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
串口uart电平
串口uart电平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它使用异步串行数据传输方式,通过两条线(TXD和RXD)进行数据传输。
UART电平是指用于UART通信的信号电平标准。
常见的UART电平标准包括TTL电平和RS232电平。
TTL电平标准(3.3V或5V)是数字逻辑信号标准,通常用于短距离的通信和低速设备连接。
在UART通信中,TTL电平标准规定了逻辑1和逻辑0的电平范围。
逻辑1通常为3.3V或5V,表示二进制数1;逻辑0通常为0V,表示二进制数0。
RS232电平标准是一种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电压和电流标准。
RS232电平标准使用负逻辑,即逻辑1表示为-5V至-12V,逻辑0表示为+5V至+12V。
这种标准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和较高速度的设备连接。
在UART通信中,电平转换器可用于将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或者将RS232电平转换为TTL电平。
转换器的作用是实现不同电平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使得不同设备之间能够进行可靠的串行通信。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设备和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UART电平标准,因此在连接不同设备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电平匹配和转换。
此外,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和避免信号干扰,还需要考虑信号线的布局、屏蔽和接地等措施。
串口
与并口区别
• 串口形容一下就是一条车道,而并口就是 有8个车道同一时刻能传送8位(一个字节) 数据。但是并不是说并口快,由于8位通道 之间的互相干扰,传输时速度就受到了限 制。而且当传输出错时,要同时重新传8个 位的数据。串口没有干扰,传输出错后重 发一位就可以了。所以要比并口快。串口 硬盘就是这样被人们重视的。
• 目前较为常用的串口有9针串口(DB9)和 25针串口(DB25),通信距离较近时 (<12m),可以用电缆线直接连接标准 RS232端口(RS422,RS485较远),若距离 较远,需附加调制解调器(MODEM)或其 他相关设备。最为简单且常用的是三线制 接法,即地、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三脚相 连,下面涉及到最为基本的接法,且直接 用RS232相连。
• 上面是对微机标准串行口而言的,还有许多非标准设备, 如接收GPS数据或电子罗盘数据,只要记住一个原则:接 收数据针脚(或线)与发送数据针脚(或线)相连,彼此 交叉,信号地对应相接。 • 3.串口调试中要注意的几点: • 不同编码机制不能混接,如RS232C不能直接与RS422接 口相连,市面上专门的各种转换器卖,必须通过转换器才 能连接 • 串口调试时,准备一个好用的调试工具,如串口调试助手、 串口精灵等,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 强烈建议不要带电插拨串口,否则串口易损坏。 • 对于大型的工控和测量设备,建议使用光电耦合器来隔离 设备,具体的耐压值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 • • • • • • • • • • • •
(2)RS232C串口通信接线方法(三线制) 首先,串口传输数据只要有接收数据针脚和发送针脚就能实现:同一个串口 的接收脚和发送脚直接用线相连,两个串口相连或一个串口和多个串口相连 同一个串口的接收脚和发送脚直接用线相连对9针串口和25针串口,均是2与 3直接相连 两个不同串口(不论是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串口或分别是不同计算机的串口) 串口连机线 DB9-DB9 2-3,3-2,5-5 DB25-DB25 2-3,3-2,7-7 DB9-DB25 2-2,3-3,5-7 DB9-DB25串口转接线 2-3,3-2,5-7
串口工作原理
串口工作原理一、引言串口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接口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通信、控制、仪器仪表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串口的工作原理。
二、串口的基本概念1. 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指在一个时刻只有一个位元(bit)被传输的通信方式。
与之相对的是并行通信,它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位元。
2. 串口串口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它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来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
3. 波特率波特率(Baud Rate)指每秒钟传送的码元(符号)数,它决定了数据传输速度。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bps、115200bps等。
4. 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数据位指每个字符中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常用值为7或8;停止位指在每个字符后添加几个空闲位,常用值为1或2;校验位则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常用值为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
三、串口工作原理1. 发送端工作原理串口发送数据时,首先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形式,并将其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
然后,串口控制器会读取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串口线路传输到接收端。
在发送过程中,串口控制器会根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来生成相应的电信号,并将其送入串口线路。
具体来说,每个字符的传输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可选的校验位和停止位。
2. 接收端工作原理当接收端检测到有信号输入时,它会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并存储在接收缓冲区中。
然后,计算机可以读取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并进行处理。
在接收过程中,串口控制器会根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来解析传输过来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二进制形式。
如果启用了校验功能,则还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传输的准确性。
3. 数据流控制为了防止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出现速度不匹配导致的数据丢失或错误,通常需要使用数据流控制技术。
常见的数据流控制方式有硬件流控制和软件流控制。
硬件流控制是通过串口线路上的特殊信号来实现的,如RTS(请求发送)和CTS(清除发送)。
串口的基本原理
串口的基本原理串口是一种用于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
它是一种基于串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与并行通信相对。
串口使用一根线缆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包含一个发送线和一个接收线。
数据以一个位一个位地顺序传输,称为串行传输。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从发送方通过发送线逐位发送,然后通过接收线逐位接收到接收方。
串口通信涉及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通信协议:串口通信需要使用一种协议来规定数据的传输格式和通信规则。
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包括RS-232、RS-485、USB等。
协议规定了数据的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信息。
2. 波特率: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位数,用来衡量串口通信的速度。
波特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但也需要更高的硬件要求。
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使用相同的波特率才能正常通信。
3. 校验位: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是否出错。
常用的校验方式包括奇偶校验、偶校验和无校验。
接收方通过校验位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并在发现错误时进行纠正或报告。
4. 数据流控制:数据流控制用于管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或冲突。
常用的数据流控制方式包括硬件流控制和软件流控制。
5. 缓冲区:串口通信中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都使用内部缓冲区来管理数据传输。
缓冲区用于临时存储待发送或接收的数据,以便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数据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串口通信需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如串口芯片、驱动程序等。
在编程时,可以使用特定的串口通信库或API来控制串口的打开、读取和写入操作。
总的来说,串口通信通过顺序传输数据位,结合通信协议、波特率、校验位、数据流控制等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这使得串口通信在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如嵌入式系统、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等。
使用串口的基本流程
使用串口的基本流程1. 概述串口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通信接口,可以通过串行传输方式将数据发送和接收。
在电子设备中,串口常用于与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
本文介绍了使用串口的基本流程,包括串口的初始化、数据发送和接收等。
通过学习本文,你将了解串口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够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串口进行数据通信。
2. 初始化串口在使用串口之前,需要进行串口的初始化设置。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串口初始化配置:•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波特率是串口通信中传输速度的单位,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通过设置波特率,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设置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数据位指定每个数据字节的位数,常见的数据位有8位。
停止位指定发送一个字节后停止的位数,常见的停止位有1位。
校验位用于检验数据的正确性。
•打开串口并设置参数:通过调用相关的API函数,可以打开串口并进行参数设置。
3. 数据发送一旦串口初始化完成,就可以开始发送数据了。
下面是发送数据的基本流程:1.准备要发送的数据:首先需要准备要发送的数据,可以是单个字节、字符串或其他数据类型。
在发送数据之前,应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将数据写入串口缓冲区:通过调用相关的API函数,将数据写入串口的发送缓冲区。
写入缓冲区后,数据将会被串口模块自动发送。
3.等待数据发送完成:在数据写入缓冲区之后,需要等待数据发送完成。
可以通过查询串口状态或等待串口中断来判断数据是否发送完成。
4.检查发送结果:发送完成后,应当检查发送结果。
可以通过查询发送状态寄存器或返回值来判断发送是否成功。
4. 数据接收除了发送数据,串口还可以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
下面是接收数据的基本流程:1.加载接收缓冲区:在接收数据之前,首先要创建一个接收缓冲区,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
2.等待数据接收:通过查询串口状态或等待串口中断,可以判断是否有数据接收到。
一旦有数据接收到,接收中断将会被触发。
串口详细介绍
1、串口的应用它是一个数据通信的协议,在实际应用中:对设备运行日志的数据采集,另一个就是程序的调试。
这里所说的串口是RS232电平的。
2、通信的相关概念1)全双工:在同一时刻,既能接收数据同时还可以发送数据半双工:在同一时刻,只能接收数据或者发送数据2)同步:在物理连接上是有一条时钟线的,用这种通信方式就必须有一个主机,因为时钟是由主机控制的这个只是一个简单的串口应用,实际的串口是有9条线连接的上图是DB9针的定义TTL:直接是有MCU输出的‘1’:电压范围——2.5~3.3V(主要是指ARM芯片),4~5V(主要是指51内核的芯片)‘0’:电压范围——0.5~0V(这个是包含所有的芯片)这里所说的电压范围是在实际的硬件设计中要保证的。
232:这个是经过232芯片之后的电平‘1’:-3~-15V‘0’:3~15V在实际中测试得到的电平电压是9V和-9V5,数据传输的协议:(是保证数据发送和接收一致,但是对数据的含义没有规定)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所占位数15~811/2电平00/10/11常用协议格式1+8+0+1=10位起始位:表示一帧数据的开始数据位:发送的有效数据奇偶校验位:检验有效数据是否传输正确,可靠性不高停止位:表示一帧数据的结束总线空闲:总线上没有数据传输(高电平)开始位:0--低电平(空闲态检测到下降沿)数据位:(用户所要发送的数据)5~8(7/8)--ASCII码(8位)--字节(8位)奇偶校验位:判断数据位中1+奇偶校验位中的1必须为奇数/偶数。
奇校验:数据位中1+奇偶校验位中的1必须为奇数。
偶校验:数据位中1+奇偶校验位中的1必须为偶数停止位:1--高电平6,波特率相当于串口发送的速率串口每秒钟发送的位数常见:48009600115200注意:两个设备的波特率必须相同。
串口协议有哪几种
串口协议有哪几种
串口协议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协议。
常见的串口协议有以下几种:
1. RS-232:RS-232是最早的一种串口协议,用于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它规定了通信的电气特性、物理连接、数据传输格式等。
2. RS-485:RS-485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可以在一个总线上连接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与RS-232相比,RS-485具有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传输速率。
3. RS-422:RS-422也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类似于RS-485,但RS-422只支持全双工通信,而不支持半双工通信。
4. Modbus:Modbus是一种串口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支持点对点和多点通信,可以通过串口或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5. SPI:SPI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将计算机与外设等短距离连接。
它使用4根信号线进行通信,包括时钟线、数据线、主从选择线和片选线。
6. I2C:I2C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设。
它使用2根信号线进行通信,包括时钟线和数据线。
这些串口协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协议。
串口的工作原理
串口的工作原理
串口是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它通过传递一个字节序列来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串口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输格式:串口通信采用串行传输方式,即按照比特顺序逐个传输数据位。
常见的传输格式有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起始位用于同步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时钟信号,数据位用于传递实际的数据,奇偶校验位用于检测传输过程中发生的位错误,停止位用于表示数据传输结束。
通过这些格式要求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和接收。
2. 波特率:串口通信采用一种称为波特率(Baud Rate)的指
标来衡量数据传输速率,即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 bps、115200 bps等。
发送和接收端在通信之前必须事
先约定一个相同的波特率。
3. 缓冲区:串口通信中,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通过缓冲区进行中转。
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然后根据波特率逐个比特进行数据的发送。
接收端会不断读取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然后进行后续的处理。
4. 握手协议: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串口通信中还有一些握手协议,如RTS/CTS(请求发送/清除发送)和DTR/DSR (数据终端就绪/数据设备就绪)。
通过这些握手信号,发送
端和接收端可以进行数据发送的控制和同步。
5. 数据传输协议:串口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不同的协议,如RS-232、RS-485等。
这些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的电气特性、物理接口和通信规范。
总之,串口通过比特连续传输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通过传输格式、波特率、缓冲区、握手协议和数据传输协议等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接收。
串口的概念指什么
串口的概念指什么串口概念指的是串行接口,也叫串行端口或串行通信接口。
它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与串行接口相对应的是并行接口,它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串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计算机、通信、工业控制等。
它被用来连接计算机与打印机、调制解调器、传感器、仪器设备等外部设备,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串口的使用可以简化设备的连接,节省成本和空间,并且可以实现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串口的标准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格式、电气特性、信号线连接等规范。
常用的串口标准有RS-232、RS-422、RS-485等。
其中,RS-232是最常见的串口标准,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
它定义了数据线、控制线和电气特性,可以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与RS-232相比,RS-422和RS-485支持更远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传输速率。
串口的数据传输是按照比特的顺序进行的,每个比特由一个电平或电压表示。
常见的串口通信方式有同步串口和异步串口。
同步串口在传输数据时,发送方和接收方需要事先约定传输速率和时钟同步,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而异步串口则不需要事先约定,每个数据包包含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接收方根据起始位和停止位来确定数据的传输速率和同步。
串口的速率通常用波特率来表示,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9200、38400等。
波特率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设备的性能来确定。
较高的波特率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但也会增加数据传输的出错率。
与并行接口相比,串口在数据传输速率上通常较慢。
但串口具有比较长的传输距离,可以实现几百米甚至更长的距离。
另外,串口还具有连接简单、稳定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这些特点使得串口在工业控制、物联网、通信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串口的实现可以通过串口模块来实现,这些模块通常由芯片和相应的驱动电路组成。
常见的串口芯片有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等。
串口的工作原理
串口的工作原理串口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领域。
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是数字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串口的工作原理,包括串口的基本概念、传输方式、数据格式、时序控制等内容。
1. 串口的基本概念串口是一种通过线缆连接数字系统和外设的通信接口,可以实现数据的串行传输。
它通常包括发送和接收两个引脚,分别负责串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传输过程中,发送端将数据以位序列的形式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根据约定的协议将数据解析出来。
2. 传输方式串口的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
同步传输需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保持一致,以确保数据的同步性;异步传输则不需要时钟信号,通过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的设置,来确定数据的传输时间和有效性。
3. 数据格式在串口传输过程中,数据会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编码和解码。
常见的数据格式包括字符长度、校验方式和停止位。
字符长度决定了每个字符所占用的位数,一般为5、6、7或者8位;校验方式用于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常见的校验方式包括奇偶校验和CRC校验;停止位用于表示一个字符的传输结束,一般为1、1.5或者2个位。
4. 时序控制时序控制是串口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相互配合,按照约定的时序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时序控制包括波特率设置、起始位和停止位的判定、数据位的读取和写入等步骤,其中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位数,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5.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串口的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数据传输错误、波特率不匹配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首先,检查线缆连接是否稳固,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正常建立通信;其次,检查波特率设置是否匹配,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波特率一致;最后,可使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数据的调试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
总结:串口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具有低成本、简单易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串口的概念
串口的概念串口(Serial Port)是一种计算机外部设备与计算机通信的接口,也可以称为串行接口或COM口。
串口是一种创建数据通信连接的接口,其特点是一次只能传输一个位元(bit)。
与之相对的是并行接口,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位元。
串口主要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连接各种设备,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终端等。
串口通信是一种逐位地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数据在串口中经过一系列的电气信号转换和协议处理后,可以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可以用于传输文本数据、图像数据、音频数据等各种类型的数据。
串口通信一般使用异步传输方式,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是不同步进行的。
发送端根据波特率(Baud rate)将数据转化为连续的电气信号,接收端通过检测电气信号的变化来还原数据。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位元数量,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bps、115200bps等。
串口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慢,但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简单:串口通信的接口较为简单,只需几根信号线即可实现数据传输。
2. 稳定:串口通信的电气信号转换较为稳定,不易受干扰。
3. 距离远:串口通信的传输距离较远,最远可达数百米。
4. 兼容性强:串口通信是一种标准接口,可以连接各种不同的设备。
串口通信的物理接口一般是DB9(9针)或DB25(25针)的D型插座,其中规定的引脚分为信号引脚和电源引脚。
常用的信号引脚有接地线、数据线(发送线和接收线)、流量控制线等。
电源引脚一般是供电使用。
在计算机中,串口通常使用RS-232C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该协议规定了数据的电气特性(如电压范围)和数据帧的格式(如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等)。
除了RS-232C协议,还有一些其他的串口通信协议,如RS-422、RS-485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和传输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串口通信被广泛使用。
例如,打印机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就是通过串口进行的。
此外,一些传感器、控制器等外部设备也可以通过串口与计算机进行通信,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控制。
串口通信流程
串口通信流程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接口进行的数据传输,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数据交换的方式。
在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工业控制等领域,串口通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串口通信的基本流程,包括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串口通信的软件实现等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
串口通信是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是以位的形式逐个传输的,因此在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TTL等,它们在电气特性、传输距离、传输速率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数据传输原理是相似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
在串口通信中,需要使用串口线缆将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起来。
通常情况下,串口线缆包括TX(发送端)、RX(接收端)、GND(地线)等引脚,通过这些引脚的连接,实现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串口线缆的长度、传输速率、数据位、校验位等参数的设置,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除了硬件连接,串口通信的软件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会使用串口通信进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因此需要在软件中实现串口通信的功能。
在实际开发中,可以使用C/C++、Python等编程语言编写串口通信的程序,通过串口库函数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编写串口通信程序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打包和解包、数据的校验和错误处理等问题,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总结一下,串口通信是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硬件连接和软件实现,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串口通信的流程,为实际应用提供帮助。
串口的概念及案例
串口的概念及案例串口的概念及案例一、串口定义串口,也称为串行通信接口,是一种数据通信方式,它以串行方式一位一位地传输数据。
串口通信中,数据是在一位一位地传输每个数据位同时被发送出去。
二、串口种类常见的串口有:RS-232、RS-485、RS-422等。
1.RS-232:也被称为EIA RS-232,它是最早的串口标准,也是最常用的串口之一。
RS-232支持点对点的通信方式,通常用于连接计算机的串口设备和外设。
2.RS-485:也被称为EIA RS-485,它是在RS-232之后出现的标准。
RS-485支持多点通信,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串口通信,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
3.RS-422:也被称为EIA RS-422,它是一种平衡传输标准,可以实现长距离和高速度的串口通信。
RS-422通常用于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三、串口应用场景串口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计算机、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
在这些领域中,串口被用于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四、串口通信协议串口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电气特性、物理特性和信号规范等;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的传输规则和格式等。
在实现串口通信时,需要遵循这些协议规范。
五、串口驱动程序在使用串口时,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来驱动串口设备进行通信。
驱动程序通常由设备厂商提供,用于将操作系统与设备接口连接起来。
在安装驱动程序后,操作系统就可以识别并使用串口设备了。
六、串口数据传输速率串口的传输速率通常是以波特率(baud rate)来表示的。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位数(bits per second),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9200、38400、57600等。
传输速率越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就越快,但同时也需要更高的硬件性能和更复杂的软件实现。
七、串口连接方式串口的连接方式有三种:交叉线连接、直连线连接和转换器连接。
1.交叉线连接:交叉线连接方式适用于点对点通信,即一个设备作为发送端(Master),另一个设备作为接收端(Slave)。
串口、COM口、TTL、RS-232、RS-485区别详解
串口、COM口、TTL、RS-232、RS-485区别详解
Point:
1、串口、COM口是指的物理接口形式(硬件)。
而TTL、RS-23
2、RS-485是指的电平标准(电信号)。
2、接设备的时候,一般只接GNDRXTX。
不会接Vcc或者+3.3v的电源线,避免与目标设备上的供电冲突。
3、PL2303、CP2102芯片是USB转TTL串口的芯片,用USB来扩展串口(TTL电平)。
4、MAX232芯片是TTL电平与RS232电平的专用双向转换芯片,可以TTL转RS-232,也可以RS-232转TTL。
5、TTL标准是低电平为0,高电平为1(+5V电平)。
RS-232标准是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15V电平)。
RS-232PL2303
但是记住一点,只要是D型9针串口,不会是TTL电平的,没特殊说明就默认是RS-232。
所以这根线,不管里边构造怎样的,是USB转RS-232串口的线。
串口基础知识
串口基础知识一、什么是串口?串口(Serial Port),也称为COM口(Communication Port),是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常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口采用串行传输方式,即逐位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相比并行传输方式,串口的数据传输速率较慢,但具有传输距离远、连接设备数量多的优势。
二、串口的工作原理串口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送和接收电平信号来传输数据。
串口通信使用的是两根信号线:发送线(Tx)和接收线(Rx)。
发送线上的电平变化表示发送的二进制数据,接收线上的电平变化表示接收到的二进制数据。
发送方通过发送线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协议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通过接收线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
三、串口的通信参数串口通信需要设置一些参数,以确保通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串口通信参数包括:1. 波特率(Baud Rate):表示每秒钟传输的位数,常用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2. 数据位(Data Bits):表示每个字节的位数,常用的数据位有7位、8位。
3. 停止位(Stop Bits):表示停止位的个数,常用的停止位有1位、1.5位、2位。
4. 校验位(Parity Bit):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常用的校验位有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
四、串口的应用领域串口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常见的应用领域有:1. 电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2. 嵌入式系统中,用于与传感器、执行器等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3. 工业自动化领域,用于控制和监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4. 通信设备中,如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等。
五、串口的优缺点串口作为一种通信接口,具有以下优点:1. 传输距离远:串口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百米,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2. 连接设备数量多:串口可以通过串口转换器扩展连接多个设备。
3. 通信稳定可靠:串口通信采用的是同步传输方式,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传输。
串口
1、串口一般称作uart, 通用异步收发器,RS232和RS485,RS485传输距离比RS232要远2、与常见的同步传输,比如I2C相比,异步传输收发过程中没有时钟信号,依靠传输的双方预定相同的速度来传输3、常见的9PIN串口图:PIN2为接收数据管脚,PIN3为发送数据管脚4、一般串口上的异步传输数据帧描叙如下:5、传输协议:115200bps,8N1等串口设置的含义。
115200代表的是传输速率,8N1中的8表示每个数据帧中有8bit是数据,N表示是否有奇偶校验位。
奇偶校验位指的是在有效数据帧传输完以后,接着再发送一个数据位,使得有效数据帧中的各位数据加上此数据位的结果为奇数或者偶数1指停止位的个数,通常设置为16、串口收发原理:S3C2410的串口支持轮询、中断、DMA模式的收发。
本试验采用轮询方式进行串口数据的收发。
实现串口数据的发送,需要进行以下步骤:设置串口工作在轮询模式设置串口的数据位长度、停止位,是否有奇偶校验位设置串口收发数据的波特率将数据写到发送寄存器检测状态寄存器相关位判断是否发送完成实现串口数据的接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设置串口工作在轮询模式设置串口的数据位长度,停止位,是否有奇偶校验位设置串口收发数据的波特率检测状态寄存器是否有数据读取数据#define S3C24XX_V A_UART1 (S3C_V A_UART + 0x4000 ) #define S3C24XX_V A_UART2 (S3C_V A_UART + 0x8000 ) #define S3C24XX_V A_UART3 (S3C_V A_UART + 0xC000 )。
各种串口简介
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称串行通信接口(通常指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的扩展接口。
串口通信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同步串行通信方式和异步串行通信方式。
1.同步串行是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
SPI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它可以使MCU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TRM450是SPI接口。
2.异步串行是指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接收/发送。
UART是一个并行输入成为串行输出的芯片,通常集成在主板上。
UART包含TTL电平的串口和RS232电平的串口。
TTL电平是3.3V的,而RS232是负逻辑电平,它定义+5~+12V 为低电平,而-12~-5V为高电平,MDS2710、MDS SD4、EL805等是RS232接口,EL806有TTL 接口。
串行接口按电气标准及协议来分包括RS-232-C、RS-422、RS485等。
RS-232-C、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RS-232RS-232也称标准串口,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
它是在1970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
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
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
由于其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最高速率为20kb/s。
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Ω。
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通常RS-232 接口以9个引脚(DB-9) 或是25个引脚(DB-25) 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RS-232 接口,分别称为COM1 和COM2。
9串口定义
9串口定义摘要:1.串口的定义和概念2.串口的分类和特点3.串口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速率4.串口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正文:1.串口的定义和概念串口(Serial Port),又称串行接口,是一种计算机硬件接口,用于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与并行接口相比,串口一次只传输一个数据位,因此传输速度较慢,但其优点是只需较少的线路即可实现数据传输,且成本较低。
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外设中,串口被广泛应用。
2.串口的分类和特点根据数据传输方式和通信协议的不同,串口可分为以下几类:(1)串行通信接口(RS-232):这是一种最常用的串口类型,主要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如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等)之间的数据传输。
RS-232 具有传输距离较短(一般为15 米以内)和传输速率较低(一般为9600bps)的特点。
(2)串行通信接口(RS-485):RS-485 是一种多点通信的总线型接口,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远的传输距离(可达1200 米)。
它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仪表测量等领域的数据通信。
(3)通用串行总线(USB):USB 是一种高速串行接口,传输速率可达480Mbps。
它已成为现代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主要接口之一,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功能。
3.串口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速率串口的通信方式主要有异步通信、同步通信和双向通信等。
其中,异步通信是最常见的通信方式,它采用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等组成一个数据帧进行传输。
同步通信则是通过特定的同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比特同步和字节同步等。
双向通信则是指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传输。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表示。
串口的数据传输速率受通信协议、硬件设备和传输距离等因素影响。
常见的串口传输速率有9600bps、19200bps、38400bps、57600bps 和115200bps 等。
4.串口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串口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外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路由器、传感器等。
串口工作原理
串口工作原理1. 什么是串口串口(Serial Port),也被称为COM口或RS-232接口,是一种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电脑接口。
它允许数字设备(如计算机、微控制器)通过一个或多个串行通信线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 串口的基本结构串口主要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串行通信线路(Serial Communication Line)•串行通信接口(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串口驱动芯片(UART)串行通信线路是一对单向传输的数据线,通常由一根接收线(RX)和一根发送线(TX)组成。
串行通信接口则是连接计算机主机和串口设备的硬件接口,通常位于计算机主板上。
串口驱动芯片则是串口通信的核心部分,负责将计算机主机发送出去的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以及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给计算机主机处理。
3. 串口的工作模式串口工作时,通常采用全双工模式,即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串口设备与计算机主机之间通过数据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握手信号进行同步控制。
串口通信的基本工作模式如下:•发送端(Transmitter)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发送出去。
•接收端(Receiver)接收到串行数据后,将其转换成并行数据供计算机主机处理。
•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握手信号进行同步控制。
4. 串口的数据传输方式串口数据传输采用异步传输方式(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其中数据被分为一系列的帧进行传输。
每个数据帧由起始位(Start Bit)、数据位、校验位(Parity Bit)和停止位(Stop Bit)组成。
具体传输过程如下:•发送端在数据传输前先发送一个起始位,一般为逻辑低电平。
•然后发送数据位,数据位的个数取决于串口的设置,通常为8位。
•接下来是校验位,用于数据的验证和纠错。
可以选择校验位的类型,如奇校验、偶校验或不校验。
•最后是停止位。
在停止位时间内,发送端将数据线恢复到逻辑高电平,作为帧的结束信号,使接收端能够正确获取到整个数据帧。
什么是串口——精选推荐
什么是串⼝串⼝是计算机上⼀种⾮常通⽤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串⾏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
⼤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
串⼝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
同时,串⼝通信协议也可以⽤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通信的概念⾮常简单,串⼝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按字节(byte)的并⾏通信慢,但是串⼝可以在使⽤⼀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另⼀根线接收数据。
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
⽐如IEEE488定义并⾏通⾏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对于串⼝⽽⾔,长度可达1200⽶。
典型地,串⼝⽤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通信使⽤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
由于串⼝通信是异步的,端⼝能够在⼀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根线上接收数据。
其他线⽤于握⼿,但是不是必须的。
串⼝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位和奇偶校验。
对于两个进⾏通⾏的端⼝,这些参数必须匹配:a,波特率:这是⼀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
它表⽰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
例如300波特表⽰每秒钟发送300个bit。
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
这意味着串⼝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
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
波特率可以远远⼤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
⾼波特率常常⽤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就是GPIB设备的通信。
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
当计算机发送⼀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
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
⽐如,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
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
如果数据使⽤简单的⽂本(标准 ASCII 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7位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ARM9内核的S3C2410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
基于S3C2410A微处理器的典型实验平台
AT89S51单片机与S3C2410X嵌入式微处理器性能比较 性能 AT89S51单片机 S3C2410X嵌入式微处理器 可运行操作系统 203MHz 1.8V/3.3VDC 117位 3个异步串行接口 运行操作系统 很难运行操作系统 22MHz 工作频率 寻址空间 供电 并口 串口 定时/计数器 中断管理 内置A/D 5VDC 32位 1个异步串行接口
计算机之间串行通信的硬件连接一般采用RS-232C标 准,有如下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简 单 连 接 完 全 连 接
S3C2410A UART与RS232的连接
电平转换电路
6.1.6 串口应用编程举例
编程实现S3C2410与PC机串行通信,在PC机上通 过超级终端在键盘输入字符,由超级终端将字符 经PC机串口送到S3C2410的串口, S3C2410收到 字符后再经PC机串口将字符发回到超级终端显示。
S3C2410A的内部集成了3个异步接收发送器(UART), 它们可以作为串口使用实现串行通信。
UART的内部结构
6.1.2 S3C2410A UART的主要功能 1. 串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 位地传送。其字符传送协议为:
2. 提供串行通信时的状态信息
#define U8 unsigned char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pragma import(_use_no_semihosting_swi) // 不使用软中断
#define rUTRSTAT0 (*(volatile unsigned *)0x50000010)
(1)状态寄存器UTRSTAT 每个串口有一个状态寄存器UTRSTAT用来表示串 口接收/发送数据是否准备好,三个串口的接收/ 发送状态寄存器UTRSTAT0、 UTRSTAT1、TRSTAT2 的地址如下:
寄存器
UTRSTAT0 UTRSTAT1 UTRSTAT2
地址
说明
0x50000010 串口0状态寄存器 0x50004010 串口1状态寄存器 0x50008010 串口2状态寄存器
64KB(内部128B+4KB) 1GB(内部16KB+16KB)
2个 4个定时/计数器 6个中断源(2个外部) 56个中断源(24个外部) 无 内置8路10位A/D转换器
LCD接口 触摸屏接口 USB接口
无 无 无
1个 1个 3个
6.1 S3C2410A的串行通信接口 6.1.1 S3C2410A的内部结构
//定义串口0的接收缓冲器地址
void Uart_SendByten(int , U8); //发送函数 char Uart_Getchn(char* Revdata, int Uartnum, int timeout); //接收函数
void ARMTargetInit(void); //目标板初始化函数
(2)发送缓冲寄存器 每个串口有一个发送缓冲器UTXH用来发送数据, 三个串口的发送缓冲器UTXH0、UTXH1、UTXH2的 地址如下:
寄存器
UTXH0
UTXH1
地址
说明
0x50000020 串口0发送缓冲器
0x50004020 串口1发送缓冲器
UTXH2
0x50008020 串口2发送缓冲器
注:表中地址为小端模式下的地址,大端模式时地址末位为23
5. 可以使用中断
6.1.4 UART的初始化
UART在工作前必须对其进行初始化,既对UART的 线控制寄存器(ULCON)、控制寄存器(UCON)、 FIFO控制寄存器(UFCON)、Modem控制寄存器 (UMCON)、波特率因子寄存器(UBRDIV)进行 设置。
6.1.5 UART串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发送——向UART的发送缓冲器写数据 (在发送缓冲器准备好的条件下) 发送数据时要使用:状态寄存器UTRSTAT 发送缓冲器UTXH 接收——从UART的接收缓冲器取数据 (在接收缓冲器收到数据的条件下) 接收数据时要使用:状态寄存器UTRSTAT 接收缓冲器URXH
当判断串口准备好发送数据时,将数据放入发送缓冲 器UTXHn发送数据。
(3)接收缓冲寄存器 每个串口有一个接收缓冲器URXH用来存放接收到 的数据,三个串口的接收缓冲器URXH0、URXH1、 URXH2的地址如下:
寄存器
URXH0
URXH1
地址
说明
0x50000024 串口0接收缓冲器
0x50004024 串口1接收缓冲器
#define WrUTXH0(ch) (*(volatileunsigned char ) 0x50000020) =(unsigned char)(ch) /* 定义串口0发送缓冲器 */ # define RdURXH0( ) (*(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50000024) /*定义串口0接收缓冲器*/ #define rUTRSTAT0 (*(volatile unsigned *)0x50000010) /*定义串口0接收/发送状态寄存器*/
Uart_SendByten(0,0xd);//回车 串口0 允许超时时间 err=Uart_Getchn(c1,0,0);//调串口0接收数据子函数 Uart_SendByten(0,c1[0]); //调串口0发送数据子函数 } }
调串口接收函数的返回值,返回值可用来判断接收是否成功 串口0 发送数据的存放数组
void hudelay(int time); //延时函数
int main(void) //主函数
{ char c1[1]; char err; ARMTargetInit(); // 目标板初始化
while(1)
串口0
{
发送“换行符”
Uart_SendByten(0,0xa);//换行 接收数据的存放数组
开始
目标板初始化 回车换行
程序框图
开始 开始
发送缓冲器空
接收缓冲器有数据
调串口接收 数据子函数 调串口发送 数据子函数
接收数据
返回
发送数据
返回
串口接收数据 子函数
串口发送数据 子函数
主程序
/**********串口通信主函数***********/ #include <string.h> //包含字符处理库函数 #include <stdio.h> //包含标准输入输出库函数
串口0接收数据操作
串口0发送数据操作
char Uart_Getchn(char* Revdata, int Uartnum, int timeout) //串口0接收数据子函数 {
while(!(rUTRSTAT0 & 0x1)); //串口0等待接收数据
*Revdata=RdURXH0(); //串口0接收数据 return TRUE; //串口0接收数据成功返回 }
第6章 S3C2410A的基本接口应用程序设计 S3C2410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内部资源:
3个串行接口(UART) 117位通用并行接口(GPIO) 1个LCD控制器 1个触摸屏接口 8通道10位A/D转换器 3个USB接口 1个I2C总线接口 2个SPI总线接口 4个定时/计数器和1个内部时钟, 1个看门狗计数器 可处理56个中断源的中断系统 SD卡和MMC卡接口 SDRAM控制器 4通道DMA控制器
发送一个字符的子函数为: void Uart0_SendByten( int data) //发送一个字符的子函数定义 { while(!(rUTRSTAT0 & 0x2)); //判断发送缓冲器是否为空, 未空则等待. hudelay(10); //延时 WrUTXH0(data); //发送数据 } 接收一个字符的子函数为: char Uart0_Getchn( viod) //接收一个字符的子函数定义 { if (rUTRSTAT0 & 0x1)); //判断接收缓冲器是否有接收到数据 return RdURXH0( ); // 有则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else return 0; //没有则返回0
void Uart_SendByten(int Uartnum, U8 data) //串口0发送 数据子函数 要发送的数据
串口号
{
while(!(rUTRSTAT0 & 0x2)); //串口0等待发送数据
hudelay(1ຫໍສະໝຸດ ); //延时WrUTXH0(data); //串口0发送数据
}
发送的数据
//定义串口0的状态寄存器地址
#define WrUTXH0(ch) (*(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50000020)=(unsigned char)(ch) //定义串口0的发送缓冲 器地址 #define RdURXH0( ) *)0x50000024) (*(volatile unsigned char
S3C2410A的每个UART可以产生5个状态信号:接收缓 冲器满、发送缓冲器空、发送移位器空、超时错误、帧 错误,这些状态信号由两个状态寄存器(UTRSTAT和 UERSTAT)来指示。
3. 红外线模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UART连接红外收发器,可以进行红外数据通信
4. 自动流控制
提供防止串行通信数据丢失的一种手段,在可靠性要求 高时使用。
URXH2
0x50008024 串口2接收缓冲器
注:表中地址为小端模式下的地址,大端模式时地址末位为27
当判断串口已接收到数据时,从接收缓冲器URXHn 中读取数据。
【例6.2】 编程实现UART0发送一个字符的程序和UART0 接收一个字符的程序,发送和接收均采用查询的方法进行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