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转换_广州城市建设以新区为重点的新设想

合集下载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二○一二年九月目录前言 (1)一、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2)(一)发展基础 (2)(二)战略意义 (3)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发展原则 (5)(三)战略定位 (6)(四)发展目标 (8)三、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9)(一)强化与港澳基础设施对接 (9)(二)建设生态宜居环境 (9)(三)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共享 (10)四、开拓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12)(一)科学布局城市功能 (12)(二)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13)(三)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6)(五)彰显岭南人文特色 (18)五、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 (18)(一)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19)(二)建设商业服务中心 (20)(三)打造教育培训基地 (22)(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22)六、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24)(一)构建区域交通枢纽 (24)(二)建设航运物流枢纽 (26)(三)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26)(四)加快形成国际化营商环境 (27)(五)强化开放门户功能 (28)七、构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 (28)(一)创新社会治理结构 (28)(二)优化社区服务 (29)(三)强化社会管理保障 (30)八、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31)(一)拓展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空间 (31)(二)促进大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32)(三)带动内地更广大区域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32)九、保障措施 (33)(一)保障机制 (33)(二)加强政策支持 (36)(三)加强组织实施 (40)前言广州南沙新区(以下简称“南沙新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端,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范围广阔,与港澳合作紧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设南沙新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载体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服务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的精神,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引领珠三角转型发展,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特制定本规划。

总规说明书-广州市海珠区总体规划(2015-2030)

总规说明书-广州市海珠区总体规划(2015-2030)

第一章项目概述 (3)一、城市概况 (3)二、规划编制背景 (4)三、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 (4)四、规划依据与原则 (5)五、规划技术路线 (5)第二章区域协调发展分析 (5)一、区域关系概况 (5)二、在区域中的定位 (6)三、区域空间协调 (6)四、区域生态环境协调 (7)五、区域基础设施协调 (7)第三章城市发展背景与条件分析 (7)一、区域发展背景 (7)二、内部发展条件 (8)三、小结 (9)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10)一、海珠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10)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0)四、产业发展策略 (10)第五章城市定位、性质与规模 (14)一、发展定位与城市性质 (14)二、城市职能 (15)三、城市规模 (18)第六章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20)一、城市空间演变过程分析 (20)二、城市空间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1)三、空间扩展模式选择 (23)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分析 (24)五、城市空间结构 (24)六、土地利用规划 (26)八、远景布局构想 (29)第七章交通综合规划 (30)一、交通规划发展战略 (30)二、对外交通规划 (30)三、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31)四、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35)第八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6)一、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36)二、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36)三、公共服务规划策略 (37)四、公共服务设施级别体系 (37)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 (37)五、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8)六、规划管理措施 (43)第九章住房发展政策与居住用地规划 (44)一、住房现状特征 (44)二、住房建设的原则 (44)三、住房需求 (44)四、居住片区空间布局规划 (44)六、住房政策 (45)七、宜居发展策略 (45)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5)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 (46)一、城市绿化状况 (46)二、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46)三、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47)四、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48)第十一章旧城更新与村庄改造规划 (52)一、旧城更新 (52)二、“城中村”改造 (52)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54)一、分区发展指引 (54)二、近期建设规划 (58)三、规划实施配套保障策略 (60)分工第一章-项目概述张彦莎李诗桢第二章-区域协调发展分析刘慧第三章-城市发展背景与条件分析刘慧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策略李诗桢第五章-城市定位、性质与规模王哲夫第六章-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朱楠第七章-交通综合规划第八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九章-住房发展政策与居住用地规划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十一章-旧城更新与村庄改造规划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第一章项目概述一、城市概况(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北部毗邻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西接荔湾区,南部临近番禺区,位于广州市区的中心地带。

广州城更新片区策划

广州城更新片区策划

广州城更新片区策划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大都市,也正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本文将以广州城更新片区策划为主题,探讨其背景、意义、目标、策略及实施方案。

一、背景广州城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老旧城区面临着设施老化、环境恶化、人口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广州城更新片区策划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意义广州城更新片区策划的实施,具有以下意义:1、提升城市品质:通过改造老旧城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3、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改造老旧城区,吸引投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的发展。

4、提高城市竞争力: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目标广州城更新片区策划的目标是:通过城市更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分区,提高城市的整体效能。

2、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完善老旧城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改造过程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4、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改造老旧城区,吸引投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的发展。

5、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策略及实施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广州城更新片区策划的实施将采取以下策略和实施方案:1、制定详细的更新计划:根据老旧城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更新计划,包括改造范围、改造方式、资金来源等。

2、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更新的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千呼万唤始出来!昨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正式公布,未来近20年,羊城如何发展,有了清晰脉络。

整个草案亮点颇多,赶紧来看看。

城市使命:“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城市目标:至2020年: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兼具实力、活力、魅力的美丽宜居花城;至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成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宜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至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

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富裕文明、安定和谐、令人向往的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人口规模: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区域协同:加强与香港、澳门全面深度合作;推进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优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发展布局、强化与深圳、东莞的科技合作等。

城市结构:以山水城田海为基地、以珠江水系为发展脉络、以生态廊道下相隔离、以交通骨架为支撑、聚焦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强化多点支撑、构建枢纽型网络空间结构。

城乡空间网络体系: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

是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

副中心:南沙区全域。

是广州副中心与功能完整的滨海新城,也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门户。

外围城区:花都城区、空港经济区、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从化城区和增城城区,是承接主城区人口、功能疏解的主要区域和外围综合性服务地区。

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第一层级:城市级主公共服务中心,共2处。

第二层级:城市级次公共服务中心,共12处,分别是白云新城、白鹅潭、天河北部、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广州南站、市桥、蕉门河、新华、空港、知识城、荔城、街口。

广州未来发展规划计划方案

广州未来发展规划计划方案

广州未来发展规划计划方案1. 引言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城市,具有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广州市政府提出了"广州未来发展规划计划方案",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措施,推动广州持续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2. 经济发展广州将继续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金融、商贸、物流等综合服务能力,吸引国际性企业落户广州。

鼓励创新创业,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同时,加快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步伐,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3. 城市建设广州将继续推进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深化城市规划,加强对城市空间的管理和规划,合理划定城市发展布局。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道路、水利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建设清洁、安全、便利的城市环境。

4. 科技创新广州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

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创新企业发展。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创新平台,打破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壁垒,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同时,广州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提升城市发展的智能化水平。

5. 环境保护广州致力于构建美丽中国,注重生态环保。

加强生态保护,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推动绿色发展,加大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提高环境意识,推动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活动。

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广州。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广州南沙新区是广州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位于广州市南部,与珠江口相邻,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南沙新区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广州市的重要增长极和现代化综合性新区。

为了更好地推动南沙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规划。

一、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打造南沙新区的交通枢纽。

完善南沙新区内部的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2.水利设施:加强南沙新区的防洪措施,改善排水系统,确保南沙新区的水利安全。

3.教育设施: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提高南沙新区的教育水平。

4.医疗设施:完善南沙新区的医疗体系,增加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提高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

二、产业布局1.高端制造业:发展南沙新区的高端制造业,重点打造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集群,提升南沙新区的产业竞争力。

2.现代服务业:发展南沙新区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文化、旅游和物流等服务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科技创新:加强南沙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研机构和孵化基地,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创业团队,推动科技创新。

三、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南沙新区的生态环境。

2.推行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障南沙新区的环境质量。

四、城市建设1.优化南沙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美丽的城市景观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2.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南沙新区的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3.保护和弘扬南沙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南沙新区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品质。

五、人才引进和培养1.加大对人才引进的力度,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到南沙新区工作和生活。

2.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和教育机会。

3.建设人才住房和人才公寓,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六、文化交流和合作1.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南沙新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融合。

广州市城市更新“中改造”项目施操作指引

广州市城市更新“中改造”项目施操作指引

广州市城市更新“中改造”项目实施操作指引为加快推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借鉴上海等城市经验做法,制定本指引。

第一条基本概念城市更新“中改造”以企业投资为主,将“全面改造”和“微改造”相结合,优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及各类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老城区的综合片区进行更新改造,在改善人居环境品质的同时,鼓励合理的功能置换、提升利用与更新活化,对地区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第二条适用范围城市更新“中改造”主要适用于老城区旧城改造或旧城与国有旧厂相结合的连片更新改造,改造范围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全区,原黄埔区、白云区华南快速路以南范围、天河区华南快速路以西范围以及经市政府明确的其他区域。

第三条项目启动各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综合考虑项目区位、人居环境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文化传承、居民改造意愿等因素进行遴选,确定“中改造”项目。

第四条确定片区综合改造策划主体对于不涉及跨区的“中改造”项目,由各区政府选定具有一定房地产开发、城市更新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力的市或区属国企(含市/区属国有企业联合体)作为片区综合改造策划主体;涉及跨区的项目,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综合相关区意见后,明确片区综合改造策划主体,必要时报市政府审定。

第五条片区综合改造方案、控规调整方案编制及审议区政府组织片区综合改造策划主体开展基础数据调查、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和居民改造意愿征询等工作,结合《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编制片区综合改造方案(方案应包含资金需求及平衡方案等)及控规调整方案,同步提交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会和市规委会审议。

跨区的片区综合改造方案和控规调整方案分别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协调。

(一)基本原则。

老城区城市更新片区综合改造方案新建建筑面积以满足回迁和考虑部分其他住宅需求,其余全部用于商务办公为原则,优先考虑改造项目自身成本和收益基本平衡,同时确定改造目标、改造成本、基本盈利水平、总体资金平衡方案等内容,涉及控规调整的,由规划资源部门按法定程序开展调整工作。

广州新城规划说明书

广州新城规划说明书

1导言1.1 规划背景1.1.1广州新城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1)新世纪、新形势的必然。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整个国民经济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

融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和吸引国际资本注入的能力已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

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巩固并提升广州市的竞争力,广州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发展策略,其中南拓成为广州未来城市拓展的重点,广州新城则是南拓战略的核心一环。

(2)珠江三角洲整合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得以迅速发展,已成为全国性的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城市化发展迅猛,需要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和工作居住用地,需要珠江三角洲各城镇打破各自为政的建设模式,进行有序整合,建设协调有机的网络型大都市群。

广州作为珠三角重要的发展极核之一,有责任也有能力对珠三角城镇的整合起龙头带动作用,广州新城的规划与建设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而提出的。

(3)广州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一,港澳回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崛起,使广州传统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广州需要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其二,广州传统中心城区用地紧张,人口密集,但增长势头不减,需要疏导旧城,开辟新区;其三,新兴产业作为广州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需要广阔的空间。

因此,在番禺、花都撤市建区以后,广州调整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优化土地资源和产业配置势在必行,在这一过程中,广州新城作为重要举措,其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1.2项目背景2000年6月花都、番禺撤市建区,并入广州行政区,拉开了广州新一轮发展的帷幕,2001年8月出台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布局取向;同年10月《广州市番禺片区发展规划》出台,明确了番禺片区是广州市21世纪重点发展地区的宏伟目标,确定了广州新城作为远景控制的重点发展区,是广州城市南拓的核心节点;2002年5月进行了《广州新城发展规划研究》国内咨询,对新城的背景、规模、定位、布局、空间等进行了研究。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15•【文号】国函〔2024〕137号•【施行日期】2024.09.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3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广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广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广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8.0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9.8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29.15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9.7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135.0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9%;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5.42亿立方米;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9.12•【文号】改地区[2012]2915号•【施行日期】2012.09.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改地区[2012]2915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

根据《国务院关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128号)精神,现将《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广州南沙新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端,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范围广阔,具有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独特优势。

广东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对《规划》的批复精神,抓住当前国家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粤港澳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服务等各领域广泛、深入合作,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努力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

二、请广东省人民政府切实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工作,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要积极创造条件,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推动建立促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的体制机制。

要将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南沙新区科学发展创造优良的法治环境。

三、广州市人民政府是南沙新区建设的主体,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专职机构。

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创新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推动南沙新区科学开发、从容建设。

要推动与港澳规则对接,加快形成国际化营商环境,构筑国家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战略发展平台,促进大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广州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

广州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

广州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广州市城市更新局2017年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更新总体目标与策略 (4)第三章更新规模控制 (7)第四章更新功能引导 (7)第五章更新强度指引 (14)第六章空间管控指引 (15)第七章专项控制指引 (18)第八章近期重点工作与更新时序指引 (29)第九章规划实施机制 (3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有效引导和有序推进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改善城市面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制订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审核通过的广州市2014 年12 月“三旧”地块标图建库数据库动态调整和核查梳理分类成果(以下简称城市更新用地)及其需要整合连片的范围。

第三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本规划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文)、《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4 号,2015)、《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配套文件的通知》(穗府办〔2015〕56号)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粤府办[2009]122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三旧”改造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粤建规函〔2014〕1972号)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修正版)等有关法规、政策规定,依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广州市“三规合一”规划》、《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等相关规划进行编制。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完整版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完整版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目录引言 (4)(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4)(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6)(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9)(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7)1 回顾与挑战 (20)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20)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22)1.3机遇与挑战 (37)结语 (61)2 目标与定位 (62)2.1城市发展目标 (62)2.2城市定位与职能 (62)2.3城市规划目标 (64)3 发展战略 (67)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67)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90)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97)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106)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127)4 空间与特色 (137)4.1城镇体系 (142)4.2 空间结构 (148)5 实施策略 (201)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206)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213)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218)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220)引言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

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广州 新城建 优秀案例

广州 新城建 优秀案例

广州新城建优秀案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广州新城建的背景和意义
2.广州新城建的优秀案例
3.广州新城建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广州新城建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在广东省广州市,新城建设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广州新城建以提高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旨在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这对于改善广州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州新城建的优秀案例】
1.琶洲新区:琶洲新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是广州市重点发展的新型城市区域。

琶洲新区以会展产业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集商业、居住、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南沙新区:南沙新区位于广州市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

南沙新区以港口物流、高端制造、科技创新为主导产业,致力于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贸易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

3.花都新区:花都新区位于广州市北部,是广州市的重要发展区域。

花都新区以空港经济、汽车制造、现代服务业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广州新城建的发展前景】
广州新城建在政策支持、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广州新城建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广州市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广州新城建在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新趋势是什么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新趋势是什么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新趋势是什么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展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

这些趋势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城市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也体现了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愈发凸显。

过去,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可能更多地侧重于功能和形式,而现在则更加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

这意味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文化背景的人群,打造具有包容性和可达性的公共空间。

例如,在公园和广场的设计中,设置无障碍通道、适合儿童玩耍的区域以及老年人休息的设施,让每一个人都能舒适地享受公共空间带来的乐趣。

多功能融合成为重要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不再仅仅是单一功能的场所,而是趋向于融合多种功能。

比如,一个城市广场不仅可以用于举办集会和活动,还可以设置休闲座椅、小吃摊位、艺术展览等,成为人们休闲、社交、文化体验的综合性空间。

这种多功能的融合能够增加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活力,提高其使用效率,使人们在同一空间中能够满足多种需求。

生态可持续性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在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更多的绿色植被被引入,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得到应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促进城市的通风和采光,改善城市微气候,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智能化技术的融入不断加速。

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正在改变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方式。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人流量和时间自动调节亮度,智能垃圾桶能够实时监测垃圾量并及时通知清理,公共空间的设施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进行预约和使用。

这些智能化的元素不仅提高了公共空间的服务质量,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体验。

强调社区参与和共建共享。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不再是政府和专业规划师的专属领域,社区居民的参与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开展社区工作坊、公众咨询等活动,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能够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决策过程中。

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打造幸福广州

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打造幸福广州

广州发布十二五规划建议打造幸福广州广州市是我国南部重要的经济、商业、科技、教育和交通中心城市,也是广东省的省会。

为了更好地推动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广州市民的生活质量,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广州市“十二五”规划建议,力争打造幸福广州。

首先,广州市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广州市将加大对道路、桥梁、铁路、飞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效率,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其次,广州市将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广州市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结构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广州市经济由传统制造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第三,广州市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广州市将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水源、空气和土壤污染治理,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适应能力,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广州市将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广州市将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社会事业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提高广州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第五,广州市将继续深化开放。

广州市将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推动市场化,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活力,为广州市民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总之,广州市政府发布的广州市“十二五”规划建议旨在推动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广州市民的生活质量。

广州市将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深化开放等方面的努力,打造幸福广州,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保护历史传统文脉。

重点保护与修复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特色的空间载体。

凸显现代特色风貌。

广州城中村改造现状和发展

广州城中村改造现状和发展

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03
借助广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城中村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如艺术设计、影视制作等。
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情况回顾
1 2 3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租金减免、税收优 惠等,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 入驻城中村。
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大力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 间,提供共享办公、导师指导、融资对接等服务 ,助力初创企业发展。
产学研合作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城中村企业开展产学研合 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
居民收入来源拓宽途径
租金收入
通过改造升级,提高城中村物业品质,吸引更多租客,增加居民 租金收入。
就业机会增加
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 加工资性收入。
股权分红
鼓励居民参与城中村改造项目,通过股权分红等方式,增加财产 性收入。
道路绿化
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提升道路景观效果。
立体绿化
推广阳台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形式,丰富城市绿化空间。
05
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举措探讨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明确
服务业优先
01
广州城中村改造中,产业结构调整以服务业为优先,特别是现
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制造业升级
02
改造过程中,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升级和环保改造,推动其
提升城市品质
通过改造城中村,优化城 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 城市整体品质。
改善居民生活
改造城中村,提高居民居 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强 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改造城中村,解决城 市二元结构问题,促进社 会融合和和谐发展。

广州南沙规划方案

广州南沙规划方案

广州南沙规划方案广州南沙规划方案:探索未来的发展道路广州南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最南端,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经济特区之一。

作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南沙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然而,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经济和社会挑战,南沙区制定了一项规划方案,旨在推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首先,南沙规划方案着眼于提升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根据规划方案,南沙将投资巨额资金改造现有的道路、桥梁和港口设施,以提升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效率。

此外,南沙还将增加医疗和教育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这些措施将为南沙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和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南沙规划方案注重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传统的制造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南沙决定通过推动高端制造业和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南沙计划引进更多的智能制造和高科技企业,并建立创新研发中心,以加快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步伐。

同时,南沙还将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技术和知识的转化。

除此之外,南沙规划方案还提出了保护环境和推动绿色发展的目标。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南沙决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规划方案中,南沙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大气、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推动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沙希望通过绿色发展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最后,南沙规划方案还强调了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合作。

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还是环境保护方面,南沙都希望与其他地区共同推进。

根据规划方案,南沙将加强与广州市区和周边城市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共享资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同时,南沙还将积极参与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外市场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22•【字号】穗府办〔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卫生健康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22日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目录一、概述(一)规划背景(二)规划对象(三)规划范围与期限(四)规划依据二、广州市医疗卫生资源总体情况(一)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三)居民健康状况(四)医疗服务特征三、规划目标及总体空间结构(一)规划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规划愿景与目标(四)规划结构四、市域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策略(一)均衡布局,扩大优质资源覆盖(二)上下衔接,促进分级诊疗格局形成(三)调整结构,优化健康服务体系供给(四)医防融合,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五、各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一)越秀区(二)海珠区(三)荔湾区(四)天河区(五)白云区(六)黄埔区(七)花都区(八)番禺区(九)南沙区(十)从化区(十一)增城区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级责任(二)严格规划实施,强化监督评价(三)合理控制规模,弹性调配床位(四)完善投入机制,培育多元主体一、概述(一)规划背景。

“十四五”以来,国家、省、市出台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广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对广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缝插屋现象。成片改建必须降低人口密
度,把人口疏导向新区,取消回迁政策。
旧城区在调整降压的同时,还须根据需要
与可能,对原有基础设施适当地填平补
齐,加快交通外环线建设,增加静态交通
场所,增加公共绿地、环卫设施,整治像
涌、地下排水、排污系统等,对托儿所、
幼儿园、室内农贸工业品市场等市民急需
治的基础;(3)开放改革促使广州人抛
弃了旧的落后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新
的现代化国民的生活方式,民主成为人们
的生活习惯和传统。可以这样说,改革开
放如同新鲜的清洁空气,社会主义社会的
机体只有在这种清新的空气中才能有新的
生机和活力,没有这种清新的空气,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将死气沉沉,社会主义民主
由市政府统一安排作停车场、小公园、绿
化地、交通通道等,避免房子盖得越多,
公众活动场所越少的情况,也由此创造富
有岭南新特色的通透明快街景。
旧城改造的主要方针则是调整降压,
填平补齐。在当前旧城区人口密度高,建
筑密度高,交通密度高的情况下,改造旧
城弊多利少,不宜花大力气。这不但是集
中力量开发新区的需要,也是疏散旧城区
区,增大了旧城区的人口、交通的吸引
力,反过来使基础设施负荷更大。
(四)、现代化程度不高。在原有的
旧摊子上改造,不允许大拆大建,往往妥
迁就原有道路走向、建筑分布等,造成新
的不合理布局。而且这种建设更多的是扩
建增容,在数量上满足急需,而不是质量
上翻新,向现代化水平发展。
因此,要扭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被动局面,卸下越来越沉重的欠账包袱,必
施建设主要放在旧城区进行也是一个主要
原因。旧城区的改造与新区开发孰先孰
后,一直是城市建设中的难题之一。本文
筑此提出一些设想。
一、变原地追赶为易地超前
毋出路在于把城建重点从旧城区转
向新区
翻新区开发资金来源是土地,有偿
使用土地须从实物交换形态向货
币交易过渡
.用i~2个五年计划时间建成容纳
结合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逐步把工艺落
后、污染环境、厂房陈旧的工厂迁出旧城
区,逐步把不是非留在城区不可的工厂迁
出旧城区,迁出工厂区的旧址由市政府统
一安排,主要用作道路交通、农贸市场、
园林绿化等。对于民居,要加强维护,严
格保护富有地方风格和时代特点的建筑、
文化古迹、书院私园等。】日城区要杜绝见
百万人口的新区完全可能,然后
再回头改造旧城
多年来,广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
放在旧城区进行,这对缓解旧城区所面临
的种种问题起了积极作用,也是长期欠账
后采取的不得已的应急措施。但是,旧城
区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交通密度
高,原有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不易理
顺,因此把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放在旧城区
建够,并留有一定储备量。因此,基础设
施建设在新区实现超前是完全可能的。
新设想实际上是变原地追赶时间差距
(滞后)为易地实现超前发展,而且这种
超前发展是采取先新区后旧城的方式来实
现的。之所以能采取这种不平衡发展的方
式,是因为在新区可以实施某些在旧城难
以实施的政策,如出售土地使用权,从而
大大加快城市改建步伐。
骨架(由柱子、墙壁、楼板、管道等组成
的房屋结构),购房者根据自己的经济条
件,生活方式、人口结构等情况安排房子
的内隔墙、装修材料、各种设备等,以适
应人们不同的消费需要。
8.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不建
“独宅大院”式围墙,提倡新建楼宇首层
开放,即首层只建支柱、楼梯(电梯),
其余门窗、墙壁等一律不建,还地于民,
起步。住房制度改革要能刺激群众买房,
从而为新区建设准备群众基础与市场动
力。
制订地方性土地管理法规。新设想实
施的关键是土地管理,变行政无偿无限期
七‘
划拨土地为有偿有期限出让土地使用权。
要通过立法形式严格旧城区与新区的土地
管理,为政府经营地产提供法律依据,为
顺利开发新区土地提供法律保障。
格控制,以免将来被动。
3.新区内各小区之间宜保留菜田等绿
地分隔,避免连成片。
4
.
要合理规划新区建筑密度、容积率
与人口密度,创造优于旧城区的生活居住
环境,创造新区对旧城居民的吸引力。
5.工业生产要按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
原则,集中布点,成片配置,减少重复布
点与不合理的交通运输。区街工业要突破
就地平衡、各类基础设施与文教娱乐等公
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具有综合功能的区
域。基础设施容量要建够,并预留一定的
储备量,杜绝日后挖路不止之弊。
2。规划要兼顾近期、中期、远期,近
期规划用地不宜排得太满,应留有发展余
地。有些项目如立体交叉、重要桥梁、大
型公共建筑等在近期内不能实现,但从长
远来看又是必须的,应预留用地,加以严
品化走向较为完全的商品化,即走向货币
交易,用同一价值尺度衡量不同地段的土
地,切实把级差收益收回政府手里,尽可
能使各开发公司在同等条件下竞争,通过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企业利润。这就要
求市政府经营地产。具体做法是:市政府
出面向农民征地,通过招标投标方式由地
产开发公司进行土地开发(建设基础设施
小生产的传统格局,向社会化大生产和商
品经济要求的方面发展。厂房布局变占地
多、松散的平面为主体式、多层次的工业
大厦。
6.丰富民居设计手法,改变方盒子、
行列式的单调、呆板状况,采取灵活多变
的空间组合形式,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
尽量做到美观。
7.在商品住宅建设中试行“骨”
“肉”分离制,即由开发公司建造房屋的‘
有许多不利因素。
(一)、投资效益差。扩路建桥要搬
迁大量住户,扯皮、纠纷、拆迁等耗时费
钱。建设人民路高架路和六二三路高架路
迁走30多个单位、270多个住户,搬迁费
耗资一千万元。各类基础设施的更新增容
是条条拨款,拨款时间不可能一致,难以
统一建设,结果路面重复开挖,浪费很
大,事信功半。
(二)、难以预留储备容量。旧城区
高密度以降低其对基础设施压力所必需。
如果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同步进行,必然
抵销新区对人口、交通的吸引力,削弱开
发新区的动力,使居民滞留于旧城中,最
终使新区开发失败。因此,大规模改造旧
城应在新区形成规模并“吸”走相当一部
分人口之后。在现阶段,l日城改造应积极
调整,降低密度,加强维护,合理利用。
二、实施新设想的若干策略
@往房制度改革为土地商品化准备
市场,从而成为新区开发的经济
动力
匆新区开发的八项技术政策
.旧城改造取调整降压、填平补齐
策略
住房制度改革。现行低房租制度不可
能形成足够规摸的商品房市场,必须尽早
开始住房制度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
测算,草拟若干方案选用,尽快推动改革
偿划拨土地给建设单位盖房的做法,由政
府指令性或招标方式划拨土地给开发公司
开发。开发公司通过卖熟地或出售自营的
商品房收回土地综合开发投资,并取得利
润。开发公司从政府手里取得地产经营权
是有偿的,即国家不投资的前提下建设相
应的基础设施,有时还要上缴一定数量的
房屋给市政府。这是土地有偿使用的初级
功能,使旧城区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交通密度有所下降,基础设施超负荷的情
况也会缓解。改造旧城就容易多了,其基
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就会转向更新换代,从
数量与质量上实现超前发展。
新区与旧城相比,没有很多束缚和复
杂关系,有可能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
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原则,各类基础
设施建设按一定比例同步进行,容量一次
以上,年均递增率为13。7多。从1982年到
1986年的5年时间,广州市房屋竣工面积
与住宅竣工面积就超过1965年末实有房屋
建筑面积1958万平方米和实有住宅建筑面
积993万平方米。可见,只要相对地集中
力量开发新区,用1至2个五年计划的时
间建成的新城区容纳百万人口是完全有可
能的。这样,新区便可分担旧城区约部分
集中力量统一开发。开发新区必须集
中各开发公司的力量统一进行,这样才能
分担新建基础设施的巨额费用,使其容量
一次建够,并尽快发挥效益,实现资金回
笼。集中力量统一开发,能尽快形成城区
规模,增大对旧城区的吸引力。
新区开发技术政策。初步提出以下八
项:
1.认真做好规划并严格实施,把新区
建成生产与生活兼顾、劳动力与就业大体
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引导开发公司的经
营,从而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建立起“国家
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
制。通过经营地产,政府不但可收回投
资,还可取得土地级差收益与投资利润作
为扩大地产经营的资金,建设资金就不愁
枯竭无来源。
广州市近年来平均每年房屋建筑竣工
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占了半数
发总公司统一开发,费用包千,结果三年
完成全部工程,并通过有偿转让已开发的
土地回笼了资金,投资市政设施约2.5亿
元。经营土地开发可回收大于基础设施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