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至2017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分布表(2013~2017)
(完整word)2013-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超全)
![(完整word)2013-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85c0c7cc22bcd126ff0cb2.png)
中
12
6
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
√
中
13
6
电化学的综合运用
√
√
难
非选择题
26
14
1.实验基本操作及仪器识别
2.方程式的书写,实验分析
3.实验综合考察
√
√
√
中难
27
14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流程图分析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4.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
√
中难
28
15
1.盖斯定理,速率计算
√
√
中
36
15
流程推断,反应类型判断,分子式书写,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
√
√
中
2017年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题号
分数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试题体现的
主要化学思想
备注
2017考纲要求的核心考点
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
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与
探究的能力
选择题
7
6
有机物的化学组成
√
考察必备知识
8
6
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选做题
35
15
紫光的波长、能层符号、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杂化类型、几何构型、配位数、晶胞的不同取法
√
√
36
15
有机物的推断、名称、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的设计
√
√
2016年全国Ⅰ卷双向细目表
2.平衡移动,K的计算,
√
√
中难
2017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汇总(大全)(3)
![2017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汇总(大全)(3)](https://img.taocdn.com/s3/m/a829dc3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e.png)
2017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汇总(大全)(3)74.优先排布原理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相同。
离核愈近,能量愈低。
电子排布时,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上,待能量低的轨道排满之后,再依次排布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去。
75.优先挥发原理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
将100克36%的盐酸蒸发掉10克水后关于盐酸浓度变小,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
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76、优先鉴别原理鉴别多种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看颜色,观状态,闻气味,观察溶解性),再用化学方法:固体物质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鉴别;用试纸鉴别气体要先润湿试纸。
78、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那么A的转化率不一定降低。
对于有多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可逆反应,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一定降低;但对于反应:2NO2 (气)== N2O4(气)当它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若增大NO2的浓度时,因体系内压强增大,从而时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及平衡向右移动。
那么此时NO2的转化率不是减小,而是增大了。
79、可逆反应按反应的系数比加入起始量,则反应过程中每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均相等。
80、同分异构体通式符合CnH2nO2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酯、羟基醛通式符合CnH2n-2的有机物可能是二烯烃、炔烃五、化学性质1、SO2能作漂白剂。
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
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l- 生成难溶物。
包括:①AgNO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
2013-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I卷)考点分析(选做题)
![2013-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I卷)考点分析(选做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55889fb9d528ea81c7793c.png)
2013-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I卷)考点分析(选做题)
虽然2017年有机题做答量最少,但合成线路只有一个结构简式,生度、信息量大,新知识迁移度大,回归到前几年全国I卷的难度。
近5年来的试题,一般流程图较长,8-10空居多。
每年都有判断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写反应方程式或物质(原料、产物或中间产物)结构简式,近3年都有设计合成线路。
结构题一般在10个空左右,有简答和计算。
每年几乎都有电子排布、轨道、键型、杂化类型、空间结构,多数有涉及晶胞的计算,偶尔有共面原子数、电负性或电离能等。
2017年新增波长、几何形状、离子所处晶胞位置,没有对电子排布、单双键形成原因、密度提问。
说明命题组扩大了设问的范围,根据上一年的提问做适当回避。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新考纲修订。原创。涂)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新考纲修订。原创。涂)](https://img.taocdn.com/s3/m/a99c1f11763231126edb116e.png)
√ √ √ √ √ √ √ √ √ √ √ √ √
√ √ √
√√√ √ Nhomakorabea√ √
√
√ √ √ √ √ √
√ √
电解质溶液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化学实验 82 83 84 85 86 87 88 有机化合物的 组成与结构 89 90 91 有机化 学基础 模块 烃及其衍生物 的性质与应用 92 93 94 95 96 糖类、氨基酸 和蛋白质 合成高分子 97 98 99 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Ksp )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常见金属元素 (如Na、Mg、 Al、Fe、Cu 等) 常见无 机物及 常见非金属元 其应用 素(如H、C、N 、O、Si、Cl 等)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 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 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其重要应用。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标志。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溶液配制方法。 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用实验装置;掌握控制实 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评价或改 进实验方案。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常见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 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能根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烃类及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衍生物合成方法。 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 √ √ √ √ √ √ √ √ √ √ √ √ √ √ √
全国高考1卷化学高频考点揭秘近5年(2013--2017)
![全国高考1卷化学高频考点揭秘近5年(2013--2017)](https://img.taocdn.com/s3/m/08fdc42e76c66137ee06192a.png)
近5年(2013-2017)高考全国I卷化学高频考点揭秘➤一、近5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考点分析●必考: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选考:选修三、选修五任选一题下面5幅图分别是每本书各章节内容占比,以期帮助同学们有重点地进行复习:近5年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必修一各章占比近5年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必修二各章占比近5年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必修三各章占比近5年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必修四各章占比近5年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必修五各章占比近5年新课标I卷高考化学分值分布有机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与生活、实验综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仍然是占分最多的5个部分(包括选做题在内)。
➤二、全国卷选择题高频考点统计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化学部分7道选择题的命题范畴基本保持稳定,具体考点稍有变化。
分析201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中的选择题发现,共涉及12个知识点,现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中的易错考点进行分析。
必考点(7次以上)1.STSE:4年9次,9套卷中均有涉及。
2.化学实验:4年9次,6次以表格形式考查,其中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考查2次,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未考查。
3.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4年14次,其中7次考查同分异构体。
4.元素化合物:该考点在多种题型中有所考查,比如NA、STSE、实验等。
高频考点(4次以上)5.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4年7次,其中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未考查。
6.电化学原理:4年7次,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未考查。
7.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Ksp):4年8次,其中2015、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未考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综合考查水的电离平衡、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常考点(4次及以下)8.阿伏加德罗常数:4年4次,其中2015、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及2013、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考查了该考点。
9.盖斯定律和反应热:4年2次,其中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考查了该考点。
201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741fb40c22590102029de9.png)
高考化学复习总专题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FeSO4·7H2O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气:C2H2 (乙炔)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C3H8O3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软脂酸:C15H31COOH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高考全国卷 考点分布图解化学
![高考全国卷 考点分布图解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8fed824bf12d2af90242e65c.png)
34 高考版 2016.09
36
15
15%
36
15
15%
37
15
15%
37
15
15%
38
15
15%
38
15
15%
一、STS 试题再现 化 学 与 科 学 、技 术 、社 会 密 切 相 关 ,体 现 了 化 学 的 实 用 性 , 2014 年的 7 题虽然考查的是物质分类-化学变化,所列举的都与 实际生活有关;2015 年食品干燥剂的叙述。这些应用大部分来自 于教材,如硅胶必修 1P76 图硅胶常用干燥剂。2016 年的燃料燃 烧及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多注意教材中的 STS 的理解与应用。 二、原理试题内容增大 2014 年在考查 2013 年内容的基础之上电化学又增加了 6 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再次出现,增加 6 分。将原理用于实践, 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将是高考的主流方向。但 2015 年溶液中离 子平衡内容反而减少,除了热点外,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之前没 考过,2016 年考查电离常数的计算及盐的生成,水的电离及溶液 酸碱性的考查可能是 2017 年的重点内容,考生应多从图象、图表 加以关注。 三、单纯的元素化合物内容的考查逐年减少,工业应用增加 从新教材的编写来看,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较少,内容并不是以 知识为主线,而是以应用为背景如环保内容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新 科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等,这些都是课程标准的一种 体现。重点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从 2012 年开始逐渐出现利用概 念、原理书写陌生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2013 年教材中的 化 学 方 程 式 在 Ⅱ 卷 中 基 本 没 有 ,全 是 利 用 理 论 来 书 写 并 配 平 。 2015 年第 12 题海水资源利用,第 26 题原电池、陌生氧化还原反 应的书写在继续增加,给考生在答题方面增加了难度。2016 年再 次回归教材,不论教材中硫化氢的二元弱酸,过氧化氢的氧化性 (与碘离子、二价铁的反应)还是二价铁离子的特效(与铁氰化钾) 反应在新教材中出现,前几年没有考查的知识点都在 2016 年出 现。因此重视教材、教材课后习题是 2017 年的重点。 四、化学计算的内容逐年增加 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前几年理综是 有分工的,化学计算量在减少,化学计算方法也在减退,从 2012 年开始,化学计算虽然不考虑计算过程,但化学计算的要求在增 加,从以前的关系法到 2014 年的差量法、2016 年肼中氮的化合 价的确定是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2015 年利用物理的电学与 化学联系的计算,在 2013 年的全国Ⅰ卷中出现过,说明化学计 算能力很重要。 五、化学叙述内容增加 2015 年反映化学难,甚至化学分值不高的原因,与 2015 年试 题包含多处叙述如原因、后果、原理、用作多达 5 处之多,很多考生 没有从理论、概念入手,答不到点子有关,再加上阅卷细则缺乏灵 活性,考生未答上几点可能没得分。2016 年的反应速率及平衡的 相关解释叙述又出现了,辽宁考生的得分率也并不理想,因此平时 应多关注理论、概念,在解释中的应用方面上下功夫。
2013-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超全)
![2013-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66256bdaf12d2af90342e6b5.png)
√
3
6
15
有机物的推断、名称、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 体的书写、合成路线的设计
√
√
2016年全国Ⅰ卷双向细目表
2016仟新课标仝国II卷(化学)命題双向细目表
O
分 值
考查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
能力要求
知识契求
Jtt
U
接受聂改.
arttth
分圻何SJ和無 决昨化$ 甸脈的铸力
化冷
兗鏡力
Ks]
J
J
J
J
电
[总计100分=嘏理24元化,仟必毛有机佯实蛉】升计再7-送考1$(新洲一中 张新平〉
2014年新课标全国II卷(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
分 值
考査的主要容及知识点
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
m
安受、驳收.
支今化学信
*cWSr)(t*何曲絵力
化学实 妝力
T
WH
M
7
6
无化[活社炭、热减刁b污.KXtaO^C^.硅胶嗷水和伕於铀
J
J
丿
J
J
申
28
送M
15
玦及其化令场/还原产物、溶度积计算、由△/(计算斷快能量、予衡常 效人列式计算.速事當效.追事的计算•、让-y(HI)和w- mhj关系 固中平铸点判断)[概理册刻
J
J
J
中难
36
15
CuCl生产工艺/叙化产畅判靳.氣还反庶方程氐书写、温度挖制、水洗 聲克及理由.EJ液分离it备、CuCl的质握分数讨算[选2/九化亍计算]
T
<K
<■
7
8
y
10
2017高考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2017高考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690fe102020740bf1e9b2e.png)
2017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整理Ⅰ、大体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映的混合气体。
②利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明白得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种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常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经常使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必然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映,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需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最新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新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4be6d3cf242336c1eb95ee0.png)
最新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一)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二)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化学】2013年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化学】2013年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2c13c1856a561252d36f31.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____李沛霞一、物质的重要特征:1、性质特征:(1)物质的颜色:①有色气体单质:F 2:淡黄绿色、Cl 2:黄绿色。
②其他有色单质:Br 2(深红棕色液体)、I 2(紫黑色固体)、S (淡黄色固体)、Cu (红色或紫红色固体)、Au (金黄色固体)、P (白磷是白色或黄色固体,红磷是红棕色固体)、Si (灰黑色晶体)、C (黑色粉未)③无色气体单质:N 2、O 2、H 2④有色气体化合物:NO 2:红棕色⑤淡黄色固体:S 、Na 2O 2、AgBr 。
黄色固体:AgI 、Ag 3PO 4、FeS 2⑥黑色固体:FeO 、Fe 3O 4、MnO 2、C 、CuS 、PbS 、CuO Cu 2S 、FeS⑦红棕色固体:Fe(OH)3、Fe 2O 3。
红色固体:Cu 2O 、Cu⑧蓝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胆矾或蓝矾)⑨绿色固体:七水合硫酸亚铁(绿矾)⑩紫黑色固体:KMnO 4、碘单质。
白色[Fe(0H)2、CaCO 3、BaSO 4、AgCl 、BaSO 3]有色离子(溶液)Cu 2+(蓝色)、Fe 2+(浅绿)、Fe 3+(黄色)、MnO 4-(紫色)、Fe(SCN)2+(红色)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 、BaSO 4不溶于稀酸的淡黄色沉淀:S 、AgBr 。
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AgI全部颜色分类:更多高考资讯,关注微信号2O 3红棕色;Fe(OH)3红褐色;[Fe(SCN)]2+红色(或血红色);Cu 2O 红色(或砖红色);被氧化的苯酚(即苯醌)粉红色;石蕊在pH<5的溶液中呈红色;酚酞在pH8~10的溶液中呈浅红色;NO 2红棕色;红磷暗红色;Br 2深红棕色;品红溶液红色;Cu 紫红色;*甲基橙在pH<3.1的溶液中显红色。
4-紫红色;[Fe(C6H5O)6]3—紫色;I2紫黑色;I2蒸汽紫色;I2的CCl4或苯或汽油等溶液紫红色(碘酒褐色);石蕊在pH5~8的溶液中呈紫色。
2013年高考化学120个关键知识点总结
![2013年高考化学120个关键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4fd34e69eae009581bec48.png)
2013年高考化学120个关键知识点总结今天,在历年高三高考备考的实践基础上,参考2013年高三阶段的实际复习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或试题,整理出了120个关键知识点,以供学生自查、整理、纠错“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正确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 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 和NH4NO3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错误,Fe2+和Br2不共存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完整版)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2017高考化学
![(完整版)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2017高考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780c591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2.png)
2017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尽总结一、俗名有机部分四、考试中常常用到的规律: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3、在惰性电极上,各样离子的放电次序:阴极(夺电子的能力):3++2+2+>Pb2+2+2++>Al3+2++2++ Au>Ag >Hg>Cu>Fa>Zn>H>Mg>Na>Ca>K阳极(失电子的能力):2->I->Br–>Cl--S>OH >含氧酸根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自己发生氧化复原反响(Pt 、 Au 除外)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侧写出水解的离子,右侧写出水解产物;(2)配平:在左侧先配平电荷,再在右侧配平其余原子;(3) H、O 不平则在那处加水。
例:当2 CO与AlCl 3 溶液混和时:2-+ 2Al3++ 3H 2O = 2Al(OH) 3↓2↑3Na3 3 CO+ 3CO5、写电解总反响方程式的方法:(1)剖析:反响物、生成物是什么;( 2 )配平。
例:电解 KCl 溶液: 2KCl + 2H 2O == H2↑ + Cl 2↑+ 2KOH配平: 2KCl + 2H 2O == H2↑+ Cl 2↑ + 2KOH6、将一个化学反响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响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响式;(2)再考虑反响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响为: Pb + PbO+ 2H 2SO= 2PbSO+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 放电 ) 时的电极反响。
244写出二个半反响:Pb–2e- → PbSO PbO+2e- →PbSO424剖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余原子:应为:负极:42- -2e- = PbSO 4正极:2+ 4H++ SO42- +2e- = PbSO 4+ 2H2OPb + SO PbO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响则为以上电极反响的倒转:为:阴极:-2-阳极:+2-4+2e= Pb + SO 44+ 2H 2O -2e- = PbO 2 + 4H+ SO4PbSO PbSO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量法。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ea30b7eefdc8d377ee3254.png)
2017年高考化学知识点一、俗名无机部分:有机部分:二、颜色三、现象: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
(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17.关于反应形式的联想:1.热分解反应:典型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加热(1变2或1变3)2.两种物质的加热反应:六、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七、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3.溶液酸碱性.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八、离子共存问题九、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十、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1.“从下往上”原则。
2.“从左到右”原则。
3.先“塞”后“定”原则。
4.“固体先放”原则,“液体后加”原则。
5.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6.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7.连接导管通气是长进短出原则。
十一、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十二、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及小数点问题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
小数点为两位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
小数点为一位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
小数点为一位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
小数点为一位十三、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十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14 28
14
37
15 37
15
37
15
28 0.273 15
10
26 0.545 13 28
37 0.465 15 37 0.52 15 37
37
15
37
15
37 0.465 15 37
37 0.479 15
37
15
37
15 37 0.479 15 37 0.465 15 37 0.52 15 37
√
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
、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
√
晶体结 性质的关系。
构与性
质 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 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
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
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 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
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
√
分子式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官能 团,能正确表示他们的结构
√
(2)化
学键与 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 分子结 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
构
10
6
8
6
9
6
26(2) 26(3)
14 28
14
35(1) 35(2)
35(1)
35(3)
35 (4)
物质结 构与性
(2)化 学键与 分子结
构
物质结 构与性
质
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皂化轨道 类型
√
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
掌握
设计实验方案 (7)根 据实验 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的目的 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和要 求,能 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
做到 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 √
√ √
(8)以上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 26
选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
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 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
√
(2)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 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 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
8
(4)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
(5)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 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掌握
10
5、化
学实验 基础 (6)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 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35(5)
36(5) 36(1)
化学
(2)烃 及其衍
基础 生物的
性质及
应用
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 成路线
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 (3)糖 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应用
√
类、氨
基酸和
蛋白质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生命过 程中的作用
√
合成高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 √
27 0.423 14 12 0.401 6 8 0.786 6 13 0.588 6 13 0.367 6 7 11 0.605 6 7 0.417 6 8
8
68
6
8
68
6
8 0.451 6
6
7 0.417 6
69
6 13
69
6
12 0.747 6 12 0.747 6
12
6
12
6
26 0.388 14 26 0.182 14 11 0.685 6
、N、O
、Si、S 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 、Cl) 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
(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
(2)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 简氮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
有机反应类型
掌握
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及应用
√
9
4、常
见有机 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
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 √
的空间结构
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 分子间 影响
√
作用力
与物质
的性质 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
位置,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 √
的影响。
晶体的类型,不同类型晶体中结 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
晶格能的概念,晶格能对离子晶 体性质的影响
√
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 (4)物 期、族)及其应用
√
质的结
构和元
素周期
律
8
6 10
(4)物 质的结 构和元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素周期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律 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三周期)
以IA、VIIA族为例,同一主族内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 关系
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位置及性质递变规律
(4)合 析其链节和单体
成高分
子化合 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
√
物
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
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 √
量方面中的贡献。
36(6)
36(6)
III卷
2016
2015
2014
I卷
II卷
III卷
I卷
II卷
I卷
II卷
分 值
题号
难度 分值
题 号
难度
分 值
题 号
难度
分 值
题 号
难度 分值
37
15
37 0.465 15
37
37
15
37
15
37
15
37 0.52 15 37 0.465 15
37 0.479 15
37 0.52 15
37
15
37
15 37
15 37
15 37 0.479 15 37 0.465 15 37 0.52 15 37
38 0.272 15
38
15 38
15 38 0.465 15 38 0.272 15 38 0.37 15 38
√
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掌握
掌握卤代烃、醇、酚、醛、羧酸
有机 化学
(2)烃 及其衍
、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他们之 间的相互转化。
掌握
基础 生物的
性质及 烃类及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 应用 的衍生物合成方法
√
36(2)
35(3) 35(3)
35(4)
36(6) 36(2) 36(3)
35 (2) 35(3)
13 6
13
6 6 13
28/27 (4)
14
12 12 6
6
10 0.672 6
6
10 0.672 6
12 0.429 6 9 0.582 6
27
12 0.429 6
27 0.423 14 28 0.273 15 27 0.378 15 27
11 6
26 6 11
6 27 6 11
15 28 0.257 15 27 0.321 14 28 0.409 15 13
√ √ √ √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定量表示 方法。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 √ 转化率
反应活化能的概念,催化剂的
重要作用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
(6)化 建立
学反应 化学平衡特征
速率和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
化学平 衡
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
、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
知识点
必考
1. 化 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学学科 以实验、推理的方法认识化学 特点和 化学研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究基本 定量研究方法
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 原子团的定义
⑴ 物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 的组成 系 ﹑性质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和分类 、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8
15
38 0.272 15 38 0.37 15 38
38
15 38
15 38
15 38 0.465 15 38 0.272 15 38 0.37 15 38
38
15 38
15 38
15 38 0.465 15 38 0.272 15 38 0.37 15 38
38
15 38
15 38
15
38 0.37 15 38
27
14
28 0.409 15
12
6 26
14 13
6 13 0.54 6
13 0.54 6
11
13
6
6 27
12 15
6 13
27 0.423 14
10 0.554 6 26 0.182 14 6 28 0.257 15
10
6
10 0.554 6 7 0.602 6 8 0.786 6 9
7 0.878 6 7 0.451 6 8 0.786 6 8 0.401 6
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
√
关计算
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
溶液pH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简单 计算
√
13
(7)电
解质溶 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
液 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 √
用
离子反应的概念、发生的条件 √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掌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