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贪官外逃线路

合集下载

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解读

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解读

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记者在大温哥华地区探访中国贪官窝点线路图“美国是乐园,加拿大是天堂。

”据说这是中国外逃贪官总结出来的“经验”。

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位于加拿大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大温哥华地区,由于气候宜人,生活方便,而且距离中国较近,已成为中国贪官藏身的“理想之地”。

据参与高山案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类似高山这样的“硕鼠”,并非仅此一例。

那么,这些“硕鼠”到底藏身何处呢?记者近日到大温哥华地区走了一圈,来了个中国贪官窝点“大起底”。

1、本拿比市讲普通话可以畅通无阻记者萌发这一念头后,开始向有关人士打探消息。

一名“知情人士”自告奋勇,愿意陪记者一同前往“搜索”。

这位不愿公开中文姓名的人名叫Tom,是来自中国上海的老移民。

10年前,他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到温哥华读书,大学毕业后便留下来了。

Tom当过导游,也做过地产经纪人,对大温地区相当熟悉。

记者先约他在本拿比市中心的碧丽宫海鲜酒家喝早茶,然后一起开始这次行程。

选择本拿比市作为起点,原因有二,一是本拿比作为大温哥华地区的中心,连接着最早开发的两个市镇——咸水埠(现温哥华市)和二埠(现新西敏市);二是人们熟悉的厦门远华案主犯赖昌星曾长期住在该区。

近年来,本拿比已成为大批中国大陆新移民的首选定居地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该市的华裔人口已在四成左右。

在这里已经没有出国的感觉了,逛商店上馆子,用普通话可以畅行无阻。

在餐厅的对面,是被称为“华人商场”的丽晶广场,里面的商店和食品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国味。

在丽晶广场的建筑群中,有一幢圆柱形的高层公寓大楼——丽晶大厦。

这便是赖昌星前几年居住的地方。

说来也巧,我们在餐厅碰上了以前的同事,她曾于2002年和凤凰卫视一道到赖昌星的家中,与他谈了100分钟。

她回忆说,赖昌星曾住在这幢大厦17楼的1707房,房子三室一厅,约180平方米。

据悉,赖昌星一家是在2000年11月搬到这个地方的,直到去年才搬出。

沿着本拿比山径,我们到了海拔1200英尺的本拿比山,这里是著名的学府西门菲沙大学(SFU)的所在地。

解析“裸官”外逃现象

解析“裸官”外逃现象

总能成功出逃?
最 容 易 获 得 非法 收 入 : 是掌 握 人 事 权 力 一 官 卖 官 过 程 中获 取 ,后 者 主 要 是 从 国家 项
“ 中国现 行 的 体 制 下,有 两 类 官 员 句 话 , 逃总 比坐牢 要 好 。 军律 师 说 。 在 外 ”马 为 什 么 贪 官 总 是 能 外 逃 成 功 ? 明怀 郑 的,二是掌握 经济权力的。前者主要从买 认 为 有 三 方 面 的 原因 : “ 先 是 出逃 的 机 会 太 多。外 逃 的前 首
2 资 摘 I 1. 6 l 治文 00 2 0 6
免被驱 逐出境而打官司,而且不断获得成 所长 行 贿 就 行 了,而有 了身份 证 自 就 可以 抓回来的难 度 然 “ 很少贪官 愿意主动回来, 则他们 功。 否 ”马军律 师说, 按照当地的法律 规定, “ 办理 护照。长期以来,不但许多中国内地人
的。那些名字、证件有些是官方允许的,有
他 表 示 : 在 中 国 许 多 地 区, 花 上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无论 主动还是被 些则是个人偷偷办理的。 ”
护照, 乘坐各种合法的交通工具离开中国,
三五万 元人民币,就可以另办一个 正式的
迄今尚未出现因偷 渡而被 闷死在集装箱 里 身 份 证 , 不需 要 迁 移 原户口。达 成 ‘ 人 而 一 或者淹死 在太平洋之类的报 道出现,甚至 多个身份’的途径往 往只需向一 名派出所
的、有 预 谋 的。“ 亡 贪 官 为 了 逃 避 法 律 省 公安 部 门颁 发 的身 份 证 和护 照,还 持 有 逃
制裁,长期安全占有和享 用非法 所得,从 广 东 省 某 地 的 户 口及 护 照、澳 门的 居 民身 始至终就打算外逃,这种外逃并不是一时 份 证 ,以 及 南 太 平 洋 岛国 瑙 鲁 护 照 等 , 而 兴起,而是经过精心 准备 的, 并且 都是在 且 都 “ 是 名 非 ” 悬 赏 2 万 元 人 民币 人 。被 0 任时就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准备。 ”他说, “ 先 通 缉 , 0 2年已经 外 逃 的云 南 省 原省 委 书 20 将 赃 款转移 到国外,然后安 排 家属出国,

独家揭秘:贪官出逃,四种征兆!

独家揭秘:贪官出逃,四种征兆!

独家揭秘:贪官出逃,四种征兆!什么?有贪官外逃!快追!快!准!狠!黑猫警长又成功追回了一名外逃官员!随着“天网行动”的开展,海外追逃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

这不,7月9日,“百名红通”人员有又一人回国投案,截至目前,已有31人回国归案。

问题来了:贪官在外逃前都有哪些征兆?是否真的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相信不少小伙伴们都很感兴趣。

开讲啦!!(此处有掌声……)征兆一:转移钱款贪官外逃总是要转移钱财的。

据央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的一份课题报告详细披露,中国腐败分子通常利用现金走私、经常项目下的交易、对外投资以及信用卡工具、借道离岸金融中心、海外直接收受、借道境外特定关系人等8种途径向境外转移资产。

在这8种途径中,现金走私是外逃者曾经认为的相对比较安全的方式——尽管有更快捷的代理机构转移现金方式,但考虑到安全因素,许多贪官甚至采用蚂蚁搬家式的“水客”携带现金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笨拙,转移大量资金比较慢,但不易暴露。

随着国家查处力度加大,风险也骤增,携款外逃这种陈旧、笨拙和低层次的资产转移方式渐渐被弃用。

取而代之的,是“人赃分离”。

洗钱,则成为向境外转移资产尤其是大宗资产的主要方式。

案例:将巨额资金存入其妻子的账户红色通缉令上的“二号人物”李华波,将犯罪所得钱款存入其在国内选择的空壳公司——鄱阳县锦绣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账户,并串通新加坡“中央人民币汇款服务有限公司”的老板,通过该汇款公司在中国指定或持有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将巨额资金转移到新加坡,再存入其妻子的账户。

由此,资产转移各个环节均不显露李华波的踪迹。

征兆二:让老婆、孩子先出国如果有官员让老婆、孩子等亲属陆续出国,这又要小心了!多数腐败分子在出逃前会将家属、情人移居境外,并购置海外资产,这就是所谓“裸官”。

为了融入当地社会,“裸官”往往让家属,尤其是子女在当地留学、工作、开公司,其奢华生活已经在当地造成了恶劣影响。

案例:妻儿早在官员外逃前就已出国辽宁华曦集团医保经贸有限公司原总经理袁同顺,在2004年3月27日,以在日本检查身体入院治疗的理由从大连出境潜逃至日本。

“猎狐2014”:中国反腐的海外行动

“猎狐2014”:中国反腐的海外行动

“猎狐2014”:中国反腐的海外⾏动2019-08-29针对愈来愈多贪官出逃的趋势,中国公安部⽇前宣布⽤半年时间,开展代号为“猎狐2014”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的⾏动,并且“⼀⼈⼀档”建⽴数据库。

⽽这场被外界寄予厚望的重磅追逃,还只是中国正在开展的境外追逃风暴的冰⼭⼀⾓。

据悉,今年以来,中纪委、最⾼检、公安部、外交部、⼈民银⾏等多部门将打击外逃贪官提上新⾼度,⼀场反腐追逃的海外风暴已经到来。

海外不是“法外”⾃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开始出现贪官携款外逃情况,尽管有关部门从未公开公布涉及的⼈员数量和⾦额,但北京航空航天⼤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主任任建明等专家认为,从已公布的案情看,⼤量贪官和经济犯罪嫌疑⼈出逃,不仅扰乱了司法公平、同时使得⼤量资⾦外流。

如2013年被追捕回国的原重庆某银⾏⽀⾏⾏长余国蓉,15年前出逃时涉案⾦额⾼达28亿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

在⼀些地⽅职⼯平均⽉⼯资还不到1000元的当时,余的涉案⾦额是个天⽂数字。

公安部副部长刘⾦国在⽇前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公安部成⽴专项⾏动领导⼩组,有关地⽅公安机关成⽴相应机构,迅速开展专项⾏动。

要全⾯掌握外逃嫌疑⼈情况线索,逐⼈逐案分析、制定缉捕⽅案、明确缉捕⼒量,尽快将外逃嫌疑⼈缉捕归案。

要充分发挥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泛建⽴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的优势,深化国际警务合作,对外逃嫌疑⼈较多的国家和地区,适时组织集中缉捕。

同时,要积极会同检察院、法院通告,敦促外逃嫌疑⼈投案⾃⾸,动员其亲属规劝回国。

⼀些专家和办案⼈员向记者披露,⽬前在逃海外犯罪嫌疑⼈较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加拿⼤、澳⼤利亚等,⽽近年来,对护照和⾝份证明管理宽松的⼀些太平洋岛国和⾮洲国家,也成为新的外逃⽬的地。

有办案⼈员介绍,相⽐⼀般刑事犯罪,涉及经济犯罪的外逃往往更具主动性和长期性。

⼀般要经过转移资产――家属先⾏――准备护照――猛捞⼀笔――辞职或失踪等⼀系列过程。

穷途末路观后感

穷途末路观后感

《穷途末路——贪官外逃警示录》观后感今天,学校组织所有的党员教师观看警示教育片《穷途末路——贪官外逃警示录》后,使我触目惊心,让我再一次感到震惊,心灵再次受到洗礼,感受颇深。

既为那些曾风光的领导干部,一下子变为阶下囚感到遗憾,也为党内清除了一批“蛀虫”而庆幸,更为党中央有力度的反腐倡廉行动叫好。

贪了就跑,跑了就了,只不过是一些贪官的一厢情愿,而事实注定他们都将是无路可逃。

本片中李友灿、卢万里以万分的悔恨和切肤的痛苦讲诉了他们短暂、不堪回首的逃亡之路;余振东、许超凡和许国俊,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特大贪污案的三名主犯,自以为只要有了巨额财产,只要逃到美国,天堂般的奢华生活就触手可得,却同样是噩梦一场…….近几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国内治贪防贪、全球防逃追逃力度。

余振东被成功遣返,许超凡和许国俊在异国受到审判,逃往新加坡的胡星回国自首……一张有国际国内共同编织的防贪防逃天网正在形成。

贪途注定是末路!片中的人物李友灿是省厅级领导干部,生活条件优越、政治地位很高,然而自己却为自己用金钱铺就了一条死亡之路。

他在经济上贪得无厌,大肆索贿受贿;在政治上蜕化变质,丧失理想;在工作上滥用职权,唯我独尊;在作风上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在生活上道德败坏,腐化堕落。

贪官的倒下,是其心恋权、色、钱的应有下场,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彰显了党和国家铁腕惩治腐败的决心和行动。

李友灿案件除其个人私欲作祟外,也反映出我们党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

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失控问题,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监督缺失的情况下,如果领导干部个人品质不高或道德滑坡,就容易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

一旦其萌生虎狼之心,就可能弄出惊天大案。

而实际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往往是最薄弱的。

这起案件的教训在于:上级监督下级——太远;下级监督上级——太难;同级监督同级——太软;法纪监督——太晚。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他最终被绳之于党纪国法的事实,再次昭告世人: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在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

湖南巨贪彭旭峰的逃亡之路

湖南巨贪彭旭峰的逃亡之路

湖南巨贪彭旭峰的逃亡之路作者:佚名来源:《杂文选刊》2018年第10期2018年6月6日,中央追逃办公布了五十名涉嫌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外逃人员的部分线索。

在这五十人中,曾任湖南基建投资集团董事长的彭旭峰,位列其中。

他是2017年全国外逃的四名贪官中级别最高的官员,也是在党的十八大后,于“天网”行动中顶风外逃的极端典型,引起中央和湖南省两级追逃办的高度重视。

2017年5月,中央追逃办协调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对彭旭峰发出“红色通缉令”。

根据公告,彭旭峰目前可能居住在加州奇诺岗市。

1966年5月,彭旭峰出生于曾国藩的故乡湖南双峰县一个干部家庭。

彭的父亲彭少林先后在双峰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工作,娄底地区(原涟源地区)从邵阳单独划出之后,彭少林调往地委工作,最后从正厅长级岗位上退休。

在娄底,彭少林的官声一直不错,威信也非常高。

彭旭峰大学毕业后先在娄底地区工作,后来被上调湖南省建设厅,任招投标办副主任,不久又调任长沙市建委副主任。

2007年,长沙市正式启动地铁建设计划,成立轨道办(后组建轨道投资公司)。

2010年8月,彭旭峰以建委副主任身份兼任长沙轨道交通集团(以下简称“轨道集团”)董事长,公司党委书记则仍由原董事长、市建委主任兼任,彭旭峰只是“二把手”。

2015年4月,彭旭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

彭旭峰任董事长的几年,正是长沙地铁从起步到高速发展的几年,市区多条地铁同时开工,静态投资近一千亿元。

彼时,彭旭峰随便关照一下谁,谁就可能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彭旭峰的弟弟彭耀峰看到了哥哥炙手可热的权力背后巨大的商机,辞掉娄底市国土资源局的公职来到长沙。

彭旭峰明知弟弟的来意,不仅不制止,还默许甚至纵容。

彭耀峰并不懂施工,也没有自己的公司,他干的是“提篮子”的活计。

彭耀峰插手地铁项目,提取的“篮子”费,通常为总造价(总采购价)的“6.5个点”(6.5%)。

他在娄底市国土资源局的一位老同事严某,辞职到长沙来“跟着发财”,在地铁上做了两亿元的电气采购项目。

1万多名贪官外逃卷走8000亿元

1万多名贪官外逃卷走8000亿元

1万多名贪官外逃卷走8000亿元6月15日人民网报道,14日,央行网站刊发报告,揭露外逃腐败高官转移巨额财产至境外的路径和方法。

报告引用中国社科院的调研资料披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1万多名贪官外逃、失踪,携带款项数千亿元人民币。

报告引用中国社科院的调研资料披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000至18000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

近年由官方媒体曝光的腐败分子外逃或将资金转移境外的典型个案不胜枚举。

这些犯罪嫌疑人潜逃境外的目的地主要集中于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地区。

中国十大“亿元贪官”排行榜第一名,余振东,贪污金额40亿元,第二名黄清洲,贪污14亿,第三名陈满雄、陈秋园夫妇,贪污4.2亿;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原局长贪腐1.58亿,第10;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排在第七位,5月13日,他被认定为犯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不知道这逃出国的万名贪官中,是否还有贪污领域的佼佼者,如果有他们的加盟,这排行榜是不是又要刷新?另据互动百科资料,河南省检察院通报了2009年1月至今年5月全省检察机关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案件情况,从2009年1月至今年5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案件909件1121人,109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落马”,其中包括5名厅官。

央行的通报中明确了这万余名贪官外逃“携带”资金的方式,以及资金监管不力的8个漏洞。

监管无能的根源在哪里?根源在于凡是能够外逃的贪官都不是平民百姓,他们能够里通外国,顺利出逃离不开他(她)曾经提拔、帮助过的官员的铺路架桥鼎力相助。

一个农民工在街上,随时都会因为长相、动作行为而被查验身份证,看看是不是坏人。

据说,有的官员过海关都不需要安检。

不少高级官员在瑞士银行都有账户。

他们为什么要在瑞士银行开账户,目的就是为了往账户里存款。

央行揭贪官外逃路径

央行揭贪官外逃路径

位 。非法 资金 的流动 必然会 受到
限制 ,资金 外逃将是 一件非 常 困 难 的事。在 美 国、 拿 大等 国家, 加
如 果有 一 万 美 ( ) 以上 的 资 加 元
金 流 动 ,银 行 系统 就 会 报 告 监 察
作 ,完善 打击和 预防跨 国腐败犯 罪的手段 ,确保跨 国腐败 国际执
以直戳 要 害 。
部和 国家事业单位 、 国有企业 高层
管理人 员,以及 驻外 中资机 构外 逃 、失踪 人 员数 目高达 1 . 6万至 1 . 8万人 , 带款项达 8 0 携 0 0亿元人
著 名 观 察人 士信 海 光剖 析 , 贪 官外逃是 反腐 败制度 漏洞的 集
中 体 现 ,使 反 腐 现 状 遭 遇 七 重 尴
的金 额 仍 不可 小觑 。
相 关人士 分析 ,如 果一 个 国
家 的金 融 监 管 到 位 、 干 部 监 控 到
会上 , 中国最高人 民检 察院反 贪
案值 与 级 别 不 同 目标 国各 异
逃 亡
污 贿赂 总局 局 长 陈连福 建 议 , 各
国应 当积 极 推 动 双 边 或 多 边合
第一 , 移企业资 产。企业管理层 与境外公 司通过 “ 转 高进低 出”或者 “ 应收账款”等方式 , 国 内企业的资产掏 空。第二 步, 毁证 据 , 将 销 漂白
身份 。
海外直接收受
腐败分子并不从 国内向境 外转移 资金 , 而是在境外直接 完成贪 污、 受贿等过程 。例如 , 发案单位在 国外进行采购时, 有实际控 制权的腐败
要 是深圳与香港、 海与 澳门海关 ) 回走私现金 , 珠 来 偷运过境后再 以货
币兑换 点名 义存 入 银 行 户 头 。这 种 方 式 虽然 手 续 比较 麻 烦 而 且还 要 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贪官外逃线路:
跑路者多握实权北美成首选
对于外逃贪官,首选目的地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次选则是俄罗斯、拉美、非洲、东欧或者周边国家,太平洋岛国和中美洲一些国家,也是选择之一。

近日,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被证实自8月5日起失联,究竟是被纪检部门控制还是已经外逃,或者依然在境内藏匿,尚不得而知。

如果他已经外逃,会逃往哪里?
在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中,贪官外逃也成为一个热议话题:携带巨款向境外跑路的贪官如何出逃?他们如何转移资产?一般会选择什么地点藏匿?
外逃七步法
通过对近年来贪官外逃的案例分析,基本可以总结出转移资产—家属先行—准备护照—猛捞一笔—辞职/不辞而别—藏匿寓所—获得身份这一外逃路径,俗称外逃七步法。

前三步至关重要,最能体现贪官处心积虑、精心准备之策。

转移资产则更能体现出贪官的智商。

央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的一份课题报告详细披露,中国腐败分子通常利用现金走私、经常项目下的交易、对外投资以及信用卡工具、借道离岸金融中心,海外直接收受、借道境外特定关系人等八种途径向境外转移资产。

其中现金走私是贪官认为相对比较安全的一种方式。

尽管有更快捷的代理机构转移现金的方式,但考虑到安全因素,许多贪官甚至采用蚂蚁搬家式的“水客”携带现金出境到香港,这种方式虽然笨拙,转移大量资金比较慢,但不易暴露,目前依然有贪官使用这种方式。

替代性汇款体系在中国主要表现为以非法买卖外汇、跨境汇兑为主要业务的地下钱庄。

2012年,上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地下钱庄案,8名犯罪嫌疑人通过在境内外开设对冲账户的方式,以正常贸易业务为掩护,非法办理金融汇兑业务,其中不乏贪官借此转移资金。

利用经常项目下的交易、离岸金融中心、境外投资形式向境外转移资产的,多为大型企业高管人员或某项具体业务的负责人员。

报告还指出,由于目前中国对一些经常项下的个人支付没有严格的外汇管制或限制,中国腐败分子或其特定关系人常常通过在境外使用信用卡大额消费或提现来实现资金向境外转移。

近年破获的贪腐大案显示,通过在海外的特定关系人转移资金成为贪官转移资金的新趋势。

所谓“特定关系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是“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多数腐败分子在出逃前,会先将其家属或情人移居境外,并购置如不动产、汽车等海外资产。

2001年,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行长余振东与前两任行长许超凡、许国俊一起“消失”,三人贪污挪用公款近14亿元的大案才暴露出来。

三人外逃路径大致是:在案发前两年,他们便开始将大部分资金非法转移到香港,其后或购买房产,或炒卖外汇、股票,或通过赌场洗钱,将赃款转移到海外。

待资金转移完毕,3人先逃至香港,再转逃至美国,外逃之前毫无征兆。

在转移资产的同时,贪官往往令其家属,尤其是子女先期前往当地留学或求职,或在当地为其家属开立公司。

有的贪官甚至不露声色,直至外逃后,外界才知其已为“裸官”多年。

要想顺利出境外逃,护照必不可少。

一些被查获的贪官,不少都拥有一个或多个真假护照。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在案发时,办案人员搜出贴有胡长清照片的假身份证两个,化名高峰和胡诚,护照两本,化名陈凤齐和高峰。

外逃贪官,有些人是利用不上交的私人护照,更多人是用假身份证再办一个护照,这些都不在审批、报备之列,单位根本监控不到。

也有贪官利用手中所握权力,能够通过公安机关改名换姓办理真护照。

胡长清案发后交代,其假身份证是南昌市某派出所副所长所办,胡也给妻子和子女办了假身份证和因私出国护照。

又如,茂名市原市委书记罗荫国、茂名市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都被查出持有多个身份证。

至此,贪官已完成了外逃前的一切准备,此时贪欲被进一步放大,猛捞一笔后,剩下的就是选择出逃时机了。

贪官外逃前的“准备三法”同时也是对官员监管的三重尴尬:贪腐这么多年不被发现、当裸官却没有暴露是第一重;外汇管制如此严格,依然能够成功转移资产出国是第二重;有多本护照、多重身份而不被发现是为第三重。

北美是首选外逃目的地
贪官转移资产时,其实已暴露出其潜逃境外的目的地,只不过此时尚未被发现。

在精心策划好上述系列出逃准备后,腐败分子会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
贪官外逃一般采用秘密偷渡、持假护照、出访不归三种方式。

偷渡多见于案发时且未做好外逃准备,仓皇出逃时选择的一种方式。

公安部经侦局追逃行动队队长文小华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中国在口岸和进出境管理方面极为严格,加之仓皇出逃已极为罕见,故贪官外逃出境已很少选择偷渡的方式。

相比之下,化名出境则是不少贪官的选择,由于有了多重身份和多本护照,贪官因私出国自然很容易得逞。

一般而言,贪官在案发前一旦发现形势不妙,便以某种借口原因不明地突然离职,开始外逃。

比如河南烟草专卖局原局长蒋基芳在群众举报了其经济问题,引起纪检部门的注意后,突然中断正在参加的干部培训,从上海秘密离境。

此外,贪官持公务护照以因公考察名义出国并逾期滞留不归亦是一种出逃方式。

一些腐败分子在出逃前利用国有机构在海外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本人以办理业务的名义,利用其合法身份频繁出境,长期游移于境内外之间,一旦感觉执法部门将对其采取行动,便选择不再回国,直接外逃。

央行的报告显示,贪官外逃主要集中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东南亚地区。

其中,美国、加拿大与中国没有引渡协议,又是发达国家,成为贪官外逃天堂。

该报告还显示,涉案金额相对小、身份级别相对低的,大多就近逃到中国周边国家,如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蒙古、俄罗斯等。

案值大、身份高的腐败分子大多逃往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

而一些无法得到直接去西方国家证件的,则先龟缩在非洲、拉美、东欧的小国,伺机过渡;有相当多的外逃者通过香港中转,利用香港世界航空中心的区位以及港人前往原英联邦所属国家可以办理落地签证的便利,再逃到其他国家。

之所以借道香港,还因为香港是个免签港,且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地区都互免签证,贪官从香港出逃没有法律上的障碍。

“如果犯罪嫌疑人外逃有规律,出境时不就很容易被拦截吗?”公安部“猎狐2014”专项行动办公室官员一再强调说,嫌疑人外逃并无规律可循,也没有确凿数据支持上述结论,仅以公开案例总结,对海外追逃并无太大借鉴意义。

外逃贪官多握有实权
上述报告建议加强对重点地区、敏感行业、特定人群和特定消费方式的监测。

特别提到的敏感行业包括金融业、垄断性国有企业、交通、土地管理、建筑等行业、税收、贸易、投资部门等。

从1992年至2014年的22年间,公开报道的外逃人员共有51人。

其中,21人为政府部门各级官员,占总人数的约一半。

还有19人为国企负责人,11人曾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任职,其余多为企业负责人。

21名外逃官员中,多数是地方或部门的“一二把手”。

如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贵州省交通厅原副厅长卢万里、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原主席温玲等。

若以级别论,厅局级官员易发生贪腐外逃。

19名国企负责人中,比较著名的外逃者均为“一把手”,如昆明卷烟厂原厂长陈传柏、上海康泰国际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钱宏、河南服装进出口公司原总经理董明玉、黑龙江省石油公司原总经理刘佐卿等。

11名金融机构外逃人员中,比较著名的是中国银行开平支行三任行长许超凡、余振东、
许国俊。

此外,银行机构中出纳、会计等基层人员外逃的就有4人。

如建行东莞分行金库原保管员林进财、北京市房山区河北信用分社原会计杨彦军等。

在外逃人员中,多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利用职权为他人牟利,还有部分外逃人员涉嫌暗地转移财产、逃税、洗钱等罪名。

在外逃人员中,涉及资金比较巨大的,多为国企负责人和金融行业者。

外逃企业负责人中,多数涉及罪名是涉嫌利用职权牟利,骗购国家巨额外汇,走私普通货物、逃税,合同诈骗等。

从51例官员及国企负责人外逃的情况不难发现,大多数外逃官员及国企负责人出逃前均有征兆,比如其出逃的时机,多选在自己即将要被查前一段时间,尤其是组织谈话前或已有相关人员被牵连时。

比如,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的杨秀珠,在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处理其弟杨光荣受贿案一个月后,她向省建设厅请假,称母亲生病需要照顾,随后便失去了联系。

几天后,杨秀珠出现在美国旧金山的大街上。

相对于高级官员,地方基层干部出入境管控相对宽松。

从2008年至2014年,外逃官员的级别呈现从高向低发展的走势。

此外,外逃官员所在的部门也由“热”向“冷”变化。

中山大学的一项调研发现,随着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公共卫生、园林绿化、环保等部门也变成了“热衙门”,可以支配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

研究人员指出,近两年养老金、保障房、三农资金管理等与民生相关的政府部门官员外逃数量呈上升态势。

例如,2010年,时任广州市花都区畜牧兽医局局长刘荣福持护照前往美国至今未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