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学生认知特点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对2012年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的解读
初中浙教版科学教学重难点总结
初中浙教版科学教学重难点总结摘要:一、引言二、浙教版科学教学重难点概述1.科学课程的重要性2.浙教版科学教学的特点三、教学重难点的具体分析1.物理学科的重难点2.化学学科的重难点3.生物学科的重难点四、针对重难点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强化实验教学,增强实践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提高。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基本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初中浙教版科学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总结,以期为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浙教版科学教学重难点概述1.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浙教版科学教学的特点浙教版科学教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观念。
同时,教材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的具体分析1.物理学科的重难点物理学科的重难点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和作用、简单机械、浮力、光的反射和折射等。
这些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
2.化学学科的重难点化学学科的重难点主要包括:化学计量、化学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知识点抽象性较强,学生较难掌握。
3.生物学科的重难点生物学科的重难点主要包括: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等。
这些知识点涉及生命现象,学生较难直观感受。
四、针对重难点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强化实验教学,增强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学生感知科学现象、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科学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
汇报人:
202X-01-05
CONTENTS
• 教材概述 • 内容分析 • 教学方法分析 • 教材使用建议 • 结论与建议
01
教材概述
教材的定位与目标
定位
面向初中学生,作为学习科学的 教材。
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 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奠
实验设计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注重 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让学 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和原 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探究精神。
实验操作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实验 操作步骤和方法,引导学 生逐步完成实验,培养学 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
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分析, 理解科学现象的本质和规 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
04
教材使用建议
教师如何使用教材
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教师需全面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 ,掌握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以
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 和质量的双重提高。
注重实验教学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中实验内容较 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引 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其观察、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建议
建议在教材中增加一些现代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如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以拓宽学生 的视野。同时,可以增加一些跨学科的内容,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医学等,以培养 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物质科学
物质科学内容概览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中的物质科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分类等方面,涉及物理和化学两个领域。
的能力。
浙教版《科学》新编教材的特色剖析
浙教版《科学》新编教材的特色剖析作者:李冬婷陈伟强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10期摘要:教育部于2011年对初中科学教材做出新的修订,并于2012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本文以浙教版初中《科学》七(上)的新旧两版教材为例,通过对比总结出新版《科学》教材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色:一是教材框架在整合中凸显结构性。
二是教材内容在调整中体现全面性。
三是教材图文在设计中渗透主体性。
关键词:浙教版;《科学》;教材特色中图分类号:G6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13-002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科学教育在2012年出现了两大翻新。
一是对课标的翻新。
即将原先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改为《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
二是对教材的翻新。
即在新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部于2011年对初中科学教材进行了同步的修改和完善,并于2012年秋季学期在各地区正式推广使用。
笔者主要从教材框架、教材内容、教材图文设计三个方面,对浙教版初中《科学》七(上)的新旧两版教材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新版教材编写的特色,挖掘新版教材背后的改编意图,把握新教材所要传达的教学理念,希望能为优化教学实践带来帮助。
一、教材框架在整合中凸显结构性布鲁纳在其结构主义中特别强调:“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1]本文通过对比新旧两版教材内容的整体框架,发现两版教材都充分体现了“整合中保留结构,结构中体现整合”的特点。
但是,新版教材在整合中更加凸显结构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内容框架体系显性化新版教材内容框架由隐性转向显性。
新教材很好地将科学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等五大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地统整到每一章当中。
并且在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当中,以结构框架图的形式,简单明了地向学生呈现了科学学习的内容(五大领域)和方法(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
基于学生认知起点 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浙教版科学《物体为什么会下落》教学片段分析
学 习者本 身的 知识和 生 活经验 具 有差 异性 , 师 教 虽 然 对课 堂进行 了充分 的预 设 , 而在 实 际 的教 然 学 中, 往会 忽 视学 生 真正 的认 知 起 点 , 只是 往 而 盲 目地 想 当然 , 臆 想 确定 学 生 的学 习起 点 , 凭 教
材 后 的 问题 与 练 习题 。
5 教 学 反 思
真 空 中 自由膨 胀 的过程 是不 可逆 的 。 师: 这些 说法 都不 错 , 当然 还 有 其 他 不 同 的
表 述 , 有 的这 些表 述 都是 等价 的 。 同学 们 课 所 请 后 相互 讨论交 流 。
4 6 回顾 与 思 考 .
关键词 : 知起 点; 效教学 ; 近发展 区 认 有 最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G6 3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6 4 (0 0 9 S 一 0 7 — 4 10 — 18 2 1 )( ) 0 5
美 国教育 心 理 学 家 奥 苏 伯 尔 在 其 所 著《 教
动机 也 不可能 实 现 。 此 开 尔 文 表 述 也 可 说 成 : 因 第二 类 永动机 不 可能 实 现 。 见我 们 不仅 要 受制 可
地 对 书本知 识 的记忆 和接受 , 因此必须 关 注学 生 原 有认识 对科 学 学 习的影 响[ , 科学 教 学 中努 2在 ] 力 做到 “ 了解 学情 , 握起 点” 把 。 下 面结合 自己的 一节校 级公 开课 —— 浙 教 版初 中科 学七 年级 下《 物体为 什 么会下 落 》 选 [, 3 取 五个教 学 片断 , 谈 如何基 于学 生认 知起 点开 谈 于 能量 的转化 与守 恒定 律 , 要受 到能 量转 化方 还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的分析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的分析【摘要】:在科学教育中,有关科学史教育的讨论一直是热点话题。
究其原因,一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发展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得到广泛认可。
其中,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重中之重在于基础科学教育的实施效果,中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科学教育将会影响其终身科学素养水平。
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史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方法,培养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
科学教科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工具,其中科学史内容的呈现关乎教科书对于学生的使用价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构建、学生人文素养的沉淀、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教学处理等。
故而对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史内容的呈现进行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选择我国浙教版义务教育《科学》教科书与美国初中主流理科教科书《科学探索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套教科书中的科学史内容的呈现进行分析。
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内容分析法分别对两套教科书的科学史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参照相关文献中已有的分析类目表,研制《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史内容分析类目表》作为研究工具。
主要分析类目为:版面编排、素材选择、学习活动;主要分析类目中包括若干次级分析类目及具体操作性定义,整体分析教科书中的科学史内容,旨在归纳浙教版《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的呈现特点。
并通过与美国《科学探索者》的综合比较对我国科学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建议,同时站在教师的角度对其课堂教学与职业发展提出参考性意见。
通过本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在浙教版《科学》科学史的呈现中,科学史内容数量偏少,且呈现位置多在非正文部分;科学家和科学事件的选材范围较广,注重人文素养渗透;但是教科书中科学史相关的学习活动一般为学生自愿进行自主学习,且活动形式较单一。
(2)对我国初中科学教科书提出的编写建议有:我国初中科学教科书在对科学史内容进行编写时需要注意扩充科学史的内容,增设科学史专门栏目;科学史素材的叙述需要生动化和生活化;科学史学习活动的形式设计需要层次化。
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育——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修订回顾及特点分析
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育——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修订回顾及特点分析
汪忠;黄伟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送审工作的通知》及相关会议精神,浙教版《科学》(7—9年级)教科书修订工作起始于2010年初,到2013年4月教育部审核批复完成,历时三年。
回顾、总结教材的修订工作,对于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
【总页数】6页(P61-66)
【作者】汪忠;黄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依据学生认知特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对2012年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的解读 [J], 胡柳蔚
2.依据学生认知特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r——对浙教版初中科学课教材的解读 [J], 赵爱莉
3.依据学生认知特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对浙教版初中科学课教材的解读 [J],
林丛
4.为了每位孩子的科学素养——浙教版《科学》(7~9)年级教材编写特点分析 [J], 林静
5.依据学生认知特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对浙教版初中科学课教材的解读 [J], 赵爱莉[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科学入门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过程2.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3. 生命的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基本组织4.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繁殖方式5.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特点6.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构造宇宙的基本知识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方法,掌握科学探究过程。
2. 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3. 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组织。
4. 理解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
5. 了解动物的运动系统,认识动物的行为特点。
6. 掌握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行为特点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方法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细胞结构、动植物标本等图片资料:生态系统、植物繁殖、动物运动等实验器材:显微镜、培养皿等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观察身边的生物与环境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同学们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吗?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吗?2. 知识讲解科学探究方法:讲解科学探究的步骤,举例说明。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3. 例题讲解解析植物的生长过程:以种子发芽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分析动物的行为特点:以蝴蝶迁徙为例,分析动物的行为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描述细胞的特点。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5.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6. 地球与宇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合理处理教材,提高教与学的适配程度——例谈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的处理
“ 删” 是 因为无需教 而不教 。
教材 是依据课程标 准的要求 编写 的, 教 材 的内容反 应该学科需要掌握 的具 体 内容 , 不能擅 自“ 删” 。但 是如 果 某些 内容无 需教 , 学生也 能达 到有关 教学要 求 , 则可 “ 删” 。比如第一册第 四章《 地球仪 和地 图》 中的内容 , 学
没有相应的数 学基 础 , 会 给学 生学 习带 来很 大 的 困难 。 第 一册第一章《 长度的测量 》 中, 教材 的图文 中都 出现 了
要理念 。这是 因为教材虽然是 前人 丰富经验 的总结 , 但 由于编写教材受人员 、 地 区、 环 境等条 件影 响 , 决定 了它 不可能是放之 四海 而 皆准 的“ 万能 之 书” 。在 教学 实 践 中, 由于受学 生情 况 、 教 师素 质 、 学 校实情 、 地 区教 育 发
中学 教 学 参 考
专题 论析
合 理 处理 教 材 , 提 高教 与学 的适 配程 度
— —
例谈浙教 版初 中《 科 学》 教材 的处理
浙 江温 州市平 阳县 实验 中学( 3 2 5 4 0 0 ) 林 大誉
“ 用教材教 , 而不是教教材 ” 是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一 个 重
生在社会课上已经学过了 , 而且 学得更具 体 、 详细, 则可
以“ 删” 。 还有 , 很 多科 学 知识 的 学 习 , 离不开 数学基础 , 如 果
9 8 中学教学参考
在2 0多年 , 都是学生 出生 以前 的数 据 , 为 了适应教 学 的
需要 , 教师应及 时提 供 最新 的“ 人 口普 查 数 据 ” , 这 样 更
科 学记 数法 , 但数学 课上 学生 还没学 习科 学记 数法 , 一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一、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们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选择一套优秀的科学教材对于初中教育至关重要。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是在这一领域内备受推崇的版本,本文将对这套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特点、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材优势分析1、知识点丰富: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涵盖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内容。
2、阅读性强:该教材采用了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图表,使得科学知识更易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实践性强: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和活动,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理解科学原理,提高实践能力。
4、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的案例和实验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展示了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了学生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
三、缺陷分析1、内容过于繁琐:部分知识点表述过于复杂,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
2、难度过大:部分章节涉及的内容过于深奥,超出了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3、部分知识点更新不及时: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科学领域,新知识和技术不断涌现,教材应尽快更新以跟上时代发展。
四、改进方向建议1、简化内容:建议编写者在保证科学知识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繁琐的表述,让教材更简洁明了。
2、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建议编写者将教材内容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更新知识点:为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建议编写者定期更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反映最新的科学成果。
4、增加现代科技应用案例:通过引入更多的现代科技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加明确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可以介绍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让学生了解科学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5、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教材中增加更多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完成的小制作、小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浙教版科学教材特点
浙教版科学教材特点1、突出科学精神浙教版科学教材的编写注重突出科学精神,强调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科学思维的训练。
教材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材料,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思考和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2、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浙教版科学教材的编写注重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图示和插图,不仅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同时,教材中还设置了许多有趣的栏目,如“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3、生活实际浙教版科学教材的编写注重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注重探究性学习浙教版科学教材的编写注重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
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和课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浙教版科学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方式,生活实际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态度。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总目录一、引言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是在浙江省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其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注重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的总目录,以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套教材。
二、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概述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共包括六册,每册教材均涵盖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等科学领域。
每册教材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难度逐步提升,从基础知识到高级理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形成了完整的学习体系。
论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新教材的特色
论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新教材的特色作者:蒋红飞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年第05期摘要:我国教育部在2011年初,针对初中教学中的科学教材做出了全新的修订,并且在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
本文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新旧教材为实例,从现行教材的整体结构框架、教材的内容以及教材的图文这三个大的方面,对浙教版中的初中《科学》新旧教材进行分析和对比,从中总结出新版教材在编制方面所具备的特色和编制目的,掌握新版教材所展现出的全新教学观念,希望以此可以为提升和优化教学战略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浙教版;科学;教材特色;对比一、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布鲁纳在谈到结构主义的时候就曾说过:“无论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首先必须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架构。
”新教材根据学生心身发展规律,设计螺旋式的教材体系,主要体现在内容选择和排序上。
1.内容结构体系明显在新版教材当中,一个章节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主题,学生可以凭此习得其中的核心观念和相对完整的知识。
内容的框架由隐性转变为显性。
如在《科学》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的课后阅读中,通过结构框架的形式,将科学的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生活和环境这五个大的方面的研究领域相结合起来,简洁明了地为学生展现出学习《科学》这五大领域的重要内容以及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索。
但是在旧版的科学教材当中,类似这种学科的内容结构和体系,隐含在教材的具体内容当中,这对于一个七年级的学生来讲,因其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成熟度的限制,还是不能很好地直接找出此类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这种把学科的结构体系通过显性化处理的方式,可以表现出两方面的优点:第一,线性化推进整合化,就是将到大学时再研究的对应学科的相关知识收入到同一个知识体系当中,并通过相互的交流、相互的关系,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系统以及全面地掌握科学学科的内容体系。
第二,以显性来优化结构,就是将学生原本脑海当中,针对学科较为复杂、模糊以及混乱的印象,慢慢向简化、有序和明了的认知方向转变,如将原来在第三册才学到的“物质的密度”和“物质的比热”的知识,在新版教材中调整到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中,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对学科的整体构建加以了解,但学习难度降低了,学生更容易掌握了。
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研究
育 出版社 出版 的《 学 》 7 ) 科 ( —9 年级 教材 结 构 , 以杭 州 市采荷 实验 中学 ( 并 杭州 市 省级 优 秀实验 中学 ) 为例 , 探讨 了《 科学》 课程 结构 , 利 = 教 师更 好地 把握 教材 的编 写精 神 、 好 教材 , 握《 学》 程 结构 特 点 , 有 F 用 掌 科 课 从
而全 面提 高学 生科 学素 养 、 完成 教 学任 务 。 1 《 学》 科 教材 的知 识结 构
浙教 版《 学》 7 ) 科 ( —9 年级 教材 共 六册 , 每学 期一 册 设 计 。 目前 在 浙 江 省 每册 教材 每 学 期 一 般 开 设 按
7 时, 2课 每周 4课时 , 虑到 中考 的 因素 , 考 第六 学期 安排 6 O课 时 , 册 教材共 安排 4 0课时 。 六 2
成教 学 任 务 。
关 键 词 :科 学》 程 ; 程 特 点 ; 学探 究 《 课 课 科
中 图 分 类 号 :4 33 G2.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2 3 20 )2— 1 1 4 10 — 9 X(06 1 0 4 —0
综合 课程 的开 设是 基 础教 育课 程 的重 要举措 。本 文 通过 分 析 由 中 国科 学 院院 士 朱 清 时 主编 、 江教 浙
陈 久 和 杨 建 宋
( 州 师 范 学 院 理 学 院 , 江 杭 浙 杭 州 30 1 ) 10 8
摘 要 : 浙 江教 育 出版 社 ” 由“ 出版 、 国 科 学 院 院 士 朱 清 时 主 编 的 《 学 》7—9 年 级 教 材 , 知 识 体 系 、 中 科 ( ) 在 内容 特 点 等 方 面 都 有 明 显 的 特 色。教 材 以 科 学新 课 程 标 准 的精 神 和 要 求 为 主 要 依 据 , 分 体 现 了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 学 生 的 发 展 为 本 、 充 以 体 现 科 学 本 质 、 出科 学探 究 、 映 当代 科 学 成 果 的 原 则 。本 文 以 浙教 版 《 学 > 材 为 依 据 , 讨 了 《 学 > 课 程 的 教 学 模 突 反 科 教 探 科 新 式 , 利 于教 师 更 好 地把 握 新 教 材 的 编 写精 神 、 好 教 材 , 有 用 掌握 《 学》 课 程 的 结 构 特 点 , 而 全 面提 高 学 生 科 学 素 养 、 科 新 从 完
活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科书的几点思考
活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科书的几点思考摘要:教师应积极发挥课堂引导作用,营造积极的科学探索环境,将课堂变成学校与教师谈论的场地,并提倡学生主动探索、认识科学。
本文将以浙教版初中科学教科书为基础,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总对活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科书作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活用科学课程是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地理等相关课程,进行有机组织合成的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中期,是国际性课程改革的产物。
7—9年级的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教学定义为创造性活动,强调了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平平等关系。
总而言之,现行科学教材多从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和科学事业的构建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学课程的本质。
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浙教版初中科学教科书作出以下思考与分析。
1.教法上不拘泥于教材的设置科学的教学就是发现自认规律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将某种看似科学的教学手段作为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静态方法。
初中生处于人生之事积累的黄金阶段,也是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如果简单的将科学探究过程定义为某种或者一些方法与技巧的研究过程,那么就失去了科学课程设置的本质目的,无法真正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浙教版的初中科学教科书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一小节的内中,书中将学习目标确定为:掌握正确描述地球形状与大小的方法。
此目标在无形之中将“方法”作为课程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要求教师将“方法”传授给学生,但是笔者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传递。
2.科学探究需要有问题的针对性对一部分教师而言,开放式的科学探究要求似乎是得到所有科学规律的最佳途径。
在科学的探究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认为只要存在问题就应当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领悟科学的发现过程。
但是,笔者并不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即初中科学教科书中仍然存在一些记忆性、复现性或者结论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基础性理论,根本不需要再对其进行探究。
初中《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版) 教材设计及特点
逻辑; 物质转化和材 转化 假设的修订; 料利用 与 复杂的变量控制; 平衡 能量的转化和 解释数据; 守恒 实验设计; 代谢与平衡
交流和合作的技能 。
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2、教材的内容体系
主题 章题 科学探究
学期 安排 第 六 册
复杂问题的提出; 复杂问题的假设; 生物与环境 构建模型; 发展 取样问题; 人的健康与环 与 多因素变量的控制; 境 实验设计; 和谐 环境与可持续 预测; 发展 交流和合作的技能 。
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1、教材整合的方式 [2]利用统一的概念为主线进行整合。 教材组织上的精加工策略(elaboration theory) 以统一概念——最基本的“观念”作为焦点, 然后再从各角度添加细节或增加复杂程度,接 着考虑所添加的“细节”间的关系,最后通过 综合以达到全部预期的要求。以此将《标准》 规定的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 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5 部分内容整合起来。
演化 演化的自然
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3、教材的结构 教材的结构层次依次为:册、章、节、 课题、活动。 [1]册:根据综合看待自然的最基本观念, 综合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课程内 容间的相关性等因素,从课程标准中选 取有关内容,然后组织相应的教学章节, 分段成册。
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研究
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研究近年来,科学课程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科学的学习成为当今中小学的一个重要现象。
为了改善数量有限的科学教教材,满足当今中小学科学教学的需求,浙江教育出版社特别出版了《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这是一本面向浙江省本级初高中教学的综合性教材。
《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在全书布局、主题框架、内容设计、知识点梳理、示范演示、教学设计、课后习题等方面,紧紧围绕中国科学教育目标,全面展示科学的内涵和范畴,构建一套全新的课程模式,使学生紧随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科学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融入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课程内容,形成融合型学习系统,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输。
教材采用网络教育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互动等技术,使学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同伴学习,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它还配备了许多精彩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情展现才华,使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增强他们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此外,《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丰富多彩的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这一教材中,融入了现代科学技术,探究式学习、游戏式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更好地发挥潜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更加有趣地学习科学知识。
《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强调科学文明协作精神,提倡科学文化,促进中小学生科学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兴趣,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具有良好的科学价值,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科学教育,从而深入理解科学,增强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浙江省的这一教材的出版,将是推动浙江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助推剂,为浙江省科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学初三教程提高篇浙教版
科学初三教程提高篇浙教版科学是一门关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
在初三阶段,学生们需要更深入地学习科学知识,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篇文章将从科学教材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提高初三学生科学学习水平的方法和技巧。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浙教版初三科学教材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学生们可以通过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每个章节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
同时,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些实验和探究活动,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这些活动,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深入体验科学实践的乐趣。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一堆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探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科学杂志、参与科学竞赛等途径,开拓自己的科学视野,了解前沿的科学发展动态。
此外,通过参与小组合作、展示讲解等活动,学生们还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培养实验设计与科学观察能力科学实验是学生们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通过学习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生们能培养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注重观察和记录的训练,帮助学生们提高科学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实验训练的机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五、拓宽科学学习渠道除了课堂学习,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拓宽自己的科学学习渠道。
比如,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科普文章、观看科学视频,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如科学考察、科学讲座等,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
通过以上几点方法和技巧,初三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科学学习水平。
科学学习是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的精髓和应用。
初中科学书浙教版
初中科学书浙教版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在初中阶段,科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并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浙教版初中科学书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设计的,本文将从其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进行探讨。
浙教版初中科学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该教材内容全面,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且内容有机衔接,呈现了科学知识的发展脉络。
其次,教材采用了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材中的大量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此外,教材还融入了一些现代科技成果、科学伦理及科学方法论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在教学内容方面,浙教版初中科学书遵循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全面贴合中学教学大纲。
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适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认知水平。
例如,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原理,如《物质的存在与变化》和《力的作用与测量》等。
同时,教材还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出一些需要动手实践和进行观察的题目,并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范例,帮助学生成为主动探究者。
教材还以大量的图表、图片和实物展示手段,直观地呈现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浙教版初中科学书的教学效果也备受肯定。
通过教材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的科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增强。
研究证明,浙教版初中科学书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教材内容的安排和设计有助于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总之,浙教版初中科学书是一本符合科学教育发展要求的教材,它具备全面的科学知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功能。
通过浙教版初中科学书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运用技能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浙教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重点标注
1、课程性质: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一)初中科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二)初中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三)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课程2、科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素养为宗旨的课程。
谈谈你的理解。
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
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基础。
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识和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初中科学课程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和把握科学的本质。
初中科学课程从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四个方面体现和把握科学的本质。
4、初中科学课程的综合性从哪些方面体现。
第一,注重自然科学中的统一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性。
第二,将课程内容整合为“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内容的设计也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第三,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做了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
第四,通过若干具有综合性的当代重大课题,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现实问题。
5、初中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与五大基本理念(对于五大理念的理解)(一)面向全体学生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现代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未来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均应适合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 、 组织 ) 一生 物体 的结构层次 ( 器官、 系统 ) 一生
物 的适应性 和多样性” , 这样 的编排 是按照 “ 个体一
2 0 1 2年版《 科学 》 在 内容 的选取上 , 也力求反 映
科 学技 术 发展 的重 要成 果 和科 学思 想 。例 如 , 在
再在七年级下册学 习“ 地球 与宇宙 ” , 这样相对延 迟
象探究科 学规律 、 将科学 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 系的
探究能力 。 例如 , 2 0 1 2年版《 科学》 七年级下册“ 对环 境 的察 觉” 中, 介绍看不见 的光时 , 从 电视机遥 控器 引入 , 用红外线 探测器 、 红外线 照相机 、 红外线 夜视 仪、 红外线 制导来 说 明红 外线 的作用 , 用 紫外线 验 钞机 、 紫外线 杀菌 等来说 明紫外 线 的作 用 。 这样 的 教材素材与学 生的生活密切结 合 , 关注学生 的学习 背景 , 引导学生从 生活 和 自然 中学习科学 , 强化 “ 从 生活到科学 、 从科 学到社会 ” 的课程 理念 。 在这一章 中, 还安 排 了学生熟悉 的生 活和 自然现 象 , 如 喝酒 后 不 能驾 车 、 分析 蝉 是 怎样 发声 的 、 土 电话 、 助听
难点 。 2 0 0 1 年版《 科学 》 七年 级上册第 3章 “ 地 球与
宇宙 ” 也是学生感 觉较难理 解 的学 习 内容 , 2 0 1 2年 版《 科 学》 的处 理方法 是让学 生先在 七年 级上册 学 习“ 人类 的家园——地球 ” , 让 学生从认识地球人手 , 着眼于地球表层 的物质构成特点 、 物质 的变化规律 ,
物、 多 细胞生 物 ) 一 物种 多样 性 的保 护 ” 。 这样 的 内 容编排顺 序 , 使“ 物质系统 的结 构层次 ” 得 到了明显 体现 , 也使 内容之 间 的关 系更加 合理 , 有利 于学 生
知 生活 经验
2 0 0 1 年版《 科学》 在使用 过程 中, 师生们反映有
施、 火 箭发射 塔 下的导流 槽 、 航 天器 的盔 甲——烧 蚀材料 ” 等与 当代科学 、 技术 、 社会 、 环境 有关 的 内
容作为教材素材 ,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 技术的发展和 对社会 的促进作用 , 关注与科学技术有关 的社会 热 点问题 ,关注科学技术应 用所带来 的社会 问题 , 培 养学 生的社 会参与意识 和社会 责任心。 四、 分散学生学 习的难点
细胞—个体 ” 的逻 辑顺 序展 开 , 不 利于 学生形 成 知
识 的 内在逻辑结构 。 基 于初 中学生在小 学阶段 已经
2 0 1 2年版《 科学 》 七年级上册 中, 选 取 了“ 激 光测距 仪、 导航 和数 字地图 、 我 国的北斗卫 星导航 系统 、 铁
矿 的形 成 和利 用 、 汶 川地震 、 防治 泥石 流 的工 程措
了“ 观 测太空 、 月相 、 日食和月 食 ” 等难点 知识 的学
习时间 , 较 好地顺 应学生认 知的发展。 五、 增 强教材 的可读 性
2 0 0 1 年版《 科学 》 为 了突出学生 学习的探究性 , 把 教材 中的一些 活动 ( 探究 、 实验 ) 过程 、 结论 等 留 成空白, 希 望学生 通过活 动( 探究 、 实验 ) 来 填写 完 整。 大多数 师生反 映教材文 字量 过少 , 不利 于学生 的阅读 , 也 给学生的课前预 习和课 后复习带来 了极
年级上册 第 2章“ 观察生物 ” 内容的编排顺序 为“ 生 物 与非生物 的区别一常 见 的动物一常 见 的植物一
细胞一显 微镜下 的各种 生物 ( 单 细胞 生物 、 细菌 和
器、 次声波、 超声波、 声源 的分 贝数 、 彩虹 、 海 市蜃
楼、 数 码照相机等 , 作 为学生 学习的素材 , 让学生感
习。 2 0 1 2年版 《 科 学》 对难 点过于集 中的“ 生活 中的 水” “ 地球 与宇宙 ” 等章进 行 了分 散难点 处理 。 如将
“ 生 活 中的水” 一章 中四个难 点知识 : 密度 、 压强 、 浮 力、 溶解度 分散到 三章来 学习 , 即将密度 移 到七年 级上册第 4章“ 物质 的特性 ” 中学 习 , 将水 的压强移
的兴趣 和动机 , 引导学生 自主学 习 、 主动探究 , 用科 学理论 与方法理解或解 释周 围的事物 , 用科 学方法 解 决身边 的 问题 。 这样 的呈现 方式 , 符合 初 中学生 的认 知特 点 , 让学 生感受 到科学 就在 身边 , 感 知科 学技术 对社会发展 的推 动作用 , 培养学 生从 身边现
到七 年级下册第 3 章“ 运动 和力 ” 中学习 , 将水 的组
成、 水 的浮力 、 物质在水 中的发散 、 物质在水 中的溶 解、 物质在水 中的结 晶 、 水 的利用 和保 护等 内容仍 然放在八年级 上册 第 1 章学 习, 分 散了学生学 习的
作 为教材 的素材 , 注意用生动形象 的事物激发学生
接 触过许 多动 物 、 植 物的 内容 , 已经有许 多关 于动 物、 植物 的感 性认识 , 2 0 1 2年版 《 科学 》 将这一 内容
编 排顺序 调整 为“ 生物 的基本 特征 ( 生 物与非 生物 的区别 ) 一细胞一组织一 器官一 系统一个 体一 常见 的动物一 常见 的植 物一 物种 的多样 性 ( 单 细胞 生
些 章 的内容学 习难 点过 于集 中 ,不利 于学 生 的学
初 中学生 正处 在从具 体形 象思 维 向抽 象逻 辑 思维过 渡 的阶段 。 因此 , 教 材 内容 的呈 现应关 注从 具体 到抽象 、 从特殊 到一般 的认识 过 程 , 从 学生 身 边熟悉 的 事物 出发 , 从 科学 现象 与 事实人 手 , 刨设 教材情 境 , 注 重与 学生 生活 的联 系 。 2 0 1 2年版 《 科 学》在 内容 的呈 现上注重从学 生的生活经验 出发 , 联 系学生 的生活 , 选择 学生熟悉 的生 活和科技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