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及原因之政治
简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成因
简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成因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想象日益凸显,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成因的研究,探析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正确理解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冷漠,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正确思路。
关键词:政治冷漠、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政治冷漠(Political Apathy)在西方政治学研究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大学生政治冷漠是指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大学生由于外界或个人的原因,不参与或消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政治行为以及对政治活动与政治问题采取冷淡、漠视的政治态度。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冷漠主要表现在:政治情感淡漠、政治认知比较模糊、政治行为投入较少。
一、社会层面——转型期社会的弱化效果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北京市居民社会政治文化”的抽样调查。
调查发现,在被访者当中表示关心政治的人只有百分之六十五点一。
较十年前大幅下降了二十一点四个百分点。
分析特别指出,北京高校学生一向以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而著称,但这次的调查却显示,现在的北京高校学生被归入了政治冷漠的一群。
正如《论民主》[1]一书中所说,对政府统治来说,政治冷漠不但会带来政治道德滑坡,还暗示着人们一种潜在的离心倾向、不信任感的加剧,对政府的权威、政策执行,甚至政府的合法性本身,都提出了挑战。
对保持政治冷漠的社会群体自身而言,政治冷漠预示着一种毁灭性的危险。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政治冷漠蕴涵着某种历史性的进步,民主成熟国家的政治冷漠所表达的是人民对现存政治体制、政治模式的认可。
如美国在经济连续八年大幅增长、政治稳定的情况下,总统大选的投票率一度不足50%,这并不能证明民众撤消了对政府的支持,恰如某些西方人士所说,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不需要更多的政治激情。
[2]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政治冷漠却发生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一切,包括已取得的改革成果都还远在未定之天,亟需底层民众的推动力甚至压力才能达至目标。
正如社会学家们所指出的,所有社会利益群体都是休戚相关的。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就 业 问 题 的 制 约 .
近 年来 就业 形势 严峻 ,在 就 业压 力 下 ,市场 经 济 的影 响下 ,功 利主 义 、个人 主义 思 潮在 大学生 中迅速 膨胀 。比 起政 治参 与 ,他们 更关 注 自己个人 的发展 ,注 重 自身知 识 f技能 的 提高 ,关 心在 未来 就 业时 能否获 得 竞 争优 势 。于 l 】 是考研 热 、考 博热 、考 托热 等在 今 天的大 学 校 I 里风 起 云 元 I 诵 。大 部分人 对于政 治活动 都采取 “ 事不关 己,高 高挂 起 ” 的 志度 。 为 他 们 的 经 济 依 ! 处 予 不 独 立 的 阶 段 ,所 滑 L j ‘ 鼻家 ”然 后才 是 “ 活 ” ,节计 问题难 以有 保 障 ,” 以 即挠 也 参 与的热情 , 还 足力 心
完善 民 主政治 制 度 ,加强 政 治参 与 的透 明发 ,畅 通信 息渠 道 ,如 :对 于 基层 的人 大选 举 , 让学 生 r解 被选 举 人 曲情况 、选举 的形式等相 芙信 息 建立 一 垂 饺 、 会 、 政 府 组成 的信息 畅 通 、反渍 及叫 学生 利益 表达 机 制午 监 u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 吸收 了 外 先进 的教 育 理 念 ,但
伍教 育体 制 上 ,依 旧存在 着滞 后性 。虽 然 已经 推行 了素 覆教 育 ,世 依 旧是应 试 教育在 发 挥 主要的 作 用 。其实 未发 挥 明显 的作 ,学生主体 性和 个性还 是没有 充分 渊动起 来 。 导致 学生 只 是重溉 拈本 知 识,而相对 忽 视了 能力, 特别 是政
: 第 18页 ) 转 3
勰 一 卜
I
,
2政治效 能感 低 . 所谓 政治 效能 感 是指 一个 人认 为 他 自己的参 与行 为 影 响政 治体 系和 政 府决策 的能 力 。一般 而 言 ,政 治 效能 感 强
政治社会学论文政治冷漠 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政治社会学论文政治冷漠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政治冷漠: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在当代社会中,政治冷漠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政治冷漠指的是人们对政治活动和公共事务的漠不关心和参与度下降。
这种现象的存在对社会和政治秩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政治冷漠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政治冷漠的原因政治冷漠的原因可以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个体层面上,人们在面对政治问题时可能存在的原因包括:首先,民众对政治问题的认知水平不够。
政治问题常常被认为复杂而晦涩,许多人对政治制度、法律和公共政策了解不足,难以参与政治活动。
其次,政治参与的成本较高。
参与政治活动需要时间、精力和资源,这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是一种负担。
此外,政治争议和社会压力也可能使人们对政治问题回避。
再者,政治腐败以及不公正的政治制度也是政治冷漠的原因之一。
当人们对政治活动和政界缺乏信任时,很容易选择放弃参与。
社会层面上,政治冷漠的原因可能包括:首先,社会经济不平等。
当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时,一部分人会感到被边缘化和排斥,缺乏政治参与的动力。
其次,媒体和教育的影响。
媒体对政治事件的报道不仅会引导公众的注意力,也会塑造对政治问题的态度。
教育系统的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也可能影响人们对政治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政治冷漠的后果政治冷漠不仅对个体产生影响,也对整个社会和政治秩序造成不利影响。
首先,政治冷漠削弱了政治参与的合法性。
政治参与是实现民主的关键要素,当大多数人对政治事务不关心时,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将受到质疑,社会的稳定性可能受到威胁。
其次,政治冷漠加剧了政治不平等。
当少数人对政治活动充满热情而大多数人对此漠不关心时,少数人更有可能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自身利益,而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再者,政治冷漠可能导致政府的无能和腐败。
当民众对政治事务不关心时,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压力,政府机关可能出现腐败问题,并且容易产生决策上的失误。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及原因分析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及原因分析摘要历史表明,青年学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当代大学生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冷漠现象在大学生这一类群体中越来越突出。
本文着重分析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基本涵义和政治冷漠的具体表现,揭示其产生的具体原因。
对大学生的政治冷漠的研究对于我们科学对待政治冷漠现象,有利于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政治冷漠.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本应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富有政治热情的群体,但是当代大学生却表现出与他们特点不一致的政治冷漠现象。
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冷漠的基本涵义入手,深入分析大学生政治冷漠产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力求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理性地对待政治冷漠现象提供一点参考,更好地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一、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含义分析关于政治冷漠的含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冷漠是指公民不参与政治生活,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的冷淡;第二种观认为政治冷漠本质上是政治的,作为一种政治行为类型,是社会经济不平等与政治不平等性之产物;第三种观点认为政治冷漠是主体在有选择权的条件下,对政治生活缺乏责任心和兴趣,缺乏政治生活的动力的一种心理态度。
本文从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两个维度来界定大学生政治冷漠,大学生政治冷漠是指大学生出于国家、社会、个人的原因不参与政治活动,在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行为方面表现出的不作为。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表现当前,大学生政治冷漠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本文将大学生政治冷漠的表现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行为之间存在差距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却没有将这种意识转为行为。
他们既敢于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又表现出一种旁观者的立场;他们乐于学习各种知识和准备各种等级考试,但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拿到的等级证书都是对他们毕业找工作有用的,这表现出一种很强的实用主义心态;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两重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实际水平和成效。
政治冷漠的表现与原因
政治冷漠的表现与原因
政治冷漠是指个体对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的漠视和不关心。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冷漠的人往往对政治活动缺乏关注和兴趣,对自己参与政治的责任感较低,甚至无视政治的重要性。
2. 不关心政治问题:政治冷漠的人很少关注政治问题,对政策制定和政府决策等方面缺乏兴趣和热情,对国家大事、社会问题等不关心。
3. 不参与选举和投票:政治冷漠者对选举和投票活动漠不关心,往往对政治候选人和政党的政策和理念了解不多,不进行投票和选举。
4. 不积极参与政治讨论和社会活动:政治冷漠的人对政治讨论和社会活动缺乏热情和积极参与,忽视政治议题,很少参加相关的活动。
政治冷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政治的疏远感:政治活动复杂,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政策和决策过程难以理解。
对政治制度和政党体系的不信任感和疏远感使得个体对政治冷漠。
2. 生活压力和个人利益的优先:现代社会生活繁忙,人们往往
沉浸在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参与政治活动。
3. 对政治失望和不满:政治腐败、政客的虚伪行为和无效施政等问题使人们对政治失去信心,产生对政治冷漠的情绪。
4. 缺乏政治意识和教育: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中,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宣传不足,导致人们对政治缺乏了解和认识,形成对政治冷漠的态度。
政治冷漠对社会和政治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缺乏参与和关注政治活动可能导致民主监督的不足,政府决策与民众需求的脱节,以及社会问题的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等问题。
因此,提高政治参与意识,加强政治教育和鼓励广大人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对于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探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在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长足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要求也不断提高。
这主要表现在,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要求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的愿望日益迫切;公民的法制意识得到提升,时刻以法律为井绳要求自己,并监督政府。
当代青年,尤其是90年代的大学生成长于改革时期,既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优秀成果也承受着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他们在具备我国现阶段公民政治参与基本特征的同时,其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行为又表现出与其它社会群体不同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90年代的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支持改革,政治参与更趋务实和理性90年代大学生是经济、政治、教育改革的受益者,对党、国家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有较高的认同感;同时,青年人所特有的批判精神,促使他们对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他们关心国家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政治参与意识较强。
同时,大学生更关注与自己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表现出务实化的特点。
而面对政府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90年代的大学生相对更加理性,一般不采取极端的方式来与政府对抗,并深刻了解到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而在批判的同时也能够去宽容和理解政府。
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偏差90年代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意识,也正在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但由于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刻,还不能够做到知行统一。
就拿贪腐来说,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能认识到政府官员的贪腐问题给社会进步和发展造成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青年自己却也存在轻度贪腐的潜意识。
大学校园里,就有很多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或是为了解决就业方面的问题而采取送礼或请客吃饭等方式。
这种价值取向的两重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际水平和成效。
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平台,但有效参与较少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日趋平民化公,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时局动态,并更加自由地发辫看法。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一、概述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是指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的缺乏热情、不关心、不参与甚至逃避政治活动的倾向。
这一现象在近年来逐渐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行为对于国家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究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对于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提升政治素养、促进国家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冷漠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这种冷漠可能表现为对政治活动的不感兴趣、对政治问题的缺乏关注、对政治参与的消极态度等。
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个人因素等。
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一现象,以便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社会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原因,为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提升政治素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背景与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价值观冲击和复杂的社会环境。
政治冷漠现象,作为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特殊社会心理反映,逐渐在大学生群体中显现并引起广泛关注。
从背景层面来看,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一个信息爆炸、文化交融的时代。
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观点多样化的问题。
这种信息环境使得大学生在接触政治信息时,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全面理解,容易被片面、偏激的观点所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使得一些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而相对忽视了社会责任和政治参与。
在现状方面,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认知浅薄。
许多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等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对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缺乏敏感性和判断力。
关于中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几点思考
1 当 代大 学生 政 治 冷 漠 的 表 现
“ 人是天生 的政 治动物” ——语出亚里士 多德 . 意思是说 . 社会 在 中生存的“ ” 人 离不开政治 , 不能冷漠政治 , 而是都应参与政治 。 参与政 治的途径有很多种如 : 政治投票 、 政治选举 、 政治结社、 政治表达 、 政治 接触等等 。当前 . 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 “ 社会 重构” 阶段 . 数事实证 无 明, 在大学生中 . 不仅存在着政治冷漠的偏向 . 而且正以各种不同 的形 式表现出来 : 1 从在校大学生对政治教育 的认识评价来看 .大学生 已经逐渐认 . 1 识到 了政治教育 的重要性 .但对 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却敷衍了 事. 有些人 口头上讲思 想政治重要 . 但是 实际上在 内心和行 动上又表 现出反感 。 传统文化政治文化也是造成政治冷漠 的一个重要 因素 我国处 于 1 从在校大学生对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 的认识程度来看 .还存在 . 2 转型时期 . 新的政治文化在构建 过程 中受传统政治文化残余 和西方 不 着一些模糊甚至错 误的认识 , 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如大多数学生关心 良政治文化的影响 . 而面临着许 多困难 。传统文化 的一个显著特 点是 国家前途与命运 . 建设有 中国特 色的社 会主义充满信 心 . 对 相信 中国 缺乏 民主意识 . 它通过观念 的方式 保留下来 . 响我国的 民主政 治建 影 共产党有能力把 自 身建设好 。[ 1 ] 他们在政治上要求进 步. 积极递交入 设。 在漫长的封建专制时代 , 中国形成 了一种 臣属性政治文化 。 人民群 党 申请书 . 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 但是 . 也有部分大学 生认为 中国的根本 众被称作顺 民、 臣民 、 民, 草 人们在 政治生活 中就是服从 , 对政治参 与 出路在于私有化 . 对社会主义 的前途信心不足 . 对表达政治愿望 . 参与 抱被动 的态度 . 这是 人们政治 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萎 缩 . 政治参 与意 政治活动等采取 消极 回避 的态度 。 他们热衷于对社会政治现实漠然评 识淡薄的表现 价而不采取积极 的政治表达和参与 21 现代先进信息媒介 的影响 .4 . 1 从在校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 向上来看 . - 3 不仅具有模糊性 . 还具有 我们现在正处于知识经 济时代 . 各种先进 的信息传播媒介不 断进 功利性。部分大学生漠视甚至主动放弃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权利 . 消 入人们的生活 。 因特网无疑是其中影 响力 巨大 的传播媒体 。因特 网的 极参与党 团组织活动 。 功利色彩重 . 入党 入党后放松对 自身的要求 。 据 发展对扩大大学生的视野有积极作 用 。 同的政治观 点、 不 政治 立场 、 政 调查 . 1 7 4 . %的学生入党 的动机是为了更好 地发挥 自己的作用并早 日 2 治信 息通过 网络相互传递 . 大学生有平等获得信 息的机会 : 但是 应该 成才 .36 %的学生为 了得到好处。 1.1 看 到。 因特 网的消极 内容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因为网络并 不是没有政 治属性 . 因特 网仍然是不同意识 形态 、 同国家利益的宣传工具 。 不 以美 2 当代 大 学 生 政治 冷 漠 的成 因思 考 国为首 的西方 国家越来越多地利用 因特 网对我 国公 民进 行思 想渗透 . 当代 中国大学生政治冷漠 现象 复杂而多样 .造成这 一现象的原 对部分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观、 价值 观产生不 良影 响。这 也是当代大 因. 应该按照从客观到主观 的逻辑来分析 。造成整个社会政治冷漠 的 学生产生政治冷漠的一个重要原 因 客观原 因同样也 是造成大学生政治冷 漠的原 因之一 . 除此之外 。 大学 2 大学生群体 中存在政治冷漠 的主观原 因 . 2 生政治冷漠也有特殊的主观成 因 除了以上所分析的造成部分 大学生 政治冷漠 的客观原因之外 . 当 21 大学生群体存在政治冷漠 的客观原 因 . 代 大学生群体存在政治冷漠还有其主观原因 : 211 政治体制的原因 .. 2 . 大学生群体利益的不确定性 .1 2 从历史上看 .我国政治体制最显著 的传统特点是权力高度集 中 . “ 利益是调动人积极性最有效的东西。当人们 的活动与 自身利益 政治结构单一化 .公民参与的形式和渠道只有形式上 的意义 . “ 而不具 关 系不大或该活动不能给他带 来收益 、 报酬 时 , 人们宁愿选 择不参加 备实 际的效能 。”] [ 2 在纵向上政治权利高度集 中于 中央 . 政治决 策和政 这一活动 ”4 [ ] 生还没有 固定收入 . 大学 是否参与政治投票 、 选举等活 治生 活的高层化 .地方和基层 主要是对 中央决策加 以贯彻 和实施 , 很 动并不对其收人造成影 响. 他们可能放弃参 与政治 , 而去做 其它一些 少有独立 的政治决策 . 普通公 民就更难对整个政治 系统决策发挥 实际 能让 自己获得更多利益或 自己更感兴趣 的事 。 如学习业务知识所带来 作用 和影 响 . 降低了公 民政治参 与的意义 . 弱了参 与政治对于普通 的收益远远大于去 了解政治上候选人的收益。 削 如果不是与切身利益密 公 民的吸引力 . 削弱 了公 民政治参 与的兴趣和 主动性 . 造成普通公 民 切 相关 . 多人会选择对政治避而远之 许 对政 治生 活的冷漠 2 . 中国处于转型时期 的时代背景 . .2 2 与大学生实现 自我价值 的理想 就政治运行机制来说 . 直接对 政治参与发挥作用 的因素有选举制 冲突 , 影响了大学生 的价值取 向, 也使得他们中某 些人产 生政治冷漠 。 度、 政党制度 、 监督制度。我国现在正处 于社会转型时期 . 各种制 度都 新 旧观念的 冲突 . 理想 与现实 的矛盾 . 没有公认一致 的社会价值 处 于构建 或转变过程 中, 比较 缺乏建立在 民意基础上的公平 、 还 公开 取向 社会价值 观念丰 富多彩但却缺乏必要的社会 成员都认 同的社会 的政 治机制 。大学生对政治体制 中的缺 陷反应激烈 . 容易产生失 望情 价值 观念 。 给年青一代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混乱在所难免 。 绪, 进而疏远政治 , 成为无政治阶层 中的一员 。 他们 的政治热情被 参与 2 _ 现行教育制度和 内容无疑也是影 响当代大学生政治 参与的 因 .3 2 政治 的挫折感浇灭 。他们初次成为具有投票权 的公 民参加人大代表 、 素 之一 党代会代表 的选举却不珍视 自己的权利 . 甚至参加校 内的各种与 自 身 长期 以来 . 大学教育一 直被看作精英教 育 . 踏人大学便 进了保险 利益息息相关的选举也采 取同样 的态度 箱。事过境迁 , 国提高 了教育水平 。 我 大学生也 不能只满 足于“ o 。 6 分” 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和转变 中的市场经济原因 .2 . 高考时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 进人大学后 。 自社会竞争 和就业的压力 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 当经济生活得到满足和提 高 . 才能 使当代大学生重新背起沉 重的负担 , 生忙于各种证 书的取 得 . 学 不愿
浅析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现象
浅析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现象作者:高雅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12期一、当代我国女大学生政治冷漠现状分析(一)女大学生对政治存在着漠视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女大学生不愿谈论政治或较少谈论政治,对时事政治缺乏关注。
在对于备受关注的国际国内事件的调查中,关注经济事件的女大学生占26%,关注科教方面事件的占17.6%,政治事件的占23.6%,体育和娱乐事件的占22.9%,其他方面的占9.9%。
通过对女大学生政治关注情况的调查发现:对政治很关心的女大学生仅为18.3%,表示对政治无所谓的女大学生为54.6%,而对政治毫不关心的女大学生占总调查对象的27.1%。
上述数据显示,女大学生对政治关注程度颇低,关注点稍有倾斜。
剖析其成因,女大学生身处校园之中,在课堂上她们只学专业知识,而课余时间则更多的讨论娱乐、购物、明星等话题。
此外,多数女大学生以自身性别因素为由逃避对政治事件的参与,她们认为政治应当由男性或公务员群体去关注,此类思想致使其远离政治生活。
(二)女大学生不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先进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渠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具体要求。
依据相关调查显示,只有47.4%的女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很有意义,一定会认真听课;30.9%的女大学生认为没有意义,但是会去听课;21.7%的女大学生会认为思想政治课很无聊,很少去上课。
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多数不情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课上,思想政治课老师仍旧依靠考勤和考试制度等手段来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和维持课堂秩序。
而参与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学生,大多也是聊天或看各类考证书籍。
课堂讨论时,很多女大学生不愿参加政治讨论,个别学生甚至对课程内容采取抵制态度。
课下,多数女大学生不积极预习课本和复习课本,更毋需说认真研读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
关于中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分析姓名:***学院:**学院年级专业:10级行政管理2班摘要:当代中国大学生长期以来在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方面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状态,远离和逃避政治生活。
究其原因,是我国长期的社会现实制度广大青年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始终处于一种无条件的服从状态,并最终导致了大学生的政治冷漠。
而大学生本身经济及政治地位等特殊原因也是导致其产生政治冷漠现象的重要因素。
在政治发育还没完全的中国,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因为它不仅不利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对大学生自身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注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导向;强化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健全大学生政治参与机制。
为提升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实现进一步的推进。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冷漠;民主政治;政治参与;政治制度;理论教学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己成为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增进相互理解与沟通,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渠道。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方式和渠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
另外,它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政治上的成熟是大学生社会化成功的标志之一。
大学生是我国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
自“五四”运动以来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大学生都站在政治参与的前列,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大学生的参与和奋斗。
当前,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出现在当今社会中。
关于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解析
经验研究同时发现,政治冷漠人群基本分布 在社会底层,他们绝大多数属于社会的弱势 或边缘群体,倾向于不参加正规组织、不了 解政治事务、不愿参加政治投票,对政治漠 然视之。这部分人由于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少, 与经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比起来心理上有种 相对剥夺感。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在任何国家, 都存在着一个政治冷漠群体,
最后,也是关键的,大学生自身要从国家 民族命运、社会进步发展、个人成长成才 的高度深切认识政治冷漠的严重性和危害, 在行使政治权利的同时,要主动担负政治 参与的义务。 要主动回应民主政治化和政治参与法治化 的前进趋势,努力培养自身的政治敏感性 和政治参与意识,从身边做起,实现当代 大学生的“再政治化”,勇于担负时代和民族 赋予的政治使命和历史使命。
第三,社会中也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公民他们 之所以选择政治冷漠· 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即缺乏民主意识。我们的国家有数千年的 非民主历史,君主制情节在民间根深蒂固, 尤其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以“三纲五常”为 核心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以一方服从另 一方为前提。
第四,与缺乏民主意识一样,对政治知识的 缺乏和不熟悉也会导致公民与政治事务的 疏离。
其次,社会要为公民和大学生参与政治营 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和氛围。 要发挥新闻媒体、互联网络以及其它各类 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以达到使公民及时 了解掌握政府决策信息、背景和资料,合 理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意愿要求,促进其 间的理解和宽容,防止公共权力违背公众 意志的结果。
再次,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教 育和引导。 学校要强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要将当代大 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放在首位来抓,通过 第一课堂的教育和第二课堂特别是社会实 践的感染,帮助大学生树立巩固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提升他们的 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
一.大学生政治冷漠概念的界定政治冷漠早已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
大学生政治冷漠是指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大学生由于外界或个人的原因,不参与或消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政治行为以及对政治活动与政治问题采取冷淡、漠视的政治态度。
作为一种客观事实,政治冷漠体现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性行事,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对现行政治体制的模糊认识和对现实政治的潜在离心倾向。
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会对现代政治的民主基础构成较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政治冷漠的现状及其分析(一)漠视甚至主动放弃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从教育程度上看,受过高等教育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超过中等教育者,受中等教育者超过初等教育者。
大学生没有热情去耗费时间金钱等去了解候选人的情况,或者是投票点进行投票等,他们的参与行为很大程度上只是有关方面积极动员的结果,而并非真正的出于责任感。
这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政治参与基本上还停留在以政治动员为主的层次上,公民自主意识上参与水平并不高,因此,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参与的程度是极为有限的。
”(二)消极参与党团组织的活动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对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的认识,导致政治认知的直观化、浅表化和政治评价的功利化。
一方面是积极地递交入党申请书,另一方面入党动机的功利色彩浓重,大部分学生入党就是为了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
所以当他们加入组织后,就会更加远离政治生活。
(三)网络参与的非理性化特点显著基于网络的特点,很多的政治事件以及后续的讨论都是最先在网上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的。
但值得我们引以关注的是大学生在网上最为关注的却是一些低级的内容,各高校论坛上关于时事政治的帖子很少,点击率和跟帖也特别低,这也是大学生政治冷漠的一些反映。
在现代政治社会,政治冷漠是政治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敌。
三.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原因(一)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也是造成政治冷漠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生之政治冷漠—从政治参与角度探析
们 具 有 投 身 政 治 参 与 的潜 质 , 要 正 确 引 导 , 他 们 将 思 想 只 让 付 诸 于 行 动 , 学 生 这个 群体 会 为 我 国 的 民 主 法制 建 设 和政 大
治 文 明 建 设 书 写 崭 新 的历 史 。
二、 引起 大 学 生 政治 冷 漠 无心 于政 治 参 与 的 原 因 ( 政 治 文 化 对 大 学 生 政 治 心 理 的 影 响 一)
课 题 组 主 要 针 对 内 江 师 范 学 院 在 校 大 学 生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 发 放 问卷 1 0 共 0 0份 , 效 回 收 90份 。通 过 此 次 调 查 , 有 3 发 现 当下 大 学 生 存 在 一 定 程 度 的 政 治 冷 漠 : 一 , 学 生 政 第 大 治 素 质 偏 低 与 不 愿 积 极 地 去 提 高 之 间 存 在 矛盾 , 而 阻 碍 了 从 大 学 生 有 效 的 政 治 参 与 。调查 显示 有 7 % 的 同 学 对 “ 1 您对 有 关 政 治 参 与 的 知 识 ” 示 “ 一 点 点 ” 说 明 大 学 生 的 基 本 政 表 懂 , 治 知 识 还 有 待 丰 富 和 拓 展 , 而 当 问 及 “ 对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然 您
窥 探 大学 生 政 治 冷 漠 的 原 因 及应 对 策略 。 关 键 词 : 治 冷 漠 ; 治 参 与 ; 状 } 因 ; 策 政 政 现 原 对
中图 分 类 号 : 6 D4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 18 ( 09 S — 0 7 —0 1 7 — 7 52 0 ) 1 1 3 2
政 治 文 化 是 一 个 民族 在 特 定 时 期 流 行 的 一 套 政 治 态 度 、 信 仰 和 感 情 。2 治 文 化 的发 展 状 况 深 刻 影 响 着 大 学 生 政 治 [政 ] 心 理 的发 展 。我 国是 一 个 很 晚才 建 立 民 主 制 度 的 国家 , 着 有 两千多年 的封建传 统 , 小农 意 识 、 民 意 识 、 威 崇 拜 、 哲 臣 权 明
大学生政治冷漠现状及原因浅析
大学生政治冷漠现状及原因浅析大学生政治冷漠现状及原因浅析政治冷漠,作为一种政治态度,指一国的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淡和对政治问题的漠视;作为一种政治行为,指对政治参与的疏远和逃避。
然而作为社会发展栋梁和动力的大学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政治冷漠。
一、大学生政治冷漠的表现第一,自觉或不自觉,主动或被动地回避常规的、主渠道的理性政治参与,表现为漠视甚至主动地放弃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的权利。
投票和选举是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但是,实际的大学生投票行为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随大流和走形式, 大多数参与投票的大学生对选举的意义、程序、候选人的信息了解甚少,对选举结果的关注程度就更低。
也就是说,真正出于公民责任感和以影响投票结果为目的投票极少。
第二,少数青年学生政治认知处于浅表层面,政治评价功利化。
一部分大学生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对政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缺乏长远和理性的目光,造成政治认知的直观化、浅表化和政治评价的功利化。
比如,为了综合素质测评加分、评优、评奖而参加共青团、学生组织的选举和活动。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共青团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参与了政治,因为“加入政治性社团并不意味着就进行了政治参与……只有加入政治社团并积极从事团体的政治性活动的行为才属于政治参与”。
{1}第三,相当多的学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但对政治理论学习则表现出一定的冷漠感。
一方面是由于各门专业知识课挤占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作为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实际需要,因而一提到政治,许多大学生表现出相当的不满意甚至讨厌。
第四,互联网为青年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有效的理性参与较少。
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参与的渠道比以前更加畅通和完备。
网络因此就成了大学生参与政治交流的重要平台。
但是面对“海量”信息,由于大学生缺乏鉴别和驾驭这些信息的能力,他们往往茫然不知所措,致使多数学生仅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而对国家大事缺乏关注,即便关注了,他们对政治事件的讨论也只是人云亦云,随大流,或机械地重复他人的观点,或是受网络虚拟性影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政治冷漠——精选推荐
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研究摘要:大学生政治冷漠已经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冷漠的基本涵义入手,深入分析政治冷漠产生的政治制度原因、社会历史根源和公民自身的原因,进而论证政治冷漠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力求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科学理性地对待政治冷漠现象提供一点参考,更好地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冷漠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客观现实,“政治冷漠”是大学生对过去人为的政治狂热和极端的政治参与的反感和疏离,是学会独立思考、理性行事的进步体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政治冷漠现象及趋势,既包含对现行政治体制的懵懂无知,也包含对现实政治的潜在离心倾向和不信任感。
这不仅会对现代政治的民主基础构成较大的挑战,也会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1】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蔡元培说:“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关系到国家未来政治文明进程和发展趋势,政治参与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既有令人欣喜的新局面,又有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一.概念界定政治冷漠:通常情况下,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反思社会政治现象的概念,政治冷漠被理解为主观心理(政治态度)与客观行动(政治行为)相统一的整体。
“政治冷漠”(Political Apathy or PoliticalIndifference)的原初含义指一种特殊的政治态度,表示人们对政治活动的冷淡和对政治问题的漠视。
这种政治态度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所以在行为主义政治学中,“政治冷漠”概念又被赋予了行为方面的含义,特指人们对政治事务的疏远和对政治参与活动的逃避。
【2】《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中这样定义政治冷漠,“政治冷漠,属于政治社会学范畴。
作为一种政治态度,它指的是一国的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淡和对政治问题的漠视;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它指的是对政治参与的疏远和逃避。
浅析大学生的政治冷漠现象
( 二 )对政治课的学习敷衍 了事 目 前 ,在高校普遍 开设 了、毛泽东思想 概论 、邓 小平 思想和 三个 代表 重要 思想 概 论 、形势与政策等政治思想理论必修课程 。 这 些课 程是 培养 当代 大学 生 马克思 主义 世 界观 、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也是大 学生 了解 国内外政治 ,掌握政治常识 ,提高 政治 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 ,这 些课的学生 出勤率普遍不 高,有的学生 即使来上课 ,也 不会认 真听 ,大学 生对 政治 理论课 不感 兴 趣 ,表现 出冷漠的态度。课 下几乎没有学生 去翻阅教材 。几乎没有学 生去图书馆或互联 网上查找与本课程 内容相关 的知识 。 ( 三) 对政治生 活参 与意识 薄弱 根据宪法的规定 ,大部分大学生都 已经 具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他们 有权 通过选举、 信访 、网络论坛等方式表达 自己对公共事务 和政治过程的看法、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 议 ,从而起到影响公共决 策的作 用。然而 , 在相关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积 极性却不高 ,消极 、被动的参与政治生活 的 现象 比较突出。很多大学生不关注 国家重要 会议 和法 律法规 ,参 与水平 和程 度仍 然较 低 。相 当一部分大学生因为社会 的一些 阴暗 面而盲 目的 回避政治,远离政治 ,对政治生 活不参与或尽可能少参与。 二 、大 学生 政治冷 漠 的原 因分 析 ( 一 )社会现实的因素
引导 学校要强化政治素质教育的理念 ,要将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等重大 的政治 事件。在课
余时 间 ,同学之 间很少 讨论 政治 方 面的话 题 ,有些大学生一旦谈到军事 、娱乐 、歌 曲 和游戏就十分感兴趣 , 而一谈到政治则十分 厌烦 ,大 部分人 都表示 政治 离大 学 生太远
了。
对于我国大学生政治冷漠的理解和应对方法
政 治 冷 漠 是 一 个 国 家 的 公 民 对 政 治 问题 和 政 治 活 动 在 思 想 和 行 为上 的态度漠视 。 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 身 处 大 学 的环 境 中也 便 显 出一 定程度的政治冷漠, 表 现 为 以下 四 点 : 第一, 主动 或 被 动 地 逃 避 常 规 的 、 合法 的 、 理 性 的 并 且是 自身 责 任 范 围 内的政 治 参 与 , 表现 为 漠 视 甚 至 主动 地 放 弃 政 冶 投 票 和 政 治 选 举 的权 利 。
E d u c a t i o n&T e a c h i n g教 育 教 学
对于 我 国大 学 生政 治 冷 漠 的理 解 和 应 对 方法
邹 芬 北 京 邮电 大学 公共 管理 学 院
摘要 : 本 文首先 从 心 理 和 行 为 两个 角度 分析我 国大 学生的 政 治 冷漠 和表 现 形 式 。 之后 , 从 宏观 与微 观 角度 剖析 这 种现 象的原 因。 最 后, 从 四个方面提 出应对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方法, 提 高大学生政治参
来 满 足 个人利 益 , 这 对 其 政 治 参 与 的 积 极 性有 不 良影 响 。
三、 对于大学生 政治冷漠的应对方法
1 . 国家
国家 坚 持 以 经 济 建 设 为 中 心 ,为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提 供 强 大 的 经 济 基 础。 政 府 相关 部 门要 把 大学 生 就 业 作 为工 作 重 心 , 以 政 策 扶 持 大学 生 开 展 就 业、 创 业 等 多 元化 的 就 业 形 式 。此 外 ,国家 继 续 推 进 政 治 体 制 改 革 , 为 大学 生 参 与政 治提 供 有 力 的 制度 保 障 。 不论是普通公民还是大学生, 政 治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冷漠心理及其对策
鼓励大学生参与社 会实践,增强社会 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如文艺演出、体 育比赛等,促进大 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网络平台, 提供在线学习、交 流和互动的机会
建立师生交流平台
目的: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实施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QQ群等,建立师生交流社区 内容: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资讯、讨论热点话题、分享学习心得等 定期活动:组织线上或线下交流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感谢您的观看汇报人:案例总结:对分析结果进行总 结,提炼出解决冷漠心理问题
的有效对策。
案例应用:将分析结果应用到 实际教育工作中,提高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案例启示与借鉴
案例分析:介绍 具有代表性的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中冷漠心理案 例,分析其产生 原因和影响。
案例启示:从案 例中提炼出对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启示,如加 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等。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 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增强责任感
和使命感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 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
感和集体荣誉感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 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
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具体实施方案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大学生参与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 如讲座、研讨会等
未来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冷漠心理的成因和影响机制,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资源,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提供 更全面的视角和方法。
新生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初探
新生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初探由于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新生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政治冷漠化现象。
引导和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的对策一是政府应加强政治制度化建设,二是重视对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积极引导其关心社会、有序参与政治。
标签:新生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政治冷漠;影响因素;解决对策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它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关系。
[1]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程加快,公民政治参与也在逐步扩大,成为渐进式政治改革的重要动力源。
然而,作为一支庞大、特殊的群体,新生代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方面呈现出一种消极状态,在这种消极状态下,要么选择远离和逃避政治生活,要么消极的参与政治生活。
在政治发育尚不完全的中国,大学生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出现政治冷漠这种现象应予以警惕。
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新生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寻原因。
一、转型期社会背景直接影响新生代大学生对政治的态度存在决定意识,199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的政治冷漠与成长期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的社会特征潜移默化影响着整个社会。
而成长于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商品经济时代是一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时代,对物的过分依赖和追求易导致人自身的物化。
西方学者马尔库塞指出,“技术的解决力量带来了物的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使人工具化,成为心灵空虚的单向度的人。
”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等这些时下流行语集中反映了商品经济时代“金钱至上”观念。
自然生于斯、长于斯的新生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诸如在考学、就业、择偶问题上,便有“什么专业挣钱多就报考什么专业”、“学的好不如嫁得好”等抉择观念,无不折射出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及原因之政治
下面有请观看视频
• C:\Users\dell\Desktop\南方经视《拍案》节 目清晰版视频 “精神病人”徐武广东南方 电视台大院内遭遇跨省抓捕(跟踪报道).flv
•
人大代表选举本来是公平的、神圣的,象 征人权自由的,但是我们所经历的人大代表选 举都是被事先安排好的,候选人是定好了的, 我们也被安排要对谁的名字进行画圈选举。结 果不符合事先设想的,没关系,我们重新还一 次,这一次连多余的装饰都省掉了,只有在结 果必须得被选上的人的名字。这样的经历让我 们感叹我们自由的被剥夺,没有诉说的地方, 因为谁也不想被“跨省拘捕”、被退学。久而 久之的没有主见,让我们觉得政治离我们生活 是非常遥远的,让我们觉得政治对于我们来说 是可有可无的,代表选举本来是公平的神圣的象征人权自由的但是我们所经历的人大代表选举都是被事先安排好的候选人是定好了的我们也被安排要对谁的名字进行画圈选举
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及原因之 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现象
最近网上报道了很多关于跨省拘捕、“河 蟹”的新闻。 因言获罪、跨省追捕和古代的 文字狱有何区别?这样使当今和网络保持高度 契合的大学生们对一些不公现象及政治事件敢 怒而不敢言,以至于噤若寒蝉,冷漠麻木,久 而久之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政治冷漠的现 象。毕竟谁都不想因为说了一些自己关于政治 事件的看法,从而触动某些官员的利益,导致 被跨省拘捕或者被“河蟹”。相对于可有可无 的政治参与,我们更珍惜自己的生命安全。
• 近年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各 种原因,民主政治参与制度仍然不完善,无法提供满足公民政治参与 制度化的参与渠道。这是导致大学生政治冷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问 及“你对现在的政治制度的态度”时,36.5%的大学生认为“弊端很 多”,53.8%的大学生认为“是好的,但要完善。【7】比如,由于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健全,大学生作为公民参与的主体力量之一,在 人大代表中还缺少一定的席位,大学生往往是“两会”的旁观者、倾 听者,却不是利益的表达者、诉求者。而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对于选 举本身的宣传和候选人的情况介绍却做的并不到位,许多同学甚至不 知道何时选举,不了解候选人的具体情况。这直接导致多数学生只是 在投票截止之前草草填完选票了事,这不仅使精心筹备的选举未能达 到理想的效果,更使得学生对选举产生距离感,因为他们掌握的信息 太少。 • 另外,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一些地方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政府和民众、 上层和基层之间难以沟通。某些钱权交易、暗箱操作等做法也极大地 伤害了投票人的感情,而法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公 民对改变现状的无能为力等,必然导致政治冷漠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及原因之 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现象
最近网上报道了很多关于跨省拘捕、“河 蟹”的新闻。 因言获罪、跨省追捕和古代的 文字狱有何区别?这样使当今和网络保持高度 契合的大学生们对一些不公现象及政治事件敢 怒而不敢言,以至于噤若寒蝉,冷漠麻木,久 而久之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政治冷漠的现 象。毕竟谁都不想因为说了一些自己关于政治 事件的看法,从而触动某些官员的利益,导致 被跨省拘捕或者被“河蟹”。相对于可有可无 的政治参与,我们更珍惜自己的生命安全。
• 近年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各 种原因,民主政治参与制度仍然不完善,无法提供满足公民政治参与 制度化的参与渠道。这是导致大学生政治冷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问 及“你对现在的政治制度的态度”时,36.5%的大学生认为“弊端很 多”,53.8%的大学生认为“是好的,但要完善。【7】比如,由于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健全,大学生作为公民参与的主体力量之一,在 人大代表中还缺少一定的席位,大学生往往是“两会”的旁观者、倾 听者,却不是利益的表达者、诉求者。而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对于选 举本身的宣传和候选人的情况介绍却做的并不到位,许多同学甚至不 知道何时选举,不了解候选人的具体情况。这直接导致多数学生只是 在投票截止之前草草填完选票了事,这不仅使精心筹备的选举未能达 到理想的效果,更使得学生对选举产生距离感,因为他们掌握的信息 太少。 • 另外,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一些地方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政府和民众、 上层和基层之间难以沟通。某些钱权交易、暗箱操作等做法也极大地 伤害了投票人的感情,而法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公 民对改变现状的无能为力等,必然导致政治冷漠的产生
下面有请观看视频
• C:\Users\dell\Desktop\南方经视《拍案》节 目清晰版视频 “精神病人”徐武广东南方 电视台大院内遭遇跨省抓捕(跟踪报道).flv
•
人大代表选举本来是公平的、神圣的,象 征人权自由的,但是我们所经历的人大代表选 举都是被事先安排好的,候选人是定好了的, 我们也被安排要对谁的名字进行画圈选举。结 果不符合事先设想的,没关系,我们重新还一 次,这一次连多余的装饰都省掉了,只有在结 果必须得被选上的人的名字。这样的经历让我 们感叹我们自由的被剥夺,没有诉说的地方, 因为谁也不想被“跨省拘捕”、被退学。久而 久之的没有主见,让我们觉得政治离我们生活 是非常遥远的,让我们觉得政治对于我们来说 是可有可无的,慢慢让我们变得政治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