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思政研究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桂兵(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16)摘要:道德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有着深刻启示。
其思想的主要特质,包括注重情感教育、注重劳动和劳动教育、注重通过多学科进行道德教育、注重公民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和各学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利用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并对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加快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广泛汲取和借鉴世界各国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有益做法。
作为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用40多年的教育为苏联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世界各国教育界有的力。
其中,道德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分,对度的中国有示。
一、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是人的个别的、特殊的方面,是“的一的”。
道德教育作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要以为以:1.注重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的核心和;没有,道德成{无的,道德习惯的实在人的为心的,的是”叫苏霍姆林斯基为在由道德、道德道德、道德为习的中,道德作用。
道德,道德道德成坚的道德,树立坚的道德,成坚果敢的道德为实践。
此见,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必少的环节。
2.注重劳动和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作用。
他的教育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中有很多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曾指出:“劳动带给孩子的愉快多,够珍惜自己的荣誉,越清楚在工作中自己所做出的努力、荣誉。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学校的基础工作,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成为国家栋梁的必由之路,也是塑造未来社会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配置、教师角色、学生自主性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展开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资源配置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基石。
只有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环境。
首先,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条件。
其次,学校应合理调配教师资源,尤其是教授思想政治和德育课程的教师。
他们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能够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最后,学校还应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以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教师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首先,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参与者,而教师则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其次,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只有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
最后,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培训活动。
通过开展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的自主性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探索的能力,从而在未来发展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决策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各类社团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德育研究
起引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是持续性的渗透性 的进 行着 ,长期
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 国高校关注的重点 ,也是广大学 者讨 论教育方向何 去何从 的热点 ,在教育过程 中也 日益凸显 出一 些缺 陷和盲 目性 ,这也是广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者一直以来最头疼 的急 于解决 和完善 的关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 在不科学的灌输方法 ,强加式的管理 学生 ,单一说教思想引导方法等问题 ,要培养适应新 时期德 智体 美全面 发展的大学生 ,要从我们必须从方法的选择和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来研究 讨论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效率和工作能力。 生 思想 政 治教 育 中 的人 本德 育研 究
褚 鑫 李圣 虎
( 北 石 油 大 学人 文 学 院 黑龙 江 大庆 130 ) 东 60 0
摘 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德育的缺 陷性 已经很 明显,人本德育的新 的德育示 范理念是十分 必要的。在人本德 育的视 角下,提 出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 中普遍存在的 问题 ,提 出在 思想政治教 育中贯彻人本德育耍 坚持 的两个原则 ,自主原则和教育环境影响原 则。可以通过 多种栽体加深 学生的思想政 治理论水平 , 例如 p络 ,课堂以及 生活上 多种载体的途径来 实现。更好的从人本化德育 的理 念 出 - ] 发 ,来促进 思想政治教 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 :人本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 中图分类号 :G 4 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0 2 4— 0 0—0 0 6— 2 X 2 1 )0 0 0 2
令人感到教育已经成 了追逐欲望的工具”,“ 现代教育陷入功利 主义 ,这 是可悲的事情 。这种风气带来 了两个弊病 ,一个是学 问成 了政治 和经济 的工具 ,失掉了本应有 的主动性 ,因而也失去 了尊严 性,另 一个 是认为
高校大德育体系视角下的德育工作研究
力 军
专 职 辅 导 员 作 为 专 门 从 事 学 生 德 育 的工 作 者在
高 校 德 育体 系 中承 担 着 重 要 角 色 。2 0 年 ,中 共 中 04 授 课 教 师 是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的主 力 央 、 务院 在 《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政 国 关 军 。他 们 承 担 的 任 务 不仅 在于 传 授 专 业 知识 , 体 现 还 治 教 育 的 意 见 》 指 出 , 校 学 生 辅 导 员 是大 学 生 思 中 高 在 教 会 学 生 如 何 做 人 上 。从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政 治 想 政 治 教 育 的骨 干 力量 ,对 学 生 的成 长 有 着 巨 大 的 教 育 的角 度 来 说 ,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 教 师 与 普 通 专 业 影 响 。他 们 是 大 学 生 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导师 , 大 学 生 是 课 教 师 在德 育 功能 及 德 育 方 法 上具 有 不 同特 点 。 身 心 发 展 的 疏 导 者 、 业 就 业 的 参谋 者 、 择 日常 生 活 的 ( )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师 一 思 管 理 者 【。因 此 , 校 专职 学生 辅 导 员必 须 要 努 力 提 l 】 高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是对 大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政 治 高 自身 能 力 , 练 内功 , 高 自身 的 思想 政 治 素 质 与 苦 提 教 育 的主 渠 道 , 帮 助 大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世 界 观 、 是 人 分 析 问题 、 决 问题 的能 力 。经 常 深 入学 生 了解 学 生 解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的重 要 途 径 。因此 , 校 思 想 政 治 理论 高 的 思 想 状 况 , 学 生 的 思 想 、 习 、 作 状 态 作 出 正 对 学 工 课 教 师 在 高 校 德 育 体 系 中 占据 着 极 为 重 要 的 地 位 。 确 的 分 析 , 能 对 症 下 药 , 取 相 应 的 措 施 , 挥 专 并 采 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通过在教学过程 中阐明马克思 职 辅 导 员 的 最 大效 用 。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 明 自然 、 会 、 维 和 中 国 社 会 政 阐 社 思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通常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视为等同的概念,或者说是相互包容、相互交叉的概念。
这与我国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和现实状况的需要性有着特殊的、密切的联系。
然而,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教育形式。
现在,不少人都在谈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很大的成分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谈思想道德教育,其中大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把二者混为一谈,结果使人不知其所谈的是思想道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问题的两个方面。
这两种教育的内容、目标和目的各不相同。
从它们的逻辑关系上看,并非有着绝对的、必然的联系。
从教育对象上看,都是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这个“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主。
思想道德教育的更高层次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更高层次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两种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教育的性质。
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对一个国家而言,属于国民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政治信念教育,属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
二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但却不是两种同一的教育。
它们的进一步发展,不会是趋同,而是各有侧重。
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关键是在道德和政治两个词的含义上,两者不能互通和替代是显而易见的。
为什么在有些报刊上仍把这两种概念混在一起使用呢?例如,把一本书的正标题写为“大学德育”,而副标题却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不难看出,这本书谈得是两个问题,把这两个问题强行并列在一起,来说明一个问题,得出一个结论,结果往往是不能自圆其说,自相矛盾。
这种把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同一种教育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地理解这两种教育的内涵。
说到底,还是个没有把德育或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理清的问题。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不等于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因为二者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一样的。
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有联系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探索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NO.5,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R NA L OF YU N NA NI N ST I TU T E OFS O CI A L I S M 6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探索 黄 金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大学生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面貌,如何让青年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探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现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程度呢?在高等教育体制下,这项艰巨的教育工作又面临着怎样的难题呢?大学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以往片面注重教学工作中智育的发展理念已经不再适合全面型人才的发展需要。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出发,全面分析其面对的困境和难题,以及如何解决难题所采取的办法。
为完善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最有效的意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5-006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三导向”德育教学路径探析
. 文章编 号: 1 6 7 2 — 9 7 4 9 ( 2 0 1 3 ) 0 6 — 0 1 0 7 — 0 5
高校当前 的德 育实践仍坚持一元 化的价值导 向 ,
理论与 实际严重脱节 , 这种 疏离生活 的道 德规范使大 学生 既感 到公共 理想遥 不可及 、人 生价值 观难 以实 践 ,又使他 们感到个 人 的理想 权利得 不 到认 同和伸 张, 从 而对 德育 的必然性 产生 怀疑和排 斥 , 忽视 或无 力为学生个性 发展 提供平 台 , 往往 视学校德育过 程为 德育者对学生施 加影响 以及学生 接受影响 的过 程 , 不 能 以平 等人格 对待学 生 , 不 考虑学 生 的需 要 , 把 自己 的价值 观强加 给学生 , 忽视 了学生 的主 体地位 , 禁 锢 了学生的思想 , 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 。 因此 , 基 于中 国本 土化 的德 育导 向功 能 和系统 , 从知 、 情、 意、 情、 理、 养等 角度全面构建当前 中国高校德育导 向机制 。
素而 引发的退学 、休学甚 至 自杀等现象呈 上升趋势 ,
已经严重影 响了大学生 的健康 成才。 近期笔者组织 了 3 0 0多个学 生 , 发 了近一 万份 的调查 问卷 , 完 成 了南 京江 宁大 学城近万名学生关 于大学生消 费 、就 业 、 爱
情、 网络道德 等方 面的社会 调查 , 从调查 所反 映 的情 况看 , 大学 生总体上 心态是 健康 的 , 但很 多学 生心 理
重要 组成部分 ,并针对 出现 的问题 提出相应 的策 略。
而困扰 大学生的心理情感 问题 主要包括 : 就业 、 恋爱 、 消费、 网络道德 、 核心价值 。 下面将结合这次调查 的数 据做详细论证 。
首先 , 关于就业的情况 。本次 问卷 调查 涉及在校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 高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自身发展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需要。
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要结合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发展,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摸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考2004年10月15日,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
6年的时间过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提到的新形势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适应和薄弱环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既反映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同时也要求我们还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结合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发展,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摸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下面,笔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角,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是关键高校做好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是关键。
高校要拥有重视和善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校领导班子。
首先,学校领导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有充分的认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个思想政治素质好的领导班子,才会重视和想办法搞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备优秀的人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等。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的重要途径。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其制度建设、内容体系、方法与手段、对策与措施以及发展方向。
总结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为推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现状、制度建设、内容体系、方法与手段、对策与措施、发展方向、必要性、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为人处世态度,从而使他们具备辨别是非、正义感和责任心。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增强其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和民族观,增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自觉性,以及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1.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仰,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了德育、智育、体育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高校还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讲座、讨论、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
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为例
蔡树 云 ( 北京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
摘要: 虽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制度 建设方面取得 了诸 多成绩 , 但在 果 的好坏更多地依赖学生教育管理者个人的文化 素养和认知水平。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具 体 落 实及 教 育 的 实践 效 果 方 面 缺 乏 跟 踪 和指 导 , 育效 果 教
123 学 院 的 思 想 政治 教 育 合 力 还 没 有 形成 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好坏更多地依赖学 生教育者个人 的文化素养 和认知水平 ; 辅导员、 班主任 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 线, 务繁 重 , 任 责任重大 , 学校 要从政治上 、
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 想政治教育 , 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 、 党政齐抓共 管、 专兼职队伍相结合 、 有关部 门各 负其 责、 全校 紧密配 工作 上、 生活上 关心他们 , 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 想政治 教育 要 思 合、 学生 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有明确的研究 方向, 通过组建 由党团干部 、 两课教师、 辅导 员、 专职班 主任 等 目前我院的思想政治 教育 的队伍都在各 自的岗位上发挥积极 的
组建思想政治研究团队, 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以科研促发展, 不断提升 作用 , 但缺 乏统一 的领导 , 在工作 的合力方面还 有待进一步加强。 整体 工作水平。
关键词 : 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124 辅导员队伍 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随 着 学 院 的 实质 性整 合 的逐 步 完成 , 院 从 实 际 出 发 , 辅 导 员 学 对 0 引 言 队伍建设方案进行修订 , 使之更加完善 , 方案 对辅导 员资格准入制度 自 20 0 4年 8月 中 央 1 6号 文 件 颁 布 以来 , 高校 就 加 强 和 改 进 各 进行 了明确的规定 , 有利于学院按 政治 强、 业务精 、 纪律严 、 作风正的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 方面都做 了积极 的探 索和 实践 ,取得了丰硕 的 要 求选 拔 任 用辅 导 员 。 仍 需 看 到 , 为 学 生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主 要 力 但 作 成果。北京信 息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学院 )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量之一 的辅导员队伍 , 它的建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 在政策和待 育 方 面 也 进行 了积 极 的探 索 , 得 了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育 的可 喜 成 果 , 取 遇 方面 给 予 适 当倾 斜 。 为今 后继 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2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几点思考 1 当前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21宏观把握 , .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系统化 , 使大学生思想政 11 学 院 大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育 工作 取 得 的进 展 . 治 教 育 队伍 的 整 体 水 平 不 断提 高 111我院结合 中央 1 .. 6号精神 , 出了实施 “6 ” 提 1 4 战略的思想 要 不 断 加 强 和 改 进 大学 生 思 想 教 育 , 强 理 论 和 政 策研 究 , 学 加 大 认真贯彻 中央 1 6号文件 ,大 力加 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 想政 治教 生 思想 政治教育研究要逐步形成 “ 方向、 有 有团 队、 有平 台、 有机制 ” 育。 “6 ” 1 4 战略即紧密围绕一个培养 目标、 坚持六项基 本原 则、 落实 的良性发展的工作系统 。 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确 的研究方向 , 通过组 四项重要任务 , 结合“ 6 ” 14 战略思想 , 步形成 了具有我院特 色的思 逐 建 由党 团干部 、 两课教师、 导员、 辅 专职班 主任等组建思 想政 治研究 想 政 治 教 育格 局 。 团队,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以科研促发展 , 断提 升整体工作 不 112 构建 了具 有学院特 色的《 .- 通用平 台素 质教育 方案》 进 一 , 水平。逐步建设起具 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学生德育体 系。 步明确 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目标 22 坚持以人 为本的育人理念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_ 发 挥 常 规 大 型 活 动 , 开 学典 礼 、 业 典 礼 、 兵 、 训 、 学 教 如 毕 征 军 入 育要 以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为着力点 , 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 系 育、 科技艺术节 、 体育艺术节 、 升旗仪式等活动如的育入功能 , 同时充 大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育 必须 坚 持 以人 为 本 的育 人理 念 ,从 大 学 生 分发挥思想政治理 论课 的作用 ,并将一些重要 的大型常规性学生素 的健康成长和实际需要出发, 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通过发挥 质教育活动纳入具 有我 院特色的通用平台素质教育 方案 中,提炼 出 资助育人的作用 , 让大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 的关怀 ; 通过坚持做好就 我院学生在校期间培养 的关键素质能力。 业指导工作 , 解决学生及家庭的后顾之忧 ; 通过健 全学生心理危机预 11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 出台了《 京信 息职 北 警 干预工作体系 ,避 免极端 心理 问题的发生 ;强化校 园安全稳定工 业技术学院辅导员、 班主任 队伍 建设 方案》 作, 建立突发事件 快速反应机制 , 创造和谐安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 20 0 9年 , 学院将辅导员 队伍 细化 为思想教育辅导 员、 心健康 身 23 加 强校 园 文化 建 设 , 过 创 建 校 园 品牌 活动 , 富 大 学 生 思 . 通 丰 教育辅导员及就业指 导辅导 员, 出台了《 北京信 息职业技术学院辅导 想政 治 教 育 的 内涵 , 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活 力 增 员、 主任 队伍建设 方案》 不断促进 了辅导员 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班 , “ 十二五” 间, 期 学院 已t ) 强校 园文化建设作 为提升竞争力和 BJ a 114 出台 了辅 导 员开展 大学生 思想 政治教 育 的指导 性 文件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和主要 内容 ,加强对校 园文化 的引 ._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大纲》 领和规范管理 , 不断提升文化活动的品味 ,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院在 2 0 0 6年底 出台了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思想政治教 的 内 涵 。 过 多 年 的积 淀 , 院 已经 形 成 了 “ 技 艺 术 节 ” “ 育 节 ” 经 我 科 与 体 育 实施大纲》 使导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更加规范 , , 是一套 隔年交替举办 的格局 , 园的品牌社团极具影响力。今后 , 院的品 校 学 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走向工作 岗位 的一套系统的德育教育 大纲 ,分年 牌活动项 目的创建应该在学院统领下 , 结合 当前 的实事热点、 结合学 级, 分阶段 , 有重点地指导辅导员开展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 具有非常 生的成 才需求进行 , 努力打造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活动。 强的实用价值。 24 继续加强“ . 三风 ” 建设 , 形成全 员育人 、 方位育人 的教育格 全 1 学院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有待解决的问题 . 2 局, 不断优化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1 . - 1要加 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探 索新形势下大 2 广 大教职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教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 新方法和新领域 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 , 岗敬业 , 爱 教书育人 , 为人 师表 , 以良好 的 根据时代的发展,即使我们有相对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及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学生管理 工作要体现育 教育 方案也是不能涵盖学生思想教育 的全部 ,因此加强学生思想政 人导向 , 把严格 日常管理 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 养成 良好行为习惯 治教育 的理论研究 , 掌握国内国际形势政 策和主流思潮 , 使思想政治 结合起来 。 后勤服 务人 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 , 为大学生办 实事办好 教育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 贴近学生、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 对性 , 实 事 , 大 学 生 在优 质 服 务 中受 到 感 染 和 教 育 。 使
立德树人视域下内蒙古边境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第21卷第5期[收稿日期]2023-05-11[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立项课题(NMGJXH -2022XZ103)[作者简介]董庆玲(1982—),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本科教学管理、管理哲学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内蒙古边境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董庆玲(内蒙古大学 满洲里学院,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要围绕学校、课程的特殊性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有序开展,无论是内陆高校还是边境地区高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民族地区的边境地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有其独特的教学生态环境和教育教学特色,应厘清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与价值构成,并依次在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场景设定、实践教学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建构综合课程思政教学与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内蒙古边境地区高校课程思政的特色化建设,提升民族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边境地区高校[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71(2023)05-0027-04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视域下内蒙古边境地区高校既和其他高校一样,在推进课程思政进程中持续深入“知识性”和“价值性”,又基于边境地区高校国际化办学特色的空间场域和跨文化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的特殊“校情”和“学情”,还需强化“国际性”和“价值性”的多维特性;以及在民族地区高校持续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面上,厘清与明晰民族地区边境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和价值构成,剖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优化思路,为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丰富边境地区高校案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的引导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是推动高校教育向着立德树人的目标迈进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师培训机制以及加强育人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探讨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路径,旨在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道德修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识在当今社会,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多元化的需求,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现实中一些高校教师存在着师德不端、扭曲价值观念等问题,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高校教师作为育人主体,其育德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仅仅靠传统的师德师风建设和简单的培训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教育需求。
如何更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路径,旨在研究如何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以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通过深入分析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内涵,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师培训机制、加强育人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的具体提升路径,旨在为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传统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传统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摘要:我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底蕴厚重,传承至今仍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保留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探讨传统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传统儒家德育的原则、方法以及”知行合一”、”修己”等理念中获得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众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传统儒家德育思想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积累,早已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且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下,这种德育思想依然对我国的道德教育和思想观念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传统儒家思想能够传承至今而不衰败,说明这种德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值得人们去学习和坚持的,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的。
因此,笔者通过探索和分析传统儒家德育思想,来获得提高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启示。
一、传统儒家德育的原则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传统儒家德育思想是以”仁”、”礼”为核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强调人伦和礼义的关系,秉持”仁”的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仁”的思想最早是由孔子所提出来的,且普遍存在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之中。
在这里”仁”的含义比较多,其中常用的一点就是指要”爱人”,即关心爱护他人。
这种”爱人”的思想在孔子以及其继承者身上都有十分明确的表现,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等这些都表示出一种为他们着想,关爱他们的思想。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以及理解他人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索
收稿日期:2020-9-7作者简介:崔玉婷(1979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㊂三全育人 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索崔玉婷(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㊀226000)㊀㊀[摘㊀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为高校根本任务, 三全育人 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出更高的要求㊂通过对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调查,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在 三全育人 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从以下几点开展:加强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人人都是主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力争全方位育人;活动多样而有特色,贯穿进校至实习毕业全过程㊂由制度育人㊁环境育人发展到实践教育,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㊂[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德育工作;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11X (2021)05-0062-03doi :10.3969/j.issn.2096-711X.2021.05.028[本刊网址]http :// ㊀㊀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㊁建设教育强国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㊂ 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㊁文化知识教育㊁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㊁科研育人㊁实践育人㊁管理育人㊁服务育人㊁文化育人㊁组织育人长效机制㊂ 三全育人 即全员育人㊁全程育人㊁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㊂一㊁ 三全育人 的时代意蕴和内涵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 ,即全员育人㊁全程育人㊁全方位育人㊂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出更高的要求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任务,所谓 全员 ,指的是育人的主体, 学校+家庭+社会 正是全员所指,学校全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家庭全员包括所有家庭成员;社会全员包括学生能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所有社会成员㊂在全员的范围里每一位成员都发挥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教育范围交叉成网,又各有分工㊂ 全过程 指的是育人的时间段,从大学生进校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每一个阶段都要有针对性的教育,不能只重视开头和结尾㊂ 全方位 指的是育人的范围,新时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需要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理,丰富的实践,创新的思维等,所以教育要全方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影响下,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㊂二㊁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要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㊂ 可见育人先育德,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德育工作,高校育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围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办学宗旨,开展各项工作㊂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中,网络将无形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更需要正确的思想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㊂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㊂三㊁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一)以思政课为平台,普及德育在高校思政课是必不可少的,有马克思主义原理㊁毛泽东思想㊁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㊁形势与政策㊂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借助思政理论知识引领学生思想,在教学中主要以传授形式教学,偏向于理论,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考核方面以考试为主,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德育在实践中的情况㊂思政教师因课务较多没有饱满的精力投入教学,教学形式单一,缺少新颖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普遍性而忽略了个体差异性㊂(二)以班主任为主导,开展德育在大学生进校时以班级为单位,配备班主任一名,这位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在校家长,伴随学生在校成长㊂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班主任会依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同时会制定班级德育实践评分细则,德育实践评分细则包含学生学习㊁遵守校规校纪㊁班委团队建设㊁公寓管理㊁教室卫生㊁板报评比㊁征文投稿㊁文体活动参与㊁获奖情况等,并给出量化的评分,以此来促进培养学生的德育㊂在学校的奖惩与学生的德育分值直接关联,大部分同学很重视,但也有学生不能主动参与,认真对待,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监督管理加以引导㊂比如,每位学生的德育基础分为60分,上课迟到,体现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一次扣德育分0.5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㊂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体现学生热爱集体,具有团队意识,一次加德育分0.5分,以表示表扬鼓励㊂一学期积累下来的分数就是学生的德育实践总分㊂同班级的德育评分细则一致,不同班级的不一致,学校以这个德育实践分为准衡量学生的 德 ,为达到统一分数标准,所有班级的德育分以百分制为准,并将此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参考依据㊂(三)以学工部门为主线,促进德育学生在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展26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34卷第5期㊀总第291期现自我风采,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和思想认知㊂学校学工处㊁校团委㊁校学生会㊁二级院校学生会㊁各班级,联动一条主线,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㊂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智慧校园已在高校中 生根发芽 ,依托智慧校园加强德育的开展㊂在智慧校园里网络无处不在,在学生入校时收集学生信息,包括姓名㊁性别㊁照片㊁民族㊁籍贯㊁信仰㊁个人爱好特长,家庭成员,联系电话㊁QQ㊁微信号等,一起录入学工系统,学工系统与校园一卡通同步使用,一卡通主要用在进出宿舍㊁校园内消费㊁借阅图书㊂学生工作管理方面上创建各种QQ群,微信群㊂目前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开展的工作主要集中信息的收集,便于工作之需,而对一些隐藏的信息没有深度的挖掘㊂四㊁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一)参与传授者较少,偏向于思政教师㊁班主任和辅导员孔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㊂ 蔡元培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㊂ 可见从古到今 德 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㊂在当今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所以培养人才不能只重才能,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德才兼备,立德树人是学校育人的主要任务,学校理当重视,作为老师责无旁贷㊂德育应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中,校园里每一个场所里㊂很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德育工作主要靠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来开展就可以了,专业教师只负责教好专业就可以㊂思政教师㊁辅导员和班主任只是教师中的一部分,担当德育重任,力量不足,要想把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各专业教师㊁各管理部门人员必须全员参与㊂(二)思政课课时少,形式单一,内容局限㊁枯燥学校在思政课程安排上,安排课时甚少,无法满足传授内容之多的需求,导致教学内容删减,进度快,教学质量下降等不可避免的现象㊂在传授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在思政课上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实践活动较少,学生要将理论知识用在实践中,才是真正地学到了,所以实践课应根据理论章节内容来设计㊂在上课形式上重传递㊁轻思考㊁重形式㊁轻效果,例如辩论㊁讨论㊁案例分析㊁研讨会㊁报告会,更要落实效果,走出课堂参加公益活动,在实践中验证㊂(三)线上线下联动较少,未能深入挖掘隐藏功能大数据的背景下智慧校园已经呈现,对于一些基本数据的运用,学校没有挖掘深层信息㊂比如一校园卡的使用情况就能体现出很多隐藏信息,消费记录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消费水平,从而体现在出家庭经济情况,进出宿舍记录,可以反映出学生遵守校规校纪㊁诚信的情况,借阅书籍的记录可以反映学生的态度和方向㊂再比如QQ群㊁微信群的使用,不能只传递简单的通知而已,应该扩大它的使用功能,可推送教育理念,先进事迹等,用事例征服学生㊂五㊁ 三全育人 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探索(一)加强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人人都是主角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地指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㊂立德树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㊂高校职业教育办学应确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㊂校训 明德励志,知行合一 ,正体现 德 的重要性㊂学校领导齐抓共管制定合理的育人方案㊂首先,从全体教职工在思想上重视㊂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每位教职员工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强化 立德树人 的重要性,时代性,思想性和高尚性㊂立德树人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任务㊂其次,用行动见证㊂人才培养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㊂学校建立层级化的育人工作机制,根据部门工作特征制定特色的德育倾向,详细的安排,全面覆盖,将德育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㊂无论是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在学校里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加强个人修养,言传身教,有着相当重要的榜样作用,一句问候,一个微笑,都可以传递着你的尊重和关爱,以点带面,将德育渗透在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中㊂最后,落实考核㊂考核主要以督查反馈为主要依据,对德育开展好的部门或个人可以作为评优参考依据,对于存在问题的应该批评指正㊂(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力争全方位育人1.思政课教研室㊁班级㊁二级学院㊁学工处㊁校团委㊁教务处共同联动开展活动㊂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交叉,布局成网状,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中,在制度育人的基础上,开展实践育人㊂学校应扩大专业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安排围绕思政理论㊁人文修养㊁职业发展㊁就创业指导㊁身心健康等多模块开设课程,实践课的考核可以借助学工活动的平台开展,从学生出勤,活动纪律,活动效果等方面制定考核评分办法,由负责组织活动的教师现场考核㊂学校主动发挥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纽带作用,主动与社会接轨,搭建学生活动平台㊂活动覆盖学生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让学生能根据个人素质提高的需求有选择有目标的参与,让德育在学生内心里生根发芽,由被动参与到主动行动,由个人行动带动整体行动,达到德育的实效㊂2.校园环境布置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也比较大㊂教学区㊁宿舍区㊁餐饮区㊁图书馆㊁活动场所㊁运动场所都是学生经常聚集的地方,静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随处可见,可以张贴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等,为了从不同角度扩大宣传,宣传标语要有更新,不能长期不变㊂3.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㊂要求入校的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壮大班主任队伍,上岗之前进行 青蓝工程 帮扶结对,由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师傅,进行业务指导㊂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水平,在学校选聘初期就要定好标准,严格把关㊂对已经进校的辅导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二级院校根据工作开展的需求,分条块安排,但是分工不分家,比如,心理健康,学团保险,医疗保险,奖惩,助学,公寓管理,学校提供相应的培训交流机会,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㊂4.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德育㊂大数据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沿, 三观 受着网络的冲击,高校应积极主动引导,教育学生如何正确筛选网络信息,借助微信㊁QQ㊁微博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㊂在任何工作开展的过程网络的使用必不可少,活动前用于宣传动员,活动中用于互动交流,活动后用于整理归纳㊂对智慧校园系统中产生的数据深入挖掘,并研究分析,形成课题,得出研究成果,促进学校思想教育的发展㊂(三)活动多样而有特色,贯穿进校至实习毕业全过程德育工作应贯穿学生贯穿进校至实习毕业全过程㊂在学生进校时以制度育人为主,全方面开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计划,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制定职业规划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对每一章节细致讲解分析,在生活方面以安全教育为主线,在学习方面以自主学习为主线,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怎样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㊂向学生讲解学校发展,进行专业介绍,召开心理健康㊁职业规划等专题讲座,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㊂在毕业实习之前的主要以实践育人为主,全方面锻炼学生的德㊁智㊁体㊁美㊁劳㊂对专业展开深入的学习,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每个假期学校组织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学 雷锋㊁莫文隋 精神,红十字会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捐助活动,结对帮36第34卷第5期㊀总第291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Vol.34.No.5(Gen.No.291) 2021年3月(上)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Mar.(first half)2021扶小学生活动,支教活动等,对每次活动都有记录㊁有考核㊁有评比㊁有总结㊂实习阶段主要以就业创业为主,关注学生因身份转变产生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引导帮扶㊂临近实习,学校召开预就业动员大会,进行积极引导,组织毕业设计比赛㊁预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渠道,召开大型的招聘会,向学生推送招聘信息,邀请校友进行是分享就创业成功事迹等等,教育学生吃苦耐劳㊁诚实守信㊁爱岗敬业㊁乐于奉献㊁敢于创新的工作精神㊂六㊁结语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 三全育人 为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由制度育人,环境育人,发展到实践教育,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㊂参考文献:[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2-28(1). [3]刘瑞,周海亮.以立德树人为根基的高校 三全育人 工作机制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3):82-84. [4]王丽,罗洪铁.试析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人才问题的重要论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5-29. [5]姜汇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的立德树人教育[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81-85.[6]杨兆山,时益之.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索[J].教育研究,2018,39(12):18-29,80.[7]王小莹.牢记立德树人初心㊀践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8,6(1):29-34.[8]郭福仙.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CUI Yu-ting(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Nantong Jiangsu2260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 s educational policy,it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people with morality.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it is proposed that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under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for everyone is the protagonist;integrating resources,forming synergy and striving for all-round education;holding various and distinctive activities that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from entering the school till internship and graduation.It has really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educating people from institutional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 practical education,and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Key words:Three Complete Education;higher colleges;moral education;practice;exploration(责任编辑:章樊)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第59页)参考文献:[1]国防部.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leaders/ 2016-12/08/content_4766073.htm,2016-12-8. [2]王海霞,唐智松.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研究[J].课程㊃教材㊃教法,2020(2).[3]庞君芳,朱永祥.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建议[J].课程㊃教材㊃教法,2020(5).[4]黄冰. 故事中心 英语教学策略在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论证报告[J].科教文汇,2016(12).A Probe to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in the Normal CollegesHUANG Bing,CAO Shi-yan(Guangxi Colleg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Nanning Guangxi530022,China)Abstract:Being the main force of cultivating qualified teachers,teacher training colleges have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when comparing with other colleges.It is a must to put emphasis on the educ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for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qualities for being a qualified teacher.College English course is the best choice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Based on the constructivism,a topic-based teaching model can be founded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Topics can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categories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materials.Stories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topic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motivations on studying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er s quality on ideology and politics.Topic-based teaching model is proved to a useful way to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Key words:normal colleges;college English course;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topic-based teaching model(责任编辑:桂杉杉) 46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34卷第5期㊀总第291期。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探索和实践新的育人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大思政视野出发,深入探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以期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大思政视野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概念界定和背景分析,明确其内涵和特点。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和总结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探讨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育人模式,如项目式学习、社会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并分析其育人机理和实施效果。
文章还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价值进行深入剖析。
理论上,实践育人模式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思政教育理论体系,提升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践上,实践育人模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文章将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未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在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是一种全面、系统、创新的育人方式。
该模式强调以实践为导向,以育人为核心,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内涵方面,大思政视野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将思政教育延伸到课外实践、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特点上,该育人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实践性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索
会 需 要统 一 的角度 来 理解 教 育对 象 .关心 和 维 护大 学 生 的利益 ,贴 近 实 际 、贴近 生 活 、贴 近学 生 ,把
育实践 的主宰 .在信息的收集和舆论导 向的把握上 拥 有绝 对 的权 威 .学生 则 成 了被 动 的受 众 ,无 法 大 胆沟通 与交流 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传统 的思想政治 教 育越 来 越 不适 应 社会 发 展 和学 生 的身 心 特 点 .滞
当今 社会 在 经 济 、政 治 、文化 及 价 值 观上 都 已 经 或 者 正 在 发 生 深刻 的 变 迁 。传 统 的 “ 人 社 会 ” 熟 被 “ 人 社 会 ”打 破 .大众 文 化 对 生活 的渗 透逐 步 生 加 深 。这 种 转变 对 教 育 的影 响 是 多样 的 ,需 要 重新 确 立价 值 和 行 为标 准 。面对 这 样 的 现实 ,具 有 亲 和
三、构 建高校 思想 政治教 育亲 和 力的有效 途径 ( )更 新观 念 ,强化 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 的 育 一
人 功 能
一
的思想 政治教育理应更加注重教育对象 的主动性 。
但纵 观 传 统 的思 想政 治 教育 工 作 .教 育 者始 终 是 教
是 以学生为 出发点 .从大学生 自身需求与社
具体表现为德育施教主体 . 德育工作者和工作组织与 受 教 主体 之 间相互 亲 近 的 动机 和相 互 亲 近 的行 为 团 思 想政 治 工作 中 的亲 和力 .既指 通 过 思想 政 治工 作
者 的各 种 努 力使 思 想政 治 工 作不 断 彰 显 出来 的独 特 的吸 引力 和凝 聚力 .又指 思 想政 治 工作 者 所 必 须具 备 的重要 品格 。亲 和力是 真理 的力 量 、知识 的力 量 、 人 格 的力 量 和 艺术 力 量 的和 谐统 一 .是思 想 政 治工 作 者 在工 作 过程 中引 导力 、转化 力 、纠错 力 、团结 力 、吸引 力 的综 合展 现 。1 想 政治 工 作 的亲 和 力 , [思 3
中小学德育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2019年文档
中小学德育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学校通常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由于个体的道德发展存在阶段性,所以不同阶段的德育称谓也有所不同,人们习惯上把中小学德育称之为道德教育,大学德育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因为大学德育不同于小学德育。
大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已基本形成,由于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而现代社会需要大批具有现代民主政治人格和参政议政的公民,所以对大学生的教育应侧重于优良政治品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便成了大学德育的代名词。
而中小学德育是打基础的教育,由于中小学生受身心发展的限制,则注重于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德育,上至国家,下至平民百姓,对下一代的行为举止给予许多的规范和教育。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政治参与能力。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可作如下归纳: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依据《小学德育纲要》、《爱国主义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快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精神,小学德育的内容应以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五爱“教育为重点。
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三、热爱人民的教育;四、热爱集体的教育;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七、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教育;八、家庭伦理教育;九、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十、保护环境道德教育。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探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
近年来高校推行的立德树人理念和协同育人模式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探究立德树人视域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协同育人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挑战和价值观冲突。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以期为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供借鉴和帮助。
通过对协同育人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立德树人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立德树人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立德树人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及基本思路
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及基本思路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高校教育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新形式,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法创新基本思路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受到巨大的冲击。
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对象所接受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要求高校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了解社会变革方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1]。
一、大学生德育素质提升的途径(一)推进道德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德育工作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作为德育体系的核心,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要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
同时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创新改革,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造、甘愿奉献,成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新人。
要不断推进德育手段和德育方法的创新,注意研究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工作。
创新高校德育方法,使德育工作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开辟新领域,创建新阵地,积极打造网络阵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课堂,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2]。
将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进行结合,更深层次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要摒弃德育工作靠课程的单一传授方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整合的德育系统,三方加强联系,优化德育过程。
(二)德育教育要进行文化渗透在培养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化渗透,如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大学生的历史和哲学思维,努力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能力。
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思考
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思考[摘要]文章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结合实际,就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提出并论述了“四个结合、四个为主”的新观念、新途径和新方法,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作了具体、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校德育观念途径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立党立国、强党强国的传统优势和制胜法宝。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塑造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领地,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历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遭遇尴尬局面和效率低下毋庸讳言。
因此,当前就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的讨论和研究如火如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必须高屋建瓴,既在宏观上着眼,又从微观上着手,切实创新育人观念、充实育人内涵、拓展育人途径、改进育人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创新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观念1.求实与创新相结合,以创新为主的观念。
创新的渴求往往都源自于对现实状态的不满。
实事求是地说,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与过去最好的时期相比,其过程凸显尴尬,其结果效率低下。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市场经济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物欲横流,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沉渣泛起,传统的只讲公不讲私,只讲奉献不讲回报,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的德育思想在当前的教育中显得苍白无力;二是社会道德环境的挑战。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轰轰烈烈,难免泥沙俱下,道德滑坡,受教育者甚至是教育者本身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道德环境的全面影响;三是信息社会的挑战。
在五彩缤纷的现代信息社会里,陈旧的育人内容、方法、途径已与新形势相形见绌。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滞后与超前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教育已不再是一呼百应。
要应对挑战,首先必须更新观念。
要突破思考的盲点,把观念创新放在首位。
没有育人观念的创新就无所谓内容、方法、途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