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管理制度一、重大危险源监测制度1.确定监测指标和监测点位:根据重大危险源特点确定监测指标和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可测性,监测点位应该设置在重要的工艺节点和关键装置上。
2.确定监测方法和频次:根据监测指标确定监测方法,包括实地检查、实验室分析、仪表监测等。
同时,根据危险程度和重要程度确定监测频次,高危、重要的危险源应加大监测频次。
3.建立监测设备和系统:根据监测指标和方法配置相应的监测设备和系统,确保监测设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
4.数据分析和报告:收集监测数据后,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危险。
制定相应的报告,向相关人员提供监测结果和建议,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1.确定监控措施和参数限值:根据重大危险源特点确定监控措施和参数限值,监控措施可以包括操作限制、自动控制、应急预案等。
2.建立监控装置和系统:根据监控措施配置相应的监控装置和系统,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实时监控和报警系统。
3.监控数据分析和报告:收集监控数据并通过实时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危险。
制定相应的报告,向相关人员提供监控结果和建议,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持续改进:根据监控结果,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同时,对监控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确定安全管理责任和权限: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岗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得到落实。
2.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和标准:对重大危险源的运行、维护、维修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标准,明确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
3.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措施:制定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措施,培训相关人员并开展演练,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4.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推行安全文化。
综上所述,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和管理制度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可通过建立监测制度、监控制度和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各种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测和监控管理。
下面,本文就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制度1.建立安全检测机制。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机制,确定专门的部门负责该项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检测指标和标准,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设立专业检测机构。
政府可以委托科研机构或者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3.加强检测设备的管理。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规范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设备的购置和使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4.建立检测结果公示制度。
政府要将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1.建立监控设备。
对于重大危险源,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监控设备,实现对危险源的全程监控,并确保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2.制定监控方案。
政府应当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监控方案,明确监控的内容、频次和方法,确保监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加强监控数据的管理。
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监控数据管理系统,及时对监控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建立监控预警机制。
政府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机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监督与执法1.建立监督机制。
政府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和监控的监督机制,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和监督方法,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和监控的执法力度,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
3.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和监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危险源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社会的风险防范能力。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一、概述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是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和预防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业,旨在保障生产安全。
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所谓重大危险源,指的是可能对工程环境、设备设施、工作人员等造成严重伤害、严重损失或者可能引起重大社会影响的设施、装置、场所或者工作活动。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内容1.重大危险源识别与登记(1)企业应通过专家评审、风险评估等手段,将其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重大危险源逐个予以明确,并登记到重大危险源登记簿中。
(2)重大危险源持续更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估,对风险级别高的危险源及时纳入监管范围。
2.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1)在企业内部及附近地区应显著标识有关重大危险源的设施、场所、装置或者工作活动。
(2)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3.重大危险源隔离措施(1)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隔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应按规定进行技术改造,设立物理隔离等措施。
4.重大危险源监测管理(1)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和预警机制,定期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测和检测。
(2)当发现重大危险源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停机处理。
5.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危机。
(2)应急预案的制定应符合国家规定,并进行定期演练和修订。
6.重大危险源事故处理(1)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时,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救援和处置,最大程度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2)同时要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到事故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四、总结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对企业生产安全安排和管理进行有力的保障,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生产稳定。
因此,各类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认真实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危险事件发生或曝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风险评价,是指评估采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1)公司主管安全副经理负责批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第七条安全保卫科1)负责组织各部门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2)负责组织公司重要危险源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3)负责确认与更新公司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
第八条各部门1)负责对本单位及本部门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认与更新;2)负责本单位及对本部门重要危险源风险控制的策划与实施。
第三章危险源的辨识第九条危险源的辨识应斟酌以下身分:1)常规和十分规的活动;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3)人员的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索;4)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构造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5)来自工作场所周边、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6)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装备和材料,不论由构造或其他部门提供;7)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9)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施行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10)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器/装备、运行程序和工作构造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顺应。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制定本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重大危险源,旨在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提高重大危险源防控能力,减少潜在风险。
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设备、工艺、物质或其他因素。
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责任1.企业领导层应明确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责任,并明确重大危险源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重大危险源的责任部门应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并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四、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方法1.采取定期巡查的方法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物料储存情况等。
2.对于特殊情况下的重大危险源,应采取实时监控的方法,确保及时掌握其运行情况。
五、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1.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台账,记录重大危险源的基本信息、监控方法和监控结果。
2.制定重大危险源监控计划,明确监控频次、监控内容和监控责任人。
3.对于监控结果存在异常情况的重大危险源,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排除隐患。
4.对于监控结果存在严重问题的重大危险源,应立即采取停产、停工等紧急措施,并报告企业领导层。
六、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记录1.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包括监控时间、监控内容、监控结果等。
2.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记录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归档备查,保存期限为5年。
3.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应定期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七、重大危险源的应急处置1.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人,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2.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3.对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和教训,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评估和改进1.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查找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5篇)
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对其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对重大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一、危险源监控的目的不仅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矿山的危险源主要有:有坍塌、倾覆、压埋的场所;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发生透水、涌水等水害的场所;有高空坠落的危险场所;有提升、调运系统危险的场所;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灼、烫伤危险的场所;有被电器绞、碾、碰、挤和撞击的场所;有中毒、窒息、腐蚀、放射危险的场所。
三、对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和机制;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评价危险条件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风险控制,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四、通过对危险源的分析评价,根据危险程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危险源分三级管理与控制:A级:重大危险源,由企业、矿部、班组三级管理与控制;B级:较大危险源:由矿部、班组二级控制管理;C级:一般危险源,由班组控制管理。
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要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六、三极危险源在各级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活动中均应列为重点检查目标,层层把关堵口,共同严格管理和控制。
对于重大危险源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七、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隐患通知书》督促整改并进行复查验收。
对重大安全隐患,由矿长指定专人会同生产、技术、安全、设备等有关部门指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并组织整改验收。
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点不安全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1. 前言为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资产安全,减轻企业面对的各种风险,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特订立本《重点不安全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重点不安全源的安全检测和监控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适用范围包含全部涉及或可能涉及重点不安全源的生产线、工作站和设备。
3. 定义(1)重点不安全源:指对人员、设备、环境等构成严重危害威逼的物质、工艺、设备等因素。
(2)安全检测:指对重点不安全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检测、评估,以确定其安全性能和使用状态。
(3)监控管理:指对重点不安全源进行实时或定期的监控和管理,以防范事故的发生和危害的扩大。
4. 管理标准4.1 安全检测标准(1)重点不安全源的安全检测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2)安全检测应遵从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包含但不限于《重点不安全源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行业标准。
(3)检测过程应严格依照检测计划执行,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4)安全检测结果应及时报告企业管理层,并依照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4.2 监控管理标准(1)重点不安全源的实时监控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组织,并搭配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2)监控设备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监控效果真实准确。
(3)监控期间要定期手记数据并进行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监控数据应及时上报,并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对异常情况和风险进行预警和处理。
5. 考核标准5.1 安全检测考核标准(1)安全检测的频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2)安全检测结果的合格率和不合格项整改率是考核的重要指标。
(3)对于安全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问题,应立刻订立整改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依照要求进行整改。
(4)考核结果将成为企业评定法务部门绩效的紧要依据。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第一条项目施工生产现场危险、危害辨识评价小组确认现场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将识别时间、源点属性、源点位置、风险等级、所处时态、消减措施与相应要求报送质量安全环保部。
第二条、对重大危险源由公司施工项目部编制重大危险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演练方案,并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审核,适时实施演练以验证救援预案的可行性。
由公司工程采办部配备基本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
第三条、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审议项目单位所报的重大危险源有关情况与动态,确定消减措施的有效性,指导项目现场落实方案措施。
项目现场安全员和安全监督要按方案和措施要求及时对重大危险源动态进行检测、监控,保持检测、监控记录。
遇险情扩大迹象,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同时采取恰当的避险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第四条、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收集、分析和保存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式方法,并保留必要的监测结果。
第五条、重大危险源所在项目部,对重大危险源危急动态随时保持与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门的联络,有效进行应急处置。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性,预防事故发生,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框架:1. 目的和范围- 确定本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和相关标准。
2. 安全检测要求- 确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测的要求。
- 包括检测的内容、检测频率、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等。
3. 安全监控要求- 确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定期的安全监控的要求。
- 包括监控设备的配置、监控措施的实施、监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4. 安全检测、监控机构与人员- 确定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 包括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培训等。
5. 应急管理- 确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时的应急管理措施和流程。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为确保公司各部门及所属下级单位的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危险消灭于未发生之时,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如下:1、公司各部门及下属单位对所管项目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负有检查、督查的指责。
2、必须组织或聘请有资质人员按规定对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测、评估。
3、必须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并及时更新。
4、建立健全重大危险器材使用说明书。
5、安全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巡回检查,对生产装置的日常巡回检查记录要及时。
6、凡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区域内所有设施的更改需要生产部按程序审核同意方可实施,外来人员要有专人陪同方可入内。
7、维修及动火作业必须有书面报告,经现场查看、验收合格,方可下达动火许可证,在区域内严禁无证动火。
实行谁施工作业谁负责,安全达不到要求不允许作业。
8、安全员对区域内的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的完好率负责,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使用。
9、运输物资需采用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进入施工项目重大危险源区域的运输车辆必须戴上阻火器方可入内。
10、根据具体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在重大危险区域内安装有4路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对重要岗位进行实时检测。
11、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通过整改避免事故发生,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将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并进行公示,对事故苗头知情不报者将给予处罚。
12、根据公司《事故应急预案》对重大危险源紧急事故进行抢险救灾实施及日常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13、公司内各有关部门及下属单位对所管辖施工项目每月不得少于一次进行专项安全综合检查,安全学习每月不得少于两次,并建立学习记录台账。
消防管理规定一、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本公司的消防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生产事故不发生。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生产作业的员工,并包括以下范围:1.重大危险源评估、防范和监控管理;2.危险作业场所评估、防范和监控管理;3.涉及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等相关事项。
三、检测、监控管理指南1. 重大危险源1.确定重大危险源:企业应通过分析、评估和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录入管理系统,以方便长期跟踪记录,同时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
2.管理措施: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确保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如隔离、防护、减少使用危险化学品等。
需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3.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采取救援行动,消除事故影响,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 危险作业场所1.确定危险作业场所:企业应通过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险作业场所,并进行登记,同时需要对危险作业场所进行监测。
2.管理措施:企业应根据危险作业特点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包括划定作业区域和安全防护措施、制定作业规范和操作手册等,以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应急预案:企业应针对特定危险作业场所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逃生路线和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措施。
3. 涉及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1.确定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评估,并进行登记管理。
2.管理措施:企业应对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存放点,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程序,确保在操作时不会对员工造成威胁。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陕西中汇煤化有限公司重大危险监控、重大排查、整改管理制度1、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办法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公司安环部是全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单位。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门领导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公司安环部应对本公司下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进行辨识,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应当进行登记,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危化品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煤气管道、锅炉、压力容器。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重大危险源报表。
安环部每二年组织一次重大危险源内部安全评估。
应当包括以下内评估内容如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评估结论与建议等在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安全评估。
安环部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安环部及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按季度将检查情况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须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公司安环部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概况;②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③危险辩识与评价;④应急设备与设施;⑤应急能力评价与资源;⑥应急响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⑦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⑧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⑨培训与演练。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为确保生产安全,防范和控制重大危险源,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公司制定了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该制度对于规范管理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这一制度的详细阐述:一、制度目的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危险源的安全运行,防患于未然,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化工设备、储罐、输送管道、环境因素等。
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重大危险源检测与评估1. 在新建设或者改建项目启动前,必须进行重大危险源检测和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 定期进行设备全面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台账,详细记录重大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特点等相关信息,以便及时掌握和处理。
四、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1. 建立完善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2. 对危险源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监控系统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五、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1. 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明确责任人和相关管理要求。
2. 开展定期的危险源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危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3. 加强对危险源的巡视和监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4.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 制定并完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地应对。
2. 将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资源与相关单位进行联动,形成联合应急救援体系。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员工的应急意识。
七、制度监督和审核1. 监督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纠正。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矿山、油田、炼油厂等相关企业。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防范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第四条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大危险源的事故风险。
第五条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工作由相关单位的主管负责人牵头负责,设立专门机构或岗位负责具体监控管理。
第六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长效机制。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监测与预警第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
第八条重大危险源的监测预警系统应当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应急措施。
第九条各单位应当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整改。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第十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第十一条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涵盖事故预防、应急措施、救援救治、人员疏散等各个环节。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当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人员应急反应能力。
第四章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制第十三条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单位主管负责人要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负总责。
第十四条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
第十五条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工作要有关部门、专业人员、安全员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第五章重大危险源信息公开第十六条重大危险源单位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重大危险源的基本信息和安全生产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重大危险源单位应当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能力。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本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和企业财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
二、定义1. 重大危险源: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的装置、工艺、设备或物质等。
2. 安全检测: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功能完好。
3. 监控管理: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安全检测管理1. 设立安全检测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检测工作。
2. 制定安全检测计划,明确检测频次和内容。
3. 编制详细的安全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
4. 对安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5. 定期对安全检测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高安全检测水平。
四、监控管理制度1. 建立完善的监控设备,确保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
2. 确定监控指标和报警阈值,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报警。
3. 设立监控中心,负责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 制定监控记录和报告,记录监控情况和处理措施。
5. 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应急管理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
2.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应急演练计划。
3.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
4.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六、安全培训和教育1.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从业人员按规程进行作业。
七、责任与监督1.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要重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确保制度的执行。
2. 安全检测部门负责定期检测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3. 监控中心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控和报警处理。
4. 监督部门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重点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制度(5篇)
重点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制度为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稳定进行,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发生,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作业规程,以及总部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重点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一、矿山重点监控范围:石灰石矿山、平峒溜井、炸药库、加油站、发电分厂、变电站等有可能发生坍塌、倾覆、压埋、爆炸、火灾、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场所。
二、重点危险源安全检查时间:1、班组对重点危险源要每天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2、分厂对重点危险源要每月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重点危险源安全检查内容1、检查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落实情况。
2、检查安全预案执行情况。
3、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运行情况。
4、对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按照公司《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执行。
四、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重点危险源采取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的方式进行安全检查。
重点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殊工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生产技措落实情况;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和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上报情况。
对重点监控危险源每三个月组织一次全面检查,研讨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五、建立重点危险源档案管理制度,提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六、加强对各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现状、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以及检查情况等内容的全面了解和监控,建立管理档案,做到每次检查有记录,隐患整改有反馈,并实行负责人签字制度,促进公司安全管理科学化、部门管理规范化。
七、建立重点危险源监检查月报制度。
八、完善危险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网络体系,促进危险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九、突出重点,完善程序,加大对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查处力度。
十、各班组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照安全生产分级管理的监督管理体制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实施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万无一失。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简介重大危险源是指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人员重大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影响广泛,具有较高风险的危险单位或危险场所。
因此,对于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测、监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下,注重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健全和强制实施,为危险源的安全生产保障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本制度对于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信息管理、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旨在加强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带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或单位,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医药、建筑、冶金、食品、交通、环保等行业。
二、危险源划分标准为了便于管理和监控,按照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目录及其命名规则”的相关规定,单位应明确危险源的名称、存量和储存位置等基本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施管理。
根据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性质等因素,危险源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包括:1.存放大量危险物品的储罐区和库房。
2.有毒、易爆、易燃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
3.输送危险化学品的管道和船舶等交通工具。
4.具有可能扩散放射性物质的核设施。
5.具有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金属冶炼、化工和建筑单位。
6.具有可能在一年内造成三次以上重大事故的单位。
三、责任和义务3.1 单位领导要对安全制度负全面责任单位领导要认真落实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制度,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危险源的安全监测与监控等事项。
要注重贯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确保安全生产的合法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3.2 安全管理制度牵扯多方责任从单位主管领导到相关岗位人员,要逐级逐层建立责任制,保障安全制度的有效监测,监控和执行。
各级责任人应做好危险源的防范和排除。
3.3 紧急情况响应和处理要建立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预演和培训,以便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小事故损失。
在事故发生之后,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必要时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积极进行修复工作。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3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现场危险、危害辩识及现场动态控制因素识别,幅度项目现场危源辩识评价小组确认现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将识别时间、源点属性、源点位置、风险等级、所处时态、预防建议措施与相应要求及时报送公司安全管理部。
二、对重大危险源由公司相关部门编制重大危险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演练方案,并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审核,适时实施演练以验证救援预安的可行性。
由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现场项目负责人配备基本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公司应急组织保障充足的应急器材、物资储备和人力行动组织及外援协同工作。
三、公司安全技术专家组及时审议项目单位所报的重大危险源有关情况与动态,研究并制定预防方案和措施,指导项目现场落实方案措施,随时关注动态。
项目现场相关技术人员要按方案和措施要求及进对重大危险源动态进行检测、监控记录。
遇险情况扩大迹象,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同时采取恰当的避险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四、公司安全管理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收集、分析和保存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资料,并负责检查、监督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器材完好性、方式方法有效和监测结果的明确性。
五、重大危险源所在项目现场负责人要向全员告知应急报警电话、应急组织成员通讯号码与通讯方式、现场应急疏散要求、应急救助组织与措施及其他应急相关要求。
指定专人负责检测、监控重大危险源动态。
对重大危险源危急动态随时保持与上级保持联络,有效配合危急处置。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单位为了确保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安全得到及时发现、控制和管理,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
这项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检测、监控和管理,识别和控制重大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
以下是该制度的一些重要内容:1.检测和评估:制定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方法,对潜在的重大危险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关的标准和指标。
2.监控和报告:建立监控机制,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将监控结果进行报告。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1. 引言1.1 背景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施或区域。
针对这些危险源和场所的检测、监控与管理是防范事故发生和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确立一套全面、有效的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2. 术语定义•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施或区域。
•危险作业场所:存在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3. 检测、监控管理制度3.1 目标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
•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 检测程序3.2.1 定期检测定期对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
•安全装置和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检验。
•操作规程的符合性审查。
•安全管理措施的评估。
3.2.2 异常检测对于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发生异常情况时,需要进行以下检测和判断:•实时监控设备和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是否超出安全范围。
•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3 监控管理3.3.1 监控设备设置根据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的特点和需求,设置合适的监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摄像头。
•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传感器。
•环境监测设备。
3.3.2 数据采集与分析将监控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建立数据库,以便后续的报告、分析和改进工作。
3.3.3 预警与应急措施设立预警机制,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安全范围时,立即发出预警并执行相应的应急措施。
3.4 管理与改进3.4.1 监控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3.4.2 安全培训和教育针对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概述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削减事故的发生,并适时发觉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对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进行检测、监控和管理的制度。
本制度的实施对象是全部工作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和服务机构。
二、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定义1.重点不安全源:指具有潜在不安全的设备、材料、作业过程等,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导致重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来源。
2.不安全作业场所:指存在不安全源的工作场所,具有肯定的安全风险。
三、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确保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安全,防备和掌控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要求:–对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牢靠性。
–建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运行情况。
–适时发觉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订立并执行改进措施。
–做好事故隐患的记录和报告,适时实行矫正措施并追踪处理情况。
四、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流程1.检测:–安全设施检测:对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安全要求。
–设备设施检测:对重点不安全源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适时发觉和排出潜在的故障隐患。
–环境因素检测:对不安全作业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检测,如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监控:–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安装监控设备,对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适时发觉异常情况。
–监控数据分析: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适时预警和防备潜在的不安全和事故。
3.管理:–安全隐患记录和报告:对发觉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和报告,并订立相应的整改措施。
–安全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管理本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我矿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预警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为确保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成立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预警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党委书记、总工、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工会主席及各专业分管副总工。
成员单位:安全、调度、技术、机电、综合办、劳资、企管、财务、总务、仓库、工会、物业、医院、保卫等科室负责人及工区负责人。
二、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一)矿井瓦斯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按规定配备瓦斯传感器实现24小时连续检测。
(2)瓦斯检查员按规定检查瓦斯。
(3)有关人员按规定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甲烷氧气两用检测报警仪随时检测。
(4)放炮地点严格实行“一炮三检”。
(5)瓦斯检测报警仪、瓦斯传感器等仪器仪表按规定周期校验和强检,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主要预防措施(1)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2)掘进巷道应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3)局部通风机禁止产生循环风;停工期间,不准停风等预防措施。
(4)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5)回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综采工作面支架按规定安装架间喷雾和放煤口喷雾,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2道净化水幕;(6)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实施短壁静压注水,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20米范围内巷帮周边进行冲洗,锚喷巷道必须安装水射流除尘风机;(7)各输送机转载点、煤仓口等必须安装喷雾装置;井下接尘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报警或井下管理、个体巡回检测、检修等井下工作人员发现井下作业地点或途径巷道有瓦斯超限、自燃等预兆时。
(二)矿井煤尘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按粉尘防治规范要求,配备专职测尘人员和仪器仪表,进行粉尘测定工作。
(2)对井下所有产尘点每月测定两次,地面每月测定一次。
(3)呼吸性粉尘测定,采掘工作面每季测定一次,其它接尘作业场所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游离SiO2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
(4)利用GCG1000型粉尘浓度传感器对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的总粉尘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上传到KJ76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上,实现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的总粉尘浓度超限报警。
2.主要预防措施(1)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2)回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综采工作面支架按规定安装架间喷雾和放煤口喷雾,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2道净化水幕;(3)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实施短壁静压注水,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20米范围内巷帮周边进行冲洗,锚喷巷道必须安装水射流除尘风机;(4)各输送机转载点、煤仓口等必须安装喷雾装置;(5)井下接尘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井下巷道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用手捏成团,经振动不飞扬不在此限);(2)出现高温火源;(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粉尘浓度情况不明报警的。
(三)矿井火灾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外因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措施: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可燃物管理,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电气火花等火源。
(2)内因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措施:建立束管自动监测系统,落实密闭定期检查制度。
(3)每季度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每周检查一次采空区密闭墙,建立检查记录档案,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处理。
(5)每周一次对井下易发火地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发火情况预测预报。
(6)矿保卫科加强对木材厂等易发生火灾的场所进行巡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主要预防措施(1)外因火灾预防措施:井口房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吸烟,杜绝井下明火,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禁止在井下拆卸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装备皮带机防打滑保护,防止摩擦起火,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杜绝引火火源; 对木材、绵纱、油脂等可燃物加强管理。
(2)内因火灾预防措施:制定专门的防火措施,落实到矿井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破坏煤体发生自燃的条件,合理布置巷道,尽量减少多煤层联合开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防灭火管理,上下隅角坚持喷洒灭火剂,使用好挡风帘,及时封闭采空区,按规定注浆、注氮,清扫干净浮煤。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束管监测系统或井下作业人员发现回采工作面下隅角、起停采线、老塘、老空区密闭墙附近或隔离煤柱、巷道高冒区等地点CO浓度超过70ppm、温度异常增高、焦糊气味、烟雾等自燃征兆时;(2)井上、下工作人员发现作业地点或途径地点有外因火灾等预兆时。
(四)矿井水灾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根据生产计划,及时编制水文地质预报,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活动。
(2)井下现场加强水文地质观测,有出水征兆及时汇报。
(3)定期对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区积水情况等进行调查,掌握其变化情况。
(4)及时搜集相邻矿井采掘活动情况,并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相关图纸上。
(5)利用水文观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2.主要预防措施(1)根据生产计划,及时编制水文地质预报,开展隐患排查活动;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各采掘工作面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做好探放水工作,井下现场加强水文地质观测,有出水征兆及时汇报;(2)定期对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区积水情况等进行调查,掌握其变化情况;(3)及时搜集相邻矿井采掘活动情况,并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相关图纸上;(4)利用水文观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回采工作面涌水量大于100m3/h或排水系统不能正常排出该面涌水时;(2)探水钻孔、掘进工作面过断层涌水量大于100m3/h时;(3)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或井下作业人员发现其它突水征兆时。
(五)矿井顶板、冲击地压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在采掘工程过断层等地质构造期间,安排专人对顶板破碎、有淋水、顶板台阶下沉等征兆进行重点观测。
(2)成立矿压观测小组,利用回采工作面安设的矿压观测系统,对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3)回采工作面初采期间,成立初次来压小组,进行现场监测,根据掌握工作面推进距离,预测来压步距,做好相关准备。
(4)在3煤层中施工的掘进工程,锚网索支护的巷道,设顶板离层仪,根据顶板下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5)建立一支兼职防冲队伍,并设专职技术人员,开展防冲监测监控工作。
2.主要预防措施(1)合理布置工作面,避免孤岛采煤,回采工作面合理选用安全高效的液压支架,采煤机采煤后,必须及时移架,加强支架初撑力的监测,必须达到规定要求,煤壁片帮要及时进行维护,严禁空顶作业,上下巷要有超前支护,且支护长度不小于20m;(2)安设矿压监测系统,对工作面阻力实施不间断监控。
掘进工作面使用好前探支护,锚杆、锚索支护要达到拉力,锚网索支护的煤巷,安设顶板离层仪,根据顶板下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顶板事故:矿压监测系统发现回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大面积工作阻力不够、离层记录仪发现一处以上巷道顶板离层数据超过规定、或作业人员发现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存在冒顶片帮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时。
(2)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为几秒到几十秒,当发生冲击地压后立即发出预警信息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六)矿井供电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供电事故的危险源主要来35KV线路及变电所供配电设施。
其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是恶劣天气变电所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并且调度台值班人员及时通知大型设备停止运行,防止突然停电造成人员伤亡。
2.主要预防措施恶劣天气变电所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并且调度台值班人员及时通知大型设备停止运行,防止突然停电造成人员伤亡。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出现35KV供电系统突然停电,且无法立即恢复供电;(2)全矿或采区等井下大面积停电0.5h以上时。
(七)矿井灾害性天气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注意气象信息的发布,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给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到井下每一个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
(2)矿总务科随时与泗河管理处保持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在泗河来洪前组织抢险队员对泗河大堤进行巡逻并进行加固。
2.主要预防措施(1)调度室建立防御雨季气象灾害的逐级预警预报信息响应系统,利用电话、短信平台,及时传递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2)当气象部门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时,调度室必须密切留意,主动获取有关的气象信息,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给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到井下每一个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3)矿总务科随时与泗河管理处保持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在泗河来洪前组织抢险队员对泗河大堤进行巡逻并进行加固。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连续降雨量超过50mm、强雷电等;(2)接上级通知泗河来洪时。
(八)矿井提升运输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主副井提升监测监控: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及绝缘摇测。
(2)斜巷皮带机皮带监测监控:严格皮带机综保装置的班试验制度,加强皮带接头检查。
(3)斜巷乘人装置监测监控:加强对猴车驱动装置的检查、维护,猴车司机要认真监听猴车运行期间的设备声音。
(4)综采安撤面设备运输监测监控:加强轨道铺设质量检查;检查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灵敏可靠。
2.主要预防措施(1)主副井提升: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及绝缘摇测,严格绞车司机交接班保护试验制度的落实及确保日检质量,严格井筒检修施工措施及操作规程的落实;(2)斜巷皮带机:严格皮带机综保装置的班试验制度,确保完好使用,同时加强皮带接头检查,及时处理隐患接头;(3)斜巷乘人装置:加强对猴车驱动装置的检查、维护,猴车司机要认真监听猴车运行期间的设备声音,出现异常声音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并检查处理,同时考察对驱动天轮的液压制动方式,并进行改造;(4)综采安撤面设备运输:严格轨道铺设质量,轨道铺设不合格坚决不进行设备运输,处理车辆掉道,现场必须有矿跟班人员现场指挥,备齐车辆复轨工具、材料,防倒、防滑措施到位,人员站位安全。