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与物质和信息的双重演化——对霍有光先生质疑的反批评
对客观信息范畴的再质疑一文的反批评
2 0 1 2年1月 第2 4 卷第 1 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a n . 2 0 1 2 ( ) V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i n U n i v e r s i t o f P o s t s a n d T e l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o l . 2 4 N o . 1 g q g y
“ 水中月 ” 与“ 客观信息 ” 一 、
我提出 “ 水 中 月” 及“ 树木的年轮中凝结着的
收稿日期 : 2 0 1 1 0 9 1 6 -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信息哲学 、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 ( 1 1 Y J A 7 2 0 0 2 7 ) , , , , , , 作者简介 : 邬 焜( 男 河北涞源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主 要从事 1 9 5 3 - 信息哲学 、 自然哲学 、 复杂性理论等领域的研究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题库最最完整版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题库一、填空题1 1975年,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撰写的一书(《动物解放》),用大量残酷的动物实验案例展示了受试动物所遭受的巨大痛苦。
(填空) p2282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大学教授一年必须有(9)个月时间为学校效力。
(填空)p1763 对研究参与者的风险评估包括伤害、隐私、保密和研究方法的设计。
4 工程师作为一种专业角色有其角色—责任,它又可分为(义务-责任)和(过失-责任)。
(填空)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2月10日。
(填空)p3106 科技的专业目标大致分为(知识性)目标和(应用性)目标。
(填空)p877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开放性的累积活动,新的科学发展是对旧有知识传统的(继承、发展、超越_)。
8 科学精神气质中的(公有性)原则要求科学家公开科研成果,即科学家只拥有科研成果的优先权,而不享有占有权。
579 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可分为(预防的)基本伦理原则和(倡导的)基本伦理原则。
(填空)p10410 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可分为尊重与无害基本伦理原则和客观性与公共福祉优先基本伦理原则。
11 科学哲学家库恩将科学发展划分为(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
4912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制度包括调查方式、(调查机构)和(调查程序)。
P31913 科研不端行为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处理的责任主体有(申请者)、评议评审者、(研究者)、项目依托单位、项目推荐者。
(填空)P31814 美国的实验动物立法有(动物福利法)、《实验动物饲养与管理指南》、《人道主义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的公共卫生服务方针》等。
(填空) 23515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中,尊重个人包含的道德信条有:一是个人享有(自治权),二是保护丧失(自治力)的人。
14116 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研究伦理原则包括(尊重原则)、风险(伤害)最小化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填空)p21217 现代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高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答:(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2,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答: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与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①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②结合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①规范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问题或合理性问题上,代表性的有:逻辑经验主义【即归纳主义和证实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经验->假说->证实】、批判理性主义【即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问题->假说->证伪】、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证伪的过程,它还有一个证实的过程,前者是科学革命,后者是常规科学。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②实证认识论方向,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
实证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
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2018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2018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理解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辩证关系?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关于邬焜先生信息生产和信息生产力观点的再质疑
收稿日期:2012-06-10作者简介:霍有光(1950-),甘肃天水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邬焜先生在《学术界》2011年第11期发表《关于信息生产和信息生产力问题的讨论——对霍有光先生质疑的反批评》(简称《反批评》)一文,[1]再次使用惯用的手法,即回避自己在“信息本体论”中对“信息本体”的规定,对“信息生产”、“信息生产力”作了不伦不类的解释,显然只有给予更加透辟的哲学分析,才能有助于认识“人类生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一、从“信息本体论”看“信息生产”究竟能够“生产”什么?《反批评》中说:“我们这里所讲的‘信息生产’是针对‘物质生产’而言的。
从科学和哲学的一般规定出发,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不可能创造物质,只能创造信息,所以,人类生产的本质应该由‘信息生产’来规定,而不应当由‘物质生产’来规定。
在这里,‘信息生产’并不仅仅指精神信息的生产,而且还指客观信息、人本身的信息,以及社会文化和制度信息的生产。
”[1]97——要对这段关于5种“信息生产”的高论做出以理服人的分析,显然必须从邬先生的“信息本体论”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才能看出他的“信息生产”究竟能够“生产”什么?1.厘定“物质”无“信息”,“客观信息”是物质在中介物里的影像或痕迹邬先生在“信息本体论”中,以“水中月、镜中花”为典型案例,目的是相对传统哲学“物质——意识(精神)”这对范畴而言,旨在建立一门“新的元哲学”。
他说:“我们决不可以说水中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是同一回事。
天上的月亮是客观的、实在的月亮,它是一个直接以物质体的方式而存在着的月亮;水中的月亮也是客观的,它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水中的月亮却并不具有实在的特性,它只是实在月亮的一个影子,而映现或载负这个月影的水却又不是实在的月亮本身,虽然,水本身是实在的水,但水中却没有实在的月。
‘水中捞月’之所以荒唐,就在于把水中的月亮也看成是实在的月亮了。
【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3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答∶语言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它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的一步。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其原因分析如下∶(1)劳动中的相互协作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它使互相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
这种相互协作需要凭借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由此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
(2)劳动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正是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
而在这个过程中,脑髓和感觉器官也不断趋于发达。
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正是在这种永不枯竭的动力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的。
综上所述,正是劳动产生了对语言的需求并促进了语言产生所需要的人类器官的发达。
因此是劳动创造了语言。
2.简述符号的定义。
答∶(1)国外学者对符号的定义①日本学者永井成男∶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②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能指和所指。
a.能指又称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
b.所指又称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意义)。
③英国学者特伦斯·霍克斯∶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
在这里,符号及其相关要素主要体现为三个特征∶一是代表事物的形式;二是被符号指涉的对象;三是对符号的意义解释,又称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
对霍有光先生《邬焜先生“信息认识论”质疑》一文的反批评
2 0 1 1年 7月 1 4日, 霍有 光 先生在 他光 明网博
合 的争 鸣 主要 集 中在 是 否 存 在 客 观 信 息 、 信 息 能 否进化 、 有 没有 全 息现 象 这 样 几个 问题 的话①, 那 么, 霍 先生 所撰写 的这 篇 质 疑性 文 章 , 则进 一 步 把
客 上推 出 了一 篇 题 为 《 邬馄 先 生 “ 信 息认 识 论 ” 质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8 2 6 8 . 2 0 1 3 . O 1 . 0 0 9
对霍有光先生《 邬烷先生 “ 信息认识论 " 质疑》 文 的安 交通 大学 国 际信 息 哲学研 究 中心 , 陕西 西安 7 1 0 0 4 9 )
摘 要 : 邬 妮 关 于信 息 本 体 论 的 学说 早 已指 明 , 所 有 物 体 的 现 存 结 构 都 是 载 负信 息 的 物 形 编 码 形 式 , 信息 场~ 信 息 的 同化 和 异 化 一~ 信 息体 , 这就 是 信 息 自在 运 动 的逻 辑 。在 感 觉 发 生 时 , 主 客 体 之 间存 在 着 某 种 能
信息哲学研究 中心主任 , 主要从 事信 息哲 学、 自然哲学、 复杂性理论等领域的研 究。 ① 参见霍有光 : 《 “ 自然 演化 的全 息境 界 论 ” 质疑 》 , 《 江 南大学学报( 人 文社会 科学版 ) 》 , 2 0 0 9年 第 5期 ; 邬娓 : 《 与 信 息 哲 学相 关的 几 个 问题 的 讨 论— — 对 霍 有 光 先 生 质 疑 的 再 质 疑 》 , 《 江 南 大 学 学报 ( 人 文社会科 学版) 》 , 2 0 1 0年 第 1期 ; 霍 有光 : 《 对邬妮先生“ 信 息哲 学” 的再批评 》 , 《 江 南大学学报 ( 人 文社会科 学版) 》 , 2 0 1 0年第 5 期; 邬 规: 《 信 息哲 学 中的几个 问题 的再 讨 论 一 与 霍 有 光 先 生 再 商 榷 》 , 《 江 南 大 学 学报 ( 人 文社 会 科 学版 ) 》 , 2 0 1 1年 第 2 期; 霍 有光 : 《 对“ 信 息 哲 学” 中 “ 客观信息” 范畴 的 再 质 疑 》 , h t t p : / / b l o g . g ow. r c n / h o me s p a c e u i d 一 5 7 7 7 一 d o b l o g — i d 3 5 1 8 5 0 . h t m; 邬规 : 《 对( “ 客观信 息” 范 畴 的再 质 疑 > 一文的反批评》 , 《 重 庆 邮 电大 学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 ) 》 , 2 0 1 2年 第 l 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信息的定义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功耀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功耀主编)课后习题答案1 巴门尼德本体实在主义哲学是如何阐述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道路的?它对克服神秘主义的困扰有何意义?巴门尼德的哲学拥有一个标志性的术语,叫做巴门尼德的本体实在主义。
依据这种哲学,自然界的变化都是转瞬即逝的表面现象,蕴含在这些表面现象内部的是不变的实体,以及关于这些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科学只有揭示出蕴含在多变的自然界表面现象内部那种不变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理解自然界看得见摸得着的多样性和变化。
现象世界是一个“多”的世界。
决定“多”的世界的是那极少量的实体,也就是我们可以在许多哲学著作当中看到的“一”。
“一”的世界决定了“多”的世界。
这就是巴门尼德为我们指出的一条认识自然界的道路。
它使神秘主义不再什么神秘,一切都可以用“一”来解释。
2 恩培多克勒是如何以实验的方法证明四元素说的?他对科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实验的方法:观察树枝在火炉中燃烧的情形:它可以在燃烧时发热,喷出火焰,证明在它的里面含有“火”;烟囱顶部溢出烟雾,证明它里面含有“气”;燃烧着的树枝两端会鼓泡并嘶嘶作响,这就是“水”;灰烬具有重量,不可再燃烧性和干燥性,它被命名为“土”。
将世界上所有的物体用燃烧方法来分析,都会得到这四种元素。
因此,“自然界是由土、水、气、火四元素构成的”,就被认为是得到了普遍性的证明。
意义这是科学史上最早的一次证明活动。
尽管这种证明活动比较原始,对证明的解释也比较粗糙,但它毕竟为人类社会开启了一条以实验证明的方式,而不是以崇信的方式,来理解自然界的道路。
这条实验证明的道路,一直被坚持到了现在。
3 柏拉图主张通过形式化的推理认识外部世界,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柏拉图的思想对后来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甚至成了一种基本的科学规范,即科学的形式化要求,也就是在数学和逻辑学上的充分严谨而可靠,科学如果不能满足这种形式化要求,则这样的科学就会受到“不严谨”的指责,在西方科学哲学的著作中,这种科学研究规范也叫作“几何学规范”。
对信息哲学中的几个问题的再讨论——与霍有光先生再商榷
21 0 1年 4 月
江 南 大 学 学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 n lo i n n n Un v r i Hu n te o r a f a g a i e st J y( ma i s& S c a ce c s i o i l in e ) S
W U un K
( l g f Hu n t s & S ca ce c .Xi n J a t n i e st Co l e o ma ii e e o il in e S ' io o g Un v r i a y,S a x 1 0 9,Ch n ) h n i7 0 4 ia
不 着 边 际 。 存 在 两 类 信 息 活 动 方 式 : 类 是“ 迹 ” 与 之 相 应 的 信 息 模 式 的随 机 产 生 , 随机 消 失 和 耗 散 的 过 程 ; 一 痕 和 又
第 二 类 是 产 生 出来 的 “ 迹 ” 与 之 相 应 的信 息模 式 的稳 固化 和 被 凝 结 积 累 的过 程 。只 有 第 二 类 信 息 活 动 方 式 对 痕 和
脑 中月 都 看 作 是 客 观 实在 的 , 样 的 观 点 比庸 俗 唯 物 主 义 还 要 庸 俗 。 霍 有 光 先 生 “ 过 顾 名 思 义 ” “ 解 ” “ 这 通 所 理 和 姑 且 试 定 义 ” “ 息 ” 念 与 我 所 定 义 的 全 息概 念 的 距 离相 去 甚 远 , 用 如 此 手 法 对 我 相 应 观 点 所 进 行 的批 评 同样 的 全 概 其
的说 明 才 可 能 令 人 信 服 。
[ 键 词 ]客 观 信 息 ; 化 与 全 息 ; 体 与 部 分 ; 关 演 整 涌现 与 约 束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答案Ch13.系统的涵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如何理解系统的普遍性?系统的普遍性:系统性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的根本属性。
在自然界中,万物皆系统,系统无所不在。
4.电子也是一个系统,你如何看?〔1〕虽然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还难以把电子看成是一个系统,但是它作为微观物理系统的一个组成局部,存在于系统之中,要以系统的方式才能确切地理解它。
〔2〕随着科学的开展,可能会发现比电子更深一层的内部结构。
〔3〕系统可以从结构上理解,也可以从功能上理解,电子具有整体性。
5.如何理解系统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1〕整体与局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存在。
〔2〕系统具有整体突现性原理。
由局部构成系统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突然消失,整体不等于局部之和。
6.系统的结构在何种意义上决定功能在决定系统功能的四个根本因素中,系统的内部结构对于决定系统功能,具有更为直接的根本意义。
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依据,而系统的功能那么是一定结构的外在表现。
Ch21.如何理解有序与无序?如何理解熵?熵最初是用于热力学中,还可以描述系统中微观状态数的大小,熵描述了微观粒子运动的无序程度。
申农和维纳提出的信息熵概念是对熵概念一次最深刻的开展。
申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东西,而信息熵表示的是不确定的大小即信息量。
维纳认为,一个系统的熵就是它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
一个系统中的信息量愈大,信息熵减少愈多,系统就愈有序,组织化程度就愈高。
3.如何理解自组织与他组织?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吗?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而不是按外界特定的干预而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
他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照特定指令而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两者有本质区别,因为“他组织”的实质在于执行指令,而“自组织”的实质在于相干协同。
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 阅读附答案
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阅读附答案 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游宇明⑴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显得过于冷静。
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提到:以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到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13.3%。
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⑵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A】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
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⑶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
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各种奖励。
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幺利益都没有。
⑷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的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
做科研项目,取得了成果,物质利益丰厚;没有取得什幺成果,也不会损失什幺。
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很可能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些受损的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一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
2021年梅州市梅江区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梅州市梅江区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据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近日正式向社会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广泛使用等方面有着莫大的关联。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
在这一背景下,以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为支撑、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的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
(摘编《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纵深》2019年4月4日)材料二:我们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认为最不可能被取代的职业呈现三个条件:其一是需要与人交互的社交情商,其二是涉及创造性、需要聪敏的方法,其三是在不可预料的环境中工作。
所有这一切正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造就的。
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人与人合作的劳动,在劳动中体现每个人的价值,劳动中明白自己的职业倾向,在劳动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同时,人们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对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紧迫,而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正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大力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就必然是系统化的,在中小学阶段当然要有这一类教育的基础,那就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关于邬焜先生“相互作用与物质和信息的双重演化”观点的再质疑
关于邬焜先生“相互作用与物质和信息的双重演化”观点的再质疑霍有光【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4)005【摘要】邬焜先生"信息本体论"的目的是划分"全新的存在领域",即物质(如月亮)是"直接存在","客观信息"(如水中月)是"间接存在",两者没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直接存在不等于间接存在,强调这是与传统哲学根本不同的"元哲学"。
但是,邬先生"信息进化论"居然违背"信息本体论"的规定,声称"物质和信息的双重演化"体现了"亦此亦彼的思想",即物质与"客观信息"两者的演化,"亦此亦彼",间接存在(如水中的月亮)等于直接存在(如天上的月亮)。
由于传统哲学里的物质没有可被认知的任何信息(规律和属性),"客观信息"就成了"变相的物质","物质演化"则名存实亡,成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摆设。
所谓"物质和信息的双重演化",只是"客观信息"(如水中的月亮)在演化。
然而,"客观信息"(如水中的月亮)既不能进化或退化,也不能同化或异化。
【总页数】10页(P13-22)【作者】霍有光【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西安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31【相关文献】1.再评邬焜先生关于人类认知的客观对象不是物质而是客观信息(自在信息)问题[J], 霍有光2.邬焜先生“自组织的信息进化机制”再质疑 [J], 霍有光3.自然界演化的全息境界论"质疑——评《自然辩证法新编》中邬焜先生的理论与观点 [J], 霍有光4.相互作用与物质和信息的双重演化——对霍有光先生质疑的反批评 [J], 邬焜5.关于邬焜先生“信息生产和信息生产力”观点的再质疑 [J], 霍有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6
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问答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6分)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
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____①_____。
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人体不能_____②____,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
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____③___,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
我们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正确答案:① 都需要消耗能量② 直接吸收③ 食物热效应2.【填空题】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正确答案: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3.【单选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2008 年到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2020 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材料二中表述为“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而非“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4.【单选题】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2021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雄形象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作为具有感召力的符号载体,它富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力与持久的文化生命力。
翻检近年来文学中的英雄叙事时,我们会不无遗憾地发现,曾经闪耀着精神光彩的“高大上”的英雄逐渐走向人性泛化的“庸常”英雄,真正具有时代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英雄形象仍属凤毛麟角。
因而,及时准确、生动、鲜活地塑造出能够反映新时代本质内涵、体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英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一方面,信息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
良莠不齐甚至颠倒黑白的信息考验着受众理性思辨的能力,提高了接近真相的难度,造成了少数人对英雄人物的质疑、戏谑、调侃、否定甚至污蔑。
对英雄的认知和态度问题从来都是关乎社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的重大问题。
否认英雄,就意味着否认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和平与安定来自牺牲和奉献,也意味着难以协调立场、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时代迫切需要一个又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被受众集体记忆的英雄形象来夯筑社会的精神高地、树立民众的价值坐标。
另一方面,中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下的文艺作品理应着力塑造当代英雄,应当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质。
以电影《战狼Ⅱ》为代表,主人公冷锋身上承载着新时代富国强军背景下铁血军人的豪情和壮志,承载着属于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人格。
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因而也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同和反馈。
置身自信自强的当代中国,我们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超级英雄”来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为前进中的祖国鼓与呼。
众所周知,“超级英雄”诞生于美国,其诞生与美国精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植于美国人为之骄傲的“美国梦”,其深层次折射的更多的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在勠力同心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应该有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式的“超级英雄”应运而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 相 互 作 用 中参 与作 用之 物 都 会 发 生 某 些 变
化 。相 互 作 用 之 物 , 以这 种 变 化 的 ‘ 迹 ’ 痕
同化 了中介 物传 递 来的对 方的信 息 。相 对 于这
中图 分 类 号 :B 2 0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8 7 (0 1 6— 0 2— 5 6 2— 5 2 2 1 )0 0 1 0
21 0 1年 7月 2 11 3,霍 有 光 先 生在 网上 推 出 了
一
篇题为《 邬煽先生“ 信息进化论 ” 质疑》 的论文¨ 。
改变 。并 由这种改变 的物形 编码同化或异化信息。所以 。相互作用引起 的事物 的变化并 不仅 仅在外部 ,而且这种 变化 还具 有物质和信息双重演化 的性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物质的结构和相 互作 用都 是分 有层 次的 。所 以。内部相互 作用和 外部 相互作用的划分不仅 是相 对的 。而且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总是相互协 同共 变的。 关键词 :哲 学;相 互作 用;物 质 ;信息;双重演化
会 引起 质 量或 能 量 的重新 调 节组合 ,这 种重新 调 节组合 必 然会造 成 其 内在 结构和 状 态的 某种
改 变。反 射则 是物 体在 与外物 发 生碰 撞 的过程 中外 溢质 量或 能量 的现 象。碰撞 可以 引起 多种 现 象的发 生 :粒子 的 吸收 、 交换 、反 射 ;粒子 的分 裂 、碰 撞 ;粒 子 双 : 的 湮灭 、新 粒 子的产 ’ 『
第1 3卷 第 6期 21 0 1年 l 2月
辽 东 学院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un l f atr i nn nv r t S c lS i cs b r a o s n L a igU i s y( o i c n e ) E e o ei a e
VoI 3 No. .1 6
请读者注意 :这里讲 的是 “ 物 内部 和事物 事 之间普遍存在着 的相互作用” ,而并不是像霍先生 歪 曲 的那 样 “ 是 事 物 的演 化 ,是 在 事 物 的 外 部 凡 而不 在 内部 ” 。 “ 互作 用 需 要 有 中介 ,而 这 个 中介 的 相 产 生 并 不 是 凭 借 什 么神 秘 的 第 三 种 力 量 达 到 的。相互作用之 中介乃是相互作用之物在 自身
量或 能 量的 外溢 ,这种 外 溢 出来的质 量 或 能量
以 粒 子 或 波 动 的形 式 沿 着 空 间 向 各 个 方 向 传 播 。在 这 一质 量或 能量 外溢 的过 程 中,产 生辐
射之 物 由于质 量或 能量 的损 失 ,在其 内部 必然
收 稿 日期 :2 1 0 0 1— 9—1 1
De . Ol c2 1
【 哲学研究 】
相 互 作 用 与 物 质 和 信 息 的 双 重 演化
— —
对 霍 有 光 先 生 质 疑 的反 批 评
邬 烷
( 西安 交通 大学 国 际信 息哲 学研 究 中心 ,西安
摘
704 ) பைடு நூலகம்09
要 :“ 相互作 用是事物的真正 的终极原 因” 。相互作用不仅会派生 中介场 ,而且还必 然会引起作 用诸 方内在结构 的
作者简介 :邬煜 ( 9 3 ) 15 一 ,男 ,河北涞源人 ,教授 ,博士生导 师 ,研究 方向 :信息哲学 、自然哲学 、复杂性理论 等。
一
1 — 2
第 6期
邬 规 :相 互作 用与 物质 和信 息的双 重演 化—— 对 霍有光 先 生质疑 的反批 评
现 。 因为 ,通过 中介 物的 传递 和 交换 ,在本 来 畀在 物之 间建 立 了某种方 式 的相互 作 用 ,在 这
“ 事物是在 多重因素 ( 质量流、能量流、 时 空 流、 信 息 流等 等 ) 的协 变 中 演化 的 。 这
种 多重 因素 的协 变 的演化 ,依 赖 于物 质世 界本 身 固有的 一种存 在 方式 ,这就 是 事物 内部 和 事
在这篇质疑文章中霍先生针对我关于相互作用与信 息 进化 、 息进 化 的 自组织 机制 , 信 以及 信息 生产 和信 息生产力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质疑。由于篇幅 问题 , 本文仅对霍先生针对我关 于相互作用与信息 进化问题的理论所进行的质疑进行反批评 。对霍先 生 其 他方 面质 疑 的反批 评我 将另 文讨 论 。
一
物之间普遍存在着的相互作用。正是相互作用 构 成 了 事 物 运 动、 变 化 、发 展 的 根 本 原
因 。’。。 ’[]o 0
、
相互 作用 引起 的事 物 的变化 并不 仅仅在 外
部
我在 阐释 我 提 出 的 “ 互 作 用 与 双 重 演 化 ” 相
的理论时 ,谈到 了两个观点 :一是 “ 相互 作用构 成 了事 物 运 动 、变 化 、发 展 的 根 本 原 因 ” ;二 是 “ 相互 作 用 需 要 有 中介 ”2 [瑚 。对 于 我 这 样 的观 】
点 ,霍先 生作 了这 样 的表 述 和推 论 : “ 物 的演 化 事 ‘ 都是 通过 在作 用 中派 生 出 的 中介 粒子 场 的传 递 和 交 换 来实 现 的 ”’ 凡 是事 物 的演 化 ,是在 事 物 的 ;“ 外 部 而不 在 内部 ” 所 以 ,‘ 息 ’ 只能在 中介粒 ;“ 信
运 动 、 变化 ,向新 的形 态转化 、过 渡 的过 程 中 派 生 出来 的 。 [埘 ”] “ 现代 物理 学对 物 之 相 互 作 用 中介 物 的 产
生 ,是在 粒子 辐射 和反射 的 两种 意 义上 来解释
的 。辐射 是 由于物体 内部 相 互作 用所 引起 的质
子场里通过 ‘ 传递 、交换 ’才 能产 生 ,事物 的本 体 ( 客观 实在 )无 ‘ 信息 ”’ 。 从我的相关论述中真的可以推出这样一些结论 吗 ?现在 让我 们 首先 转 引一下 我 的一些 相关 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