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统计—众数》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众 数

五年级数学:众 数

五年级数学:众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2~1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求真的科学态度,渗透一组数据的对称美,揭示数学中美的因素。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情境引入。

请学生观看一则新闻李叔叔求职记。

2.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算一算,想一想,经理是否欺骗了李叔叔?3.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数来反映工资水平比较合适呢?[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李叔叔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帮助李叔叔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学习新知1.提问:李叔叔最有可能挣到多少钱?2.揭示:这里的600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并请学生猜猜是哪个zhong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使学生通过工资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600理解众的含义,进而理解众数的意义。

]3.小练习:找出下面两组数据的众数。

4.请学生试着说说众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小结板书。

三、解决问题(一)完成例11.出示例题: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

下面是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1.41 1.41 1.41 1.44 1.45 1.47 1.48 1.491.51 1.51 1.51 1.51 1.52 1.54 1.54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6名队员。

3.根据学生汇报,老师课件随机演示选择结果。

众数(统计)

众数(统计)

《众数》教案教科10教本万静 10370036【教材分析】“众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和中位数基础上来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量,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

【学情分析】在前期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为这节课奠定了基础,学生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课前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学校的老师参加集体舞比赛的录像,然后在导入中以亲切的谈话开始,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主题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集体舞比赛情境,以各班选10名队员“大家说选什么条件的合适呢?”这句话为切入点,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

【教学目标】1.了解众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会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及作用,会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基础上发展的,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每位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众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

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0分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校集体舞比赛,各班要选出10名同学参加集体舞比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众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众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众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众数》教案主要让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掌握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能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众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数据实例,让学生感受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众数这个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众数的含义,掌握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

2.能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掌握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

2.难点: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操作方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众数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求众数的方法。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数据,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2.准备众数的定义和求法PPT,用于呈现和讲解。

3.准备练习题,用于操练和巩固环节。

4.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众数的概念,如调查某班同学最喜欢的季节,统计数据后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季节。

让学生初步感受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众数的定义和求法,让学生明确众数的概念。

通过PPT展示求众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给出一组数据,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众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选取几组数据,让学生独立完成求众数的任务。

众数课件

众数课件

谢谢大家!
数据组7、1、6、5,8、3、4、9中,众 数是( )。 众数的个数不是唯一的。
想一想,平均数和中位 数的个数会出现这种情况 吗?
本节重点
在一组数据中,次数出现最多 的数据我们称之为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不止一个, 也可能没有众数。而平均数和中位 数的个数都是唯一的。
某衬衫专卖店销售领口尺寸分别为38cm,39cm, 40cm,41cm,42cm的衬衫,在5月份他们的销售量如下表:
8000 6000 2100 2000 1500 1500 1500 1400
本节重点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 的那个数据我们称为众数。
找一找,相信你能行!
数据组2、4、4、5、3、9、4、5、1、8 中,众数是( 4 )。 数据组7、6、6、5、5、6、5、5、4、4 中,众数是( 5 )。 数据组2、4、4、3、5、4、5、1、5、7 中,众数是( 4和5)。
领口尺寸/cm 销售量/件
38 39 21 27
40 41 46 30
42 12
你认为专卖店再进衬衫时应多进那种尺 寸的?为什么?
你认为对下面两组数据各用哪个统计量表示比较合理?
(1)五(1)班第一小组9名男生体重:(单位:千克) 35 36 36 37 37.5 38 38.5 50 52 (平均体重:40千克) 中位数 (2)五(2)班第一小组9名男生体重:(单位:千克) 35 36 36 37 42 42.5 43 44 44.5 (平均体重:40千克) 平均数
某小组同学进行5分钟踢毽子比赛,每个成员的成 绩如下:
134,131,131,121,130,126,162,131,122.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众 数精品教案 (31)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众 数精品教案 (31)

《众数》教案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2、课时:1课时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统计》【设计理念】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理解众数的意义以及会找一组数的众数,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课程理念。

2、新课程理念、反馈的强化及对问题有效的探索的理论为本课的设计设计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教学分析】统计与概率这个板块的内容可以说是新课标教材的一大亮点,在每一册数学教材中都有涉及,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的、易于理解的情景中学习数学。

五年级学生身心正处在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为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合格人才,仅仅考传播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愉悦。

“众数”这个概念本身并不难理解,难的是与平均数、中位数一起来描绘数据集中情况时,其实际统计意义有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

因此,在教学目标设置上,我不仅考虑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同时考虑到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昂然的兴趣中,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有效的掌握知识。

【学习者分析】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教学课题】课程标准: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生的意义。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众数》精品教案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众数》精品教案

众数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P122~123《众数》教学目标:1、理解众数在统计中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事物的多面性,初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媒体出示书P122主题图下的20个数据)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1.52 1.52 1.52 1.52 1.52 1.52师:大家看,这里有20个数据,是20个小朋友的身高,你能统计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20个小朋友的平均身高是多少?20个小朋友身高的中位数是多少?)师:对的,我们已经对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譬如平均数、中位数等(学生回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出示课题:《众数》二、新授(媒体出示书P122主题图下)探究一:初步理解众数的意义。

1、师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请你们以座位前后四人为一组,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人都来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中出现了几种观点。

2、师:让我们全班来大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你们组的观点。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l)算出平均数是1.475m,认为身高接近1.475m 的比较合适。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m,身高接近1.485m 比较合适。

(3)身高是1.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 左右比较合适。

)3、师:刚才主要出现了3种意见,好像各有各的依据,但是我们还是要确定出一种最理想的方法。

这10个小朋友是要选出来参加集体舞比赛,你认为身高要尽量满足什么条件比较好?(估计学生可能回答:身高尽量要一样或者接近,这样队形匀称好看)师:上面这组数据中,身高1.475m的人没有,身高1.485m的人也没有,所以这两个数据是虚拟的。

《众数》教学设计

《众数》教学设计
莹 墨 一
《 众 数》 教 学 设 计
郭 丽 娜
( 吉 林 市 昌邑 区 第 二 实 验小 学 校 , 吉林 吉林 1 3 2 0 0 0 )
教学 内容 : 小 学 数学 五年 下 册 第 六 单 元 《 统计》
教学 目标 : 知识 与技 能 :学 生 理解 众 数 的 含 义 ,会 求 一 组 数 据 的 众
数. 能 选 择 合 适 的 统 计量 表示 数 据 的不 同特 征 。
过程 与方 法 : 1 . 通 过 与 学 过 的统 计 知 识 ( 平均数 、 中位数 ) 的 比较 , 认 识

中, 身高 1 . 5 2 的 同 学 人数 最 多 , 他 们 的 身高 比较 均 匀 。 师: 你 们 帮 老 师 选 择 一 下 哪种 方 案 好 一 些 。 为 什 么 ? 生: 我 选 择 第 三 个 同学 的方 案 。 因 为 这 些 同 学 的 身 高 都 是 样的 , 选 择 他 们 的话 , 看起来非常整齐。 生: 我 也 选 择 第 三 个 同学 的方 案 , 因 为 这数 C . 众 数 ( 2 ) 在 演 讲 比赛 中 , 某 个 选 手 想 知 道 自己 处 于 什 么 水 平 , 应该选( B 1 。 因为 中 位 数 体 现 出 了一 组 数 据 的 一 般 水 平 , 可 以让 选 手 知 道 自己 的 水平 是 高 还 是 低 。 A. 平均数 B . 中位 数 C . 众 数 ( 3 ) 要 统 计 同 学 们 最喜 欢 的动 画 片 , 应该选C 。 因 为 众 数 可 以体 现 一组 数据 的集 中情 况 。 A. 平均数 B . 中位 数 C . 众 数
生 : 按 容 貌 好来 选 择 。 生: 按 身 高来 选 择 。 ( 都要说清为什么。) 师: 好 , 我 就 按 身 高 来选 择 。 下 面 同 学们 看 白板 , 这 是 老 师

统计-众数-教案

统计-众数-教案

统计-众数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众数的概念、含义,可找出众数2、探索发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意义,通过探索合作发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异同。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合作发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异同。

教学过程:1. 导入由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表演的节目做引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过的高兴不高兴?学:高兴/不高兴师:那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班在六一儿童节开幕式上表演了什么节目吗?学:记得师:是什么节目?学:歌曲《萍聚》,舞蹈《七月火把节》师:《七月火把节》是由几个人跳得?学:十二个师:老师在挑选《七月火把节》的舞蹈小演员时的标准是什么?学:以前跳过的/个头差不多的。

师:那没有挑上的同学有没有想跳舞的》学:有师:好,机会来了。

这次五年级要挑十个人参加舞蹈比赛,挑选舞蹈小演员的主要标准是身高。

请看小黑板2、探索新知挂出小黑板(五年级要选10名同学参加集体舞比赛。

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m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师:大家看到这些数据能联想到我们以前所学的什么知识?也是统计这个单元学的。

(用期末全班平均分提醒)学:平均数、中位数。

师:好,那大家在观察一下,这组数据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那好,现在让你们做小老师,你将如何根据身高来挑选人。

大家思考一下,前后左右桌可进行讨论,看看你怎么挑选。

给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师:你是根据什么来挑选人?学:算平均身高,找与平均身高相近的学:从140cm以上的找,因为140cm以上的多学:找中位数,在中位数两侧依次找与中位数相近的学:找152cm的,因为身高为152cm的最多师:好,现在请各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这十个人挑出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练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练习

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的比较
定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特点: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但可能不唯一。
与平均数的比较: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受极端值影响较大。
与中位数的比较: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中位数不受极端 值和数据个数的影响。
Part Two
答案:平均数
进阶练习题答案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答案:错误
综合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1:答案 为B,因为这组 数据中出现次数 最多的数是20, 所以众数是20。
练习题2:答案 为C,因为这组 数据按从小到大 排列后,位于中 间位置的数是25, 所以中位数是25。
练习题3:答案 为A,因为这组 数据的平均数是 (20+25+30+ 35+40)/5=27, 所以平均数是27。
众数的计算方法
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计算方法: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为众数 注意事项:如果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多个,则众数不止一个 举例:如数据1、2、3、4、4、4、5、6的众数是4和6
众数的应用场景
市场营销: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制定销售策略 数据分析:在大量数据中找出最频繁出现的数值,用于预测趋势 人力资源:评估员工绩效,找出表现最佳和最差的部分员工 金融投资:分析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找出潜在的投资机会
● 题目:一组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 )。 解析:中位数是第3个数和第4个数的平均数,即(3+4)/2=3.5。 ● 解析:中位数是第3个数和第4个数的平均数,即(3+4)/2=3.5。
Part Five
练习题答案

五年级数学《众数》ppt课件2

五年级数学《众数》ppt课件2
甲:平均数 9.5 众数 9.5 乙:平均数 9.5 众数 10
你去商场买过服装吗?你知道休闲 类服装型号的“均码”是什么意思吗? 均码一般是根据人的平均身高、胸围等 数据确定的统一商品型号,与多数人的 型号接近。所以,均码里蕴涵着平均数 和众数的原理。
尺寸:均码 价格:25元
分层作业
1.调查本班中学生所穿鞋的尺码,得到平 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4.0 15
是多少?你能解释吗?我的解释是:
达标题
1.做一做:
2.
(1)六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一、二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3)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3.计算。
知识拓展
学校进行书法比赛,设有一、二、三等奖。
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人数的
学校举办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五(1) 班和五(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5.1:88 87 88 87 85 96 98 90 87 91 93
99 87 95 88 92 94 88 87 88 5.2:82 86 87 89 94 95 83 96 92 84 93
97 85 98 99 88 91 90 81 80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不变,只把
( )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
约成(
)。
例题
1.探究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 的几分之几?
(1)仔细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我的算法是: (2)小组内交流,写出与自己不同的计算方
法是:
(3)观察并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在小组内说说理由。
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m)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众数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众数ppt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接近近视眼标准。需要重视用
眼 卫生,多做眼保健操。)
练习一 练习二
课 堂 检 测
1.
在一次英语口试中, 2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 70 80 100 60 80 70 90 50 80 70 80 70 90 80 90 80 70 90 60 80 求这次英语口试中学生得分的众数.
76
26
78
9
(1)哪一种型号衬衫的需要量最少?有认认为可以不生产. (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是否可按这个型号生产? (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有人认为这种型号的衬衫产量要占第一位.
(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有人认为这种型号的衬衫产量要占第一位.
求出上述各个问题,并回答你认为哪一个正确,你还有什么补充.
1 . 52 出现的次数最 多,最能应这组同学 的身高情况.
上面这级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 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众数是对各数据出现的频率 的考察,当一组数据中有不 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 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 统计量. 在一组数据中, 众数可能不止一个, 也可能没有众数。
大多数同学身高不接近 1.475m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我算出平均数是1.475m,身高 接近1.475m的比较合适.
接近1.485m的同学人数太少, 不适合大多数同学的身高.
2.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 生产的件数是: 15 17 14 10 15 19 17 16 14 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 零件的众数和中位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第六单元《众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第六单元《众数》教案

《众数》教学设计碧莲镇中心小学潘一豪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众数。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

3、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简单的预测。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在黑板上写“统计量”三个字。

师问:老师写的是什么字?生答:师问:我们学过哪些统计量?生答:2、师板书(平均数、中位数)。

3、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量,谁会求平均数?中位数怎么求?(设计意图:主要是为了唤起学生的记忆,也是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由于学生对于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学习已有一段时间,可能有所遗忘。

)(二)、教授新课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将举行一场舞蹈比赛。

各个班级就要开始积极准备了。

学校规定每班选10名队员,所以班级要先进行一次选拔,大家说选什么条件的合适呢?2、学习新知(1)、出示课本122页的例一(2)、根据以上的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3)、小组合作,找出选参赛队员的标准。

(4)、汇报交流,学生观察发现利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了使身高比较均匀,我们一般不去考虑身高的平均数,也不去考虑排在最中间的是谁,我们考虑的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众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众数。

(5)、理解“众数”:“众”是什么意思?那在我们数学当中,怎样的数是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呢?(6)、那刚才这组数据中,谁是众数?它代表谁的身高?(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不仅是能求众数,还要理解众数的含义。

为了让学生对众数的认识能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对比分析,发现利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引出学生探求的兴趣,在让学生找到1.52m为标准时,发现众数是最佳方案,也为在具体问题中区分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埋下伏笔。

众数的教案

众数的教案

《众数》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一课时(P122—125)。

教学目标:1、通过与学过的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的比较,认识众数。

2、让学生在统计数据、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中理解众数。

3、通过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求众数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身边处处有数学,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①、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②、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每次看到你们在运动会中奋力拼搏,老师就为你们加油、呐喊。

阳光小学正在筹备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需要组建一个彩旗队,你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可以当彩旗队的队员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认识众数1、课件出示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1.32 1.33 1.44 1.45 1.461.46 1.47 1.47 1.48 1.481.49 1.50 1.51 1.52 1.521.52 1.52 1.52 1.52 1.52从中选10名彩旗队队员,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为什么?2、根据大家的选法,引出课题众数,并学习什么叫众数。

(板书: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出最多的数叫做众数,众数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把大家的方法与课本上小林,小平的方法进行对比。

4、再次用条形统计图把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选出的三种方法进行对比。

明显看出在一组数据中当有一个数字反复出现时,可用它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二)、教学求众数的方法为了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五(1)班进行子踢毽子选拔,这是王红、李华、赵丽三位同学平时的训练成绩。

王红:72 87 95 98 95 ()李华:62 100 80 75 80 ()赵丽:63 99 99 63 63 ()(1)、求出每组数的众数。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合适?(三)、教学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运动会已经开始了,现在正在进行的是一分钟跳绳,这分别是五(1)、五(2)、五(3)班6名同学的比赛成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说课稿说课人:赵桂珍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众数。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教材分析)众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对小学数学内容新的要求,而安排的一种新的统计量的学习。

它在统计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从20名候选队员中选10名同学进行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从而引出众数的概念。

再通过“做一做”加深学生对众数意义的理解,不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还要学会求一组众数的方法,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教材中例题先让学生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发现不能很好的反映身高的集中趋势,然后引出众数,由此引出众数的特点。

又通过“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二、说学生(学情分析)众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前面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的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已经能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和统计图、表的观察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另外,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

这些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及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要求,本课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实例让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在具体情景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

3、情感态度目标: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

通过例1的分析来突出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

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简单的预测。

五年级下册《众数》

五年级下册《众数》
1,1,1,1,1
判断
1、平均数、众数都是统计的量。 、平均数、众数都是统计的量。 2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叫做这组数据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叫做这组数据 (√) 的众数。 的众数。 (×) 3、任何一组数据都有众数。 、任何一组数据都有众数。 4、一组数据只可能有一个众数。 (×) 、一组数据只可能有一个众数。 5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 众数: 众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因为它也只利用了部分数据。 差,因为它也只利用了部分数据。(√) 6、分析数据时,比较接近选平均,频数较大 、分析数据时,比较接近选平均, 用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 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和平均数、中位数一样 也是一个统计量 统计量,它们都可以用 统计量 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
请找出各组数据的众数。 请找出各组数据的众数。 序号
⑴ ⑵ ⑶ ⑷


众数
3,6,3,5,3,3,11,19,7,8,3,7, 11,19, 3 12,10, 12,10,4,3 35,40,35,40,35,20,35,35,30, 35,40,35,40,35,20,35,35,30, 35 35,40,32,40,36,40, 35,40,32,40,36,40,35 2.7,2.7,2.6,2.7,3.5,3.5,4.0, 2.7,2.7,2.6,2.7,3.5,3.5,4.0, 2.7, 2.7,3.5 3.5,2.7, 3.5,2.7,3.5 32, 32,41,23,33,42,51,71,38,31,43
一组数据可以有1个众数或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一组数据可以有1个众数或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你认为对下面两组数据各用哪个统计量表示比较合理? 你认为对下面两组数据各用哪个统计量表示比较合理?

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
2013-5-6
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身高是多少 比较合适?
11.5544 11.5533 11.5522
11.5511
11.5500 11.4499
11.4众488 数
11.4477 11.4466 11.4455
00
身高统计图
中位数
平均数
有人说超市内有6个人在逛超市, 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4岁,你脑海 里会出现什么情景?
但事实上却是一位57岁的老人领着一群的小 朋友在逛超市.(3,6, 6 ,6 ,6,57 )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 . 视力在4.9及以下为近视,这个超市员工近视的有 几人?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合作要求
• 1、选择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统计方法, 完成统计表。
• 2、检验:将统计数据相加,看是否与原数 据个数相符。
• 3、大组交流自己统计方法及统计结果,完 成(1)(3)题。
• 4、根据本组情况,愿意全班汇报展示的小 组请举手示意。
下面是梦幻超市4名员工对产品日销售量的统 计,请求出每组数据的众数。
(1) 员工A:2、4、4、5、3、9、4、5、1、 8中,众数是(4 )。
(2)员工B: 7、6、6、5、5、6、5、5、4、 4中,众数是( 5 )。
(3)员工C: 2、4、4、3、5、4、5、1、5、
7中,众数是(5和)。 (4)员工D: 7、1、46、5、8、3、4、9中,
2 2 3 4 4 7 12 4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统计—众数》
《统计——众数》教学反思
 从事了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不管自己主观上多幺希望学生能学好数学,客观上多幺努力帮助他们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但是遗憾总在。

总有一些学生不喜欢数学,从情感上无法接受数学,不仅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是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是如此。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于是“怎样真正让学生走进数学,获得数学知识,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成长?”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这段话给我启发,“是否可以通过学生亲历数学学习过程,在亲历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感悟数学的价值,发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对数学的情感。

”进而又思考:“究竟要让学生亲历怎样的数学学习过程?”带着这样的思考,参加了“国际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展示课评比”。

 本次评比我选择了新课程教材人教版第十册《众数》这个教学内容。

《众数》原先是初中八上年级的教学内容,课程改革以来首次出现在小学数学中。

根据课程标准对4——6年级统计与概率单元要求,众数的教学要求教师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众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