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本文作者老舍介绍

合集下载

2019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备课素材

2019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备课素材
奶豆腐:又叫奶干,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形状类似普通豆腐,但不是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还可以做成拔丝奶豆腐,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
陈巴尔虎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区毗邻,南边接着鄂温克族自治旗,西与新巴尔虎左旗交接,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线总长193.9公里(系水界)。
绿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桔梗,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儿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的风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既不必找小亭,也不必找石礅,就随便坐在绿地上吧。风儿多么清凉,日光可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
夕阳在山,该回去了。路上到处还是那么绿,还有那么多的草木,可是总看不厌。这里有一片荞麦,开着密密的白花;那里有一片高粱,在微风里摇动着红穗。也必须立定看一看,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仿佛就与众不同。正是因为有些荞麦与高粱,我们才越觉得全部风景的自自然然,幽美而亲切。,那间小屋上的金黄的大瓜哟!也得看好大半天,仿佛向来也没有看见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每课课文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每课课文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每课课文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第一单元1.《草原》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有“人民艺术家”之称。

2.《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描写丁香花的颜色、形态、气味,分别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幽雅、香甜,表达了作者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3.《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中描绘了秋江暮色的图景,表达了作者路途中的忧愁、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苏轼。

诗中描绘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变化,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了乡村夏夜月明风清,空气中飘来阵阵稻花香,处处蛙声和鸣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宁静和优美的乡村夏夜的喜爱,对丰年的欢欣,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6.《花之歌》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等,赞美了花向往光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第二单元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 ,描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爱祖国、爱人民、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3.《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4.《灯光》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写起,叙述了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指路的壮举,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

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

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1.《草原》知识点1《草原》一课作者(老舍)。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草原的景色特点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3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我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些场景体会到“蒙汉情深”。

2.《丁香结》知识点1.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丁香结”是指人生解不开的愁怨。

“结”乃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对。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我们在学习中会享受收获,同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应该笑对学习中遇到的“丁香结”。

阅读链接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春天刚来不久,芭蕉叶还未完全展开,丁香花也未绽放,打着丁香结儿。

在春风中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忧愁。

2.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如果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才能飘香万里。

3.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经过霜的树木全都只剩下谢落的枝条,最让人伤心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丁香结。

4.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一、作者介绍:1孟浩然(689 — 740 年)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主旨大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主旨大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主旨大全1《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原名舒庆春,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2《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

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3《古诗三首》《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述了西湖疾风骤雨时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最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述了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所见乡村夏夜的优美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4《花之歌》是黎巴嫩的著名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集《组歌》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5《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狼牙山五壮士》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引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7《开国大典》写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历时两个半小时,场面非常壮观,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欣喜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姓名:1、草原1、《草原》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

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

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可爱的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3、形容草原辽阔的词语:一碧千里、一望无际、广袤无垠、一马平川4、描写草原的古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南北朝《敕勒歌》民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2、丁香结1、《丁香结》作者宗璞。

课文整体上先从丁香的样子、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又写了丁香结的由来和由丁香结引发的人生感悟。

勉励人们在生活中正视问题、乐观地面对人生。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从“香气直透毫端”可以看出这里的积雪指的是“丁香”。

3、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决不完的。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人生的意义或乐趣不就是在这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吗?有了这解不完的结,我们的生活才有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灿烂。

4、描写丁香的古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3、古诗词三首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诗人祈盼丰收,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也写月,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精读课文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精读课文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精读课文梳理1.草原班级姓名学号一、课文概述《草原》这篇课文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描绘了三个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赞美了美丽的草原风光,深请讴歌了蒙汉同胞深厚的民族情谊。

二、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曾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我们学过他写的许多课文,有《猫》《母鸡》等,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他的语言很有特色,被称为语言大师。

三、重点语段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全”的意思。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并不茫茫”的原因联系下文理解,是因为“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2)请在这一自然段中用“——”画出表示作者感受的句子,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在写景中融入感受可以使情与景融为一体,所写的景融入情,所抒发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中,从而达到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艺术效果。

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请分析这句话的写作特点。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部编版六年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部编版六年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六年上册文学常识1.《草原》作者:老舍体裁:散文,表达方法:情景交融。

2.《丁香结》作者:宗璞体裁:散文,表达方法:虚实结合;借物抒情4.《花之歌》作者:黎巴嫩的纪伯伦,译者是仲跻昆体裁:散文诗,表达方法: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6.《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沈重写作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表达方法:点面结合7.《开国大典》写作顺序: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表达方法:点面结合写场面8.《灯光》作者王愿坚体裁:回忆录,文章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首尾呼应,整篇文章以灯光为主线来写的。

9.《竹节人》作者:范锡林表达方法:融情于事10.《宇宙生命之谜》作者:张申碚、赵晓梅体裁:科普说明文写作顺序:逻辑顺序11.《故宫博物院》体裁: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一是一篇说明文,以游踪为线索。

12.《桥》作者:谈歌体裁:微型小说表达方法:1.巧妙运用意外法;2.恰当运用短句;3.环境描写对突出任务形象的作用。

13.《穷人》作者: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体裁:短篇小说主线: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14.《在柏林》作者: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体裁:微型小说15.《夏天里的成长》作者:梁容若体裁:散文表达方法: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描写16.《盼》作者:铁凝线索:以新雨衣为线索表达方法: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18.《只有一个地球》作者:李剑波、蔡士魁体裁:说明文19.《青山不老》作者:梁衡线索:以“我”进村采访的所见所感为线索20.《三黑和土地》作者:苏金伞体裁:现代诗23.《京剧趣谈》作者:徐城北体裁:说明文24.《少年闰土》作者:鲁迅体裁:短篇小说,选自《故乡》25.《好的故事》作者:鲁迅体裁:散文诗,选自《野草》表达方法:运用对比写法和象征手法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周晔体裁:回忆性散文写作顺序:倒叙27《有的人》作者:臧克家体裁:现代诗歌表达方法:对比的写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文重点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文重点复习资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考课文重点梳理《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他原名舒庆春,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

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世称苏东坡。

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花之歌》是黎巴嫩的著名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集《组歌》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第1课:《草原》1、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3、字词释义: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

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3、字词释义: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1、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部编RJ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备课素材 第一单元 第1课《草原》 老舍的四则小故事

部编RJ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备课素材 第一单元 第1课《草原》 老舍的四则小故事

老舍的四则小故事19岁当小学校长靠一位富有而善良的人的资助,老舍9岁进了小学。

老舍的小学同窗、后来的大学者罗常培形容他“一个小秃儿,天生洒脱、豪放、有劲,把力量蕴蓄在里面而不轻易表现出来,被老师打断了藤教鞭,疼得眼泪在眼睛里乱转也不肯掉一滴泪珠或讨半句饶。

”老舍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后,更是样样出色,成了校长最得意的弟子。

所以他一毕业,才19岁便做了方家胡同市立小学的校长。

“最伟大的字——饭”老舍的生活一直不富裕,他曾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字——‘饭’——给我时间与饭我能够写出较好的。

”在抗战时的重庆尤甚,那时老舍特别关心好友吴组缃先生家养的一口小花猪。

小猪病了,老舍建议吃药、发汗,又专程探病,不过养猪不是为了当做宠物,而是希望到了冬天大家都能分上几斤腊肉。

老舍说那年月“猪比人还贵呀!不过每逢有朋友来,老舍就不惜典当衣服买点酒菜。

有一次卖了一套旧西装买了饭,碰巧遇上一个卖猫头鹰的,就顺便把猫头鹰也买回来了,一时传为笑谈。

“写着玩”写出的大师老舍的第一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在伦敦东方学院教书时写的。

闲着就写点,老舍说只是“写着玩”。

完稿后念给同在伦敦的许地山听,许地山笑得一塌糊涂,建议老舍寄到国内去。

两三个月后郑振铎编的《小说月报》连载刊出。

后来老舍又写了《赵子曰》,念给宁恩承听,他也笑得把盐当糖放到了茶里。

老舍如何写《四世同堂》老舍在重庆北碚安家后,许多朋友前去看望,向胡絜青询问北平沦陷后的情景。

胡一次又一次讲述了北平沦陷后人民的苦难,这些真实的细节为老舍酝酿新作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材料。

1944年元旦,老舍开始写以沦陷了的北京为背景的百万字小说《四世同堂》。

他说:“必须把它写成,成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

”老舍的卧室兼客厅兼书房,夏天三面受阳光照射,到夜半热气还不肯散,老舍说:“墙上还可以烤面包。

我睡不好,睡眠不足,当然头昏。

”头昏和常患疟疾,到年底才写完第一部30万字的《惶惑》。

1945年老舍在《八方风雨》中写道:三十四年,我的身体特别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教师用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教师用书

1 草原教材解析《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前散文。

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描绘了天空、草地、小匠、羊群、骏马和大牛所构成的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第二部分为第2、3自然段,描绘了巴尔虎旗的主人们迎接远方来客的情景,“男女老少”“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生动再现了草原由静寂变得热闹的情形;第三部分为第4、5自然段,描绘了作者到达目的地后,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和话别的情形。

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

文章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

课文语言优美,写景文字诗情画意,叙事部分娓娓道来,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感受融合起来写。

从“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进而产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感受,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进而产生“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感受,并且想“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情因景生,景因情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

如,把绿色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骏马大牛也“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丰富的想象使景物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画面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第2自然段的文字,描绘的是辽阔的草原上,一作内蒙古同胞骑马前来迎接客人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学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通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写的好处。

教学建议课前可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的位置。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的勾中勒国画那样。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原风光图”,草原美 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 进课文另外两个画面——喜迎远客图(第2—3自 然段)、主客联欢图(第4—5自然段)。
交流:这两个场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蒙汉情深
点击播放鞭子声
朗读指导 想象画面,读出草原的辽阔。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 东西,除了 一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 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 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 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 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 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 满心的愉快。
作者会唱些 什么呢?请你来编 几句歌词。
点击播放歌 曲:天堂
朗读指导
音调稍高,读出作者要与人分享所见的急切心情。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清鲜, 天满空心是 的··那 愉么 快·明 。· 朗,使我总想高· 歌一曲,表示我
互动课堂
喜迎远客图
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你最喜欢的语 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 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朗读指导 想象画面,读出草原的安静。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 玻璃的带子——河!

比喻
带子
朗读指导 想象画面,读出草原的辽 阔和见到河的欣喜。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 的轻响。
草原多像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作家作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作家作品

自嘲 [近代]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题小像 [近代]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有的人》臧克家,《烙印》、 《运河》、《从军行》、《淮上 吟》。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南宋将领、词人《菩萨蛮·书江西 造口壁》《清平乐·村居》《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 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花之歌》纪伯伦 黎巴嫩作家、 诗人、画家,代表作品:《泪与 笑》《先知》《沙与沫》
《七律 长征》毛泽东 《忆秦 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 《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七律·答友人》《七律·人民解 放军占领南京》《卜算子·咏梅》
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 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 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 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 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 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被誉为“二十世纪东 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作品: 《故乡》、《华盖集》、《呐喊》、《彷 徨》、《朝花夕拾》、《野草》《狂人日 记》。
《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 契斯,本书里面的名篇:《小 抄写员》、《寻母三千里》
《浪淘沙》唐.刘禹锡,与柳宗元并 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 “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 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 《乌衣巷》《秋声赋》。
《江南春》唐.杜牧,字牧之,号樊 川居士,与李光》王愿坚 《党费》、《四 渡赤水》、《星火燎原》、《闪 闪的红星》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主要人物: 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双枪老太 婆

老舍简介50字

老舍简介50字
老舍的童年生活
• 在家乡度过快乐的童年 • 喜欢读书和写作
老舍的求学经历和职业生涯
求学经历
• 小学和初中就读于济南的教会学校 • 高中就读于北京师范学校 • 大学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
职业生涯
• 1924年回国后,先后在济南、青岛、北京等地任教 • 193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成为一名作家 • 1949年后,担任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领导职务
老舍研究的方法与视角
方法
• 文学批评: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 文学史研究:将老舍作品置于文学史背景下进行考察 • 文化研究:从文化角度探讨老舍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视角
• 社会历史视角:关注老舍作品对社会历史的反映和揭示 • 文化视角:探讨老舍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和价值取向 • 人学视角:关注老舍作品对人的命运和价值的关注
老舍的文学影响和地位
文学影响
• 作品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借鉴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位
• 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与茅盾、巴金、曹禺等人共同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辉 煌 -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市民文化观
• 深入了解市民生活,关注市民的命运 • 充分挖掘市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 对市民文化进行了真实、生动的描绘和批判
特色
• 语言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 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具有鲜明的个性 • 深刻揭示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老舍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批判现实
人道主义精神
• 关心人、尊重人、关爱人,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 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进行了批判 • 表达了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1.《草原》知识点1《草原》一课作者(老舍)。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草原的景色特点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3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我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些场景体会到“蒙汉情深”。

2.《丁香结》知识点1.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丁香结”是指人生解不开的愁怨。

“结”乃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对。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我们在学习中会享受收获,同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应该笑对学习中遇到的“丁香结”。

阅读链接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春天刚来不久,芭蕉叶还未完全展开,丁香花也未绽放,打着丁香结儿。

在春风中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忧愁。

2.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如果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才能飘香万里。

3.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经过霜的树木全都只剩下谢落的枝条,最让人伤心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丁香结。

4.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一、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年)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本文作者老舍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本文作者老舍介绍

——Keep pushing——
作者名片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老舍文学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

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
作者名片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老舍文学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

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