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法
尝试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论文

尝试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实验教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这是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尝试提出问题,尝试进行练习,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再讲解。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能一味停留在老师做,学生跟着做的模式上,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打破这一传统,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
尝试法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尝试法;初中化学实验;应用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都是根据知识点的结构组织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习惯了开展注入式的教学。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很容易导致学生只会简单的照搬和模仿教学中的实验实例,对所学的知识很难灵活的运用,缺乏自己动手去解决化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著名科学家牛顿是先自己发现了“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这个普通的自然现象,再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才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而不是先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研究,然后再发现现象的。
所以在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授各种知识时,应该先让学生详细地了解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能够灵活应用知识,而不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按套路走下去。
一、尝试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在初中化学的课程体系里,化学实验教学是重点,居于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是进行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
1.尝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尝试法教学从问题入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任务,结合实际,要求学生做出反应,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学习自觉性。
如,在讲到熟石灰相关知识时,告诉学生家里墙壁粉刷用的就是熟石灰ca(oh)2,刚粉刷的墙壁较软,几天过后比较硬,道理就是ca(oh)2遇到了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这样学生就有兴趣去了解ca(oh)2了,对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的记忆也变得轻松了。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苏打粉”“重曹”,是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尝试教学法"就是结合古今教学中的有益经验,按照中国教育的特点,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法,是将"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先练后讲",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然后老师再有针对性的讲解。
这样做可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动脑筋,获得更佳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易被教师吸收应用。
二、指导思想“尝试法”教学是采用以尝试题引路,产生对未知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学生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为止。
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迁移,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此,我进行“尝试法”教学实验,既在改进教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验目的“尝试法”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求异思维,充分挖掘教材中发散思维成份,训练学生掌握由―领悟―发现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实验内容课题:在小学高年级进行“尝试法”实验。
在“尝试法”实验教学下,学生能对尝试题进行观察、分析、判断,能初步地掌握“自学-质疑―验证―应用”、“假设―尝试―验证―应用”等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传统教学条件下有所提高。
五、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阶段(2008。
7)1. 拟定研究专题,确定实验人员和实验班级。
2.学习、培训、制定计划。
3. 前期测控(二)、实验初期阶段(2008.9-2008.10)1. 按照“尝试法”分类的要求,分解尝试教材。
2. 精心设计“尝试题”2. 精心设计“尝试题”3. 交流教学经验得失4. 初期阶段性小结(三)、实验提高阶段(2008.10-2008.11)1. 教材分类,尝试题设计2. 引导尝试法训练3. 独立尝试法训练4. 推广实验课模式5. 高级阶段小结(四)、实验总结阶段(2008.11-2008.12)1. 检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对象,总结实验过程。
特殊解题方法__尝试法

特殊解题方法——尝试法解答某些数学题,可以先根据题意对题目的答案进行猜测,然后把猜测的答案试一试,看这个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如果符合,则问题就得到解决。
如果不符合,就得对答案进行调整,或者重新猜测,直到找出正确的答案为止。
这种解题方法就是尝试法,或者叫做试验法。
例1把0、4、6、、7、8、9这六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算式的方框内,每个方框只许填一个数字,使每个等式都成立。
分析:比较两个等式,先填第二个等式有利于快速解题。
根据所给出的数字来分析,能使第二个等式成立的情况有两种:6×9=54 7×8=56如果把6×9=54填入第二个等式,那么还剩下0、7、8三个数字,经过多次试验,这三个数字不可能使第一个等式成立。
说明应重新调整。
把7×8=56填入第二个等式,那么还剩下0、4、9三个数字,把这三个数字填入第一个等式,能使第一个等式成立,问题便得到解决。
例2有一类小于200的自然数,每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为奇数,而且都是两个两位数的乘积(例如144=12×12)。
那么这一类自然数中,第三大的数是_____。
(1992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根据条件,可以猜测这些两位数的十位数只可能是1,而且两位数中不能出现11,因为11×11=121,11×12=132,11×13=143……乘积的每位数字之和均为偶数,不合题意,应予排除。
经过分析,猜测有了一定的范围,于是进行尝试,边尝试边筛选,以求得正确的解答。
10×10=100 10×12=12010×13=130(不合题意)10×14=14010×15=150(不合题意)10×16=160下面把不符合题意的情况,不再列举出来。
12×12=144,12×14=168,12×15=180,13×14=182,13×15=195。
学习奥数的四个方法

学习奥数的四个方法
学习奥数的四个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
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二、尝试法
解应用题时,按照自己认为可能的想法,通过尝试,探索规律,从而获得解题方法,叫做尝试法。
尝试法也叫“尝试探索法”。
三、列举法
解应用题时,为了解题的方便,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分析、解决,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
目的。
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列举法也叫枚举法
或穷举法。
用列举法解应用题时,往往把题中的`条件以列表的形式排列起来,有时也要画图。
四、综合法
从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的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关系,一直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叫做综合法。
以综合法解应用题时,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并通过这两个已知数量解出一个问题,然后将这个解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已知条件,
与其它已知条件配合,再解出一个问题……一直到解出应用题所求解的未知数量。
运用综合法解应用题时,应明确通过两个已知条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才能从已知逐步推到未知,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种思考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比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尝试法在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运用

江 苏省 昆 山 市星 空 艺术 幼 儿 园 蒋慧朔 5
邱 学 华 先 生提 出 尝试 教 学 法 . 提倡“ 让 孩 子 在 尝 试 中学 习 . 在 尝 试 中成 功 ” 实 践证 明 , 在 幼 儿绘 画 活 动 中 运用尝试法 . 不 仅 能够 提 高绘 画 技 巧 . 还 有 利 于 培 养 幼 儿 的尝 试 精 神 和创 造 精 神 那 么 . 如何 在 绘 画 活 动 中 运
很 多孩子不是不会 画 . 而是不敢画 他们常常 因 自 己的作 品得不到成人的肯定而沮丧 我们应尽 量及时
地 肯 定 幼 儿 的作 品 . 鼓励他们 大胆尝试作 画 . 允 许 他 们
作品 , 包括绘画构思 、 设 计意图 、 作 品效果 等。 教师也成
为观赏者 . 参与讨 论 , 创 设 和 谐 的讨 论 环 境 , 让 孩 子 更 乐 于 表 达 如在一次 “ 画味道” 的尝 试 活 动 中 . 幼 儿 画 完 后 向大 家 介 绍 自 己瞬 间 的 感 觉 以及 所 联 想 到 的 事 有 的说 : 我画的全是红红的东西 。 我 画 出来 的 味 道 是辣 辣 的; 有的说 : 我画了只大嘴 巴, 里 面 装 满 了 紫色 的 葡 萄 、
各 种颜色 的巧克力 . 我画 的味道是 甜甜 的: 还 有 的说 : 我 画 了一 条 鱼 , 还 画 了绿 绿 的 香 葱 、 黄黄 的生姜 , 妈 妈 就 是 这 样 烧 鱼 的 .所 以 我 画 的 味 道 是 鲜 鲜 的 … … “ 味 道” 对 于 不 同 的孩 子 来 说 。 有不 同的体验 , 不 同 的联 想 ,
不 同的感受 . 在画 味道 、 说 味道这种 尝试活 动中 . 幼 儿
作文教学“三步”尝试法

让他们更多地体 会到成功 的喜 悦 , 更 有兴趣写作 文 , 给他们 提供 好 的文学作 品能陶冶人 的情操 , 能给人 以人生 的启迪 , 同时 展示 的机会尤 为重要 。作文上墙 的孩 子兴奋不已 , 成 就感 激励着 也能提高人 的欣赏水平 和写作水 平。为 了让孩子们喜欢 看书 , 能 他们更加积极认 真地写作文 , 其他 同学又多 了学 习 的榜 样 , 可谓
经验 交 流
2 0 1 3 — 0 l
法 作文教 学 ‘ ‘ ● _ 0 ● l 一 步 " 尝试
文/ 赵 学 军
摘
要: 对作 文教 学“ 三步” 尝试法进行 了分析, 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 水平 。
简析小学语文
关键词 : 作文教 学; “ 三步” 尝试 法; 体验
采用不同形式 , 让学生写出的作文妙趣横 生 , 使学生不爱 都难 , 让 育方法 , 更好地 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作 文成为学生成 功体验 的载体 , 欲罢不能 。下面 , 我就把这些年作
文教学的一些方 法介绍如下 。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佳 作展 示 — — 感 受 成 功 的喜 悦
孩子们幼小 的心灵 除了需要 细心的呵护 , 更需要 激励 。为 了
提到 作文 , 一些 小学生 往往 唉声 叹气 , 视作 文 为畏途 , 不想 年级 时, 孩子们 学的字很 少。渐渐地 , 孩子 们越写越具体 , 越写越
写, 不敢写 , 不会写 。作文难 , 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 , 无事可 生动 , 不但能写 出事情的经过 , 还能写 出 自己的真情实感 。孩子们 写, 无情可抒 , 无言表达 。《 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 准》 指出 : “ 写作教 的写作 水平不知不觉地提高 了, 他们从来没有感 到写话是 一件 困 学 应贴近学 生实际 , 让 学生 易于动笔 , 乐于表达。小学生习作就 是 难的事情 , 反而成了 自己每天的一 种习惯 , 不写不快 。同时 , 写日 练习把 自己看到 的、 听到的 、 想 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 的事情 , 用恰 记还 有一 个好处 ,便 于家长 和老师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 引 当的语言表达 出来 。”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 我们应想 出各 种方法 , 导孩 子抛弃一些错误 的想法 , 也可 以改正家长 的一些 不恰 当的教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方法技巧练——尝试法解决实际问题

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方法技巧练——尝试法解决实际问题尝试法就是指通过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数学竞赛题头绪繁杂,缺乏线索,只有通过尝试,去寻求解答,这种通过尝试寻求问题解答的方法叫作尝试法。
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1.“赝(y n)品”是指以假充真的物品或物体,很多“赝品”都在质量上要轻一些。
有9个手镯,其中有一个是“赝品”。
用一个没有砝码的天平,最多只能称两次,你能把“赝品”找出来吗?可以在下面画一画。
①天平每端放3个手镯;
②若天平平衡,则把剩下的3个手镯中的2个,分别放在天平两端;
③若平衡,则赝品为剩下的手镯,若不平衡,则轻的为赝品。
若第一次天平不平衡,则取较轻的3个,重复步骤②。
2.贝贝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80页,5天可以读完。
如果每天读90页,4天可以读完。
贝贝想每天读的页数和天数相等。
每天应该读多少页?
由题意可知,书页数在320~360间,尝试可知18×18在这个范围内,所以每天读18页。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最长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取整数)
最长是9厘米,最短是6厘米。
4.数独是一种逻辑性的数字填充游戏,玩家需把数字填进每一格,而每行、每列和每个宫(即每个3×3的格子)填上1至9所有数字,不能重复。
下面是一个数独游戏,快来完成它吧!
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密码破译的方法

密码破译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
1.尝试法:通过尝试不同的密码组合来破解密码。
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耐
心和运气,因为有时候正确的密码组合并不常见。
2.推理法:通过对密码的观察和分析,推导出可能的密码组合。
这种方法需
要对密码的结构和规律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搜索法: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字典、算法库等,对密码进行搜索和查
找。
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和经验积累。
4.暴力破解法:使用穷举法和回溯法等方法,将所有可能的密码组合都试一
遍,直到找到正确的密码为止。
这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是可以获得最准确的答案。
5.总之,密码破译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一张纸上有两个页码,并且是连续的,不妨设为a、a+1吧。 随便找本书翻翻,我们发现“每张纸上页码均是奇数开头”的, 即a必为奇数。不用说了,每本书的起始页均为第1页,但结束 页必为偶数页! “已知现在剩余页码之和为140”,从这句话,我们能捕捉到 什么?这本书原来最多不超过20页。因为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可知1+2+3+…+20值已210,即使撕掉的是最后一张(第19、 20页),剩余页码之和也超过了140,因210-19-20=171。不 妨用n表示原书的页码数。 现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对前n个连续的自然数,去 掉哪两个相邻数(a,a+1)后剩余数的累加和等于140? 让计算机去猜吧!逐个求出前n个(1≤n≤20,偶数)自然数之和s, 看看哪一个s满足条件:s-a-(a+1)=140,其中,1≤a≤n-1且为奇数。
作业与练习
下列各题,均要求列变量表,作大致流程图,关键语句注释。 4.破案显神威。某地发生一起特大盗窃案,与本案有关的犯罪嫌疑人有A、B、 C、D、E、F六人。根据口供,有六条线索:A、B中至少有一人作案;A、D 两人不可能是同案犯;A、E、F中有两人参与作案;B、C或同时作案,或与 本案无关;C、D中有且只有一人作案;若D没有作案,则E也不可能作案。问: 谁是真凶? 5.一张100元钞票换成面值分别为5元、1元、0.5元的三种钞票共100张,每种 钞票至少1张,则每种面值的钞票各多少张?试列出所有可能的兑换方案。 6.乘车兜风算年龄。故事是这样的: “你在忙什么,比尔?”教授随意问比尔。“准备带三个女孩乘车游览!”比尔 得意答道。“原来如此!敢问三位佳丽芳龄几许?”教授笑问。比尔思考片 刻说:“她们年龄相乘得到2450,她们年龄相加是您年龄的1/2。”,教授略 略沉思,对比尔说:“我已知道她们的年龄。”聪明的读者,您能算出三位 佳丽的芳龄吗? 7.《天方夜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鸽子飞过一棵高高的树,一部分落在 树上,其余的落在树下。一只落在树上的鸽子观察了一会儿,对树下的鸽子 说:“倘若你们飞上来一只,你们的数目就是鸽群的三分之一;倘若我们中 飞下去一只,我们和你们的数目恰好相等。”聪明的读者,鸽群共有多少只
第三节 尝试法
[本节任务] 尝试法是计算机解决许多问题最常 用的一种方法,从第一章开始,我们在各程序 的 设计分析中,都反复强调该方法的重要性。学 会用尝试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是学习 程序设计的基本功。 [学习要点] 掌握尝试法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 项是学习的关键。 【引例】5_3_1 有一本书,被人撕掉了其中一 张。已知现在剩余页码之和为140,问这本书 原来共多少页?被人撕掉了哪一张?
再!
定义 按某种顺序对若干种情况分别模 拟,逐一测试,从中找出满足条件的所 有情况。这就是尝试法,又称为穷举搜 索法、枚举法。可见,这种算法的核心 是全面排查。此算法虽简单易行,但只 能用于解决有限种情况的场合。程序设 计时,一般用循环结构实现之。
/* 5_3L1.C */ #include "conio.h" main() { int n=1,s=0,a; clrscr(); do { s=s+n; for(a=1;a<=n-1;a=a+2) if(s-a-(a+1)==140) printf("%d,%d,%d,%d",n,s,a,a+1); n=n+1; } while(n<=20);
8.已知四位小朋友甲、乙、丙、丁的体重都是整数公 斤,且依次一个比一个重。又知四人中任意两人的体 重和是35、39、44、45、50、54。编程序求四个小 朋友的体重。 9.某暗箱内有大小、重量均相同的8个球(三种颜色: 红,兰,黄),模拟从中取出50次,每次取3个,有哪 些抽取法?(各次颜色) 10.最大利润问题。有A、B、C三个城市,它们对应三 种蔬菜每公斤价格(元)如下: 城市 白菜 萝卜 土豆 A 1.20 1.30 1.40 B 2.20 1.80 2.10 C 2.15 2.35 1.90 现有白菜432公斤,萝卜543公斤,土豆321公斤,问这 批菜同时卖到哪个城市能获利最大。
} 计算机输出:原书共18页,被人撕掉的一张是第15、16页。
[ 小结 ] 尝试法实现的关键 · 认真分析解的集合的范围,这个范围越 精确,求解的速度将越快。一般地将解 集的端点作为循环的初值和终值; ·罗列符合解的全部条件,作为解的判断 条件,将循环产生的解一一筛选,符合 条件输出,不符合条件时继续循环;当 循环结束,全部解将被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