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 唯物辩证法真题感悟
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真题感悟1.(2015·新课标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琴声是人在弹琴后发出的声音,具有人化的特点,琴声也离不开人的弹奏,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只要手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这不一定,还需要主观上的努力,按照曲谱来弹奏,才能产生美妙的音乐,因此本题选B。
答案:B2.(2015·广东高考,34)水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部不完全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碎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
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降低三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水的形态改变的事例,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同时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故入选。
②④观点错误,质变并不一定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其他方面变化也可能引起质变,新事物并不等于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有远大发展前景,故排除。
答案:B3.(2015·四川高考,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知识
一、唯物辩证法的概念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一整套科学理论体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最基本的;世界是在运动变化中的,变化是普遍永恒的;事物都是由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作用而发展的,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概括了以下几大基本规律:
1. 相互转换的规律
事物之间有着微小差别,这些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质的飞跃,即互相转换。
2. 统一体和斗争规律
事物由对立面构成统一体,这些对立面同时斗争又统一。
3.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有一个否定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再被新的事物否定的循环往复过程。
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观点,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
2. 发展观点,捕捉事物的变动
3. 质量转换,揭示事物本质的变化
4. 主体地位,找到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5. 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
通过对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基本规律和认识方法的介绍,希望可以加深对这个重要哲学理论体系的了解。
唯物辩证法
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的、上升的;二是倒退的、落
后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因此发展是 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2)质变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
物的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前
2.复习本专题知识,要重点掌握联系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这
是历年高考必考点,要结合当前科技创新的成就,巩固辩证否 定观和创新意识。要将唯物辩证法和经济、政治、文化模块的
知识相融合,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相关经济、政治、文化
理论和时政热点
【主干构建】
【核心自查】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的过程。
②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③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①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 的、迂回的。
②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
【典题训练】 1.(2012·全国卷)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
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
息的互联、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 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
唯物辩证法11个原理
1、对立统一原理原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全面地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相互转化原理原理: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3、普遍性原理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4、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6、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原理: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抓中心、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
7、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抓住本质和主流。
8、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原理: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否定之否定的原理、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等。
否定之否定的原理指的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旧的事物被否定,但同时新事物又包含有旧事物的一部分,因此旧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被肯定。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指事物的发展过程既包括量的变化,也包括质的变化。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物内部蕴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指的是事物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2.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
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矛盾。
矛盾的运动规律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
3.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5.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方法论。
它提出了“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到理论、从理论到实际”的认识论基本原则,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实证和实用,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检验理论,不断纠正和提高理论,为革命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的认识方法、发展规律和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科学理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一、唯物辩证法原理1.辩证法的物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客观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实践的基础,是认识的对象。
物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对象的基础。
2.矛盾的根源和作用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统一体,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在事物内部具有普遍性和一定性。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矛盾的存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3.发展的根本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实现的。
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不断革新的,具有普遍性和个别性。
4.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实践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只有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唯物辩证法方法论2.揭示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方法论要求揭示事物内部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规律。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要以实践为基础,反过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
4.反对形而上学和机械论思维: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对形而上学和机械论思维持批判态度,强调要把握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追求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5.实事求是和科学精神: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倡导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注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总结起来,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是一种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用于解析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强调全面性、矛盾发展规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反对形而上学和机械论思维、实事求是和科学精神等几个主要方面。
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和方法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基础。
其原理和方法论如下: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这个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首要原理,也是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
2.矛盾普遍存在:矛盾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源泉,矛盾普遍存在,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
3.事物发展的质变和量变: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通过数量的积累和渐进的变化,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4.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对立面是矛盾的表现,对立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通过斗争实现对立面的转化。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1.全面分析:全面分析是指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问题进行分析,
全面地、系统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2.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指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总结,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3.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指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不断地实践、检验、发展理论。
4.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包括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整体思维等方面,是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总之,唯物辩证法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工具,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浙江省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第二讲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创新意识教案
第二讲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创新意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备考指津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b以判断题、选择题、综合题形式考查发展的普遍性、事物发展道路与趋势、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以判断题、选择题形式考查创新的有关知识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事物发展的前途、道路及其要求(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bc3.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辩证否定观(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c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准确理解发展的实质(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发展代表着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趋势。
从方向上看,事物的运动、变化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后退的、向下的,而发展只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发展的实质绝不是事物简单的数量增减和位置变动。
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简单地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以事物的名称、旗号来判断新旧事物,都是不科学的。
考向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1.(2017·11月浙江选考)借助导航、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技术,自行车以共享单车的形式再度风靡城市,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
这表明( )①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是新事物②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没有的新形式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体现了②④;①说法过于绝对;③与题意不符。
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总说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
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
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
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修改词: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的哲学原理。
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
它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与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又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形成的结构组成的纽带。
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
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永远与社会实践亦步亦趋地一同进步着。
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
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
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的区别1内涵不同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第一部分联系观、发展观
[热点链接] 用发展的观点,结合材料,说明“神九”与“天宫”
成功对接的启示
材料一 “天宫一号”发射(1成)事功物。发“天展宫是量变与质变 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的飞统行一器,于
2011 年 9 月 29 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①它的发射标志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
第二步第二阶段。2012 年 6 月 16 日发射的“神舟九号”依次
与“天宫一号”完成了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
材料二 成功太空对接。②尽管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挫折,中
(国2)航任天何人事还物是的凭发着展执都着是的前信进念和坚韧实现了“神舟八号”“神 性舟和九曲号”折和性“天的宫统一一号”的完美对接。①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
中国就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技术和能力,这将为开展更
[误区警示] 1、质变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中 2、事物的发展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质变,经历 由质变到量变,又由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 【对应训练】
• 1、做三维设计P89,例2.
• 2、做三维设计P95,“仿高考命题”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改变 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推动事物的发展。可替换辩证否 定观和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创新,多开 发节能降耗的新发明、新设备。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 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要求我们准备走艰难的路。要 不断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 要性。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 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 累。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 张等。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及方法论
专题11-唯物辩证法(共26张)PPT课件
①在与传统营销模式的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思维创 新
②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③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
④在先否定传统继而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联系的多样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问题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辩证的否定观 辨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根本途径
树立创新意识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 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这表明 ()
①抓住有利条件就能促成质变
②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
④成功与失败没有明显差别,往往只差一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联系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
普遍性 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 问题,反对用孤立的
遍联系之中。
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 客观性
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
5.“主流、主体、方向、大局、认清形势、大于、 强于、总体上、总的”此类语言哲理是:看问题 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性质、利大于弊、本质” 此类语言哲理是: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 要方面决定的。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高中政治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高中政治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这意味着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事物的联系,而不能改变事物的联系。
2.普遍性: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这种联系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也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过程和各个阶段。
3.多样性:事物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持续性。
1.普遍性:发展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有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趋势。
2.多样性:发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量变和质变、内因和外因、肯定和否定等。
这些形式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发展现象。
3.持续性:发展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事物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不断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持续的。
三、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的观点。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制约,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有矛盾存在。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表现。
2.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矛盾。
因此,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3.方法论意义:在分析矛盾时,我们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点
发展观点
总的特征和 基本观点 根本观点
矛盾观点 创新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主导 地位,统 率着部分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 观随意性,臆造联系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 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 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 部分功能之和。 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 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 动整体的发展。
考情分析 命题角度13: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 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2012·福建) 命题角度14: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 证法观点。(2012·山东) 命题角度15:在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 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唯物辩 证法的哪些知识?并说明你是如何运用 的。(2011·福建) 命题角度16: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 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 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2011·天津) 命题角度17: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相关 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十二五”规 划中强调既要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 又要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2011·重庆)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 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40.(2009· 广东)(17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 40.(1) 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 日益严 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 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 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 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化。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材料2: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 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 面发挥了 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 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 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 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 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 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对立统一规律。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对立面的统一来实现的。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矛盾和对立面,而发展则是通过这些矛盾和对立面的斗争而实现的。
2.矛盾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中。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动力。
3.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辩证法认为,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普遍性表现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而特殊性则表现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4.矛盾斗争的普遍性: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存在必然引发矛盾的斗争。
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关键。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主要矛盾:矛盾是由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是主要方面,另一个则是次要方面。
主要方面决定着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6.矛盾的质量互变: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质的变化,即矛盾的互变。
矛盾的互变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推动着事物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7.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即事物的发展不断循环于质变和量变之间。
质变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而量变则是质变的基础。
8.单纯形式和绝对矛盾:辩证法认为,单纯形式虽然也有矛盾,但是它的矛盾是不具备发展性的,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而绝对矛盾则是具备发展性的矛盾,能够推动事物发展。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和发展方向。
以上是一些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在具体的题目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区别两者:
①分清主次矛盾侧重于从办事情的角度来讲;分清矛盾主 次方面侧重于从看问题的角度来讲;
②在材料中,主要矛盾通常表述为“重点、中心、关键、 突破口、中心、重中之重”等,而矛盾主要方面通常表述 为“主流、本质、实质、优势、九个指头”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 1.(2012 年北京文综,27,4 分)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 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 是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3.(2012 年全国大纲文综,32,4 分)邓小平根据香港、台湾的 历史和实际情况提出的“一国两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 ①承认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②坚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 ③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④承认矛盾对立双方相互分 离的倾向和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2011高考安徽卷9)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
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
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区特 别性
特殊性 同类事物的共性
具体事物的个性
方 法 论
要承认矛盾,分析 矛盾,勇于揭露矛 盾,积极寻找正确 的方法解决矛盾
高考政治 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课件
h
16
7、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 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不存在的,即 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 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 有矛盾。 〖方法论〗: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 前提。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B、矛盾的普遍性要求 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h
15
6、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 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 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总)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 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 进。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脚踏 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不失时机促成飞 跃。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 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 质变,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h
7
3.正确把握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
提示: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区别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和相互作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
就是对立统一。
(2)联系
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h
8
4.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比 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
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 “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 (
B.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联系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 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 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
3.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不同
主要矛盾
前提 不同 作用 不同 方法 论 关键 词
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同一矛盾的矛盾双方中 对某一事物的性质起决定 作用 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抓主流
[例2] 唐代韩愈认为,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 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 ,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 就读“薄”了。这表明读书要( ) 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做到解放思想 D.坚持实事求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系统优化方法的掌握 与运用。韩愈所倡导的读书方法,强调把握各部 分的内在逻辑,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是对系 统优化方法的运用,A项正确。 [答案] A
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不能认为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部
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各个部分
功能之和;如果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 整体功能的发挥。
1.(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 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 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哲学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因此A项 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任何研究都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 因此B项说法错误。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因此C项说法错误。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 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说明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 选D项。 答案:D
在复杂事物的许多对矛盾中 对复杂事物的发展方向、进 程起决定作用 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 要矛盾
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 主流、方向、主体、优势 核心(注重处理问题) (注重看问题)
4.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内在联系 (1)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 (2)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正确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 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发展是新 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4)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关键词:循序渐进、从点滴(小事、自身)做起、有步 骤、分阶段、量力而行、脚踏实地、防微杜渐、过度、 急于求成、抓住时机、揠苗助长、调整结构等。
2.(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 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见右图)。该图 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变有两种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
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向上的、前进
的质变才是发展。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的量变不影响事物的存在
,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
才会发生质变。
[例3] “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 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这句人生 警句是从“腐败”二字拆解为“广(病)、人、寸 、肉(肌体、灵魂)、贝、文”六个偏旁部首后重 新组合起来的。下列古语与这句人生警句蕴涵的 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 B.泾溪石险未覆舟,平流无石却沉沦(《泾溪》) C.其为政也,善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功(《史记 》) 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解析]“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 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的 道理,A体现了这一点,故选A。B、C体现了矛 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体现了主观能 动性,B、C、D均与题意无关。[答案]A
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整体与部分的
关系,只是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与要素的
关系。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 调整体以外,还强调层次性和有序性。要素只 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系统的部分, 因此,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同于系统和 要素的关系。
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 之间都存在联系,而是指不存在没有联系的事物。 2.联系具有条件性。两个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例1] 漫画《中“头彩”》意在讽刺某些人( ) A.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B.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混淆了自在事物的联系 与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区别 D.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解析] 材料是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主观臆造联系,排除A 、B两项;C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 D
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 要尊重书本知识和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3)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它不把否定看作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而是看成外力作用的结果。它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把否定 看作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一笔勾销,没有任何保留,否定一切; 它把肯定看作绝对的肯定,肯定一切。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 2.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4)创新促进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
4.(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卷)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解析: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给我们的信息,漫画告诉 我们“某些成功,常常是因为一次勇敢的放弃”,这就意味着 人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创新意识,D项正确。其他选项 虽然都从不同的侧面与题目有关联,但都不是题目主旨所在。 答案:D
[知识迁移]
(1)联系的普遍性,强调任何事物都处于普
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绝对孤立
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具体事物之 间都是有联系的,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就无能为 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启示 (1)做任何事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 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 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 的飞跃和发展。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都是 不可取的 (2)并不是说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或认为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 (3)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这是量 变引起质变的一种特殊情形。 (4)一次质变是上一次量变的终结,又是下一次量变的开始,因为 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不能笼统地认为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知识迁移] 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之间的关系 (1)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总 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2)发展作为一种运动,从性质上说,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从 内容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状态和形式上来看 ,是从量变到质变;从动力和原因上说,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矛盾 ;从趋势和途径上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对“八”可做有益的猜测,也可从反面做多方面的解释。 如从正面看:“八”字像“人”,人者,万物之灵,世界主宰。 “八”字如“入”,有收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从反面看: “八”字无底,上小下大,不仅是欲壑难填,而且是入不敷出。 “八”字笔势,左右均向下,可谓连走下坡路,若走此道可就 没多大指望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题干所指的“联系”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题干所指 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③主观任意“联系”也是有 道理的 ④题干所指的“联系”是子虚乌有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主观臆造的联系,靠的是人的想象和主观解释,选① ④,排除②③。答案为A项。 答案:A
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 (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漫画中的双方只“羡慕”对方,茫然行动,不考虑结果, 只看到了前进性,而忽视了曲折性,①入选,②排除;双方注重了 愿望与结果的一致性,而没有慎重分析其对立性,③符合题意,④ 排除。本题为漫画分析题,准确理解漫画寓意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