
未来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 挑战
5G/6G愿景与关键技术挑战
5G/6G愿景
实现全球覆盖、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关键技术挑战
高频谱利用、大规模天线技术、超密集组网、全 频谱接入等。
无线城域网可应用于城市范围内 的多种场景,如智能交通、智能 电网、安防监控、应急通信等。
通过无线城域网,可以实现城市 范围内的快速、便捷、高效的无 线通信服务,推动城市的信息化 和智能化发展。
05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概述及特点
卫星移动通信是利用地球静止轨 道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作为中 继站,实现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
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02
物联网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场景
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物流等。
03
物联网在移动通信中的技术实现
物联网在移动通信中的技术实现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
云计算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物联网可以实现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深度
融合,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
03

移动通信概述PPT课件

移动通信概述PPT课件
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5G/6G关键技术创新点
• 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 更好的用户体验。
5G/6G关键技术创新点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整合卫星、无人机等高空平台资 源,构建全球无缝覆盖的网络体
系。
超高速率传输
利用太赫兹等高频段资源,实现 Tbps级别的超高速率传输。
功率控制
调整基站和移动台的发射 功率,减少对其他小区的 干扰。
智能天线技术
利用波束赋形技术,提高 信号接收质量,降低干扰 。
基站选址及覆盖预测方法
基站选址原则
考虑地形、建筑物、人口密度等 因素,选择合适的基站位置。
覆盖预测方法
基于电波传播模型,预测不同地形 、建筑物条件下的信号覆盖情况。
仿真与实测验证
通过仿真和实测验证基站选址和覆 盖预测的准确性。
网络性能评估指标体系
接入性能
评估用户接入网络的成 功率、时延等指标。
保持性能
评估用户在移动过程中 保持通信的能力,如切 换成功率、掉话率等。
业务质量
评估用户在使用各种业 务时的质量,如语音质
量、数据速率等。
网络资源利用率
评估网络资源的使用效 率,如频谱利用率、基
信号处理技术
包括滤波、放大、变换等技术,提高信号质量和传输效率。
标准化组织及其作用
标准化组织
如3GPP、IEEE等,负责制定和推广移动通信相关标准。
作用
推动技术发展,提高设备兼容性,降低研发成本,促进产业合作。
02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分析
多址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
多址技术原理
多址技术是指在一个通信系统中,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共享同一物理信道进行通信 的技术。它通过对信号进行不同的处理,使得系统能够区分来自不同用户的信号 ,实现多用户同时通信。

移动通信概述 PPT课件

移动通信概述 PPT课件

1.3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 90 年代开发出了以数字传输、时分多址和窄带码 分多址为主体的移动电话系统,称之为第二代移 动电话系统。代表产品分为两类: – TDMA系统 – N-CDMA系统
1.3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TDMA系统中比较成熟和最有代表性的制式有: 泛欧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美国D-AMPS(数字AMPS) 日本PDC(个人数字蜂窝电话) N-CDMA系统主要的制式有: 高通公司为首研制的基于IS-95的N-CDMA (窄带CDMA)
MS
NSS
能说出图中英文缩略语的中文意思吗?
1.4 移动通信组成及特点
1.4.2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
确定移动通信的频段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电波传播特性,天线尺寸; 环境噪声及干扰的影响; 地形、障碍物尺寸及对建筑物的渗透能力; 设备小型化的要求; 与已开发的频段的协调和兼容性。 举例:GSM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寻呼系统 无绳电话系统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讨论:联系实际,试对 每种系统举出实例。
1.3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第一代 80年代 模拟 第二代 90年代 数字 第三代 IMT-2000
AMPS 数 模 拟 需求驱动 字 技 技 术 术
GSM CDMA IS95 TDMA IS-136 PDC
1.4 移动通信组成及特点
1.4.3 移动通信特点
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较,移动通信有如下特点: (1)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环境恶劣:多径效应、 多普勒效应等; (2)受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3)频带利用率要求高。 (4)移动台的移动性强。 (5)建网技术复杂。
相对 运动时,观察者接受到波的频率与 波源发出的频率并不相同的现象。

移动通信简介课件

移动通信简介课件

移动支付安全案例
安全保障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支付安全成为重要问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通过多重加密技术 和安全验证措施,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例如,支付宝的双重密码验证和微信支付的脸识别技术都大大 提高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感您的 看
THANKS
多媒体应用
如视频通话、在线直播、流媒 体等。
02
移通信技
无线电波传播
01
02
03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 折射和散射等方式传播, 受到地形、建筑物和其他 障碍物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随着距离的增加,无线电 波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受 到空气密度、湿度、大气 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频谱资源
01
02
03
04
窃听
攻击者通过非法手段监听移动 通信网络,获取用户的通话、
短信等敏感信息。
伪造身份
攻击者伪造用户身份,进行恶 意通话、发送垃圾短信等行为。
恶意软件
攻击者通过向用户手机推送恶 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或破坏
手机系统。
网络钓鱼
利用仿冒的网站或服务诱骗用 户输入敏感信息,如账号、密
码等。
移动通信安全技术
信功能。
协议特点
不同无线通信协议标准具有不同 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高速数据
传输、低功耗、低成本等。
移动终端设备
移动终端类型
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手机、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具有便携性和移动性等特点。
终端硬件组成
移动终端硬件包括显示屏、 处理器、存储器、电源等 部分,支持用户进行通信、 娱乐、办公等应用。
6G网络将实现更高速、更低延 迟、更高可靠性的通信,提供前

移动通信网基础知识PPT课件

移动通信网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
基于多媒体信号的移动通 信,主要采用码分多址技 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 多媒体业务。
移动通信网分类
公用移动通信网
面向公众提供移动通信服 务的网络,如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运 营商的网络。
专用移动通信网
面向特定行业或部门提供 移动通信服务的网络,如 铁路、公安、消防等部门 的专用网络。
多址接入技术
多址接入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 使用同一频段进行通信,常用的
多址接入方式包括FDMA、 TDMA和CDMA等。
03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业务与应用
语音通话业务
总结词
语音通话业务是移动通信网最基础的业务之一,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语音通信服 务。
详细描述
语音通话业务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使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通话的 一种业务。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是人们日常 通信中最为常用的业务之一。
虚拟移动通信网
基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平 台建立的虚拟网络,如虚 拟运营商的网络。
02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技术基础
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和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气 阻力、地面吸收和多径效应等因素 的影响,导致信号强度逐渐减弱。
详细描述
移动互联网应用包括社交、支付、电商、新闻、导航等各类 应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方便地使 用这些应用服务,满足工作、生活、娱乐等各方面需求。
04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发展趋势与挑战

《中国移动通信》课件

《中国移动通信》课件

增值业务
总结词
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附加业务
详细描述
增值业务是在基础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附加服务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常见的增值业 务包括彩铃、彩信、短信回执、手机报等。
04
中国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
5G技术发展
5G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关键, 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数等优 势,将为物联网、智能制造、自动驾 驶等领域提供更好的支持。
无线接入网是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 责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使移动设备能够接入核心 网并实现通信。
无线接入网架构组成
无线接入网由基站(BTS)、基站控制器(BSC )和操作维护中心(OMC)等组成,各组成部 分之间通过传输网络连接。
无线接入网功能
无线接入网提供无线资源管理和控制功能,支持 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用户设备管理和无线资 源调度等功能。
盖和传输速度,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0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国移动可以提升客户体验,
优化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03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移动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通
过布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可以开拓新的用户群体和市场空间。
感谢观看
THANKS
技术创新
大规模天线技术
提高频谱效率和传输速 率。
载波聚合技术
增加带宽,提高传输速 率。
网络切片技术
实现不同业务需求的网 络资源独立管理和调度

边缘计算技术
降低时延,提高数据处 理效率。
02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核心网架构
核心网概述
核心网功能

移动通信系统ppt课件

移动通信系统ppt课件
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模型
为了描述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的 衰减和失真,建立了多种传播模型, 如路径损耗模型、阴影衰落模型等。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包括城市、郊区、 农村等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下的无 线电波传播特性存在差异。
多址接入技术
FDMA(频分多址)
CDMA(码分多址)
每个用户在特定的频率上通信,通过 不同的频率划分信道,实现多用户同 时通信。
移动通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效果评估
01
减少交通拥堵30%,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案例二
02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应用场景
03
视频监控、报警联动、远程控制。
移动通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
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视频数据,云计算处理视频分析。
效果评估
提高安防监控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
移动医疗与远程诊断的实践案例
移动通信具有灵活性、便捷性、 广泛覆盖性和实时性等特点,能 够满足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对通信 的需求。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05
1G模拟通信系统 2G数字通信系统 3G多媒体通信系 4G高速多媒体通 5G超高速多媒体

信系统
通信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 模拟信号传输,主要提供 语音通话服务,代表性技 术有NMT和AMPS等。
背景
山区地形复杂,信号传 输受阻,存在信号盲区。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案例
优化措施
采用定向天线、增加中继站、调整基 站参数等。
实施效果
消除信号盲区,提高信号覆盖率,降 低故障率。
移动通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1 2

移动通信PPT课件

移动通信PPT课件

03
远程医疗的发展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医疗服务可以更加便 捷地提供给偏远地区的人们。
06
移动通信行业的未来展 望
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
运营商竞争
全球各大运营商通过技术创新和 服务升级,争夺市场份额和客户 资源。
设备商竞争
设备商在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 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展开激烈竞争。
内容与服务竞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内容和 服务提供商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 力量。
2G网络技术
基于数字信号传输,提供了语音 通话和低速数据服务。
4G网络技术
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支持高清视频和大型游戏。
3G网络技术
支持更高速度的数据传输,支持 视频通话和网页浏览。
5G网络技术
具备极高的速度和极低的延迟, 支持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新技术。
03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
个人通信
移动通信在社交娱乐中的应用
内部沟通
企业使用移动通信进行内部沟通, 如语音通话、短信、视频会议等, 提高沟通效率。
远程办公
移动通信支持员工远程办公,利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处理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商业活动
移动通信为商业活动提供便利, 如会议、展览、促销等,促进商 业合作和发展。
物联网通信
智能家居
物联网通信使智能家居设备可 远程控制和监控,提升生活便
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社交娱乐,如微 信、抖音等应用程序。
移动通信在工作商务中的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帮助人们在工作和商务中进行沟通和协作, 如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
移动通信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
在紧急情况下,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提供及时的通讯和信息服务, 如紧急呼叫、短信报警等。

移动通信PPT课件

移动通信PPT课件

智能物联网
移动通信技术为智能物联网提供 了基础通信能力,推动了物联网 设备的广泛应用。
移动通信在物 联网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
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智能家居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便捷的生活 体验。
工业自动化
在工厂生产线中,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设备间的无线通信,提高生 产效率。
远程医疗
医生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远程监控患者健康状况,实现及时诊断和 治疗。
竞争压力增大 01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加剧了移 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压力。
用户需求多样化 02
用户对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要求运营商提 供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
跨界合作与创新 03
为应对市场竞争,移动通信企业需要积极寻求跨界合作 与创新,拓展业务领域,提升竞争力。
移动通信的发展机遇与前景
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 波或其他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
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特点
移动通信具有移动性、个人性、 无线性和通信的灵活性等特点。
移动通信分类
移动通信按照通信方式可以分 为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
信等。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G时代
198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出现,基于模拟 信号传输。
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先进 技术,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将更 加智能化,实现自适应的网络优
化和智能化的资源管理。
移动通信产业 的未来展望
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5G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6G技术的研发将使得未来移动通信拥有 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移动通信将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地区, 包括偏远和农村地区。
移动通信PPT课件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ppt课件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ppt课件

包括操作维护中心(OMC) 。
2024/1/26
13
CDMA网络架构
移动台(MS)
基站收发信系统(BTS)
基站控制器(BSC)
2024/1/26
14
CDMA网络架构
移动交换中心(MSC)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2024/1/26
15
CDMA网络架构
鉴权中心(AUC)
分组控制功能(PCF)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ppt课件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移动通信概述 • 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 移动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 移动通信中的传输技术 •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资源管理
2
01
移动通信概述
2024/1/26
3
移动通信的定义与发展
2024/1/26
定义
GSM网络架构
移动台(MS)
基站子系统(BSS)
网络子系统(NSS)
操作维护子系统(OSS)
包括移动终端(ME)和客户 识别模块(SIM)。
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 站收发信台(BTS)。
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 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 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 中心(AUC)和设备识别寄存 器(EIR)。
2024/1/26
7
多址技术
01
频分多址(FDMA)
将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等间隔的频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02 03
时分多址(TDMA)
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然后根据一定 的时隙分配原则,使各个移动台在每帧内只能按指定的时隙向基站发送 信号。

移动通信PPT课件

移动通信PPT课件
02 时分多址技术
该技术将时间划分为若干个小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分配 给一个用户,实现多路复用。
03 码分多址技术
该技术利用扩频技术将信号扩展到较宽的频带,同时使 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区分不同用户。
移动通信的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通话双方独占一条通信线路, 通信稳定,适用于语音通信。
分组交换
数据被分成多个小数据包进行 传输,提高了通信效率,适用
设备制造 0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设备制造环节,通过创新技术和降低成本, 为整个产业提供高质量的硬件设备。
02 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作为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为各种应用场景提 供稳定可靠的网络支持。
03 应用开发 应用开发环节,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应用服 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04 服务运营 服务运营环节,为移动通信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运营服务,保 证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移动通信的频谱资源紧张
频谱资源的重要性
移动通信的频谱资源是稀缺的, 是决定通信质量和容量的关键因
素。
频谱资源紧张的原 因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 数量的增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
解决方案与挑战
需采取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来解 决频谱资源紧张问题,同时面临
技术、经济和政策等挑战。
移动通信产业的链式发展机遇
第四代移动通信
4G技术的特点 高速的数据传输、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可靠性。
4G技术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 端设备,以及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4G技术的影响
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和工作方式。
第五代移动通信
01
研发历程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始于2013年, 2018年成为全球首个商用5G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集天线有0 100
分集天线间距/m
3.4 5.6 6.7 7.8 8.9 10 11.1
3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 衰落的定义:
在无线通信的信道传输过程中,由于大气及地面的影响 而发生传播损耗及传播延时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叫做衰落 。
❖ 衰落的分类 按频率特性: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按时间特性:快衰落和慢衰落。
8
4.1 分集接收
分集的两重含义 一是分散传输,是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 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二是集中处理,接收机将收 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以降低衰落的 影响。
分集方式 宏分集:“多基站分集”,把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位
置 和不同的方向上,用来减小慢衰落。
微分集:减小快衰落,空间/频率/极化/角度/时间分集
f1
f2
15
4.1 分集接收
❖ 极化分集
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信号相互正交。 在发端和收端都装上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
线,就可得到衰落特性不相关的信号。 优点是结构比较紧凑,节省空间。 缺点是由于发射功率要分配到两副天线上,信号
功率将有3dB的损失。
16
❖ 智能天线---空间角度分集
利用天线阵的波束赋性产生多 个独立的波束并自适应的调整 波束方向来跟踪每一个用户
❖ 衰落的影响:
接收电平降低,无法保证正常通信。
接收信号畸变,产生严重的误码。
传播延时变化,破坏与时延有关的同步。
在快衰落情况下,由于电平变化迅速,影响某些跟踪过
4
程。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平坦衰落的对抗技术
非频率选择性衰落主要体现为接收电平的降低。 统计特性:平均接收电平及接收电平降低到某个门
9
4.1 分集接收
设基站A接收到的信号中值为mA, 基站B接收到的信号中值 为mB,它们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若mA> mB,则确定用基 站A与移动台通信;若mA< mB,则确定用基站B与移动台通 信。
如图中,移动台在B路段运动时,可以和基站B通信;而在 A路段则和基站A通信。
10 基站数视需要而定
形成方向图在不同的方向上给 予不同的增益,可以提高接收信 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系统的容 量
可以将频率相近但空间可分离 的信号分离开
17
分集技术
4.1 分集接收
❖ 智能天线
提高SINR改善通信质量 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用户数量 提高频谱利用率 扩大通信覆盖区域 降低基站发射功率 自动跟踪用户信号位置定位 减小用户发射功率提高电池寿命
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就是要消除非理想Hc(f)的影响。 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主要方法:
-分集技术; -瑞克技术; -均衡技术; -纠错技术。
6
4.1 分集接收
❖分集的基础: --各独立的信号传播路径同时经历深度衰落
的概率很低。
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对它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相
互独立(携带同一信号)的信号进行特定的处理,以
移动通信 Mobile Communications
华南农业大学
1
天线与无线环境
分集接收 – 分集接收相关因素 – 天线的高度h – 分集接收天线间的距离d – 接收信号到达角(来波角)а 来波角а为0度时作用最大 来波角а为90度时作用最小
发 射 方 向
2
а
基站天线
d
天线与无线环境
– 分集接收距离 通常基站的高度在30~60米之间,天线的间距在4~6米之间,天线愈高要求 的天线间距愈大,但天线间距超过6米时在塔上安装很困难。所以,当基站 天线必须安装在铁塔上时,分集天线间距最大取到6米,这时分集增益将有 所下降。当天线安装在屋顶时,应尽量拉开天线间距,使d=0.11h。 分集天线的有效高度与间距
干时间
11
4.1 分集接收
❖ 空间分集(天线分集) --是无线通信中使用最多的分集形式。 --发端采用一副发射天线,而接收端采用多副 接收天线。 --接收端天线之间的间隔d应足够大,以保证各 接收天线输出信号的衰落特性是相互独立的。 --在理想情况下,接收天线之间相隔距离:市 区d为1/2波长,郊区d为0.8倍波长
限值以下的概率。 抗衰落的原理:衰落储备法。 衰落储备的实现方法:增加发送功率、提高天线增
益、减少通信距离、降低噪声系数及对归一化信噪 比的要求等。
5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对抗技术
频率选择性衰落主要是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多径效应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在信道传递函数中引入一个 非理想的Hc(f ),破坏奈奎斯特准则和匹配滤波准则,从而 产生码间串扰,使有效的Eb/No恶化。
12
4.1 分集接收
13
4.1 分集接收
❖频率分集
将信息分别以不同的载频发射出去,只要 载频之间的间隔足够大那么在接收端就可 以得到衰落特性不相关的信号。
优点是与空间分集相比,减少了天线的数 目。
缺点是要占用更多的频谱资源,在发端需 要多部发射机。
14
4.1 分集接收
❖频率分集
--两个频率成分具有相互独立的衰落特性条件 --f2-f1>> Bc
18
4.1 分集接收
❖ 时间分集
对信号振幅进行顺序取样,在时间上间隔 足够远的两个样点是互不相关的。
将信号相隔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传输M次, 只要时间间隔大于相干时间,就可以得到 M条独立的分集支路。
当移动台处于静止状态时,时间分集基本 是没有用处的。
19
4.1 分集接收
❖时间分集
时间分集主要用于在衰落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此外, 时间分集也有利于克服移动信道中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 信号衰落现象。
7
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办法。
4.1 分集接收
❖ 原理: --接收端对它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相互独立(携带同一信号)的 信号进行合并,以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办法。
❖ 目标: --对抗多径造成的衰落和延时串扰
❖ 技术: --如何获得独立多径信号 --如何合并获得独立多径信号
❖ 本质: --对同一信号在不同空间/频率/极化/时间的过取样
4.1 分集接收
❖ 采用什么途径接收分集信号?
空间分集:用2个以上的天线收同一个信号 频率分集:用2个以上的载波频率传输,两个载波的间
隔大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极化分集:发送接收垂直和水平极化信号 角度分集:使电波通过几个不同路径,不同角度到达接
收端 时间分集:在不同时间重发同一个信号,大于信道的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