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7《青蛙写诗》教案(1)

《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写、诗、点”等11个生字,会写“下、个、雨、们”4个生字,认识2个新偏旁。
2.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3.感悟课文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重点:1.识字和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大致理解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谜语导入,激趣引思1.同学们,听老师读谜语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猜出来了,没错,谜底是:青蛙。
大家都知道青蛙最善于捉害虫,但是今天小青蛙不捉虫子了,我们来猜一下它今天要干什么呢?(生回答:写诗)师板书课题,并指点学生读好课题:青蛙写诗。
重点讲授“诗”这个字:“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用“诗”组词可以组哪些词语?3.青蛙竟然会写诗?它是在什么环境下写的呢?又写了首什么样的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1.听老师读课文,听的时候把你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用心听,感知生字词的读音。
2.多有趣的一首诗啊,大家一定也这么认为吧?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生字多读几遍,特别难读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朗读时,把每一小节标上序号。
3.检查自读情况:出示带拼音生字,指名读,师相机正音。
4.现在我们赶快把生字宝宝送回家一起来听听青蛙写的诗。
三、创设情境、随文识字1.阅读第1节。
青蛙是在什么情况下有了写诗的想法的?谁来读第一小节?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认真听。
指名读“雨点儿”这个词语,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复习一会儿)。
重点讲授“点”,还可以组什么词语?(点滴早点糕点)“点”的偏旁“四点底”,四点底的字还有哪些?(热烈然)学习“要”这个生字,多音字讲授。
读好“写诗”这个词语,重点讲授“写”,上面是“秃宝盖”,写还能组哪些词语?(写字、书写)秃宝盖的字还有哪些(军冠)?齐读第一小节。
7《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借助图片与音频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从视听等多感官角度理解青蛙决定写诗时的兴奋。
在朗读完第一小节后进行随文识字,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字的音、形、义。
通过提出一个贯穿课文始终的问题,将课文各部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观察不同生字间的异同、生字组词造句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与识记生字。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青蛙写诗》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生字“雨”。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
难点: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教学过程
环节时间
教师引导
1.引导学生观察雨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引导学生描红书写。
4.同桌互评后修改。
背诵古诗。
书空课题。
了解“秃宝盖”。
老师读到哪眼睛看到哪,手指到哪。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标出小节。
读出青蛙说“我要写诗啦”的兴奋语气。
正确朗读词语“雨点儿”“雨点”“点”
掌握“四点底”。
预设:加一加识字。
利用生活常识师生互动,在学生回答出一系列带有“一串”的词语后,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能够体会到一串的含义。
通过一看二写三对照四修改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了解“雨”字的书写要领,从而将“雨”字写规范、美观。
作业设计:
和家人说一说都是谁来帮青蛙写诗了,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板书设计:
7.青蛙写诗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学设计3篇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学设计3篇【1】7 青蛙写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习2个偏旁。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3.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关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师:今天呢,我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身穿绿衣裳,露着白肚皮,专捉害虫保庄稼,唱起歌来顶呱呱。
(青蛙)2.师:“小青蛙不但是捉虫高手,而且还会写诗呢,你们想知道它写了一首什么诗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题:青蛙写诗。
认读“写、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画出课文生字、词语,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语,四人小组合作,一起读一读。
3.小组间比赛读、指名代表在全班读。
4.指导“当、串、水珠、蝌蚪”等字词的读音。
三、指导识字,练习书写1.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组词练习。
3.认识“冖、灬”2个偏旁。
4.指导“雨、下”等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感受雨天的美1.(出示课件)快听:淅沥沥,沙啦啦……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从声音中你感受到什么?(雨点儿很轻很小)2.看到这么轻柔、这么细腻的小雨,小青蛙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它是怎么说的?(齐读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三、学习第二至四小节,感悟童趣1.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瞧瞧,都有谁来帮忙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2.自由读并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板书:逗号句号省略号)3.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1)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小蝌蚪就像一个小逗号)(2)老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3)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小黑点,一个不行。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优秀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欣赏、跟读诗歌——青蛙写诗,巩固欣赏、跟读常规。
2、结合诗歌内容,形象地认识标点符号。
3、认度字词:首、诗、句号、省略。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每人一册、录音机、磁带。
2、大范例、相应的大小字卡、常规字条。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表演舞蹈《小青蛙》。
(二)基本部分1、提问舞蹈名称。
2、幼儿讨论:小青蛙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许多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护。
3、谈话:青蛙有捉害虫的本领,还有写诗的本领哪(出示字卡;青蛙写诗),幼儿认读一遍,“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写的诗吧。
”4、欣赏诗歌——青蛙写诗。
(1)幼儿听音乐传书。
(2)出示欣赏常规字条,放录音欣赏两遍。
(3)让幼儿说说:青蛙写的诗是怎样的。
5、跟读诗歌——青蛙写诗。
(1)出示跟读常规字条,放录音跟读两遍。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小蝌蚪说什么?小泡跑说什么?一串水珠说什么?并出示相应的“,”、“。
”、“……”卡。
(3)听音乐收书。
6、逐一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
7、出示大范例,让幼儿找找新认识的字宝宝,并数数大范例里有几个逗号、几个句号、几个省略号。
8、教师与幼儿共同朗读大范例。
9、游戏:大家都来跳跳。
(1)听音乐传字卡。
(2)教师念儿歌“池塘边,真热闹,大家都来跳一跳,青蛙妈妈来点名,点到谁,谁就跳。
”说完儿歌,“青蛙妈妈”说出一个字宝宝,小朋友就手拿相应字宝宝跳跳,边跳边说“我带×字宝宝跳一跳。
”游戏数次。
(3)听音乐收字卡。
(三)结束部分1、教师简单小结。
2、幼儿听音乐学青蛙跳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青蛙写诗》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轻快的儿童诗。
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语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11个生字,会写“下、个、雨、们”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想看吗?(播放课件,提醒学生睁大眼睛认真看,想想看到了什么)学生:我看到了池塘里面有荷花,有荷叶,还有小蝌蚪在水里游。
看到从水里蹦出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嘴还一动一动的。
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儿滴答滴答地落下来。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是啊,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淅沥沥!雨丝细细的,凉凉的。
小青蛙最高兴了,一高兴,它就要唱歌作诗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文题目)。
请认真看老师写课文题目。
3.教师:(指着“写”和“诗”)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一起读。
教师写拼音,问学生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说说是怎样认识这两个字的。
二感悟青蛙的诗1.教师:青蛙写的诗是什么样的呢?想看吗?(出示课件: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一读:谁愿意把青蛙写的诗读给大家听?说说读后的感受。
学生:我有点儿上不来气。
这诗怎么就一个字呢?3.教师:最初,小青蛙对自己的诗也不满意,幸好,池塘里的好朋友们帮助了它,它的诗就不一样了。
我们快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完整的第五小节)指名读,谈感受。
4.教师:是啊,正是有了好朋友的帮助,它才写成了这样美、这样有韵味的小诗。
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
(点击课件中的青蛙,分组出示:呱呱)三感悟课文1.教师:青蛙的好朋友都有谁呢?它们帮了什么忙?想知道吗?听老师来读课文。
注意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
3.教师:青蛙的好朋友都有谁呢?学生:有小蝌蚪,水泡泡,荷叶上的一串水珠。
4.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思考:为什么蝌蚪能当小逗号?5.指导朗读:小蝌蚪多热心啊,主动来帮助小青蛙,谁愿意再读读小蝌蚪的话?(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评价。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7《青蛙写诗》教学设计(1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7《青蛙写诗》教学设计(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7《青蛙写诗》。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领会故事主题;2.能够通过韵律感受诗歌的魅力;3.能够模仿青蛙写诗的方式,创作简单的诗句;4.能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领会故事主题;2.通过朗读,领会诗歌的韵律感。
四、教学难点1.领会故事背后的寓意;2.理解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五、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青蛙写诗》;2.教学课件;3.课堂活动准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单的提问或者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好奇心。
2. 欣赏诗歌(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青蛙写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诗歌。
3. 理解故事(15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4. 创作诗句(20分钟)组织学生模仿《青蛙写诗》中的形式和思路,鼓励学生创作一两句有趣的诗句,展示和分享。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情感来创作诗句。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感和生活的美好,鼓励学生继续热爱诗歌,热爱生活。
七、课堂延伸老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或作业,如让学生背诵课文,继续创作诗句,或者做一些有关诗歌的手工活动,拓展学生的诗歌学习和创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老师在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诗歌的韵律感和故事背后的意义,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对诗歌产生兴趣和热爱。
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青蛙写诗》的教学设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诗歌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青蛙写诗》这篇故事的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呈现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好。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启发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及相关课文资料。
2.教具准备:幻灯片、图片、音频设备等。
3.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简短视频,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青蛙写诗》(15分钟)通过朗读故事或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3. 诗歌赏析(20分钟)展示教师准备的诗歌内容,帮助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 情感表达(15分钟)通过简单的情感表达活动,引导学生表达对“青蛙写诗”这个故事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情感体验。
5. 小结(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简单总结,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相关诗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结束后的讨论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以更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教师通过课后反思和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效果,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和方法。
以上为本节课《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水平。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案

6.课件出示生字“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认真听,感知生字词读音,圈画出生字词的读音。
3.学生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4.去掉拼音,同桌互相交流怎么识记生字。
5.全班交流带这些偏旁的字。
6.巩固识字。
(1)男女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谈谈收获。(用时:5分钟)
教师引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汇报收获。
预设:
(1)认识了生字新词。
(2)知道了青蛙写的诗。
教学反思
2.学生自由读,把帮助青蛙的朋友圈出来。
3.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
(2)齐读。
(3)边做动作边读。
4.学生回答提问:小水珠能当个小句号。
5.学生自由读第4节,圈出小水珠是怎么帮小青蛙的。
6.学生在文中圈出逗号和句号。
7.学生自由练读,分段检查读。
4.照样子连一连。
5.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写一写。
(2)开小火车读一读。
2.用直线画出三拼音节。
diǎn yàoɡuó
dānɡshuǐchuàn
yǐmen
3.给下列字口头组词。
写()诗( )
要( )点()
过( )给( )
当( )串( )
成( )以( )
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用时:20分钟)
1.教师请同学们读第一节,找一找第一节描写了哪些事物?
2.引读:第2-4小节,教师引问:(1)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小青蛙图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7《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7《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睡、叶”等11个生字,会写“写、诗”等7个字,会写“青蛙、写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
2. 过程与方法(1)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通过看图、朗读体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朗读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睡、叶”等11个生字,会写“写、诗”等7个字,会写“青蛙、写诗”等词语。
2.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写过诗吗?有一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也喜欢写诗,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呢?(板书课题)(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青蛙写诗,那它的诗是什么样的呢?青蛙的诗是写什么的呢?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并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
(3)交流识字。
① 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② 开火车读生字。
③ 去掉拼音读生字。
④ 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4)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字词。
3. 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预设:青蛙的诗写的是“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2)青蛙的诗有什么特别之处?预设:青蛙的诗是很好玩的。
预设:青蛙的诗很押韵。
教师小结:是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韵律美。
4. 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男女生赛读。
5. 巩固拓展,提升认知(1)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会写诗呢?请仿照《青蛙写诗》编一首诗。
(2)学生展示,师生互评。
6. 总结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写诗》,通过朗读感悟,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师:青蛙写的是什么?(生回答:诗)师:那么,“诗”这个字怎么写?(生回答:点、要、串)师:好,我们来认一下这个字的偏旁,“点”和“串”你们认识,那么“要”是什么偏旁呢?(生回答:草字头)师:对,那么我们来写一下这个字,注意笔画的顺序和书写规范。
(板书“诗”字,示范书写)二)图文结合,读懂课文1.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生回答:荷塘)师:对,这是荷塘,那么这些小东西是什么?(生回答:蝌蚪)师:好,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个标题,“青蛙写诗”,这个诗是写给谁的呢?(生回答:写给蝌蚪)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开始读这篇诗,注意停顿和语调。
(播放课文录音,师边指读边解释生词、生字)三)认识标点符号,初步体会标点的作用1.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符号,这是什么?(生回答:逗号)师:好,这个逗号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生回答:停顿)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符号,这是什么?(生回答:句号)师:对,句号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生回答:结束句子)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符号,这是什么?(生回答:省略号)师:好,省略号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生回答:省略掉一些内容)师:那么我们来读一下这个句子,“荷塘里,蝌蚪游啊游,水泡泡啊跑啊跑,还有水珠珠啊滚啊滚”,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呢?(生回答:荷塘里、蝌蚪游啊游、水泡泡啊跑啊跑、XXX啊滚啊滚)师:非常好,那么我们一起读一遍这个句子,注意停顿和语调。
(师和生一起读)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并初步体会标点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生字和偏旁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需要加强识字教学。
下一节课,我将更加注重生字生词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老师问学生有没有读过诗歌,然后解释诗歌是由诗人写的。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青蛙写诗(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青蛙写诗(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是《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七课,讲述了青蛙写诗的故事。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感悟诗歌的美。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了解青蛙写诗的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能够听说读写本文内容,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
•理解青蛙写诗的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帮助学生在课文中发现诗歌的美。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
2. 导入教师通过引言或者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探究1.第一部分:课文导入–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语法知识。
–复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第二部分:诗歌感悟–分析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
4.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或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难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以上就是《7.青蛙写诗(第1课时)》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青蛙写诗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课程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通过创意写诗,激发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感知自然界的美好; 2. 学生能够描述自然景色;3. 学生能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歌。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通过创意写诗,表达对自然界的感受。
一、教学准备1.课本、黑板、彩笔;2.图片、录音等多媒体资源;3.青蛙的形象卡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2.让学生畅想自然界个中景致,与身边之事物说说话。
2. 新课讲授(2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青蛙的图片,介绍青蛙的特点;2.播放青蛙的叫声录音,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之声音;3.介绍形象卡片,让学生感受青蛙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3. 创意写诗(30分钟)1.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自行创作诗歌,表达对青蛙之感受;2.老师现场指导,提供词语、知识等参考素材,解答学生疑惑;3.学生自由发挥,写下自己独特之想法。
4. 作品分享(10分钟)1.随机选取学生展示自己所作之诗歌;2.听众要用眼睛和耳朵注意倾听和观看,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3.老师指导其他学生进行回复和补充评价,使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5. 课堂总结(5分钟)1.再次强调自然界的美好与多样性;2.对本节课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总结;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感受世界,用笔表达美好。
三、教学后记1.本节课通过观察、听力、口语、写作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文学识别和创作能力;2.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教师也因此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3.下一步,需要设计更多有趣且适合年级的写作任务,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应该加强课后练习,巩固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青蛙写诗》这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形式和语言,掌握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
2.了解青蛙写诗时的情感变化,并尝试想象自己写诗时的感受。
3.能够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用自己的语言写诗。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听懂、领悟诗歌的美妙形式和语言,掌握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
2.学生能够了解青蛙写诗时的情感变化,并尝试想象自己写诗时的感受。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用自己的语言写诗。
教学准备1.一本《青蛙写诗》的图书。
2.一些生活照片或一些美丽的景观图片。
3.一些标有不同颜色的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照片或美丽的景观图片,问学生有没有发现一些美好的事情,如何感受到这些美好。
2.引导学生思考:世间美好太多,如何记录这些美好?步骤二:阅读理解1.教师在课堂上朗读《青蛙写诗》这篇童话故事,学生跟读。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青蛙的情感变化,如何从厌恶、愉悦到创作诗歌的过程。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要写诗?他记录了哪些美好的事物?步骤三:诗歌形式认知1.教师展示并解释一些诗歌用词形成的押韵和节奏的规律。
2.教师演示如何朗读具有押韵的诗歌,让学生仿照朗读,并尝试体验押韵和节奏的美妙感觉。
步骤四:写诗创作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生活照片或美丽的景观图片以及一些不同颜色的词语卡片。
2.每个小组协同合作,根据生活照片或美丽的景观图片合作创作一首诗歌。
3.每个小组可以通过卡片的颜色标注出自己的押韵和节奏的规律。
教学反思1.教学环节安排上,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添加趣味性动手性活动,区分具体的学生个性。
这样能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课堂互动加强,所选故事内容简单易懂,便于学生理解,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同时,通过学习,激发了学生对写作技能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7《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7《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诗歌《青蛙写诗》,并背诵部分内容。
2.能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场景。
3.能模仿学习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4.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1.听懂并背诵诗歌《青蛙写诗》。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意。
3.学习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抽象表达。
2.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课文《青蛙写诗》相关教学资料。
2.视频或音频资源辅助教学。
3.素材准备:青蛙图片、自然风光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蛙图片或播放相关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自然情境。
•提问:你们见过青蛙吗?你们知道青蛙喜欢在哪里生活吗?2. 学习诗歌•播放诗歌《青蛙写诗》的音频或视频。
•让学生听一遍,感受诗歌意境。
•教师解读诗歌:讲解诗歌中的词语和意境。
3. 分段学习•将诗歌分段进行学习,让学生跟读和朗读每一段。
•教师指导学生模仿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课文内容复述•让学生以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内容,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鼓励学生开放性表达,展示个性化的理解。
5. 诗歌朗诵•分组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诵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6. 小结•总结诗歌内容,强调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鼓励学生多欣赏自然风光,启发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和认知。
六、课堂延伸1.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写一篇关于自然风光的文章或诗歌。
2.组织户外活动:走进自然,体验青蛙生活的场景。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外阅读:读一本描写自然风光的童话故事。
2.写一篇关于春天景色的短文。
以上是本节课《青蛙写诗-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自己对于自然的感悟和热爱,欣赏诗歌之美,感受生活的诗意。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7青蛙写诗第一课时部编版

重点3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掌握诗歌的 基本要素。
尝试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培养学生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2
学习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能够有感情 地朗读。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1
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等形式,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
境。
解决办法2
通过示范、模仿、练习等方式, 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
解决办法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进行简 单的诗歌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的内容,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任务驱动法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学习课文,这种方法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 力。
情感目标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引导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讲述关于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学 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
情境创设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美丽的池 塘画面,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 围。
答问题。
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度 ,以及作业的质量,以 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
掌握程度。
小组合作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观察学 生是否能和其他同学有 效协作,是否能承担自
己的责任。
思维活跃度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思 维活跃度,是否能提出 有深度的问题,是否有
创新的思考。
教师自我评价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1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能口头复述课文内容。
2.能理解故事情节,描绘故事场景。
3.能用语言描述青蛙的外表和形象。
4.能学唱儿歌,培养音乐感知。
二、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
2.描绘植物和小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学唱儿歌,培养音乐感知。
三、教学难点1.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青蛙的形象。
2.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体验音乐的美妙。
四、教学准备1.课文《青蛙写诗》单行本及多媒体课件。
2.青蛙模型或图片。
3.适量的植物模型或图片。
4.儿歌《小青蛙池塘边》音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儿歌《小青蛙池塘边》,引导学生进入青蛙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青蛙写诗》,让学生听懂故事情节。
2.结合图片,让学生想象青蛙的样子,并描述青蛙的形象。
3.学生分组,讨论青蛙写的诗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3. 学唱儿歌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儿歌,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歌曲中传递的情感。
4. 拓展活动1.学生自由绘制青蛙的形象,展示他们对青蛙的理解。
2.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班级内的植物,描述植物的生长状态。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写诗》,了解了青蛙的故事,学唱了关于青蛙的儿歌,同时也在描绘植物和小动物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1.复习课文,口头复述故事情节。
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青蛙形象,并简单描述。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青蛙写诗》,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青蛙写诗》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作用•领悟诗歌的含义及表达方式•学习字词“青蛙”、“蝌蚪”、“跳跃”等的拼写和词义•通过画画、游戏等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内容导入新课•与学生分享一幅有青蛙、蝌蚪和荷叶的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和植物的名字吗?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学习诗歌•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式•向学生朗读“天空的底下”和“青蛙。
”这两句诗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揣测“诗歌是用来表达我们内心思想和感受的,好的诗歌可以像音乐一样,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灵。
”这句话的含义学习词语•介绍字词“青蛙”、“蝌蚪”、“跳跃”等的拼写和词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单词的用法和表达方式学习诗歌《青蛙写诗》•向学生朗读诗歌《青蛙写诗》•分析诗歌结构和语言节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拓展学习•给学生一幅有青蛙和蝌蚪的图画,由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思考,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诗歌•分组让学生一起玩跳绳游戏,复习字词“跳跃”和“青蛙”•能力拓展: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画并讲述故事或诗歌,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知识点2.学习诗歌–向学生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分析诗歌结构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3.学习词语–介绍字词的拼写和词义–帮助学生理解用法和表达方式4.学习诗歌《青蛙写诗》–向学生朗读诗歌,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分析诗歌结构和语音节奏5.拓展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表达能力的活动,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展示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评价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学习和掌握新词汇,能够较好地理解、阅读、朗读和表达诗歌,激发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造。
教师应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评估。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学设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学设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分析《青蛙写诗》是部编本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其单元主题是“想象”,单元中的4篇课文均从儿童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生动描摹,读起来童趣十足。
本篇课文是一首儿童诗,共有5个小节,作家运用丰富、合理的想象,把荷塘中的蝌蚪、水泡泡、水珠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帮助青蛙写成一首节奏明快,悦耳动听的诗。
作为第一篇在课后练习中明确指出学习提取信息的课文,诗歌内容浅显,有利于引导学生有方向、有方法地思考。
诗歌构思巧妙,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常见事物与标点符号的外形的比对中,自然地识记逗号、句号、省略号,在朗读中进一步学习停顿,体会逗号和句号在语意表达上的作用。
文中词语丰富,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并积累,例如儿化音词“雨点儿”、拟声词“淅沥沥,沙拉拉”、数量词“一串水泡”等。
句式典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经历表达不同的情感。
(例如感叹句“我要写诗啦!”)课文插图形象生动,充满情趣,能够吸引儿童走进文本。
本课还承载着识字和写字两项任务,要求学生认识11个生字、2个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会写4个字。
以上内容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语文学习资源。
本课程计划在两个学时内完成。
以下是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过程安排。
2、教学目标:1.随文认读11个生字,重点识记“写、诗、点、要、串”,认识2个新偏旁“秃宝盖、四点底”,正确、规范书写“下、雨”2个字。
2.图文结合,初步学会提取信息和理解文本。
借助具体事物理解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逗号、句号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初步学会提取信息,理解文字。
2.认识逗号、句号,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标点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一1.幻灯片2.微课“理解四点”3.黑板制图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题识字1.老师:今天,森林里的一只大嘴动物也和林老师一起来上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
合肥师范附小四小汪婷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学:(教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
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这两个字。
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
同时强调:“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5.认识新偏旁“冖”。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
利用简笔画画出本课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导学: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
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4.多种形式读文。
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
“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
(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读。
)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1)导学: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预设:
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辶+寸=过。
组词:过去过来过年给: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纟+合=给。
组词:送给给你
当: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当。
当是一个多音字。
(6)导学: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
预设:一串水珠。
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块肉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②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
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③运用: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
(7)谜语:门外有人——们。
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9)导学: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
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
②导学:这些都叫标点符号。
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
说这些标点符号。
预设: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③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课件播放: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导读: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
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2)指名读第5小节。
其他同学要思考: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只有一个字“呱”。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4.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导学:这些生字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先自由练读,再齐读。
) 设计意图:本文生字较多,随文识字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认字的难度。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的经验。
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
四、指导写字
1.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
(提醒书写姿势。
“三个一”。
)
3.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4.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五、课堂小结,自主作业
1.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
青蛙的诗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