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特点与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特点与解决对策

作者:韩桂岭陈玉花王梅李长波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8期

摘要:对盐碱地进行园林绿化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能够起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盐碱地的特点,并对盐碱地的园林绿化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利用园林绿化栽培技术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土壤改良

盐碱土是一种因含盐量过多或强碱性,而“生了病”的土壤。盐碱地分级指标如下:轻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1-0.2%;中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2-0.4%;重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4-0.6%;(我国大多数以30厘米土壤耕层来计算含盐量。)衡量盐碱地的另一指标是酸碱度,即PH值,一般以7.5为中性,7.5为微碱性。

1 盐碱地的特点

1.1 盐碱地的特点

如果某地区土壤中的含盐量达到0.1-0.2% 以上,或者由于土壤胶体吸附对交换性钠的吸附作用,令土体的碱化度高于15-20%,便可以认为此地区的土壤已经发生盐渍化,将该地区定义为盐碱地。土壤盐渍化会引起土壤性质的恶化,降低土壤的通气性、使土壤发生结构粘滞、增加土壤的容重、阻碍土壤温度上升并减弱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以上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会进一步降低土壤的渗透系数,加剧土壤的盐渍化程度。而盐渍化程度过高的土壤会对植物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使植物难以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造成土地的荒芜。

1.2 盐碱地分布。总体上说东营地区属于盐碱地区,盐碱地总面积较大,且盐碱地的类型众多,有着广泛的分布。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成为了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

2 盐碱地对植物危害和植物的耐盐机理研究

2.1 盐碱地对植物的危害

首先,盐渍化土壤内部可溶性盐的含量明显超出了适合植物生长的浓度水平,土壤溶液过高的渗透压,将会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严重时甚至可以引起植物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使植物发生生理干旱,最终枯萎死亡。其次,盐类的大量聚集会破坏植物体内部的原生质,严重的阻碍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转化,令植物体细胞内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难以完成正常的转化而大量累积,最终对细胞造成毒害作用。此外,土壤溶液中大量钠离子的存在会

严重的干扰植物的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导致植物出现营养元素匮乏的症状,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最后,如果土壤中可溶性盐的浓度过高,远远超出了植物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便会破坏植物体细胞结构,令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发生紊乱,阻碍了植物的生长,最终导致植物体的死亡。

2.2 植物的耐盐机理

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其生命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中含量过高的盐离子的干扰,这种干扰令大部分植物均无法在盐渍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正常生长,但是部分植物却具有耐盐的特性,可以在盐离子大量存在的环境下实现完整的生命周期,此类植物便被称为耐盐碱植物。牺牲对K+ 的吸收是使植物细胞具备耐盐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细胞可以通过牺牲K+ 来降低Na+ 在细胞内不得积累,并通过Ca2+ 来调节自身的K+/Na+ 通道,把多余的Na+ 排入液泡当中,从而达到降低细胞质内部Na+ 浓度的目的。而液泡中大量积累的Na+则可以作为改变植物细胞渗透压的调节剂,使植物能够适应盐碱土地区土壤溶液过高的渗透压,确保植物在盐渍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另外,部分耐盐碱植物还进化出了专门的泌盐结构,可以将积累在植物体内部的盐分排出,使植物体能够生长在普通植物难以存活的地区,并可以起到改良土壤性质的作用。同时,部分植物在盐碱含量较高的环境下,能够分泌出特殊的代谢物质作为细胞渗透压的调节剂,以保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例如,蛋白质与淀粉的分解产生的物质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够起到稳定细胞膜结构的作用。而长期生长在盐碱环境下的植物,甚至会在基因层面上发生改变,在植物体内合成起保护作用的功能蛋白和调节蛋白,最终保证植物体在盐渍化土壤存在的前提下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3 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

3.1选取恰当的植物种类。植物种类的选择是采用园林绿化栽培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的关键,在使用园林绿化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时,植物的成活率、园林绿化的效果以及植物的养护费用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恰当的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环境的耐盐碱植物,便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能否培植适宜当地土壤状况的植物,是关系着盐碱地改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在选择园林绿化植物时,需要遵循以乡土植物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重盐碱地上选择耐盐碱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如臭椿、枸杞、木槿、刺槐、爬山虎、沙打旺、鞘雀稗、狐米草等,而在对盐碱程度较轻的土地进行园林绿化时,只需要选择海棠、紫荆、草木犀、披碱草等具有一定抗盐碱能力的植物即可。

3.2 采用科学的栽培和养护技术。在盐碱地上培植的苗木,常常会出现扎根困难、生长缓慢、长势不旺等问题,因此,采用科学的栽培和养护技术,是促进植物旺盛生长、保证盐碱地改良得以成功的必要措施。例如,在对植物进行在配置前,使用ABT 生根粉溶液对苗木进行浸泡,能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栽培植物时,使用打泥浆栽植法,以提缩短苗木对土壤的适应时间;在春季栽培时采用大穴栽植树盘覆膜法,促进苗木成活并防止反盐现象的发生。而在对植物的养护过程中,定期进行灌溉、合理疏松土壤、适时追加肥料以及增加地面覆膜等科学的养护措施,能够对植物的生长起到积极地作用,并提高土壤改良的效果。

3.3 实行配套的土壤改良措施。单纯依靠植物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不仅见效较慢,而且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在利用原理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时,适当的配合园林绿化中的其他土壤改良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改良的效果。抬高在陪床的床面,可以减轻地下水返盐情况的发生,并提高雨水淋洗脱盐的效果。在土地下方铺设盐碱隔离层也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道对地下水的运输路径,明显的抑制返盐现象的发生,保护地面植被的生长不受土壤返盐作用的影响。另外,在土体中埋设排水的渗管,可以提高雨水的淋滤脱盐作用,保证土壤改良过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4 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绿化常见的改良模式有客土绿化施工、盐碱土原土改良施工和肥盐平衡改良。客土绿化施工技术:(适用于重、中度盐碱地)。客土+隔盐袋:在客土回填之前,树穴或绿地的四周与塑料布与周边的碱土进行隔离,塑料布底层与隔盐层结合在一起,排盐管应用最多的是无砂水泥管和PVC双臂斑纹排水管,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造价低廉,排盐管间距5至10米,其坡度不小于0.3%。排盐管一般与隔盐层结合在一起,水分通过排盐管的渗水孔收集到排盐管及时排走,有剩料的单位可以设计自动强排装置。隔盐使用0.02毫米聚乙烯塑料袋制成,按树池大小,分各种规格,一般高度0.8米,底部打若干筛孔(孔径0.5厘米至孔距5厘米)。

参考文献

[1] 刘萍,魏雪莲.盐碱地园林绿化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5(2)

[2] 马生柏.浅谈盐碱地园林绿化技术[J].科技资讯,2009(5)

[3] 邹燕敏,徐永辉,蔡平.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