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答题思维模式与答题技巧11-23
语文考试综合题总结答题方法有哪些
![语文考试综合题总结答题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e2278c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71.png)
语文考试综合题总结答题方法有哪些?一、读,且熟读。
阅读的理解的基础。
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
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二、思、且深思。
只要深思,才有发现。
所谓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
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
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三、取、忌断章取义。
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
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
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如,层层确定。
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及技巧基础知识: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3.文章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4.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全攻略
![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全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531c4af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9.png)
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全攻略在高考文科综合实力测试的主观题中,材料题是最常见的题型。
对待材料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驾驭审题方法。
1.粗读材料,细审设问。
材料题试题的问题有一个也有多个,或明确或隐藏,也有问题中套问题。
但不管怎样,问题都是针对材料提出来的,它包含了对材料的理解。
可以说,问题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内容,体现命题者的意图。
因而明确问题往往是解答问题的良好开端。
面对试题,我们首先要细致阅读、分析问题。
第一确定问题是从经济、哲学还是政常角度提出的。
这一点比较简洁,但不能马虎。
假如搞错将一分不得。
其次要确定问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
这一环假如搞错,也将失分很多。
第三要明确问题的各种限制性条件。
这些限制性条件为考生提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使考生能精确地把握问题的指向。
通过这三步搞清问题究竟问的是什么,并借助问题的启发,把握阅读材料的方向。
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
离开了对材料的理解,就谈不上理解题意。
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材料加以推敲,以便把握材料的真实内涵。
其一是时间。
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而时间则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标记。
留意时间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加以考查。
其二是总结性语句。
即点明材料的中心的语句。
就表格类材料而言,其表格上的标题往往点明表格所反映内容的中心。
其三是材料中出现的概念、名称。
它揭示了材料与教材的关系。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推敲并借助从问题中得到的启示,一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从而明确题意。
再次是“书”“题”结合,确立论点论据材料类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题在书外””但解决问题需借助书本学问,也就是说,对试题的分析,离不开书本学问。
只有将试题中的“有效信息”同书本学问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解答,也可以在分析、把握材料内涵时进行。
在明确题意后更须要应用书本学问加深对试题的理解并组织答案在解答材料型主观题时,有的考生答题时感觉很好,一对答案才发觉“离题千里”,这主要是审题不清“惹的祸”。
高中地理的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地理的综合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71a004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7.png)
高中地理的综合题的解题技巧高中地理的综合题的解题技巧11、设问形成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2、答题模板比较类设问一般有两类:(1)名词比较类。
其基本思维模式是:首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例如,比较两个海域的海水性质,首先要明确海水性质包括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海水温度大体上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而海水盐度大体上从副热带海区向低纬海区和高纬海区递减;然后根据两个海域分布的纬度进行比较即可(如果是同纬度的海域,要考虑寒暖流对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的影响)。
(2)区域特征比较类。
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较。
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
所以,区域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
3、要正确解答比较类试题同学们应掌握如下秘诀:四步审题、三项联系、二定要点及格式。
(1)四步审题是关键。
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2)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
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
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
综合题答题思路(模板)举例(1)
![综合题答题思路(模板)举例(1)](https://img.taocdn.com/s3/m/5b504804bed5b9f3f90f1c4b.png)
36.(36分 读图4 完成下列要求。 (2008全国Ⅰ 卷)36.(36分)读图4,完成下列要求。 2008全国Ⅰ 全国 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16分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分) 指出 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并加以分析。(
⑶ 沉积条件: 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 沉积条件:水流 入海口附近, 易沉积, 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 河流落差大, 大,河流落差大,流速 大。 入海泥沙较少, ②入海泥沙较少,因为 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 河在M 地中,流速较小, 地中,流速较小,易于 泥沙沉积; 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 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泥沙 置和地形看, 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 带雨林广布( 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 从逻辑上讲两个要点 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
例:分布特征 ①点的描述 ②线的描述 面的描述-- --均质区域与非均质区域 ③面的描述--均质区域与非均质区域 立体、 ④立体、综合描述
看图说话 说文解字 有什么说什么
怎么说? 怎么说?
先总后分, 先总后分,或者先分后总 分段、分块、分区、分层、 分段、分块、分区、分层、分类
1、点:(村、城、港、矿、机场等) 、 :(村 机场等) (1)点的数量 ) 在线上? (2)与线的关系 )与线的关系――在线上?在线旁? 在线上 在线旁? 在面的什么位置? (3)与面的关系 )与面的关系——在面的什么位置? (如是分布广泛还是集中在面的 在面的什么位置 什么位置) 什么位置) (4)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疏密 疏密 哪疏哪密? (5)非均匀分布 )非均匀分布――哪疏哪密?由疏到密是渐变还是跳跃变化? 哪疏哪密 由疏到密是渐变还是跳跃变化? 2、线:(河、路、山脉、洋流、等值线) 山脉、洋流、等值线) 、 :(河 走向如何? ?(平行 (1)直线 )直线――走向如何?多条直线相邻关系如何?(平行?斜交?) 走向如何 多条直线相邻关系如何?(平行?斜交?) 相互平行的走向如何?(分段描述) (2)曲线 )曲线――相互平行的走向如何?(分段描述)是否均匀分布? 相互平行的走向如何?(分段描述 是否均匀分布? 非均匀分布哪疏哪密? 非均匀分布哪疏哪密? ――不相互平行的分别说明 不相互平行的分别说明 (3)类型不同 )类型不同――分类表述 分类表述 3、面:(大比例尺图中的城市、农区、自然带、气候区) 大比例尺图中的城市、 、 :(大比例尺图中的城市 农区、自然带、气候区) 面积, (1)单一面 )单一面――面积,位置,形状、面内点、线分布状况 面积 位置,形状、面内点、 各自面积、 (2)多个面 )多个面――各自面积、相邻关系如何?主体(重点)是哪个? 各自面积 相邻关系如何?主体(重点)是哪个? 非匀质区域, (3)大面分块 )大面分块――非匀质区域,按性质不同分块描述 非匀质区域 4、体: 、 山脉垂直地带分布――不同坡向、不同坡向的坡度 不同坡向、 山脉垂直地带分布 不同坡向
评价类综合题答题方法
![评价类综合题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1fcd1b453610661ed9f476.png)
该地区锰、锡等资源丰富,可利用丰富廉价的水电 资源,发展金属冶炼工业;
当地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可发展木材 加工和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业;
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淡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要体 现出“根据图中信息,分析”)
简要评价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条件
2、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不足”或 “从**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类设问时,要注意审题,抓住 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从哪 方面进行评价等,这样就缩小了答题范围。“与**相比,评价 其优势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 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而“从**方面进行评价” 注意评价时限定了条件,只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材料二 北京西北山区地形图
(1)居庸关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的哪一点?
(2)评价“居庸叠翠”这一旅游景观的开发价值,并说明开 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模板呈现
游览价值 市场距离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地
区接待能力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因题取舍
居庸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 源的集群状况较好,所以“居庸叠翠”具有很高的游 览价值;居庸关位于北京北部,经济距离很近,旅游 资源的经济价值高;从北京到居庸关,有高速公路, 通达性好。该旅游景观地处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易 受影响,因此在开发中要注意保护。
评价类综合题答题技巧
必考题型13 条件评价类综合题
条件评价类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开放式地理思维能力,其主要表现 在答案的开放性上,而且在高考试卷中的比重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条 件评价类设问词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答案不拘泥 于书本知识,而是给考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强调考生“真情实感” 的流露,只要满足题意的,符合地理原理规律的答案要点,一般都能得分 。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 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区位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cd484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0.png)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如何分析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呢?首先需要考虑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例如海峡西岸经济区位于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北与长江三角洲相邻,南与珠江三角洲相邻,海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其次要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资源等。
最后,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历史条件等,以及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等因素。
例如,福建省的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搜集了相关材料,其中一张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另一张材料介绍了M、N城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特区的设立。
针对N城设立经济特区的社会经济原因,可以分析其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又如,针对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可以分析其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为发达,地处古代贸易交通之要道,这些因素可能是其兴盛的原因。
在强化训练中,贵州地形与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和贵阳气候基本数据统计图被用来说明自然条件对贵州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贵州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地带占据了大部分,这对交通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贵阳气候也不太适宜农业生产,夏季多雨多云,冬季干燥,降雨不足。
这些自然条件的限制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弥补,例如发展旅游业等。
下图为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该区域由中国、日本和韩国三方组成。
这三个国家地理位置相邻,且各自拥有优势。
日本和韩国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则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这为三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半岛作为环黄海经济圈中的一部分,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
![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68a0d15727a5e9846a6117.png)
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一)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样题综合分析类题目包含两大类题型:第一类是社会现象类,具体指社会现象中的教育热点问题;第二类是名言警句类,具体来说,就是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名言警句。
样题如下:1。
社会现象:你如何看待“择校热”现象?2。
名言警句: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二)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试题答题思路综合分析类题型不论是针对社会现象的还是针对名言警句的,答题思路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盖帽子,即表明态度。
综合分析类题目往往提问考生对某一个社会现象是如何看待的,或针对某一句话认为是对还是错,所以考生需要先盖一个帽子表明态度。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教师,考生的观点不能过于偏颇和激烈,对待事物的态度要辩证,所表达的观点应当是“存在即是既有合理的一方面,又有它的局限性"。
其次,阐明观点.针对社会现象类的题目阐明观点既可以采用辩证的方式,说明好的和坏的方面、好处和弊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也可以采用现象一原因一对策这一思路来答题,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既可以按照不同角度来谈,如从各个主体包括家长、学生和学校不同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按照宏观、微观不同层次来谈。
针对名言警句类的题目阐明观点可以采用辩证的方式,从合理和不合理这两个方面来谈,也可以将名言警句对应教育教学理论来阐释它的教育哲理性.最后,做总结.在阐明观点后,为保证答题的完满,考生可以在最后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总结既可以照应开头的帽子,也可以联系自身,谈谈自己如果有幸走上讲台会如何来鞭策自己、鼓励自己、约束自己。
(三)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试题详解1、你如何看待“择校热”现象?【参考答案】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出现“择校热”的现象,家长为了给孩子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不惜找关系、送礼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社会大环境来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根本原因。
初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初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7e24a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d.png)
初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1. 嘿,宝贝们!审清楚题目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啊!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先搞清楚目的地在哪怎么行呢?比如问你某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可别瞎猜啊!
2. 画图啊,同学们!这真的超级有用啊!就像给你一个迷宫,你画个地图不就清楚多了嘛!像什么等高线图,自己动手画画,答案一下子就清晰啦!
3. 仔细读图,这可不能马虎!图就像一个宝库,里面藏着好多关键信息呢!比如给你一张世界地图,那上面的细节不仔细看怎么能行,对吧?
4. 一定要把知识点牢记于心啊!不然就像上战场没带武器一样,怎么打仗呢?比如说七大洲四大洋,这都记不住可不行呀!
5. 分析材料要用心呀!材料可不是白给你的,那都是有提示的呀!好比老师给你个小线索,顺着就能找到答案啦,像那种介绍一个地方的材料,好好分析准没错!
6. 回答问题要全面,别丢三落四的!这就像你收拾书包,少了一本书都不行呀!比如问你影响农业的因素,气候、地形啥的都得写上呀!
7. 多想想啊,别着急作答!思考就像做菜前的准备,准备好了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呀!比如遇到个难题,别急着写,先好好想想呢!
8. 检查检查再检查!这可不能偷懒啊!就像你出门前得照照镜子整理一下,答案也得检查有没有错误呀!
9. 哎呀呀,大家记住这些技巧,那初中地理综合题就不在话下啦!加油哦!。
答题方法和技巧
![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2d0ce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d.png)
答题方法和技巧
答题是考试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考察了考生的知识水平,更考察了考生的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要认真审题。
在答题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内容。
有些题目可能会有附加条件或限制,如果没有仔细审题,就有可能会做错题。
所以,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其次,要注意时间分配。
在考试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要合理分配时间。
一般来说,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来确定答题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对于难度较大或分值较高的题目,可以先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仔细思考和解答。
另外,要善于总结归纳。
有些题目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知识点或技巧,要善于总结归纳这些知识点或技巧。
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在解题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到解题方法。
此外,要多练多做。
在备考阶段,要多做一些模拟题和练习题,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题型和题目的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和解题技巧。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考试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因为一道题做不出来就影响了后面的答题情绪。
要相信自己的
实力,沉着冷静地解答每一道题目。
总之,答题方法和技巧对于考试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希望大
家在备考和考试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考试顺利!。
考研教育综合333答题技巧
![考研教育综合333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d6be6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e.png)
考研教育综合333答题技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考研教育综合333答题技巧考研考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因此考生在备战考研时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有有效的答题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考研综合333答题的技巧,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备考阶段的准备工作1. 综合题在考研中占有重要比重,因此备考时一定要重视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平时可以多做模拟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2.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对考研大纲和常考知识点有深入了解。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解答综合题。
3. 良好的时间管理是备考的重要一环,考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保证每个科目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
二、答题技巧1. 333答题法在考研综合333答题中,3代表三个步骤,3代表三遍。
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这样可以先理清文章脉络,对整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仔细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细节内容,理解每个段落的含义和逻辑关系。
整体把握全文,总结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在第三遍阅读时,可以将文章重点标记,方便后续查找。
2. 重点把握信息在做综合题时,要注意抓住重点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
通过标记这些信息,可以提高答题效率,减少冗余阅读时间。
3. 注意分析题干在解答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题干,理清问题的要求和关键点。
有些问题可能会带有干扰性信息,需要筛选出主要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4. 合理分配时间在考试中,要合理分配时间,不要在某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导致其他题目无法回答。
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先跳过,争取在其他题目上争取更多分数。
5. 多做模拟题练习是提高答题效率的有效途径,考生可以多做模拟题,模拟考试,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通过以上的技巧,相信考生在备考和考试中都能有所收获,希望广大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
祝福大家考试顺利!第二篇示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考研已经成为许多本科生的选择。
事业单位面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事业单位面试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1d7bf2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7d.png)
事业单位面试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自我认知类1、自我介绍注意:自我介绍不能透漏个人息,不能就事论事,注意眼神交流。
例如:我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第一,个人能力方明,在这方面,我将从德、能、情、绩四个方面分别作介绍:在思想道德上、、、、、、。
在研究能力上、、、、、,在情绪情商方面……..。
在成绩上……..个人的不足之处:(谈一些无关紧要的缺点,千万不要太实在,把自己说的很差。
如: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不完整)第二,报考动机:可以从(1)个人喜好(2)能力,专业知识、学以致用(3)实现人生价值这三个方面回答。
第三,工作打算:如果我能被录取,我将努力工作,做一名让组织任,让那个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合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兴趣、爱好、特长(例如: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拿手)?答题模式:开头:谈一谈兴趣、爱好、特长的意义作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兴趣可以娱乐身心,给人以知识、道理和1启迪)中间:两种答题方式,第一种方式:只谈一个爱好,然后分成三点,深入说这个(兴趣)爱好的好处或者对你的帮助。
第二种方式:多说几个爱好,然后分别说出每种(兴趣)爱好的好处,结尾处升华。
实例:答题方式1:我的爱好是看书,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现在国家提倡研究型社会,终身研究,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学到老,活到老的研究理念。
读书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式,但是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思考,不要读死书。
苦于说得好:尽书,不如无书,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既要向书本研究,更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找到更好的办事方法。
另外,只读书还不行,还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这就要求我们在读好书的同时,还要亲身实践,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答题方式2:开头:书教会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人生的智慧。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616533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f.png)
海陆间循环、降水分布、河流流向、东西向联系、水能分布等
我国地势特征
维持全球水分和热量平衡、水资源更新、地球各圈层联系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塑造地表形态等
水循环
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地球自转
思维方向
地理要素
区域地理综合题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①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后,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 ②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 ③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④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⑤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区域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工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农业生产特征
思维方向
地理要素
判断类试题
1.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 这类问题往往是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判定,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第一,基本的规律和原理,如判断图中高压控制地方的天气状况;第二,图中的信息(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如依据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确定河流、山脉的名称;第三,基本的方法,如根据影响风的形成因素判断风向等。 2.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 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也是依据三个方面,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社会效益方面,可以从衣食住行等影响人们的生活方面和就业、稳定等方面考虑;第二,经济效益方面,看是否符合这类生产活动的特性,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第三,环境效益方面,这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宅区、河流、盛行风向的位置关系是否能避免这种污染等。
常用的八种思考方法考试题目
![常用的八种思考方法考试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7ba9d8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f.png)
常用的八种思考方法考试题目
常用的八种思考方法考试题目如下:
1. 辩证思考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2. 逻辑思维法: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3. 逆向思考法:从问题的反面或对立面进行思考,寻找突破口和新的解决方案。
4. 系统思考法:将问题置于系统中考虑,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寻求整体最优解。
5. 发散思考法:从一个问题出发,展开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寻找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
6. 目标思考法:明确目标,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思考和行动,避免偏离方向。
7. 归纳思考法: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概括出一般规律和性质,形成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8. 演绎思考法:根据一般规律和性质,推导出具体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
这些题目旨在检验考生是否掌握这八种思考方法,以及能否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6926d3aa32d7375a41780c5.png)
我国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比较类问题设问一般有两类: (1)名词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首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 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2)区域特征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 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较。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因此区域的综 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
特征类问题的答题要素 (1)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 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 交通运输业、商业、人口、城市、旅游业等)。 (2)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情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 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3)地形、地势特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的分布、地势起伏状况(如西北 高、东南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4)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含沙量、结冰期、 流速及水能。 (5)河流的水系特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大小、落差大小、河道曲直情 况、支流多少、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6)气候特征:气温(高低、季节变化)、降水(总量、季节变化、地域变 化)、水热配合状况。 (7)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8)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 生产水平。
原因类问题的答题要素
太阳辐射强弱 温度高低 昼夜温差大小 降水 渔场分布 盐场 水资源短缺
①纬度;②天气;③海拔 ①纬度;②海陆;③洋流;④地形等 ①纬度;②下垫面性质;③天气;④地势;⑤距海远近等 ①海陆位置;②大气环境;③天气系统;④洋流;⑤地形;⑥人类活动 ①大陆架;②寒暖流交汇;③河流入海口;④上升补偿流等 ①地势平坦的泥质海滩;②气温高;③风力大;④晴天多 ①时空分布不均;②人口增多、工农业用水增加;③污染;④浪费等
综合分析答题技巧
![综合分析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49794c36137ee06eff91898.png)
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根据上述关系可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要确定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必须从“周转天数”入手。由于周转天数与周转额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因此,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应为100/146,而不是146/100.至此,问题基本解决,该企业销售利润率=(1—100/146)×100%=31.5%
4.迅速测览一下试卷,计划考试时间。
5.依次回答各题,一时确实难以作答的题就跳过,继续答下面的题,不要在某些难题上花过多的时间。
6.主动进攻,藐视困难,充分地运用答题技巧。
7.对于确实不能解答的问题,如试题注明不倒扣分,应果断而合理地进行猜测。
8.答完全卷以后,不要忘忆回过头来重新考虑你最初没有确定答案的那些题。对于那些特别棘手的问题,看看试卷内的其他某些题是否能够给你启示。
9.全部检查一下,找出你本来不应答错的题而因疏忽出了错。
10.如无特别要紧的事情,尽量不要提前交卷。要是你交卷后突然又想起某个问题或发觉某个问题有错误,你会非常遗憾的。一次考试机会很难得,应该珍惜。
最后,送给你一段顺口溜,祝你考试成功:
目标明,思路清,学习当中多提问。
考试是项大工程,时间安排需周密。
方法好,记忆深,中心要点应抓准。
复习总结要认真,自我测试出高分。
进入考场,你可能会感到有点紧张,这很正常。放松你的脑子,树立考试信心,相信你有能力有把握考好本次考试。拿到试卷后,你还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排除一切思想杂念,你此时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地答题。
综合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综合题答题技巧与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1f3a44fb0717fd5360cdcf9.png)
(4)依据材料分析福建莆田发展海洋工业有哪些区位优势? (8分) ①濒临台湾海峡,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②海洋 工业基础好,企业集群效益好;③科技水平高,研发 能力强;④国内外市场广阔;⑤海岸线漫长而曲折, 港口建设条件好。(任答4点,得8分)
整理课件
9.28周六考试(5)试分析影响南疆地区发展绿洲农业、 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自然条件。(8分) 南疆地区:有利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2分); 不利条件是干旱缺水,多沙尘暴(2分)。 海南:有利条件是水热资源丰富(或热带气候,热量丰 富,降水充沛)(2分);不利条件是多台风、暴雨洪 涝灾害(2分)
材料三:川气东送被列为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 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 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 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公里,年输送天然气 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7。
整理课件
(4)成渝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水稻 ,根据材料,运用 地理原理分析成都平原在古代成为“天府之国”的有利 条件。(8分)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有利,物产丰富;
地势平坦,便于人类活动; 有渭河流经,水源丰富;
发展历史悠久;
知识文化科技水平高;
工农业发展基础好;(答对整3理点课件即可)
(3)D处河流泥沙含量大的自然原因。(6分) 1、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径流量 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2、河流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 3、植被覆盖率低,且破坏严重; 4、地形崎岖,落差大,水流急。(答对3点即可,6分 )
整理课件
(汕头2014届高三市统考)
40.(28分)牙买加是大西洋西侧的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 岛上地形多山地高原,铝矾土矿储量丰富,居世界第四位。 旅游业、矿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材料一:加勒比 海地区及牙买加区域图(图9和图10)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a78fb2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f.png)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高中地理综合题是地理知识的综合性考查,需要考生几个方面的技能:阅读理解能力、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下面是一些审题和答题技巧,希望对高中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审题技巧1. 读题全面:题目的每个部分都要读,不能跳过或者忽略某个字或者短语,否则只会浪费时间或者降低答案的准确性。
2. 注意题目的时间:题目中提示的时间是关键,有些问题需要对地理现象或者现象的变化进行分析,需要关注时间因素。
3. 仔细阅读题目:有些问题可能会在题目中提前提示或者表明,考生如果没注意,可能会错失积分,所以题目要读全面。
4. 关注句子结构和语气:题目的句子结构和语气可能和正常的语法和口语略有不同,考生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避免误解。
5. 注意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可能会影响理解,尤其是题目中的逗号、分号和问号等,如不仔细看可能会造成解释的偏差。
6. 查看图片和图标:有些题目中会有图片和图标,考生注意查看这些图形,有时候这些图像可以给出关于答案的提示。
1. 先回答熟悉的问题:如果考生对某个问题比较熟悉,可以先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做题的效率和信心。
2. 综合题要全面分析:综合题需要考生全面分析现象和问题,将多个某个方面的因素联系和综合,最后得出结论。
3. 拓宽思考角度:除了考生平常学习的地理常识,还需要考生有拓宽思考角度,多思考可能与答案有关的知识和因素。
4. 注意答语的合理性:答案的合理性是答题的关键,为了得到高分,答案必须合乎逻辑和地理学的知识,而不是一些信口开河的猜测或者笛口乱答。
5. 重点关注关键词:问题中的关键词应该是答题的重点,因此需要考生认真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在回答问题时尽量多涉及这些重点词汇。
总之,高中地理综合题需要考生在理解题目和答案的基础上做到准确性和综合性。
通过运用以上方法,考生可以更好的应对地理综合题,提高自己的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题答题思维模式与答题技巧审题干(中心词、限定词、指令词)读信息(图表、图例、注记等)列模板(地理要素全方面)究地点(考虑特殊的角度)细筛选(决定要点的去留)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A 在审题中把握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①、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分为三类:中心词(地理概念)、中心词的限定词、答题方式的指令词。
准确把握试题中的关键词,是顺利解题的保证。
试以下列试题为例分析。
全国一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8分)(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6分)②、中心词1.中心词往往是地理学科中的核心概念。
上述两例中的中心词(大洋环流规律、洋流的性质、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都属于重要地理概念。
正确解题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地理概念,形成概念体系。
例如:(1)“自然地理特征”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等要素分析。
(2)“水系特征”可从支流、流程、流域、流向等方面描述。
(3)“气候特点”可从气温(年均温、冬夏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年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与气温的配合情况)、光照等方面去考虑。
(4)“自然资源”要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面考察。
(5)“自然灾害”可从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类型考虑。
(6)“位置特征”可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来分析。
(7)“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2.有些试题会提出新概念,这就要根据试题材料,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去理解,准确把握其内涵。
有的中心词不是重要的地理概念,确定它的内涵就要依靠试题所给材料并借鉴教材中的案例。
4.中心词的内涵往往包括多个方面,回答时要做到“要点全面”与“重点突出”。
确定重点主要依据试题情境信息以及地理事物本身的特点。
③、中心词的限定词限定词对中心词的限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例见例一、例二)(1)指定具体事物(2)限定位置(3)限定地理事象发生的时间(季节、时刻)(4)限定分析问题的方向(自然/人为因素;有利/不利;)(5)其它限定(限定某方面的特点或功能)中心词的限定词很关键,它大大缩小了中心词的范围。
忽略了限定词,答案往往会偏离重点,答非所问。
作用强的限定词,就是解决问题道路上的灯塔。
通过做题、思维建模④、答题方式的指令词指令词有两类。
一类提示回答问题所要借助的知识、材料,以及解决问题的途,指令词可能出现在分问题中,也可能出现在题干中,如例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此类指令词是解题的“友情提示”,务必要认真揣摩,按提示去做。
第二类指令词对答题形式提出具体的要求。
如例一中的“指出”、“说明”;例二中的“概述”、“简述”等。
常见的此类指令词及其具体要求如下:指出:简单说出某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
描述、简述、概述:三者要求有差异,“描述”要求较细,文字较多;“概述”则要求概括程度较高,字数较少;“简述”的要求居于“描述”和“概述”之间。
阐述:属于较高的要求,要指出判断的依据、推理过程和结论。
说明:说出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运用材料,依据原理,得出结论。
对比:要在某些选定的侧面,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
评价: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有利与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要有结论与理由。
正确表述、分析①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准确描述事物特征分析等值线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等值线的绝对数值和等差距;等值线的开闭(高值或低值中心)、弯曲及延伸方向;等值线的疏密状态。
分析地理图表数据描述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规律:总体变化趋势(增、减或波动);变化周期;峰、谷出现的时间。
分析地理图表数据描述地理事物的结构特点:主要与次要;比例关系;合理与否。
②准确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成因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分析:地表形态和气候(降水)的影响。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成因分析:地表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水量大沼泽的成因分析: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土层:冻土层广泛发育,不利地表水下渗;河流:有凌汛,河水泛滥漫溢。
③等温线的分析判读①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②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高温地区广且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低温地区广且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③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突出。
④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海洋影响显著。
⑤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地形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⑥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城区或冬季的湖泊;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④综合、辨证、发展地分析地理事象的影响全面地分析地理事象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辨证地分析同一因素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如季风气候。
发展地分析同一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影响程度的差异:如交通运输、劳动力等的影响;水分条件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①优势条件:区位优势(地理位置、毗邻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交通优势;资源优势(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经济基础优势(工业、农业);科技优势;劳动力优势(数量、素质);市场优势。
②限制性因素:上面的某些因素一、农业区位分析农业区位选择: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1、我国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分析自然区位因素:有利:①热量足,温差大;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足不利:①水资源短缺;②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③土壤盐碱化等2、商品谷物农业我国典型地区:东北地区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3)不利: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3、我国水稻种植业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②三角洲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劳动力足;②市场广阔;③历史悠久;④喜食偏好(3)不利:①人多地少;②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影响;③酸雨危害4、我国畜牧业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3)不利: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草场面积广阔;③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2)社会经济因素: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距离海港近;③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典型地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优点: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比较基塘农业与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异同8、郊区农业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分析区位:(1)自然因素:①热量足,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消费量大;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二、工业区位分析工业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力技术交通工农业基础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环境因素:污染空气、污染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矿、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