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时间研究)
基础工业工程 Chapter 01 工作研究=方法研究+作业测定
![基础工业工程 Chapter 01 工作研究=方法研究+作业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f4df87f67ec102de2bd8959.png)
1.1.2 方法研究的内容与层次 (2)
图 方法研究的内容
方法研究的内容与层次
1.1.2 方法研究的内容与层次(3)
方法内容的层次
方法研究的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一般首先进行程序分析, 使工作流程化、优化、标准化,然后,进行作业分析,最后再 进行动作分析。
程序分析是对整个过程的分析,最小单位是工序; 作业分析是对某项具体工序进行的分析,最小单位是操作; 动作分析是对作业者操作过程动作的进一步分析,最小单位是
2.1 收集有关资料 2.2 准备用具和记录所用的图表 2.3 分析研究和开发新方法 2.4 建立和评价最优方案 2.5 实施新方案 2.6 制订标准方法 2.7 实施中的维持
方法研究的步骤
1.1.2 方法研究的步骤(3)
方法研究的程序就是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每循环一次系 统中存在的问题便可解决一些,不断循环,不断解决,使 整个工作系统不断优化。 IE活动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必须坚持 不懈地开展IE活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这一点非常重要。 能否坚持IE循环,是应用IE成败的关键。
动素。
方法研究的内容与层次
1.1.2 方法研究的内容与层次 (4)
方Hale Waihona Puke 研究的分析过程是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 到局部的过程。
程序 由工序构成 由操作构成 由动作构成 由动素构成
程序分析 作业分析
动作分析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 组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操作;
“操作”是指为了达到目的,使用一定的方法所完成的若干个 动作的总和,它是工序的基本组成部分;
方法研究的步骤
内容大纲 1.1 方法研究概述 1.2 作业测定概述
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
![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f5b6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1.png)
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作业测定是指通过对作业进行量化和测量,来评估作业的难度、复杂性、完成时间和效率等因素的研究。
时间研究是作业测定的一种方法,着重于测量工人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时间。
本文将就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进行讨论。
一、作业测定作业测定是管理学和工程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对作业进行定量评估,以便更好地进行工作分配和管理。
作业测定的目的是确定一个作业的特征,包括作业难度、完成时间、效率等。
作业测定可以帮助确定有效的作业设计和工作方法,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测定作业的各项指标,能够量化地评估作业的质量和可行性,并据此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时间研究时间研究是作业测定中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工人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时间。
时间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于制定作业标准,帮助决策者进行工作分配和时间管理。
时间研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研究目标:明确要研究的任务和要测量的指标。
2.选择研究对象:确定参与研究的工人、作业和工作环境。
3.采集数据:通过观察和记录,测量工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4.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平均时间、最短时间、最长时间等指标。
5.结果应用:将时间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制定作业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和时间管理。
时间研究有助于评估作业的效率和工人的工作负荷,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分配资源和计划生产。
通过时间研究,可以找出作业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作业测定与时间研究的应用在制造业中,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可以用于评估生产线的效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帮助管理者进行作业设计和生产计划。
在零售业中,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可以用于评估售货员的工作效率,优化商品陈列和销售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工程建设领域,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可以用于评估施工任务的难度和所需的工期,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优化设计和工作流程。
总之,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作业的质量和可行性,并据此进行优化和改进。
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3896e1360cba1aa811da7b.png)
▪ 作业要素的划分(操作单元)
✓划分作业要素前应先熟悉作业情况 ✓要素区分点应选有响声或手臂转向处 ✓作业时间最短2.4秒,最长20秒 ✓手动与机动作业分开测定 ✓尽可能使每一操作动作为基本动作 ✓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 ✓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例:站起来走到黑板前写字
站步 起行
✓随机表法(乱数表法)
▪ 观测方法
✓观测路线:路线一定,起点和巡视方向可不
固定。
✓观测要领:瞬间性,记录WS
观测结果整理分析
✓根据WS观测记录表得出
统计表 开动状况 巴雷特图
计算标准作业时间
标准作业时间=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正常作业时间
总工作时间作业率修正系数 总工作量
作业率
实作业次数 总观测次数
X
2 i
429
N
40
10429652 65
2
24.6 25
已测了10次,需再测15次
✓列线图法
先将某一单元任测若干次
每4个单元的值为一组,求每组的和 (S)、平均值(X)及全距(R) (R=X最大-X最小) 求平均总和及平均总全距
总和 观测次数
X
;
总全距 组数
R
由列线图求N
ED S
X
R
N
平直路上以4.8Km/h速度行走。
➢分扑克牌:在起终点距离80~230mm距离内,
30秒内将52张扑克牌分成4堆。
230mm 80mm
230mm 80mm
评比方法
➢速度评比法: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60
或100分,大于理想速度给60或100以上的分数(反之 以下)
评比 正常=60 正常=75 正常=100
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时间研究)PPT幻灯片
![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时间研究)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c2816d9e866fb84ae55c8d7b.png)
(4)正常速度。操作者必须在正常速度下工作,既 不过分紧张,亦不故意延误。
如果以上条件不能满足,则所测定时间亦不能作为
标准。因此首先必须进行动作研究,然后再进行时
间研究。 工作研究 - 7
© RAOZHONG 2002
1.1.2 目的: 进行作业测定的直接目的是制定和贯彻先进 合理的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数 据,作业测定则是企业工业工程活动中一项重要 的基础工作,其主要作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作业测定是正确设计和合理改善作业系统
作业分析(Operation Analysis) 人机配合图(Man-Machine Chart) 双手作业图(Two Handed Operation Chart)
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 细微动作分析(Therblig) 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Motion Economy)
© RAOZHONG 2002
1.3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与阶次
作业测定(时间研究)
工作研究 - 3
© RAOZHONG 2002
作业测定与方法研究的关系
作业测定与方法研究统称为工作研究。由于工 作研究只需要很少的投资,甚至不需要投资就 能增加效益,因此它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重视的
一门管理技术。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技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前者主要用于改进现有的工作方法,后者用来 衡量改进后的实施效果,而工作方法的合理化
测定、评价、设计及改善。
作业测定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为了设定 “公正的一天工作量”而最早提出来的。
起初是用秒表测时,对作业活动进行研究。由 于使用秒表测定作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后 来开发了以时间为单位对作业进行测定、评价
标准时间的概念
![标准时间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bdc7d6f5acfa1c7aa00cca7.png)
时间标准时间:讲到标准时间,首先应对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要有一个了解。
方法研究的定义: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作业测定(工作衡量)是运用各种技术(主要指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法、标准资料法等)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当然,作业测定也是一种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确定时间标准的方法,目前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用作业测定来制定劳动定额。
了解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含义是: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这里“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研究后,所确定的操作条件与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与“正常速度则意味着标准时间是适合大多数作业者的时间;“标准作业”又是标准时间的依据,是作业测定的结果。
标准时间制定的基本条件:●在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如最适合人体作业的环境温度是20摄氏度,不会潮湿粘腻,没有烦人的噪声与刺眼的炫光,而且以站立、坐着等不会太疲劳的姿势作业。
●确定而且最好是至今为止最好的作业方法。
(在现有条件下,能使人和机器设备达到比较理想的效率,但又不让人觉得疲劳,心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不需要增加很多成本,甚至不需增加成本,就能让经营者达到满意结果的工作方法。
)●适应合格的作业员(作业员必须健康,至少可胜任此项工作,另外,作业员必须受过相关训练,且能熟练操作所测定的作业。
)●以正常速度进行作业(不能以作业员最快的,也不能是最慢的,他的速度要能让更多的作业员能够达到,代表绝大多数作业员的正常速度)因此对于标准时间的特征的理解是:1、客观性对应于某一标准化了的作业操作(通过方法研究),标准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一个量值。
[工学]第六章作业测定
![[工学]第六章作业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5ffb9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7a.png)
第五章作业测定第一节作业测定的意义与方法第二节秒表时间研究第三节M OD法一、作业测定的概念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研究专家为作业测定下的定义是:作业测定(工作衡量)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第一节作业测定的意义与方法第一节作业测定的意义与方法一、作业测定的概念合格工人的定义为:“一个合格工人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第一节作业测定的意义与方法一、作业测定的概念●制定作业标准时间的方法n经验判断法(估工)n历史记录法(统计分析法)n作业测定法其中作业测定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3.作业测定法它是在方法研究基础上,对生产时间、辅助时间等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减少或避免出现在制造业中的无效时间及制定标准时间而进行的测定工作。
即直接或间接观测工作者的操作记录工时,并加上评比和宽放,或利用事先分析好的时间标准加以合成,而得标准时间。
作业测定法是目前制定作业时间和劳动定额的最有效的方法二、作业测定的方法与技术●用作业测定方法制定标准时间的程序n作业标准化n测定的准备n选定测定方法n实施观测,求“观测时间”。
n对“观测时间”加以评定,得出“正常时间”n对“正常时间”加以宽放,得出“标准时间”。
n标准时间的修正第六章决策与简明工程决策方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简明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1)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则是指在满足一组已知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下,如何使决策目标最优,即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
•例4.1: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已知生产单位A产品需用钢材9k g,水泥4k g,劳动力3个,净产值700元;生产单位B产品需用钢材4k g,水泥5k g,劳动力10个,净产值1200元。
该企业有钢材360k g,水泥200k g,劳动力300个,问A、B各生产多少才能使企业净产值最大?•解:设A产品产量为X1,B产品产量为X2,则有:•9X1﹢4X2≤360•4X1﹢5X2≤200•3X1﹢10X2≤300•X1,X2≥0•目标函数是:m a x F(X1,X2)=700X1﹢1200X2•求解得:X1=20,X2=24,最大净产值为42800元。
作业测定概述与时间研究
![作业测定概述与时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2812cd10a6f524cdbf8592.png)
作业测定概述与时间研究
19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2、传统工时的计算 1、成批生产或单件生产条件下:因每生产一种产品都需要消 耗一次准备与结束的时间,因此其工时的计算为: 故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工时=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 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每批产品的数量
作业测定概述与 时间研究
作业测定概述与时间研究
作业测定概述与时间研究
2
前言
标准时间=时间?
作业测定概述与时间研究
3
主要内容
一、作业测定概述 二、时间研究 三、课堂小结
作业测定概述与时间研究
4
主要内容
一、作业测定概述
作业测定的概念 定义、目的、方法
工时消耗及标准时间的构成 工时消耗、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
非定额时间
休息
非
与生
生
理需
产
要时
时
间
间
组 织 性 的
作业测定概述与时间研究
操作 者原 因造 成的 停工
非操 作者 原因 造成 的停 工
16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1、工时消耗 定额时间: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工人为完成 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
辅助作业时间:是指工人为保证完成基本ຫໍສະໝຸດ 艺而执行的各 种辅助性动作所消耗的时间
1、制定作业系统的标准时间:作为工作计划、指导、管理 及评价的依据
2、改善作业系统:观察某项作业的全过程、以及测定各单 元作业的所需时间,其数据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3、制定最佳的作业系统:实施某项作业有两种以上的方法 时,以时间为依据,优种选优,以制定最佳方案。
作业测时---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
![作业测时---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d2f8383968011ca30091eb.png)
模特法实例某厂有一条汽车用发电机的装配生产线。
现介绍如何用作业测定的方法确定该流水生产线的标准时间并对其进行改善。
该发电机装配主要包括:前盖、轴承、轴承盖、定子、压块及螺钉、转子、后盖总成(包括后盖和整流桥)、皮带轮、调节器、硅脂、集电环保护套、黑罩盖和一些装配件。
第1工位动作因素分析双手操作程序作业内容上料定位工位号 1 工作地布置位置MOD数139 时间秒 17.931 定员 1 单元左手时间右手动作叙述分析式次数MOD 次数分析式动作叙述 1 从工位器具中拿取前盖并判断型号M4G1E2D3 1 102 将前盖放置于随行板上 M4P2 1 63 从工位器具中拿取定子并判断型号M4G1E2D3 1 104 将定子放入前盖M4P5 1 9 5 校正定子位置M2R2 1 4 校正定子位置6 校正引出线M1R2 3 9 3 M1R2 校正引出线7 取压板M3G3 4 24 4 M3G3 取螺钉8 组合压板与螺钉M3P5 4 32 组合压板与螺钉9 32 4 M3P5将组合件插入前盖镙孔 10 按下绿色按钮放行M3G0 1 3 1 M3G0 按下绿色按钮放行总计139 UT通过对这八个操作单元的10次观测,得到每个操作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
单元1,2,3,5,6,8的评比系数为110%,而第4,7操作单元的评比系数为100%,以第1单元为例,(宽放率为15%)则:正常时间观测时间X 评比系数0.143 X 110% 0.157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 X(1+宽放率)0.157 X 1+15% 0.181 如此类推,将各单元的标准时间之和求出后,即得组装手电筒的作业时间。
感动中国人物――蓝领专家孔祥瑞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技师。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
武汉理工大学杰出校友。
他先后主持开展技术革新项目150多个,获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效近9600万元,成为人人敬佩的“知识型产业工人”。
时间研究方法
![时间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a160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d.png)
课程内容(时间3小时)
一、作业测定概述5' 二、时间研究80' 三、工作抽样10' 四、预定时间标准法85'
授课对象 资位﹕师1~师2 职系﹕现场工程
工作研究
一﹑作业测定概述
工作研究的全过程是:利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 和动作研究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作 业测定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
励办法的基础; 提供劳动成本管理的资料。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时间研究(秒表时间研究) :利用秒表或电子计时 器,在一定时间内对作业的执行情况做直接的连续 观测,最终制定出完成该项工作的时间标准。
工作抽样(样本法):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利 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作业,而样本法则是 在较长时间内,以随机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这 种方法不关心具体动作所耗费的时间,而是估计人 或机器在某种行为中所占用的时间比例。因此样本 法一般用于研究工时利用效率(工作改善)、合理制 定工时定额(制定标准时间)等。
标准要素法/标准资料法
➢ 在不同种类的工作中,存在大量相同或相似的工作 单元。实际上不同的工作是由若干种工作单元的不 同组合,因此对于工作单元所进行的时间研究和建 立的工作标准可应用于不同种类工作中的工作单元 。而这样的工作单元的标准一经测定即可存入数据 库以供调用。
➢ 标准要素法(或标准资料法)首先建立若干工作单 元标准时间数据库(可应用多种作业测定方法), 然后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将其应用于同类工作的作 业条件上。
作业测定的阶次(层次)
第一阶次:动作。作业测定的最小工作阶次, PTS 如伸手、握取等。
时 第二阶次:单元。由几个连续动作集合而成,
间 如:伸手抓取零件、放置对象等。
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4faf25a5e9856a56126076.png)
宽放时间的种类
疲劳宽放 一般采用估计的方法来决定
宽放时间的种类
程序宽放 :操作中无法避免的延迟 特别宽放时间: 特别宽放时间:
周期动作宽放时间:刃磨工具、清洁机器或工厂、 周期动作宽放时间:刃磨工具、清洁机器或工厂、 周程检查 干扰宽放:一人操作多台机器, 干扰宽放:一人操作多台机器,当在这台机器操 作时,另一台机器已停止, 作时,另一台机器已停止,等待来操作 临时宽放: 临时宽放:对可能发生而不能确定会发生的事件 发生时,给予临时宽放时间, 发生时,给予临时宽放时间,通常规定此类宽放 时间不得超过正常时间的5% 时间不得超过正常时间的 %
第五步骤:宽放时间 第五步骤:
增加宽放时间的原因
操作周程中操作的疲劳, 操作周程中操作的疲劳,需要休息 操作者个人的需要 操作者听取班长或车间主任的指示 操作者领材料、工件、物件及完成件、 操作者领材料、工件、物件及完成件、工具 的送走等 操作中等待 操作者从事辅助工作
宽放时间的种类
私事宽放 这是考虑操作者生理上的需要,如喝水、上厕 所、擦汗、更衣等。每天8 小时工作,上下午 无规定的休息时间时: 对于轻松工作,一般为正常时间的2%一5%。 对于较重工作(或不良环境)则大于5%。 对于举重工作(或天气炎热)定为7%。 一般情形多以正常时间的5%计。 。
第一单元 T 09 R 09 第二单元 T 06 R 15 第三单元 T 04 R 第四单元 T R 28/15
32/28 13
外来单元的发生
正巧在某一单元完毕时发生 在某单元内任何时间发生 外来单元时间很短
第一单元 T 09 R 09 第二单元 T 06 R 15 第三单元 T A 04 R 第四单元 T R 28/15
评比尺度
作业测定与方法研究的关系
![作业测定与方法研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56799ebdd3383c4bb4cd24e.png)
*可以通过作业测定来判断作业方法的优劣;
*可以排除或减少无效时间。
路漫漫其悠远
(2)作业测定用于管理工作,可以正确核算企 业生产工作量,作为编制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进度 、计算操作人员的需要量、调整劳动组织等的依据 ;可以正确计算劳动消耗,作为计算产品成本和计 件工资等的重要依据。
路漫漫其悠远
为找出无效时间,并加以改善管理,必须 测定制造生产、活动的时间。
下图为制造时间组成的内容。
基本操作时间
路漫漫其悠远
总制造时间
无效时间
指完全依照设计资料,以最 佳的制造方法,能制造出该 产品的所需最小时间值
A
因产品设计而发生的无效时间
B
因产品生产过程中计划及操作 方法不当而发生的无效时间
C
因产品生产过程中管理原因而 发生的无效时间
1.2 制造时间的组成内容
时间研究是寻求完成一项工作经济合理的时 间,并设法消除或减少无效时间和损失,充 分有利地利用工作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 研究表明,在生产过程中,从工作的开始到 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包括了基本操作时 间及无效时间。 基本操作时间系指完全依照设计资料,以最 佳的制造方法,能制造出该产品的所需最小 时间值。 发生无效时间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归纳为以 下几个方面:
1. 作业测定概述
1.1作业测定的概念及作用
1.1.1 定义:作业测定是指把作业分成适当的 作业单位(作业要素),以时间作为尺度进行
测定、评价、设计及改善。
作业测定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为了设定“ 公正的一天工作量”而最早提出来的。
起初是用秒表测时,对作业活动进行研究。由 于使用秒表测定作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后 来开发了以时间为单位对作业进行测定、评价
IE7大手法
![IE7大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940ef19e314332396893e9.png)
IE七大手法1、工程分析2、动作研究3、价值分析4、现场改善5、工厂布置6、搬运分析7、时间研究人机法﹑五五法﹑動改法﹑雙手法﹑防錯法﹑抽查法﹑流程法IE七大手法是以下几种:工程(程序)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法、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才能是刻苦的忍耐!7大手法详解:1、程序分析(整个制造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图;产品或材料或人的流程分析;布置与路线分析------线路图、线图;闲余能量分析-------联合程序分析;工作时双手的移动操作者程序图)2、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就是在生产现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同时对一台设备进行操作;双手操作分析)3、动作分析(17个基本动作)4、作业测定(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工人按照标准完成基本工作所需的时间)5、时间研究6、工作抽样(调查操作者或机器的工作比率与空闲比率,制定时间标准)7、预定时间标准(主要是用MOD法)*5W1H法.*防呆法.*流程分析法(包括产品流程分析,加工路线分析,搬运分析,管理及事务流程分析).*作业分析法(包括工序作业分析,工组作业分析,人机分析)*动作分析法(动作要素分析,瞬时动作分析,微动作分析).*时间研究(秒表测时法,工作抽样法,PTS法,标准资料法).*抽样检查法.IE七大手法定义较广1.動改法改善人體動作的方式,減少疲勞使工作更為舒適、更有效率,不要蠻干.2.防錯法如何避免做錯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夠具體實現.3.五五法藉著質問的技巧來發掘出改善的構想.4.雙手法研究人體雙手在工作時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之地方.5.人機法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6.流程法研究探討牽涉到幾個不同工作站或地點之流動關係,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7.抽查法藉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象._________________真實的七大手法1.程序分析2.動作分析3.時間研究4.人機配比5.生產線平衡6.作業測定7.工作抽樣IE七大手法介紹一、什麼是IE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業,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個英文字母的字首結合。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工程管理用)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工程管理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0fa0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3.png)
03
工程管理中的方法研究 与作业测定
工程管理中的方法研究
定义
方法研究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方法和程序进 行系统分析和改进的一种技术。
目的
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 成本。
方法
包括流程分析、作业程序分析、人机工程分析等。
工程管理中的作业测定
定义
作业测定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动作和距离 等进行测量的技术。
决策支持
为管理层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其做出更科学、 合理的决策。
04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 未来发展
技术进步对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影响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将更加高效和精确,减少人力成本和人为误差。
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出更深入的规律 和趋势,为工程管理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
定义
作业测定是对作业系统中的作业活动 进行时间研究和测定的技术方法,用 于确定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
目的
通过对作业活动进行时间测量和分析 ,为生产计划、生产调度、成本控制 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决 策依据。
作业测定的方法
秒表法
使用计时器对作业活动进行计时,记录 完成每个作业活动所需的时间。
跨学科融合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将与多个学科进 行交叉融合,如计算机科学、数学、 物理学等,以解决更加复杂和综合的 工程问题。
持续改进和创新
随着工程实践和管理需求的不断变化,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将不断进行改进 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谢谢观看
预定时间标准法
时间研究的定义
![时间研究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9174a42bb52acfc789ebc9db.png)
时间研究的定义、特点及用途1.时间研究的定义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以上定义的含义为:(1)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即操作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工人,而且该作业必须适合于他做;操作者对该项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须受过完全的训练;操作者必须在正常速度下工作,不能过度紧张,也不能故意延误,工作时生理状态正常。
(2)在标准状态下系指用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标准设备、标准程序、标准动作、标准工具、标准机器的运转速度及标准的工作环境等。
2.时间研究的用途(1)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
(2)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
(3)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
(4)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
(5)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
二、时间研究的研究方法时间研究也称秒表时间研究、直接时间研究或密集抽样时间研究——即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科学的调查方法。
它是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数据。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选少部分单元,无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因此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抽样调查的次数是根据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次数上,有最低限度的保证。
抽样调查的结果,其误差可在调查之前根据抽样的次数和总体中各单位时间标志的差异程度,事先通过计算,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可靠。
密集抽样与后面介绍的工作抽样(分散抽样)不同之处在于:密集抽样是在一段时间内,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而分散抽样(工作抽样)则是在较长时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
时间研究的步骤一、时间研究的工具1.秒表(停表、马表)2.观测板3.时间研究表格4.铅笔5.计算器6.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二、时间研究的步骤1.第一步骤:收集资料为制定某一操作的标准时间,必须对整个操作有详细而完整的了解,不能遗漏操作的任何一部分,或有任何错误,否则将导致标准时间的失误。
时间研究概述
![时间研究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13bf5246bd97f192279e977.png)
三.标准工时制定
对概念的理解:
“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 研究后,所确定的操作条件与操作方法。
“普通熟练操作者”、“正常速度”:意味着标准时间是适合 大多数作业者的时间。 “正常速度”体验:
把一付扑克牌放到边长为一英尺(30.5cm)见方的四个角,用 0.5min(30s)将牌分完时,手的动作速度。体验1min和 0.25min的差别。(15cm十字形状)
轻作业:5%~10%,
特轻作业:0%~5%
私事宽放3%~5%
上厕所,擦汗,饮水等生理需要而 导致的宽放
可避免 政策宽放3%~5% 等待材料及搬运的宽放,若管理改
的宽放 (一般3%)
善,此项可免
详述
/
三﹑标准工时制定
3.制作标准时间—步骤七:计算标准时间
观察时间
评比系数确定 的修订时间
私事 宽放
疲劳 程序 宽放 宽放
打蜡 4.1 3.8 3.8 4.5 4.4 4.4 3.8 3.7 3.6 4.8 4.1 5.1 4.2 4.4 4.09
收光 大面
8.1
7.1
7.1
8.2
9.3
8.5
7.9
8.4
10.1
13. 1
8.2
13. 4
7.9 10.3
8.78
收
光
收光 3边
8.3
8.3
8.3
8.3
8.5
8.3
8.3
8.6
三.标准工时制定
3.制作标准时间—步骤一:收集资料
1)能迅速识别研究内容的资料: 日期﹑研究者﹑操作者﹑作业熟练度等
2)能正确识别研究产品的数据: 名称﹑零部件﹑质量要求等
作业测时---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
![作业测时---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27de9d1a37f111f1855b75.png)
• • • • • • • • • • •
第一次计时,A=a+b+c=17 s; 第二次计时,B=b+c+d=19 s; 第三次计时,C=a+c+d=18 s; 第四次计时,D=a+b+d=12 s; A+B+C+D= 3(a+b+c+d)=66 s, 设 X=a+b+c+d=22 s 所以各作业要素的时间值为: a=X-B=22-19=3 s b=X-C=22-18=4 s c=X-D=22-12=10 s d=X-A=22-17=5 s
• 第二步,划分操作单元
•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常将操作划分为细小的单元,如用秒表来观测, 则每一动素所占时间过于短促,无法观测与记录。为了秒表测时方便 起见,常将操作划分为适当的单元。 • 单元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在不影响精确观测记录前提下,每一操作单元的操作时间越短越佳。 • 2,将人操作时间和机器工作时间分开。 • 3,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界限要分清,使每个单元得以准确的测定。 • 4,应明确划分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不变单元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其操
二,作业测定的概念及作用
• 定义:作业测定是指把作业分成适当的作业单位 (作业要素),以时间作为尺度进行测定、评价、 设计及改善。 • 作业测定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为了设定“公 正的一天工作量”而最早提出来的。 • 起初是用秒表测时,对作业活动进行研究。由于 使用秒表测定作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后来开 发了以时间为单位对作业进行测定、评价的各种 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时间研究。
• (三)循环测时法 循环测时法只在测定作业时间很短的工序时采用, 因为在这种场合下要按单个作业要素计时非常困 难。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次依次去掉一个作业 要素,将其它作业要素合并计时,最后通过运算 求出每个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 例如,某工序划分为a、b、c、d四个作业要素, 每次只记录 3 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因而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 时间研究的工具
1.秒表(停表、马表) 时间研究用以计时的工具多为秒表。现在大多 公司使用的电子计时秒表,一般以1/100秒为 单位。
存储的道数103
B键 A键 103 00:00′00〞00 每道时间 (SPLIT) 00 : 00′00〞 00 累计时间 00 : 00′00〞 00 D键 C键
© RAOZHONG 2002
2.2.2秒表测时法 用秒表进行工时测定、分析,可以说是一 种简单而原始的作业测定方法。秒表测时 法是作业测定中最基本的方法,掌握了该 方法,对理解其它作业测定方法很有益处。
秒表测时的方法:
(一)连续测时法 (二)反复测时法(迅速复原法或归零法) (三)循环测时法
工作研究 - 24
T
13.04
T 19.98
工作研究 - 25
© RAOZHONG 2002
(二)反复测时法(迅速复原法或归零法) 第一单元开始,开动秒表,第一单元结束时, 即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使秒表回复 到零位。次一单元开始,再开动秒表。 使用这种方法测时时,如果观测者测量技术 不熟练,使指针回零的动作或快或慢,易产 生读数误差。对于长周期作业要素测定时, 该误差影响不大;对短周期作业要素测定时, 则误差相对值过大,因而不能忽略。
工作研究 - 11
© RAOZHONG 2002
(4)因作业员原因发生的无效时间。如:缺勤、 迟到、早退、懒惰、不努力;作业失误,发生 不良品,而增加返修时间。
工作研究 - 12
© RAOZHONG 2002
为找出无效时间,并加以改善管理,必须 测定制造生产、活动的时间。
下图为制造时间组成的内容。
1.3.2 作业测定的方法: 作业测定方法可分成直接法与合成法两种。
直接法又分成密集抽样法与分散抽样法两 种。密集抽样法是利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 直接观测工作时间,分散抽样法则间歇性 地测取工作资料。 合成法包括预定时间标准化(PTS)和标准 资料法等。 作业测定方法可用下页图表示。
工作研究 - 17
工作研究 - 20
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
时间研究(Time Study) 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 速度评比(Tempo Rating) 宽放时间(Allowances) 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模特排时法(MOD) 方法时间衡量(MTM) 工作因素(WF)
© RAOZHONG 2002
作业测定方法结构图
作业测定 直接法 密集抽样法
秒表时间研究 工作日写实
合成法
预定时间标准法
模特排时法 方法时间衡量
分散抽样法
工作研究 - 18
标准资料法
© RAOZHONG 2002
2. 密集抽样的作业测定
2.1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科学的非全面调查的方法。 它是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中的部分单 位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数据。 由于抽样调查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 选少部分单元,无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 因此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此外抽样调查是根据科学的计算确定的, 在调查的次数上,有最低限度的保证。
1.3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与阶次
1.3.1 阶次:制定标准时间时,应首先决定研究 的阶次,工作阶次通常分成下列四种: 第一阶次:动作
人的基本动作是测定的最小工 作阶次.例如:伸手,握取等。
第二阶次:单元
由几个连续动作集合而成。例 如:伸手抓取材料,放置零件等。
工作研究 - 14
© RAOZHONG 2002
© RAOZHONG 2002
作业测定(时间研究)
工作研究 - 3
© RAOZHONG 2002
作业测定与方法研究的关系
作业测定与方法研究统称为工作研究。由于工 作研究只需要很少的投资,甚至不需要投资就 能增加效益,因此它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重视的 一门管理技术。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技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前者主要用于改进现有的工作方法,后者用来 衡量改进后的实施效果,而工作方法的合理化 与标准化又是进行作业测定的基础。 工作研究的全过程是:利用程序和动作研究获 得最佳程序和方法,尔后再利用时间研究将所 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
工作研究 - 26
© RAOZHONG 2002
(三)循环测时法 循环测时法只在测定作业时间很短的工序时 采用,因为在这种场合下要按单个作业要素 计时非常困难。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次依 次去掉一个作业要素,将其它作业要素合并 计时,最后通过运算求出每个作业要素的延 续时间。 例如,某工序划分为a、b、c、d四个作业要 素,每次只记录 3 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因 而得到:
© RAOZHONG 2002
(一)连续测时法 采用流水方式计时。当 第一单元开始时,开动秒表,为避免指针 回零时所产生的时间累计误差,在整个测 时过程中不使秒表指针回零,而任其继续 走动,仅当每一单元完毕时按动秒表上的 LAP/SPLIT RESET键,该单元的时间值便自 动储存起来。待全部单元时间测定完毕, 再从秒表中调取每一单元时间(T值)加以记 录。后面作详细介绍。 2 1 3 5 4 T 6.09 T 7.16 T 10.53
工作研究 - 2
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
时间研究(Time Study) 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 速度评比(Tempo Rating) 宽放时间(Allowances)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模特排时法(MOD) 方法时间衡量(MTM) 工作因素(WF)
工作研究 - 8
© RAOZHONG 2002
(2)作业测定用于管理工作,可以正确核算企业 生产工作量,作为编制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进度、 计算操作人员的需要量、调整劳动组织等的依据; 可以正确计算劳动消耗,作为计算产品成本和计件 工资等的重要依据。
工作研究 - 9
© RAOZHONG 2002
1.2 制造时间的组成内容 时间研究是寻求完成一项工作经济合理的时 间,并设法消除或减少无效时间和损失,充 分有利地利用工作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 研究表明,在生产过程中,从工作的开始到 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包括了基本操作时 间及无效时间。 基本操作时间系指完全依照设计资料,以最 佳的制造方法,能制造出该产品的所需最小 时间值。 发生无效时间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归纳为以 下几个方面:
工作研究 - 10
© RAOZHONG 2002
(1)因产品设计而发生的无效时间。如:制 造上困难的设计;标准化不完善;技术条件不 完善;技术条件规定不合适。 (2)因产品生产过程中计划及操作方法不当 而发生的无效时间。如:不合适的加工程序; 使用不合适的机器与工具;工厂布置不佳;因 此增加可以节省的搬运及动作;不适当的工作 方法。 (3)因产品生产过程中管理原因而发生的无 效时间。如:准备作业时间过长;由于工作计 划不善所发生的等待;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 而发生的等待;由于机器设备故障,而发生停 止操作;由于工作环境恶劣,而降低工作效率。
第三阶次:作业
通常由二、三个操作集合而成。 若将其分解为二个以上的操作,则不能分配给 二个以上的人以分担的方式进行作业。例如: 伸手抓取材料在夹具上定位(包括放置),拆 卸加工完成品(从伸手到放置为止)。
第四阶次:制程
指为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 作业的串连。例如:钻孔、装配、焊接等。
工作研究 - 15
工作研究 - 5
© RAOZHONG 2002
对于“时间研究”一词,有的学者认为其含义 较窄,所以推荐用“作业测定”这一用语代替 “时间研究”,而事实上两者虽有差别,但很难 区分。因此,一般把时间研究和作业测定看作 同一概念。 时间研究是在一定的标准状态下,确定人们作 业活动所需时间的一种方法。具体说来,时间 研究系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良好训练的操作 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待定的工作,以正常 速度操作所需的时间。
时间研究
(“工作研究“培训系列)
工业工程
主讲:王豪岗
工作研究 - 1
© RAOZHONG 2002
工作研究(Work Sy)
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 流程图(Process Chart) 装配表(Assembly Chart) 作业分析(Operation Analysis) 人机配合图(Man-Machine Chart) 双手作业图(Two Handed Operation Chart) 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 细微动作分析(Therblig) 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Motion Economy)
© RAOZHONG 2002
2.2密集抽样时间研究 密集抽样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作业 的执行情况作直接、连续地观测的技术。
密集抽样技术也称为秒表时间研究或直接 时间研究。 直接是指对实际的直接观察; 时间研究是指确定标准的时间; 密集抽样则是小规模的抽样观察。
工作研究 - 21
© RAOZHONG 2002
工作研究 - 4
© RAOZHONG 2002
1. 作业测定概述
1.1作业测定的概念及作用 1.1.1 定义:作业测定是指把作业分成适当的 作业单位(作业要素),以时间作为尺度进行 测定、评价、设计及改善。 作业测定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为了设定 “公正的一天工作量”而最早提出来的。 起初是用秒表测时,对作业活动进行研究。由 于使用秒表测定作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后 来开发了以时间为单位对作业进行测定、评价 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时间研究。
基 本 操 作 时 间
总 制 造 时 间
指完全依照设计资料,以最 佳的制造方法,能制造出该 产品的所需最小时间值
无 效 时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