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隔离、环境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与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无菌技 术操作、标准预防、减少侵入性操作,以及必要的针对环境和患者的主动监测和干预等。 • 6.规范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并规 范使用抗菌药物。
六、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 (一)侵入性器械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 1.涵义。是诊疗活动中与使用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 感控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务、药 学、护理、信息、总务后勤、医学装备、质量控 制,以及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涉及的临床与医技 科室包括全部临床学科、专业,并覆盖各学科、 专业所设立的门(急)诊、病区和检查治疗区域等。
一、感控分级管理制度
• (二)基本要求。 • 1.按规定建立感控组织体系,结合本机构规模和诊疗活动实际,配置数量充足、
结构合理的感控专兼职人员。 • 2.明确感控组织体系的管理层级与责任主体。管理层级有“医疗机构、感控管
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二级管理两种基本模 式,后者主要适用于依规定不需要设置独立感控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采用二 级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兼)职感控管理岗位。 • 3.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级、各部门及其内设岗位的感控职责;明确各层级内部、 外部沟通协作机制。 • 4.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 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 • 5.规范预检分诊工作,落实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防控措施。将发热伴有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症状,以及其他季节流行性感染疾病症状、体征的就诊者纳入医疗 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将基于特定病种、操作和技术等的感染防控核心措施纳入 重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 理。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国卫办医函〔2022〕4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 (以下简称感控) 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与生命安全,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

和敏感性,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底线意识,重视并做好感控

工作。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采

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能力,预防和控

制感染性疾病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防范化解感染暴

发风险,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感控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机构要切实发挥本机构感控委员会的作用,

明确感控管理部门、医务、药学、护理、临床检验以及各

临床科室的职责分工,压实部门责任,并建立多学科、多

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感控工作。要认真学习

贯彻《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见

附件),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细化具体制度措施,加强

全过程管理。医疗机构要加强感控人材队伍建设,确保

感控专(兼)职人员配备充足,感控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健

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

路径和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倾斜力度,保持感控队伍的稳定性。

对感染性疾病病例较多,易发生人间传播,特殊是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科室,要重点关注并加强管理。特别

重点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感控工作,明确其岗位责任,统一接受感控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方面的使用,避免
滥用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
03
医院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情况,为合理使
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与教育
加强医生抗菌药物知识培训
医院应组织医生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
医疗废弃物处理的规范与流程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
医院需设立专门的收集点和收集容器,按照分类进行收集,并 做好标识和记录。
医疗废弃物的运输
医院应安排专人负责运输医疗废弃物,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和规 范。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医院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如焚烧、消毒 灭菌、填埋等,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与报告流程
紧急处理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冲洗、消毒等,以降低感 染风险。
报告流程
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及时报告职业暴露情况,以便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 转。
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包括灭菌后的物品、 器械、手术切口等。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与标准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包括物理、化 学和生物监测等。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一、感染防控责任制度

医院应设立感染防控委员会,明确委员会成员的职责和权力,并明确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在感染防控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委员会应定期开会,制定和完善感染防控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感染防控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二、感染防控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包括感染控制、洗手消毒、环境消毒、医疗废物管理、封闭隔离、职业暴露管理、器械和材料使用管理、职工健康监测和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制度应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并由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职工健康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职工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入职体检、健康监测、职业暴露管理、职工健康教育和防护用品配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和职业暴露管理,加强个人防护和职业道德教育。四、洗手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洗手消毒管理制度,包括洗手消毒的时机、方法和要求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员工应定期接受洗手消毒培训,并配备洗手液、洗手液消毒器等洗手消毒工具,确保洗手消毒的时机和方法的正确性。

五、环境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环境消毒管理制度,包括环境消毒的频率、方法和要求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医院应配备专业的环境消毒设备和消毒药品,并定期对医院各个区域进行环境消毒。

六、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和

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医院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和技术人员,并定期进行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理。

七、职业暴露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职业暴露管理制度,包括职业暴露的监测、评估、防护和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

(试行)

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感控工作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等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控工作,提高感控水平,制定感控基本制度。本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

一、感控分级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指导和规范医疗机构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并有效开展感控工作的规范性要求。

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员等。

感控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务、药学、护理、信息、总务后勤、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涉及的临床与医技科室包括全部临床学科、专业,并覆盖各学科、专业所设立的门(急)诊、病区和检查治疗区域等。

(二)基本要求。

1.按规定建立感控组织体系,结合本机构规模和诊疗活动实际,配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感控专兼职人员。

2.明确感控组织体系的管理层级与责任主体。管理层级有“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二级管理两种基本模式,后者主要适用于依规定不需要设置独立感控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兼)职感控管理岗位。

3.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级、各部门及其内设岗位的感控职责;明确各层级内部、外部沟通协作机制。

4.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环境中,病人因其他或原发性感染因素导致的感染。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许多医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感染控制制度。以下是医院感染的十项核心制度。

一、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对患者和医疗人员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二、医务人员岗前培训制度:

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他们掌握感染控制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守感染控制政策和规定,提高感染控制素质。

三、手卫生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手卫生制度,包括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卫生,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和戴手套。

四、医疗器械和设备消毒制度:

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和设备消毒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正确消毒,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五、防止交叉感染制度:

医院应建立防止交叉感染制度,包括对不同病区、病房之间的交叉感染进行隔离控制,定期检查和清洁卫生。

六、安全注射制度:

医院应建立安全注射制度,包括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遵循注射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和病原体传播。

七、手术切口手卫生制度:

医院应建立手术切口手卫生制度,包括手术前的手卫生,手术的无菌操作,手术后的伤口处理等,以减少手术切口感染风险。

八、废弃物处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包括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感染。

九、感染调查和处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感染调查和处理制度,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防止感染的再次发生。

十、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

(试行)

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感控工作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等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控工作,提高感控水平,制定感控基本制度。本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

一、感控分级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指导和规范医疗机构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并有效开展感控工作的规范性要求。

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员等。

感控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务、药学、护理、信息、总务后勤、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涉及的临床与医技科室包括全部临床学科、专业,并覆盖各学科、专业所设立的门(急) 诊、病区和检查治疗区域等。

(二)基本要求。

1.按规定建立感控组织体系,结合本机构规模和诊疗活动实际,配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感控专兼职人员。

2.明确感控组织体系的管理层级与责任主体。管理层级有“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二级管理两种基本模式,后者主要合用于依规定不需要设置独立感控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兼)职感控管理岗位。

3.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级、各部门及其内设岗位的感控职责;明确各层级内部、外部沟通协作机制。

4.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
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02
培训内容与考核
培训内容应包括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感染控制
标准操作规程等,并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03
培训形式多样化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
提Fra Baidu bibliotek培训效果。
新员工岗前培训制度
新员工岗前培训
对新入职的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和 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与考核
培训内容应包括医院感染防控规章制度、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与维护、 医疗废物处理等,并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定期复训
对于已入职的员工,应定期进行复训,以巩固和更新医院感染防控知 识和技能。
监测人员
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监测团队,负 责监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数据分 析。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报告内容
包括感染病例的科室、床号、姓 名、年龄、诊断、感染部位、病
原体等基本信息。
报告流程
感染病例发现后,经治医生应及 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
送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报告要求
要求报告及时、准确,不得瞒报、 漏报。
02
清洁卫生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旨在提高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下是对这些制度的具体要求:

一、提高对感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该高度重视感控工作,认识到其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疗防控能力,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的发生,防范和化解感染暴发的风险。

二、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感控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应该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明确感控管理部门、医务、药学、护理、临床检验以及各临床科室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感控工作。要认真研究贯彻《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中的具体制度措施,加强全过程管理,加大投入倾斜力度,保持感控队伍的稳定性。

三、突出工作重点,做好重点科室感控工作。重点关注容易发生人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的科室,如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器官(骨髓)移植病房、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急诊科、口腔科、介入手术室、输血科、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等。要制定并落实具体防控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感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四、开展主动监测,及时评估,降低潜在感染风险。医疗机构应该开展主动监测,及时评估感染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潜在感染风险。同时,要加强感控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感控专(兼)职人员配备充足,感控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健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

医院感控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控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控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是人们休养治疗和康复的场所,而感染控制则是保障患者和医

务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防控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制

定并执行医院感控十项核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

这十项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是医院感控的基础,主要包括对感染病例的监测、定期报告和分析。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对可能的

感染进行调查和报告,并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及时制定相关防控措施,并对病例进行追踪和管理。

二、消毒与无菌操作制度

消毒与无菌操作制度是保障医疗器械、设备、环境的清洁和无菌的

重要制度。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

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医

院应建立合理的医疗废物分类、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杜绝废物交

叉感染的风险,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四、职业暴露与接种管理制度

职业暴露与接种管理制度是保护医务人员免受感染的重要措施。医

院应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防护用品佩戴和

操作,加强对职业暴露后的监测、接种和报告,确保医务人员的个人

安全。

五、环境清洁与消毒制度

环境清洁与消毒制度是保持医院整体环境清洁和无菌的重要制度。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清洁与消毒程序进行操作,保持医疗区域和公

共区域的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活和传播。

六、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减少手部交叉感

染的重要措施。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手卫生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机构的疏忽或不当操作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为了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医院应该建立十项核心制度。

首先是手卫生制度。医院应制定详细的手卫生操作流程,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使用医疗器械前后、接触污染物后以及出入病房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其次是消毒供应品制度。医院应定期检查消毒供应品的有效期,并确保其合格。在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消毒供应品时,应立即予以淘汰,防止因使用不当而导致医院感染。

第三是环境卫生制度。医院应定期对病房、手术室、诊疗区域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同时,医院还应采取科学的通风、排水和垃圾处理措施,确保医院环境清洁卫生。

第四是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的购进、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全过程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操作培训,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五是空气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应定期检测病房、手术室等区域的空气质量,确保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灰尘等有害物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第六是感染性疾病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感染性疾病的监测、报告和控制制度,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在感染

性疾病暴发期间,医院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第七是药事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合理用药的制度,明确药品的选择、配药、给药等流程,避免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医院还应对药品的保存、检验、分发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第八是医废管理制度。医院应定期清理和处理医疗废弃物,并确保废弃物的分类、包装和运输符合相关规定。医院还要加强医废处理场所的管理,防止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医疗机构引起的新发的

或与之相关的感染。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十项核心制度。下面是这十项核心制度的详细内容。

1.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度:医院应设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感染

预防与控制的策略和方案,并监督执行情况。该委员会包括医院管理层、

医疗人员、护士等相关人员,并具备组织感染控制工作的能力。

2.医疗机构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

对感染进行及时监测,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监测内容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的严重程度等。同时还要建立一个感染信息共享平台,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数据共享,以便共同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3.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医院应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并进行培

训和教育。医务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前后、进行无菌操作

前后等关键时点进行手卫生,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4.患者个人防护器具制度:医院应制定患者个人防护器具使用规范,

明确各类防护器具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并提供给患者。患者和陪护人

员应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器具,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5.感染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医院应建立感染源控制措施,包

括对感染源的隔离与管理。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隔离和进行相应

治疗;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进行相应的检测。

6.感染性病例的诊断与报告制度:医院应建立感染性病例的诊断和报

告制度,规定哪些病例应报告、如何报告,并建立病例报告的流程和机制。及时准确地报告感染性病例,有助于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十项核心制度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感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做好感控工作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底线要求,是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性,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底线意识,重视并做好感控工作。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能力,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防范化解感染暴发风险,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感控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感控制度要求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履行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感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要切实发挥本机构感控委员会的作用,明确感控管理部门、医务、药学、护理、临床检验以及各临床科室的职责分工,压实部门责任,并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感控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见附件),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细化具体制度措施,加强全过程管理。医疗机构要加强感控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感控专(兼)职人员配备充足,感控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健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

医院感控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控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控十项核心制度

一、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院感控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严格管理医疗废物,确保医疗废物的

安全处理和处置。医院要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理

和处置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手卫生

管理制度,明确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规范和要求,加强对手卫生操作的

培训和督促,确保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有效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三、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医院感控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医院应建

立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规范清洁和消毒操作流程,确保医疗设施、器械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达到标准要求,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是医院治疗和诊断的重要工具,因此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

疗器械管理制度,包括对医疗器械的采购、使用、维护、清洁和消毒

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隔离管理制度:

在医院感控中,对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隔离管理,防止疾病的传播。医院应建立隔离管理制度,明确隔离的标准和程序,确保隔离患者的生活和治疗环境符合相应的隔离要求,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六、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有效降低感染病例的发生率,并确保医院感控工作的持续改进。

七、医院感控培训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控培训制度,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控意识和能力,确保医护人员可以正确有效地进行感控操作,降低感染病例的发生风险。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 .. .

〔试行〕

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容,做好感

控工作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落实相关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性文件等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控工作,

提高感控水平,制定感控根本制度。本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

遵守和严格执行的根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

一、感控分级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指导和规医疗机构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

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并有效开展感控工作的

规性要求。

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

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

员等。

感控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务、药学、护理、信息、

总务后勤、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涉及的

临床与医技科室包括全部临床学科、专业,并覆盖各学科、专业所设

立的门〔急〕诊、病区和检查治疗区域等。

〔二〕根本要求。

1.按规定建立感控组织体系,结合本机构规模和诊疗活动实际,

配置数量充足、构造合理的感控专兼职人员。

2.明确感控组织体系的管理层级与责任主体。管理层级有“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二级管理两种根本模式,后者主要合用于依规定不需要设置独立

感控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兼〕职感控管理岗位。

3.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级、各部门及其设岗位的感控职责;

明确各层级部、外部沟通协作机制。

4.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感染分级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指导和规范医疗机构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并有效开展感控工作的规范性要求。

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员等。

感控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务、药学、护理、信息、总务后勤、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涉及的临床与医技科室包括全部临床学科、专业,并覆盖各学科、专业所设立的门(急)诊、病区和检查治疗区域等。

二、基本要求。

1.按规定建立感控组织体系,结合本机构规模和诊疗活动实际,配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感控专兼职人员。

2.明确感控组织体系的管理层级与责任主体。管理层有“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二级管理两种基本模式,后者主要适用于依规定不需要设置独立感控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兼)职感控管理岗位。

3.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级、各部门及其内设岗位的感控职责;明确各层级内部、外部沟通协作机制。

4.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的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

5.规范预检分诊工作,落实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防控措施。将发热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状,以及其他季节流行性感染疾病症状、体征的就诊者纳入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将基于特定病种、操作和技术等的感染防控核心措施纳入重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院感染十项核心制度

国卫办医函〔2019 〕 480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与生命安全,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以下工作要

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感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做好感控工作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底线要求,

是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地方各级卫生健

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

和敏感性,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底线意识,重视并做好感控

工作。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采

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能力,预防和控

制感染性疾病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防范化解感染暴

发风险,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感控管理,为

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感控制度要求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履行

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感控工作的第一责任

人。医疗机构要切实发挥本机构感控委员会的作用,明确感

控管理部门、医务、药学、护理、临床检验以及各临床科室

的职责分工,压实部门责任,并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机

制,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感控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医疗机

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见附件),根据本

机构实际情况,细化具体制度措施,加强全过程管理。医疗

机构要加强感控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感控专(兼)职人员配

备充足,感控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健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

路径和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倾斜力度,保持感控队伍的稳定

性。

三、突出工作重点,做好重点科室感控工作

对感染性疾病病例较多,易发生人间传播,特别是易发

生医源性感染的科室,要重点关注并加强管理。尤其要针对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器官(骨髓)移植病房、血液透析中心(室)、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

产房、急诊科、口腔科、介入手术室、输血科、内镜室、消

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和科室的特点,制订并落实具体防控

措施。重点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感控工作,明确其岗

位责任,统一接受感控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

施落实到位。

四、开展主动监测,及时评估,降低潜在感染风险

建立完善国家级、省级、医疗机构三级感染监测控制体

系,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感染前瞻性目标监测。医疗机构要加强对重点科室的主动监测,对侵入性操作环节

(例如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呼吸机辅助

呼吸、透析治疗、内镜操作等)实现全覆盖。通过主动监测,

及时发现感染散发病例、感染聚集性病例和感染暴发,持续

改进感控工作。医疗机构要定期开展感控风险因素科学评估,

明确影响本机构感控的主要风险因素和优先干预次序。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设定或调整干预目标和策略。采取基于

循证证据的干预措施,进行科学防控,避免防控过度和防控

不足。建立并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开展感染高危人群筛查

的工作机制。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信息化手段

开展感染监测评估工作。

五、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感控能力水平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

立感控全员培训制度,制订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每年至少

开展 1次感控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专项培训。培训对象覆

盖全体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的管理、后勤(包括外包服务)等人员,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组织培训效果

考核。将参加培训情况以及考核结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医师定期考核、护士执业注册、药学、医技以及其他人员档案

管理等,并与职称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

六、增强敏感性,做好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

建立感染暴发报告、调查和处置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工

作程序和工作预案,明确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感控

专(兼)职人员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在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

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反应迅速、管理规范,提高

感染暴发的防控和处置水平,降低感染造成的伤害。发生疑似感染暴发或暴发后,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上级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

当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染暴发的医疗救

治及调查处置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七、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各项要求有效落实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

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指导,将感控工作作为“一票否决”项

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充分发挥感染质控中心等专业组织的作用,协助行政部门开展人员培训、指导评估、督导考核等工作,促进感控水平的持续

提升。对于发现的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要立即督促整改;

对于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处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9年 5月 18日

4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

制基本制度(试行)

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内

容,做好感控工作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等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控工作,提高感控水平,制定感控基本

制度。本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

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