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改革迫在眉睫 (1)
北魏孝文帝改革分节练习及专题测试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班级姓名自主知识梳理1、北魏是(民族)建立的政权,建立者是,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和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起义。
3、471年,在及大臣的精心安排下,登上皇帝的宝座,即魏孝文帝。
课时同步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鲜卑族拓跋部的发祥地嘎仙洞遗址位于今天的A、新疆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省D、黑龙江省2、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是A、代国B、魏国C、北魏D、前秦3、下列史实属于拓跋在位时期的是①对原来的部落组织实行编户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③仿汉制设官④将势力扩张到黄河流域,迁都平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统治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凭借武力征服B、实行一些汉化措施C、开始实行编户D、重用儒生,兴办太学5、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宗主督护制导致A、国家赋税增加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C、农民负担减轻D、社会矛盾缓和7、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8、推动孝文帝改革的因素有①社会矛盾的尖锐②冯太后的推动③农民起义不断④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学经典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纪》材料二(冯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是以的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原创1: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历史背景知识:魏晋南北朝(220—589) 时代特征: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和民族大融
合时期,北方相对动乱,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
北
东
方魏 蜀
汉
南 方吴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宋齐梁陈朝 南朝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改革的前提
1、北魏的崛起:386年拓拔珪建立北魏 2、统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河流域:439年拓跋焘
没有冯太后的支持与 栽培,就没有孝文帝后来强有 力的改革;离开孝文帝自身的 努力与深邃的认识,改革也不 可能成效卓著!
谢谢观看!
1、冯太后临朝听政
2、孝文帝精通汉文化,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孝文帝改革迫在眉睫指什么?改革又有哪些有 利条件呢? 必然性: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要求 ①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欠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激化; ③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 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②拓拔珪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③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 廷实权; ④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 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2、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激化 3、人民起义,社会动荡——威胁统治
①445年陕西人民起义(汉族、羌族) ②百年间人民起义多达80余次,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
宗主督护制的含义 北魏初年,面对各地豪强聚众结坞自保,北魏只得 承认既定事实,实行任命宗主为宗主督护,让他们行使 基层职权职能的一种制度。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 避赋税。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1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预习导引知识点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北魏的崛起(1)起源: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2)建国: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
(4)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拓跋珪改革知识点二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1.阶级矛盾激化北魏靠武力统一北方,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也激化了矛盾。
2.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激化了矛盾。
3.社会危机严重 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起义不断。
[深化理解]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1)主要矛盾: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鲜卑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
(2)影响:使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使改革迫在眉睫。
知识点三 冯太后和孝文帝1.冯太后(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和冯太后一起掀起改革运动。
[知识拓展] 冯太后对北魏政权的改革起到的作用(1)冯太后与孝文帝一起掀起了北魏的改革。
(2)她的支持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
(3)改革前她所采取的措施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主题一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和影响【史料探究】史料图一 道武帝拓跋珪(371~409年在位) 图二 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思考(1)简述以上两位历史人物对北魏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386年,拓跋珪重新建立了鲜卑族的代国,并改国号为魏;398年,他迁都平城,并于第二年称帝。
拓跋珪推行汉化改革,为北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素材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教学素材)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记住并理解北魏崛起的原因;学生通过知道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缺陷和人民起义而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历史比较法、问题探究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发趋势;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重点:通过对北魏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第一、二标题)的了解,概括出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通过对孝文帝学习、成长的经历,知道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普通班不做要求)学法指导:课前预习部分,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北魏的社会矛盾及其表现,认识北魏统治者进行改革的必要性;课堂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阐述观点。
课外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简表课外拓展:前秦公元316年,在内乱外患的多重打击下,腐朽的西晋王朝灭亡。
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南北大分裂的历史局面。
在南方,317年晋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起东晋王朝。
在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首领也纷纷先后称王称帝,整个北方地区陷入了割据混战的状态。
在这个动乱过程中,占据陕西关中一带的氐族在其首领苻[fú]洪的率领下,迅速崛起,公元352年,苻洪之三子苻坚入据长安,建都于此,建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357年,苻坚篡位自立,掌控前秦政权,自号前秦天王。
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它是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同北方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政权之间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大决战。
战争的结果,是弱小的东晋军队临危不乱,利用前秦统治者苻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和战术部署上的不当而大获全胜,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改变了中国历史演变的进程。
成语: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自主学习】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崛起(1)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________建立的政权。
(2)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被前秦所灭,____________后,再度崛起。
改革迫在眉睫PPT教学课件
B 赋税制度的混乱(九品相通制)
内容: 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分成 九品征收
影响: 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 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 社会矛盾日益强化
材料一:河东薛辩、薛永宗、斐骏等各拥强兵,雄据一方。 河北“韩、马两姓各二千余家,恃强凭险,最为狡害,劫掠 道路,侵暴乡闾。”
而下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旨在维护统治的封建化运动。
练习题:
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
D 盾不包括(
)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C 2.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3.改革意义:
①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 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即封建化 ②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
三.改革的必要性
---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政治制度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A 宗主督护制
形成:北魏进入中原,任命豪强地主出任宗主, 督护农民纳税服役,形成宗主管理的基层组织
(3)船队的勇士回到西班牙后得到的礼物中有地球 仪,并且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
了我!”你认为此份礼物和赠言的寓意是什
么?
。 (A等级)
麦哲伦环球航线图
• 这节课的课题是? • 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 • 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 我悟出了哪些道理?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提升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正当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迁),中原鼎沸之际……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这一王朝是()A.东汉B.北魏C.隋朝D.唐朝2.(2013·临沂高二检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A.鲜卑族的落后B.统治者的腐朽C.战乱不断D.汉族的反抗3.在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统治者恰当地处理了民族关系B.统治者注重学习汉族政治文明C.北魏统治者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D.拓跋部拥有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4.(2013·临沂高二检测)透过右图能获知北魏()①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②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③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④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北魏统一北方后,对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导致()A.国家赋税增加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C.农民负担减轻D.社会矛盾缓和6.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②官场贪污腐败,人民负担重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这反映了当时北魏()A.阶级矛盾尖锐B.民族矛盾尖锐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8.(2013·海淀模拟)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
历史七大改革
考点一、梭伦改革1、改革的背景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导致雅典政局的动荡;2.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崛起,他们要求获得政治权利;3.通过对梅加腊战争的胜利,梭伦树立了威望,步入了政治舞台。
4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平民与贵族的尖锐矛盾致使雅典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危机。
5.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兴起,促进了雅典社会的政治改革。
根本原因4.公元前600年左右的萨拉米危机,使平民开始酝酿暴动。
直接原因或导火线2、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方面:1.颁布《解负令》,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明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发展工商业,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移居雅典,鼓励进口谷物。
政治方面:1.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并确定了相应的政治权利。
2.创立了四百人会议。
3.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
3、历史影响(积极)1.梭伦改革打击了贵族的实力,它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2.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3.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通过权力的重新分配,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政治权力。
4.促进了公章也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的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5.梭伦的政治改革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摆正,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了可开的制度保障。
(消极)1.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2.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能享有充分的权力。
3.世族制度残余和贵族势力仍然存在。
4.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能得到根本解。
考点二、商鞅变法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深刻变化①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②政治上,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层;③军事上,春秋时期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以兼并为主,各诸侯国都争相增强国力;④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成为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的指导思想。
改革迫在眉睫
太武帝拓跋焘的统治政策: ①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拓跋焘积极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 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着力整顿吏治,多次下诏令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残行为,通过巡 行察访了解官吏政绩,不称职者罢免,有恶行者处之以法;进一步修订律令,征用汉族 士人崔浩、游雅、高允等先后三次更订律令,大量吸收中原汉族律令条文,使之更适合
政权,国势大盛。
拓跋嗣死后,16岁的拓跋焘(太武帝)即位,即位之初就以少胜多,顶住了当 时北方大漠政权——柔然的疯狂入侵。拓跋焘开始主动反击柔然,先后13次出
兵柔然,以429年战果最为辉煌征服了漠北一带,柔然臣服,为日后统一北方
又迈出重要一步。公元427年,又用3万骑兵攻破了坚不可摧的统万城,从此北 魏统一北方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公元431年灭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又
2.孝文帝
①孝文帝即位:471年拓跋宏通过禅让即位 (权力保证) ②孝文帝精通汉文化,坚定改革信念 (主观条件)
③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 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 方式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一场自
上而下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旨在维护统治的封建化运动。
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政治制度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A 宗主督护制
形成:北魏进入中原,任命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形
成宗主管理的基层组织 影响:统一初期,有利于巩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国
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B 赋税制度的混乱(九品相通制) 内容: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分成九品征收 影响: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 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 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益强化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学习目标
1.知道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史实。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3.认识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革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
课前预习
一、北魏的崛起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背景:淝水之战以后,很快瓦解,北方重新陷入了分裂和战乱。
(2)过程:386年重建代国,史称,398年迁都(今山西大同),次年称帝。
3.社会危机激化:
(1)原因:和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2)概况: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各地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3)影响: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也预示着北魏的统治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及时进行改革,成为北魏统治者迫在眉睫的事情
A北魏统治者战略战术不当B其他族人民作战勇敢
C北魏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D北魏的部队战斗力强
4.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的实质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B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形式
C封建制经济形式D半畜牧半农业经济形形式
二、材料解析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和欠缺,使得北魏政权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宗主督护制的存在加重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请回答:
改革迫在眉睫教学课件
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只有通过改革 ,才能使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能够应对复杂多变世界的人才。
改革的紧迫性
1 2
3
教育资源不均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导致许多地 区的教育质量低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育方式落后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已经过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 性发展。
05
改革的预期成果与影响
提高教育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通过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更多优秀教师。
优化课程设置
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06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观念转变的挑战与对策
总结词
观念转变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挑 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挑战描述
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许多教 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新的教学理念持 怀疑态度,难以接受和实施。
对策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教师对改革 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和交流活 动,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掌握新的 教学方法和技巧。
缺乏多元评价体系
未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关 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 的发展。
03
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提高教育质量
总结词
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
详细描述
通过改进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优质的 教育资源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促进教育公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改革迫在眉睫
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问题一: 北魏是怎样崛起的?北魏的崛起 有何影响?
1 、北魏的崛起
背景: 前秦瓦解
过程: 386年拓拔珪建北魏,后迁都平城 影响: 为北方统一提供条件
问题二:北魏在何时统一黄河流域?有何影响?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经济发展较快。
“鲜卑”作为 一个部落集团 的名称,约始 见于东汉。鲜 卑一名,有学 者认为鲜卑即 “犀毗”,亦 称“师比“, 指胡人的带钩 而言。 “鲜卑” 意为瑞祥或神, 合之为瑞兽或 神兽。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孝 文
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帝 改
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材料 北魏统治者为掠夺土地、人口、牲畜和财富, 热衷于发动战争。他们强迫其他各族人民充当步兵, 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 卑族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 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 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 无害。
请思考: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统治者 的什么政策?
1 、冯太后临朝听政,掌握实权 ,培养孝文帝 2 、孝文帝精通汉族文化
文明皇后(冯太后)
冯太后:谥文明皇后。(442-490年),长乐信都(今河 北冀县)人。452年,北魏第六任皇帝拓跋濬即位,将冯 氏封为贵人。456年,立为皇后。465年,拓跋濬去世, 拓跋弘继任。冯氏被尊为皇太后。476年,孝文帝即位, 封冯氏为太皇太后。477年至490年,北魏一系列改革 的实际主持者。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於权术﹐以重管 ﹑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
A. 鲜卑族自身的落后性 B. 统治者的腐朽 C. 战乱频繁 D. 汉族的反抗
高二历史选修1_材料题:改革迫在眉睫
材料题:改革迫在眉睫
1.(2015·甘肃兰州一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根据中原和代北的不同特点,拓跋理规定了相应的租税赋役制度。
天兴元年正月,他重中维持旧燕旧土的租赋制度。
在平城及其周围设置八部帅,其职责是对分土定居的氏族成员“功课农桑,量授收入,以为殿最。
”同年,拓跋硅从中原地区迁徙大量被征服的人口到京城,“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
”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在代北地区有了发展,国家按比例对定居从事农业劳动的国人和徙民考课,为北魏政权力存在提供了物质保障。
一一叫商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归纳北魏道武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指出北魏道武帝改革措施的意义。
参考答案
1.解析:第(1)问,可以从“租税赋役制度”“功课农桑”“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来概括。
第(2)问,可从生产关系的变化、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1)改革措施改革租税赋役制度,劝课农桑,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授田。
(2)意义:在代北地区初步确立起封建生产关系;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
人教版选修1《改革迫在眉睫》word学案
第一课:改革迫在眉睫主备人:刘荣审核人:赵艳军课标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理解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的目的;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历史比较,探究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2、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条件教学难点:宗主督护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使用说明:1.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的阅读并完成自主学案的填写,提出自己的疑惑2.认真阅读探究案,展示级学生可以自我思考,完成自主学案的填写并完成基础练习;点评级学生要认真地查阅资料和阅读材料,以便课堂探究时指导本组展示级学生去展示探究答案完成所有练习。
3.课代表及时交回学生的预习学案让代课老师批阅4.学案完成优秀得2分,基本完成的1分,没有完成者不得分;抄袭者连同被抄袭者全部扣除2分。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自主阅读】先阅读教科书第32--33页,填写下列内容1、北魏的崛起(1)族源起源于;魏晋之际;东晋。
(2)崛起·背景:·北魏建立:386年;398 。
2、统一黄河流域(1)时间:(2)意义:·初步结束·创造了,促进了·促进了3、拓拔圭的汉化改革:(1)依据:(2)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政治:;;经济:文化:(3)意义·;。
【我的疑惑】【问题探究】关于“历史纵横”: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东魏北齐北朝:北魏南北朝西魏北周隋朝南朝:宋齐梁陈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知识补充】下列内容供大家在阅读时利用解决一些问题:1、北魏:(386年-534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 A.知识丰富B.诗辞文章写作C.汉族文化D.政治答案:C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好读书”“《五经》”“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和“好为文章,诗赋铭颂”可知北魏孝文帝在汉族文化方面造诣颇深,A、B、D三项都不够全面。
因此,C 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孝文帝深受汉族儒家文化影响,对其改革产生极大作用。
2.北魏统一北方之初,实行宗主督护制的主要影响是()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北魏统一北方之初”、“宗主督护制”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孝文帝改革背景相关内容——宗主督护制的弊端。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史实,正确。
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知历史事物,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3.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②官场贪污腐败,农民负担重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北魏是依靠武力统一北方,主要靠军事力量维系政权,社会发展阶段落后。
阶级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比较激烈。
这些导致人民起义不断,统治危机四伏,改革迫在眉睫。
分析选项,均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4.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材料中的“北境自染逆虏”不难看出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征调赋敛,糜有止已”可见鲜卑族对汉族实行了残酷的剥削,由此看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十分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