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作品中的民族性

合集下载

浅谈老舍民族意识的形成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浅谈老舍民族意识的形成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体 育教 育 ,2 1 , (2 :6 - 9 0 0 1) 8 6 . [] 朱 永 . 阳工 程 学院 O 级 本 科 生体 质 状 况 的 纵 向 比较 与 7 沈 6 分 析 [] 信 息 科技 ,2 0 : 16 7 z. 0 7 —量 与评 价 方法 很多 ,在 间接 测量 [】 Si E Teg s cmotno b y []Avn si bli l 8 i W .h r s opsi f o J .d&c i g a r o i o d e n o c o 法 中,DE XA、皮褶 法测量法最为常用 ,国内外公认 ad m d a p ss 1 ( ) 5 - 8 . n ei l h i ,1 6 , 4 :2 9 2 0 c y c 9 水 下称 重法 测量结果 比较准确 、精 确、可信度高 ,被 [] 江 崇 民 , 9 张一 民 . 身体 成 分 测量 与评 价 的理 论和 方 法 [] J. 誉为 “ 标准 ” 金 ,但其 操作 复杂 、耗 时长 、设 备费 用 体 育科 研 ,2 0 ,2 ( ) — . 0 8 9 1 :1 8
收 稿 日期 :2 1 一 7 1 0 0 —2 l
作者简介 :徐建新 (9 6 ,男 ,北华航 天工业学 院图书馆馆员 ,研 究方向 :文献、情 报管理 。 1 7 一)
腰臀 比 > 0 8 ,为腹 部脂肪堆积 。 .5 腰 臀 比是早 期 研究 中预测 肥胖 的 指标 。 比值越 小 ,说 明越 健康 。这是预 测一个人是否肥胖及 是否面 临 患心 脏病 风 险 的较佳 方 法 ,比普遍 使 用 的测 量体 重指 数 ( 重 除以身高 的平方 )的方法 要准确 3倍 。 体 腰 围尺寸大 ,表 明脂肪存在 于腹部 ,是危险较大的信 号 ;而一 个人臀 围大 ,表 明其下身肌 肉发达 ,对人 的 健康 有 益 。 6. 皮褶厚度 法 。皮褶 厚度是 推断全身脂肪 含量 、 判 断皮 下 脂肪 发 育情 况 的一 项重 要指 标 。 随着 人年 龄 的变化 ,体脂 也 出现 规律性 的变 化 。不 同的人群 ,

老舍笔下都市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心理-文档资料

老舍笔下都市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心理-文档资料

老舍笔下都市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心理一.老舍作品中的民族心理在都市文化背景下的展示民族心理的形成植根于它的背景文化,而特定的背景文化又会形成一定的民族心理。

老舍自幼就生活在皇城脚下,深受北京都市文化的影响,他笔下的都市文化大多都来源于民间,是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背景中所反映出来的,他所描写的都市文化不单纯只有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的传统文化,而且在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礼后,变成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为一体的多层面的复合体,并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趋势。

(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心理五四运动对老舍来说,是一个启蒙的运动。

他没有直接参与运动,但作为一个旁观者和局外人深受新文化的影响,在接触到了大量的现代文化之后,使他也清楚的认识到民主与自由的重要性,让他开始怀疑孔圣人、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质疑旧文化的痼疾。

这种转变在老舍的作品中也开始得到阐释,从《离婚》到抗战时期《四世同堂》,老舍一直在作品中致力于对旧文化的批判和新思想的启蒙。

老舍是一位长于文化批判的作家,但在他的作品中,旧的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国民精神并不完全是不可取的,老舍在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里挖掘了一些美好品质,诸如“老马”的憨厚、母亲的善良、李子荣的勤奋务实、祥子的吃苦耐劳、勤恳能干,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国民优秀的品质。

所以,旧传统文化也可给国民塑造一种值得肯定的民族精神,并不都是一无是处的。

(二)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心理近现代的中国在一次次的战争中经历了惨痛的失败,那种普遍弥漫于社会各阶层的拒斥西方文化的心理逐渐淡薄,吸纳民主科学新潮的愿望日趋强烈。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后,逐渐清楚地认识到不仅需要改变老式陈旧的武器和国家制度,更需要改变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

外来文化的传入使得愚昧的国民开始认识新思想,也使得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最先接触这种文化的便是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渴望能拥有西方国家的文明与文化,能向西方国家一样获得民主与自由,但大多数人都只是一味的在模仿,而没从根本上领悟到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从《正红旗下》看老舍作品的民族性

从《正红旗下》看老舍作品的民族性

从《正红旗下》看老舍作品的民族性【内容摘要】:老舍是个满族人,他的作品中从来没有放弃对本民族民族性的思考,作家最后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就充分展现了作家这种充满激情的民族文化气质。

【关键词】:《正红旗下》;老舍;民族性;民族文化一、独特的《正红旗下》《正红旗下》是老舍最后一部没有最后完工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也被称为最具有独创性的。

作品所蕴藉的历史内涵本身就证明了它的独特性。

很长时间以来,自抗日战争期间,作家就表达过想写一部自传体小说的愿望,这部小说将追溯到他的孩提年代的北京,从义和团起义一直写到清王朝的覆灭。

在解放后经历了各种伟大的“变革运动”,在各种机缘的巧合下,使老舍能潜心于过去的生活,创作这部酝酿如此之久的鸿篇巨制。

他为这本书起名为《正红旗下》——清楚地表达了他的意愿:肯定自身种族的隶属,这在他过去的作品中是被重重掩盖着的。

不幸的是,从第二年开始,“阶级斗争”又升温了,他的写作被迫中止。

这部小说刚写了个开头,然而,我们可以根据已出场的人物及可以想见的将要描写的历史场面来进行推断,全书完成后应该有百来章,如同那些伟大的中国传统章回小说。

这份遗留下来珍贵的手稿,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仅仅只有十一章;然而,作家经历了如此长时期的构思,笔下的每个人物和每幅场景都是那么的独特。

作家在《正红旗下》中使用了极其巧妙的手法:从小说开头,那个刚出生的婴儿就好像已经具备了全部的理智,他知道周围发生的一切,他以第一人称来叙事,他占据了小说的圆心。

从这个圆心出发,躺在摇篮中的这个小普鲁斯特渐渐长出了他的触角,构建了一个真正的人物网,环绕着他形成一个一个的同心圆。

二、对民族命运的描绘《正红旗下》充分展现了北京旗人种种生活场景:定大爷进入了描写的视野,使我们能看到满族贵族阶层铺张奢华的生活;从大姐的婆家,我们能看到清朝中层官吏们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即便是一般的旗人家庭,他们的生活也有保障。

那些无所事事的旗人们,相信消遣终日的生活方式不会受到惩罚。

论老舍对“国民性”的思考

论老舍对“国民性”的思考

[关键词】老舍 ;国民性 ;思想启 蒙
[中图分类号 ]1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198(2011)0l一0082-03
五四时期 是一个 充满激烈反思和批判 的时期 ,在所有批 判主题 中 ,国民性 的批判无 疑是最 具启蒙意 味的一种 。所 谓 “改造 国民性”,其实就是 要创作 新 的国民人格 ,新人 才能 新 国 ,这是 中国现代历史 变革 中一个 很突 出的问题 。由鲁迅 开 创的“改造 国民性”思想母题 成为后来作家的创作典范 ,老舍 继承了鲁迅对“国民性 ”问题的思考 ,并在某些方 面有些新 的 开 拓 。
格进 行 比较 ,老马 自尊 自傲 、因循守 旧、不思 进取是 老一代 中 高扬 ,展示 了老舍新 的思考方 向。
国人 的代表 ,而英国人务实 、懂科学 、爱 国有 许多值 得肯定 的
真正对理想人 格做 出全 面塑造 的,是 老舍 的巨著 《四世
地方 。在 这种观照 中,老舍认为“理 想人 格”应该是 中英 优秀 同堂》。它不仅是一 部民族 、文化觉 醒的历史 ,更 是 中国人新
务实 、肯干 ,重实 际 ,有爱 国热 情 。老 舍认 为改 造 国 民精神 ,
三 、四 十 年 代
首要 的任务是教导 国民 ,一点 一滴 的改革 ,一 步一 步地唤 醒
抗 战时期 是老舍文学创作走 向全面 繁荣 ,也是其文 化认
民众 。他希望慢慢地 培养 民气 ,把 愚昧落后 的 国民教导成 为 识和人格理想得 到成 熟 的时期 。抗 战 的烈火 对 中国传统 文
一 、 二 十 年 代 五 四以后 ,老舍在致力于批判长期 的封 建专制及 其思想 文化造成 国民精神弱点 的同时;又指 出若要 医治 国民精神 的 痼疾 ,必须树立一种新的 国民人格 。老舍也 创造 了一 些理想 的市 民形象 ,表达了他对重建 国民理想性格 的思考 。 老舍对 中国现代 文化及 理想人格 的思 考 ,主要 表现在他

论老舍作品中的民族性——以《正红旗下》为例

论老舍作品中的民族性——以《正红旗下》为例
所 以文学语言 或华 丽 ,或简约 ,或朦胧 ,或轻描淡写 ,完全
主观审美诉诸 于笔端 ,从而使读者产 生审美共 鸣。
唐诗具有极 高的审美价值。唐代诗人通过介绍祖 国的大
好河 山,将 自己的审美感受诉诸笔端 ,使 我们 可以感受他们 花月夜 》就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 。
按照作者 的审美感 受来 写 ,从而激发读者 的想象力 ,满足人
“ 老舍 以久存心底 的激情赞美福海 ,赞美定 四爷 ,赞美 那些具体推进历 史转 折、使艰 难历程轻松化 、将人生无痕地
汇入 时代 的一代 旗人 。也许再不会 有谁 比之老舍 ,更能感受 到此中的庄 严性 了。他力图给你看到当历史 的轮子迎头驶来
该穿亮纱 ,她万不能穿实地纱 ,该戴翡翠簪子 ,决不 能戴 金 的。”② 大姐婆 婆的行为都是 满族规矩礼 仪的传承 。大姐公 爹 的生活更是满族旗人生 活的真实缩影 。 “ 我首先记住 了他
与害怕 ,老舍 生活的年代 ,旗人的地位几乎降至与汉人 和回 民一样 的地位 。 ( 下转第7 页)
所见所 闻的满族礼仪 。如他 交代 大姐 婆婆 “ 父亲是子 爵,丈 上 了。是呀 ,连 向她讨债 的卖烧饼 的都敢指着她的鼻子说 :
2 0 1 4 年 第 2 3 期
青 年时 代
般 的旗人 既忘了 自遣 ,也 忘了 自励 。我们创造 了一种独具 风
以载道”的追求 。但是唯一例外 的便是 《 正红旗下 》这部 小 格 的生活方式 : ‘ 有钱的真讲究 ,没钱 的穷讲究 ’生命 就这
说 ,在 《 正红旗下 》这部 自 传形式 的小说 中 , 老舍把 他的家 人的身份写 的很清楚 ,并 以家庭为 中心展现 了当时的满族 的
清 王朝 的覆 灭 。在解 放后 的各种伟大 的 “ 变革运动 ”的机 缘 巧合之下 ,老舍创作 了这部酝酿如此之久 的鸿篇 巨制 。他

从民俗文化视野看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

从民俗文化视野看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

从民俗文化视野看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
批判国民性的问题,发端于晚清的启蒙运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演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

它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追求密切相关,促进了五四时期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并成为作家们表现现实、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老舍小说中对国民性的批判,虽然不如鲁迅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那么尖锐直接,但也有其独特的出色之处。

老舍是一位温和的民主主义者,他的国民性批判中更具有矛盾性和多元化的色彩。

他笔下的人物和环境在展示老北京的社会文化方面,极具风味。

本文从四合院文化、礼仪文化、语言运用、信仰禁忌、社交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了北京市民的关系和心理特征。

封闭的四合院和四通八达的小胡同,塑造了北京市民封闭狭隘、敷衍散漫的性格。

繁缛的礼仪及对其的过分重视,体现了等级制度对下层市民,尤其是女性的压迫和戕害。

语言的幽默与说唱艺术的发展,展现了旗人在文化没落后,一种苦中作乐的心态和心理压力的释放。

儒释道多重信仰的融合与洋教的冲突,既反映了国民一种追求中庸的心态,也反映出他们在强权下的恐慌和无助。

老舍对茶馆场景的着力刻画,写活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也完成了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检讨,完成了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

选择老舍小说中带有浓厚京味儿的民俗事物为研究对象,用民俗学理论研究老舍作品,是具有可行性的。

现在有部分研究者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并有一些理论成果产生,但都没有关注其民俗事物描写与国民性批判的问题。

因此,这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的。

浅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浅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浅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12级倪石凤 12520305162内容提要:老舍先生创造的市民世界是丰富多样的,在他的笔下有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和城市贫民形象等几种不同的人物系列。

本文从这几方面对老舍小说人物作以系统整理分析,从而进一步感受作家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以及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人民艺术家创造题材艺术风格创作个性一、引言老舍先生的身体虽然永远消逝在人间,但他的名字以及他“人民艺术家”的著称却没有被忘记,相反却被更多的人记起,甚至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

特别是他笔下的市民形象更吸引人们的视线。

二、老舍的生平和历程老舍先生在现当老舍先生的身体虽然永远消逝在人间,但他的名字以及他“人民艺术家”的著称却没有被忘记,相反却被更多的人记起,甚至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

特别是他笔下的市民形象更吸引人们的视线。

老舍先生在线代文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却有着不寻常的背景。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满清皇城的一名护军,一家七口就靠父亲的一点微薄收入过着困苦的日子。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父亲阵亡,从此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便落到母亲肩上,母亲靠给人缝洗衣裳和在小学里当佣工勉强维持生活,那时老舍还不到两岁。

可以说,早年这一段穷旗人生活给他的一生打下了许多特殊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道路。

老舍的一生都为文坛的工作而奉献。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老舍 茶馆分析

老舍 茶馆分析

老舍《茶馆》分析张闽我主要从民族主义文学、《茶馆》和特定历史环境、《茶馆》中的第二作者、《茶馆》和京味文化四个方面分析《茶馆》。

一、民族主义文学1、传统民族文化和殖民者文化我们知道,艺术作品不是从个人的意识里产生的,而是从民族的立场所形成的生活意识里产生的,茶馆不仅是老舍先生个人意识的体现,也是他所属民族的产物。

在《茶馆》中,邹福远和卫福喜是两个说评书的能手。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传统艺术评书和京剧都已不上座,卫福喜和邹福远唱一出戏都挣不上3个杂合面饼子的钱,老舍先生通过邹福远之口,说出了他对传统文化淡出人们视野的这种现象的惋惜——“咱们哪,全叫流行歌曲跟《纺棉花》给顶垮喽!”“咱们这点玩艺儿,再过几年都得失传!”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人受到来自国民党方面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榨,帝国主义的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织混杂在一起,帝国主义文化代表着一种上层的,先进的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被看成是最不入流的,最落后的文化。

洋文化由此泛滥在人们生活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舍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即将被西方文化侵蚀的现状。

他想通过这一情节的设置,提醒人们保护自身传统文化以抵制文化殖民。

这也是文学借鉴和教化功能的体现。

2、民族主义的世界性《茶馆》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它代表的民族主义,如反抗帝国主义,反抗外来侵掠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共通性,人们在战争、动荡、暴力和普遍的愚昧自欺中经受的苦难是相同的,他们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勇于进取的民族气节也是相通的。

从这个角度说,《茶馆》所表现的民族性超越了国籍,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

二、《茶馆》和特定的历史环境1、《茶馆》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虽然说小说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文学,但是小说的要求都是人物的逼真和活灵活现。

北京的茶馆作为公共的社交场所,娱乐场所,是北京三教九流茶客经常光顾的地方,不同时期的茶客谈论的话题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历史。

老舍先生通过典型的事例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反映了普遍性,规律性的历史内容。

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N G G A N D 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石冷霜(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关第四小学,江西赣州341000)老舍是中国市民阶层的主要表现者和批判者,他的小 说展现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市民世界。

从他的开 山之作《小铃儿》到最后一部作品《正红旗下》,都有一个共 同点:那就是活跃在他的每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 正儿八经老北京市民,所描绘的总是丰富多彩的市民生 活。

老舍是通过将市民性格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方式 来完成对国民性的批判的。

“如果说鲁迅通过对农民灵魂 深处的弱态与弱点画出了‘沉没的灵魂’,那么,老舍则是 通过对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来达到对国民劣 根性的解剖。

”将笔触集中于市民的性格展现正是老舍国 民性批判的显著特征之一。

而这种市民性格的展现,又主 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精神状态的描绘和对市民人格丧失 的深刻揭示来实现的。

多年的国外生活不仅使他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和 市民的狭隘性,还使他具备了宏阔的视野和理性的批判精 神。

因此,当他把目光从务实肯干、办事严肃认真、敢于竞 争、自主独立的西方民族转移到这些仍旧流走于老北京城 里的市民们时,他清醒地注意到了国民生命力的衰退和萎 缩,这正是中国国民麻木、软弱、糊涂的精神状态的外在具 体的表现形式。

于是,从《二马》中“出窝老”式的马则仁到 《离婚》中敷衍式的张大哥,再到《猫城记》中不明事理的猫 人们,无一不是倾力于对这种精神状态的描绘。

“麻木是感 染力的蒙昧,是感受力的低下,是不能对环境做出强有力 的反应;敷衍是意志的缺失,不能表达和实现自我;而糊涂 是意志的沉沦和蒙昧,是思考和认识能力的匮乏。

”他们所 有的生活内容只集中在吃、喝、玩、乐等等生物层次的欲望 的满足和习惯动作的完成,没有了理想的追求,没有了生 命的冲动,只剩下空虚的躯壳,如同行尸走肉。

国民精神就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当国民精神堕落的时 候,国家就不能够兴旺发达。

老舍透过市民们所表现出来 的精神状态,深切感受到了国家民族的危机,同时,他又通 过对这种精神状态的全景式的描绘,将这种危机感传达给 了广大的读者们。

笔耕于民族的土壤——从《骆驼祥子》看老舍小说的民间性

笔耕于民族的土壤——从《骆驼祥子》看老舍小说的民间性

笔耕 于 民族 的土壤
从《 骆驼祥子 》 看老舍 小说 的民间性
蔡 祯
(甘肃武威第十五中学 ,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 要: 老舍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 就是对市民阶层、 市民性格、 民族命运的艺术表现和对 中国现代小说民
族化的独特道路的探索。这在他的代表作《 骆驼祥子》 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在艺术上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文学的风采和 民间大众的风格。老舍之所以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 其小说能有这 么强大的生命力, , 正是基于他能在 艺术手 法、 表现形式、 选 材立意等方面植根 于民族的土壤 , 并善 于从 民间挖掘和吸收有价值 的东西。 关键词: 老舍; 民族性; 民间性 中图分类号 : 120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9- 7759(2007)04-0141-02
列“ 旧派” 市民形象 以及城市个体劳动者为主体 的城市贫民 形象系列。广泛描写了30 年代前后北京各阶层市 民的生活 及其思想感情。 祥子是小说中塑造得最具血肉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
型形象。他的身上凝聚了当时一切城市个体劳动者的优点
和缺点。他原是农民, 脸上的疤及其生活习性和内在的心态 都打上了农 民的烙 印: 诚实、 质朴、 聪明、 不怕 吃苦, 有荣誉
门一放, 专等快车的主儿” 白耗一天也不在乎; 二是力单体 , 弱派。拉八成新的车 , 或拉整天, 或拉半天, 但无论冬夏都要 “ 拉晚儿” ;三是老幼派。年纪在 四十岁以上, 二十岁以下, 车 破, 跑得慢 , 挣钱少, 大多到瓜果菜市去揽生意。还有一派, 是专拉洋买卖的, 他们有一套外国话 , 打扮、 跑法都很特别, 别的车夫都穿号衣, 而他们“ 一律穿长袖小白褂 , 白的或黑的 裤子, 裤筒特别肥, 脚上系着细带 , 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

老舍作品中的民族精神与社会现实的呈现

老舍作品中的民族精神与社会现实的呈现

老舍作品中的民族精神与社会现实的呈现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中常常展现出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触觉。

在他的小说、戏剧和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老舍作品中的民族精神与社会现实的呈现。

首先,老舍作品中的民族精神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上。

在他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是一个贫苦的背夫,但他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却令人敬佩。

尽管他生活在贫困和艰难的环境中,但他始终保持着坚韧和勇敢的精神。

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对自己力量的信任正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老舍作品中的民族精神还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上。

他的戏剧作品《茶馆》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通过描绘茶馆里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困境,老舍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和不正义。

他通过戏剧的形式,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黑暗面,并呼吁人们要关注社会问题,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此外,老舍作品中的民族精神还体现在对女性地位的关注上。

他的小说《四世同堂》中的女性形象十分鲜明。

他通过描写四代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这些女性在困境中保持了尊严和自尊,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令人动容。

这种对女性地位的关注和呼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尊重和重视的体现。

最后,老舍作品中的民族精神还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怀上。

他的散文作品《我是中国人》中,他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性格和民族特点。

他认为中国人的性格中蕴含着对家庭、对亲情的执着和热爱。

他通过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他的作品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伦关系和社会责任。

总之,老舍作品中的民族精神与社会现实的呈现是多方面的。

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对女性地位的关怀以及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怀,展现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老舍国民性的思考 2

老舍国民性的思考 2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略论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思考学生姓名:陈霄学号:2010014229所在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002班届别:2010 届指导教师:程邦海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诚信承诺书1.本人郑重承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略论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思考》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抄袭、剽窃别人的内容;2.毕业论文(设计)所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靠,文中所有引用的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标注说明来源;3. 毕业论文(设计)中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4.本人已被告知并清楚: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将严肃处理,并可能导致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合格,无法正常毕业、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追回已发放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严重后果;5.若在省教育厅、学校组织的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4)一、而立之年的思考 (5)(一)《老张的哲学》 (5)(二)《赵子曰》 (6)(三)《二马》 6 二、不惑之年的沉思 (6)(一)《猫城记》 (7)(二)《骆驼祥子》 (8)三、知天命之年的老舍 (9)《四世同堂》 (9)四、甲子之年的回顾 (10)话剧《茶馆》 (10)五、对老舍先生的缅怀 (11)参考文献 (11)略论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思考作者陈霄指导教师程邦海摘要:舒舍予,一个普通的名字,而正如其名一样,这个名字的主人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平民作家,老舍的人生经历迥异于鲁迅、茅盾,甚至沈从文,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接受精英教育的机会,没有高深的经院学识,但老舍却因此拥有了比这些作家更多的底层平民的痛苦体验和悲悯情怀,又因他高超的的文学天赋和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勤奋以及各种机遇最终塑成了这位文学巨匠。

老舍与国民性

老舍与国民性

老舍与国民性庞永青摘要:老舍是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他一生创作了无数的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承载形形色色国民性形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

他发展了鲁迅等对国民性的看法,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用一个普通市民的眼睛看待国民性,他眼中的国民性是全面的、发展的,从简单的善恶对立发展到辨证的交错组合。

他笔下的国民性丰富多彩,他既写出了其落后、腐朽、麻木、愚弱、妥协的一面,又写出了其进步性,优秀善良、自尊、狭义、勤劳、坚忍反抗的一面。

而且他笔下的前一面是向后一面转化的。

但其主流是他精心塑造和描写的大量平凡而又复杂的中间人物。

老舍是集传统精神之大成的现代知识分子,他的内心世界与处世态度存在着矛盾,因而他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知识分子。

关键词:国民性;国民精神;民族性Lao She and nationalityPang YongqingAbstrac t:Lao She will be knowledgeable of East and West literature master, his life has created the innumerable classical works,he has portrayed a series of load bearing nationalistic image lifelike character of all forms in these works for us.He has developed Lu Xun and so on to the nationalistic view,and forms the oneself unique opinion.He uses an ordinary resident's eye regarding nationality,in his eye nationality is comprehensive,the development,develops dialectically to from the simple good and evil opposition interlocks the combination.His writing nationality is richly colorful,he both has written its backwardness,decayed,numb,simpleminded weak, compromise one side,and has written its progressive,outstanding good,the self-respect,the narrow sense,industrious,endure the revolt one side.Moreover his writing front is at the same time backward transforms at the same time.But its mainstream is he molds and the description carefully massive ordinary and the complex middling o She is the modern intellectual who the collection tradition spirit accomplishes,his inner world with gets along with people the manner to have the contradiction,thus he also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intellectual.Keywords:Nationalit;National spirit;National characteristic一、老舍与国民性民族精神、国民精神、国民性这一类词的推广运用,来自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先驱。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一、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

《二马》中把中国国民性的解剖放进了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大手术室中,具有宏阔的视野,也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

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

《猫城记》中对中国社会现实、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身上的毒瘤,其剖析达到了相当深入的地步。

《离婚》中直面现实,把小市民的庸俗无聊与官府的衙门的黑暗腐败连结在一起。

表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批判意识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因而具有界碑的意义。

《骆驼祥子》《月牙儿》对底层贫苦市民的热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个侧面,深入到了抨击社会制度的层次。

《四世同堂》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满怀着对民族性更新的信念。

二、以北京下层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

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与全面,而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古城。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

三、鲜明强烈的“京味儿”。

1、写北京、北京人、北京的文化和民情风俗,北京的景观和地理风貌。

2、“京味儿”表现在语言上,老舍小说的语言在北京口语基础上的提炼,简短生动,但一般不同于北京的方言土语。

四、幽默的格调。

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

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

对下层贫民与某些小人物,他嬉笑怒骂的笔墨后面,不无辛酸、苦涩。

对市侩、汉奸他的笔端喷出了无情的怒火。

早期的两部长篇有点铺排“为幽默而幽默”。

《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离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

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论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1.歌咏爱情与理想。

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包括“爱”、“自由”、“美”,实际上,是相当宽泛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

这就决定了徐志摩诗歌思想的多样性。

2.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对情感的抒发,在徐志摩的诗歌中,主要体现在两类感情:一种是激烈峻急的感情,可以看做是“高调抒情”;一种是轻柔舒缓情感,也可以说是“柔调抒情”。

(完整版)简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完整版)简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简析在我们如今的语文教学中,老舍先生的作品几乎贯穿于整个始终。

一说老舍的作品,大家几乎都知道那么几篇,就连没有上过学的人也耳熟目染。

老舍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笔下的人物众多,性格各异。

他用众多小说构建了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所有方面。

和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对现实社会阶级剖析方法不同,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和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文化"的蜕变。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多种多样,各有其特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老舍也从不马虎。

在他笔下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灵气,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回味。

(一)旧派市民形象旧派市民形象也称老派市民形象,是老舍写得最好的人物。

他们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很保守、很闭塞的.曾在长篇《二马》中,老舍就塑造了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老马。

他的生活信条就是得过且过,这让人很容易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都是为落后的国名的灵魂。

另外一部写于1932年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反映了作者当时反主流的思想情绪,作者用荒诞的手法,幽默的语言描写出了“猫人国”那些“猫民”的种种保守、愚昧、非人格的性格,分明也影射着“老中国儿女”落后的国民性.除此之外,还有《离婚》中的张大哥,这是一个知足认命、墨守成规的市民,他小心翼翼要保住自己的小康生活,害怕一切“变”。

对张大哥来说,“离婚”就意味着破坏秩序,而他一生的“事业”就是要调和矛盾,“凑合”着过日子。

张大哥这一套由婚姻观念为基点的人生哲学,体现了传统文化封闭、自足的一面。

老舍以幽默的笔法真实地写出了张大哥这类市民社会“老中国儿女”因循守旧的庸人哲学的破产,以及他们欲顺应天命而不可得的悲剧。

《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爷是北京老派市民的典型,在他身上集中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精髓”.他怯弱的回避政治与一切纷争,当日本人打到北京时,在他看来只消准备一些粮食和咸菜,堵上自己院门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漫谈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_刘中树

漫谈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_刘中树

=老舍研究>漫谈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X刘中树,郝长海(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关键词:老舍;民族化大众化;艺术风格;美学追求摘 要:老舍的创作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特色。

老舍的创作非常注意适应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和欣赏习惯,注意故事的曲折生动完整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塑造的性格各异的中国市民社会中的人物形象;老舍一生坚持使用充满生活气息的人民大众的通俗生动的口语进行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的情愫和民族特色;致力于通俗的大众文艺创作,力图抹去大众文艺与非大众文艺的界限,使所有的文艺都成为大众的,是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另一个突出的标志。

中图分类号:I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3)03-0249-06Nation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 Laoshe .s literay creationLIU Zhong -shu,HAO Chang-hai (College of L iter atur e,Jilin U niver sity ,Changchun 130012,China)Key words:L aoshe;nation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 ion;artistic style;aesthetic pursuitAbstract:Laoshe .s literary creation is national and popular among the masses.He catered for the aest hetic tastes and customs and focused on the complete,lively plot and the character ization of figures,especially the common peo ple of v ar ious perso nalites.T he oral lang uage used in his works which w as easy and lively showed the feelings and character istics o f the Chinese people.M eanw hile,he tried to combine popular and non-popular art and liter -atur e tog ether and made them both popular.20世纪80年代,周扬曾对老舍的民族化大众化作过如下精辟的评价:/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家中,老舍比较早也比较好地注意到文艺的大众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囡 圆圈
学教 育
论 老 舍 作 品 中的 民族 性
圃 苗 雨
【 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 满 族 作 家 老 舍 具有 鲜 明 的 民族 观 ,他 提 出和 推 崇大 民族 情 节 ,有 对本 民族 具 有 深 厚 的 民 族 感
情 ,他 的 民族 观 念 闪耀 着 永恒 的人 文 光 芒。 本 文 就 老舍 作 品 中 的 民族 性 进 行 了 分析 和 探 讨 。
二 、深 沉 的本 民族 情感
常 将 笔 下 人 物 的 民 族 身 份 做 模 糊 处 理 ,避 免 人 们 在 这 些 人 的 民 族 身 份 和精 神取 向 之间 建立 联 系 。 老 舍 最 初 的 长 篇 ,据 他 自 己说 , 是 有 “ 票 ” 的 性 质 。 这 自然 是 玩 因 为 在 满 族 旗 人 的 民 族 文 化 精 神 中 ,缺 少 汉 族 儒 家 的 “ 教精 神 ” 说 和 “ 以载 道 ” 的 追 求 。 《 张 文 老 的哲 学》,从 一 开始 就 对 国 民性 和 民族 性 有 着 深 刻 的 反 思 , 而 通 过 作 品 的 行 文 和 人 物 的 活 动 ,总 能 够 感 觉 到 一 些 旗 人 所 特 有 的 文 化 品 质 和 人 生 细 节 。 长 篇 《 驼 祥 骆 子》,从 社会 学 角度 透 视 造 成 民族 劣 根 性 的 “ 活 与 生 命 上 的 根 生 据 ” “ 。 把有 价 值 的毁 灭 给 人 看 ” 。 被学 者认 定具 有 “ 人 的特 征 ” 旗 的 祥 子 ,本 是 一 个 “ 佛 在 地 狱 仿 里 都 能 做 个 好 鬼 的 ” 人 。 而 祥 子 的 悲 剧 ,使 人 们 看 到 “ 嘎 嘎 是 坏 好 人 削成 的 ” 国 人 ( 喻 满 人 ) , 隐 “ ”的 精 神 病 态 ,乃 是 “ 会 病 乏 社 胎 的产 儿 ” 。老舍 表 达 了 自己 的痛 心 ,给予 他 们 很 大 的 同情 。同 时 , 老 舍 也 用 充 满 温 情 的 文 字 ,对 本 民 族 京 城 旗 人 中存 在 的 自私 、骄 横 、懦 弱 、慵 懒 的 品 格 ,进 行 了 含 蓄 的批 评 。 “ 百 多 年 积 下 的 二 历 史尘垢 ,使一 般 的旗 人 既忘 记 了 自谴 ,也忘 了 自励 ” “ 就这 么 , 生命 沉浮在有讲究 的一汪死 水里。 ”
的 逗 留 写下 的 反 映新 加 坡 生 活 的
小 说 《J 的生 日 /坡 、 》,作 者是 想 要 “ 儿童 为 主 ,表 现 着 弱 小 民族 的 以 联 合 的理想 。话 剧 《 家 至上》 国
中 .主 人 公 张 老 师 临 终 前 ,用 最 后 的 气 力 ,道 出 : “ 快 死 了 , 我 我 明 白了! 回汉 得 合 作 … … 。 老 ” 舍 从 切 身 的 体 验 出 发 , 提 出 中华 各 民 族 必 须 平 等 、团 结 、 和 谐 、 互 重 的 道 理 ,喊 出 了 中华 民 族 的 利 益 高 于 一 切 的道 理 。直 到 晚 年 , 创 作 《 红 旗 下 》 之 际 ,老 舍 依 正 然 是 不 遗 余 力 地 在 宣 扬 和 倡 导 国 家 各 个 民族 平 等 和谐 的社 会 理 想 。 对 于 同 受 剥 削压 迫 的 汉 族 人 王 掌 柜 , 回族 人 金 四 叔 , 都 有 着 休 戚 与共 、甘 苦相 关 的 深 厚 阶级 感 情 。
【 关键 词] 老舍 ;民 族 性 ;大 民族


老 舍 作 品 中的 大 民族 情 节
老 舍 是 位 满 族 作 家 ,也 是 2 O 世 纪 中 国文 化 名 人 当 中 ,少 有 的 少 数 民 族 成 员 之 一 。 满 族 在 近 现 代 的浮沉 跌荡 ,老舍感 同身受 。 具 有 强 烈 民族 认 知 感 的 老 舍 ,在 社 会 上 风 行 民 族 歧 视 的 特 殊 过 程 中 ,民 族 情 感 备 受 压 抑 。但 是 他 大 民族 的情 节 始终 没 有 变 化 。 在 老 舍 早 期 的 作 品 《 马》 二 中 ,老 舍 通 过 温 都 太 太 之 口 ,说 出 了 “ 族 比阶 级 更 厉 害 ! 这 样 种 ” 显然带有特 殊意 味的话语 。 《 二 马》 写 到英 人 ,老 舍 首 先 特 别 指 出 他 们 对 东 方 人 浓 烈 的 民族 偏 见 情 绪 。伦 敦 的 英 国 市 民 , 差 不 多 都 相 信 ,来 自 中 国 的 “ 脸 鬼 是 黄 个 个 抽 大 烟 ,私 运 军 火 , 害 死 人 把 尸 首 往 床 底 下 藏 ,强 奸 妇 女 不 分 老 少 … … ” 而 《 马》 对 充斥 。 二 于 英 国社 会 的 种 族 歧 视 语 境 ,进 行 了 毫不 留情 的揭 露 和 挞伐 。 而 12 年 老 舍 在 新 加 坡 短 暂 99
三、 由潜隐到张扬 的民族意识
在 老 舍 的作 品 中从 来 不 乏 浓 重 而 热 烈 的 民 族 情 感 。 但 老 舍 很 少 表 现 满 族 的 民族 处 境 ,老 舍 经
解 放 前 ,老 舍 的 民族 归 属 意 识 较 多 地 处 于 一 种 自我 抑 制 的 状 态 ,甚 至 一 直 隐 瞒 了 自己 的 民 族 身 份 。 入 关 后 ,满 族 因 与 汉 族 朝 夕 相 处 ,加 之 统 治 者 出 于 一 种 统 治 策 略 ,大 力 提 倡 汉 族 的 儒 家 文 化 ,因而 满族 的汉 化 程度 很 高 。 辛 亥 革 命 后 , 社 会 上 盛 行 大 汉 族 主义 ,汉 族 的 排 满 情 绪 变 得 非 常 强 ,在 全 国各 地 驻 防 的 满 族 士 兵 中 有 不 少 遭 到 杀 害 。 当 时 有 不 少 满 族 人 为 了躲 避 这 场 灾 难 ,纷 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