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最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最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8f06611ed630b1c59eeb55d.png)
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赏析散文的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教学要点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技巧,准确赏析散文中的手法。
教学流程一、明确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的类型。
2.掌握该类型题的答题规范。
二、命题揭秘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烘托、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学生朗读课本上这些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述及作用。
三、典例导引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思路:(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2)依据其作用,紧扣文本内容作答。
3.牛刀小试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
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
……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文章第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点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1.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象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
最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最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c7dbf233c1ec5da50e270e8.png)
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赏析散文的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教学要点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技巧,准确赏析散文中的手法。
教学流程一、明确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的类型。
2.掌握该类型题的答题规范。
二、命题揭秘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烘托、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学生朗读课本上这些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述及作用。
三、典例导引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思路:(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2)依据其作用,紧扣文本内容作答。
3.牛刀小试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
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
……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文章第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点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1.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象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8:散文鉴赏及作文技巧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8:散文鉴赏及作文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ccd06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f.png)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8:散文鉴赏及作文技巧在高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鉴赏和作文技巧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讲解一下这个专题。
一、散文鉴赏1.散文的定义散文是指发表于报刊、杂志上的散文,它是一种写作形式,也是一种文学艺术。
散文通常以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某些问题或提出某些解。
散文既可以短小精悍,也可以长篇大论,体裁多样,涵盖广泛。
2.散文的类型散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1)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要特点,借助人物、事件、景色等形象事物,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
(2)叙事散文:以叙述事情为主要特点,通过事实的叙述,描写人物、物品或场景,反映生活现实。
(3)议论散文:以论题为主要特点,通过分析、比较、评论等手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笔记散文:以笔记、杂感为主要特点,记录作者的生活、思想、感受以及亲身体验的各类信息。
(5)散文随笔:以自由奔放、随意性强为主要特点,脱离了文体和主题的束缚,自由地展开思维,畅想各种可能性。
3.散文的鉴赏方法(1)阅读散文前,要了解散文的基本类型和写作特点。
(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阅读散文时,要注意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此帮助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意义。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现手法。
散文的结构应该紧密有机,条理清晰,语言表现手法应该新颖有趣,给读者带来文字上的享受。
(4)掌握散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学修养。
散文的语言风格既要规范、准确,又要具有文学特色,读者应该通过阅读丰富词汇、积文学修养,提高审美水平,对更多的优秀散文有所判断力和鉴赏能力。
二、作文技巧高考作文是考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技巧的掌握对于高分作文来说至关重要。
1.审题审题是高考作文的关键。
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考题,明确作文的主题、要求、细节等。
审题不仅是理解题意,还要能够领会题目所带来的感性意蕴。
2.构思构思是作文的重要环节。
考生要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真诚的感受,以及清晰的表达对所论议题的思考,可以借助脑图、思维导图等方式辅助构思,提高构思效率。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5efd24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1.png)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策略。
2. 提高学生对散文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散文的阅读策略3. 散文主题的提炼和分析4. 散文结构的把握5. 散文表达技巧的鉴赏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难点:对散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阅读策略,包括把握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散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挑选风格迥异的散文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
2. 散文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散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散文阅读训练1. 选用不同题材的散文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
2. 设置阅读题目,检验学生对散文内容、手法、主旨的理解。
八、散文阅读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散文阅读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散文阅读效果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九、高考散文阅读策略1. 分析高考散文阅读题型,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 结合实际高考真题,讲解散文阅读的命题规律。
最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最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730f75e3169a4517723a3e0.png)
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赏析散文的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教学要点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技巧,准确赏析散文中的手法。
教学流程一、明确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的类型。
2.掌握该类型题的答题规范。
二、命题揭秘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烘托、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学生朗读课本上这些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述及作用。
三、典例导引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思路:(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2)依据其作用,紧扣文本内容作答。
3.牛刀小试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
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
……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文章第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点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1.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象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
2020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2020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c5f3e1dd88d0d233d46aa6.png)
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赏析散文的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教学要点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技巧,准确赏析散文中的手法。
教学流程一、明确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的类型。
2.掌握该类型题的答题规范。
二、命题揭秘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烘托、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学生朗读课本上这些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述及作用。
三、典例导引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思路:(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2)依据其作用,紧扣文本内容作答。
3.牛刀小试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
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
……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文章第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点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1.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象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阅读指导》教学反思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阅读指导》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ec3975b0b1c59eef9c7b422.png)
《散文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这节课是散文阅读指导专题复习的第一课时。
主要是针对散文阅读中赏析表达技巧类考题的讲解。
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艺术、构思艺术(结构技巧)等,在诗歌鉴赏里已介绍过一些。
所以,前半节课,我主要是对散文的考查知识点做了一个梳理,让学生明确这个专题的整体复习安排。
后半节课结合预习作业李娟的《我们的裁缝店》三道高考真题的评讲,借助思维导图重点突破“赏析题”的解题指导。
高三备考复习的出发点不是老师,而是学生,复习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
平时,班上学生在做阅读赏析题,尤其是赏析表达技巧上存在的问题较多,有如下情况:1、答题规范性不够(方法点);2、不能多角度考虑问题(能力点),3、缺乏对文句(段)的整体理解(能力点);概括能力不够(能力点)。
本节课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文本和考题,指出答题方向,较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
教学效果上,通过学生解题实战演练,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学生在做赏析题上应具备的知识点、方法点,以及能力点上的问题。
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相互研讨、自我思考中得到收获,形成答题技巧,尝试规范答题。
在具体题目上,我知道要想提升学生能力,必须进行细节性的指导。
本节课我增加了三道赏析题,让学生借助导图理清做题思路、讨论答案要点,在具体细节性的指导下,也达到了让学生感悟做题方法、提升做题能力的目的。
然而,作为对散文考题的一个整体感知引导上,还缺少了作用题、行文思路梳理题和探究题的题目设置,课堂细节处理上也还有一些的问题,如时间的安排前松后紧,以致于后面的教学环节过于匆促。
最后三题的“解题”环节,未能逐题展开讨论,“解题思路”"点拨环节,没有逐一完成。
容量贪大求全,一课时未能完成,很遗憾。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细节性指导,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之上,把散文经常考查的“作用题、行文思路梳理题和探究题”分课时,分专题,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积极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获得做题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2020-2021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2020-2021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11d9a7b7cd184254b353585.png)
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赏析散文的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教学要点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技巧,准确赏析散文中的手法。
教学流程一、明确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的类型。
2.掌握该类型题的答题规范。
二、命题揭秘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烘托、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学生朗读课本上这些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述及作用。
三、典例导引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思路:(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2)依据其作用,紧扣文本内容作答。
3.牛刀小试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
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
……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文章第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点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1.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象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3da0d3d0b4e767f5acfcec7.png)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的大多是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逐步降低。
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
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从选材上看,考试大纲明确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类型及顺序,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由此可以看出,小说、散文仍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热点体裁。
从作品出处看,地方特色、名家名作仍是选文的重要方向。
从考查内容看,试题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考生的创意解读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的还间接考查了学生的写作分析能力。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并提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三项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
散文阅读属文学作品阅读,高考测试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外,还要考查学生初步鉴赏评价的能力“理解”和“分析综合”包括七条具体要求,是阅读方面基本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分别属于B级和C级。
2020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2020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bf321c25c52cc58ad6be3d.png)
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赏析散文的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教学要点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技巧,准确赏析散文中的手法。
教学流程一、明确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的类型。
2.掌握该类型题的答题规范。
二、命题揭秘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烘托、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学生朗读课本上这些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述及作用。
三、典例导引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思路:(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2)依据其作用,紧扣文本内容作答。
3.牛刀小试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
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
……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文章第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点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1.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象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
【最新】版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分析表达技巧-教案
![【最新】版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分析表达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ab4d6a767f5acfa1c7cde7.png)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意蕴丰厚的文章.。
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
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
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
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在掌握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明白的一个根本原则.。
二、复习预习1.审题型即审表达技巧赏析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
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江苏卷多以明考型居多,其他省市多以暗考型居多.。
2.审范围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整体的.。
审清这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
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赏析的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
“首先”就是优先,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
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描写是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高考考查表达技巧考得最多的一种.。
描写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所运用的技巧也往往与“表现手法”相交错.。
因此,在复习表达技巧时一定要注意掌握“描写”这一重点.。
(1)描写技巧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与细描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④选取某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⑤语言特点(2)描写角度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3)描写作用①交代时间、季节、地点、气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③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④为下文做铺垫⑤推动情节发展考点/易错点2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对主旨的揭示,有时放在中间的议论兼有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现代散文阅读与欣赏教学方法总结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现代散文阅读与欣赏教学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fe28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0.png)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现代散文阅读与欣赏教学方法总结一、引言现代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散文阅读与欣赏教学,是每位语文老师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一些高中语文备课教案现代散文阅读与欣赏教学方法,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先导活动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与欣赏教学之前,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先导活动,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前了解他们的相关知识水平。
活动可以包括观看现代散文相关的视频、音频,进行相关主题的讨论,或者进行一些小组活动,如写一篇关于现代散文的短小作文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对现代散文有一定的了解,并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教学重点在现代散文阅读与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的重点。
首先,我们要对散文的文体特点进行解读,比如散文的自由性、抒情性和随意性等等。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质量较高的现代散文作品,让学生深入阅读和欣赏。
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解读作品的意境描写、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等方面,通过导读和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作品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四、教学方法1.导读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导读法引导学生进行现代散文的阅读。
首先,可以给学生简要介绍散文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接下来,可以逐段解读作品,阐释作品的意境描写、情感表达等要点,并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导读法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散文作品的内涵。
2.互动式教学法在现代散文阅读与欣赏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设立小组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培养他们对现代散文的独特欣赏能力。
五、评价与提升在现代散文阅读与欣赏教学结束后,我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提升。
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对作品的理解度、思维的拓展度等方面入手,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专题13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13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4964ce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4.png)
考点13鉴赏散文的艺术特色——突破高考第6-9题散文考什么“表达技巧”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
《考试说明》要求能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其实所指的就是表达技巧。
这里的“表现手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表现手法”还包括“表达方式”“结构技巧”“修辞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是指一些具体技巧。
本考点综合性较强,有时考题可能同时涉及多种表达技巧,甚至还会与其他考点混合考查。
因此,考生要建立一个清晰的表达技巧知识库。
散文怎么考【思维导图】命题特点①能力点:主要考查修辞、语言及表现手法等。
②考查范围:主要是从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还可以从大处设题,从全文角度考查。
③题型:主要使用选择题,兼及主观题。
设问方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2.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3.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
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4.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5.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井冈山瀑布,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6.本文是如何描写xx的?审题思路1.审题型。
即审表达技巧赏析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
2.审范围。
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整体的。
审清这一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
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赏析的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
“首先”就是优先,但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
3.审角度。
即审题干要求赏析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
所谓“定向”,就是题干明确规定了赏析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
“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
散文赏析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
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手法。
首先要指出文章或者某段在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或者根据题干的要求准确定位。
第二步,分析内容。
分析散文表现手法教案
![分析散文表现手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d26a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a.png)
分析散文表现手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散文的概念,把握散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散文表现手法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通过对散文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2. 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 分析散文的步骤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散文的特点,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 难点:分析散文的步骤与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概念、特点及表现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散文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分析散文的步骤与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特点,介绍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篇散文进行分析和鉴赏。
5. 总结: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总结散文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选取一篇散文进行分析和鉴赏,提高分析散文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散文特点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
3. 课后作业:审阅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散文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的材料,包括经典和现代的散文作品。
2. 参考书籍:提供关于散文理论的书籍,供学生进一步自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相关的散文作品和分析文章,拓宽学生的视野。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选取散文作品进行讲解和讨论。
【备战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备战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c0bd726ff00bed5b8f31d09.png)
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赏析散文的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教学要点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技巧,准确赏析散文中的手法。
教学流程一、明确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的类型。
2.掌握该类型题的答题规范。
二、命题揭秘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烘托、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学生朗读课本上这些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述及作用。
三、典例导引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思路:(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2)依据其作用,紧扣文本内容作答。
3.牛刀小试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
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
……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文章第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点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1.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象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6散文鉴赏评价教案 打印带解析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6散文鉴赏评价教案 打印带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e1e560c5da50e2534d7f33.png)
16散文鉴赏评价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散文鉴赏评价类阅读题的特点;2.掌握散文鉴赏评价类阅读题的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鉴赏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联系高考,掌握散文鉴赏评价类阅读题的解题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考情探究鉴赏评价题主要是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而设的一种题型。
鉴赏表达技巧(艺术表现)重心放在判断运用了哪些手法上,兼及表达效果的分析。
而且,在“判断”手法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
鉴赏可以是整体(一般找表现手法)的,也可以是局部(一般是找修辞手法)的。
二、考纲要求《考试说明》要求“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
三、考点透视(一)熟悉常用语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
②人称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③表现手法:衬托(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形象分明,主次分明)对比(特点鲜明,反差强烈)抑扬(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突出特点;强调语意,行文跌宕,曲折含蓄)渲染(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象征(形象含蓄,寓意深远,引发联想,感染力强)反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更鲜明地表达主题)反复(强调作用和情感,有气势,感染力强,)类比(以浅寓深,以此类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④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拟人(具有人格化,富有情趣,表意丰富)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节奏鲜明,强化情感)反问(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散文鉴赏教学设计与反思
![散文鉴赏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5ecbbd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4.png)
散文鉴赏教学设计与反思散文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和分析散文,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本文将针对散文鉴赏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期提供给教师们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散文鉴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散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并能从中获取人生的智慧和感悟。
2. 教学内容选择经典的散文作品,涵盖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如《狂人日记》、《小时候》、《荷塘月色》等。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了解每篇散文的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作品的艺术特点。
3. 教学方法(1)启发式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力。
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2)导读法:在学生阅读散文前,通过导读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
教师可以对散文进行解读,分析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意蕴,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
通过音乐、图片等情感刺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阅读心得的撰写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以及他们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的表现和思考。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思考和改进。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我可能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而忽视了情感体验的培养。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共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给出了过于明确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散文作品通常是开放的,有多样的解读可能,学生在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应该有更多的自由度。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们的不同意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散文表达技巧教案反思
![散文表达技巧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7c3e2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e.png)
散文表达技巧教案反思教案标题:散文表达技巧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将能够运用不同的表达技巧撰写散文作品。
3. 学生将能够分析和评价他人的散文作品。
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散文表达技巧:描写、比喻、对比、排比等3. 分析和评价散文作品的方法教学步骤:引入:1.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情境,引起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探究:2. 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与学生一起讨论散文的目的和写作风格。
3. 分发散文作品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找出作品中的表达技巧。
4.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他们所阅读的散文作品,探讨作者使用的表达技巧对作品的影响。
实践:5. 提供一些散文主题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撰写一篇自己的散文作品。
6. 学生互相交换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鼓励学生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总结:7.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散文表达技巧和分析方法。
8.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写作散文,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散文作品,了解了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他们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散文表达技巧,并运用这些技巧撰写了自己的散文作品。
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学生得到了改进和提高的机会。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散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例子和练习来加强他们的理解。
下次教学时,我将提供更多的散文例子,并设计更多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外,我还可以加入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分析和评价散文作品。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鉴赏散文表现手法》(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赏析散文的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教学要点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技巧,准确赏析散文中的手法。
教学流程一、明确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的类型。
2.掌握该类型题的答题规范。
二、命题揭秘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烘托、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学生朗读课本上这些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述及作用。
三、典例导引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思路:(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2)依据其作用,紧扣文本内容作答。
3.牛刀小试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
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
……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文章第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点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1.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象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
衬托。
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主旨。
点名2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师讲评。
强调答题思路和规范作答。
2.《白鹿原上奏响一只老腔》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
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学生分组讨论,组织答案,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联想。
从老腔的强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比喻。
将老腔的强调比喻为骤雨击拍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排比。
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化用古诗句。
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五、课堂总结1.分清“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概念的异同。
2.多角度切入和分析。
3.用一点术语。
六、布置作业展示如下作业要求:1.加强散文阅读,了解各类散文常用手法,积累相关术语。
2.强化练习,落实课内所讲方法技巧。
按要求完成作业赏析散文手法,是散文阅读的高频考点,布置这个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在平时加强阅读,勤于练习,尽快提高。
《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教后反思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表现手法的了解、掌握及熟练运用、规范作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后,各位老师都提出了中肯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公开课教学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今后提高的方向。
一、肯定之处1.教学目标明确。
整个课堂紧紧围绕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这个主要任务而展开。
复习过渡,由浅入深;课堂练习,注重能力。
教学内容丰富充实。
复习课虽然内容多、课堂容量大,但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重点突出,提纲挈领,整个课堂才能张弛有度,有层次、有梯度。
2.教学思路清晰。
复习导入、明确考纲要求、朗诵感知手法、走进高考真题、概括归纳方法、课堂训练、课堂总结,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清晰紧凑。
课堂和写作一样,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精讲:讲考纲、讲思路,多练:练真题、练方法,紧紧围绕主要任务精讲多练,讲透彻、练技能。
3.教学方法灵活。
整节课采用了问答式、朗诵式、讨论式、扮演式等教学方法,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也贴合高三教学实际:既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尤其是让学生上台板演这个环节,既检查了教学效果,同时老师带领全体学生运用前面总结的解题思路对板演的答案进行针对性点评,有很强的示范性。
二、不足之处导课简单,缺乏精彩性。
课堂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头三分钟,你就得抓住学生的心。
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导入式,虽然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过渡,但对学生来说缺乏新意,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
如果能采用讲故事等方法来设置悬念,效果可能会更好。
没有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教学不突出。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关注和鼓励。
本节课上,学生群答现象比较普遍,即使有点名回答,但基本都是学优生。
如果能抽查学困生来回答问题,既可以掌握班级整体学情,又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完善补充。
缺乏板书。
板书是一节课精髓的再现,它能以清晰的条理、重点的提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堂内容。
没有板书,显然是一大不足。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注重板书的设计,讲简洁明了的板书与丰富多彩的PPT完美结合,做到图文并茂,文质彬彬。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看到了学生在求学时的成长过程,也客观地认识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不足。
我想,这应该就是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不断的发扬长处,弥补不足,虚心向各位同仁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与学生共同进步!《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课堂实录一、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诗歌、小说的表现手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常见手法有哪些?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生: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表达方式,包括抒情、描写、记叙、议论。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鉴赏散文表达技巧中的狭义表现手法。
(幻灯片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一、命题揭秘(幻灯片展示高考对本考点的解读)师:可以看出,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烘托、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生:(朗读课本上这些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述及作用)师、生:(共同圈点、解读其中的重要内容)师:请大家注意,对比和衬托有没有区别?生:有区别,对比没有主次,衬托有主次。
二、走进真题(幻灯片展示高考真题)师:题目的问法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这是问什么呢?生:表达技巧。
师:假如让你们写一篇关于都江堰的文章,你打算怎么写?生:围绕都江堰,描写它是形态、历史,作用、意义等。
师:这样你们还是以描写见长了。
而这篇文章却不以描写见长,那它以什么见长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答案的解析。
(幻灯片展示答案解析)师:接下来我们来总结归纳一下鉴赏散文表现手法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它和诗歌的手法思路是一致的:(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2)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该手法;(3)点明该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牛刀小试(幻灯片展示练习题)学生快速阅读。
师:第三段那些词语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生:厌倦、埋怨、诅咒。
师: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陕北的山是什么态度?生:讨厌、厌恶、鄙弃的态度。
师:弟八段又是什么态度呢?生;赞美、颂扬。
师:是的,第八段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陕北的山和人是积极的赞美。
既然是为了赞美,那文章第三段为什么要写对山的鄙弃和厌恶?这是什么手法?生:衬托生:欲扬先抑。
师:是的,应该是欲扬先抑。
这样前面抑的越低,后面才能扬的越高。
反差越大,效果越好。
谁能用规范的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一生: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第三段写对陕北的山的鄙弃和厌恶,这是抑;第八段写作者对陕北的山和人是由衷的赞美之情,前后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以及人民的赞美之情。
师:回答的很好。
首先点名手法,接下来分析手法,点明什么是抑,什么是扬,最后回答效果,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
四、课堂练习1.《干森的西红柿》学生阅读。
师:阅读过程中有些关键的词语要做好圈点批注。
下面我请两名同学上台板演。
(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本完成)师:总共三问。
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接下来我们按照刚才总结的答题思路来点评这两位同学的答案。
(师生共同点评)师:这两名同学答案思路非常清晰,层次清楚,语言也很规范,但是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什么呢?生;没有分点回答。
师:是的,如果能分点回答,并把共性个性紧密结合,他们的答案是非常完美的。
2.《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第四段,学生阅读,思考问题: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
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师:请大家把第四段齐读一下。
生:(齐读)师: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法,应该怎样来思考?生: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角度来思考。
师:修辞手法我们上节课已经做过,现在请同学们重点思考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生:联想、想象师:到底是联想还是想象呢?有什么区别呢?生:(讨论后回答)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想象是眼前现实中不存在的景象或事物。
师:那这里到底是联想还是想象呢?请说出理由。
生:文章由老腔的腔调声想到了大地声、牛叫声、涛声等,这应该是联想。
师:好,那这些声音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生:接地气,生活气息很浓,乡土气息很浓。
师:什么地方的乡土气息?生:我们关中平原上所特有的乡土气息。
师:很好。
除了联想的手法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手法?生:动静结合、渲染。
师:再思考。
生:对比,象征。
师:请看这句话“知时节的好雨”“炊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你不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吗?生:(学生恍然大悟)引用。
生:应该是化用。
师:对,这不是引用,而是化用,即把人家的诗句变化后引用。
注意答题思路:首先点明手法,其次怎么化用的要说清楚,最后说效果。
请一名同学完整规范的回答这个问题。
一生:联想。
从老腔的强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化用古诗句。
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五、课堂总结师:接下来我们把这节课的内容总结一下:1.分清“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概念的异同。
2.多角度切入和分析。
3.用一点术语,共性和个性相结合,要有分点意识。
师:请大家课后完成课时作业相关练习题,下课!《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中规定能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