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应力1
弯曲应力计算 (1)
第7章弯曲应力引言前一章讨论了梁在弯曲时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但是,要解决梁的弯曲强度问题,只了解梁的内力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梁的弯曲应力,应该知道梁在弯曲时,横截面上有什么应力,如何计算各点的应力。
在一般情况下,横截面上有两种内力——剪力和弯矩。
由于剪力是横截面上切向内力系的合力,所以它必然与切应力有关;而弯矩是横截面上法向内力系的合力偶矩,F时,就必然有切应力τ;所以它必然与正应力有关。
由此可见,梁横截面上有剪力Q有弯矩M时,就必然有正应力 。
为了解决梁的强度问题,本章将分别研究正应力与切应力的计算。
弯曲正应力纯弯曲梁的正应力由前节知道,正应力只与横截面上的弯矩有关,而与剪力无关。
因此,以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作用的弯曲情况来讨论弯曲正应力问题。
在梁的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剪力为零的弯曲,称为纯弯曲。
如果在梁的各横截面上,同时存在着剪力和弯矩两种内力,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曲或剪切弯曲。
例如在图7-1所示的简支梁中,BC段为纯弯曲,AB段和CD段为横力弯曲。
分析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方法、步骤与分析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切应力一样,需要综合考虑问题的变形方面、物理方面和静力学方面。
图7-1变形方面为了研究与横截面上正应力相应的纵向线应变,首先观察梁在纯弯曲时的变形现象。
为此,取一根具有纵向对称面的等直梁,例如图7-2(a)所示的矩形截面梁,并在梁的侧面上画出垂直于轴线的横向线m-m、n-n和平行于轴线的纵向线d-d、b -b 。
然后在梁的两端加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e M ,使梁产生纯弯曲。
此时可以观察到如下的变形现象。
纵向线弯曲后变成了弧线''a a 、''b b , 靠顶面的aa 线缩短了,靠底面的bb 线伸长了。
横向线m -m 、n -n 在梁变形后仍为直线,但相对转过了一定的角度,且仍与弯曲了的纵向线保持正交,如图7-2(b)所示。
梁内部的变形情况无法直接观察,但根据梁表面的变形现象对梁内部的变形进行如下假设:(1) 平面假设 梁所有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仍垂直于变形后的梁的轴线。
弯曲正应力(1)
C截面下端拉应力达到最大值
t ,max 28.8MPa
例2:矩形截面简支梁承受均布载荷作用,如图所示
q=60KN/m A
1m B
180 120
30
K z
C
3m
求:1、C 截面上K点正应力
2、C 截面上最大正应力 3、全梁上最大正应力 4、已知E=200GPa,C 截面的曲率半径ρ
y
1、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确定形心的位置
注意
(5)梁在中性轴的两侧分别受拉或受压;
正应力的正 负号(拉或压)可根据弯矩的正负
及梁的变形状态来 确定。 (6)熟记矩形、圆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的计算式。
实心轴I z =πd 4 / 64
πD 4 d 空心轴I z = (1 4 );α 64 D
矩形I z =bh3 /12
§5-3
2.5 103 88 103 28.8MPa 6 7.64 10
My Iz
A FA
M/KNm
C
1m
B
1m FB
1m
2.5
c,max
4
52 88
2.5 103 52 103 17.0MPa 6 7.64 10
(3)结论 zc
B截面下端压应力达到最大值
c,max 46.1MPa
(1)受力分析,画弯矩图 (2)根据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
(3)截面为关于中性轴对称 M max 应用计算公式 max Wz (5)计算 M max (6)计算 Wz ,选择工字钢型号
(1)计算简图 F F F
F=F1+F2
F1 6.7kN,
F2 50kN,
(2)绘弯矩图 M FL/4 (3)危险截面
材料力学第五章弯曲应力
式中 : M 横截面上的弯矩
Iz
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y
求应力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I z A y2dA
m 惯性矩是面积与距离平方的乘积,恒为正值,单位为 4
My
IZ
讨论
应用公式时,一般将 M,y 以绝对值代入。根据梁变 形的情况直接判断 的正,负号。 以中性轴为界,梁 变形后凸出边的应力为拉应力( 为正号)。凹入边 的应力为压应力,( 为负号)。
max M (x) WZ
RA
P
A
C
5m 10m
RB B
a
12.5
z
166
例题1 :图示简支梁由 56 a 工字钢制成 ,其横截面见图 p = 150kN。求 (1) 梁上的最大正应力 max
(2) 同一截面上翼缘与腹板交界处 a 点的应力
解:
C 截面为危险截面。最大弯矩
+
M max 375KN.m
查型钢表,56 a 工字钢
I z 65586 cm6
W z 2342cm2
(1) 梁的最大正应力 +
σ max
M max WZ
160MPa
(2) a点的正应力
a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为
ya
560 2
21
所以 a 点的正应力为
σ a M max ya 145MPa IZ
12.5
My
IZ
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 当 中性轴为对称轴时 ,ymax 表示最大应力点到中性轴 的距离,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为
max M ymax Iz
WZ
IZ ymax
弯曲应力(剪应力6月9日)(1)
[1 12
16
283
16
28
(14
13)2 ]
[1 12
8 103
18 10
(19
13)2 ]
26200cm4
Wz
Iz ym a x
26200 (28 13)
1748cm3
(3)正应力校核
max
M Wz
1.2 105 1748 106
1.0 1.04 1.12 1.57 2.30
(四)切应力强度条件
max
(
FQ Sz,max
I z
)max
[
]
对于等宽度截面, m ax发生在中性轴上;对于宽度变化的截面,
m ax不一定发生在中性轴上。
在进行梁的强度计算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对于细长梁的弯曲变形,正应力的强度条件是主要的,剪应
S
* z
:y以外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I z :整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b:y处的宽度
c
yc
y
z h
b
对于矩形:
S* z
A*
yc
b(h 2
y) [ y
h 2
2
y
]
b (h2 24
y2)
弯曲应力/弯曲时的剪应力
而
Iz
1 bh3 12
6FQ bh3
( h2 4
y2)
力的强度条件是次要的。但对于较粗短的梁,当集中力较大 时,截面上的剪力较大而弯矩较小,或是薄壁截面梁时,也 需要较核剪应力强度。
弯曲应力-材料力学
弯曲应力的计算方法
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弯曲应力 的计算公式为:σ=M/Wz,其中σ为 弯曲应力,M为弯曲力矩,Wz为截面 对中性轴的抗弯截面系数。
另外,根据不同的弯曲形式和受力情 况,还可以采用其他计算公式来求解 弯曲应力,如均布载荷下的简支梁、 集中载荷下的悬臂梁等。
弯曲应力的计算方法
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弯曲应力 的计算公式为:σ=M/Wz,其中σ为 弯曲应力,M为弯曲力矩,Wz为截面 对中性轴的抗弯截面系数。
弯曲应力可能导致材料发生弯曲变形,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精度。
弯曲应力对材料刚度的影响
弯曲应力对材料的刚度有影响,材料的刚度随着弯曲应力的增大而 减小。
弯曲应力与剪切应力的关系
1 2
剪切应力在弯曲应力中的作用
在弯曲过程中,剪切应力会在材料截面的边缘产 生,它与弯曲应力相互作用,影响梁的承载能力 和稳定性。
弯曲应力
材料的韧性和强度都会影响其弯曲应力的大小和分布。韧性好的材料能够更好地分散和 吸收弯曲应力,而高强度的材料则能够承受更大的弯曲应力而不发生断裂。
材料韧性、强度与弯曲应力的关系
韧性
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好的材料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 减少因弯曲应力而产生的脆性断裂。
强度
剪切应力的分布
剪切应力在材料截面的边缘最大,向中性轴方向 逐渐减小。
3
剪切应力和弯曲应力的关系
剪切应力和弯曲应力共同作用,影响梁的承载能 力和稳定性,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两者的相互作用。
弯曲应力与剪切应力的关系
1 2
剪切应力在弯曲应力中的作用
在弯曲过程中,剪切应力会在材料截面的边缘产 生,它与弯曲应力相互作用,影响梁的承载能力 和稳定性。
材料力学梁弯曲时内力和应力第1节 梁的计算简图
三、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 静定梁:在平面弯曲情况下,作用在梁上的外力 (包括载荷和支反力)是一个平面力系。当梁上 只有三个支反力时,可由平面力系的三个静力平 衡方程将它们求出,这种梁称为静定梁。
1、悬臂梁:梁的一端自由, 另一端是固定支座。
2、简支梁:梁的支座一端 是固定铰支座,另一端 是活动铰支座。
3、外伸梁:梁的支座与 简支梁相同,只是梁 的一端或两端伸出在 支座之外。
一、梁的支座 • 梁的支座形式:工程中常见的梁的支座有以下三
种形式。 1、固定铰支座:如图a所示,固定铰支座限制梁在 支承处任何方向的线位移,其支座反力可用两个正 交分量表示,即沿梁轴线方向的 FAx 和垂直于梁轴 线方向的FAy。
或
2、活动铰支座:如图b所示,活动铰支座只能限制 梁在支承处垂直于支承面的线位移,支座反力可用 一个分量FRA表示。 3、固定端支座:如图c所示,固定端支座限制梁在 支承处的任何方向线位移和角位移,其支座反力有 两个正交力FAx、FAy和一个力偶分量MA。
• 弯曲变形:当杆件受到垂直于轴线的外力作用或受 到作用面平行于轴线的外力偶作用时,杆件的轴线 会由直线变为曲线,这种变形称弯曲变形。
• 梁: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作梁。
• 直梁:工程中常见的轴线是直线的梁。
• 平面弯曲:若梁的外 力及支座反力都作用 在纵向对称面内,则 梁弯曲时轴线将变成 此平面内的一条平面 曲线,该弯曲变形称 为平面弯曲。
MA
或
二、梁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荷的简化
1)集中力:集中力作用在梁上的很小一段范围内, 可近似简化为作用于一点,如图所示的力F。单位 为牛顿(N)或千牛顿(kN)。 2)集中力偶:作用在微小梁段上的力偶,可近似 简化为作用于一点,如图所示的力偶M。单位为牛 顿·米(N·m)或千牛顿·米(KN·m)。
材料力学(给排水)第四章-弯曲应力
弯曲应力的计算方法
1 梁弯曲公式
常用于计算直梁受弯时的应力分布和最大应 力值。
2 等强度法
常用于计算不同形状截面的梁受弯时的应力 分布。
弯曲应力的分布特点
1 最大应力出现在最远离中性轴的位置
2 中性轴附近应力应变
2 下表面拉应变
3 中性面应变为0
弯曲应力的应力-应变关系
1 胡克定律
当弯曲应力小于材料的弹性极限时,应力与 应变成正比关系。
2 弹性模量
描述了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程度。
材料力学中常见的弯曲应力计算问题
1 悬臂梁的最大弯曲应力计算
2 叠木梁的弯曲应力分布计算
3 榀形梁的弯曲应力计算
弯曲应力的工程应用及实例
1 建筑结构设计
弯曲应力的分析和计算对 于设计坚固和稳定的建筑 结构至关重要。
2 桥梁工程
弯曲应力的研究可以帮助 工程师设计和评估桥梁的 结构和安全性。
3 车辆设计
在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 的设计过程中,弯曲应力 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材料力学(给排水)第四章 -弯曲应力
在材料力学中,弯曲应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体在受力时的弯曲 情况。本章将介绍弯曲应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分布特点、应变状态、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其工程应用及实例。
弯曲应力的定义
1 弯曲应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弯曲时,物体内部会出现垂直于弯曲面的应力,这种应 力即为弯曲应力。
第七章-弯曲应力(1) (2)
M
z
Q
横截面上内力 横截面上切应力
横截面上正应力
Q dA
A
M y dA
A
切应力和正应力的分布函数不知道,2个方程确定不了
切应力无穷个未知数、正应力无穷个未知数,实质是 超静定问题 解决之前,先简化受力状态 —— 理想模型方法
8
横力弯曲与纯弯曲 横力弯曲 ——
剪力Q不为零 ( Bending by transverse force ) 例如AC, DB段
E
A
(-) B
D
(+) 10kN*m
y2
C
拉应力
a
e
压应力
y1
压应力 B截面
b
d
拉应力 D截面
危险点:
a, b, d
33
(3)计算危险点应力 拉应力
a
e
压应力
校核强度
M B y2 a Iz 30 MPa (拉) M B y1 b Iz
70 MPa (压)
压应力 B截面
b
d
强度问题 弯曲问题的整个分析过程: 弯曲内力 弯曲应力 弯曲变形 刚度问题
5
本章主要内容
7.1 弯曲正应力 7.2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7.3 弯曲切应力及强度条件 7.4 弯曲中心 7.5 提高弯曲强度的一些措施
这一堂课先效仿前人,探求出来弯曲正应力
公式,然后解决弯曲正应力强度问题
6
知道公式会用,不知推导,行不行?不行。
2
解:1 画 M 图求有关弯矩
qLx qx M1 ( ) 2 2
2
2
x 1
60kNm
M max qL / 8 67.5kNm
第五章 弯曲应力1
§5–4 弯曲切应力
一、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1、矩形截面梁
(1)两个假设 (a)切应力与剪力平行 (b)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
(2)分析方法
F1 F2 m n
q(x)
z
m
n
mn
x
dx
h yo
A1
B1
x
z
y
x
A
B
A1
B1
y bm
n
dx
FN1
A
ym
B
FN2
n
z
z
m
n
y
x
A1 dFS’
B1
FN1
A
B FN2
查型钢表中,20a号工字钢,有
Iz
S
* z
max
17.2cm
d=7mm
F
AC
B
5m
FSmax
据此校核梁的切应力强度
*
F S F Smax z ,max
max
I d ( I )d z
Smax z
+
S* z ,max
30 103
24.9MPa [ ] 以上两方面的强度条件都满
D
z
4
1
1
22
a1
Wz3
bh2 6
4a13 6
1.67Wz1
合理放置截面
bh2 WZ 左 6
WZ 右
hb2 6
三、采用等强度梁
梁各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都相等,并均达到材料的许用应力,
则称为等强度梁. 例如,宽度b保持不变而高度可变化的矩形截面简支梁,若设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一门学科,而弯曲应力是材料在受到弯曲载荷时所产生的应力。
弯曲应力的研究对于工程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弯曲应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弯曲应力是指在材料受到弯曲载荷作用下,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情况。
在弯曲过程中,材料上部受到压应力,下部受到拉应力,而中性面则不受应力影响。
根据梁的理论,弯曲应力与弯矩、截面形状以及材料性质有关。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通常使用梁的弯曲应力公式来计算弯曲应力的大小。
梁的弯曲应力公式可以表示为:\[ \sigma = \frac{M \cdot c}{I} \]其中,σ为弯曲应力,M为弯矩,c为截面中性轴到受拉或受压纤维的距离,I为截面的惯性矩。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弯曲应力与弯矩成正比,与截面形状和材料性质有关,截面越大,惯性矩越大,弯曲应力越小。
影响弯曲应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载荷大小、截面形状、材料性质等。
首先是载荷大小,当外力作用在梁上时,产生的弯矩大小将直接影响弯曲应力的大小。
其次是截面形状,截面形状不同将导致截面惯性矩不同,进而影响弯曲应力的大小。
最后是材料性质,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参数也会对弯曲应力产生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和材料类型,以使得结构在受到弯曲载荷时能够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合理设计结构,减小弯曲应力集中的区域,避免出现应力集中而导致的破坏。
综上所述,弯曲应力是材料在受到弯曲载荷时产生的应力,其大小与弯矩、截面形状和材料性质有关。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质来计算和分析弯曲应力,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同时,合理设计结构和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降低弯曲应力的重要手段。
希望本文对于弯曲应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够有所帮助。
第五章 弯曲应力知识讲解
第五章弯曲应力第五章 弯曲应力内容提要一、梁的正应力Ⅰ、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力为零,弯矩为常量,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同时有剪力和弯矩,且弯矩为横截面位置x 的函数,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曲。
Ⅱ、纯弯曲梁正应力的分析方法:1. 观察表面变形情况,作出平面假设,由此导出变形的几何方程;2. 在线弹性范围内,利用胡克定律,得到正应力的分布规律;3. 由静力学关系得出正应力公式。
Ⅲ、中性层和中性轴中性层:梁变形时,其中间有一层纵向线段的长度不变,这一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和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就是绕中性轴转动的,在线弹性范围内,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中性层的曲率,平面弯曲时中性层的曲率为()()1zM x x EI ρ=(5-1) 式中:()x ρ为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M x 为弯矩,z EI 为梁的弯曲刚度。
(5-1)式表示梁弯曲变形的程度。
Ⅳ、梁的正应力公式1. 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为zMyI σ=(5-2)正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中性轴z 的距离y 成正比,试中M 和y 均取其绝对值,可根据梁的变形情况判断σ是拉应力或压应力。
2. 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为maxmax z My I σ=(5-3) maxzz I W y =(5-4) z W 为弯曲截面系数,对于矩形、圆形和弯环截面等,z W 的公式应熟记。
3.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适用范围:1)在线弹性范围内()p σσ≤,在小变形条件下的平面弯曲弯。
2)纯弯曲时,平面假设成立,公式为精确公式。
横力弯曲时,平面假设不成立,公式为近似公式,当梁的跨高比5lh≥时,误差2%≤。
Ⅴ、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拉、压强度相等的等截面梁[]maxmax zM W σσ=≤ (5-5) 式中,[]σ为料的许用正应力。
当梁内,max ,max t c σσ≠,且材料的[][]t c σσ≠时,强度条件应为[],max t t σσ≤,[],max c σσ≤Ⅵ、提高梁正应力强度的措施1)设法降低最大弯矩值,而提高横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
弯曲应力的推导 1
b m
b n
m
n
a
o
b m
a
纵向纤维bb:
变形前 变形后
y
dx
o
b n
bb oo d bb ( y)d
所以纵向纤维bb的应变为:
P
d
a a
o o
b n
yd bb ( y )d d y d d bb
b m
My Iz
前提: 细长梁,即梁的跨高比L/h>5时,其误差 不大;
有一模量为E 1 的矩形截面悬臂梁AB , A 端固定, B 端自 由。梁长为L ,截面高度为h1 ,宽度为b 。梁上表面粘着模量 为E2 = 2E1 的增强材料层,该层高度h2 = 0.1h1 ,长度和宽 度与梁AB相同。工作台面D距离B端下表面高度为Δ。在B端作 用垂直向下的载荷 FP 。不考虑各部分的自重。 (1)求组合截面中性轴的位置。 (2)求使梁B 端下表面刚好接触D 台面所需的力 FP 。 (3)求此时粘接面无相对滑动情况下的剪力。 (4)计算梁的剪应力值并画出其沿梁截面高度的分布图。
My Iz 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为
max
Mymax M M Iz I z / ymax Wz
抗弯截面模量
Iz ——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反映了截面 Wz ymax 的几何形状、尺寸对强度的影响。
矩形、圆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及抗弯截面模量:
竖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z h b b
1 3 1 2 I z bh , Wz bh 12 6
1
y
横截面上距中性 轴为y处的轴向变 形规律。
C , y.
材料力学第六章弯曲应力1
d c
M
b
d
(1)弯曲平面假设:梁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 面,且仍垂直于变形后的轴线,只是各横截面绕其上的某轴转 动了一个角度。
(2)纵向纤维假设:梁是由许多纵向纤维组成的,且各纵向纤维 之间无挤压。
凹入一侧纤维缩短 突出一侧纤维伸长
根据变形的连续性可知, 梁弯曲时从其凹入一侧的 纵向线缩短区到其凸出一 侧的纵向线伸长区,中间 必有一层纵向无长度改变 的过渡层--------称为中
q
y1 y2
y
z
b
解:1)画弯矩图
| M |max 0.5ql2 3 kNm
№10槽钢
2)查型钢表:
M
y1
y2
y
b 4.8cm, I z 25.6cm4 , y1 1.52cm y2 4.8 1.52 3.28cm
3)求应力:
M 3000 1.52 178 MPa t max y1 6 25 .6 10 Iz
中间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中性轴
性层 。 梁的弯曲变形实际上是各截面绕各自的中性轴转 动了一个角度,等高度的一层纤维的变形完全相同。
4、线应变的变化规律:
A1 B1 AB AB
a
c
( y )d d d
A1 B1 OO1 OO1
y
y
...... (1)
Mycmax cmax Iz
几种简单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 b ⑴ 矩形截面
h
z
bh3 Iz 12 b3h Iy 12
⑵ 圆形截面
y d
Iz bh2 Wz h/2 6 Iy b2h Wy b/2 6
材料力学第5章弯曲应力
欢迎来到材料力学第5章弯曲应力的世界!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什么是 弯曲应力,并研究其在不同形状截面中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弯曲应力的定义和概念
什么是弯曲应力?
弯曲应力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在横截面上产生的力分布状态。
应变张量与应力张量
了解应变张量和应力张量的关系是理解弯曲应力的基础。
应力-应变曲线与弯曲应力
探索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弯曲应力之间的关系。
弯曲应力在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
了解弯曲应力在建筑结构中的应 用,如桥梁和楼梯等。
机械设计
探索弯曲应力在机械设计中的重 要性,如机械零件和工具。
航空航天工程
了解弯曲应力在航空航天工程中 的关键应用,如飞机和火箭。
梯形截面
探索梯形截面的弯曲应力计算方法。
弯曲应力的影响因素
1 外力
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将直接影响到物体的弯曲应力。
2 截面形状
不同形状的截面将对弯曲应力的分布产生影响。
3 材料的力学性质
材料的弯曲应力极限和应力-应变关系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材料的弯曲应力极限
如何确定材料的弯曲应力极限
了解如何通过实验和模拟来确定材料的弯曲应力极限。
材料力学中的弯曲应力方程
一般弯曲应力方程
通过一般弯曲应力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材料在弯曲时 的应力。
悬臂梁的弯曲应力
悬臂梁的弯曲应力方程与一般情况下的方程有所不同, 的弯曲应力计算方法
1
圆形截面
2
了解计算圆形截面的弯曲应力的公式和步骤。
3
矩形截面
学习如何计算矩形截面的弯曲应力。
材料力学 第七章弯曲正应力(1,2)解析
M
1.平面假设: 梁各个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并仍垂直于变形 后的轴线,横截面绕某一轴旋转了一个角度。 2.单向受力假设: 假设各纵向纤维之间互不挤压。于是各纵向纤维均 处于单向受拉或受压的状态。
中性层 梁在弯曲变形时,凹面部分纵向纤维缩短,凸面 部分纵向纤维伸长,必有一层纵向纤维既不伸长也不 缩短,保持原来的长度,这一纵向纤维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
C截面
Fb/4 拉应力 压应力 B截面
20
y 20
拉应力
压应力
可见:压应力强度条件由B截面控制,拉应力强度 条件则B、C截面都要考虑。
Fb/2
40 180
120 C 形心 86 z 134
Fb/4 考虑截面B :
t,max
c, max
M B y1 F / 2 2 103 mm134 mm 90 MPa 4 4 Iz 5493 10 mm F 73.8 kN
c
注:强度校核(选截面、荷载) ( 1) ( 2)
[ ]t [ ]c (等截面)只须校核Mmax处
[ ]t [ ]c (等截面)
(a)对称截面情况只须校核Mmax处使
maxt [ ]t , maxc [ ]c
(b)非对称截面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要校核 M+max与 M-max两处。
查型钢表得56b号工字钢的Wz比较接近要求值
Wz 2447cm3 2447103 mm3
此时 max
M max 153MPa Wz
误差小于5%,可用
例4-17 跨长 l= 2m 的铸铁梁受力如图,已知铸铁 的许用拉应力[ t ]=30 MPa,许用压应力[ c ] =90 MPa。试根据截面最为合理的要求,确定T字形梁 横截面的尺寸d ,并校核梁的强度 。
第6章2013- 弯曲应力-1
把支撑简化为最接近的约束: 固定端、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
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 为可动铰支座的梁,称为 简支梁
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自由 端的梁,称为悬臂梁
一端或两端外伸于铰支座之 外的梁,称为外伸梁
6.1.1 平面弯曲与纯弯曲
梁弯曲变形后,轴线成为一条曲线,若变 形后的轴线仍然在纵向对称面内,这种弯 曲称为平面弯曲,也称为对称弯曲
变 形
m
m
后
a
m
n a
b
b
b
b
m
n
m
n
现 1、横向线m-m、n-n变形后仍是直线,在转过一
象 个角度后依然和纵向线相垂直;
: 2、纵向线a-a、b-b变成同心圆弧线,且靠近顶部凹
面的纵向线缩短了,靠近底部凸面的纵向线伸长了;
mm
a
n
m
a
纯弯曲变形特点
b
b
m
n
平面假设:变形前梁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 为平面,且仍垂直于变形后的梁轴线。
12.5×103 kN/m
A
B
400 400
解:
5000kN 830
830 5000kN
1.作弯矩图
M
kN/m
3150
A
B
例题1
2. 危险截面为跨中截面
Mmax=3150kN·m
W 1 D3 1 (0.76)3 43.1 103 m3
32
32
max
M max W
3150 103 43.1 103
1000
60 z
C
20
M
2.5 2-2
kN/m
+
(σc )max
齿轮弯曲应力计算公式
齿轮弯曲应力计算公式齿轮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弯曲应力概述齿轮在工作时会受到弯曲应力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弯曲应力的计算。
弯曲应力是指齿轮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齿轮齿面上产生的弯曲变形所引起的应力。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齿轮弯曲应力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几何参数以及受力情况,下面是常用的齿轮弯曲应力计算公式:1.弯曲应力(sigma)的计算公式:sigma = (F * l) / (b * h^2)其中,sigma为弯曲应力,F为外载荷,l为齿轮的长度,b为齿轮的宽度,h为齿轮的模数。
2.弯曲应力(sigma)的修正计算公式:sigma = (F * l) / (b * h^2) * K其中,K为修正系数,由齿轮和齿轮轴的材料性质决定。
3.弯曲应力(sigma)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安全系数 = 弯曲应力极限 / 弯曲应力其中,弯曲应力极限为齿轮材料的弯曲应力极限值。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举例假设有一台齿轮传动装置,齿轮的模数为2mm,宽度为20mm,长度为100mm。
外载荷为500N,齿轮材料的弯曲应力极限为200MPa。
现在需要计算齿轮的弯曲应力以及安全系数。
1.计算弯曲应力:sigma = (F * l) / (b * h^2)= (500 * 100) / (20 * 2^2)= 125MPa根据计算得到的公式,齿轮的弯曲应力为125MPa。
2.计算安全系数:安全系数 = 弯曲应力极限 / 弯曲应力= 200MPa / 125MPa=通过计算得到的公式,齿轮的安全系数为,表示齿轮的弯曲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弯曲应力极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以上是对齿轮弯曲应力计算公式的列举和举例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公式进行齿轮的弯曲应力计算,从而评估其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齿轮情况或者特定的应用场景。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齿轮的几何参数选择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齿轮弯曲应力计算公式的补充:1.挤压应力计算公式:当齿轮小于标准公称模数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挤压应力:sigma_1 = (F * l * b * h) / (m * p * d * b _s)其中,sigma_1为挤压应力,m为模数,p为压力角,d为齿轮的齿顶直径,b_s为齿宽。
如何计算物体的弯曲应力和应变?
如何计算物体的弯曲应力和应变?
要计算物体的弯曲应力和应变,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信息:
1. 弯曲应力: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在力的方向上产生弯曲。
这种弯曲会导致物体内部产生应力,称为弯曲应力。
弯曲应力的大小取决于外力的大小、物体的截面尺寸和材料性质等因素。
计算弯曲应力的公式为:σ= F/A,其中σ为弯曲应力,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A为物体的截面面积。
2. 应变: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在力的方向上产生变形。
这种变形会导致物体内部产生应变。
应变的大小取决于外力的大小、物体的尺寸和材料性质等因素。
计算应变的公式为:ε= ΔL/L,其中ε为应变,ΔL为物体的变形量,L为物体原来的长度。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弯曲应力和应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物体的形状、材料性质、温度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实验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
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
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应力,分别描述了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受力状态。
1.接触应力:
定义:接触应力描述的是两个固体相互接触时,在接触点上所承受的应力。
特点:接触应力通常受到接触面积、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质和外部载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两个物体接触时,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它们的表面积,因此接触应力会在很小的区域内产生。
应用:在机械设计中,对于需要频繁承受接触应力的部件,如轴承、齿轮等,需要特别关注其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以减小接触应力导致的磨损和疲劳。
2.弯曲应力:
定义:弯曲应力描述的是由于物体受到弯曲力矩作用而产生的应力。
特点:弯曲应力主要出现在梁、柱等结构件中,特别是在受到弯曲力矩作用时。
在弯曲状态下,物体内部会产生正应力和剪应力,其中正应力是抵抗弯曲的主要力量。
应用:在建筑、桥梁和航空等领域,弯曲应力的计算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有效地减小弯曲应力及其对结构件的影响。
总的来说,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是两种不同的应力类型,其特点
和作用领域也各不相同。
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这两种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 1、确定最大内力 、 Mmax=45kN.m Qmax=210kN
2、根据正应力强度条件设计截面 、
45×106 W≥ = = 2.81×105m 3 m z [σ] 160 Mm ax
查表确定,选用I 查表确定,选用I22a工字钢 工字钢 3、校核剪应力强度条件 、
τmax
Q z 2.1×105 S* = = =14.8M p[τ] Pa Izd 75×189
§7.4
三、圆形截面梁
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τmax
4Q = 3A
四、圆环截面梁
τmax
2Q = A
五、剪应力强度条件 强度条件:
τmax ≤[τ]
梁的强度涉及到正应力和剪应力两个强度问题, 梁的强度涉及到正应力和剪应力两个强度问题,一般是 按正应力设计,再用剪应力强度校核。 按正应力设计,再用剪应力强度校核。
如图所示木梁,矩形截面,其高宽比=2。已知P=50kN ,[σ]= 如图所示木梁,矩形截面,其高宽比=2。已知P 10Mpa, 10Mpa,[τ]=3Mpa。试确定此梁截面尺寸。 3Mpa。试确定此梁截面尺寸。
解: 1、求最大弯矩、剪力 、求最大弯矩、 Mmax=10kN.m Qmax=50kN
2、根据正应力强度设计截面 、
塑性材料, 塑性材料,拉压容许应力相等
T形截面外伸梁,所受荷载如图所示,梁截面为矩形截面, 形截面外伸梁,所受荷载如图所示,梁截面为矩形截面, 形截面外伸梁 截面高度为250mm,截面宽度为 截面高度为 ,截面宽度为100mm。已知 σ] =40MPa, 。已知[σ 试校核梁的强度。 试校核梁的强度。
dx
dx
第七章 弯曲应力
§7.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三、变形几何关系
dx
B1 B = ρ y
B1 y B = dx ρ
ε=
y
AB = dx 1
ρ
弯曲梁的纵向线应变 ε ——弯曲梁的纵向线应变 曲率半径, 曲率半径 与弯矩大小、 ρ ——曲率半径,与弯矩大小、截面尺寸及材料性能等有关 给定截面、给定材料、给定外力时,纵向线应变与距离 成正比 成正比。 给定截面、给定材料、给定外力时,纵向线应变与距离y成正比。
bh Mm W= ≥ ax z [σ] 6
2
bh2 2b3 10×106 W= = ≥ z 6 3 10
取
b =114.5m m
b =115m m h = 230m m
3、校核剪应力强度条件 、
τmax
3Q = = 2.83M ≤[τ ] Pa 2A
满足剪应力强度条件
某工字钢简支梁受荷载如图示。已知 某工字钢简支梁受荷载如图示。已知l=2m,a=0.2m,F=200kN,q=10kN/m, , , , , [σ]=160MPa,[τ]=100MPa。试按强度选择工字钢型号。 σ ,τ 。试按强度选择工字钢型号。
第七章 弯曲应力
§7.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六、适用范围及推广
适用:平面弯曲(平面假设、单向受力假设基础上)线弹性材料 适用 平面弯曲(平面假设、单向受力假设基础上)线弹性材料(HOOK) 平面弯曲 )
推广: 推广 ① 只要有对称轴的截面
② 细长梁(l/h>5)可推广到横力弯曲,而粗短梁Q会使截面翘曲 不再适 细长梁 可推广到横力弯曲,而粗短梁 会使截面翘曲,不再适 可推广到横力弯曲 会使截面翘曲 用 等直梁推广到: ③ 等直梁推广到: 锥度<5° 锥度 °的非棱柱杆 ρ0/h>5 具有一定初曲率的杆 误差不超过10%,满足工程需要。 误差不超过 %,满足工程需要。 %,满足工程需要
第七章 弯曲应力
1 2 3 4 5 引言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 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第七章 弯曲应力
§7.1 引言
一、应力组成 Q Q M
τ
σ
ττ
二、应力、内力关系
σ
∫τdA=Q ∫σdA⋅t = M
z
M
σ
第七章 弯曲应力
§7.1 引言
三、纯弯曲与横力弯曲 1、纯弯曲 CD段 Q=0 M=0 + 2、横力弯曲 、 + AC、BD段 Q=0 M=0
§7.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二、平截面假设 试验现象1 试验现象 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只是 转了一个角度。 试验现象2 试验现象 截面的宽度无伸长或缩短
单向受力假设:梁由无数根纵向纤维组成,之间无横向挤 压,只受轴向拉伸与压缩。
第七章 弯曲应力
§7.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三、变形几何关系
Mm ax
② 设计截面
W≥ z
[σ]
③ 确定许可荷载
Mm ≥W ⋅[σ] ax z
例题 矩形截面的简支木梁,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已知 矩形截面的2KN/m,木材的容 , , , , 许应力[σ 许应力 σ]=1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试校核梁的强度。
解: 1、求最大弯矩 、
MMAX = 4kNm .
只有正弯矩
2、求最大正应力 、
σmax
4×106 Mm = ax = =3.89M Pa 2 140×210 对称截面,只有一个抗弯模量 W z 对称截面, 6
3、校核强度条件 、
σmax =3.89M <[σ] =10M Pa Pa
梁正应力强度条件满足
剪应力强度条件满足
弯曲应力小结
正应力σ 正应力σ: σ = 弯矩M 弯矩M
强度计算 M max 最大正应力: 最大正应力: σmax = W ≤ [σ] z
M⋅ y ⋅ 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 (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 IZ
①校 核 强 度 ②选择截面尺寸 ③确定许可荷载
内 力
剪应力τ 剪应力τ : 剪力Q 剪力Q
ρ
=M
M = ρ EIz
计算梁变形的基础
1
EIZ ——抗弯刚度
第七章 弯曲应力
§7.2
M y σ= Iz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五、应力计算公式
弯曲变形正应力计算公式 M-所求截面的弯矩
y-所求点距中性轴的距离 - 正负号确定: IZ-绕中性轴的惯性矩
① M、y 符号代入公式 、
M y σ= Iz
② 直接观察变形
σmax
Mm = ax W z
3、校核强度 、
σmax =19.2M p[σ] Pa
T形截面外伸梁,所受荷载及尺寸如图所示。已知[σ+] 形截面外伸梁,所受荷载及尺寸如图所示。已知 σ 形截面外伸梁 =40MPa, [σ −] =10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σ ,试校核梁的强度。
解:
既有正弯矩,又有负弯矩, 既有正弯矩,又有负弯矩,计算时须分两种情况综合考虑
σ
C截面: 截面: 截面
− m ax
+ Mm 10×106 + σmax = ax × ymax1 = ×139 =34.5M Pa 6 Iz 40.3×10 + Mm 10×106 − σmax = ax × ymax 2 = ×61=15.1 Pa M 6 Iz 40.3×10
4、校核正应力强度 、
解: 1、作内力图,求最大弯矩 、作内力图,
− Mm = 20kN.m ax + Mm =10kN.m ax
2、求最大正应力 、
截面在正弯矩或负弯矩作用下, , 截面在正弯矩或负弯矩作用下6 截面抗弯模量都相同 −
σmax
Mm 20×10 ax = = =19.2M Pa 2 100×250 W z 6
+ σmax = 34.5M < [σ+ ] Pa
− σmax = 69M < [σ− ] Pa
脆性材料,容许拉应力不等于容许压应力,须分两种情况综合考虑。 脆性材料,容许拉应力不等于容许压应力,须分两种情况综合考虑。
§7.4
一、矩形截面梁
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Qz S* τ= bIz
弯曲变形剪应力计算公式
§3 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
一、强度条件
σmax
Mm ⋅ ym Mm ax ax = = ax ≤[σ] Iz W z
正弯矩
步骤: 步骤: 1、确定危险截面; 、确定危险截面; 2、确定危险截面的危险点。 、确定危险截面的危险点。
二、计算强度条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1、最大弯矩截面 1
负弯矩
确定危险截面 矩形、 矩形、圆形截面 T形截面 形截面
第七章 弯曲应力
§7.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四、物理关系
弹性范围内, 弹性范围内,单向应力假设
σ = Eε =
讨论:
Ey
ρ
1、对给定材料,E为已知常数 2、材料、截面及外力给定时,ρ 为常数,但未知
第七章 弯曲应力
§7.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五、静力学关系 ——轴向力 轴向力
∫σdA= N
Ey E
N=0
强度计算步骤
1)作内力图,确定Qmax、Mmax,找出危险截面 作内力图,确定 2)找危险截面上的危险点,计算σmax、τmax 找危险截面上的危险点,计算σ 3)应用强度条件,进行三方面强度计算 应用强度条件,
− Mm = 20kN.m ax + Mm =10kN.m ax
1、作内力图,求最大弯矩 、作内力图,
2、求截面几何性质 IZ = 40.3×106 mm y1=61mm y2=139mm 、
截面不对称, 截面不对称,需要分两种情况综合考虑
3、求最大正应力 、 B截面: 截面: 截面
+ σmax − Mm 20×106 = ax × ym 1 = ×61= 30.3M Pa ax 6 Iz 40.3×10 − Mm 20×106 = ax × ym 2 = ×139 = 69M Pa ax 6 Iz 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