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及空间聚集格局_王千

合集下载

2023年公务员省考之行测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公务员省考之行测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公务员省考之行测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曹操又称魏武王,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格虎大戟”的石碑以及刻有“魏武王常用魏项石”的石枕等随葬品。

所以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墓。

A.随葬品是证明墓穴墓主身份的重要证据B.如果在墓穴中没有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字样的随葬品,就不能证明该墓穴是曹操墓C.只有在墓穴中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字样的随葬品,才能证明该墓穴是曹操墓D.只要在墓穴中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字样的随葬品,那么该墓穴就是曹操墓【答案】 D2、47%百$*=M #68白?SF*4LVA.3B.2C.1D.0【答案】 B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A.陈子昂B.孟浩然C.杜甫D.杜牧【答案】 C4、张爷爷早晨5点多外出晨练,出门时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10度,不到6点进门时,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还是110度,则张爷爷外出时间是多少分钟A.30B.35C.40D.45【答案】 C5、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有福的。

我或许属于其中之一。

故我想,感动是由于我们深爱着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甚至比别人更留意也更钟情于它们。

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也仿佛是我的朋友和亲人,也同样爱着、留意着、钟情着我。

每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灵魂中某个小小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们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A.人应该有不断完善自我的意识B.充满爱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幸福C.人应该对美好事物充满感情D.提升人格境界需要持之以恒【答案】 C6、三个重量相同的实心铅球、铁球和铝球,将它们用细线分别挂在三个同样的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比较三个弹簧秤的读数是()。

A.挂铝球的最大B.挂铅球的最大C.挂铁球的最大D.三者一样大【答案】 B7、关于2015年全国“爱眼日”活动的通知A.署名中“办公室”应删去B.成文日期应改成“二0一五年五月二十九日”C.成文日期右边应空两格D.成文日期右边应空四格【答案】 A8、如果排放到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含铅量过高,那么这些铅就会被绿色植物所吸收;这些绿色植物为牛羊所食,铅就会在其体内积蓄起来,人吃了较多的这种牛羊的肉,就会产生铅中毒。

10359724_河北省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研究

10359724_河北省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3):7-10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辑 蔡海燕河北省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研究张 静(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河北石家庄 050031)摘要:河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省份之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

近几年河北省粮食生产和消费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小麦优质化和区域化种植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开展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与区域化生产发展研究,不仅可以服务于政府宏观区域决策,而且为强化各地育种单位工作的针对性提供方向,同时对推进品质改良和小麦产业化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在对河北省内不同地区的气候背景、地质条件和土壤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加入了水资源供给能力的分析研究,结合不同类型小麦生态适应性评价,分析了各地区小麦生产结构面临的问题和小麦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优质小麦品质区划方案与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河北省;小麦;水资源;区域布局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4)03⁃0007⁃04Study 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igh Quality Wheat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Jing(The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Abstract :Hebei Province is one of leading province of wheat product in China ,the seeding area and overall product of which are the third in overall China.In recent years ,food producing and consuming position havechanged fundamentally in Hebei Province ,and high quality wheat has become the emphases of planting configuration adjustment.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production of high quality wheat may not only sciencely direct government macroscopical decision⁃making ,but also provide direction for working of breeding organization ,meanwhil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promoting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wheat industy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limate backgrou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oil background in different areas of Hebei Province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supply capacity ,and combined with th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wheat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wheat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different area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wheat layout changes were analyzed ,then the quality regionalization andregi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focus of high quality wheat were discussed.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Wheat ;Water resource ;Region arrangement 收稿日期:2013⁃12⁃04作者简介:张 静(1981-),女,河北固安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品种试验与推广工作。

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河北卷)

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河北卷)

…………装…………○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装…………○…【高考真题】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河北卷)华北某国家级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于2017年启动“千年秀林”工程, 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2.9万公顷, 并为每棵苗木发放专属二维码(图), 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打造数字森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千年秀林”工程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 主要是为了( ) A. 提升森林生态功能B. 提高林地利用率C. 提升苗木成活比例D. 提高植被覆盖度2. 打造数字森林对“千年秀林”的意义重在( ) A. 记录林木生长信息B. 评估森林经济效益C. 降低风沙灾害程度D. 研究森林演替规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某省2020年人口总数为7461万人。

据学者预测, 该2 / 25…订…………○…………线………订…………○…………线……线※※内※※答※※题※※省人口规模即将达峰, 之后到2030年将降至7437万人, 下图示意该省2020年和2030年的人口金字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2030年与2020年相比, 该省人口结构呈现出( ) A. 少儿人口占比增加 B. 劳动力人口结构老化 C. 老年人口占比减少D. 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减少4.面对该省未来人口结构问题, 建议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包括( ) A. 放开生育、延迟退休、推进社会养老 B. 适度生育、提前退休、推进社会养老 C. 适度生育、延迟退休、倡导健康养老 D. 放开生育、正常退休、倡导健康养老中国瑞丽市和缅甸木姐市山川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两市城区同处瑞丽江河谷, 东西狭长, 南北隔江相望, 口岸交流频繁。

瑞丽市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 木姐市经济以农业为主, 近年来, 密切的经济合作推动着两市协同发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影响两市城区形态和扩展方向的根本因素为( ) A. 地形条件 B. 经济产业 C. 交通设施 D. 口岸发展 6. 两市经济协同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风俗习惯相近②产业结构优势互补③资源禀赋相似④交通设施互联互通……订…………○…………线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订…………○…………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 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 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 期间, 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抓好耕地质量提升 助力粮食安全

河北抓好耕地质量提升 助力粮食安全

三定要闻河北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助力粮食安全□文/张宇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为了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我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新路径,通过五项措施,不断拓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绿色、长效、安全利用新模式,引导耕地质量提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结合,全方位支撑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

启动高标准农田区域耕地质量监测及经济技术分析调研活动。

为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区域耕地质量监测及经济指标技术分析。

通过专业调查研究明确高标准农田在农田生产能力、粮食产能、耕地地力变更、水资源利用及生态循环等实施效果.以生态效益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农田建设区域耕地质量监测及经济技术分析目标,更好地发挥农田建设对乡村振兴、“四个农业”及系统全局性工作的支撑作用。

组织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模式集成研究。

围绕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方面,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与河北农大合作,通过调研、试验示范、土壤监测、查阅资料、电话走访、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栽培形式的髙标准农田区以及轮作休耕区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主要障碍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模式研究,为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提供依据。

启动耕地质量评价遥感技术应用试点工作。

传统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主观性强、精度无法保证,难以实现大范围快速、客观、准确的评价。

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运用遥感技术开展以耕地养分和生产力为核心的耕地质量评价,以耕地地块为基本单元,利用耕地裸露时期的卫星影像开展耕地养分质量(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遥感监测,利用长时间序列遥感估产结果,进行耕地生产力质量评价,构建耕地质量遥感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各种评价指标的遥感监测结果,开展耕地养分与实际产能水平的响应关系分析,实现大范围耕地质量遥感评价,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调研及有效性评价。

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8.05•【文号】自然资发〔2024〕149号•【施行日期】2024.08.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自然资发〔2024〕1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现就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综合运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群众反对意见强烈的坚决不干;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既切实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又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工作的综合效益;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一切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基层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搞“大呼隆”“一刀切”“齐步走”;要坚持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阻力分析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阻力分析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阻力分析苏刚;冯菲;张俊梅【摘要】为对河北省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通过PSR模型建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2年的耕地生态安全阻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10年间,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数、响应指数总体成上升趋势,压力指数呈下降态势;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0.353 3上升到2012年的0.714 8,等级由不安全提升到较安全.人口密度、城市人口比例、单位耕地化肥负荷和人均耕地面积等指标阻力度上升幅度较大,成为近年制约黄骅市耕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改善的主要因素.【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11【总页数】6页(P179-184)【关键词】耕地生态安全;黄骅市;PSR模型;生态阻力【作者】苏刚;冯菲;张俊梅【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具有食物生产、空间承载、维持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

经过人类长期干预,耕地生态系统已演变成高度耦合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1-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人类对耕地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加深,耕地利用的生态问题逐渐凸显[3]。

一方面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不断增加,导致优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4],另一方面,随着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断上升,致使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

因此,开展耕地生态安全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研究区域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对指导生态维护,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协调区域人地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作者:李运海郑天来源:《资源导刊》2022年第08期既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像城市一样生活便捷、环境整洁、产业兴旺,这是人们对农村的期望。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科学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一个新契机。

自然资源部2019年在全国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河南省20个项目被列入全国试点。

目前,不牵涉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11个项目先期开工建设。

打造全国最大的腐竹基地内黄县二安镇被誉为腐竹之乡,是全国腐竹生产基地之一。

这里生产的腐竹畅销全国,远销海外,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卫生状况和环境较差,腐竹质量参差不齐。

镇里想新建一个豆制品深加工产业园,但没有土地指标,落地困难。

怎么办?内黄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刘俊领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最大的政策突破是可以根据乡村产业布局需要合理优化永久基本农田。

因此,内黄县积极开展试点申报,最终二安镇大槐村等4个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项目被成功列入国家试点。

这个项目总投资29亿元,除了对村庄拆旧复垦、整治人居环境外,最大的亮点是建设了占地186亩、有17栋标准化厂房的豆制品深加工产业园。

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可提供就业岗位5500个,年产豆制品8万吨,年产值2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该镇党委书记赵彬说,二、三期工程将建设豆制品生产线、仓储物流园、检测中心和博物馆,建立“现代农业—豆制品加工—畜禽养殖—商业物流”循环产业链,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地灾治理,注重导入产业,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助推乡村振兴。

”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处长王保海说。

实践中,河南省各地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努力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样本。

如,民权县,把吴庄等12个村庄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总投资12亿元。

推进河北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推进河北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推进河北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王天博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河北)》
【年(卷),期】2022()17
【摘要】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事关河北长远发展,事关全省人民福祉。

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全会精神充分展现了河北坚决贯彻习近平生
态文明思想、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

进入新时代,河北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
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空前,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和
方式,推动河北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全面提升。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王天博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8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27 No.8 338 2011年8月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Aug. 2011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及空间聚集格局王千,金晓斌※,周寅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摘要:为了科学评判耕地生态安全态势与空间聚集格局。

基于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格局分析技术,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结合生态学中的能值理论,构建县级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河北省138个县耕地生态安全状况,重点探讨其空间聚集格局差异特征,分析聚集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138个县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呈空间聚集分布格局,空间聚集度Moran's I值为0.630;省域范围内存在2个聚集区,高值聚集区由石家庄、邢台以及邯郸组成,共23个县,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377,低值聚集区由张家口和承德大部组成,共22个县,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169,其他县市呈零散分布;高值聚集区内各县Theil指数大于低值聚集区;宏观角度上的地形地貌、降雨、土壤、耕地质量等因素是空间聚集格局分布与差异的主要动因。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空间聚集格局特征分析为科学划定区域生态安全功能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生态,模型,降雨,耕地生态安全,能值理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空间聚集格局,河北省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1.08.059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1)-08-0338-07王千,金晓斌,周寅康. 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及空间聚集格局[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8):338-344.Wang Qian, Jin Xiaobin, Zhou Yinkang.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spatial aggregation Pattern pattern in Hebei Provinceprovince[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1, 27(8): 338-34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0 引 言耕地资源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生产、空间承载以及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经过人类长期干预,耕地生态系统逐渐演变成为具有高度耦合性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1]。

随着人类对耕地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增强,耕地利用生态问题逐渐凸显,引起了政府部门与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耕地利用生态安全研究逐渐成为亟待深入开展的前沿课题。

国际上,学者主要将耕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利用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K. B. Beesley[2]指出在农用地保护中,耕地生态价值与安全越来越受到农场主的认可与关注;G. Rasu[3]从农业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南亚国家-孟加拉的耕地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状况。

国内耕地生态安全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耕地生态安全概念及内涵分析[4-5],评价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6-7],区域生态安全现状评价与格局研究[8]等方面。

从现有研究分析可知,中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刚刚起步,现有研究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的地方。

空间格局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地进行农业区划与功能分区的基础。

耕地生态安全评收稿日期:2010-12-19 修订日期:2011-07-2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B38B06-2)。

作者简介:王千(1981-),男,河北廊坊人,博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CPGIS会员,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和土地评价研究。

南京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10093。

Email: luccnju@※通信作者:金晓斌,男,(1974-),甘肃兰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南京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10093。

Email: jinxb@。

价属于区域宏观战略研究,因而,空间格局研究对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耕地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

现有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尺度上[9],缺少区域大尺度上的耕地安全聚集格局特征分析研究,使得研究成果难以为区域耕地生态保护提供宏观上的技术支持与决策依据。

同时从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对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全状态与空间聚集格局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还需要丰富。

本研究以吴次芳[10]关于土地生态安全的定义为基础,将生态学研究中的能值理论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结合,在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简称PSR)框架下,遴选和构建县级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河北省138个县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结合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技术,重点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特征及其动因。

以期从方法论和认识论角度丰富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内容,为在大中尺度上,更准确评判区域耕地生态安全态势,科学划定区域生态安全功能区划,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1.1 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格局研究指通过对事物空间分布差异与变化研究,揭示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规律与运行机制。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反映一个区域单元上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与邻近区域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相关程度,是空间域内聚集程度的一种量度,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2第8期 王 千等: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及空间聚集格局339大类[11]。

全局空间自相关是对某种地理现象或某属性在整个区域的空间特征的描述,进而利用Moran's I 指数判断此现象或属性值在空间上是否存在聚集特性。

而局部空间自相关能够测度一个局部小区域单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的空间异质性,能够推算出聚集地的空间位置和范围,用局域LISA 指标能够揭示各个区域单元空间自相关的程度[12]。

全局空间自相关计算公式11111()()()/()nmnmi j i j i ij i j i i j I d n w x x n x w ======−−−∑∑∑∑∑(1)式中,n 为研究对象的数目;x i 为第i 县观测值;x j 为第j 县域观测值;x 为x i 的平均值;w (i,j )为研究对象i 与j 之间的空间连接矩阵,表示空间单元间潜在相互作用程度。

空间连接矩阵一般表示为N 维的矩阵W (n ×n ),通过空间相邻和空间距离来确定。

本文主要采用Rook 方式,构建空间相邻矩阵。

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 计算公式ni i jijj iI w z z≠=∑ (2)式中,Z i 和Z j 分别为局部县域i 和与其相邻县域j 的能值指标的标准化值,表示各县域能值指标与其均值的偏差程度,即()/i i Z x x S =−;S=x i 为第i 县观测值,x j 为第j 县域观测值;n 为所有县域的总数,w ij 是空间权重矩阵W (i,j )的元素。

Local Moran's I 的期望值为1()(1)ni ij j E I n w ==−−∑ (3)当I i ≥E (I i )时,表明地理单元i 的周围有一种相似属性值的空间集聚现象,即空间正相关现象;当I i <E (I i )时,表明地理单元i 与其周围区域的属性值差别较大,即存在着一种空间负相关现象[13]。

1.2 能值理论能值(Emergy )理论是美国生态学家H. T. Odum [14]于20世纪80年代在能量系统基础上创立的新方法,为准确评价资源环境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将能值定义为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其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ej )。

单位能量(或物质)所含的太阳能量称为太阳能值转换率,单位为sej/J (或sej/g ),它是度量某种能量(或物质)的尺度。

通过其相应的能值转换率,将不同能质的能量转换为其所包含的太阳能值,达到统一度量评价的目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值分析研究已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在农业方面,国外的H. T. Odum [15],Edward Lefroy [16],G.Q.Chen [17]等以及国内张耀辉等[18],张洁瑕等[19]分别应用到国家、区域以及农场等尺度进行了应用,在能值指标选取,能值流程分析等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意义的成果。

1.2 PSR 模型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PSR 模型)是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建立用于研究环境问题的框架体系,遵循“原因-效应-响应”思维逻辑,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0]。

近年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广泛地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及生态环境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相对于其他方法和模型,基于PSR 框架构建的耕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综合性、灵活性以及指标间因果关系等特点[21-22]。

根据PSR 模型原理分析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特征,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指体系。

图1 耕地生态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框架Fig.1 Press-State-Response framework of cultivated landeco-economic system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2.1 研究区概况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跨N36°03′-2°40′,E113°27′-19°50′,总面积为18.78×104 km 2。

地貌类型主要包括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其中从北向南依次为,最北部的冀北坝上高原,其次为冀北(燕山)山地和冀西北山间盆地,东部为太行山山地,中部为太行山山前平原-燕山山前平原,西部为冀中平原-滨海平原[23]。

河北省是《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确定的重点区域之一。

根据2009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9全省耕地面积为590.14×104 hm 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84%,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3×104 hm 2,荒漠化土地2.72×104 hm 2,耕地污染面积约为98.33×104 hm 2,河北省严峻的耕地生态安全态势,影响了区域粮食产量与安全。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本研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年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土地资源调查数据、水资源公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河北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