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5、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二)教学例1
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三、质疑调节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尝试解决后集体交流。
四、作业:练习十六第4、5题。
教学后记:
第5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二)教师提问:
(1)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3)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四、反馈练习
(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
(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3.底是1.8米,高是.1.2米;
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
(3)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
(4)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
2.练习十五第5题:
a、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人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2)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意义: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其中包含未知数。
2. 方程的求解:通过运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简化,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
3. 实际问题与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通过求解方程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及求解方法。
2.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尝试将其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3. 讲解:讲解方程的意义、求解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4. 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方程的意义和求解方法。
2. 收集一些实际问题,尝试将其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位置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位置练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运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 运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提问:数对中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教室座位图,每个座位上都有学生的名字。
2.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每个学生的位置?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4.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停车场,每个停车位上都有车牌号。
5.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每辆车的位置?6.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一个数字表示行,第二个数字表示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方格图,每个方格内有一个数字。
2.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每个数字的位置?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城市的地图,标注了几个地点。
2.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这些地点的位置?3.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提问:数对中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用数对表示家里的家具位置,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最新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3)教案
最新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用字母表示数(3)【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4、“做一做”和练习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理解式子的含义,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和字母的值。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求取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含义和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复习导入】(一)复习旧知。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1)一个加数是b,另一个加数是6,和是()。
(2)b个a相加,和是()。
(3)把x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C度,每个底角是()。
2.用字母表示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周长公式。
学生回忆后汇报。
(二)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运算定律和公式。
那么用字母的式子能不能表示数量关系呢?学生讨论后交流。
(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1)出示例4情景图。
(2)学生读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3)问题讨论: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如何求一共倒出了多少克呢?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分析:要求这一大杯果汁还剩多少克?要知道这一大杯果汁的总质量,因为已知总质量是1200克,那么要求出一共倒出了多少?由题意可知,每一小杯果汁是x克,一共三杯,正好是x+x+x=3x(克)。
由此,计算出还剩下的果汁质量就是:(1200-3x)克。
(5)学生写出分析过程。
讨论:怎样知道还剩下多少克的果汁呢?小结:根据上节课所学,只要将字母x的值代入式子里,就可以求出还剩下多少的果汁了。
强调:题中的3x是倒出果汁的质量,是一个整体,计算时不能分开。
(6)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出式子的值。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第3课时练习课 精品教学课件
或(a·b )·c=a·(b·c) (a+b)×c=a×c+b×c或(a+b)c=
ac+bc或(a+b)·c=a·c+b·c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知识总结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的数量关系。
1.表示同一个数量时要用同一个未知数。 2.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求值:先写计算公式,
1.用字母表示一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用字母表示简写:省略乘号,数字在字母前面。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时,字母所取 的数值要符合实际情况。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知识总结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a+b=b+a (a+b)+c=a+(b+c)
5 简易方程
第3课时 练习十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一、复习巩固
知识点1 用字母表示数
教材第56页
当m=10时,48+m=48+10=58 48+m=60,m=12
48+m 58
12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基础练习
教材第56页 5.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ɑ×x =ɑx
x×x =x2
再代入求值,计算结果后面加单位名称。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三、拓展练习
教材第57页 13.*在右图中:
(1)哪一部分的面积是ac?
(2)哪一部分的面积是bc?
ac
bc
(3)整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整个图形的面积是ac+ bc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四、课后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2.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3.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如:用a表示一个数,用b表示另一个数,那么a b表示这两个数的和。
2. 讲解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总价,路程=速度×时间等。
3.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式。
3.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解决实际问题”环节。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数量关系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实质,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课时 练习课 教案 2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26~27练习六第4、6、9、10、1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小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计算的正确率。
过程与方法:经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知识的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现学习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难点: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演示讲解;练习体验,理解分析,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教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一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口算。
1.6÷4= 0.49÷7= 3.8÷19= 9.6÷6=5.1÷17= 3.5÷5= 14.4÷12= 7.6÷19=教师出示算式,让学生口算回答。
3.列竖式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50.7÷5= 0.91÷65= 18÷48=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6题。
(1)组织学生算一算,改一改。
(2)让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并指出题目中竖式计算错误的原因。
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3)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可能会指出:第一个式子的商遗漏了小数点,第二个式子商的小数点后面少了一个0。
2.教材第27页练习六第9题。
提问: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被除数小于除数的情况下,商比1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思考、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二、互动新授(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教材第52页的表格,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质疑: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
追问:“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引导: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可能用n+ 30表示,n表示小红的年龄,n+30就表示爸爸的年龄;也有可能用a+30,用a代表小红的年龄,因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所以用a+30就是爸爸的年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代数式)思考:大家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代替上面所有的算式,既简洁又方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你们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吗?2. 学生回答: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究1. 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10元钱,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那么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减法计算剩余的钱数,用除法计算最多可以买几本书。
4.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5. 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的核心,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三、巩固1. 教师出示练习题:小红有15元钱,她想买一支笔,每支笔的价格是3元,那么她最多可以买几支笔?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除法计算最多可以买几支笔。
4.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四、拓展1. 教师出示拓展题:小华有20元钱,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那么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如果他再借5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书?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减法计算剩余的钱数,用除法计算最多可以买几本书。
4.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配套教案:第3课时_练习课【精品】
第2单元位置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5、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
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线称为“斜线”。
(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
)(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
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
(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
(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推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配套教案:第3课时_练习课
第2单元位置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5、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
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线称为“斜线”。
(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
)(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
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
(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
(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配套教案设计:第3课时_练习课【精品】
第2单元位置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5、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
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线称为“斜线”。
(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
)(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
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
(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
(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配套教案设计:第3课时_练习课【精品】
第2单元位置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5、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
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线称为“斜线”。
(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
)(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
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
(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
(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第3课时 练习课
第2单元位置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5、7、8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来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线称为“斜线”..(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指名回答(1)题:邮局所在的位置可以用(1,7)表示..它在学校往北700m,再往东lOOm处..三、拓展延伸1.结合教材第23页“生活中的数学”,讲解围棋棋盘及地球上的经纬线与数对的联系,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数对有联系?(如电影院座位、象棋等)2.出示字母表:A B C D E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字母“Q ”的位置在第2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2,2)..请根据以上信息填空..(l)字母M 、D 、J 、S 的位置可以分别用(,)、(,)、(, )和(,)表示..(2)某字母的位置可以用数对(1,2)表示,其中数字1表示( ),数字2表示( )..请你在图中圈出这个字母..【易错点剖析】在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先表示列再表示行,这一知识点学生容易出错;另外在确定第几行第几列时,也容易数错..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归纳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行与列,明白了确定行与列的规则,巩固了数对的知识..3.下图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1.熊猫馆的位置在( , ),白鹤馆的位置在( , )..2.老虎馆的位置在(2,3),在图上标出老虎馆..3.从老虎馆到白鹤馆,要向( )走( )格,再向( )走( )格..【易错点剖析】在方格上确定数对的位置时,要看清楚行和列的开始..本题中行与列都是从0开始的..学生在做题时对于0总是忽略,直接从最左边一列为第一列..【归纳点评】在方格纸上,表示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O ,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O ,1,2……6,其中的“O ”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四、全课小结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本课练习你还有哪些收获?五、作业:【板书设计】练习课数对(列,排)按下列要求做题。
【推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配套教案:第3课时_练习课
第2单元位置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5、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
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线称为“斜线”。
(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
)(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
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
(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
(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
第5单元简略方程第3课时练习课【教课内容】:教材P55~57练习十二第2、9、11、12、13题。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能娴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会利用公式、常用的数目关系求值。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值的练习过程,培育学生抽象归纳的思想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觉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育学生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加强学习的信心。
【教课重、难点】要点:能娴熟地用字母表示数目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
难点:解决有关的实质问题。
【教课方法】:习题解说,指引学生练习。
在练习中体验、沟通、感悟。
【教课准备】:多媒体。
【教课过程】(2)一、复习回首(3)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那此刻就来做做练习。
(4)教师出示以下各题,学生独立思虑后,沟通解答。
(5)1.填空。
(6)(1)1千克大米的价钱是a元,买20千克大米对付( ) 元。
学校食堂上月用煤x吨,这个月比上个月节俭用煤y吨,这个月用煤()吨。
(3)a+a=( ) a×a=() 当a=5时,2a=(),a2=().(4)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行了t小时,共行( ) 千米;假如行s千米要( ) 小时。
2.水果店购进一批水果,苹果有x箱,每箱重15千克,橘子共有a千克,谈谈以下式子表示的意义。
(1)15x (2)15x+a (3)15x-a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11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发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单价、数目和总价三者之间有如何的关系?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后,会说出:总价=单价×数目,单价=总价÷数目,数目=总价÷单价你会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出这些数目关系吗?学生在教材上练习,教师指名板演:c=ax a=c ÷x x =c÷a假如每袋方便面元,6元能够买几袋?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板演:x=c÷a=6÷1.5=4(教师注意重申书写格式)集体校正,教师重申易错点。
【精品】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第3课时_人教新课标
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教材第5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认识。
2.使学生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方法。
教具学具投影仪,各种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述我们学过的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
2.投影出示长方形、正方形。
(1)请学生说出这两种图形的名称。
(2)用语言叙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实施1.用字母表示公式。
(1)理解字母表示的意思。
通常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2)尝试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指名读公式,教师板书:S=a·a C=a·4S=a2C=4a(4)观察用字母表示的公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①S=a·a可以写成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是a×a,它与2a的意义不同,2a是表示2个a相加,是a+a。
正方形面积公式一般写成S=a2。
教师板书:22、32、42、52,指名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各表示什么意思,等于多少。
如:22读作2的平方,表示两个2相乘,等于4。
②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
如C=4a。
2.学习利用代入计算公式的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了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周长的计算公式,当我们要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或周长时,就直接把数代入有关的公式,算出结果。
(1)出示教材第54页例3(2)。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指名读题。
(3)请同学说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2提问: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每一个字母表示什么?(S表示正方形的面积,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a表示的实际数值是多少?(a是6)(4)计算。
我们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所用的公式,然后把字母表示的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55~57练习十二第2、9、11、12、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会利用公式、常用的数量关系求值。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值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
难点: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习题讲解,引导学生练习。
在练习中体验、交流、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那现在就来做做练习。
教师出示下列各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解答。
1.填空。
(1)1千克大米的价格是a元,买20千克大米应付( )元。
(2)学校食堂上月用煤x吨,这个月比上个月节约用煤y吨,这个月用煤( )吨。
(3)a+a=( ) a×a=( ) 当a=5时,2a=( ),a2=( ).
(4)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行了t小时,共行( )千米;如果行s千米要( )小时。
2.水果店购进一批水果,苹果有x箱,每箱重15千克,橘子共有a千克,说说下列式子表示的意义。
(1) 15x (2) 15x + a (3) 15x - a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11题。
(1)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后,会说出: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2)你会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出这些数量关系吗?
学生在教材上练习,教师指名板演:c=ax a=c÷x x =c÷a
(3)如果每袋方便面1.5元,6元可以买几袋?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板演:
x=c÷a=6÷1.5=4(教师注意强调书写格式)
集体订正,教师强调易错点。
2.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13*题。
(1)教师出示图。
(2)该图由几个小长方形组成?分别说说它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组织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
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出:左边长方形长是a,宽是c;右边长方形长是b,宽是c;整个长方形长是(a+b),宽是c。
(3)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①哪一部分的面积是ac?(左边长方形的面积)
②哪一部分的面积是bc?(右边长方形的面积)
③整个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方法一:(a+b)c 方法二:ac+bc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2、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9题。
教师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小组交流遇到的问题。
3、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12题。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使学生明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3)组织学生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4教师出示:
a b c s 1 0 8 9
×9 ×9
s c b a 9 8 0 1
教师:上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答案见右边竖式)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练习课,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
1.填一填。
(1)小兵有故事书x本,比张冬多5本,张冬有故事书( )本。
(2)小红x 天读课外书a页,平均每天读()页。
(3)每个足球的价格是a元,买6个足球用( )元,付x 元钱可以买()个足球。
2.说说下面每个式子的意义。
某工厂计划生产洗衣机n台,原计划6天完成,实际比原计划多生产120台。
(1)n+120()
(2)n÷6 ()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计算。
(1)一个长方形的长a是8.4m,宽b是4m,求它的面积S。
(2)一列火车的速度v是180千米/时,行驶的时间t是4.5小时,求行驶的路程s。
【板书设计】
练习课
第11题:c=ax a=c÷x x =c÷a
第13题:方法一:(a+b)c
方法二:a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