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关键环节分析及其优化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的技术分析及其进展
() 2 冷却吸附
晚上 , 环境温度降低 , 吸附床被
环境空气冷却, 吸附剂开始吸附制冷剂蒸汽, 系统 中
制冷剂 蒸汽压 力下 降 , 当压 下 降 至 蒸 发 温度 下 的 勺
饱和压力时 , 储存在蒸发器 中的液态制冷剂开始蒸 发制冷, 产生 的蒸汽继续被吸附床吸附, 直至吸附结 束, 完成一个吸附制冷循环。
附式制 冷 系统 以太 阳能驱动 的吸 附床代 替 了蒸气压 缩 式制 冷系统 中 的压 缩 机 , 统 主要 由 四大 部件 即 系 吸附床 ( 集热 器 )冷凝器 、 发器 、 、 蒸 节流 阀等 构成 , 如 图 1 示 。其 操 作 过程 是 间歇 式 的 , 为受 热 解 吸 所 分
Ab ta t I i p p r t eb c go n d t es s m p icp eo t es lre eg l sr c :n t s a e , h a k r u d a y t r il f oa n ry s i h n h e n h o d—a s r t n r f g r dopi r e— o e i
a in tc n lg r nrd c d. Is tc n lg d d v lpme tae a ay e t e h oo a e ito u e o y t e h oo a e eo y n n r n l z d. Is c re ts oto n s a e t u r n h rc mig r
g n r i d,a d te r s ac i cin i c n r d e ea z l e n e e rh d r t o f me . h e o s i
光伏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其性能评价
光伏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其性能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而光伏制冷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能源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光伏制冷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能转化为冷能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它具有成本低、不污染等优点,在应对全球能源紧缩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光伏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其性能评价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掌握光伏制冷技术的优势与研究方向。
光伏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光伏制冷系统通常由太阳能板、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组成。
其核心是由光伏电池和制冷系统组成的光伏制冷装置。
光伏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必须结合太阳能的收集、利用以及冰蓄冷技术等方面进行考虑。
以下是光伏制冷系统优化设计的几个关键点:1. 光伏板的选择:在选择光伏板时需考虑功率、光透过率、重量和附加设备成本等因素。
同时,目前的光伏板主要分为单晶、多晶和非晶三种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需要和项目要求进行选择。
2. 蒸发器的设计:蒸发器是光伏制冷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因此蒸发器的设计非常重要。
优化的蒸发器应具有高传热效率、低流阻特性、良好的可靠性等方面的优点。
3. 制冷系统的设计:制冷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选择制冷剂应根据环保性能、制冷效率、安全性能等因素进行考虑。
目前常用的制冷剂有环保型制冷剂、传统制冷剂等。
不同的制冷剂需要匹配不同的压缩机、冷却器等设备,需要做好整体的匹配设计。
4. 优化的控制算法:制冷系统的控制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但不管怎样的算法都应该优化。
例如,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应通过优化控制算法以保证制冷效率;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则应优化控制算法以延长使用寿命。
控制算法的优化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方法进行,需要系统化地进行研究和实践。
光伏制冷系统性能评价除了上述的优化设计之外,对于光伏制冷系统的性能评价也是关键的。
性能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量转化效率:光伏制冷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太阳能辅助供热与制冷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太阳能辅助供热与制冷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太阳能供热与制冷系统作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太阳能辅助供热与制冷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太阳能辅助供热与制冷系统的原理太阳能辅助供热与制冷系统是指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通过热泵等设备进行转换和利用,为建筑物提供供热和制冷服务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太阳能的收集、转换、储存和利用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太阳能的收集。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辅助供热与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
常见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等。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吸收板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热能,而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则利用真空管内的热传导和对流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接下来是能量的转换。
太阳能被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后,会升高集热器内的工质(如水、空气等)的温度。
这时,热泵等设备开始发挥作用,将高温工质的热能转换为供热或制冷用的能量。
通过循环流动,能够持续地为建筑物提供热量或冷量。
此外,系统中还需要储能装置来存储太阳能的热量。
常见的储能装置包括热水储罐、蓄热罐等。
这些储能装置能够在晴天将多余的太阳能热量储存起来,在阴雨天或夜间使用,保证系统的持续供热和制冷。
最后就是能量的利用。
通过热水循环、空气循环等方式,将系统中转换或储存的能量传递给建筑物内部的供热或制冷设备,实现建筑物的舒适温度控制。
同时,还可以将多余的热能利用于热水供应或其他方面,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太阳能辅助供热与制冷系统的设计太阳能辅助供热与制冷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系统结构设计、集热器选型、热泵性能、储能装置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系统结构设计。
太阳能辅助供热与制冷系统的结构设计对系统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原理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原理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Solar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是一种利用
太阳能来驱动制冷过程的技术。
其原理如下:
1. 吸附剂选择:选择具有较强吸附特性的物质作为吸附剂。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硅胶、活性炭等。
2. 吸附过程:当太阳能照射到吸附剂上时,吸附剂吸附传统冷却剂(如氨或水)中的蒸汽分子。
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释放出一定的吸附热,导致吸附剂温度升高。
3. 脱附过程:当太阳能逐渐减弱或停止供应时,吸附剂温度下降,将吸附的蒸汽分子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叫做脱附。
脱附过程中吸附剂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使其温度降低。
4. 冷却效果:通过吸附剂吸附和脱附的交替进行,制冷剂中的蒸汽分子被不断吸附和释放,从而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达到制冷效果。
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利用太阳能提供的热能来驱动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过程,无需额外的电力或化石燃料。
它具有环保、可再生能源的特点,适用于一些无电或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地区。
空调吸附式制冷技术分析及应用
空调吸附式制冷技术分析及应用我国目前很重视分体式空调的制冷技术,在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专业。
而吸附制冷系统采用非氟氯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无噪音、运行稳定可靠等突出优点,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制冷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吸附制冷的工作原理及吸附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标签:吸附制冷;空调应用吸附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多孔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周期性的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
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在冷凝器内凝为液体;吸附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冷量。
1.空调吸附制冷技术概述吸附制冷吸附研究主要包括工质对性能、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和系统循环与结构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无论哪一个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化工和热工理论为基础的,例如传热机理、传质机理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概括吸附制冷的研究进展。
1.1吸附工质对性能研究吸附制冷技术能否得到工业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工质对,工质对的热力性质对系统性能系数、初投资等影响很大,要根据实际热源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工质对。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为吸附工质对的筛选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渐优化出了几大体系的工质对。
按吸附剂分类的吸附工质对可分为:硅胶体系、沸石分子筛体系、活性炭体系(物理吸附)和金属氯化物体系(化学体系)。
由于化学吸附在经过多次循环后吸附剂会发生变性,因而对几种物理吸附类吸附体系的研究较多。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在吸附工质对方面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各种工质对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综合考虑强化吸附剂的传热传质性能,开发出较为理想的、环保型吸附工质对,从根本上改变吸附制冷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是推动固体吸附式制冷工业技术早日工业化的关键。
1.2系统循环与结构的研究从工作原理来看,吸附制冷循环可分为间歇型和连续型,间歇型表示制冷是间歇进行的,往往采用一台吸附器;连续型则采用二台或二台以上的吸附器交替运行,可保障连续吸附制冷。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吸附式制冷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它具有无霜结、无噪音、无振动等优点,因此在空调、冰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二、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1. 吸附剂的选择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剂是起关键作用的物质。
一般来说,吸附剂应该具有以下特点:高吸收能力、低解吸能力、化学稳定性好等。
常见的吸附剂有硅胶、分子筛等。
2. 吸附与解吸过程在吸附式制冷系统中,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来实现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和解吸过程。
当压力升高时,气体会被固体表面上的孔隙所吸收;当压力下降时,气体会从固体表面上脱离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解吸。
3. 热量传递在制冷过程中,热量需要被传递到外部环境中去。
吸附式制冷系统中,热量传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吸附剂和气体之间的热传导;二是通过吸附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传导。
三、吸附式制冷的工作流程1. 吸附过程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会从低压区域向高压区域移动,同时吸收气体。
当气体被完全吸收后,压力达到最高点。
2. 膨胀过程在膨胀过程中,气体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移动,同时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3. 冷却过程在冷却过程中,气体会被冷却到低温状态。
此时,气体的温度会比外界环境低很多。
4. 解吸过程在解吸过程中,低温下的气体会被重新释放出来,并且被带回到高压区域。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四、总结综上所述,吸附式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在空调、冰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来实现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同时通过热量传递实现制冷效果。
了解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对于我们更好地使用这种新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吸附式制冷的制冷原理
吸附式制冷的制冷原理吸附式制冷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对气体份子进行吸附和脱附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低温制冷和低温储能领域。
一、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吸附式制冷系统由吸附器、脱附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等组成。
其中,吸附器和脱附器是吸附剂的主要工作区域,蒸发器和冷凝器则是制冷循环的关键部份。
在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剂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份。
吸附剂通常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高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份子筛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
制冷过程中,吸附剂首先处于吸附状态。
当制冷剂通过吸附器时,吸附剂的孔隙结构会吸附制冷剂中的气体份子。
此时,吸附剂会释放出吸附剂内部的热量,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
然后,吸附剂将制冷剂输送到脱附器中。
在脱附器中,吸附剂经过加热,释放出吸附剂中吸附的制冷剂份子。
这个过程称为脱附。
脱附过程中,吸附剂会吸收外部的热量,使制冷剂的温度升高。
然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吸附器,循环进行吸附和脱附过程,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二、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循环:吸附循环和脱附循环。
1. 吸附循环在吸附循环中,制冷剂从蒸发器中进入吸附器。
在吸附器中,制冷剂被吸附剂吸附,同时释放出热量。
此时,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变成低温制冷剂。
然后,低温制冷剂进入脱附器。
2. 脱附循环在脱附循环中,吸附剂通过加热,释放出吸附的制冷剂份子。
这个过程称为脱附。
脱附过程中,吸附剂吸收外部的热量,使制冷剂的温度升高。
然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吸附器,循环进行吸附和脱附过程。
通过不断循环吸附和脱附过程,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实现制冷效果。
而且,吸附剂的选择和控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温度范围的制冷要求。
三、吸附式制冷的优点和应用吸附式制冷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低温制冷能力强:吸附剂具有高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实现较低的制冷温度。
2. 能源效率高: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利用废热或者低温热源进行制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太阳能是人类社会一个久远而又美好的梦想,通过利用太阳光能开发出的太阳能产品可以实现发电、供暖、制冷等多种功能,不仅环保节能,而且能够有效地缓解人们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而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材料,就是一种在实现太阳能制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选拔。
1. 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材料的基本原理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材料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太阳光能将吸附剂中的吸附物质逸出,形成低温,然后通过冷却系统来将空气冷却、制冷。
其中,吸附材料的选择和组合是关键。
在太阳能制冷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一种或多种吸附材料,我们将阳光转化成热能,然后再通过制冷机将热能转化成制冷效果。
因此,在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中,吸附材料研究与开发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 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材料的种类与优势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材料的种类繁多,大多数可归纳为自然材料、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三种类型。
自然材料包括硅藻土、天然气触媒、木质材料等,这些材料原材料广泛,价格便宜,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无机材料包括硅酸盐、多孔陶瓷和各种金属氧化物,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附着力和强度,可以承受高温、高压等条件。
有机材料包括多种吸附树脂、液体吸附剂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对制冷系统的影响较小。
但无论是哪种材料,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材料都具有以下优势:(1) 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环保和节能。
(2) 制冷效率高,制冷剂消耗少,成本低。
(3) 可以适用于多种环境,如地域、气候等。
(4) 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材料具有较低的噪声产生。
(5) 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量。
因此,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3. 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既有能源逐渐紧缺,传统的能源消耗模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因此,研究新的、可持续性的能源消耗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分析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分析摘要:吸附式制冷系统利用物理性的变化将热转移,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系统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关键词:太阳能空调系统;吸附式制冷0 前言近几年来石油飙涨,节约能源的意识也跟着高涨,一般家庭的全年电费中,空调系统所占比例大约为40%~60%,而办公大楼空调耗电比例约为40%~70%。
也许有人会宿命地以为空调耗电量如此之高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再怎么努力也没用,若是牺牲空调质量来达到降低空调耗电量,那是不合现代生活质量要求的作法。
而若是限制空调系统使用来降低空调系统耗电量,那便无法满足生活环境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降低空调耗电。
事实上,并没有这么悲观,近几年已经有许多已成熟的技术可用来同时满足空调质量的提升与节约能源或降低空调耗电。
1 研究动机与背景石油高涨替代能源研究与发展、实为当务之急,推动吸附式制冷研究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探索解决能源紧缺的可能途径。
自1973年中东战争引起世界性石油危机以来,能源问题成为了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
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各种余热的回收利用。
另一方面,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寻找CFCs和HCFCs等传统制冷剂的替代物(采用天然制冷剂)以及新型制冷方式已成为制冷技术研究的热点。
2 吸附式制冷原理附式制冷原理为利用吸附剂对制冷剂的吸附作用造成制冷剂液体的蒸发,相应产生制冷效应. 吸附式制冷通常包含两个阶段:冷却吸附→蒸发制冷:通过水、空气等热沉带走吸附剂显热与吸附热,完成吸附剂对制冷剂的吸附,制冷剂的蒸发过程实现制冷;加热解吸→冷凝排热:吸附制冷完成后,再利用热能(如太阳能、废热等)提供吸附剂的解吸热,完成吸附剂的再生,解吸出的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重新回到液体状态。
吸附式制冷的驱动热源为50℃以上的工业废热和太阳能等低品位热能,同时吸附制冷所采用的制冷剂都是天然制冷剂,如水、氨、甲醇以及氢等,其臭氧层破坏系数(ODP)和温室效应系数(GWP)均为零。
吸附制冷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及评价
Ξ吸附制冷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及评价马贞俊 晏刚(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710049)摘要:运用热力学原理对吸附制冷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推导出了各过程的热力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性能系数CO P的表达式。
同时也探讨了系统的各个工作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吸附制冷过程中,适当地降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吸附温度,同时适当地提高脱附温度,可以提高系统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吸附制冷 热力学计算 循环性能1 引言随着常规能源消耗的剧增,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能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
吸附式制冷由于采用低品位能源作为驱动源,特别是低能量的太阳能以及废热,使用无环境问题的工质对,其设备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无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运行费用低廉、无噪声,特别适用于无电并有大量低品位余热排放的工业地区和有频繁震动的移动机械上,从而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兴趣和关注,并在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吸附制冷是一个热力学过程,与其它制冷过程一样,它是以热力学原理为基础的。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传递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如果在两上热源之间设置适当的热机,则可以对外输出功。
而制冷过程则是与上述过程相反的热力学过程,即通过消耗外界输入的能量和使用特定的制冷机械达到将热量从低温位向高温位输送的目的。
从这个机理出发,输入不同种类的能量和使用不同的制冷机械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制冷方式,吸附式制冷就是其中的一种。
2 吸附式制冷过程的热力学分析2.1吸附式制冷理想模型的建立为使研究目标集中在提高循环过程的性能系数和制冷量,以便找出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
本文选用理想吸附模型进行分析讨论。
其基本假设如下[1]:(1)吸附表面在能量上是均匀的,即各吸附位具有相同的能量;(2)忽略系统中制冷剂的泄漏,认为是定质量系统;(3)被吸附分子间的作用力可略去不计;(4)属单层吸附。
2.2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图1 吸附式制冷理想循环热力图采用单床的吸附式制冷是一个间歇过程,其理想热力学循环过程的P-T-X曲线如图1所示。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综述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综述学号姓名摘要:介绍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对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包括吸附工质对的性能、吸附床强化、系统循环与结构。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的应用,主要应用的方面有低温储粮、制冷与供热联合、吸附式空调。
关键词:吸附式制冷研究现状应用1. 前言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的日益突出,新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对风能、水能、潮汐能的开发与研究力度不断增加,而这些能源的利用与发展根本上说是离不开太阳的。
在制冷空调领域,太阳能制冷不仅可以减少电力消耗,同时由于没有采用氟氯烃类物质,不会对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属于清洁能源,符合环保要求。
另外,采用太阳能制冷其热量的供给和冷量的需求在季节和数量上高度匹配,在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制冷量就越大。
因此,利用太阳能制冷技术对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由于利用了太阳能而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使用,井通过使用天然友好的制冷剂从而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具有结构简单、初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运动部件、噪音小、寿命长且能适用于振动或旋转等场所的优点。
而且,太阳能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特征与制冷空调的用能特征具有高度的匹配性,因此,利用太阳热能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潜力和优势[1]。
2.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基本原理固体吸附式制冷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如沸石、活性炭、氯化钙)对制冷剂(如水、甲醇、氨)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实现制冷循环的,这种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引起压力的变化,相当于制冷压缩机的作用,吸附剂的再生可以在65~200℃下进行,这很适合于太阳能的利用。
吸附式制冷具有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无噪音、无环境污染、基本不含动力部件,能有效利用低品味热源等一系列有点[2]。
太阳辐射具有间歇性,因而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都是以基本循环工作方式运行制冷的,Critoph把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描述成四个阶段,即定容加热过程、定压脱附过程、定容冷却过程、定压吸附过程[4]。
吸附式制冷原理
吸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基本结构由太阳能集热器、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和阀门五个模块组成。
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运作机制为:在白天,集热器温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制冷剂蒸发集热器中压力升高,气体进入冷凝器并冷凝、制成液体;在晚上,温度降低,吸附剂会吸收制冷剂蒸汽,蒸发器中压力降低,于是会有更多液体气化,蒸发中吸收热量降温。
摘要 2一吸附床的设计 52 结构 6(1)床内结构特点 7(2)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 74 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指标5) 9(1)集热性能 9太阳能集热器性能通过集热效率和集热温度量个指标来反映。
集热效率是指太阳能入射能量中转变为热能的部分与实际太阳辐射能之比。
9(2)制冷性能 95 太阳能平板型吸附床强化传热的分析和方法 10(1)吸附床中嵌入肋片 11(2)提高吸附剂的导热系数 11(3)的金属热容比与系统运行性能 13二工质对的选择 14三蒸发器的设计 17四冷凝器与冷却器的设计 19五系统基本循环工作原理 191 日间工作部分 19(1)各个子系统瞬时能量平衡方程的建立 21(2)系统的性能参数 222 夜间工作部分: 22六吸附式制冷系统的优化9) 24七系统运行参数与系统动态性能 251 循环周期与系统动态性能 252 热源温度与系统运行性能 263 系统运行的环境——冷却水温度与系统动态性能 26八吸附式制冷系统运行控制10) 261 安全保护系统 26(1)吸附床的安全保护 26(2)冷凝器的安全保护 27(3)泵的安全保护 272 微机控制系统 27(1)检测功能 27(2)记忆功能 27(3)预报功能 28(4)执行系统 28九参考文献 28总结 29摘要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为5.57×1018MJ,相当于190万亿吨标准煤,约为目前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56×104倍。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具有清洁安全、无需开采和运输等优点。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
5.吸附式与吸收式比较
吸附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是两种很相近的制冷方式,这里 有必要比较一下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中可能获取 一些信息,为什么吸收式制冷系统已经形成产业化而吸附式 制冷系统尚未形成较大的产业。 相似之处:原理,工质的环保 ,能量来源 相异之处:安全性,传质差 别,蒸气通道和制冷量
活性炭-甲醇,活性炭-氨制冷工质对等,化学吸附常使用 氯化钙-氨,氯化镍-氨等制冷工质对。这些工质都是天然 工质,大部分对环境无害,比较环保。 三.能量的来源上,两者都可利用热能,特别是低品位的 热能驱动,所以太阳能是个不错的选择,无污染,制冷 系统本身仅需要极少的电量,因此也省电。这两种制冷 方式为节省能源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六.蒸气通道上,吸收式制冷循环是一个连续的制冷过程, 发生器与冷凝器,吸收器与蒸发器之间,气流的通道的截面 面积比较大,对制冷剂蒸气的阻力很小,制冷剂蒸气在流动 中的压力损失对整个制冷过程影响不大.但是在吸附式制冷 系统中,由于工作的间歇性,往往需要多台吸附床同时工作 ,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管路切换,制冷剂蒸气管路阻力较大, 对制冷量较大的机组影响很大,降低制冷效果。 七.制冷量上,目前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小则几十千瓦, 大则数千千瓦,民用性相对比较差,比较适用于企事业单 位和大型的场所;由于不同功率机组的配件成本相差不大, 成本主要花在传热管的耗材上,机组制冷量越大,单位制冷
脱附:与吸附相反的过程,是指物质将 吸附的周围物质释放的过程,一般需要 吸收热量达到一定的温度或温度范围来 克服作用力。
2.现行制冷方式的不足
臭氧层空洞问题。以前制冷机广泛采用氯氟烃类制冷剂简称 CFC,HCFC,它们会催化分解臭氧,削弱对紫外线的阻挡, 威胁人类健康。我国已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上签字,要取消 这中制冷剂的使用还是任重而道远。 温室效应问题。常规高能耗的制冷需求引起电力紧张,各地兴 建各类发电站,火力占主要,大量烧煤增排CO2引起温室效应, 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CFC也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能源短缺问题。近几年夏季经常发生停电现象,很大原因是夏 天酷暑,制冷需求剧增,空调大量使用,引起电力紧张。另一 方面,能源利用率却普遍见低,我国每年100~200℃的废热 排放量折合标准煤达上千万吨,还有大量的太阳和地热能未很 好利用,这方面的研究也备受重视。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转轮制冷机性能分析
第2 3卷 第 3期
20 0 6年 9月
建 筑 科 学 与 工程 学报
J unl f c i cuea dCvl gn eig o ra o ht tr n iiEn ier Ar e n
V o .2 N O 3 1 3 .
系统 地分 析 了这些 参数 的改 变对 系统性 能 、 平衡 脱 附率 以及 吸 附量的 影响 。结 果表 明 , 转轮 吸 附 在 床 的 内部 参 数 中 , 转轮 吸 附床 的转速 、 附剂 的填 充 密度 对 系统 的 性 能 有 着较 大 的影 响 ; 其 外部 吸 在 参数中, 冷却 气体 入 口流速 、 蒸发 温度 等 因素 对 系统影 响 比较 大。
Z ENG — ig,LI in xa H Ai n p a — i,GU u n J Ja
( c o l fEn io me t l ce c n g n e i g S h o vr n n a in e a d En i e rn ,C a g a ie st ,Xi n 7 0 6 ,S a n i o S h n ’n Un v r iy ’ 1 0 1 h a x ,Ch n ) a ia
关 键 词 : 阳能 ; 附 制 冷 ; 轮 ; 性 炭 纤 维 ; 太 吸 转 活 乙醇 ; 固体 吸 附 中图分 类号 : TU8 1 6 3 . 文献标 志 码 : A
En r y S ld Ad o p in Ro a y Re rg r t r e g o i s r to t r f i e a o
o s t m p ror n ys e e f man e n t e ii i m d s pto r to nd d or n ma s f e t c a d he qu lbru e or i n a i a a s be t s e f c wa s a l e ys e ia l n ompl t l . Th e uls s w h ta nayz d s t m c ly a d c eey e r s t ho t a mon he e i e n lp r me e s o g t s nt r a a a t r f t o a y wh e ds r i d,t e r a y s e nd t n iy oft ds b n t fe v he r t r e la o pton be h ot r pe d a he de s t he a or e t s u f d ha e gr a e e f c on h s t m pe f r a c ; a ng he x e n pa a e e s, t e o i ga e t r fe t t e ys e ro m n e mo t e t r al rm tr h c ol ng s
太阳能驱动的固体吸附式转轮制冷系统的性能分析及优化
A s at bt c:nl tl m iys d s odasrtnrr e tnss m di nb l eg. es a 。t sr r i a c a l t i l do i fgri t r e ys a e r I t  ̄y h ao - s r e n u e si i po e i ao ye v o r n y nh t ed
一
然后驱动制冷剂蒸汽流经 吸附床直接加热吸附剂。
旦建成 ,内部特性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亦就确
单位时间内太阳能集热器所接受的太阳能能量密度 定 ,因而在制造系统装置时必须事先确定其结构参 的高低 以及系统运行工况条件均受到太 阳能辐射的 数 ;而外部条件的影响则是在系统制造好后在系统 气候资源及周围环境条件的强烈制约。因而要设计 运 行过 程 中 由 于 环 境 的 不 同 ,产 生 不 同 的 性 能 结 出实用稳定 的商品化样机 , 必须对太 阳能 固体吸附 果。本文就将对太 阳能驱动 的固体吸收式转轮制冷 以活性碳纤维板 一乙醇工质对作为吸附剂) 式制冷系统装置本身的结构及运行工况做 出正确 的 系统 ( 吸热床的传热 、传质特性 )和 分析 ,找出影响系统性能较大的参数 ,并设法在可 的性能按内部条件 (
l e .n nl ,te pe dC Piotndi ebs sutnf es dasri fgrtnss m di nb y dA dfa y h t O b i t e t i rh l do tnr r e i ye r e z i l o s a e n h t ia o o t o i p o e i ao t v y
浅析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空调
➢ 能源短缺问题。近几年夏季经常发生停电现象,很大原因是夏 天酷暑,制冷需求剧增,空调大量使用,引起电力紧张。另一 方面,能源利用率却普遍见低,我国每年100~200℃的废热 排放量折合标准煤达上千万吨,还有大量的太阳和地热能未很 好利用,这方面的研究也备受重视。
成本问题
如其他一切新兴科学技术一样,吸附式制冷技术需要 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这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也就提 高了产品的市场价格,使新生的技术难以竞争。为此,政 府是可以有作为的,一通过政府的方向性的调控引导群众 购买新兴的吸附式制冷空调,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二通过 国家财政来支持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国外这方面做得 不错,给企业补贴我国也应该对该技术在经济上有所支持。 在法律上,今年我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使各项工作 有法可依。
7.前景展望
技术问题 成本问题 普及问题 应用问题
技术问题
对吸附式制冷的研究是在Faraday发现氯化银吸附氨 产生的制冷现象以后,报道最早的吸附式系统是在20世 纪20年代;吸附式制冷技术真正得到发展是在20世纪70 年代,能源危机为吸附式制冷提供了契机,因为吸附式制 冷系统可利用低品位的热源驱动,节能,而且没有臭氧层 问题和温室效应。
6.吸附式制冷的缺点
从以上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粗略的知道吸附式制冷系统 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
一.固体吸附剂为多微孔介质,比表面积大,导热性能很低 ,因而吸附/解吸时间长。(可以开发新型吸附剂,从吸收 式制冷系统采用液体工质中是否可以有所启发?)
二.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较小,使得制冷机尺寸较大, 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功率远不如吸收式制冷系统,原因何在? (强化传热,提高吸附剂的传热性能和单位吸附剂的制冷功 率,减小制冷机的尺寸 )
吸附制冷工质对在太阳能固体吸附式
吸附制冷工质对在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何见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本文主要讲述了吸附制冷工质对在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以及其研究现状。
关键词吸附制冷工质对1 前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在世界能源供应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 [1]。
资源、环境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氟利昂制冷剂的大量使用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大量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研究开发出对臭氧层无损耗、无温室效应而且可以利用低品位能源作为动力已成为当今制冷空调领域的研究热点[2]。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技术,采用对环境友好的自然工质对,能有效利用太阳能等低品位能源驱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运行费用低,无运动部件、无噪音、抗震性好,能用于振动、旋转等场所 [2]。
吸附制冷工质对的性能是影响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效率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固体吸附制冷走向市场的关键。
2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工作原理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原理:以某种具有多孔性的固体作为吸附剂,某种气体作为制冷剂,形成吸附制冷工质对,其中固体吸附剂是不流动的,而吸附介质是流动的。
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吸附物吸附的同时,流体吸附物不断地蒸发成可供吸附的气体,蒸发过程对外界吸热实现制冷;吸附饱和后利用太阳能加热使其解吸。
按照被吸附物与吸附剂之间吸附力的不同,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分子间范德华力所引起的,而化学吸附是吸附剂与被吸附物之间通过化学键起作用的结果,吸附与脱附过程都伴随有化学反应。
图1 为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示意图,一个基本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吸附床(集热器) 、冷凝器、蒸发器和阀门。
其基本工作过程由吸热解吸和吸附制冷组成[1]。
白天吸附床被太阳能加热,制冷工质开始脱附,当制冷工质压力达到饱和压力时,进入冷凝器冷凝,冷凝下来的液体进入蒸发器。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关键环节分析及其优化
比较如表 1 所示。 王如竹等[5]在经过对不同吸附工质 对 的 研 究 后 ,得 出 了 以
下使用范围: 冷 冻 (<253K):沸 石-氨 ;制 冰 (273K):活 性 炭-甲 醇 ;空 调
热传导无疑是提高吸附床整体效率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图 5 为以 13X - 水为工质对的试验样机在不同传热 结 构 下 的 吸 附 量比较[7],不难看出加装肋片、翅 片 的 吸 附 床 具 有 更 高 的 效 率 。 国内外所设计的大多数新式吸附床也都是从强化吸附剂导热
(278-288K):活 性 炭-甲 醇 、沸 石/硅 胶-水 ;采 暖 (333K):活 性 炭 -氨 、沸 石 -水 ;工 业 热 泵 (>373K) :沸 石 -水 。
系数和增加吸附床传热面积等方面入手, 以改善吸附床导热 条件,达到优化的目的。 兰青 等[8]从 改 善 吸 附 床 的 传 热 和 接 收
T1
T1
乙 乙 为:Q1= Ca(T)MadaT+ Cc(T)McdT
T2
T2
式 中 ,Ma,Ca(T)为 吸 附 剂 质 量 与 定 压 比 热 容 ,Mc,Cc(T)为 制
冷剂质量与定压比热容。
过程 2-3,2-5: 吸附剂继续被加热至最大解吸温度 T5,同 时制冷剂等压解吸,进入冷凝器被冷凝。
作者简介:杨宏坤(1987~),男,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 。
2008.NO.5. 17
能源与环境
ISSN1672-9064 CN35-1272/TK
研究与探讨
水 ,活 性 炭-甲 醇/乙 醇 ,硅 胶-水 ,氨-氯 化 钙 等 ,其 主 要 性 质 的
就现有的理论基础和设备条件来看, 增强吸附床内部的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工作流程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工作流程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是一种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制冷技术,它通过吸附剂对吸附剂和蒸发剂之间的吸附和脱附过程进行控制,实现制冷效果。
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吸附剂与蒸发剂的吸附:在低温下,吸附剂会吸附蒸发剂,形成吸附剂-蒸发剂复合物。
2. 加热吸附剂:通过太阳能或其他热源,将吸附剂加热至高温,使其释放吸附的蒸发剂。
3. 冷却吸附剂:将吸附剂冷却至低温,使其重新吸附蒸发剂。
4. 蒸发剂的蒸发:将吸附剂-蒸发剂复合物加热,使蒸发剂蒸发,从而吸收热量。
5. 冷凝蒸发剂:将蒸发剂冷却至低温,使其凝结成液体,释放出吸收的热量。
6. 冷却制冷介质:将冷凝后的蒸发剂通过传热器冷却制冷介质,实现制冷效果。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具有环保、节能、可再生等优点,适用于一些无电
或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地区。
但是,其制冷效率较低,需要较大的面积
来收集太阳能,且制冷介质的选择和制备也是一个难点。
因此,未来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关键环节分析及其优化1杨宏坤,宋正昶*,孙守强,梁军辉,王晓龙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E-mail :xavier576@ 摘 要:太阳能吸附式制冷作为一种环保、可靠的低品味热能利用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的热力过程,并以循环中的三个关键环节为出发点,介绍了国内外近些年来的试验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设计指出了改进方向。
关键词: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工质对,吸附床,集热器,优化1. 引言作为当今世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的热利用早已随着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的普及而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以太阳能为驱动热源的吸附式制冷机制,因其应用前景广阔,对低品味热源利用率高等特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
国外对吸附式制冷的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虽然受限于其效率低,制冷量小,循环时间较长等缺点而一度停滞不前,但伴随着近些年来的能源危机出现,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又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对吸附式制冷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如上海交通大学低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不懈努力,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1 ],江苏辉煌太阳能公司还生产了太阳能热水-空调一体机[ 2 ],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的主要部件与基本热力循环与利用其它热源的吸附式制冷机构相似[ 3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中主要包含四个部件:集热器、吸附床、冷凝器和蒸发器(如图1)。
此外,还包括畜液器和阀门等辅助部件。
图1.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机构简图 图2.吸附式制冷基本热力循环过程1-2:吸附床吸收来自集热器的热量1Q ,加热吸附有制冷剂的吸附剂至2T ,同时吸附床内的压力升高至2P ,此过程中假设制冷剂压力达到2P 前没有解吸,且假设加热过程为 1本篇文章为江苏省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燃气太阳能固体吸附式热泵空调》课题论文。
一等容过程,则吸附床吸收的潜热可表示为: ∫∫+=1212)()(1T T c c T T a a dT M T c dT M T c Q 式中,a M ,)(T c a 为吸附剂质量与定压比热容,c M ,)(T c c 为制冷剂剂质量与定压比热容。
过程2-3,2-5:吸附剂继续被加热至最大解吸温度5T ,同时制冷剂等压解吸,进入冷凝器被冷凝。
冷凝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52)(T T a e a cond xdT M T c x L M Q式中,x ∆为吸附率的变化量,e L 为汽化潜热。
过程3-4,5-6:冷却吸附剂,使吸附床内降温降压,且假设此过程中制冷剂没有被吸附。
过程4-1,6-1:继续冷却吸附剂,使其到达吸附温度6T 。
制冷剂由蒸发温度4T 沿等压线蒸发,实现制冷过程,进入吸附床内被吸附,完成制冷循环。
整个过程的制冷量为:x L M Q e a ref ∆=3.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与改进方法3.1工质对的选择与优化作为吸附式制冷的核心,吸附剂-吸附质工质对的选择是在设计制冷机制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选用合适的工质对不仅能大大提高制冷效率,还能节约成本,增强机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
一般来说,好的工质对应满足以下要求:吸附剂 对相应的吸附质的吸附容量大,且吸附速率快;比热容较小,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在工作温度内性质稳定,不会分解;材料来源广,价格适宜,经济性好。
吸附质 物理化学性质满足应用环境的要求,热稳定性好;汽化潜热大;毒性低,对环境无污染,安全可靠。
目前,较为常用的吸附工质对主要有:分子筛-甲醇/乙醇/水,活性炭-甲醇/乙醇,硅胶-水,氨-氯化钙等,其主要性质的比较如表1所示。
王如竹等[ 5 ],在经过对不同吸附工质对的研究后,得出了以下使用范围:冷冻(<253K ):沸石-氨;制冰(273K ):活性炭-甲醇;空调(278-288K ):活性炭-甲醇、沸石/硅胶-水;采暖(333K ):活性炭-氨、沸石-水;工业热泵(>373K ):沸石-水。
表1 常用吸附工质对的性质对比 工质对名称制冷剂汽化潜(kJ /kg ) 极限吸附率 要求真空度 毒性 解析温度(℃)吸附温度(℃)近年来国内外试验样机的最大COP 备注 活性1102 0.28 高高90 350.33甲醇高于为克服传统吸附材料的缺点,目前的吸附工质对中常采用采用复合吸附剂。
以沸石分子筛为例,沸石分子筛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可与多种吸附质如水、乙醇等组成工质对。
但限于其较低的导热系数(约为0.1W/mk ),使得沸石吸附床的传热性能较差,系统循环时间长,吸附/解吸速度慢。
为了改善沸石的传热性能,很多试验机制采取了向分子筛内添加高导热材料的方法。
例如,将铜、镍、铝等金属做成粉末或泡沫状并与沸石均匀混合,从而提高分子筛的导热系数。
J.JGuillemiont 等制作的石墨和沸石组成的吸附剂[ 6 ],测试导热性能可增强50-250倍,COP 可达0.69。
3.2,吸附床的机构设计作为吸附式制冷区别于其它制冷方法的核心部件,吸附床在整个吸附式制冷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吸附式制冷原理的要求,所设计的吸附床必须同时具备传热性能好,与传热流体对流换热迅速,并能克服低导热系数的吸附剂影响这三个特点。
但由于结构因素及传热机理,这三个特点又往往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
所以,吸附床的优化设计应从如何协调传热、传质、热容比之间的关系着手,使制冷机制发挥最大的热效率,获得更多的制冷量。
目前,使用较多的吸附床结构主要有平板式(图3)和管壳式(图4)。
平板式吸附床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传热传质效果好,易于添加翅片等强化传热结构,但系统真空度较难保证,且整体比热容较大。
壳管式吸附床结构紧凑,但传热效果有待改进。
图3.平板式吸附床简图 图4.壳管式吸附床截面图炭-甲醇150℃会分解 活性炭-乙醇842 0.2 中无100350.1 分子筛-水2258 0.33 高无90 320.40 不适于制冰 硅胶-水2258 - 高无60 320.58 温度过高会使硅胶烧毁 氨-氯化钙1250 - 低中85 49 1.7就现有的理论基础和设备条件来看,增强吸附床内部的热传导无疑是提高吸附床整体效率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图5为以13X – 水为工质对的试验样机在不同传热结构下的吸附量比较[ 7 ],不难看出加装肋片、翅片的吸附床具有更高的效率。
国内外所设计的大多数新式吸附床也都是从强化吸附剂导热系数和增加吸附床传热面积等方面入手,以改善吸附床导热条件,达到优化的目的。
兰青等[ 8]从改善吸附床的传热和接收太阳能的性能上着手,在使用钢化玻璃代替表面钢板并增强吸收率的基础上,采用铜片将吸附床内部布置成蜂窝状,使吸附剂均匀填充于吸附床内,从而减少了传热热阻。
经试验测试,采用该吸附床的太阳能制冰机可每天制备4.7 kg 的冰和2.3kg 的冰水混合物,COP 约为0.157。
李秋英等[ 9 ]使用分子筛-水作为工质对,壳管式吸附结构,在吸附床内布置多个吸附单元管,以放置吸附剂,通过管外传热介质对管内吸附剂进行加热和冷却,实现吸附床的制冷循环。
蔡宏伟[ 10 ]以增大吸附床的有效传热面积为出发点,对吸附床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三种管式模型,并利用ANSYS 软件对各种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法。
张华等[ 11 ]从设备的简单化和微型化角度出发,拟设计了吸附式冷管(图6),提升了整体设备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并采用毛细管柔性联接方式,减小了热损失,增加了制冷量。
图5. 13X-水工质对在不同结构下的制冷量比较 图6. 吸附式冷管3.3 太阳能集热器及其集热性能优化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所使用的集热器大体上和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所使用的设备相同,按传热介质可分为液体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两大类。
太阳能集热器的核心是吸热板,吸热板的向阳表面涂有黑色吸热涂层,它的功能是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并向传热介质传递热量。
在以液体为介质时,此种吸热板有管板式、翼管式、扁盒式、蛇管式等。
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的结构常有网格式、蜂窝式和多孔床式等。
3.3.1集热性能指标评价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有效加热量e Q 以及集热效率η。
∫∆++++=21)))((T T a fg pe e pe e pr pa a e xm h dT c m c m xc c m Q s e Q Q =η式中,s Q 为太阳能辐射热量∫=te s dt A t I Q 0)(,I 为太阳辐射强度,e A 为有效集热面积,t 日照时间。
3.3.2 集热性能优化 为增强集热效率,除提高吸热涂层的吸收率之外,经常采用优化采光的方法。
对于管式集热器,可利用聚焦原理将其制成的聚光型,利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原理,采用反射器或折射器使太阳光聚集照射在吸热体上,增大单位面积的辐射强度,从而使集热器获得多的能量。
对于不适合采用聚光形式的集热器,如平板型集热器,还可采用向辐射空间内充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方法,增强温室效应。
在设计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时,还应充分考虑集热器布置方式的修正[ 12],以及太阳辐射32’张角等问题[13]。
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利用自动控制的方法,设计出太阳能集热器自动跟踪装置[14],以实现集热器在一天中不同时刻都能获得最佳的集热位置。
4. 小结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技术能将其投入大规模的应用。
从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主要有三个改进方向:(1)寻找一种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的工质对。
(2)优化吸附床的结构,提高床内传热传质效率。
(3)设计更高效的太阳能集热装置,控制热媒的合理工作温度。
参考文献[1] 赵加佩,陈宁,冻小飞.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进展综述[J]. 能源研究与信息,2007,(1)vol23[2] 张晔.太阳能_热水空调_一体机问世[J]. 能源工程,1999,(6)48[3] Fatiha Lemmini, Abdelmoussehel Errougani. Experimentation of a solar adsorption refrigerator inMorocco[J]. Renewable Energy,2007,1[4] Cui Qun,Chen Haijun,Yao Huqing. Studie s on Benign Working Pairs for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2002,(3)283-288[5] 王如竹 等. 吸附式制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p:60[6] Guillemiont J J .From pellet to composite adsorbent bed:evolution of adsorber technologies[J].Procedding ofFOA6,1998.1071[7] 崔 群,陈海军,吴兵生,姚虎卿.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内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2002,(5)vol34[8] 兰 青,夏朝凤,李 明, 唐润生. 基于太阳能吸附式制冷中的新型吸附床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4)vol22 153-156[9] 李秋英,魏 琪.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吸附床的设计及数值模拟分析[J]. 低温工程,2006,(4)54-58[10] 蔡宏伟,刘震炎. 管式吸附床强化传热结构的研究[J]. 节能技术,2005,(2)108-112[11] 张华,武卫东. 一种新颖吸附制冷管的设计及性能实验研究[J]. FLUID MACHINERY ,2005,(11)16-19[12] 魏生贤,李明,周希正.非正南方向太阳集热器面积补偿的理论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7,(2)119-124[13] 成 珂,张鹤飞. 蒙特卡洛法模拟集热器入射面太阳辐射的算法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6,(8)743-747[14] 陈进夫,赵明勤,赵廷林,李豪. 太阳能集热器自动跟踪装置[J]. 可再生能源,2006,(1)30-32Key points of solar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and itsoptimizationYang Hongkun, Song Zhengchang, Sun Shouqiang, Liang Junhui, Wang Xiaolo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AbstractSolar-energy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is now being concerned by more and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because of its low-quality energy use and harmlessness to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olar thermal absorption cooling process. For the three key elements of the cyc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nd further, the improving direction was put forward for the solar-energy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design. Keywords: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olar energy, the quality right, adsorption bed, collector, Optimization作者简介:杨宏坤(1987-),男(汉),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宋正昶(1970-),男(汉),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