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分析——兼与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比较
中美科技奖励制度对比研究与启示①
![中美科技奖励制度对比研究与启示①](https://img.taocdn.com/s3/m/4e71e5f1b52acfc788ebc9ad.png)
论文导读::科技奖励制度是一个完善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正反馈机制。
中美科技奖励的制度差异。
论文关键词:科技奖励制度,对比研究,中美人才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增长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
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是将其投入生产线那么简单,需要激发他们的能量。
科技奖励制度是一个完善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正反馈机制,最早对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指出:奖励制度其模式的核心就是将它当作某种功能强化所导致的产物,是某种功能强化制度。
这种强化大致可以从精神和物质层面去理解,从精神层面来考虑科技奖励制度,没有什么比达尔文所阐述得更加贴切了:“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因为想得到我的自然科学家同行的尊重而大大加强。
”从美国科技奖励的实效来看,达尔文这种提法是及其符合科技事业发展的规律的,美国的科技大奖中,其中总统科学奖和总统技术奖没有任何奖金,但由于其本身的巨大精神鼓舞而倍受科学研究者所追逐。
从物质层面去理解科技奖励制度的价值则更为容易:大部分科技工作是科技工作中谋生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很多专门科研机构工作人员更是如此,在科技领域的突破和获得承认,为后续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其他物质生活方面会有重大改善毕业论文ppt,是推动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科技建设的动源。
1中美科技奖励的制度差异1.1 科技奖励的体制差异美国的科技奖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部门或总统名义设置的科技奖励,如美国设有国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奖作为政府的最高科技奖项,国家科学奖是美国最高的科学荣誉,由总统授予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国家科学技术奖也是由总统授予促进就业、提高美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工程技术人员。
另一种是各行业、企业和个人设立的各种独立的奖励。
如美国的科技咨询机构(美国科学院)、专业协会、各种社会基金、科研研究所、大学学院等设立。
这是美国奖励制度的主体,所设立的奖项也基本覆盖了科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奖项,获奖成果也代表了本学科和本领域的最高荣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科学院奖[②]、美国工程院奖、美国物理学会奖和美国化学学会奖。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92d813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c.png)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有自己的政策和措施,下面将对两国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一、政策比较1. 中美政策定位不同:中美两国对科技创新的政策定位存在差异。
中国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的核心地位。
而美国则将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依靠市场机制和企业发展来推动科技创新。
2. 中美政府支持力度不同:中美两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存在差异。
中国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建立科技创新基金等。
而美国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主要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来支持科技创新。
3. 中美创新生态环境差异: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上存在差异。
中国在近年来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使得科技创新者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而美国则有着成熟的创新生态环境,包括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二、措施建议1. 提高政府支持力度:中国可以进一步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研发经费的比例,并建立更加公平的科技创新基金,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美国可以考虑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和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科技创新。
2.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中美两国都可以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中国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推动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培养,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美国可以加大对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并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4. 加强国际合作:中美两国可以加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共享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组织创新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合作。
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有自己的政策和措施,可以借鉴对方的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美科技奖励体系的对比研究及启示
![中美科技奖励体系的对比研究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49b335aad02de80d4d840d9.png)
的 社 会 功能 、 进 社会 进 步 起 着 不 可 估 量 的 促
影 响
术发展 和创新 中作 出突 出贡献 的科 学家 和
专 家 。同时 , 是从 奖 励 面 广 、 励 数 量 大 的 也 奖
美 国是 世 界 科 技 最 发 达 的 国 家 。 2 自 0 世 纪 初 以来 , 国 逐 步 建 立 了 与 市 场 经 济 发 美
形 成 了新 的科 技 奖励 结 构 。
和国 家技 术奖 的设 立标志着联 邦政 府对科 技奖励的重视进 一步加强 , 科技奖励 已成 为
美 国政 府 鼓 励 基 础 研 究 和 引 导 技 术 创 新 的 重 要 手 段之 一 。
年时间 . 在发挥激励和导 向作 用方 面取 得了
励 科 学 技 术 进 步 发 展 为 突 出 奖 励 在 科 学 技
例实施细则》 《 、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 、省 办 法》 《 会力 量设 立科 学技 术奖 管理 办 、社 法》 3个部门行政规章, 从加强国家科学技术 奖、 省部级科 学技术奖及社会力量设奖 3个
层 面 分 别 制 定 了贯 彻 实 施 奖 励 条 例 和 改 革
高科学技 术奖 。 由国家主席亲 自签署获奖证
书和 颁 发 5 0万元 奖 金 。 家 其 它 奖 项 的 获 0 国
关 键 词 i 技 奖 励 体 系; 比研 究 科 对 中图 分 类号 i l G3 l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0 6 0 — 0 9 0 10 — 38 2 0 )4 0 2 — 3
O 前 言
科 技 奖 励 既 是 对 科技 成 果 的独 创 性 、 真 理性 和 价 值性 的 承认 ,也 是对 科 学 家 能 力 的
中外鼓励技术创新政策对比一览表
![中外鼓励技术创新政策对比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b19afec20c22590102029d9e.png)
在科研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政府科技计划设立、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使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改革和强化科研经费管理,对科研课题及经费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果的全过程,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设立政府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三)世界科技投入展现出新一轮高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美国、欧盟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投入开始新一轮的增长,R&D投入又在大幅增加,R&D占GDP比重在较高的基础上出现进一步快速攀升的趋势。
美国:在布什政府执政的四年中,联邦研发预算增加了44%,2003年达1180亿美元,2004年达到了1267亿美元,2005年联邦研发预算总额为1320亿美元。
美国(1953―2001):GDP增长27.4倍,而R&D投入增长55.7倍,两者相差2倍。
日本(1965―2001)相差2.5倍。
韩国(1975―2001)相差7倍。
(二)政府的R&D投入更加突出国家目标,注重并加大对战略性产业的引导支持
国外政府R&D投入重点包括: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产业技术开发。
中外鼓励技术创新政策对比一览表
国外或地区(资料来源:科技部)
中国(资料来源:纲要配套政的演变.
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全球研发投入增速明显高于GDP的增速:
全球R&D投入总量迅猛增长。2000年达到6800亿美元。目前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
欧盟:2002年的巴塞罗那《关于使研发经费占GNP3%的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各成员国到2010年将研发投入增至占GDP的3%。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45ebee8227916888586d77c.png)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摘要:中美科技创新政策存在差别,为激励创新,中国需完善创新生态系统,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大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新水平,建立多维度培养人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互惠互利的国际多边合作关系。
关键词:创新政策;人才政策;税收政策一、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1.创新激励政策比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2018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以创新驱动为重要引擎,实现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创业深度融合。
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方面,中国重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权属改革。
美国政府对创新的重视可以追溯到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做出“创新是产生持续价值唯一因素”的判断。
美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实施政策倾斜,通过重点项目资助、引导联合研究等各项措施激励企业进行创新。
美国投入研发资金资助重点项目,从国家层面上统筹现有资源以支撑研究。
2.对外科技政策比较中国加强对外科技合作,重视国际间的科技创新合作。
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之下,中国合作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也愈加广泛,包括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民生科技、产业高技术、能源与气候变化等领域,推动成果转化应用,牵头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解决全球性科技问题。
中国还致力于完善技术转移方面的规则,鼓励中外企业积极开展正常的技术交流探讨合作。
美国在美国优先的理念的支配下,实施技术保护政策。
一方面,美国限制国外的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对美国科技企业进行并购,防止美国的技术研发流向国外。
外国企业在美国进行并购行为受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另一方面,美国采取技术产品进口管制措施,以限制中国科技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从而保护美国科技企业在美的市场份额。
3.中美科技人才政策比较中国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国内外科技计划制度对比
![国内外科技计划制度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66aaf59336c1eb91a375d31.png)
任 务在指 南 中不 应过 度 分解 .避 免研 究 力 量 的分
散。
④项 目主管部门要完善公平竞争 的项 目遴选 机 制 ,通 过 公 开择 优 或 定 向择 优 等方 式 确 定项 目 承担 者 。严格 执行 项 目立项 审 查 . 打 击项 目造假 行
会 议 的专 家 团 , 由各 界专 家 组成 , 负 责在 联 席 会议
的决议 中提 供科 学 的参考 和 评议 。
方式进行规划 , 由 同行 专家 进 行评 议 、 审核 , 在 统
一
的科 技 管 理信 息 平 台 发布 . 由第三 方 专 业管 理
项 目管理 专 业 机 构 .即规 范化 的项 目管理 专
的均 衡发 展
的实施 方 案进 行 充分论 证 。在 专 题会 议 中 . 针 对 各 专项 , 对 其重 要性 、 紧迫 性 、 可行性 、 经 费 需 求 等 进 行 评议 打 分 和排 序 。全体 会 议 则从 领 域 均 衡 的 角
度, 对 重 点专 项 的启 动 实 施进 行 统 筹 考虑 . 提 出 综 合 平衡 建议 。
报指 南 .是落 实 专项 实 施方 案 当年 支持 方 向 和任
务 布局 、项 目 申报 单 位 和项 目负 责人 资 格 条件 等 要求 的具体 文 件 ,是 项 目申报 推 荐 、立 项评 估 评
审、 审批 和经 费 支持 的重 要依 据 . 由科 技 部 与项 目
中出现 的问题 . 积极 帮 助协 调 。
划、 而项 目指标 不得 低 于实施 方 案 的要 求 。 如 确 实
有必要 对 相 关任 务进 行调 整 .应在 对 其 必要 性 进 行 详细 说 明
美国的科技奖励体系研究
![美国的科技奖励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9f64a60029bd64783e2c54.png)
美国科技奖项的分析研究范锦龙(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fjl1410@)摘要:从民间和国家授予的科技奖项列举了美国主要科技奖,并对各项奖项作了基本的介绍,从而分析得出了美国科技奖项的主要特点,并与中国科技奖项作对比,提出了改进我国科技奖励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奖项;对比研究从16、17世纪古老的命名法奖励到20世纪初设立的诺贝尔奖,分别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萌芽和现代科技奖励制度的诞生。
20世纪以来,随着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发展,对科技奖励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科技奖励工作逐步成为各国科技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美国逐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奖励机制,美国国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奖的设立标志着联邦政府对科技奖励的重视进一步加强,科技奖励已成为美国政府鼓励基础研究和引导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1美国主要科技奖项1.1 美国民间科技奖项1.1.1诺贝尔奖在世界不计其数的奖项中,最重量级的大概要数诺贝尔奖了。
人们以获得诺贝尔奖而感到无尚光荣。
诺贝尔奖设于1901年,包括五项大奖,即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和诺贝尔和平奖。
到1969年,诺贝尔奖家族又增加了新成员:瑞典国家银行捐款,由瑞典科学院增设了经济奖。
诺贝尔奖的奖金来自于诺贝尔基金的年利息。
1.1.2世界粮食奖该奖注重于全球粮食的可持续供应与食品营养的提高和改善。
其宗旨是对那些为提高世界粮食产量、品质等作出巨大贡献的个人予以的最高荣誉和物质奖励。
受奖者将得到20万美元的奖金和由世界著名设计师索尔巴斯(Saul Bass)创作的一尊雕塑。
该奖于1987年由约瀚·让(John Ruan)捐资设立,聘请诺贝尔奖得主诺曼·波劳格(Norman Borlaug)、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前国防部长Robert McNamara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前新闻部主任Michael Gar-tner等为顾问。
中美科技奖励制度对比研究与启示
![中美科技奖励制度对比研究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dfa3e7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9.png)
中美科技奖励制度对比研究与启示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不同的奖励制度,这些制度的差异性体现了两个国家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上的不同理念和重视程度。
通过比较和研究中美两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异同,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借鉴和启示的地方。
一、奖项设置中美两国的科技奖项设置差异很大。
在奖项数量上,美国远远领先于中国。
美国的科技奖励机制较为完善,包括了国家政府颁发的、私人基金会设立的丰厚奖励,如美国国家科学奖(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和图灵奖(The ACM A.M. Turing Award),以及诺贝尔奖等奖项。
而中国的科技奖项相对较少,受到政府控制较大,除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外,大部分都由国家科技部出资设立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而人文社科获奖者则极少。
二、奖金数额中美两国的科技奖项奖金数额也有明显的差异。
美国奖金一般数量巨大,如图灵奖每年颁发的奖金高达100万美元,国家科学与技术奖第一名奖金高达50万美元。
而中国科技奖项的奖金相对较少,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最高奖金仅为500万元人民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仅为500万元人民币。
三、评选条件中美两国的科技奖项评选条件也有所不同。
中国奖项评选更强调政治因素,在评审过程中更注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特殊贡献”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等指标。
而美国奖项评选更加公正和客观,注重科技成果本身的创新性和影响力,评选过程中没有政治干扰。
四、影响力中美两国的科技奖项影响力也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的科技奖项获得者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产业界都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科技创新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科技奖项获得者虽然也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相对落后于美国,需要更加努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总之,通过中美科技奖励制度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科技奖项设置、奖金数额、评选条件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两国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上的不同理念和重视程度,也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和启示的地方。
国内外科研奖励体系构建比较
![国内外科研奖励体系构建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b2435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f.png)
国内外科研奖励体系构建比较科研奖励体系的构建是推动科学研究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内外对科研奖励体系的构建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国内外科研奖励体系的构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科研奖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国内科研奖励体系的构建情况在国内,科研奖励体系的构建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目前,我国科研奖励主要通过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进行。
国家级的科研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这些奖项是对在科研领域有卓越成就的个人或团队的肯定和鼓励。
省级的科研奖励则根据不同省份的实际情况设立,起到激励地方科研工作者的作用。
然而,国内科研奖励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奖励力度相对较低,无法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潜力。
其次,奖励项目过多、重复,导致奖项价值的相对稀释。
再次,评审标准不够明确和公正,容易引发一些评审不公的问题。
此外,科研奖励体系往往更加偏重于成果的产出而忽视了过程的贡献,缺乏对一些长期扎根在基础研究和革新性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的激励。
二、国外科研奖励体系的构建情况相比国内,国外的科研奖励体系在构建和运行上更加完善和成熟。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科研奖励体系相对较为灵活和多样化。
首先,美国有众多的科研基金机构,如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它们提供各类科研经费和奖励项目,既鼓励基础研究,也重视应用研究。
其次,美国的科研评审体系相对公正和透明,通过同行评议、外部专家评审等手段,能有效地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此外,美国的科研奖励体系注重对科研过程的评价,不仅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也关注科研的创新性、持续性和实用性。
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德国、日本、英国等,也都有各自的科研奖励体系。
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注重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支持,通过各种奖项、补助计划等方式,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成果的转化。
然而,国外科研奖励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奖励体系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可能会增加科研人员的负担和工作压力。
对比中西方科技创新,我们的制度有哪些显着优势?
![对比中西方科技创新,我们的制度有哪些显着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51d73c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e.png)
对比中西方科技创新,我们的制度有哪些显着优势?背景介绍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西方在科技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其制度和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科技创新制度的显着优势。
中方制度的优势1. 政府支持力度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例如,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科技基金的设立,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2. 快速决策和执行中国的制度强调高效率和快速决策,这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政府可以迅速做出重大科技政策和投资决策,加快科技创新的速度和进程。
这种高效率的决策和执行有助于中方在科技创新上保持竞争力。
3. 增强科研合作中方制度注重合作与共享,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平台。
例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科技难题。
这种合作有助于中方汲取其他国家的科技经验和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西方制度的优势1. 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西方国家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创新者提供了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创新者可以获得合理的利益回报,鼓励他们继续进行科技创新。
这种制度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和投资者,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2. 自由市场和竞争机制西方国家注重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活力。
创新者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为社会带来新的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
自由市场和竞争机制刺激了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3. 高校研究和产业界合作西方国家的高校与产业界间密切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科研生态系统。
高校的研究成果得以有效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了创新的土壤和资源,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中西方在科技创新制度上各有其显著优势。
中方制度注重政府支持和快速决策执行,增强了科研合作;而西方则侧重知识产权保护、自由市场和高校研究与产业合作。
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中国和印度有哪些不同?
![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中国和印度有哪些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514281b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7.png)
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中国和印度有哪些不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都在积极推进自己的国家科技发展。
作为两个大国家,他们的科技发展有着许多差异与不同,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一、差异的决定因素中国是全球最大人口国家之一,具有广大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而印度则与中国不同,它虽然也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但是由于面积相对较小,且缺乏资源,这就造成了两者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差异。
二、体制机制的差异中国的体制机制比印度更加集中和高效。
一直以来,中国的政府一直注重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大力发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在科技研究方面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它通过加强国有企业的投资和科技支持,推进大型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政府的资助等各种途径积极推动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相对而言,印度在科技体制方面相对宽松,只有在近年来政府加大投资和开展创新项目支持方面才逐渐走上正轨。
在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法案》成立于1988年,但其实施不力致使研究投入极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发展不成熟的问题。
此外,印度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普遍分散在各类研究院、大学和公司,导致创新困难,科技成果应用较为滞后,科技发展的动力相对较小。
三、投入资金的差异中国政府具有庞大的预算用于投入科技发展。
印度的情况则相对民间化一些,大部分科技项目由公司和研究院等民间机构承担。
除此之外,中国在引进国际资本方面也要比印度更加积极。
四、基础设施与人才的差异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强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和科技人才的建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此相关的,中国的两个崛起计划和印度的数码印度计划,在加强基虑建设和科技人才。
全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中国和印度也都一直致力于改变过去的局面,正在努力追赶和超过先进国家,发展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科技创新工作。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各自存在不同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9fa5c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9.png)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科技创新政策的比较以及对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中美之间的科技创新政策比较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中美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比较,并就此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我们来看看中美两国的科技创新政策的一些基本情况。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其科技创新政策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美国政府通过国家实力支持科研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科研开发。
美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与此美国还致力于建设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相比之下,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列为国家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研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投入,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
与此中国还着力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提升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
在科技创新政策方面,中美两国各有其优势和不足。
美国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建设上拥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科技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比较成熟。
而中国在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方面积极主动,正在逐步赶超美国。
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政策上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和挑战,比如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等。
针对中美两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比较,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建议: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支持。
基础科研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中美两国都应该增加对基础科研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中美两国都应该加大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建立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推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流动。
科技人才是任何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中美两国都应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a47900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a.png)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地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得中美科技赛道上呈现出激烈的竞争局面。
本文将介绍中美科技创新政策的比较,以及为中国未来发展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
1. 政策创新的多样性在科技创新的政策方面,中美两国具备不同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也因此实行不同的政策。
美国政府鼓励企业间的竞争,多元化的投资和创新管理模式,创造了世界科技业领域的巨头。
同时针对专业问题会制定专业政策,比如人工智能的相关政策。
中国政策体系表现为覆盖面广,强调系统性,政府的直接干预也更为强力。
其举措多包括创新券,关键技术研发计划,人才引进计划等措施。
2. 投入量的对比从科研经费的角度来看,美国对科技的投入要远高于中国。
美国的政府科技经费在GDP的占比大约为2.8%,而中国在2019年投入GDP的比重约为2.3%。
总额度方面,美国目前每年对于科技领域的投资大约为4300亿美元,而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投资总额度为2665亿美元。
3. 人才资源的对比中国的科技领域国家人才计划和海外引才政策也十分积极,而美国侧重人才产生地的不断培养系统。
不过两国的科技人才培养路径暂时看不出较大差异,但中国更强调科技人才的待遇和个人价值体现。
此外,美国对于青年创业的创新倾向与关注处理机制的推进比中国要更积极。
1.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美国之所以有效的使科技领域不断进步和深入,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的非军事性研发投入铺开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路径,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加速知识产权的积累。
而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的浪费上。
因此,应该提高中央货币抽成比例、挖掘更高效的税收体系,从而使得政府资源流向到科技研发中去。
2. 打通科研与市场之间的通道科技研发成果与市场推广之间显然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使得其二者之间的匹配度更高。
因此,应该加速打通科技市场之间的通道,为创新企业成功推广和落地创造便利。
3. 加强人才引进政策和体系建设针对当前的人才问题,中国应当加强对人才的引进政策和体系建设,同时针对尖端人才的需求,应该提升待遇和研发机制,鼓励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或者从事科技创新。
中国与欧美科技发达国家研发税收激励政策对比与启示
![中国与欧美科技发达国家研发税收激励政策对比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3270b6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5e.png)
当前,欧债危机仍在发酵、美国经济恢复乏力、日本经济持续下滑。
欧美科技发达国家为保护其国内企业和产业免受中国企业和产品竞争影响、冲击,纷纷针对中国产品和企业采取“双反”调查,如欧美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美国针对轮胎进行“双反”调查。
“双反”指反倾销、反补贴,中国政府针对企业研发的税收激励就位居反补贴之列。
因此,有必要将中国和欧美科技发达国家的税收激励政策作一下对比,研究为什么欧美科技发达国家可以规避“双反”调查,如何“西学”才能降低中国企业遭受源自税收激励的反补贴调查。
一、研发税收激励结构性对比研究我国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我国与欧美科技发达国家在税收激励研发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主要体现在税收激励对象、税收激励阶段性分布和产业化程度三个方面(见图)。
(一)税收激励对象对比骆祖春、范玮(2011)认为中国政府忽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担当了促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角色,房汉廷、张缨(2007)论述了从1978-2006中国政府如何利用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发展科技创新,范金、赵彤、周应恒(2011)发现研发支出加成税前扣除政策已经适用于更多的主体,但郝琳琳(2009)认为这些政策仅使某些地区、某些行业中的很少主体受益。
这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科技创新中私营部门发挥了很小作用。
张静中、曹文红、黄芬(2007)的研究表明,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重视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私营部门的主导作用。
(二)税收激励阶段性分布对比魏明英、罗玉中(2007)研究表明,中国的税收激励中有23%实施于研发阶段,61%实施于产业化阶段;同时中国研发支出偏低,石英华、张晓云(2007)研究表明,2007年中国的研发支出约占GDP 的1%,比美国研发支出的1/8还弱,约等于日本的1/18,韩国的1/2。
欧洲研究报告表明科技发达国家倾向于用普及性的税收激励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王峰丽、蒋保林(2005)的研究也表明,OECD 会员研发税收激励在税收激励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科技奖励设奖与科技发达国家的比较
![我国科技奖励设奖与科技发达国家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d49dfd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4.png)
我国科技奖励设奖与科技发达国家的比较
吴昕芸;吴效刚;吴琴
【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
【年(卷),期】2014(000)021
【摘要】世界科技发达国家科技奖励设奖各有其有效做法,如美国、法国、日本
和印度,重视社会力量设奖,重视青年奖、女性奖、国际奖和科普奖,奖励对象以个人为主,物质与精神奖励并重。
我国科技奖励设奖主体以各级政府为主,奖项较少针对青年和女科学家、国际和科普,授奖对象重科技项目,奖励形式重物质奖励。
借鉴科技发达国家有效做法,在设奖主体、奖项设置、奖励对象、奖励形式及额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以提高我国科技奖励制度效能。
【总页数】6页(P32-36,55)
【作者】吴昕芸;吴效刚;吴琴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
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11;F204
【相关文献】
1.英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分析——兼与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比较 [J], 姚昆仑
2.7人、276项科技成果获新疆科技进步奖——关于奖励2012、2013年度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奖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奖、特等奖获奖人员的决定 [J],
3.鼓励科技创新奖励科技人才——"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的设奖与评奖 [J], 辛萍
4.美的750万重奖科技明星设"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促战略转型 [J], 吴艳
5.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召开 21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奖金正大获我国化肥行业首个技术创新工程国家科技进步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科技评价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
![美国科技评价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c09120490c69ec3d5bb75b3.png)
美国科技评价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作为科技大国,美国是开展科技评价和推进科技评价制度化建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建立和完善基于同行评议制度的科研项目资助与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科技管理绩效评价与科技发展战略及财政科技预算有机结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科技管理的水平和效益,保障了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目标的实现。
同时,美国先进的科技评价制度与科技管理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评价制度建设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美国科技评价的背景介绍1. 美国的科技管理体系美国的分权体制是将科学和技术管理的职能下放到下面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
联邦政府下属的各个部门大都有涉及科技的管理机构,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两院(参院和众院)也有相应的科技决策、咨询机构,影响有关科技的立法工作。
与此同时,美国科学界又具有强烈的自治传统。
上述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归因于美国强大的市场经济传统,形成了多方竞争的长期格局;另一方面,可以归因于美国分权的政治传统和民主机制。
在这种环境下,美国科学界和国家权力部门逐渐认识到两个不可避免、同时存在的问题: 即官方对科技活动必须进行有力的介入和干预;但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和个人的自由自治传统也必须得到维护。
美国的科技决策管理体系正是在这样的两极之间所寻求的一种平衡和妥协。
美国的宏观科技管理部门主要是白宫、国会和各联邦部门。
白宫与国会是美国科技决策的核心部门,也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夺决策主导权的焦点,政府的各联邦部门大都拥有相关的科技管理机构,其中较重要的联邦科技管理机构有国家航空航天局、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防部、卫生部、商务部、农业部等。
美国政府主要通过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分配和研究项目的咨询等措施。
对全国的科技创新活动施加影响。
在科技管理的层次方面,美国总统和国会主要是制定国家总体的科技政策和规划,政府各部门为具体的执行机构,在编制和执行科技政策、建设科技制度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1b373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f.png)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
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美在科技创新政策方面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推动着一大批科技公司蓬勃发展;而美国一直以来在科技领域拥有强大的创新实力,处于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
中美之间的科技创新政策差异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中美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促进双方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备受关注。
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科技创新政策对全球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两个国家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中,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两国科技创新政策在资源投入、创新环境、政府支持等方面存在何种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各自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有何影响?中美科技创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产学研结合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对中美科技创新政策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对中美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比较分析。
2. 正文2.1 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中美是世界上两大科技强国,其科技创新政策在推动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将对中美两国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比较分析:一、政策目标在政策制定方面,中美两国都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致力于提高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但是在具体目标上有所不同,中国政府强调实现自主可控,推动技术自主创新,而美国政府更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市场竞争。
二、政策手段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手段上也存在差异,中国政府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计划等手段推动科技发展;而美国政府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方式,通过税收优惠、创新基金等措施,激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科技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科技 论坛
表 1 美 国 以总 统 名 义 设 立 的 科 学技 术 奖励
奖励 名称 费米奖
设奖 时问 15 96
奖励范围
、
对象
周期及 数量
评选机 构
奖品及奖励形式 由总 统 和 能 源 部 部 长 共 l签 署的奖状 、 有 费米 — J 带 像的金质奖 章及 l 万美 ( ) 元的奖金
奖励 在 能 源科 学 技 术研 每 年 奖 美国能源部 究方 面 取 得 杰 出 成就 的 励 1—3 科学家 、 T程师 与科 学政 人 策制定者 、
总统科学奖
l5 99
授予 在 物 理 、 学 、 化 生物 每 年 一 ・ 由总统任命 的 、 l 总统 亲 自颁奖 , 美 国最 个 由 4 学、 数学 、 = 科学 、 会 次 , 次 名科学 家组 成 的独 评 高的科学荣 誉 , + 总统 J程 社 每 枚 科学 及 行 为 科 学 方 面 做 不 超 过 选委 员会。 科学奖章 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2 0人
摘
要: 美国是发达国家的主要代表 , 科技奖励的设置代 表了西 方国家的主流思想 ; 印度地处东 南亚 , 而 毗邻 中国 , 是第二大发
展中国家 , 其科技奖励 的设 置反映了发展 中国家的一些特 点。选择 美国和印度科技奖励 为研 讨对象 , 分析两国科技奖励 的发展 轨迹 、 奖励对 象和评审方式 , 并与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作 一 简单比较 。 关键词 : 美国 ; 印度 ; 中国; 科技 奖励 ; 比较分析
1 美 国的科 技奖励 系统
美国科技奖励起源于 l 世纪 , 9 当时最 早设奖的
均不下 1 项 。就美国化学会 (1 ) 0 6项 、 主体是学会 。l7 82年, 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设立 了该 设立的奖项 , 4 项 和美国土木工程学会 (6 三个 4 项) 会的第 个奖励 “ 诺尔曼奖章” 此后美国的科技奖 物理学会 (8 ) ,
设立的科技奖比较丰富 , 奖励对象也多, 设奖方式 、
美元左右至 5 0万美元 , 相差整整 10 。美国第三 0倍 层面的科技奖励主要是全国性 自然科学学会和各州 科学院设立的奖励 。美国科学促进会附属的一级学 会和科研院所有 22 ,笔者随机调研了几个学会 6个
度, 并与我国的科技奖励制度作一简单比较 , 对建 没 奖励 内容各有特点 ,尤其是奖金强度变化从 50 0 0
收稿 日期 : 0 0 — 8 2 6— 8 0 0 作着简介 : 姚昆仑 .9 7年生 , 南人 . 15 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牛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工作办公室研究 员, 研究方向 : 科技 政策 、 科技 传播和科技 史。
维普资讯
第 6期 (06年 1 门) 20 1
结 沦的信任。美国第二个层次的奖励是国家部委和
美国科学院 、 美国工程院 、 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科 学技术促进会等机构设立的科技奖励 , 有重要影响 的奖励约 3 0项左右,由于其授奖机构学术地位高 , 权威性强, 在科技 界和社会上反响良好。 由于篇幅有
医学方面最杰出的精英 , 立 6 年来 , 设 0 获奖者中有
励迅速发展 。 迄今 , 美国全国设立的科技奖励难 计其 学会设立的奖项就达 16 ,超过了 目前我国社会 5项 力量设立的面向全国的科技奖励 的总数 。 据此推测 , 美国全国性学会设立的奖项不下 30 0 0 项左右。另 外还有 5 个州科学院及其他研究院所的奖励 。 0 美国 第四层次是学会 的下属分会 、公司企业和个人设立 的奖项, 这类奖项更是无从计数 。 奖励的资金来 自公
总统技术奖
l8 授予在技 术创 新 、 业 化 每 年 一 美国 商 务部 生 产 效 率 技 总统 亲 白颁 奖 为美 90 商 没 立 , 和管 理 方 面 做 突 出 贡 次 , 超 术创 新 与技 术 项 日奖 励 技 术 创 新 而 的最 高 荣 不 18 献的个人 , 95 小组或公 一 】 过 l 0人 办公室 . . 誉, 一枚总统技术奖 章
司的 自筹或公 司和基金会捐款 ,有 些仅为精 神奖
励。 虽然美国科技奖励从表面上看有四个层次 , 但实
奖励评审过程 ,主要取决他们对相关评审组织评审
际上科技奖励没有级别和高低之分 ,不管是政府科 技奖还是社会科技奖 ,基本上由学术团体和咨询机
构组织评定 ,主要靠奖项 自身形成的影响和权威说 话。如设立于 14 年的社会奖 “ 96 纳斯卡奖” Lse (akr Aa , w r 被称为 “ d) 美国诺贝尔奖” 该奖奖励在基础 ,
数, 有面向全球性的科技奖励 、 有政府和社团没立的
面向全美的奖励 , 也有学会行会企业面向自己系统的 科技奖励, 但奖项之间内容不重 , 复 有各自的特点。 美国的科技奖励大致可 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 层次是 以总统名义设立的科技奖励 ( 见表 1。美国 )
以总统 设立 的科 技奖 项 不 多 ,但权 威性 强 ,涵盖 面 广 虽然上述 奖 励 以总 统 名义设 立 , 但政 府并 不操 控
中图 分 类 号 :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 G 1 A
美国开展科技奖励 的历史已有 10多年 ,印度 0
限, 这里仅列出 1 项左右 ( 0 见表 2 。美国第二层次 )
也有 6 0多年的历史。分析美国和印度科技奖励制
创新型国家 ,构建具有 中国特色 的科技奖励体系具 有一定的借 月) 6期 20 年 1 第
英国 、i .】 E度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兼 与我国科 技奖励制度 的比较
姚 昆仑
( 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人. 文学院,安徽 舍肥 2 0 2 ;国家科学技 术奖励工作 办公室 , 京 104 ) 306 北 0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