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学术动态

合集下载

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学术动态

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学术动态

第五章学术动态一、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且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一直绵延流传至今的。

夏、商。

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重要时期,由于传世文献所记载的古代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在这一年之前,中华文明的年代不存在具体的时限。

因此,为了获得更有科学依据的年代学年表,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

经过多学科的约200位学者的共同努力,2000年10月《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出版。

断代工程最初确定了四个具体目标:(1 探讨西周共和元年(前841)以前各王比较准确的年代;(2力争确定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比较准确的年代;(3 构建商代前期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4 提出夏代历史基本的年代框架。

在考虑和吸取国内外学术界已有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工程大体上分设九个研究课题:(1 有关夏商周年代、天象及都城文献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2)夏商周天文年代学综合性问题;(3)夏朝年代学;(4)商朝前期年代学;(5)商朝后期年代学;(6)武王伐纣年代研究;(7 西周列王的年代学研究;(8)碳十四测年技术的改进与研究;(9)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综合和总结。

在这些课题之下设置了44个专题,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四个学科门类。

工程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将与年代学有关的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学和科技测年技术等学科结合起来,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

其研究途径主要是:(1)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传世的古代文献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对其中有关的天文、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计算,推定其年代。

(2)整理和区分具有典型意义的考古遗址和墓葬材料,进行必要的发掘,取得系列样品,进行常规和AMS(加速器质谱计)的碳十四测年。

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深化,得出尽可能合理的年代学年表。

“夏商周断代工程”从公元前841年开始往前推,推定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之交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对盘庚以后的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都推出了具体的年代。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目前在岗教师共9人,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在这支队伍中,有老一辈的历史学家熊铁基教授(博导),也有中青年博导、博士。多年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已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
熊铁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出版了多种专著,如《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秦汉官制史稿》(与安作璋合著,齐鲁书社1984年)、《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中国老学史》(与马良怀、刘韶军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秦汉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二十世纪中国老学史》(与刘韶军等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等,长期担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已经成为知名的史学家。
近年来,还进行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初步建设,丁毅华教授承担的《中国古代史》课程CAI课件制作的项目,已于2004年完成。这一课件在2004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取得二等奖,目前已开始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课程还建设了支撑网站,向校内外开放。
2005年,中国古代史教研室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优秀教研室。长期以来,教研室对于教学管理抓得很紧,质量意识很强,确保教学质量。还建立了教学档案保存制度,以利于教学管理工作和主干课程建设的长期坚持和延续。
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中,围绕历史学专业本科至硕士4+2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国家级文科教学基地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教学中,课堂内外均注重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和责任感。对于每一届学生,都有多种活动使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丰富阅历,接受锻炼。在一年级安排参观本地的名胜古迹,二年级参加一些社会调查活动,高年级则组织到外地参观考察,通常要去北京、西安等地。

中国史的研究动态论文:跟踪中国史的研究动态,加强学术图书的选题开发

中国史的研究动态论文:跟踪中国史的研究动态,加强学术图书的选题开发

中国史的研究动态论文:跟踪中国史的研究动态,加强学术图书的选题开发总结了2006年至今中国史研究中的重点论题和几个热点问题,旨在跟踪学术动态,加强出版界与学术界的互动,关注近年来中国史研究者主要在做什么工作,他们能为出版者提供什么资源,他们还需要出版者做些什么,等等。

中国史;学术动态;学术著作;出版学术界和出版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涉及学术著作出版业务的出版社来说,更是如此。

跟踪学术动态,加强学术界与出版界的互动,对于策划选题、发掘作者资源、了解读者需求、展开市场营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的重点论题和热点问题主要是根据最近5年内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论著、学术会议和相关的研究综述汇总而成。

一、中国史研究近年来的重点论题(一)先秦秦汉史近年来的重要论题:中华文明探源、机构与职官研究、市场与盐业史、财政、赋税与货币、区域经济、经济思想、环境与经济发展、户籍、人口与社会问题、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与社会救济、经学学术思想、边疆与民族史、张家山汉简、长沙走马楼吴简等。

资料相对短缺长期困扰先秦秦汉史研究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以战国秦汉简牍帛书为代表的新素材的不断出土、整理和出版,先秦秦汉史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出土简帛仍然是秦汉史研究的重点,本年度很多有价值的选题大都是在简帛作为历史载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研究的新进展也大都得益于简帛史料。

秦汉简牍中的法律资料极为丰富。

依据出土简牍和传世文献研究秦汉法律,是秦汉史研究的重心之一。

” [1](二)魏晋隋唐史近年来的重要论题:文书行政、地方行政制度、土地制度、农业、水利、商业与消费、财政与税收、区域经济、人口与移民、生态环境、灾害与赈济、唐文化、敦煌学、唐宋变革论、《天圣令》、专卖、女性消费等。

(三)辽宋夏金元史近年来的重要论题:土地制度与产权、区域经济、贸易、货币、专卖、物价、城镇、市场、财政、赋役、金融、人口、交通、灾害与救济、家族与宗族、基层社会、经济开发、城乡关系、精英政治、妇女和婚姻、社会生活、宗教、文学、古都(临安、大都等)、饮食文化、辽代墓葬壁画碑刻、元青花瓷等。

目录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

目录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

第二章 秦汉时期史学
第一节 大一统政治局面与秦汉史学 第二节 奠定史学宏大规模的《史记》 第三节 刘向、刘歆的历史文献学成就 第四节 第一部反映大一统历史局面的朝代
史《汉书》 第五节 汉代史学的其他成就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
第一节 发展
第二节 第三节
历史形势的变化促进史学的多途
第六章 辽夏金三朝和元时期史学
第一节 辽夏金三朝的史学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对《通志》的拓展 第四节 丰富的少数民族史学
第七章 明至清中期史学
第一节 明代史学的发展 第二节 晚明史学的特点 第三节 明清之际史学家的历史批判精神 第四节 清代前期史学的繁盛与嬗变 第五节 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第六节 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及其局限
绪论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 二、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国史学的发展 三、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和研究中国
史学史
第一章 先秦时期史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远古传说、历史意识与历史记载 从学在官府到私人著史 战国时期的多种历史撰述 先秦诸子的历史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建设新成就 第三节 历史撰述的主要成果 第四节 当前中国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地方史、家传、谱牒及其他
第四章 隋唐时期史学
第一节 史官的设立和官修正史的成就 第二节 刘知幾与《史通》 第三节 典制体史书《通典》的旨趣及其史
学价值 第四节 历史撰述的多方面成就
第五章 五代两宋时期史学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史家的历史思考 第二节 撰述前朝史与修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编年体史书的代表性著作《资治通鉴》 第四节 纪传体史书的“会通”之作《通志》 第五节 两宋史学的其他成就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纲《中国古代史》教学⼤纲⼆、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的⼀个重要分⽀学科,中国古代史课程不仅是⾼校历史专业的基础课(主⼲课),⽽且也应该是⾼校⽂理科其他专业的公共课。

它不仅能揭⽰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展⽰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古代⽂明,⽽且对提⾼学⽣的综合⽂化素质,为今天的安邦治国以及全⾯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宏扬传统民族⽂化精神等均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在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前题下,学会运⽤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法,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实践。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说明:①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注意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坚持⾯向21世纪中国⾼等学校课程体系、内容、⽅法改⾰的精神,针对研究教学型学校的特点和当前的教学实际,⼒求反映中古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法。

②对于中古史上⼀些有争议的重⼤问题,教师选⽤新的重要研究成果的结论,并适当考虑中学历史新教材的说法;对⼀些⽐较具体的问题,除采⽤⼀般说法之外,则只讲事实,不下结论。

③所列思考题,仅供参考。

思考题列于每章之后,旨在培养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④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可根据实际灵活掌握或作适当调整。

⑤考虑到本课程的特殊性,故参考书⽬不分章开列,⽽在“主要参考资料”栏中⼀并列出。

课程内容:第⼀章远古(公元前2070年以前)教学内容与要求:本章主要结合考古材料,讲述中国远古⼈类的起源、演进及其中华⽂明的起源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献记载,阐述远古社会的社会形态与社会概况。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对中国远古⼈类的起源、⽂明起源、远古社会的情形有深⼊了解,并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与成果有较全⾯的把握,同时具备进⾏相关问题研究的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远古⼈类的概况;2.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3.中华⽂明的起源;4.中华⽂明起源的探源。

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古代历史是研究古代时期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门学科。

了解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历史研究方法,并探讨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考古学的应用考古学是通过对古代遗址、遗物和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以揭示古代社会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考古学家通过发掘古代文化遗址,从出土文物中获取有关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考古学在古代历史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验证史书中的记载,还可以填补历史空白,提供详实的历史证据。

例如,在1980年代的中国,考古工作者发掘了陕西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这些出土文物为世人所熟知。

通过对兵马俑的发掘,我们不仅获得了关于秦朝时期军事制度和工艺水平的重要信息,还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文献资料的研究古代历史的研究还离不开对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

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献、经典著作、史料辑录等,它们是后人了解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对古代文献资料的细致研究和分析,可以还原出古代社会的风貌以及当时人物的言行。

以中国古代历史为例,中国古代文献极其丰富,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这些文献资料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着详实的记载,还给后人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材料。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历史学家可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准确的解读。

三、遗传学研究的贡献近年来,遗传学的研究在古代历史研究中崭露头角。

通过对DNA样本的分析,遗传学家可以追溯人类的遗传谱系,并将其与历史事件进行对照,从而揭示古代迁徙、人口流动以及族群演变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欧洲的遗传学研究发现,现代人类的基因多样性与欧洲古代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欧洲人群DNA的分析,可以追溯欧洲地区不同民族的起源和迁徙路径。

这为研究古代欧洲历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线索。

四、交叉学科的发展古代历史的研究逐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了复合型的交叉学科。

精品原创中国古代史精品课程教案(汇总)

精品原创中国古代史精品课程教案(汇总)
精品原创中国古代史 精品课程教案(汇总)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 • 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传承与创新 •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评说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精品原创中国古代史课程概述
01 课程内容
0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概况
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的转变,耕作技术不断提升,水利设施逐渐完善,农作物品种日 益丰富。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唐宋时期达到高峰,为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现代社会治理比较研 究
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 创新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与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的 影响,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家、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简介
道家思想要义
01
阐述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如“道法自然”、“无为
而治”等,并探讨其与现代生态伦理的关联。
法家思想精髓
02 介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对古代政治
制度的影响。
教材选用及参考书目
教材选用
《中国古代史》(原创精品教材),该教材系统全面、内容丰富、观点新颖,适合作为本课程 的主讲教材。
参考书目
包括《史记》、《汉书》等古代典籍,以及近现代学者的研究著作,如《中国通史》、《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史》等,这些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方面。同时,还可 以参考一些相关的学术期刊和论文,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中国古文献学史》笔记(转自博客)

《中国古文献学史》笔记(转自博客)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笔记绪论1. 古文献学定义: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

2.古文献学学科特点:①综合性的边缘学科②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③成熟的学科3.古文献学史特点:①源远流长、延绵不断②经学史是古文献学史的中心③基本倾向上分两派:考据学派、义理学派④经籍成果最多,其次是史籍、子书,集部书整理最差。

4.古文献学史脉络:先秦是初创时期;两汉是成熟时期,既有以义理为主的经今文学派,又有以考据为主的经古文学派;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承汉朝古文学考据之余绪,南方受玄学影响较大,出现义疏之学,喜谈义理,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并且由于语言文字的发展,出现了知今昧古、以今类古的倾向;隋唐集南北朝之大成,使南北分立的古文献学得到统一。

唐疏在形式上是南朝义疏之学的继承,实际内容却以考据为主。

史注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脉相承,均以考据为主。

隋唐时期古文献学的特点是因循、集成,而较少开创;宋元明疑辩思潮兴起,以理学为代表的义理之学为主,同时考据学也在不断发展;清代集前代考据学之大成,形成以小学为中心的一代朴学,虽亦有汉宋之争,但宋学在学术上始终未成气候。

近代开始之际,今文学虽又一度兴起,但整个近代仍承考据学传统,古文学一直是占优势的。

综观整个古文献學史,汉唐宋清是四个重要时期。

汉学(以古文学的考据传统为代表)和宋学(以义理之学为代表)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传统。

而清朝是个集大成的时期,他尤其是考据学发展的高峰,给我们留下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第一章先秦第一节夏商周时代1.最早的文献:甲骨文献。

2.有史记载的最早到一个知名的校雠家:宋国大夫正考父。

第二节孔子1.孔子与六经2.观点方法:①多闻阙疑,择善而从,无徵不信②崇尚平实,排斥虚妄③为我所用,开儒家穿凿附会之先河第三节孔子后学1.四门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2.子夏是孔子后学整理传授古文献成绩最著的一个。

3.孟子的观点方法:①在理解、训释方面反对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主张以意逆志。

《中国史学史》 ppt 05第五章

《中国史学史》 ppt 05第五章
数量激增,作者众多,历史笔记的撰述有了更 加自觉的史学意识。 宋朝史家承继唐代全国地理总志的编纂,相继编 修了几部重要的全国地理志,以反映和颂扬“ 大一统〞社会、政治理想,并下启元、明、清 三代“一统志〞的编纂传统,在中国历史地 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五节 两宋史学的其他成就
五、金石学与考史之学 中国古代史家之留意于金石铭文者甚早,但对其
意,在于欧阳修师法?春秋?,把一套“褒贬义 例〞贯穿于对五代历史的记述之中,并重视史 论,用以表达自己的历史思考和社会政治思想 。 ?新唐书?主持修撰者为欧阳修。?新唐书?本纪、 志、表之序,以及?选举志??仪卫志?出自欧阳 修,列传为宋祁所撰,范镇作志,吕夏卿制表
第二节 撰述前朝史与修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进行比较系统的搜集、整理、研究并用于证史 、考史,那么开始于宋代,并得到迅速开展, 欧阳修?集古录?和赵明诚?金石录?是具有标志 性的著述。 宋代的考据学十分繁盛。针对他人史书所作的纠 谬,代表性著述首推吴缜?新唐书纠谬??五代史
思考题: 1、试论宋代史学在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
上的重要成就。 2、试论宋代的通史撰述及其“会通〞思
读史为“穷理〞“致知〞之学,并主张“先经 后史〞,一方面致力于历史撰述的实践,成果 斐然,成为宋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其后 的中国史学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 的代表人物,当推吕祖谦和朱熹。 在南宋,最有影响的学派有三支,一是以朱熹为
第五节 两宋史学的其他成就
三、民族史观和少数民族史记述 宋人的民族历史观,将传统的“夷夏大防〞,与?
第四节 纪传体史书的“会通〞之作?通志?
二、典制史范围的扩大 继?通典?之后,宋代史家郑樵?通志?、元代史家
马端临?文献通考?都在典章制度史的撰述上作 出重要奉献,合称为“三通〞,成为中国典章 制度史的三大经典。 郑樵?通志?虽然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但其书的主 要价值在于 ?二十略?即典制史局部。?通志? 和?文献通考?在?通典?之后进一步扩大了典制

历史的学习目标计划

历史的学习目标计划

历史的学习目标计划第一部分:目标设置1.1 主要目标:通过历史学习,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理解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具体目标:1.2.1 深入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的演变过程。

1.2.2 熟悉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轨迹,了解各个时代的文明成就和历史变革。

1.2.3 提高历史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历史研究和论证。

1.2.4 培养对历史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1.2.5 加强历史研究方法的学习,提高历史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第二部分:学习计划2.1 学习内容2.1.1 中国古代史-了解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其影响;-掌握秦汉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国家制度的演变;-熟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局和文化传统;-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更迭和经济繁荣。

2.1.2 中国近现代史-了解晚清时期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掌握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熟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事件;-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

2.1.3 世界史-了解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衰和文化遗产;-掌握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宗教改革;-熟悉近现代世界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大战;-理解当代世界的国际格局和经济发展。

2.2 学习方法2.2.1 多角度阅读历史资料,多查阅各种史书、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2.2.2 研究历史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论证的能力。

2.2.3 参加历史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了解最新历史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2.2.4 培养历史写作能力,记录历史思考和学习成果,提高历史研究和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学习反思3.1 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已经掌握了不少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历史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进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技巧。

历史学中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历史学中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历史学中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教案主题:历史学中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语: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了解和掌握古代史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以历史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法与重要成果,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古代历史,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I. 古代史的研究方法A. 资料和文献的收集与整理1. 古代文献分类和特点2. 史书与编年体史料的利用3. 古代史料辨析和批判的方法B. 考古学在古代史研究中的应用1. 考古学的起源与发展2. 主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3. 考古学与史学研究的关系C. 专题研究与比较研究1. 古代社会制度与文化研究2. 不同学派的比较研究方法3. 古代史的问题与研究动态II. 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A. 《史记》:司马迁的历史学思想与贡献1. 《史记》的写作背景与特点2. 《史记》对古代历史研究的影响3. 司马迁的历史观与史学方法B. 《资治通鉴》:主编刘知几的贡献1. 《资治通鉴》的编纂目的和体例2. 《资治通鉴》对古代史研究的影响3. 刘知几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C. 其他重要古代史研究成果1. 清代历史学的发展与成就2. 20世纪以来古代史研究的新视角3. 当前古代史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前沿III.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研究能力A. 培养历史思维的重要性与方法1. 历史思维的内涵和特点2. 历史思维培养的方法与技巧3. 历史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B. 引导学生进行小型古代史研究项目1. 主题的选择和问题的提出2. 资料收集和整理3. 报告撰写与展示C.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1. 提高史料分析与辨析能力2. 培养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历史研究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古代史研究的方法和重要成果,培养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和文化素质。

同时,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维和经验。

第五章唐代史学PPT课件

第五章唐代史学PPT课件
杜佑的《通典》,第一部典制体史书,是在 历代书志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写成的一部典 章制度史的系统论著。唐苏冕受其启发,撰 《会要》40卷,叙高祖到德宗时的制度沿革, 开后代会要体史书撰述的滥觞。
吴競的《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 体例新颖,按照专题,分门另类地记叙了唐 太宗及大臣们的主要论政言论,在历史编纂 学上有独特的成就,为初唐历史的重要史料。
中国史学史
第五章 隋唐史学的发展
可编辑课件PPT
1
一、隋唐统治者史学意识的强化
1、隋朝统治者的史学意识
体现一,禁私撰国史。开皇十三年(593 年),隋文帝下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 否人物者,皆令禁绝。”(《隋书·高祖纪下》)。
体现二,推崇《汉书》。隋统一后,《汉书》
学走向高潮,成为“国学”。萧该、包恺二
④史馆修史,有利于国家对修史活动的控制 和掌握,标志着国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 重视,也促进了修史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和完 善。
可编辑课件PPT
7
3.史馆修史同样也有着它的弊端
① “一切唯上”的修史准则。史官秉笔直书 的修史原则受到冲击,史学的创新性受到严 重束缚。少有经典之作。
②宰相监修,权贵干涉。监修附庸风雅,假 充内行,多未能起到“总领之义”;史官遇 事诸多牵制,一国三公,常使执笔修史者无 从下笔,不知所从。
书的编撰。在唐朝史馆的直接组织和参预下,
前朝史和当代史的修撰取得骄人的成就,光
正史就修了八部,可谓盛极一时。而历代实
录的修撰同样令人侧目,唐朝21代,自高祖
至武宗16代,皆有实录。如此状态,私家修
史尤其是纪传体史书的修撰受到严格的限制,
史学工作者们纷纷另寻它径,故皇朝史兴旺
发达的同时,其它史著的修撰亦蓬勃发展,

2012中国古代史第五章

2012中国古代史第五章

13-4-3

西方内陆
西北
大敌在北,西北以关为限非开拓目标。 帖木儿、瓦剌中断;哈密、吐鲁番独立。


西藏
封藏诸王,维持单方面羁縻和茶马贸易。 宗喀巴黄教改革、灵童转世。 蒙古受黄教、青海蒙古化、蒙古喇嘛化。


西南
土司世袭纳贡、流官牵制、事实割据。 镇压傣族、苗族、彝族土司,损失惨重。 军守通道、移民涌入、改土归流。

13-3-1


明朝的君权
皇系两次转移,均有遗传和时代特征。
蟋蟀、南宫、镇国公。 炼丹、矿税留中、木匠、亡国。

奴视臣僚,天下为家,破坏官僚职能。
上朝、召对、经筵,但多不遵守。 批答章奏改内阁票拟、宦官批红,或留中中旨。 廷杖与诏狱的制度化、随意化。


宗亲为皇权、王朝、社会之累。
13-3-2

东夷(下)
皇太极
巩固:服朝鲜、野人,拉蒙古、得玉玺,纳降将。 夺权:铲除三贝勒,仿明设衙,重用汉人,建清。 迂回:绕道四次入口杀掠,因山海关固守而不留。 决战:锦州之围,松山之战。


东北:
隋唐后辽东为必守枢纽,传播农业文明。 遥远落后部众受激必起,趁乱吞噬中原。

14
A君主极权:中国政治文化的理想。
吴降清李东征仓促崩溃,不振南下消亡。
弃东南而西北,军纪与腐化,坚忍与不振。
14-1-2 与南明的战争
东南: 明朝合法性、东南重心、南京后备、剃发辱民。 弘光联清灭顺遭横扫,浙东、福建、广州失败。
西南: 张李余部与西南开发。 李余部激变中南,张余部湖广双捷,内争逆转。 海上: 海盗以厦门为基地,外贸为资源,永历为号召。 北伐围南京大败,弃厦门占台湾放弃光复。

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学术动态

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学术动态

对明中期以后倭寇性质的不同看法明中期以后嘉靖年间倭寇的性质,涉及到明朝抗倭斗争的性质。

史学界对此曾展开热烈的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嘉靖时期的所谓“倭寇”,大多数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这场战争不是民族战争,而是以私人海上贸易商人为主体,联合其他各阶层的人共同反对明王朝海禁政策的斗争,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

他们的斗争如果成功,时可能对中国和世界近代历史发生深远的影响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嘉靖倭患在性质上既包含有海寇商人集团反抗明朝政府厉行海禁的一面,又包含有日本倭寇入患的一面。

既然如此,当时明朝的御倭战争应该说是一场正义的防御战争,戚继光、俞大猷等御倭战士仍不失为民族英雄的称号。

对汪直等海寇商人的活动不应估计过高。

他们的活动不仅不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反的,由于它们具有典型的海盗特性,与当时的倭寇骚扰相结合,使东南沿海一带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使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打击。

另一种意见认为,不能以嘉靖年间倭寇成分的变化,将倭患定性为海禁和反海禁的斗争。

因为日本海盗和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这场灾祸之源,即使没有中国海盗集团的内乱,他们的侵犯也是既成事实。

中国一些海盗不顾民族利益,勾引外寇蹂躏自己的乡土,是应该否定的,不能与沿海地区的反海禁斗争混为一谈。

而对外来势力的侵犯,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的抗倭斗争,是一种忠于国家民族利益的爱国行动。

对清代前期历史地位的评价清代前期,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清朝统治前期。

对清代前期的历史地位,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评价,争论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

一种意见认为,尽管清入关带来一些落后因素,但在西方未瓜分之前把中国的版图统一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得整体,从大局看应该肯定。

二、对清代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评价。

一种意见认为,清前期执行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在当时生产关系允许的范围内得到最大的发展,成为亚洲的头等封建强国。

中职《中国历史》教案

中职《中国历史》教案

问答互动
通过问答互动的形式,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
展示历史图片
通过展示历史图片,使学生更加 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播放历史视频
播放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 资料,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感。
参观历史遗址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或博物馆 ,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
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职《中国历史》教 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自我发展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中国历史》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通过系统讲授中国历史的 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 观。
严谨治学、勤奋进取
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以优异的业绩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尊重。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参加学术研讨会
积极参加历史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与同行专家深入交 流,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开展课题研究
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探索教学规 律和方法创新。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内容,具 体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历史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国 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理解历 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 史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和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 信心。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一、原始社会社会组织及婚姻形态的演变1.猿人时期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时代早期。

这一时期,人们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勉强生存,在原始群团里盛行原始的杂乱性交,过着群婚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有意无意的在原本无序性交的关系中形成一定的规则,开始排除不同班辈之间的杂乱关系,而只允许年岁相仿的同辈男女通婚,即班辈婚。

同一辈的男女既是兄弟姐妹,又互为夫妻,从而进入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个家庭形式——血缘家族时期,这也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曾广泛的存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古老民族的早期阶段。

2.古人阶段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时代中期。

血缘家族有了进一步发展,逐渐排斥了同一家族内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杂乱状态,进而又逐渐排除了由近及远的旁系亲属间的婚姻关系,由于血缘家族的繁衍分裂,形成新的血缘家族,这就为同一家族的一群兄弟与另一家族的一群姐妹之间的群婚创造了条件,这种新的更高级的群婚形式,即后代一度盛行的族外婚。

这是人类家族婚姻时尚又一次重大进步,氏族制度在这一时期逐渐萌芽。

3.新人阶段即晚期智人阶段,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人阶段相一致的是氏族公社的形成。

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血亲婚配逐步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氏族就逐渐形成。

新人阶段氏族制的第一个时期,即母系氏族公社就逐渐确立了。

当时盛行族外婚制,即一个氏族的一群青年男子集体出嫁到另一个氏族中,与一群青年女子互为夫妻,在这种群婚状态下,由于男女双方关系不固定,子女只能确认生母而不能确认生父,氏族成员只能按女系的血缘来计算,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同一始祖母生的若干后代,便形成一个氏族,若干代以后便分离出新的氏族,几个氏族组成胞族或直接组成部落公社。

妇女在确定血缘关系,维系氏族生存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她们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也是重要的社会劳动者,由此决定了她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尊崇地位。

在母系氏族社会,没有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暴力机构,人人平等和睦相处,一切按传统的习惯行事,重要事件由氏族民主集会决定,充分体现民主精神,人民生前平等,死后都埋葬在氏族公共墓地里,随葬品一般较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没有明显的差别,图腾在母系氏族极其盛行,以至于被某学学者成为图腾时代。

中国古代史研究史

中国古代史研究史

中国古代史研究史中国古代史研究是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探究和研究的学科领域,它涉及到了从远古时期到清朝结束的几千年的历史。

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和历史著作。

在古代,中国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朝代史和帝王纪传上。

最早的历史著作是《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列传和表三部分,编写者司马迁以严谨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后世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史记》的出现为中国古代史研究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隋唐时期,隋代的史学家袁宏道编写了《隋书》,唐代的史学家欧阳修则编写了《新唐书》,这些著作都是对先前史书的补充和修订,丰富了历史资料,为后世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个高峰期。

当时,欧阳修的学生司马光编写了《资治通鉴》,此书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录,更是对历史发展规律和政治变迁的思考。

《资治通鉴》以其系统化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深入浅出的叙述风格,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明代时期,中国古代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代的史学家刘基编写了《明史》,这是对明朝历史的系统总结和纪录,它详尽地记载了明朝各个朝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近代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在学术范围和方法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清代的史学家钱大昕编写了《明史辑证》,对《明史》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推动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

此外,近代以来,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和对历史文献的重新整理,中国古代史研究在资料和方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更加全面地呈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面貌。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史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研究,探索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史研究的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一批优秀的史学家和历史著作,它们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史OR研究报告

中国古代史OR研究报告

中国古代史OR研究报告中国古代史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古代史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点领域之一,通过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的演变、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文化传承等重要内容。

同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

二、研究内容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此部分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和政治制度的转变,包括封建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官制、科举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2.中国古代经济形态的变迁:此部分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时期的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货币、税制、商业贸易、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3.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演变:此部分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变迁、士农工商四民的地位差异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等相关内容。

4.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与交流:此部分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与外国文化的交融与对接。

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包括经典著作、史书、官方文件等,了解古代事件、人物以及社会状况等。

2.考古学研究: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的发掘和研究,了解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状况等重要信息。

3.比较研究:通过对中国古代和其他文明古国的比较研究,了解古代中国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4.理论研究:通过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对中国古代史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四、研究意义1.认识历史: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2.价值追溯:通过研究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可以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重要指导意义。

3.现实启示: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可以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借鉴和启示,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五、结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第一节华夏文明的起源一、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在夏王朝之前,中华大地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

尽管很多史家认为,这些古帝并非实有其人,而是由神话传说构成的,是不可信的伪古史。

然而,这些传说仍然具有可信的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个古史系统反映了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轨迹,是我国从蒙昧时期进人文明时代的缩影。

三皇五帝时代处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一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

原始农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进人锄耕阶段,农作物的品种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产量有很大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多。

农业的发展为家畜饲养业奠定了基础,饲养牲畜的品种和数量都较以前明显增加。

手工业技术也有了提高,制陶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

从现有考古资料看,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达七千多处,遍布全国各区域,其文化内涵、时间先后等方面各有差异,如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良诸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鄂、豫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东北、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甘、宁地区的齐家文化等。

这些文化各有其重要价值,反映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形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特色。

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已经处于解体阶段。

二、古代国家的形成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这也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

在不断进行的掠夺性战争中,部落联盟首领获得了更多的财富,他们的家族变得更加富有和强大。

随着部落联盟的发展和联盟首领后代地位的加强,他们开始觊觎联盟首领这一有利可图的位置。

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有意识地扶植其子启的势力,在他长期刻意的安排下,启在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夏王朝,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公共权力”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

夏王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管理机关被彻底改造为维护夏后氏王权的国家机器,因而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夏王朝建立后,夏朝君王建立了一套贯彻和维护王权的强制性机关,从而成为取代联盟管理机关的专政机构。

同时,在地方上分封夏后氏同姓和异姓方国诸侯,使他们与夏王建立君臣名分的政治纽带,成为夏后氏家族的统治机器在全国各地的延伸。

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朝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王朝。

在夏王朝国家机器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其中有不少是承袭原始社会末期早期国家的制度而来,在夏朝得以继续完善和发展。

商朝的国家形态上承夏朝、下开西周国家制度的先河。

我国早期国家的一些基本制度,在商朝时期确立、完善而为后来的周朝所承袭并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外服制”。

所谓“内”、“外”,分别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和诸侯国地区。

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地区又称为“王畿”,由内服百官治理;中心地区以外的土地是由商王分封或由他承认的诸侯国管理,他们与商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上下级的臣属关系。

这种国家结构在西周时演绎成分封体制,从而更加完善。

“内外服”的国家结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独具特色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此外,商朝职官系统的设置、刑法的制定等都较前代完善,对后来的西周产生了很大影响。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这是以姬姓周室宗族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族后形成的,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以封国或“采地”统治者宗族或家族组织为核心的族群结合体,实际上已成为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

三、分封制与宗法制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对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圣后裔授予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令其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之主就是“诸侯”。

关于分封制是否为西周所特有之制度,学界历来存在争议。

吕思勉认为分封制起源于部落时代后期,郭沫若认为分封制起源于夏代,董作宾、胡厚宣认为分封制起源于商代,王国维则主张分封制为周人所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李学勤认为,分封制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这种国家政权结构形式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孕育,夏、商二代产生、形成,至西周渐趋完备,春秋战国时代走向衰落,逐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

西周的大分封第一次发生在武王灭商之后,第二次在周公东征平定武庚、管、蔡之乱以后,康王时仍有所延续。

被封的主要有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后、殷商之后、重要方国等,其中前三种为西周王朝的主要支撑力量。

被封的诸侯在本国内同样对其属下进行分封,是为“卿大夫”;卿大夫继续分封,是为“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所谓宗法制,就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

宗法制源自父系家长制,普遍存在于许多国家的早期社会中,而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长久。

在中国古代史上,西周又是宗法制的典型形态期。

关于宗法制的起源和延续时间,至今并无定论。

一部分学者认为,宗法制开始于周代;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宗法制起源更早,存续时间亦更长久。

关于宗法制的行用范围,传统看法认为宗法只行之于大夫、士阶层,近来学者又多认为天子、诸侯亦行宗法。

以李学勤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进而认为,庶人亦不能被拒之于宗法门外,宗法在当时的社会各阶层(奴婢除外)普遍存在。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

具体而言,就是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帝系庶子为小宗。

在宗法制度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是一种等级隶属关系。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每一等级的大小宗关系,都是政治上的领导与服从关系。

因此,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从而也成为政治上的共主。

周代宗法制的完善,使宗统与君统结合起来,也使王权较商代有所强化,这是周人统治上的一大成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在政治制度上长足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此以后,周代的分封制具备了推行的理论依据,世卿世禄选官任职制度也有了实施的组织条件,从而为周代社会政治新格局的出现提供了基本前提。

另一方面,宗法制度本身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当社会生产资料基本分割完毕后,它就无法应付不断滋生的新贵。

同时,“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也是与政治机制不断更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四、井田制西周是否存在井田制曾经引起学者的广泛讨论。

古人对井田的解释虽存在很大差异,但对西周施行过井田制却是肯定的。

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对井田的存在持怀疑、否定态度,而更多的学者则肯定古代中国存在过井田制。

从大趋势看,包括西周在内的古代中国曾经实行过井田制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接受。

在承认西周实行过井田制的学者中,对井田内涵、实质的认识又有种种不同。

诸家或谓为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制,或谓为家庭公社的田制,或谓为农村公社的田制,或谓为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观点相去颇远。

井田制在经历了夏、商两代的产生和发展后,在西周时期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此后便渐露衰败之象。

在井田制下,土地公有,是不能随便买卖、转让的。

然而,这种状况从西周中后期开始有了变化,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已经出现。

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一些铜器如卫盍、五礼卫鼎、九年卫鼎等铭文上有所反映。

这种现象的出现,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出现了以土地买卖为标志的土地私有制,但却意味着传统“田里不粥(鬻)”的局面开始动摇,地权逐渐开始由王下移到各级贵族、平民。

从总体上看,这时的井田制仍有相当的生命力,距全面崩溃瓦解尚有一段时日。

第二节大变革时代一、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公元前770年,在内乱和戎狄入侵的打击下,周平王被迫放弃镐京,迁都到洛邑。

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

从此,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了诸侯的附庸。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

周王室失去了贡赋收入,经济无来源,不得不向诸侯国“求膊”、“求金”、“求车”,这使诸侯国更加轻视周王室。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与郑国兵戎相见,在繻葛之战中大败,周王被郑国军队射中肩部。

从此,周天子的威信进一步降低,仅存共主的虚名而已。

然而,传统的宗法观念此时仍然深入人心,周天子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人们还要利用这块招牌,因而各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纷纷打出“尊王”的旗号。

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中后期政治的主要特征是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

当时的各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在经济上掌握了大量私田和隐民,在政治上有了自己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所属的官吏“家臣”或“家宰”,在军事上有自己的车队、甲兵和徒兵。

这些有势力的私门,宛如一个个独立王国。

公室要征收私田赋税,私家要不断扩大经济政治地位,必然引起公私间的斗争,即大夫兼并。

斗争的结果,一些卿大夫代替了公室而掌权,最典型的是“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

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卿大夫专权以至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必然不能再沿袭原有的统治模式,而需要采用新的统治方式。

这在客观上使国家政权逐渐由分散趋于集中,血缘关系的纽带进一步松弛,从而为战国社会政治新局面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从这种角度来看,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的政治格局,乃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

二、变法运动的兴起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剧变时期,是古代社会形态向中世纪形态的转变阶段。

春秋晚期卿大夫专权局面的发展,最后导致他们夺取了诸侯国的统治权,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全面总结以往的统治经验教训,就必须对国家政治的总体发展方向作出根本性的抉择。

于是,变法图强就成为各国统治者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它构成了战国前、中期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各国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来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进而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