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问题汇总
有关平法中所遇问题的整理
有关平法中所遇问题的整理一、问剪力墙竖向钢筋与暗柱边多少距离排放第一根剪力墙竖向钢筋。
答:1/2竖向分布钢筋间距。
二、非抗震的框架梁中以及非框架梁中,是否有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答:有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下部钢筋不少于1/2伸入支座(另外1/2可以不伸入支座);2、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至少为两根(角筋)。
三、1.在03G101-1第38页及44页的中柱封顶构造C节点图中,当直锚长度≥laE(la)时,此时柱纵筋是否不需要伸至柱顶后截断,只需一个锚固长度就足够了?2、在03G101-1第39页及45页的“梁上柱纵筋构造”中,插筋是否只需伸入梁内满足0.5laE(la)弯折12d就足够了,而不必伸至梁底部?答:1、必须直达柱顶,否则柱未到头;2、必须伸至梁底,对柱“生根”决不可抠门。
四、在03G101-1第38页和第44页的“柱变截面下柱钢筋封顶,上柱钢筋从新插筋”的构造大样图中,关于下柱钢筋封顶锚固的问题:1、如果梁高hb-保护层≥laE(la)时,下柱钢筋是否伸至柱顶,不需要弯锚部分“c 200”?2、当梁高hb-保护层<laE(la)时,下柱钢筋才需要弯锚,下柱钢筋伸至柱顶,且还需≥0.5laE (la)时,才加弯锚部分“c 200”?3、是否弯锚部分是固定的“c 200”,不需要再加长了?答:各种情况均须伸至柱顶,然后弯钩“C 200”,这是个封顶问题,不是锚固问题。
五、在03G101-1第57页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端支座锚固构造节点中,当直锚时,是否也需要满足≥la且同时满足≥0.5hc 5d的条件?答:可以直锚,请看图注,非抗震没有过中线加5d的要求。
六、1、剪力墙暗梁配筋构造见图集第51页。
但该页图主要说的是连梁的构造,暗梁只有一个截面图。
因此带来了下面的一系列问题。
2、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什么地方算起?当暗梁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暗柱或端柱的边缘算起。
对吗?暗梁还有没有不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的情况呢?3、暗梁的长度有多长?是整个剪力墙墙肢的长度,还是局部?4、暗梁主筋锚入暗柱或端柱的长度:(1)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大于钢筋的锚固长度LaE 时,暗梁主筋直锚入一个锚固长度;(2)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时,暗梁主筋伸至暗柱或端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后弯钩15d ,此时须保证直锚段大于0.4 LaE .(这是参考连梁构造图的)对不对?5、暗梁箍筋个数的计算:“洞口暗梁”仅在洞口范围布置箍筋,从洞口侧壁50mm处开始布第一个箍筋。
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
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email=[ft=#374f5e,,]]8@200%5b/B%5d%5d8@200[/email]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
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 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
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答: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建筑平法设计常见问题
建筑平法设计常见问题一、综合问题1、平法设计标准图籍包括哪几本,分别是什么内容?分别适用哪些构件?答:现行的G101平法系列图籍包括4本: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适用柱、剪力墙、梁三类构件;03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九种常见的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4G101-3《筏形基础》,适用梁板式筏形基础(包括基础梁和基础平板)、平板式筏形基础;04G101-4《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屋面板;2、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定义?答:框架结构就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空间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一些剪力墙,以加强结构抵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
纯剪力墙结构就是整个建筑物都采用剪力墙结构,包括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墙梁(连梁、暗梁、边框梁)。
框支剪力墙结构是指下面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在中间以框支柱和框支梁作为结构转换层。
3、什么是框支柱,什么是框支梁?答: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因为建筑功能的要求,下部大空间,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构件连接。
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结构为剪力墙的时候,转换梁叫框支梁,支撑框支梁的就是框支柱。
4、什么是短肢剪力墙?答:我国的容柏生院士首先正式提出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并扼要叙述了这种结构体系的构成、特点和设计原则。
指出,短肢剪力墙是指肢高厚比为4~6的剪力墙,它是介于异型框架柱(肢高厚比为2~4)和一般剪力墙(肢高厚比大于6)之间的一种剪力墙。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7.1.2条定义“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
目前,现行国家规范或规程中尚未给出有关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条款。
条形基础平法试题
条形基础平法试题关于条形基础平法试题的那些事儿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条形基础平法试题。
这玩意儿啊,乍一听可能有点懵,但其实只要咱掌握了窍门,就没那么难啦。
一、啥是条形基础平法条形基础平法呢,就是一种用平面的方式来表示条形基础结构的方法。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给条形基础画一幅超级详细的地图。
在这个地图里,各种尺寸、配筋啥的都得清楚地标记出来。
就好像我们要给一个新朋友介绍自己家一样,哪间屋子多大、放什么东西,都得说得明明白白。
比如说,基础的长度、宽度,这是最基本的信息啦。
还有那些钢筋,它们就像房子的骨架一样重要,什么钢筋的直径啊、间距啊,都得在这个平法图里体现出来。
二、做条形基础平法试题的小技巧1. 看清楚图例这就好比我们看地图的时候,得先知道那些符号都代表啥。
在平法图里,不同的线条、图案都有特殊的意义。
比如说,有的线代表基础的轮廓,有的可能就是表示钢筋的走向。
要是把这些图例看错了,那后面做的题肯定就错得一塌糊涂啦。
我以前就干过这种傻事,没仔细看图例就开始做题,结果做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啊。
2. 注意尺寸标注尺寸可是很关键的哦。
基础的长度、宽度、高度,每一个数字都不能放过。
有时候,出题人就喜欢在尺寸上给我们设陷阱。
可能会把单位换一下,或者故意给个很相似的数字误导我们。
所以,看到尺寸的时候,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细核对。
我记得有一次考试,有道题就是因为我没注意尺寸的单位,结果算出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3. 理解配筋原理钢筋是条形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配筋这块一定要搞清楚。
要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放这种规格的钢筋,钢筋之间的间距为什么是这么大。
这就需要我们对结构力学有一定的了解啦。
不过也别害怕,只要我们多看看教材上的例子,多做几道题,慢慢地就会理解的。
比如说,在承受较大压力的地方,钢筋的直径可能就会大一些,间距也会小一些,这样才能保证基础的稳固性。
三、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1. 节点处理节点是条形基础里比较复杂的部分。
平法问题解析
平法问题解析(5)2010-08-19 12:13问题一:同一根柱在不同楼层能编成“不同的编号”吗?同一个(水平)位置上的框架柱,却在不同的楼层被编成不同的柱编号:在一层时叫KZ1,在二层时叫KZ2,在三层时叫KZ3。
同样的现象在剪力墙结构中也有出现:同一个(水平)位置上的暗柱,却在不同的楼层被编成不同的柱编号:在一层时叫AZ1,在二层时叫AZ2,在三层时叫AZ3。
所以我要问:同一根柱在不同楼层能编成“不同的编号”吗?答:1、同一根柱在不同楼层不能编成“不同的编号”。
2、从03G101-1图集第10页的工程例子可以看出,KZ1从“一层”到“顶层”都采用同一个编号,只有这样才能表现KZ1不同楼层段的“变截面”情况:在“一层”至“五层”时为 750*700,在“六层”至“十层”时为 650*600,在“十一层”至“顶层”时为 550*500。
要是把KZ1按“不同的楼层编不同的柱编号”,怎么能看出KZ1的“变截面”情况呢?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暗柱”。
3、在我们“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的《柱变截面表》中,就是应用了同一个柱编号在不同楼层段中截面变化情况的描述,来实现钢筋计算以及模板面积、混凝土体积的计算的。
问题二:有的图纸中,两个编号为KL1的框架梁,虽然都是四跨梁,但其中一个KL1的第二、三跨的跨度与另一个KL1不一样,这样的两个梁不应该都称为“KL1”,因为按其中一个KL1所下料的钢筋,不能放到另一个KL1上去绑扎。
到底两根梁编成“同一编号”的条件是什么?答: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不相同的两个梁编成同一编号,首先会造成工程预算不准确;如果把两个不同的梁按同一标准制作钢筋,则会在工程施工中带来麻烦、甚至造成质量事故。
所以,设计师必须认真对待“构件编号”问题。
对于施工部门来说,哪怕施工图的梁编号搞错了,施工员和预算员也应该按正确的标准来更正梁的编号。
两个梁编成同一编号的条件是:1、两个梁的跨数相同,而且对应跨的跨度和支座情况相同;2、两个梁在各跨的截面尺寸对应相同;3、两个梁的配筋相同(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相同)。
平法疑问解答
平法疑问解答一、柱问题 (2)二、墙问题 (4)三、梁问题 (10)四、综合问题 (19)五、筏形基础问题 (24)六、勘误 (32)一、柱问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①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1.5 倍的laE )②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④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⑤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
是这样的吗?⑥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
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
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
是这样的吗?■答柱问题1: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
现在简单答复如下:①⑤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
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②③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平法疑问解答(四)
平法疑问解答(四)2009-08-04 19:46问:“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就是0.4LaE+15d”,这句话为什么不对?答: 1、“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就是0.4LaE+15d”,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2、如何认识“0.4LaE+15d”呢?这里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的直锚水平段长度的问题,另一个是框架梁纵筋需要弯直钩15d的问题。
3、请注意看03G101-1图集第54页框架梁端支座下面的标注:“伸至柱外边(柱纵筋内侧)”,这是首要的,而后面的半句话“且≥0.4LaE”是对直锚水平段长度的一个验算要求,即是说,直锚水平段长度只可以比0.4LaE长,但千万不能比0.4LaE短。
至于为什么不能比0.4LaE短呢?我的理解是:“0.4LaE”是确保框架梁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下限”,若小于这个长度,则梁纵筋连同所钩挂的部分混凝土都有被“拽出来”的危险。
4、陈青来教授最近讲课时指出:作为梁端支座的框架柱,从过柱中线5d到柱外侧纵筋的内侧的区域是一个“竖向锚固带”。
梁受拉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的原则是:要满足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15d,且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同时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
梁的纵筋只要伸进边柱的这个“竖向锚固带”,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弯锚,而不必一直伸到柱外侧去。
(但这只是在课堂上听说的,标准图集未见正式变更。
)5、无论框架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其端部都要弯15d的直钩,这是一个构造要求。
构造要求是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技术要求,构造要求是不须经过计算的,是必须执行的。
至于为什么要规定为“15d”呢?陈教授说过,这是经过力学试验的,在“直钩”上5d处至10d处都有内力(变形)存在,到15d处就没有了。
关于“15d”的问题还有很多,下面继续讨论。
问:梁钢筋的集中标注中,比如:4B22/2B20,我的问题是:第一排钢筋和第二排钢筋的间距在图集中哪里可以反应出来,我想知道它们的合理间距是多少。
平法试题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一、填空题1、JD 1 800×300 +3.100 3Φ18/3Φ14 表示1号矩形洞口,洞宽800、洞高3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洞宽方向补强钢筋为3Φ18,洞高方向补强钢筋为3Φ142、地下室外墙集中标注中OS代表外墙外侧贯通筋,IS代表外墙内侧贯通筋。
其中水平贯通筋以H打头注写,竖向贯通筋以V打头注写。
3、地下室外墙底部非贯通钢筋向层内伸出长度值从基础底板顶面算起;地下室外墙顶部非贯通钢筋向层内的伸出长度值从板底面算起。
4、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设计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用“/”将其分开。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5、梁侧面钢筋为构造筋时,其搭接长度为15d锚固长度为15d;为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 ,锚固长度为la或lae,其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6、非框架梁、井字梁及板的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分两种,分别为当设计按铰接时和当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
7、当非框架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梁纵筋锚入支座长度为la ,在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可伸直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0.6lab ,弯折长度15d 。
8、当贯通筋采用两种规格钢筋“隔一步一”方式时,图中标注Φ18/Φ12@100,表示直径为Φ18的钢筋和直径为Φ12的钢筋两者之间间距为100,直径Φ18的钢筋的间距为200,直径Φ12的钢筋的间距为200。
9、后浇带HJD的两种留筋方式分别为:贯通留筋和100%搭接留筋10、抗震等级的锚固长度系数ζaE,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11、砼保护层厚度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砼表面的距离12、抗震时剪力墙变截面处上层墙体竖向分布筋锚固长度为楼板下1.2lae(la)。
平法系列图集疑难解析汇总综合问题
平法系列图集疑难解析汇总综合问题●综合问题(1):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
谢谢!■答综合问题(1):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
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
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综合问题(2):03G101与03G329有矛盾时依谁为准?■答综合问题(2):03G101在编制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与03G329协调一致。
当设计者选用03G101时,应以03G101为准。
当设计者既选用了03G101,又选用了03G329时,由于03G101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03G101总说明第4、5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03G101为准。
●综合问题(3):03G101图集中为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这些数据不便记忆,施工中也容易出错,为什么不采用整数呢?■答综合问题(3):不是03G101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而是《混规GB50010-2002》把原来以5d进位的锚固长度改了。
《混规GB50010-2002》也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的依据之一。
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规范第9.3条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直径计算成表格,尽量做到目前的样子。
●综合问题(4):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26页10.1.5条规定板下不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我个人认为是否还应该满足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位置,这也是一贯的施工做法。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图集的答疑
平法答疑1.问:在现浇楼板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十字节点处由于有两层梁筋,两层板筋常无法满足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
为了盖住钢筋只能增加砼厚度,还有由于起拱梁中部也存在此问题。
比如梁的保护层为25上部板筋为∮14 保护层剩余最多11不能满足不小于15且不小于钢筋的直径的要求,而在中部起拱位置则几乎没有保护层。
03G101中是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那么是否可以适当减小箍筋高度答:板的保护层厚度小于梁的,因此板筋与梁箍筋在一个层面。
你提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向的框架梁在框架柱内交叉时,结构设计工程师是不是已经考虑一个方向梁的计算高度应该多减去一个相交叉的纵筋直径(这是必须应该考虑的,否则施工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明白“最小”的含义,当一个方向梁顶保护层为最小时,另个方向的梁顶保护层应该比保护层最小厚度再多出一个钢筋直径,否则无法符合规范要求。
2.问:现浇钢筋砼板的上皮负弯距钢筋的锚固是否按03G101-1中的la,上皮负弯距圆钢钢筋深入支座弯锚后还要180弯钩吗?答:板扣筋(光圆钢筋)在施工界的习惯做法是不加弯钩,跨内端这样处理没有问题,但在端支座就要看原设计假定。
如果设计的端支座负弯矩筋为构造配置,则可不加180度小弯钩;如果端支座按刚接考虑(如以剪力墙为端支座并按刚接),则宜做180度小弯钩以保证满足锚固要求。
3.问:3.1.常见的筏板基础是梁底与板底一平,梁顶有可能比板顶高。
现在图纸上有另一种有梁式筏板,却是梁顶与板顶一平,梁底比板底低,为方便称呼,姑且称之为“倒筏板”(也许有更规范的名称,请陈教授指正)。
3.2.现在的问题是:“倒筏板”梁的上部纵筋放在筏板上层钢筋网的上面还是下面?(设计上什么也没有写,也问不出来)我的分析是:地基土压力通过筏板钢筋传递给梁,所以“倒筏板”上层钢筋网放在基础梁上部纵筋的下面。
施工中钢筋平法问题集锦[优质文档首发]
施工中钢筋平法问题集锦[优质文档首发]在钢筋平法的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少问题,我们进行了汇总,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钢筋锚固长度钢筋锚固长度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非框架梁(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篷阳台梁,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加15d。
关于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以锚固长度为先决条件,再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给出3个修正系数来计算。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关于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其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均有详细规定。
一般情况下,无垫层基础是70mm,有垫层基础是35mm,柱是3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图纸中均有具体规定。
关于保护层问题通常,钢筋工在绑扎主梁时,在梁下部纵筋之下,必须要垫好保护层,合理的保护层材料是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用大块石子垫也是常有的事儿。
圈梁的保护层,一般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因为木工在支模时在圈梁钢筋上行走,事先垫了保护层更加容易跺倒箍筋。
板混凝土保护层是最不容易保证的。
如果按照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规程,钢筋工应当事先把板的钢筋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垫好,但各个工地不一定都是规范的,好多工地,混凝土工以及其他各个工种的人员都在已经绑扎好的钢筋上踩踏,这时,钢筋工完全有理由不给垫保护层,因为保护层垫起之后,更容易使绑扎好的钢筋网被踩得乱七八糟,不好修正,这时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才对。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答疑(翻样必看)
陈青来教授关于平法答疑(翻样必看)1》问:基础梁的钢筋伸入承台还是按贯穿处理?答:基础梁如果梁面平承台面,基础梁是用来连接承台梁的,梁筋可直接按Lae锚固在承台中,但最好将箍筋伸至承台内。
基础梁如果是梁底面平承台底面的,也可直接按Lae锚固在承台中,箍筋可不伸至承台内。
如果基础梁是直接相互交错的,应按基础梁通长考虑,这时钢筋只考虑连接问题,不考虑锚固问题。
2》问:梁、柱砼标号不同时,梁筋锚入柱时La值计算按梁还是按柱的砼标号计算?答:钢筋在哪里锚固就按哪个构件的砼标号计算Lae。
按柱的砼标号计算梁筋锚固长度。
3》问:框架梁的第三排钢筋长度如何计算?次梁的第二排钢筋长度如何计算?也是Ln/4吗?答:问设计院。
平法未考虑此两种情况。
平法不是包括所有结构设置的,也做不到。
4》问:何为对边?答:梁筋伸到柱边时,柱的外边即为梁的对边。
5》问:第40页柱搭接长度范围是不是指2.3Lae?答:对。
因为Lae+0.3Lae+Lae合起来是2.3Lae,在这个搭接范围内箍筋要加密。
实际上这个范围内加密筋只起一个构成三向受力条件的作用,因此可以只箍大方箍即可。
6》问:剪力墙施工缝设在何处为宜?答:不知道。
但剪力墙在结构上不同于柱按楼层模型来考虑受力情况,而是从底至顶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因此个人认为施工缝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7》问:边框梁BKL比砼墙宽时,水平纵向钢筋是移出到梁边布置还是在梁边布置的同时还要在墙同宽处继续布置?答:只需在边框梁最外边布置即可。
8》问:柱筋如何锚入承台?注:现参照11G101答:按03G101-3图集处理。
9》腰筋伸入支座多少为宜?答:个人认为5d足矣,不过规范要求15d。
10》问:柱箍筋内箍箍住多少条柱纵筋为宜?答:有5根纵筋时内箍箍住3根,有6根纵筋时箍住2根。
11》问:一级钢筋的板筋180度弯钩是否计入锚固长度?答:180度弯钩不能计入锚固长度。
如板底筋要求伸至梁中线并不小于5d,指的是水平段外包长必须伸至梁中线并不小于5d,但面筋要求伸入梁内La,此时弯钩已包含在La内。
《11G101-3》中的35个基础平法问题
《11G101-3》中的35个基础平法问题1、常用基础有哪些形式?【答】基础的形式有很多。
但是总结起来,不外乎点、线、面、体四种形式。
点式:独立基础线式:条形基础面式:筏形基础体式:箱形基础2、独立基础分哪些形式?【答】独立基础的形式及图例【依据】《11G101-3》P73、基础标注“DJj1,400/300/300”表示什么意思?【答】“DJj”表示1号阶梯形普通独立基础,“400/300/300”表示台阶从下到上的尺寸。
【依据】《11G101-3》P84、基础标注“DJp1,400/300”表示什么意思?【答】“DJp1”表示1号坡形普通独立基础,“400/300”表示台阶从下到上的尺寸。
【依据】《11G101-3》P85、基础标注“BJj1,1200/300,800/700”表示什么意思?【答】“BJj1”表示1号阶梯形杯口独立基础。
“1200/300”表示杯口内从上到下的尺寸;“800/700”台阶从下到上的尺寸。
【依据】《11G101-3》P96、基础标注“B:XC14@200,YC16@150”表示什么意思?【答】"B"表示基础底部配筋。
"XC14@200 "表示从下往上,每隔200mm布置一根直径14的三级钢筋。
“YC16@150”表示从左往右,每隔150mm布置一根直径16的三级钢筋。
【依据】《11G101-3》P97、基础标注“B:X &Y C14@200”表示什么意思?【答】当两向配筋相同时,以X&Y打头注写。
【依据】《11G101-3》P98、独立基础底部钢筋长度缩减10%怎么构造?【答】以柱中心距基础边缘距离1250mm为界。
(1)柱中心距基础边缘距离<1250mm时:所有底板钢筋端头距基础边缘距离=保护层厚C(2)柱中心距基础边缘距离≥1250mm时:一部分底板钢筋端头距基础边缘距离=保护层厚C;另一部分底板钢筋端头距基础边缘距离=10%边长-C;这两种钢筋“隔一布一”;各边最外侧钢筋长度不缩减。
16G101平法的10个问题解析(值得收藏)
16G101平法的10个问题解析(值得收藏)1、剪力墙竖向钢筋在楼板顶面上下间距不同时的钢筋搭接构造2、框架梁下部纵筋不能在框架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框架梁下部纵筋不能在框架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第79、80、81、82页),众所周知,框架柱截面边长总是大大于框架梁的截面宽度,所以在节点外的梁宽度范围内都可以连接的话,在柱中连接和锚固更加不成问题。
那么框架梁下部纵筋不能在框架柱内锚固时究竟指的是什么情况?什么叫做不能?有300斤的担子,我只有100斤的力气,我就不能挑起300斤的担子。
有5m宽的河沟,我只有跳过2m宽的能力,我就不能跳过5m宽的河沟。
只有6m长定尺的钢筋,就不能在7m净长的框架梁两头同时锚固到柱子;只有9m长定尺的钢筋,就不能在10m净长的框架梁两头同时锚固到柱子;只有12m长定尺的钢筋,就不能在13m净长的框架梁两头同时锚固到柱子。
在节点外连接不是最好,只是情非得已。
3、坡型双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怎么放置?坡型双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怎么放置?问题:我请教关于11g101-3第61页双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的问题,当双柱独立基础为坡型时顶部钢筋尺寸怎么确定,是否按坡顶尺寸?(因为设计说明按图集做,而图集上说按具体设计????无解了)回答:结合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6页、18页和61页,我们以18页的3/4/5轴3个双柱联合基础以及16页图2.3.6-1的详细图标注,柱子500*500,偏轴线=120+380,柱间净长度l0=1800-2*120=1560mm,设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查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4,设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为HRB400兆帕级钢筋时,非抗震锚固长度=35d,35*18=630mm,11根长钢筋每根长度=1560+2*630=2820mm,长钢筋的间距100,所以短钢筋(分布钢筋)的长度=100*(11-1)+2*35=1000+70=1070mm,短钢筋(分布钢筋)的根数=(2820-2*35)/200取整+1=15,讨论:根据这样的计算结果,如果双柱联合基础采用坡形,顶部排筋就出现状况,不是一般性,坡形基础顶面为柱外皮外移50mm,那么长短筋均会超出基础顶面,所以提请设计注意,您如果要在双柱联合基础顶面配筋,你得采用阶形,不宜采用坡形。
平法问题汇总
平法问题汇总基础一、1、04G101-3图集第6页关于“加腋”注写的规定:“b×hYc1×c2”,“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但是,基础梁有两种“加腋”,一种是侧腋,另一种是顶腋。
第6页没有说明此标注是侧腋还是顶腋?不过,看了第33页“基础主梁梁高加腋注写图示”与第38页“基础次梁梁高加腋”的图形语言,我认为第6页说的是“梁高加腋”。
――这个认识对吗? 2、而且,我有这样的认识,对于“基础主梁加侧腋”,设计时,在施工图上是不必进行注写的,施工人员“自动”按照第31页“基础主梁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来进行操作即可。
答:1.对.梁高加腋是计算加腋,需要标注.2.对.侧腋是构造加腋,由施工方面实施,设计不注. 二、1、看了青来教授12月8日关于基础梁保护层的一个回复:“表中基础梁数据应加以修正。
在实际应用时,图集第38页已经明确规定最底层为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钢筋已在表中明确规定(保护层)为40,而基础梁的钢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实际(保护层)将大于40。
但对于高板位和中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则应按规范执行”,再对比04G101-3图集第25页,感到现在有发布“勘误”的必要。
2、第25页“保护层”表中,“基础底板”的数据表现方式是好的,就是分别对“顶筋”和“底筋”列出保护层的厚度。
请教青来教授:括号里面的“防水:50”也是指底筋保护层的厚度吧?3、建议“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也按“顶筋”和“底筋”分别列出。
你看好吗?答:由于高板位筏形基础应用不多(中板位更少),所以不计划在101-3的构造详图中公布高板位和中板位的构造,而25页的通用构造主要服务于本图集的构造,且由于38页的构造中已明确梁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应用中不存在问题.对于低板位筏基,即便上翻基础梁中也可能有回填土,但属于无水\封闭土\不象自然土对钢筋有侵蚀性,所以基础梁侧面及梁顶的保护层不必采用40.就目前101-3所包括的低板位筏基构造,25页不存在勘误问题,但宜以加注解的方式适时修正以求全面.另外,防水为50系指低板位的板底筋三、在高层建筑中,有很多采用桩基方案,但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底下室,此时的底板和我们常说的筏板有什么区别呢?在结构计算中一般采用怎样的计算模型呢?在这里柱下是独立的承台,承台之间设有拉梁,且底板的厚度也比较厚,一般都是500左右。
平法问题汇总精华
平法汇总一、柱:1、箍筋复合方式(03G101—1第P10、P46):①、柱内复合箍筋可全部采用拉筋,拉筋必须同时钩住纵向钢筋和外围封闭箍筋。
②、箍筋外围局部重叠不多于两层。
③、沿竖向相邻两道箍筋的平面位置应交错设置(指内部小箍筋)。
④、抗震设计对纵筋至少应隔一拉一。
2、柱箍筋加密要求(适用于抗震框柱、墙上柱、梁上柱):①、底层柱根的Hn/3处(即基础顶面或嵌固部位,Hn为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
②、每层上下的Hn/6、hc(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直径)、500范围内取最大值。
③、梁高范围。
④、底层钢性地面上下各500范围内。
⑤、柱纵筋采用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范围内按≤5d及≤100的间距加密。
注:1、墙上柱此处指端柱、小墙肢(即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3倍的剪力墙),暗柱仅适用于上述第5条。
2、以上内容见03G101—1第P40、P 41、P48。
3、非抗震框柱箍筋仅在纵筋搭接范围内加密(03G101—1第P45图)。
3、柱箍筋设置要求:①、柱第一根箍筋距基础顶面或楼板顶面50开始布置(包括各种柱)(04G101—3第P45)。
②、墙上起柱,在墙顶面标高以下锚固范围内的柱箍筋按上柱非加密区箍筋要求设置(03G101—1第P39)。
③、梁上起柱,在梁内设两道柱箍筋(03G101—1第P39)。
④、柱在基础高度范围内按间距≤500且不少于2道封闭非复合箍筋(04G101—3第P32、P45)。
此处的箍筋属于定位箍筋,是为了防止浇灌砼时柱纵筋偏离而设置的箍筋。
⑤、螺旋箍筋开始与结束的位置应有水平段,长度不小于一圈半,并每隔1~2米加一道≥φ12的内环定位筋。
4、柱插筋:①、柱在基础内的钢筋插到基础底部支在基础底部钢筋上,弯扎长度不小于是150㎜,伸出基础顶面Hn/3,焊接或机械连接时相邻纵筋接头相互错开35d,(对于绑扎搭接应伸出基顶Hn/3+Ll E,第二根钢筋伸出基顶Hn/3+Ll E+0.3 Ll E+ Ll E,即相差0.3 Ll E+ Ll E)(04G101—3第P32、P45和03G101-—1第P36)。
平法问题
问:1、梁的下部纵筋一定要在中间支座锚固吗?2、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两边钢筋的切断点都在中间支座上,可否理解为两边钢筋在中间支座搭接?3、不是说“能通则通”吗?支座两边直径相同的钢筋贯穿中间支座,不是可以降低支座处的钢筋拥挤程度吗?答:1、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可以看出,框架梁的下部纵筋一般都在中间支座锚固。
其锚固长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 ≥LaE(2) ≥0.5hc + 5d (即是“超过柱中心线5d”)2、第54页图中所示的“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的构造”,说的是“钢筋锚固”,而不是“钢筋搭接”。
“钢筋搭接”是两根钢筋之间的行为,“钢筋锚固”是一根钢筋对于支座的行为。
图中所标出的“锚固长度”是每根钢筋从支座边缘到切断点的距离。
按锚固长度两个条件之一的“≥LaE”来看,下部纵筋的切断点一般应该伸过支座的另一边了,而不是“在支座内部”了。
3、“能通则通”一般是对于梁的上部纵筋说的,梁的上部纵筋在中间支座上“能通则通”,而上部纵筋可以在上部跨中1/3跨度的范围内进行连接。
但是,梁的下部钢筋不能在支座上“能通则通”、而让钢筋在下部跨中进行连接。
因为,下部跨中是正弯矩最大的地方,钢筋是不允许在此范围内连接的。
问:“平法梁”的加腋构造有几种?在何处使用?答:1、综观03G101-1到04G101-3图集,“平法梁”的加腋构造有两大类,一类是垂直方向的加腋,另一类是水平方向的加腋(侧腋)。
2、03G101-1图集第60页“框架梁加腋构造”是垂直方向的加腋,具体说是在框架梁底部的加腋。
其构造特点是加腋部位的主筋伸进框架梁或框架柱内的长度≥LaE(≥La)。
这种加腋构造是设计指定的。
例如,在梁的集中标注中注写梁截面高度时标明300*700Y500*250其中“Y”后面的“500”表示腋长,“250”表示腋宽。
知道腋长和腋宽,就可以求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加上直锚长度LaE,就可以计算出加腋主筋的长度。
建筑结构丨图解关于剪力墙60个平法问答
.建筑结构丨图解关于剪力墙的60 个平法问答2021-01-26 22 万人點击關注1.剪力墙中包含哪些构件?【答】剪力墙不是一个独立的构件。
它是由墙身、墙柱、墙梁共同组成。
2.怎样识别剪力墙的暗柱?【答】暗柱一般和墙身相平,隐藏在墙身中。
3.怎样识别剪力墙的端柱?【答】端柱一般都突出墙身。
4.怎样识别剪力墙的暗梁?【答】5.怎样识别剪力墙的边框梁?【答】6.怎样识别剪力墙的连梁?【答】连梁的梁顶面和梁底面都是剪力墙洞口。
7.剪力墙墙身在图纸上是怎么表示的?【答】剪力墙墙身最常用的是列表注写方式。
【依据】? 11G101-1 ?P218.剪力墙身由哪几种钢筋组成?【答】剪力墙身一般由墙身垂直筋、墙身水平筋、拉筋组成。
9. 墙体垂直筋 "2C12@200"表示什么意思?【答】【依据】? 11G101-1 ?P2110.剪力墙垂直筋在根底中怎么锚固?【答】〔 1 〕当根底高度> LaE,且根底保护层厚度> 5d 时,剪力墙垂直筋在基础内采用弯锚,弯折长度6d 。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筏形平板根底内。
〔 2〕其他情况下,剪力墙垂直筋在根底内采用弯锚,弯折长度15d 。
【依据】? 11G101-3 ?P5811.剪力墙垂直筋有几种连接方式?【答】有三种连接方式:绑扎连接、机械连接、焊接连接。
12.剪力墙垂直筋怎么绑扎搭接?【答】当采用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 =1.2 ×抗震绑扎长度 LlE。
错开长度 500mm 。
如果是采用一级光圆钢筋,两端要加180 °弯钩。
【依据】? 11G101-1 ?P7013.剪力墙垂直筋怎么机械连接?【答】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墙身垂直筋伸出顶面≥ 500mm ;错开长度 35d 。
【依据】? 11G101-1 ?P7014.剪力墙垂直筋怎么焊接连接?【答】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墙身垂直筋伸出顶面≥500mm ;错开长度 35d ,且≥500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问题(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AL纵向(水平)钢筋。
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墙问题(3):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应该伸入柱钢筋内侧还是外侧,现实中大多数工地都是伸入暗柱主筋外侧,我觉得这样不妥,但图集上没有详细规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答墙问题(3):通常剪力墙水平钢筋放在外侧,如果伸入端柱竖向钢筋内侧时,需要向内弯折,这样做会形成钢筋笼“颈缩”,因此,水平钢筋走暗柱主筋外侧即可。
剪力墙尽端不存在水平钢筋的支座,只存在“收边”问题。
请参看03G101勘误: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
●墙问题(4):请问陈总在03G101第47页中“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为什么取消了原00G101第33页中“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的“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设搭接接头”的构造做法?因为在转角墙外侧设搭接接头比较便于施工,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在施工中比较困难。
■答墙问题(4):按照我国施工实践中的传统做法,局部无间隙(纵筋搭接或箍筋局部重叠)的并列钢筋最多为两根(如果严格要求,为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360度握裹,不应该允许有无间隙的并列钢筋,请参看35页右上角构造)。
由于转角部位存在比较密的箍筋,如果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在阳角位置设搭接接头,则难以保证局部并列钢筋最多为两根,钢筋混凝土中将形成多条贯通内缝,当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在此关键部位发生破坏。
●墙问题(5):关于补强钢筋“缺省”标注的问题。
《03G101-1图集》第17页,剪力墙矩形洞口补强钢筋的第(2)条是否和第(1)条相联系的,即:如果设置补强纵筋大于构造配筋,则需注写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数值;如果设置补强纵筋不大于构造配筋,则按第(1)条“洞口每边加钢筋≥2Φ12 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钢筋总面积的50%”执行。
这样的“缺省”标注规则对圆形洞口是否适用?首先是圆形洞口允许不允许“缺省标注”?如果允许的话,其缺省值是否可用 2Φ12 ?(例如,在第(4)、(5)、(6)条中)■答墙问题(5):两条规定互相联系,在逻辑上是在同一大前提下(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的两个不同的小前提。
由于圆形洞口有可能只切断一个方向上的钢筋,例如梁中部圆洞只切断箍筋,却需要在洞口上下补强纵筋,所以,矩形洞口缺省标注的做法不适用于圆形洞口。
●墙问题(6):关于圆形洞口补强钢筋设置方式的问题。
《03G101-1图集》第17页的第(5)条规定:洞口上下左右每边都设置补强钢筋;但第(4)条只在上下设置、而不在左右设置?■答墙问题(6): 03G101-1的洞口规则与构造仅适用于剪力墙上(含墙身、墙梁与墙柱)开洞,如果在框架梁或非框架梁上开洞,其构造方式就有所不同了。
梁与墙梁的主要受力机理不同,梁的主要功能是承受竖向荷载,连梁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剪力墙承受横向地震荷载;梁的箍筋主要为保证梁的(受剪)强度而设,连梁的箍筋主要为保证连梁的刚度而设。
所以,当设置在连梁中部且直径不大于1/3梁高的圆洞切断了连梁的箍筋时,并不会使连梁的受剪强度减弱到不安全的程度,但却会影响连梁的刚度。
所以,第(4)条规定仅需在洞口上下设置“补强钢筋”(严格的说法应是“补刚钢筋”)。
●墙问题(7):《03G101-1图集》第17页的第(6)条说明了“直径不大于800时”的开洞做法,对于“直径大于800”的圆形洞口怎样处理?■答墙问题(7):在剪力墙上开直径800的圆洞情况比较少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一般主要解决普遍性问题(偶尔涉及特殊性问题)。
如果圆洞直径大于800,建议按17页第(3)条洞宽大于800的矩形洞处理,并在圆洞四角45度切线位置加斜筋,抹圆即可。
●墙问题(8):当(洞宽大于800的矩形)洞口上下使用了补强暗梁以后,洞口左右就不须设置补强钢筋了?其中有什么道理?■答墙问题(8):不设置补强钢筋是因为补强钢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所以要在洞口两侧按(约束或构造)边缘构件配筋,见17页第(3)条规定。
●墙问题(9):关于“补强暗梁高度”计算问题《03G101-1图集》第17页第(3)条:“补强暗梁梁高一律定为400,施工时按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
”这里的“梁高400”是指混凝土的高度还是箍筋的高度?从第53页右上角图中看来,应该是“箍筋高度”。
■答墙问题(9):图上已经指示为箍筋高度。
●墙问题(10):在03G101第48页中“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大样图中的“墙柱是否包括端柱还是指暗柱?■答墙问题(10):墙柱有10种,详见第12页第3.2.1条和第3.2.2条关于墙柱的定义。
●墙问题(11):在03G101第48页中“注:1、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
”根据该条的规定,端柱、小墙肢在顶部的锚固构造做法是否也得考虑其是边柱、角柱或是中柱?若是边柱、角柱那么其构造就是按照37页或43页,若是中柱那么其构造就按照38页或44页。
■答墙问题(11):应该这样理解。
顺便指出,关于剪力墙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未得出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之前,现时可以套用框架柱的某些做法。
●墙问题(12):在03G101第21页中,C-D/1-2间,YD1 D=200下面的“2Φ16 Φ10@100(2)”是代表什么意思?■答墙问题(12):请见第17页第4条第(4)小条的规定。
●墙问题(13):问:03G101-1第47页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在有端柱时,直锚长度小于Lae时,要求端部弯折15d,当剪力墙钢筋较大时,例:25,弯折长达375mm,施工很不方便,此处可否采用机械锚固,锚固长度可折减为0.7Lae,直锚即可满足要求。
■答墙问题(13):可以采用机械锚固,但有两个条件:1、不适用于墙面与端柱的一个侧面一平的该侧墙面的水平筋;2、水平筋要伸至端柱对边后再做机械锚固头(如果伸至对边≥laE或≥la,则可不设弯钩与机械锚固头)。
●墙问题(14):问:水平筋在丁字、拐角的做法,哪种符合要求?(见图1、2)■答墙问题(14):两种做法,左边的符合要求。
左边的做法能够保证混凝土对钢筋比较好的“握裹”,这对于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墙问题(15):剪力墙暗梁主筋遇暗柱时的锚固计算起点?■答墙问题(15):暗梁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暗梁主筋锚固起点应当从暗柱或端柱的边缘算起。
●墙问题(16):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中锚固长度满足要求时能否采用直锚,不做15d弯钩?■答墙问题(16):按03G101-1规定,在端柱中可以,但在暗柱中不可以。
本问题的实质是“剪力墙水平筋是否允许与暗柱箍筋搭接”的问题。
暗柱并不是剪力墙墙身的支座,其本身是剪力墙的一部分,如果允许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箍筋搭接,需要有两个条件:1、暗柱箍筋配置是否考虑了抵抗横向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2、将暗柱箍筋配置量除去自身主要功能所需部分外,其余量是否“不小于”剪力墙水平受剪钢筋配置量?关于条件1:剪力墙水平钢筋的功能是当横向地震作用产生时保证剪力墙有足够的受剪强度,且其配置量系按总墙肢长度考虑,并未扣除暗柱长度;剪力墙暗柱箍筋的功能主要是保证剪力墙在周期性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混凝土设计规范》关于暗柱箍筋的配置规定与计算公式中,并未包括或未明确包括其受剪要求,因此,如果设计工程师为专门考虑的话,条件1不成立。
关于条件2:由于条件1的模糊性,因此,无法对条件2做定量描述。
由上所述,当两个条件都不确定时,不可轻易地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普遍允许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按搭接考虑,但具体工程的设计者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03G101-1中的规定进行变更,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应当有这个权力。
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行规范要求在剪力墙端部设置的约束边缘构件可长达1/4墙肢长度,两头加起来达到墙肢长度的一半,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的相关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最迟到下一次修版时将有所改变。
●墙问题(17):图集中要求拉筋必须同时拉住(暗柱)主筋和箍筋,如果因此在施工中造成拉筋露筋现象时能否改为只拉住主筋?■答墙问题(17):首先明确“拉筋”与“单肢箍”的概念。
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而单肢箍仅要求拉住纵向钢筋。
标准设计也要遵守国家规范要求,规范明确规定在剪力墙暗柱中设置拉筋。
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但难以做到保护每一个“点”,因此,局部钢筋“点”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应属正常现象。
●墙问题(18):03G101-1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直锚长度不够时,做法为直锚0.4Lae,弯锚15d,此时弯折长度较长,此处可否采用03G329-1做法,即在保证直锚大于0.4Lae的条件下,弯折长度为Lae-直锚长度。
■答墙问题(18):这样做理论上应该可以,但尚未见相应的试验数据。
如果设计者选用了03G329-1,可以这样做。
03G101-1是否进行调整,拟提交专家委员会讨论。
●墙问题(19):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柱边?(在水平方向柱子长度远大于lae时)■答墙问题(19):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03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剪力墙端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
另外请参考“答墙问题(16)”。
●墙问题(20):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的关系如何?■答墙问题(20):连梁LL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直径相同且在同一高度时,能通则通,否则各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