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参考二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形式训练说(名词解释/简答题P142)
简答题:简述形式训练说?
4、相同要素说(名词解释P143)
答: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心理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对教育的启示意义。
4、“皮格马利翁效应”(名词解释P47)
答:教师接收了“权威诺言的暗示”,对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
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5、教学效能感(词解释P51)
第四章学习心理概述
1、什么是学习?(P82)广义的学习是指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2、负强化与惩罚的区别(P97)
3、消极强化(名词解释P97)
答:消极强化是通过讨厌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论述题P101)
论述题:有人认为课堂讲授法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学习,故教学中应少用或者不用教授法,
答: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6、三种反思(P58):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
7、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简答题P58)
8、简述教学反思的方法(简答题P61)
9、教学监控能力(名词解释P61)
答: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论述题:请结合所任教的学科,谈谈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含义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院校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中国古代教育心理思想的特点3、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实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后,欧洲一些教育家开始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上的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个实验教育学派。
这个实验教育学派其实不过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
它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
实验学派在德国的代表人物是莫依曼(E.Meuman)和拉伊(y),实验教育学的名称就是莫依曼提出的。
实验教育派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比纳和西蒙(A.Binet&T.Simon).1905年他们编制了《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用以测量儿童的智力年龄,以便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分别进行教育。
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
桑代克从1896年起,就开始了对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后来又研究了人类的学习及其测量。
他在学习的实验与测量研究的资料基础上,于1903年出版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
1913年扩充为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这三卷分别是:《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与从前教育心理学的显著不同是: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在大量的学习实验与测验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这与从前仅仅是普通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的移植,特别是缺乏实验支持的教育心理学根本不同。
⑵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建构出比较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即三大组成部分,这是从前的教育心理学难以比拟的。
(2)科学教育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在美国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后,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自桑代克后,在美国逐渐形成不同派别的教育心理学。
概括地学,在美国主要有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和联结−认知派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的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特色是“高”及“专”(3)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4)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原则和方法?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育性原则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及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及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在改革中提高。
而这些课题的讨论和确定,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参及。
此外,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水平,提高大学教师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并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P27)2.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桑代克)。
他于(1903)年出版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
(P12)3.学习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P44)4.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划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
(P42)5.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所传授的经验内容的不同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P44)6.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
(P46)7.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认知发现学习论)。
(P47)8.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P47)9.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榜样有三种形式,即(活的榜样)、(符号榜样)和(诫例性榜样)。
(P51)10.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子过程。
(P52)11.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P66)12.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和(图式)来表征。
(P68)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P75)13. 运动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P91)14.官能像人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训练来加强的。
这是(形式训练说)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P100)15.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共同要素)。
这是(共同要素说)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P102)16.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个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即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
这是(经验类化说)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P103)17.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共同关系的“顿悟”。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P1)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P18)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P18):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动机(P29):是指直接推动人行为的内部动力。
5.学习动机(P30):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6.陈述性知识(P45):是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
7.程序性知识(P45):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
8.知觉(P46):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9.观察(P46):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10.记忆:(P51:是一个人过去经历的事物或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11.思维(P60):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2.定势(P76):是指心理的一种准备状态。
13.创造思维:(P79):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4.注意(P87):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5.个性(P100):是指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形式形成的稳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6.能力(P104):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7.气质(P118):是人的心理活动全部的动力特点的总和。
18.性格(P122):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19.品德(P132):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个体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行为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20.群体(P153):又称团体,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集合体,其成员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联系和心理依附关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老师没具体划范围, 故整理了知识点)考试题型:1.选择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论述题(或应用分析题)接说, 提出了对心理学影响巨大的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的学习理论, 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包括动物实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原理)。
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
积极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强化还可以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物马祖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 能直接起强化作用, 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
二级强化物事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以及强化反复联合, 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人类的认知并非一元, 而是多元, 传统智力只有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 过于狭窄。
因此, 加德纳认为, 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力, 即: 言语能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本规律的科学。
它既研究学生学的规律, 也研究教师教的规律, 但以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为主。
②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研究、揭示学生学的心理规律, 以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学习理论, 使学生能运用这些规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 包括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结果的性质与结构;研究学生学习的分类;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研究学生学习的条件;其次是研究、揭示教的心理规律, 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原则和建立完善的教学理论提供心理依据, 并帮助教师配合学生学习的各个19世纪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为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做好了准备。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 迫切要求改善教育过程的组织、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 同时还因为19世纪心理学本身的长足发展, 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3
启的育教等高对说学件条性作操解理确正。法看本基的习学对们他�点观本基的论用作件条性作操的纳金斯握掌、12 。律用作件条级高�律化分和化泛激刺�律退消和律得获。论用作件条性典经的夫洛甫巴�一论理关相 。果结的化强与习练复反是惯习而�惯习是的到学体个�中结联 R-S 在�答 。用作要重着起中立建的结联 R-S 在化强。程过的结联 接直立建间之 R 应反与 S 激刺在�用作件条过通是都习学切一�为认们他�法看本基的习学论理结联的习学解理、02 。合结相习学外校和外课与习学堂课�三第。强增 断不性觉自和性判批、性立独的习学�二第�位地的要重有占益日式方学自�一第�是点特其�看上法方习学从 。性议争和性次层高的容内科学�三第 。强较力能手动�富丰识知践实�二第。强较性向定业职�习学的高较度程化业专�一第�看上容内习学从�答 。点特本基的习学生学大解理、91 。度态�能技作动�息信语言�略策知认�习学能技慧智�果结的习学据根 ��习学的平水高最是�习学的题问决解�习学 则规�习学念概�习学别辩�习学结联语言�习学锁连�习学应反-激刺�习学号信�为分可习学�次层的习学据根 。类分行进动活习学对�果结的习学和次层的习学据根涅加�答 58�48。P。类分的习学对涅加解理�业专的己自合结、81 。的久持对相是化变的能潜为行或为行的起引所习学。生发的习学断推来�变改的能潜为行或为行借凭 可也。化变久持的能潜为行或为行生产能可有才�验经与习练的复反借凭须必习学。为行的得习天后种一是习学 。程过 的己自实充来此以并�识知学科化文的累积所人前受接内间时的短较在是�的行进地统系有、织组有、划计有、的目 有�下导指的师教在是�式形殊特种一的中习学类人是它。习学的生学指专�习学义狭�习学的类人指�习学义广次 。化变的久持对相的能潜为行或为行的生产而验经借凭�中程过活生在物动和人指�习学义广�答 。质实理心的习学解理确正、71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答: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答: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4、对心理学创建时期著名的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有所了解,并评伦其理论。
掌握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
学派名称/创始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构造主义/冯特/铁欣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三种元素。
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
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美国的詹姆士/杜威/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行为主义/美国的华生/斯金纳/否定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正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高等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过程、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正文内容:1. 学习过程的心理因素1.1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形式,内在动机更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1.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拆解任务、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
1.3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观念。
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包括对学习的兴趣、自信心等。
2. 学生心理发展2.1 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身份认同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学生角色认同、专业认同等,身份认同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社交发展有重要影响。
2.2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会发生变化,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2.3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指学生与其他人的互动关系,包括同学、老师、家人等。
积极的社会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适应以及心理健康都具有积极作用。
3. 心理健康问题3.1 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时所感受到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学习焦虑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有负面影响,了解学习焦虑的成因和应对方法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2 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是一种负面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不良影响。
了解抑郁的原因和应对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3.3 压力管理: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学会有效管理压力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复习资料
高等教化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相识高等教化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化心理学?答:是探讨在高等院校这个的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化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答:1.高等教化心理学是学校教化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高等教化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3.高等教化心理学的探讨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高校生4.高等教化心理学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供应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化心理学有哪些探讨原则和方法?答:1.高等教化心理学的探讨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化性原则 2.高等教化心理学的探讨方法:(1)视察法(2)试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化心理学与高等教化和心理学的关系?答:心理学:心理学是探讨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化:高等教化是培育特地人才的教化,他在整个教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化、本科教化和探讨生教化。
高等教化心理学:高等教化心理学则是探讨高等教化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化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化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化心理学?答: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老师必需对老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相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娴熟的驾驭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老师。
2.从提高教化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化心理学有助于老师更加深化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化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化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化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化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化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须要在改革中提高。
而这些课题的探讨和确定,都离不开高等教化心理学的参加。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多选题(后附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多选题(后附答案)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多选题(后附答案)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2(多项选择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是。
a、目标原则B.发展原则C.实践原则D.系统原则2。
学习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学习归因b.学习兴趣c.学习期待d.学习需要3,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
a、正确使用奖励和惩罚B.使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C.满足学生缺乏的需求D.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展示知识4。
对遗忘原因的解释主要如下。
a.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学d.动机说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技能是先天素质的后天因素的融合。
技能是一种长期的习惯。
C.技能是一种依法活动的方式。
D.技能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
6.影响移民的因素包括:。
a.学习对象的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学习者的智力水平7,以下各项中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a、 B.从一个例子中得出推论C.类比学习D.一眼就知道十件事8。
问题解决的特点是。
a..认知性b.操作性c.目标指向性d.问题空间性9,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有。
a、比较法B.投影法C.反思法D.访谈法10。
促进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则如下。
a.生理与心理的统一b.个体与群体的统一c.理论与实践的结合d.防治与发展的并重2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
a.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b.高校教学心理研究c.高校德育心理研究d.高校德育心理研究e.高校教师心理研究22.学习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学习归因b.学习诱因c.学习期待d.学习需要23.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奖励时,应该。
a、根据分数奖励B.注意营造竞争性的学习氛围C.奖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D.帮助学生做出努力导向的归因24.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包括:。
a.分析探题b.相应知识的重现c.探题类化d.解题与验证2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技能是先天素质的后天因素的融合。
技能是一种长期的习惯。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复习汇总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复习汇总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里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 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是人类的各种需要,是个体积极的源泉。
4.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识过程。
5.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6. 情绪是对客观事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7. 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意志常常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8.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
1 / 99. 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 行为和心理密切相关,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11. 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 德国著名的心理薛家冯特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练习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2.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一、单选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答案:B2.()«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
A、桑代克B、布鲁纳C、斯金纳D、苛勒答案:A3.对于大学生记忆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意义识记占优势B、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保持稳定C、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D、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熟练答案:B4.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答案:D5.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的形成。
A、可逆性B、灵活性C、守恒性D、补偿性答案:C6.下列不属于网络人际交往方式的是()A、E-mailB、QQC、短信D、微信答案:C7.人际交往中大胆、胆小、豪迈、内敛等属于交往中的()方面的体现。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D、交往心理的差异性答案:D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9.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
A、可逆性B、灵活性C、补偿性D、发散性答案:A10.()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
A、思考B、记忆C、认知D、感觉答案:C11.()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
A、崇高的职业道德B、渊博的专业知识C、先进的教育理念D、特色的教学能力答案:B12.教师实现其中心角色的主要途径是()。
A、教学B、参与学校管理C、科学研究D、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案:A13.()不是构成权力性威信的因素。
A、传统B、职位C、品质D、资历答案:C14.下列属于正确认识和运用教师威信的做法是()A、严厉惩罚B、激励、帮助学生C、让学生敬畏D、与学生保持距离答案:B15.在教师发展水平中,不包含()阶段。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复习进程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5•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论述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早节
题型
内容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 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个性心理
二、辨析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教育工作中的“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 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 律的科学。
2.在与他人交往中要做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三、简答题
1.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3•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
4.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5•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试论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以及 如何进行调适?
2.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什么特点?论述如何建立和 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4.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早节
题型
内容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
理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二、辨析题
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 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由 此,我们认为复习的次数越多,复习的效 果就越好。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参考二一、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3、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4、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5、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6、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8、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它包括个体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9、品德即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0、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它是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为目的,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二是促进和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简答题及答案要点1.简述个体心理系统。
心理动力:动机、兴趣、需要、世界观;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包括哪些内容?: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2.简述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和性格。
3.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揭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以及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条件的依存关系;为教师的自我完善提供必要的帮助。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反映高等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为高等教育服务;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有哪些?帮助提高教师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
6.简述教师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2、学校社区环境;学校校园文化等。
7.教学反思的过程有哪些。
1、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分析阶段;3、重新概括阶段;4、积极验证。
8.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
1、善于引导;2、随机应变;3、对症下药;4、把握机会。
9.大学生学习有何特点?1、内容方面:专业程度高;实践知识多;内容高层次性;2、方法方面:自学为主;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自觉性;学习形式多元化。
10.简述学习动机的类型。
1、高尚、正确与低下、错误;2、直接和间接;3、内部与外部。
11.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3、利用信息反馈,进行奖惩;4、利用竞争意识;5、正确指导归因。
12.学习迁移有哪些类型。
1、正迁移和负迁移;2、纵向和横向迁移;3、顺向和逆向迁移;4、特殊与普遍迁移。
13.影响学习迁移因素有哪些?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经验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
14.如何促进学习迁移?1、合理的教学目标;2、精选教学材料;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5、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15.大学生思维有何特点?1、形式思维向辨证思维过渡;2、发展创造性思维;3、形成对思维的元认知。
16.简述教材直观。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17.大学生记忆品质有何特点?1、逻辑记忆能力增强;2、各种记忆品质全面发展;3、记忆方法多样化。
18.遗忘有何规律;如何增强记忆?一、遗忘是一种自然现象;机械学习的材料,不及时复习,遗忘迅速;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具体事实容易遗忘,但一般概念和原理不易遗忘。
二、复习时机要得当;方法要合理;复习次数要适宜。
19.简述知识的结构。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后者又包括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20.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过程有哪些?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21.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相关知识经验;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情境;酝酿效应;原形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22.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的分化;2、自我概念的冲突与探究;3、自我意识的统一;4、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
23.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认识、自我接纳与自我完善。
24.品德的结构有哪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
25.简述非正式群体。
概念:缺乏显著社会表面结构的、自发形成的群体;特点:心理相容,凝聚力强,非正式领导人;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6.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1、交往要求迫切;2、交往内容丰富;3、交往系统开放;4、交往自主。
27.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交互性(或支持性)2、社会交换原则3、自我保护性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28.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1、自我认识与接纳;2、适应环境;3、人际关系和谐;4、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5、行为合理;人格统一。
29.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1、熟悉大学生心理特别是性心理特征;2、理解大学生性心理的困惑;3、帮助大学生进行青春期调整。
3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新生环境适应性教育;2、学习心理健康教育;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4、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5、择业心理教育。
三、辨析题参考答案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简要答案:此说法正确。
这句话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的简要概括。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反映的是心理科学的非常久远的思想发展历史;“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说的是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的发展史比较短暂,以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2、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
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简要答案:此观点不能认同。
个别青年教师对岗前学习培训的认识存在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对广大教师的意义非常大。
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教学质量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简要答案:这种说法正确。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从其学科性质来讲,教育心理学既属于自然性社会科学,又属于理论性应用学科。
4、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简要答案:这种说法正确。
现代社会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有教学效能感、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及教育机智等。
5、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利外。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简要答案:此论完全正确。
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可以学生学会做事;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而培养学生的品德,就可以使学生学会做人。
6、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
这句话有道理吗?简要答案:非常有道理。
主要说明动机对活动的作用。
动机对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7、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简要答案:此中说法不恰当。
学习活动必须动机支持。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学习动机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这种现象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因此应该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8、“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简要答案:有道理。
人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现象,心理学称为迁移现象。
学骑自行车与学骑摩托车之间有迁移现象,因此在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术后,再学习骑骑摩托车时就发生了正迁移现象。
9、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简要答案:有道理。
说的是在教学中要“为迁移而教”,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
10、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是领会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掌握的首要环节。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简要答案:有道理运用直观教材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感知,所以教材直观的过程就是知识感知的过程。
教材直观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
由此,我们认为复习的次数越多,复习的效果就越好。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简要答案:此说法不恰当。
“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为了减少遗忘,心理学家肯定了“过度学习”的必要性;但并不是说复习的次数可以无限地多,最好的效果的过度学习是150%。
12、“为创造而教”,应该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简要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为创造而教”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一句盛行的口号。
大学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的创造性的发展与提高提供条件。
13、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
简要答案:这种说法不全面。
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
题中所说的主要为自我认识方面,它除了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个体产生一定的自我体验,如自尊或自卑,自豪或内疚。
而自我调控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最主要方面。
14、一名大学生如果对自己各方面都很满意,觉得自己非常出色,那么就达到了自我悦纳的程度。
简要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
每一个体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而这名学生则对自己评价过高,妄自尊大、自我陶醉,属于自我扩张型,是一种消极的自我统一。
而自我悦纳是指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既看到自身优点,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客观地分析缺点、扬长避短。
15、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
简要答案:这种说法较武断。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一贯的作弊行为,才能认为该学生确实存在品德问题。
而学生偶尔一次的考试作弊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就是品德问题,不能因此就将其一棍子打死,必须联系以往行为表现深入分析。
16、某些青年教师缺乏责任感并非品德问题,管理者对此不必多批评。
简要答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